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第1页

  

user avatar   jiang-xiao-bai-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站在我的立场里,这部纪录片呈现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我知道这样说一定会引起很多误会,我解释一下,如果把世界上所有抑郁症患者和所在环境独立出来,这部纪录片里呈现的就是“上流人”,在我接触过的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包括我自己,都是“底层人”。

抑郁症“上流人”,并不是说他们经济条件的富裕,而是他们的家人愿意去改变,愿意去理解去了解抑郁症,甚至家人希望孩子幸福。他们很早就被注意到,他们有陪伴,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类似互助会的组织,他们还有力气去自救,他们是幸运的。

相反的,抑郁症“底层人”,家人不见踪影,完成不了学业,得不到医护治疗,欠了一笔债,有上顿没下顿;有经济条件的,家人不理解?这都小事,冷嘲热讽,谩骂臭脸,侮辱人格,而这些还是在被确诊之后,接受治疗之后发生的。在“底层人”看来,被说“矫情”已经是最温柔的话语了,还有很多人甚至没有时间或者没有经济去接受治疗,而我们挣扎于“死还是活着”无数次。

上次有这种愤怒和无奈的情绪,还是看到《后浪》的时候。我知道不管纪录片还是宣传片,在央视的角度,在传媒的角度来说,弘扬正能量,传播希望和爱,是他们必须,也只能这么做的事情。在这个艹蛋的世界里,作为传播最广最权威的媒体,选择这样播出来,是它的责任。虽然我啥也不是,但是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作为“抑郁患者底层人”,我也感到有责任为他们发声:在深渊里,还有更深的地方。

排除掉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就抑郁症患者个人而言,纪录片里描述的痛苦,思考,挣扎,疲惫,对于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这一点是我觉得它最有价值的地方。


user avatar   liyizhibang0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一直做抑郁症救助,但是我目前对市面上大部分的为抑郁症群体发声的片子,都持厌恶态度。

不是因为我厌恶为抑郁症群体发声,而是我认为大家很多人都跑偏了。

目前市面上的多数为抑郁症群体发声的片子(包括抑郁症博主)的内容倾向,都是以宣扬抑郁症多么折磨人、抑郁症患者多么痛苦、抑郁症群体多么需要理解和支持为主。

这样的内容本身自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如果你想为抑郁症群体发声,那么这种内容不论是对改善抑郁症群体的社会媒体环境,还是对改善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都只有反作用。

首先,这种宣传方法其实是很难获得非抑郁症群体的理解和支持的

这个社会对抑郁症的误解本来就主要是:你们都是装可怜、你们都是矫情,你们的病都是自己病娇导致的。

现在你给他们呈现这样的内容,岂不恰恰符合了他们对抑郁症群体的固有偏见?

有人可能会说:可是那些片子里会解释抑郁症不是矫情、不是脆弱,而是一种疾病啊!

1.没有人喜欢接受负能量的洗礼,所以很多人一开始看你调性阴暗,就可能不会看这个片子了;

2.不能理解的人之所以不能理解,是因为人们无法用自己不熟悉的思维方式思考,如果你想让对方理解,只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妄图说服对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你需要做的应该是尝试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然后用他们的思维进行劝说,才有机会获得理解。

在B站纪录片的评论区,我看到好多评价说央视这个片子没有展现出抑郁症的可怕和患者的痛苦,所以一点都不好。

孩子们,醒醒吧,那样的片子我们自己看没问题,但是给其他不理解的人看就是适得其反。

一部想让人理解抑郁症群体的片子,若是只有抑郁症患者自己爱看,其他人都不爱看,那你们还想不想让社会媒体舆论环境改善了?

做片子,给谁看的,就要以谁的思路去做,不能自说自话!

其次,那种阴暗、痛苦、揭开伤疤求理解调性的片子,对患者也是有害无益的。

虽然很多患者是喜欢看这种片子的,但这种喜欢本身,其实也是抑郁症的病态导致的症状。

抑郁症会让人相信这个世界是没有希望的,自己是没有出路的,未来是灰暗的,人间任何事情都是不值得的。

这会在认知层面给患者以强大的心理暗示,让他们更加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的这些相信的证据。

而那些负面的、压抑的、阴暗的片子,不就恰恰就是这样的证据么?

