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a地过去工业发达,按理说土壤里应有大量重金属残留,但为什么就大米这种食物来看a地残留量相对b地小? 第1页

     

user avatar   tuo-ma-si-bu-shi-xiao-huo-c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是因为东北按的不是你的“理”罢


user avatar   Amino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woc,合着你们那的工业就是干这个的?


user avatar   ji-xie-zhu-yi-zhe-mei-bi-yao-cun-z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知道你在指的是谁和谁,就你们南方人那点小伎俩,我一看就看穿了。也就糊弄糊弄你们自己。南大人不会以为不重金属污染就等于不存在工业吧?


user avatar   lymim-le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逻辑堪比:现代家庭厕所都在家里,按理说应该很臭。


user avatar   zhen-hao-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致题主:工业企业和乡镇工业企业还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对工业的理解实在令我闻之落泪,让我不禁去想所你经历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工业”。


user avatar   liulangdeh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方可能工厂和农田距离不远,但东北不是,东北的工厂区是城市的一部分,跟农田距离很远……

其实很多南方兄弟不明白,是因为大家的城乡结构不一样,我也是去了南方才知道。

比如南京,离开南京就是安徽,车开过去,就是南京市区到xx市区……

东北是长春,长春偏远郊区,农村,农村,农村,偏远郊区,xx市区……

举个例子,上海到南京,动车半个小时吧,南京到扬州长途大巴两个小时?大概这样,具体不记得了。

吉林省,长春到吉林动车也半个小时,长春到德惠是开车两个小时……

长春到哈尔滨,和长春去上海,大概花费的时间差不多……

就是一句话,东北的大片农田,可能最近的工厂在几十公里之外,而且……没有河流带过来污染。


user avatar   poolor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工业不等于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不等于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不一定进入作物。


user avatar   qian-xun-shi-xu-yao-shi-li-d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在前面,我看到有的回答对题主及其家乡进行了一些攻击,现在题主被冲的连题目都改了。我觉得这个只是想讨论一个客观的事实,目的不是引战和地域歧视,单纯地学术的讨论而已。大家应该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友善地讨论,集思广益而非发泄情绪。


这个我还真知道,我大学研讨课上还讨论过这个,在重金属污染程度方面,东北大米确实比南方大米要好,这个不是我说的,是武维华院士说的,我们才引用的,等下找找引用来源。

除了楼上所说的,工业区和农业区的规划,大规模集成工业的污染排放更好管理之外,其实重金属的污染也与环境相关。

众所周知,重金属对人体产生毒害是需要离子形式进入体内,如果没有离子化不被吸收就不会产生危害(所以理论上把温度计打破了把Hg喝下去是安全的,因为单质汞没办法被消化吸收)。对植物也是这样,一些有害重金属元素比如Hg2+,Cd2+等会被植物吸收Mg2+时一起吸收到植物体内,再被人类食用以达到富集的效果。离子交换是需要水作为媒介的,所以重中之重是水有没有被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有没有被污染才是重点。

在南方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土壤普遍呈酸性,也就是说这些重金属离子更容易以离子形态存在进入水中被植物吸收,而东北地区低温干燥,土壤酸性不强,重金属会以氧化物或者碳氧化物的固体状态存在,植物能吸收的就少了。

总结就是:单纯的土壤内重金属存留量并不能说明什么,要看土壤中(确切的说是土壤中的水里)植物能吸收的离子形态的重金属有多少


这里再补充几条。

我看到题主怀疑这个污染问题与矿产分布有关,我也同意,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元素分布不是均匀的,都是以矿脉形式分布的,自然不同的地区就会有不同的重金属污染,污染的程度也会不同。

二是据我所知,有些重金属元素是共生在一起的,典型的比如Cd(Cd的英语命名就与菱锌矿有关,第一次发现镉就是作为菱锌矿的副产物)与Zn共生(共生的原因好像是原子结构相似,这也是植物在吸收Zn的同时,无法识别出Cd,会把Cd一起吸进来的原因)。在这种元素共生的情况下,锌矿多的地方相应的就是更多地会有镉污染。所以可以从东北与南方地区的锌矿密度等方面着手讨论。

当然我不是地学方向的,这点应该由地学方向的知友进行补充举例。



除了元素分布,工业类型分布也是原因之一,上面说了大规模集中工业(工业区与农业区划片)和分散的小规模工业。其实轻工业和重工业也有关,比如食品,轻纺的轻工业污染少,而石化工业和煤铁矿工业污染大;能源工业污染大气相对严重,而电池,汽车等工业可能污染水土会更严重,这两种不同方向的污染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这样的结论下,对东北地区和南方的工业种类进行对比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这个叫 @池龙 的答主说的非常有概括性,基本上相当于把我提的几个点概括了,我非常赞同。


这里说说我的引用来源,我跟随我的导师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关键就是会议名叫啥我忘了),当时武维华院士也在。武维华院士好像作了一个粮食安全方面的报告,其中就包括土壤与粮食污染方面的,就有东北大米在重金属污染方面比南方大米要好的言论。第二天关于会议成功召开的新闻就能在百度上搜的到,新闻还介绍了与会的各个老师及其报告的主题,武维华院士的表态也在新闻上写的有。但是现在我在百度用各种关键词组合怎么也搜不到那个新闻了。不过我可以保证这件事确实是发生过的。


user avatar   todo-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北的工业区一向是有规划的,规模大而且集中,并不是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与农地离得很远。

七十年代出现过工业污水灌溉污染沈阳西郊张士农田的情况,发现问题后马上停止一切工业工业污水灌溉,并把污染区从粮食产地中删除。近二十年扩城运动早已经把这么污染区划进城区,永不农用。

东北的水稻田大部分是六七十年代推广利用延边崔竹松寒地育秧法而开辟的,替代了过去低产的高粱,来得很不容易,所以东北水稻也称朝鲜水稻(指种类),东北人很珍视的。七十年代末又经历了沈阳张士镉污染事件,已经有了农田保护意识,城市自然扩张都停止了,直到开发区和土地财政的时代才又有突破,但征用大片稻田改为工商业用途的阻力仍然比南方大得多,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也大。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嫦娥五号带回来的土壤证明月壤没有任何有机物,不适合种菜?那能做什么呢? 
  为什么东北有肥沃的黑土? 
  是不是种了鸦片的地就种不了粮食? 
  如何看待毛乌素沙漠有可能变成草原或森林? 
  如何看待毛乌素沙漠有可能变成草原或森林? 
  为什么土地是可再生资源,而耕地是不可再生资源? 
  为什么土地是可再生资源,而耕地是不可再生资源? 
  为什么土地是可再生资源,而耕地是不可再生资源? 
  治理沙漠为什么不直接用管道输送海水? 
  如何看待毛乌素沙漠有可能变成草原或森林? 

前一个讨论
女人除了性吸引之外还有什么男人无法替代的特质吸引异性?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游戏设定类的描述中,弓箭手都是一群身子脆弱的人?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