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导演请指教》中毕志飞的表现怎么样? 第1页

  

user avatar   bizhif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大家的关注、反馈,回答几个有代表性的网友问题吧:

(共挑选了5个,网友提问,毕导,其实我很好奇你们讨论的那些电影史、电影学的东西,不论谁对谁错,不知道毕导有没有兴趣写篇长文梳理一下?例如,影评人说你没有学好中国电影史,说你对东方美学的理解有问题,现场真的被影评人“掉书袋”似的提问考倒了吗?在最后面,做了重点、专门回答)


1.现场李诚儒老师问《新小城之春》是毕志飞的作品吗?毕导怎么看?


当然是我的作品。看到很多不了解原片情况的网友有“只是复制原版”的说法,特别声明一下:负责任地说,《新小城之春》短片的故事内容,与原版《小城之春》除了三个人物关系和那种“惆怅、人生无奈”意境之外,在故事情节、台词、镜头语言设计上有90%以上都是不一样的。大家去看看原版电影就知道。当初在改编时,我们的原则是保留原作的“东方含蓄内敛”精髓,达到神似的效果。改编如此经典的作品,我觉得还是要保留其内在核心气质和精髓(并不是指外在的镜头语言、剪辑等)。也就是说,听到李老师说“描红描得像”,其实我还挺高兴的。这说明我们实现了预期,达到了“神似”,因为外在形式上,从故事情节发展、台词到镜头语言手法、剪辑组接上,都有90%以上是不同的。



2. 短片的摄影指导才是真正的导演吗?


当然不是。有这个有点“奇葩”的问题应该是因为短片画面镜头、场景美术受到诸多好评,结合我的网络口碑,有人怀疑片子的摄影指导是真正的导演。有些网友提出“你在这个片子里做了什么”的问题,正好一起回应一下:


这里明确告诉大家,影片中的主场景街道、房子,是我自己去了北京的古北水镇,花了很长时间几乎走遍每一处找到的,后来正式建组后带聘用的美术指导直接过去,由他们具体布置,并修改、把关了所有的场景设置。镜头方面,里面那几个主要、核心镜头是我提出的设计想法,当然摄影师也同意了,例如吃饭的一场戏,我提出选择了三个几乎均等的角度,每个画面都是一个人在两个人的中间(志忱那个因为空间狭小没能实现,差了点意思),体现、加强交代三人之间的关系,还有那个大家很多人提到的那个敲“老虎棒子鸡”时滑轨移动过肩镜头,也是我设计的。说实话,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东西,如果认真从故事、人物关系核心出发不难得出这样的镜头设计思路。可能因为我的烂片之王口碑,很多人印象中就觉得我应该啥都不会。包括,后来的成片,是先由剪辑师主要按照我们之前分镜头方案剪辑完成后,最后由我修改、定剪的。还有网友问,为何你在现场演员走戏时看手机?那段其实是开拍前一天主要带演员去熟悉场景,那时候摄影机、监视器都还没有到剧组,下面对这个会详细说明。


3. 导演请指教节目中毕志飞被骂哭了?是真的吗?


很多营销号在传这个说法。这是谣言,不存在的。看过节目的人都知道,我在现场是因为听到一些好评和肯定,感动哭了。其实,我是抱着被“各种狂轰乱炸”的预期去的,做足了准备,但没想到很多观众和几位影评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鼓励,看到现场很多人能够不带“有色眼镜”“名声滤镜”来看我的新短片和评价,我真的感觉很温暖,就感动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有一个原则是,只为感动和温暖美好流泪,不为困难挫折流泪,因为那是廉价的眼泪。


4. 为何感觉拍摄现场 所呈现的 你对整个剧本的熟悉程度、理解深度竟然还不如三个演员?是不是对剧本不熟?为何要问演员的对剧本、人物的看法?那段“走戏”时为啥看手机?