如果想要拯救患者,不如借鉴下心理治疗的思路。

比如,做为抑郁症心理治疗的A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大致思路就是这样:

通过合理引导,尝试改变患者看待这个世界的认知方式,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抑郁状态下的很多认知其实是过于偏颇、不够合理的,同时习得更多角度、更全面的认知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让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不再过于集中于负面解读,而是更加中性、客观。

想想看,那些负面、阴暗的抑郁症宣传片,是不是恰恰与治疗思路反其道行了呢?

所以每次看到所以每次看到那样的片子,我都又气又急。

尤其看到很多患者将评论区当成树洞后,患者们开始彼此回复,我更加焦急。

因为社会心理学上有个很知名的现象,叫群体极化,即:

当一群人聚在一个领导者下,又鲜有反对者声音的时候,这个群体的思路就会朝着一个方向逐渐偏激地发展而去。

群体极化的后果,比负向暗示还要严重,很多患者会更加坚定人间不值得、必须要轻生的想法,甚至直接开始约S!

(事实上评论区的画风也确实常常如此)

所以当央视这套纪录片出来的时候,我是抱着不信任感打开的——这个世界对抑郁症的误解太深,甚至连想要做些贡献的人都时常充满误解,我真的不敢轻易相信哪个品牌。

但看了十分钟后,我的误解就解开了很多。

至少,这确实是一部尝试站在不理解这个群体的人的角度去为抑郁症群体发声的片子。

整部片子没有过于展现只有抑郁病友自己才理解的那些痛苦和煎熬,而是从患者的家人、医生、公益事业从业者、患者患病的原因等多个常人也能产生共情的角度,做了更多的展现。

要知道,抑郁症之所以能背负这么多的社会压力,就是因为这种疾病真的很难让非患者群体产生共情:

身体疾病,别人没得,别人也至少知道身体疼痛不适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焦虑症,别人没得,但也至少知道自己焦虑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精神分裂,别人没得,但也至少知道一个人发疯的时候是不受理智控制的。

而抑郁症呢?别人看到的患者,是一个全须全尾的”健康人“,只是情绪出现了问题而已。

情绪出现了问题,那调节不就好了,怎么还需要吃药?

人就是很难想象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情的。

所以为抑郁症群体的发声宣传,也就注定不能与为其他疾病群体发声宣传的思路一样。

抑郁症群体的发声宣传手段,最首要、最前置的任务,是先找到真正可以让他人共情、理解、易于想象的切入点!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多数人容易想象的,要听医生的话是多数人容易想象的,配偶之间的彼此支持是多数人容易想象的,丧子之痛是多数人容易想象的……

这是我认为这片子比大多数抑郁症宣传片都有效的重要理由。

即使最终这部片子还是无法让那些人做到彻底的理解和支持,但哪怕他们能开始接纳抑郁症真的是一种病,真的需要就医、治疗,也是这片子莫大的功绩。

当然,这片子也并不是尽善尽美。

就像很多人反馈的,这片子里的人很多都有很理想的治疗环境、家人支持。

可如果我们跳出自己做为患者的角度,而从一个抑郁症的家人的角度去看这种处理的话,你会发现他们其实很容易获得这样的暗示:

你看,这些患者能走出来,离不开那些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家人呀!

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患者需要的么?

当然,这也会有个问题,那就是会给部分患者一些压力:没有这样的家庭环境,我是不是没救了……

这确实是我觉得这部片子基调未免过于理想化的可诟病之处。

可能与央视的要求有关吧。

但不论怎样,对于改善抑郁症群体的社会媒体舆论环境,我认为这部片子已经做了很多不一样的、值得做、必须做的改进了!

(PS:我未来的研究课题准备就集中在“什么样的社会媒体宣传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才是真正有用有效有意义的”的方向上。目前具体未定,希望能真的做出点成果吧!)

