在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作战的需要,我军各个野战军部队都编有纵队一级建制。这些纵队的番号大多以数字序列编排,不过也有少数以地方命名的纵队,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两广纵队。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两广纵队是我军最为特殊的一支部队,曾先后转隶于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建制,而且在1949年初纵队改编为军的过程中,两广纵队并没有被改编为军,而是仍然保留纵队一级建制。
可以这样说,两广纵队是解放战争后期,我军唯一一个步兵纵队。那么,两广纵队是由什么部队发展而成的呢?参加过什么著名的战役呢?1946年7月,按照我军与国民党军队达成的协议,当时活跃于广东地区的多支革命武装,搭乘美国舰船转移到了山东解放区,被划归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领导。这些革命武装分别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珠江纵队、韩江纵队和粤中纵队,以及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部分人员,将近有两千五百多人。
到了1947年3月,在华东野战军正式成立之后,我军决定以东江纵队为基础,组建两广纵队,隶属于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不过,两广纵队的筹建过程比较长,直到1947年8月,两广纵队才在山东滨州正式成立。由于此前活跃于广东,而且战士大多都是广东和广西籍贯,所以称之为两广纵队。当时,两广纵队的战斗序列之下一共有三个团和一个教导总队,总兵力将近五千多人,由曾生担任纵队司令员。
曾生,原名曾振声,他是广东深圳人,在担任两广纵队司令员之前,他曾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主要负责人。
两广纵队成立之后,在华东野战军的指挥之下,先后参加了南麻、临胸、诸城、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配合主力兵团作战,共歼国民党军5000余人。在此前后,还抽调部分干部先行南下,加强广东的游击部队。
1949年3月转隶第四野战军,移驻开封整训。5月,由平津战役起义的国民党军改编的独立第24师编入两广纵队。整编后,纵队辖2个师,共1.3万余人。10月由襄城南下至赣南与粤赣湘边纵队会师,参加广东战役,经和平、河源沿东江挺进珠江三角洲,解放惠阳、博罗、东莞:宝安、番禺、顺德、中山县城及横琴、三灶等岛屿,又歼国民党军5000余人。1950年1月1日,两广纵队列入广东军区建制。2月,编为珠江军分区,纵队及2个师番号撤销。大部分部队编成军分区所属的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一部分编入广东军区江防队。
两广纵队成立后,从华东转战至华南,在战斗中发展壮大,锻炼保存了一批两广籍骨干,为华南的解放和建设作出了贡献。
谢邀。
两广纵队的归宿不能算黑历史吧。该部本身东江纵队的老底子,解放后安置在珠江军分区(广东省军区的前身之一)和两广地方也很正常。至于说那支江防部队,其实是南海舰队的老底子之一,谈不上什么“没前途”。
如果说一定要在当前的现役作战部队里面找原“两广纵队”的底子的话,那么应该从原广东省军区独立1师和原广州军区守备第11师开始。
广东省军区独立第1师于66年由广东省军区的12个独立步兵营合编,珠江军分区那3个独立团的大部分底子都在里面,该部大部于68年改编为125师归入42军,3团改编为守备114团。追溯至今,武警机动126师373团应该是这一部分两广纵队部队的最后归宿。
广州军区守备11师一开始是海军万山独立水警区,52年与海军虎门要塞区合并为海军万虎独立水警区,55年改称海军万虎要塞区,60年改归广州军区建制同年改名万山要塞区,80年改编为广州军区守备第11师,83年改归广东省军区建制,85年改编为珠海警备区,再次回到原点。
这里附书照三张,应该可以更加详细的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