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2 年国考全国税务系统招录 20010 名税务干部,招录人数历史之最,背后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第1页

  

user avatar   peng-xiao-jiang-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是那句话,志在前途的人不建议报考。

1.税务系统是一个非常封闭的系统,对不起,不是相对封闭,它就是非常封闭!五年服务期我觉得都是很人性化的,然而现实是很多人过了五年服务期想通过遴选走人都不一定走得成。

2.想进税务系统过渡,然后学业务积累体制人脉再跳槽去企业当中高管?现实是进来十年都不一定能混的上一个四级,更别说跳槽企业当中高管了。那估摸着起码得至少先混个业务核心部门的科长或者分局长,比如税政二股或者分局长。还不如想着把三师考到手然后走人。

3.报考时别太纠结税务部门哪个岗位好。因为基本上都是招进来之后再打乱分配,可能分去综合写材料,可能分去业务岗位,看哪里缺人。

4.别对薪资待遇有过高期待。饿不死,富贵不了。现在总体上薪资待遇越来越规范,不规范的也强行规范。因为每年都有迎接不完的检查,想不规范也做不到。整体而言待遇在当地水平呈中等偏上水平。

5.心态一定要好。如果你想象进来后是风光亮丽如白领,那么进来后你发现可能是偏僻乡镇没宿舍。有人在读书喝茶看报,你在加班迎检赶资料。这些都要放平心态。

6.想进来做好晋升很难的心理准备。晋升到底有多难,现实就是一个县区级一两百人盯一个副科级岗位。

有人看,那我再说说。

7.可以把税务系统当作一家专门收钱的大型公司。有的部门到点下班,比如大厅,有的部门加班家常便饭,级别越往上走情况越加严重。乡镇级别还好,加班不多,县区级及以上,家常便饭。权力什么的就别想了。都看作是公司了,还要啥自行车。

8.现行经济大环境其实都不好,如果对上面那些问题都不在意,进来其实也还可以,旱涝保收。安安心心地当一颗螺丝钉就好。但行好事,莫问前途。

9.三师什么的考不考?我觉得看个人意愿吧。不考也没人逼着你,考了怎么说呢,不是一定会让你走上领导岗位,但会是一个加分项。我目前也在备考税务师,我的想法是这样:考三师不是一定要走上领导岗位,是为了多学点东西,提升自己,为以后做准备。现行环境确实是不重视业务,但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呢。


user avatar   cheng-yue-dai-xiao-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税务的退休潮即将到来,很多地区五年内要退两三成甚至更多的人。我们单位,大家印象中的传统养老单位,要退一大半。再加上今年就业压力之大前所未有(嗯,每年都有这句话),自然招考人数也突破以往。

以上是明面上的大背景,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吧,还有很多情况可能挺多人是不知道的,尤其是应届生们。这两天我以往发的关于税务局的回答浏览数暴增,肯定也和国考报名有关,有不少人私信问我关于选岗的问题,我打算开个贴,慢慢答,希望能给想考税务局的人做个参考。大家有问题就在评论里提,我尽我所知回答。

先说明,关于选岗,我只能说出我知道的情况,不能给出具体建议。一方面这事太大,我不敢替谁做主。另一方面,各地差异极大,我眼界有限,所知道的情况,肯定会有一定代表性,但绝不敢说适用所有甚至是大部分地区。所以,只能做个参考。

先说一个我关注的问题吧,就是同一地级市下城市区局和县局的比较

今年在岗位目录里看到了我所在的市里几个城市区局也招人了,虽说人数少,一个区也就俩人,比起县局五六个的名额,对报考者显得很玄乎,但是你们知道吗,就这俩仨的名额已经把我们这里很多家住市区但在县局上班的老税务们看的心里拔凉拔凉的了,唉……咱今天就来说说市区局和县局的差别吧。