更:

第四集出来了,加入了一些数据、科普,并开始关注底层人,开始宣传科学的治疗手段。我觉得这片子越来越是患者需要的那种片子了!

第五集更:

深入了医院。

从:30%的患者对药物不敏感,需要反复调试;家人和患者对抑郁症药物是激素、吃了就停不下来、副作用太大等误解;对电休克疗法的误解;人们对精神类疾病的妖魔化认知……

到:对抑郁症现有的科学治疗方法和原理的展现;那些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到底为什么整日无所事事不干正事;这些人的家人,从与所有其他人一样的不理解,怎样过度到接受;抑郁症患者遇到的家庭支持困境……

只看了十分钟就关掉的人,麻烦不要以偏概全吧。至少看到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这片子想表达的一切,都是社会应该必须也更容易知晓和接纳的。

第六季更:

开始探讨抑郁症的科学治疗之路。“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的”我们”,早已不仅限于患者、家人、医生,更有社会!

看到那么多顶尖科研工作者为帮助患者对抗抑郁而做出的努力,我特别感动。

很荣幸,我现在也是这些工作者中的一员。

患者们,要一起加油,不要放弃。患者的家人们,连最顶尖的大脑、最陌生的人们都认可你们家人所患的病症,并为治疗他们而努力,你们有什么理由否认、逃避、阻拦、怨气冲天呢?

=====================

公众号:李谊之帮

专注个人成长 & 抑郁症救助


user avatar   rosecrim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希望大家可以看完全部六集,再下论断。

作为被拍摄对象之一,想说的实在太多了。

在当下,这个片子能拍出来,播出来,是真的不容易。这是一句绝对没有被夸张的话。

拍摄中所面临的多重压力——来自被拍摄的对象,来自疫情限制,或来自某些不可描述的——都很大。

另一方面,也觉得很可惜。因为就我个人而言,表达中那些更具深度和价值的部分,并没有播出来。

拍摄之外,和导演组也有过一些私下交流。这里先说一些自己想到且方便说的部分。


  • 关于拍摄:

1.

原定的片名不是这个。而是「冲出阴霾」。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现有的英文名「Out of Abyss」才是更接近的。

(看过《来自深渊》的人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2.

原定的片长应该一集至少在40-50分钟,甚至更长。

片长和片名应该都是进入末期才更改的。说实话当我看到成片一集只有20分钟的时候很惊讶。

比如关于我的内容。在「女性」这一集里,总共的呈现只有不到10分钟,也很浅。但围绕我的拍摄有一个单独的小组,拍摄整整一周,跨越两个城市。导演们预备呈现的内容也非常多,看得出他们是真心有想表现的东西。


3.

拍摄时切入的角度,探讨的话题,其实远比目前呈现的要深刻、全面、丰富。可以说根本不是同一层面的。几乎每一个被大家激烈讨论甚至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都有所涉及。刻板印象、病耻感、医患矛盾、信息误差、学术争议、情感模式、文化背景……这样的内容极多。至于我的部分,我们也探讨了大量的女性问题与文学、艺术、哲学甚至宗教中的抑郁意象。有一些是我们双方都觉得非常难能可贵的东西。但这些都没有在正片里呈现。


4.

整个项目至少在2019年11月即已启动。然而因为疫情,一拖再拖。2020年初,导演告诉我:「做好准备,年后要开拍了哦。」然而从此就没了消息……一直到2020年9月,才再次联系上。期间我差点以为这个项目彻底黄了……当时的感觉就是既庆幸又惋惜哈哈。

许多拍摄计划都发生了变更。比如除我之外,「女性」一集中原定的另外两位拍摄对象最终都没能参与。一位是因为疫情无法回国,导致拍摄被迫取消。另一位则是表示「没什么好说的」。导演组不得已又得重新寻找替代方案。


5.