下面分别逐一回答:


我对剧本当然很熟很熟了,“走戏”现场问演员他们下午自己设计的人物关系是什么来着,是有原因的。


因为综艺节目时间限制,不能把所有的历程放进去。拍摄前一天去提前“走戏“”那一段大家单独看起来可能觉得有点怪,不明白我在屋子里“排练”时为何还在问演员你们下午设计的人物关系是什么,下面我都会详细说明。首先说一点,其实演员接触剧本和进组后,问演员对剧本、人物的看法,进一步修订、细调剧本,是世界各国导演们都很注重的方法。


下面详细解释一下:


短片其实有两版剧本,一个是我写的(昨天我已经发在微博),一个是我找的编剧写的,历程比较久,编剧这个我也是非常熟悉,几乎都能背下来。编剧也是我找的,与《导演请指教》节目组完全没关系的。


临近开拍,在编剧极强烈的坚持下,我选择了编剧创作的剧本,但我还是特别想更改一下剧本中的人物关系设置,即“丈夫邀请好友志忱来之前,是否知道妻子和志忱是青梅竹马恋人”的设置问题。编剧的剧本设定中是不知道,我始终觉得应该知道,但编剧是坚持不同意的,是我和编剧的一个遗留问题。我是觉得,丈夫知道二人之前是被女方父母拆散的一对青梅竹马的话,才更符合90年代老百姓通讯已经方便很多的情况,而且丈夫才有更充分的动力、意愿邀请志忱来,否则确实显得就是有评论人说的那种“丈夫临终托付妻子给别人,忽略女性自主性”的味道,而且因自己即将离世把自己妻子介绍给一个未结过婚的好朋友男士,感觉丈夫对这男士也不是很考虑到位,但如果丈夫知道本来他俩才是天生一对、情投意合,当年是因为父母干涉没能成为眷属,想邀请来观察一下他们是否能够再续前缘,就当然不是大男子主义,而是在试探做一件对每个人都好的好事,尽力弥补一些之前的缺憾。


节目中围读剧本那一段,是三名演员头一次坐在一起。坦白说,我是希望他们能够按照我对几版剧本的介绍,和我一起梳理、更改掉剧本的人物关系设置的,这样我也就有足够的理由,告诉编剧具体扮演角色的演员们琢磨人物后也同意我,因此我改剧本了。我就把我和编剧的遗留分歧讲给他们听,而且其实理清人物关系、让演员们从心里信服角色人物关系,比先熟悉剧本具体台词内容更重要,而且往往可以从实际要去扮演的演员那里得到很多宝贵的反馈,与演员一起揣摩、探讨角色,认真征集他们的切身感受意见,进一步修订、调整剧本,是很好的事情。但遗憾的是,筹备时间紧张,可能演员们也没有来得及细琢磨,他们最终的想法是不改动剧本,于是最终还是没改成。


后来大家看到的到现场走位“纠纷”那一段,是我带他们第一次到现场。因为短片筹备时间很紧张,演员们临近中午进组,化妆定装,吃饭,又讨论剧本,到达现场时天色已晚,临近傍晚。其实我当时,一个是想让他们在第二天拍戏的环境里,提前各处走动走动,找找家和人物的感觉,这很重要。当时屋子里还没通上电,里面很黑,也没办法具体排练那些重要的室内的戏,因此只能主要是让演员走动走动熟悉场景找找家的感觉,另外让摄影指导再跟着演员走动琢磨、验证一下我们之前做好的镜头设计大框架。我本来是想吃过晚饭,晚上带他们认真排练一下。在场景内提前各处走动走动,其实这是很应该的,毕竟演员们第一次来到家的场景。但可能也是沟通不到位,演员没太明白我的意思,突然直接当众告诉我没有意义,又说他们走戏我也不看,其实院子里的戏仅仅是过场戏,不需要多少细的排练。


这里正好回答一下一些网友问的,为啥那天拍摄前一天下午在现场熟悉场景,是别人喊开始?而且演员“走戏”时你有时也不看?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其实在很多剧组拍摄现场,都是执行导演来喊“开始”,导演来喊“停”的,特别是室外的场景及离监视器比较远的场景(这个大家不难理解,很多时候导演在监视器面前没办法直接喊“开始”)。在镜头里,大家看到喊“开始”那个小伙子其实是我的执行导演,而不是摄影师。另外当时我们在院子里进行的,是除了想让演员提前多走动走动熟悉“家”的感觉外,其实是大的演员行动路线走位调度,是要和摄影师机器的运动相配合的,这种大的走位调度,在提前排练现场,大多数时候,是由执行导演和摄影师按照之前与导演一起设计好的分镜头中场面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路线来指挥的,再由导演在监视器前看着来调整(当时我们还没有监视器)。