1人员结构。区局年龄结构普遍比县局更老化,年轻人少不少。我们这里的县局35岁以下的年轻人能占总人数的快三分之一,区局里,十分之一都没有。这是因为在国地税合并之前,市区局普遍超编,没法招考新人,而县局普遍缺编,每年都在缓慢的补充着。我们这里市区局直接招初任,还是19年开始的事。20年某区新招考的人员去报道,被门卫大爷拦住了,她说是新人报到,大爷说想蒙我?我在这十几年了,就没听说过这里有新招人的……合并后,因为编制核减,县局区局都超编,区局超的更狠,但因为必须要进新人,反正都超了,索性区局也超编进新,名额少些,退的比进的多,等自然更新。相比之下,区局缺年轻人的状况比县局严重的多,这是造成区局县局后续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2收入待遇。我们这里区局比县局高10%到15%,规格高的特殊区域局,比如国家级高新区的区局,那就更高一些。这个差异普遍存在,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内陆这种省会城市大城市资源集中度高的地方,差异越大。这些年,经历了几轮收入规范和乡镇补贴落实后,差距有所缩小,但仍然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3工作环境。局机关的硬件上,比如办公场所,市区局和县局差异不大,甚至好多县局的场所比市区局更新更宽敞,毕竟市区寸土寸金。但外部环境上,差距就大了。大家为啥挤破头要往大城市钻?图它房价贵?图它通勤慢?还不是图它餐饮商娱、教育医疗上资源丰富么。拿我们这三四线城市和北上广深比没意义,但同在一个地级市中,县城和城市区的比较就直击灵魂了。还是那句话,内陆城市资源集中度更高,这个问题就更突出。而且,县局吧,还有分到乡镇分局的挺大可能,出了分局门就这一条十字街,吃饭黄焖鸡和兰州拉面都已是独一家的存在,想买衣服路边不是四道杠就是俩对勾,多少打小在城市生活学习的人都被这份纯朴感动到热泪盈眶……

4工作压力。对于年轻新人来讲,这一项不好区分谁高谁底,一方面,同一个地级市下基线是一致的,上下浮动取决于县区局一把手的个人思路。这个情况从总局到省局再到市局都是适用的。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区局年轻人太少,整体节奏没有县局快,但分到每个年轻人身上的工作也可能更多。比如要参加某某网络考试,县局要求每个人至少90分,要争取在全市排名靠前,区局要求每人至少80分,要保证不在全市排倒数前三。听起来区局压力小,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讲,你除了自己答题之外,还要替不会用电脑老同志答。在县局年轻人多的情况下,一个年轻人代答两个就够了,区局里可能就得代答五个甚至更多。你说到底是答两个90分压力大还是答五个80分压力大?不好分啊。

5升职前景。都很惨,别琢磨了,下一个~

6调动可能。有小朋友和我说县局往年分数比区局低一些,想报个县局以求稳妥上岸,然后再谋求调动到市区去,都是同一个系统的,调动起来不是不难。我都不忍心告诉他曾经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然后在县局呆了11年最近才回到市区……税务系统里,排除总局层面,最难的是同省的其他地市调回省会城市,其次就是同市里从县局到市区的调动了,跨省调动和同市跨县也难,但没到这两位的程度。为啥呢,因为有这个想法和需求的人实在太多了。别的地方我不敢说,在我们这里,回市区,现在的情况下,你想凭关系,你爹是市局实职正科,就是各县区局一把手或是市局机关科长都做不到,市局领导的孩子也只能说有机会了适当优先考虑。你想凭能力,全国业务比武的头几名也是同上述待遇。你问我怎么回来的,因为稽查系统揭不开锅,市局领导顶住巨大压力搞了一次公正的遴选考试,我硬考回来的。税务系统内的调动(同县区内那不叫调动,那叫换岗),1分看能力2分看关系3分看运气,剩下的94分看命……

当然,这个调动难易和当地市局领导的思路有直接关系,同时也看当地市区局人员结构情况,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像我们市惨到这种程度,但可以肯定的是,都不容易。

7离家远近。或者说离自己主要生活地的远近。其实这才是最重要的,县局里很多很多新考入的公务员家都在市区,或者希望把家安在市区,所以现在大把大把的县局公务员想要调动到市区,但难以找到机会。这种距离问题单身的时候不重要,结了婚有了孩子以后,要还是天天两头跑就要了命了,尤其是对女生来讲。因为调动问题长期解决不了而考出税务的有很多,辞职的都有。反过来讲,已经把家安在县里的,过的比之前的我们滋润多了,县城房价物价低,收入相对比还高,人头熟地头熟的,很多事更好办。

好了,关于县局和区局我说完了,只说情况,不讲建议,大家做个参考。

还是那句话,选岗的事影响很大很大,大家慎重考虑,谨慎选择,想好自己最看中什么,能够舍弃什么,能够付出什么,又能够忍受什么。


有朋友问到市局一分局二分局的区别,索性把县区局和市局都讲了。评论区里就不在一一回复了。

县局和区局以前写过,在这里。说明一下,这个只是适用普通行政区的区局,高新区等特别区域的区局组成特殊,各地差异很大。

地级市的市局除机关之外,下属派出机构通常有一分局,二分局,三分局,稽查局,和若干跨区域稽查局,也就是第×稽查局。几个分局职责会有区别,我这里只说我们市的情况,大家做参考。