愿意出镜的、情绪和表达能力足够输出的病人,少之又少。一个很可怕的底层困境是,越是能力有限、治疗条件不佳的患者,越怀有无法剥离的自我偏见与环境敌意,因此往往也根本不愿意或没有机会接受拍摄。

也有很多临时变卦,或因为病情迁延而无法参与拍摄的。节目组的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在了「不断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上。即使如此,最终能捕捉到的个体仍极度有限。

比如「老年」一集,导演组从一开始就决定要做,也很早就接触到很多患病的老人。然而一个个谈下来,愿意出镜的几乎没有。因此他们途中几度打算放弃这段内容。是讨论很多次后,还是坚持认为「这个群体必须被呈现」。所以这一部分成为最后拍摄完成的部分,也导致全片进度再一次延后。

再比如进入高校拍摄。我也有帮他们联系一些大学,得到的反馈却不尽人意。有的校方会要求给学生全部打马赛克,有的会要求「不得出现任何负面言论」。导演组表示办不到。所以又流失很多东西。


6.

与抑郁症群体的长期观察交流,并考虑如何将我们的声音传递、呈现,对导演组来说也会存在一定的心理负担。拍摄的过程一方面是重构了他们对此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是挑战。我能感觉到他们自己的情绪也在被考验。有反思,有坚持,有煎熬。


7.

最初的拍摄构想非常大胆。甚至可以说是过于大胆了……具体的不好多讲,我个人是觉得和一部外文纪录片《Snatches: Moments from Women's Lives》很像。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了解~

总之和他们初次见面,讲到这个构想,双方都很兴奋,那种创作者发现一个好灵感并可以大施拳脚的兴奋。但考虑到受众群的理解水平,以及某些你们懂的原因,就搁浅了……当然这也是所有创意付诸实践的过程中都要面对的考验……

然后当时他们觉得适合拿来对标的一个作品是《高考》。同样是CCTV-9拍的纪录片。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口碑很好。


8.

就我所接触到的摄制组人员,整体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尊重人。非常低调。完全没有任何官腔,也几乎看不到功利心。和某些网络舆论中「官媒」的形象非常不一样。某位女导演的见义勇为、仗义执言,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甚至可以说是对我一个很大的冲击。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身边的人,有一种「想要向她学习」的向往感。非常感谢她。

部分工作人员真的是出于一些很崇高的原因在做这件事。虽然这与本片的最终质量不构成绝对关系。


9.

没有偷拍。没有诱导发言。所有拍摄必须事先说明并经由当事人允许,然后公开进行。


  • 关于被拍:


1.

央视的编导是在微博上联系到我。当时我的《抑郁生花》正好刚出版,引起了她们的注意。说来很巧,她们表示「希望可以见面聊一聊」的时候我正好在北京做新书宣传,就见了面。当时大概是前脚在读者面前聊high了,所以后脚在她们面前亢奋地又讲了很久。也正因此被相中。

苍天在上,要知道我后来在拍摄的一周里再也没能一口气讲过那么多话……怂包本怂没错了……


2.

开拍的第一个上午我完全没法说一句话。全组人被我耽搁半天。租的场地后来也没用上。

想想就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3.

我原本想要阐述的几个点在于:

抑郁未必是一个需要以激烈原因开始、以激烈状态表现出来的东西。

女性的抑郁并非仅仅由生理原因导致,但也并非完全由社会行为所导致(此处可参考《正午之魔》中所罗门先生的部分观点)。

关于「女性抑郁」的大众误解,一个最佳缩影即是林黛玉——这是对这个女性角色本身和「抑郁症」这一精神疾病的双重误解。

女性、人性、文艺作品与抑郁的关联。比如伍尔芙。

每个人对「好起来」的定义并不相同。因此「理解」与「尊重」是所有一切帮助的前提。

以及最重要的,我绝不认为抑郁是一个需要「对抗」的东西。


4.

我的先生,和我的同学(她的部分在正片中被完全剪掉了,只剩下一个三五秒钟没有台词的镜头),也有很多他们对此的看法和经历讲述。先生当然是作为「深度陪伴者」,同学则是一个「曾对此一无所知但怀有善意的旁观者」。


5.