看到当时演员们提出反对,我意识到,可能演员们从下午到晚上一直有点不信任我,甚至可能怀疑我不会给演员排练。我就说,那我来吧,就带着他们进了屋子去“走细的戏”了。我们都很尴尬地进到屋子里走床前的戏时,大家可以看出来,因为没有电,当时都是用移动的LED灯手持来照明的。


因为看到他们已经有较强的抵触情绪,我也不好再升级矛盾,就问他们你们下午希望和设计的人物关系是什么来着,其实是就想让他们先完全按照他们自己的思路先感受一下,别进一步闹情绪,影响整个拍摄,然后晚上再进一步说服他们去更改剧本的人物关系设置。我和几名演员不熟,刚接触一两天,且已经感受到他们的对我有较大的不信任和质疑,我不太方便“生硬”坚持,很怕他们进一步跑了或谈崩了,以及影响演员的创作情绪。


说实话,遇到刚认识的主演现场不客气地和我“质疑、对峙”的情况,特别是在剧组很多人员面前,作为一个带队人,我心里当然生气,这是每个人的正常反应。但是,做导演还有一个全局责任,不能只考虑单方面和个人感受,需要带领全组各个部门人员能够尽量顺利地、尽量达到以现有条件所能实现最好效果地,拍摄完成。既然走到了一起,两天内也必须拍摄完成。有问题咱就加强沟通呗,争取解决。所以,我还是都努力不“升级矛盾”。节目组没拍到的一个是,其实后来我叫停了跟拍,然后带摄影、美术和三位演员开了一个很严肃很认真的会,说我很担心明天拍摄是否能够完成,和他们说明了,希望从现在起如果再有不统一的意见,他们能按照我的想法来,他们都表示同意。于是我们第二天正常开拍了。


另外,综艺节目,会注重把一些突发“戏剧性”冲突矛盾场面展示出来,其实后来拍摄的两天,总体上他们还是都按照我的想法来了,总体还是比较顺利的。关于这些“纠纷”,我认为主要是接触时间太短,加上我的庞大互联网负面形象,沟通误解难免。能够这么短的时间内一起完成,我还是很感谢演员们的。


5. 还有些网友提问,毕导,其实我很好奇你们讨论的那些电影史、电影学的东西,不论谁对谁错,不知道毕导有没有兴趣写篇长文梳理一下?例如,影评人说你没有学好中国电影史,说你对东方美学的理解有问题,现场真的被影评人“掉书袋”似的提问考倒了吗?

这个问题我在下面文章中做了重点、专门回答。看完你可能会很震惊,但也请耐心看完吧。6500多字,我尽量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

也顺便请我们很多老师、影评人不要在自己本不了解的领域和地方“张口就来”,不要“误人子弟”,还是要力求严谨和“平等交流”一些。

最重要的,如果能借此机会,把《小城之春》这部经典电影的最宝贵之处,介绍、分享给广大的网友,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大家可以点击文章观看:



毕志飞

2021.11.15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蚂蚁上市前发布的短片集《生活乐章》? 
  如何评价电影《扬名立万》? 
  有哪些人气比主角还高的反派? 
  如何评价2020年动画电影《哆啦A梦:大雄的新恐龙》? 
  《蜡笔小新》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由吴京控股的登峰国际筹拍的影片《铁骑》已经顺利通过备案,你期待吗? 
  如何评价电影《太空旅客》(Passengers)? 
  如果你来写韩朵朵呼叫救援的那段话,你会怎么写? 
  《爱丽丝梦游仙境》影射了什么? 
  《你好,李焕英》为什么贾玲意识到妈妈那时还不会在补丁上绣花时突然崩溃? 

前一个讨论
Nike 是不是又活了?
下一个讨论
优衣库的羽绒服怎么样?





© 2025-0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