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香港科技大学新生,并不喜欢 UST 的环境和这边深度不够的理科课程,想去衡水复读考北京大学可行吗? 第1页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见过上交复读去清华的,甚至见过高考考了个工物系不满意决定退学复读换个系的。

香港科技大学怎么说也不如上交或者清华工物系,所以“退学复读”这个决定本身,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七八年前就有刘丁宁的例子了,而现在的清北和七八年前实力不可同日而语……至于港校的水平嘛,看这个问题下那么多对内地高校有奇怪误区的答案,就可见一斑……

但以上决定都是建立在“之前高考是失误(包括选校失误),若复读必定成功”的基础上的。如果你自己不自信,觉得自己复读了考北大很悬,那还是算了吧。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竞赛党思路混乱,一会儿抱怨数学同侪水平不行,一会儿又担忧国际排名,不知道自己是谁因而要成为什么人,而盲目择校,去了PKU你又会后悔些什么呢?难怪拿不到国际金奖。


user avatar   wang-yi-14-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已经讲了很多道理,我利益相关就不多讲了。就来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二十年前我自己和另一个科大的。

我是学物理的,听高中物理老师讲北大物理系最好,当时也是一心想上北大。高中努力搞了两年竞赛,结果只考了辽宁第十,不能参加国决也不能保送,还没有初中随便考考的名次好。准备高考的时候,学校也把我列为“冲击省状元”的七个同学之一(不是学校狂妄,我们班五十多人高考最低分608,只要没有志愿填报失误,按照当年的行情全都可以进前十名的大学;我们的前一届和后一届都拿了省状元),可是高考考出了一个连北大都不敢报的分数,只有不挑专业才勉勉强强能上。最后决定报中科大。当时很失落,认为自己失败了,还失败了两次。

但是现在回头看来,我能去中科大是幸运的。因为中科大给了我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果我去了北大会是什么状况?每门考试,我的前面永远有五个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和七个亚洲物理奥赛金牌组成的十三太保(更新:被举报了五加七不等于十三,亚赛是八个,不是七个)。这些金牌我见识过,看错题什么的不存在的。你就算敢跟他们拼天赋,也拼不过他们的成绩。在中科大我想选什么课就去选什么课,逃任意数量的课去搞辩论队这样的事情,要是在北大做,估计就快要退学了。我觉得我在中科大没有辜负自己的时间。回过头来看,就算当时分数足够,让我重新去选,我还是会选中科大。

第二个是港科大的学生。香港本地人,高中只上了两年,拿了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当时我是领队带香港地区参赛,之后破格招他进科大。

他入学第一学期,选我给二年级学生开的课,期中考试后和我争论,说我考试题出得太无聊,在好学生当中没有区分性。我跟他说,你是 outlier,数据处理中可以扔掉的那种。你的表现不应该用成绩来区分。如果你觉得太无聊,并且未来想做教授的话,你现在就可以搞科研了。结果,他大一就和我以及 @周思益 在理论物理领域发表了科研论文,并且本科其余几年和另一位老师做出了更多成果。

他入学第二年,我建议他考虑三年毕业。最后他三年读完了四年的课程,发了一堆文章,去了 MIT 读博。

当然,像我前面说的,我举这个例子是 outlier,不是一个典型科大学生或者典型的任何地方的学生。我想说明的是,只要你愿意,你在港科大有条件充分发挥潜力。

回到我自己,当时我在高中、大学之交,在大学好不好,学术氛围好不好这样的问题上也是非黑即白。现在回头来看远不是这样。港科大确实有很多缺点,但是也有很多优点给你发挥。如果同学认为我的经历和经验有用,也可以找我聊聊,我是学物理的,不能给你带来数学上的提升,但至少可以请你喝杯咖啡。



更新:评论区里有讨论,说有最好的学生很重要。我完全同意,所以我们港科大物理系也努力平均每年搞来一个太保(国际奥赛金牌)。都说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国际奥赛金牌算是学生阶段见的天地了。这对大家都是好事情。但是如果因为太保太多,正常的好学生资源受限,难以自由发展,就出了问题。


user avatar   phosphates-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本人北大毕业。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在HKUST继续读很可能要更好。原因如下:

  1. 正如 @小菜狗 所说,海外高校在录取博士时,北大并不比HKUST更具有优势。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但不限于 a. 对于大陆高校的偏见;b. 很多美国教授认为学校都差不多(的确美国本科学校间的差距差不多,排名很靠后的学校都能出很厉害的学生);c. 科研和本科学习完全不同,本科学得好不一定就代表科研一定能做好。所以你在HKUST读的话,很可能申请博士会比你在北大读的结果要好得多——你可能觉得这不太公平,但这就是现实。
  2. 在申请海外博士时,如果有出国交流的经验的话,将会是一个巨大的bonus。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教授的推荐信的声誉太差了——因为众所周知,中国教授的推荐信绝大部分都是让学生自己写的。如果你能去一所美国的大学或者欧洲的大学进行交换或者暑期学习,并且拿到教授的推荐信的话,对于你的出国申请会有极大的帮助。而HKUST的这些机会是要多于北大的。
  3. 我在第一点中提到了,很多美国教授认为学校都差不多。所以如果你在北大拿前10%和在HKUST拿前10%,在他们看来也差不多。你觉得哪一个更难一些?
  4. 至于具体的学习,其实不需要去怪氛围的。如果你能做到自学的话,在哪里学习也都差不多的。有些数学专业的人本科学校挺差的,但是靠着自己的自学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样的例子不少。多和其他人讨论学术问题,多了解外面的情况,没必要去浪费一年复读了。
  5. 在HKUST的话,你的英语会好一些。有一说一,其实北大理科生的平均英语不行的,不太差只是因为底子好。

user avatar   gu-shu-yang-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理论上是可行的,看你未来发展吧。

不过个人认为在申请出国这个赛道上,陆本存在很大的劣势。最大的问题就是陆本的评价体系和美国、欧洲等地方institute所最看重的东西并不那么兼容。这来自于两个因素:评价体系和connection。

如果以后要出国的话,我感觉还是HKUST吧,好好跟着校内的大牛做科研出paper。HK学校出去交换和暑研应该也比陆本更方便一些。

P.S.

1. 疫情之后清华就中止了所有本科生派出交流的项目,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也是困难重重。北大应该也差不多。

2. 清北两校内卷严重,成绩按照在课程中的rank给。在这种环境下绝大多数人实在是很难抽出大量时间做科研,了解专业的不同方向。我会更喜欢一个课程上更加轻松的环境。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抹黑港科大啊?如果这问题,再加下面一批假行家,真把人全吓跑了,那真是太好了!


user avatar   max-bor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就很搞笑, 一年一换 Watch 的人不差那点钱, 两三年一换带来的差距也不只是 S6-S7 的代差. 说「提升不大」不推荐就挺搞笑.

而且这次可不只是屏幕大小提升: 水果把个别软件功能/设计交给了新款独占.

顺带当初的 38mm 款都已经到 41mm, 接近当初的42mm款.

首先 S3 的用户基本可以考虑换了, 非 LTE 8GB 容量每次升级都要重置, 劝退拉满.

对于 S4 用户来说, 服役了 3 年, 一方面是高亮度的 AoD 屏幕, 还有指南针、高度计这样的户外功能, 额外的血氧检测功能. 加上电池衰减, 也到了该还的时候, 外加有了快充会好很多.

对于 S5 用户来说, AoD 的亮度不足的问题能得到解决, 然后充电更快.

S6 虽然也有快充, 但还是不如 S7. 如果你的 S6 买的是运动非蜂窝款, 觉得 OK 的话可以考虑不锈钢蜂窝款进一步提升体验.

SE 用户不推荐换, 不是因为提升不大, 而是因为估计多半没这个预算, 还是多等两年吧.

以及这次送的线是带快充的, 如果介意三合一还是老款充电器的话(其实我怀疑所谓快充和温控发热有关), 买个二合一然后搭配充电底座算是一个解决方案.

当然追求完整感的话还是推荐三合一, 即便说要慢一点.




  

相关话题

  若人大附中与衡水中学的管理模式突然对调会有什么结果? 
  为什么很多衡水的学生还会很骄傲于学校的体制和效率? 
  北京大学在人文学科方面目前最严重的缺陷是什么? 
  如何看待北大法学硕士辞掉公务员回乡种田,称「本身就很喜欢农业」,你会为了自己的喜好放弃当下的工作吗? 
  如何看待八名考生重视专业放弃清北? 
  男朋友是北大的,他搞学历歧视,还有文理歧视,我该如何反驳他? 
  衡水中学(尤其是衡二)的学生成绩也有差距,那么差距几乎就是智商造成的? 
  高考比平时少了五十多分,不甘心就这样上专科但我一想到还要再经历满是考试压力大的一年,就难受我该怎么办? 
  如何看待漫画家「变态辣椒」涉嫌侮辱辽宁文科状元刘丁宁的漫画? 
  清华北大有考试作弊现象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2021年10月份多地房贷利率下调,优惠取消,房价愈涨?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2022 年度 QS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清华全球第 6 名力压牛津?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