一分局管本地大企业和涉外事项。我们一般叫大企业局。

二分局管房产交易相关税款和车购税征收,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类似于县局一分局既办税服务厅的角色。

三分局刚成立,负责市级风控和大数据业务。

有人问上海市局的分局,上海是直辖市,基本等同于省局机构设置,省局的四分局类似市局三分局,管风险和大数据。

市局稽查局和第X稽查局都属稽查系统,专司查办重大偷逃抗骗等涉税案件,比如郑爽案就是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查办的。市稽查局和跨区域稽查局级别一样,没有隶属关系,但分工各地有所不同,不多说了。

以上市局派出机构,级别同为正科,和县局区局一样,但人数普遍比县区局少的多,内设机构也少,职位数也少,加之普遍是由原来的副处级降格成为正科级的,所以想着是不是比县区局好晋升的……还是那句话,别琢磨了,下一个~


哎,关于晋升,我上面都说了好几次很惨别问,结果还是有不少人对这个充满好奇,算了算了,还是说说吧,就怕说出来以后吓跑好多小童靴,也怕勾起来在职铁军的心酸事……

税务局的晋升前景,在所有行政单位里,基本可以排倒数第一,对,你没看错,就是倒数第一。从上到下都是。

你要是不信,来,我说说我的情况,你们自己掂量。

我今年35,10年入职县级税局,中游211本科,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竞赛拿过省级名次,业务能力在原县局前三没问题。我来稽查之前,在原县局连副股长都不是,就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级行政执法员,对,你们初任考的岗位就是这个,职级想升四级主办(对应副科待遇),至少要到五年以后。你们琢磨一下,同样的年龄、工龄,如果在其他部门,正常应该是什么情况?反正我们县里,85后的正科已经不少了,有些还是镇长、局长等实职一把手,90后的副科更是一大把,股长?那不是转正就送的么?

我们市的税务系统里,像我这样11年半级都没提过得,呃,也确实极少,搞不好就我独一份了……但普遍也都强不到哪里去,股长也就到头了,副科?据我所知,85后的一个没有。

我们这里,但今年才把国地税合并带来的领导人数冗余消化完。主要集中在降格单位的级别超配问题(类似正科级干股长),还有因为新老职级方案差异和缩编带来的职级数远超限额问题(县局超一倍都是轻的),至少还要五年才能消化完,而方式有且仅有等退休,换个方向来说,退休人多仅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两个问题,慢慢把职级晋升的难度拉到正常的(对税务局讲)水平。

我知道有些地方领导人数消化的快,今年已经开始新提副科了,有90后的,但你想想基层局领导数刚就那么几个,现在提起来的,也是六七年前上班的人,他们提起来了,位置一占,再进来的新人越多,以后的竞争就越激烈。税务系统特别封闭,和地方政府部门几乎没有交流渠道,只能在内部往死里卷,所以评论里说的那句“到退休保你一个四级主办”绝不是玩笑,而是大多数基层税务人都要面对的现实……

但是吧,你换个角度想想,在基层提个小领导,工作量成倍增加,压力翻倍都是轻的,小领导们熬夜加班生气怨闷比一般人多太多了。待遇上,股级没变化,副科也就多三五百工资,其他都一样。还不如在完成自己分内工作以后,歇歇养养,年轻的健身年长的养生,多活两年啥都回来了,何必呢。

如果是能力高、对仕途有追求的人,来到基层税务局那就是天坑。如果就想要一份安稳工作,对当官没啥追求的,那税务局还是可以的。当官不是体制内的唯一追求,人生很宽广,不当官的公务员也可以把工作做好,也可以活的精彩,不比在这一件事上和别人、和自己较劲。




  

相关话题

  新来的公务员同事靠走关系升迁,自己心态爆炸了,要怎么调节? 
  如何看待纪元诉徐州人社局一案审判结果? 
  25岁了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目标,剩下的岁月该怎么走下去? 
  县直的公务员和乡镇的选调生哪个好? 
  年前找工作好还是年后找比较好? 
  有老师辞职做别的行业的吗,现在的你快乐吗? 
  明明很多人都说公务员工资不高,为什么周围很多公务员过的都相当滋润? 
  我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人。没有高学历的情况下,如何做才能做到在大城市优雅的生活? 
  为什么高校博导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毕业后也去高校当老师呢? 
  辞职炒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江苏名校优生选调的苏州岗位如何分配?何时知道分配结果?
下一个讨论
应届生刚毕业就去做 VC 到底有什么弊端?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