镜头一开始,我们俩在美术馆看展,是汪曾祺先生的展。

很巧,汪曾祺作品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授权,也正是由《抑郁生花》的编辑负责。


6.

拍摄过程中和导演交流,得到一个信息是:在抑郁症面前,华人群体的病耻感可能是世界最高。不是「亚洲群体」,也不是「儒家文化圈」,而是「华人群体」。真实性待考,但我觉得如果当真如此,也是很说得通的。


7.

本片的配音原本有打算邀请一位知名女星担当。可惜档期没能对上。不过倒间接促成了我个人和她的一次合作,交流下来非常愉快。你会发现在没有利益支撑的情况下,很多人其实也是愿意做一些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


8.

这是我先生第一次露面。《抑郁生花》出版前,我也一直不太想向外界提及他的存在。其实直到现在我们俩也都各有各的害怕:怕不能陪伴到最后。怕并没有那么多的「爱」与「理解」。秀恩爱死得快,我也很怕自己将来有一天会被打脸。

但后来也想通了。即使「失去」,也不意味着「拥有」的东西就一定是假的。也许有一天会分崩离析,会相忘于江湖,但一起度过的时光都是真的。

也想借此对各位说:试着去相信吧。相信爱与信任,甚至是相信运气。即使那很难,但依旧值得尝试。


9.

与编导们的第一次会面,双方都非常匆忙。尤其导演对我几乎没有任何事前了解。这让我的第一印象不是太好,甚至还怀疑过她们是骗子……然而你知道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不会骗人的。虽然有怀疑,但聊到后面还是选择相信她。

聊完后导演本人也表示了歉意(并在后来迅速补习了我的全部作品和社交账号,捂脸)。说这是她第一次面见一个采访对象而没有提前做功课。理由我这里不便透露,但是接触下来发现确实是情有可原。


10.

个人很喜欢央视推文里的这段话。虽未免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但从中或可一窥某些未能放在大屏幕上进行的表达。


播出的内容不多,大家都很遗憾。以及,看到镜头把自己的故事呈现给那么多人,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会带来一些刺激。这些都需要消化一下。

先写到这里,有机会再来补啦。


最后想说:和所有涉及广泛群体且存在争议的话题一样,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一开始,就一次性把所有问题都讲清楚。任何一部突破性的作品也都是如此:背后的含辛茹苦与忍辱负重一定远远超出表面所呈现的。它必定不够好,但必定有价值。

此处很想借用我自己给央视约稿写的一段话。

导演组已尽可能铺开了镜头,可它们依旧不足以覆盖一种疾病的全部前因后果,或任何一个人成长为他/她自己的全部信息源。需要的只是时间。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我们都能给彼此多一点理解和包容的时间。


P.S. 因为这个片子的缘故,《抑郁生花》又被很多人问起。想说,这是三年前一场发泄式的写作,现在看来有太多不足之处。如果你愿意多看它两眼,非常感谢,然而和抑郁症一样,它是我的曾经,但不是我的全部。


user avatar   yu-si-58-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相关话题

  《唐探3》中的日本演员们在日本属于什么级别? 
  在你喜欢的CP中,你觉得最虐的是哪一对? 
  如何看待 9月29号播出的电视剧《在一起》? 
  如何评价电影《功夫》? 
  如何评价潘粤明的演技? 
  有哪些看似是老戏骨实际上演技不见长进甚至倒退的演员? 
  虚构作品中的反派角色做了丧心病狂的事,还让人感到人格魅力甚至崇拜,代入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姜文的电影很扯淡? 
  目前国内的青年导演,尤其是纪录片导演的生存现状是什么样的?出路在哪里? 
  影史上有哪些“疯魔”的表演?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河北沧州一家3口无端被4名醉汉围殴、1岁孩子遍体鳞伤、伤者在医院抢救,醉汉直接被保释」一事?
下一个讨论
西方学习编程的学生训练打代码时每年要敲坏多少个键盘?





© 2024-05-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