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所说的“土地”应该指的是在地壳表面圈出来的一块区域吧,有了这块区域,撒土、盖房子都行。
而“耕地”其实指的是有土壤覆盖的,有耕种能力的土地。那为什么耕地就不可再生了?其实是“土壤”不可再生了。
讲“土壤”之前先说说“土壤”的作用。土壤固定植物的根系,给根系提供水分、空气、养料、有利生长的微生物等等。植物要想好好生长,和良好的土壤是密不可分的,土壤中的理化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的生长状况。
由此我们再来看“土壤”,
1.土壤本身由大小不一的团粒、团粒间隙(其间包含各种液体和气体)、各种土壤中生物体和其他固体组成,而不仅仅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细碎的颗粒。
在这种固、液、气的混合条件下,各种物质间发生着非常奇妙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有这些合适的孔隙来储存水分、养料和空气,植物的根才能有营养来源啊。
2.土壤是由母质(我们可以理解为达到发育状态的岩石)发育而来的,不仅时间达到上万年之久,因为发育环境不一样,发育而来的土壤也千差万别。有的主要依靠风化、有的是流水作用、也有各种撞击和物理作用……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其他物理化学环境下,即使是同一块岩石也会发育成不同性质的土壤。再加上岩石也有不同的分类和性质(粗的分就可以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所以土壤的性质会有千差万别的啦。
由上图可以看出,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土壤类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如此千差万别的土壤是不是都适合耕种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或者说,并不是所有的土壤都适合所有的植物生长。最直观地可以体现在,南北方气候差别很大,土壤的颜色、质地等等都有比较大的差别,栽培的主要作物也不一样。
4.那什么样的土壤适合耕种呢?这里又回到我们最初讨论的植物所需要的土壤环境中去了。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喜好,譬如有的喜欢酸性环境、有的喜欢碱性,但是通常PH不会超过6-8之间;同理我们可以判断土壤的有机质、微量元素等等也有一定的范围。一旦这些物理化学指标超出土壤的承载力了,土壤就不再适宜当前的植物种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土壤改良了。
5.由于土壤环境是一个综合体,所以酸碱性、盐积离子以及土壤胶体等等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个指标出问题势必带着其他指标一起出问题,土壤改良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再加上土壤本身性质随着外界气候不断变化,所以你若想在实验室把土壤改良好再搬到土地上,理论上可行性也是非常低的。(试想一下,挖掘机一翻土,土壤的孔隙就发生变化了)
所以目前的土壤改良和修复都在田间进行。而田间改良,因为土壤不均一,影响又是不可直接看到的,别说改良了,知道土壤的病症都很难......通常都得通过土壤中种植的植物来辅助判断。时间之久,难度之大......
现在我国土壤状况之严重,想必题主也有所耳闻,实验室改造土壤已经不断有突破了,然而田间大规模突破任重而道远。
所以呐,重新发育成土壤怕是不可能了,坏掉的土壤又几乎不可能大量修复(至少现在离实现还有不少距离),所以我们暂且称之不可再生资源吧。
(知乎首答,请高人指教)
---fr:某大学土化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