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二战初期,德军为什么可以轰炸伦敦? 第1页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对间战历史有任何了解,应该会知道鲍德温一句很著名的论断,“Bombers will always get through.”翻译为“轰炸机永远可以达成突破。”鲍德温本身言论发表于1932年,满洲危机(九一八)一年后,日本退出国联一年前,阿比西尼亚危机的三年前;此时这句话决非只是他一个人的认识,而是进入三十年代后包括相当一部分军政高层的认识,又经过小说等等大众文化传播在公众中深入人心。鲍德温的主要反对党领袖,艾德里在这件事上持有相似的观点,他的表达叫做“对于空中打击,不存在有效的防御手段”。当查特菲尔德要求RAF考虑武装防御马耳他(随后是佩涅罗珀)的时候,艾灵顿咬死绝不松口宣称无论是马耳他还是佩涅罗珀都不可能防御对空打击。到了战前,李维和福波斯都在考虑载机打击编队中战斗机护航的定位——“Bombers will always get through.”

所以间战后期的问题当然不是所谓的“为什么可以进行轰炸”这种钓鱼问题,而是“既然对轰炸机威力的认识被夸大到了这种程度,既然轰炸机‘一定可以突破拦截’,为什么战争还会爆发。”后者是一个切实存在的历史问题。

毫无疑问鲍德温的评论严重高估了轰炸的威力。在他1932年演讲里,现代化轰炸机的效果已经接近于1960年代核危机时期公众对核武器的认识:永远无法尽数拦截,总有一部分达成突破,而“当人们走在街上的时候”,炸弹就会从天而降,无从躲藏。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德空在不列颠之战中造成的产能损失事实上微乎其微,反之RAF在43年鲁尔战役的惨重损失现在看来也不过换来了44年产能提升时间点的后移而已。战斗机护航在载机舰打击编队中无疑是有意义的,而即便是空中打击真的完成了并且造成了较大比例的损失——比如马耳他,卡塞尔,雷姆沙伊德,汉堡——通常来说替代手段也能够在短期内解决一定的问题;比如工业产能和军事资产的扩散转移,或者单纯的快速重建。当然这些情况远远算不上理想——大规模基础设施损毁和重建绝非小事,工业调度和生产这样对于前线息息相关的问题也极其容易被外力破坏,而拦截技术和大规模系统性轰炸能力都是在战争后期才臻于完善的;但是具体到32年的评论本身无疑是不准确的。

问题是鲍德温在内的政界高层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发自内心地相信这种认识,这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决策。鲍德温当然不是彻底废除军备的支持者,但是航空因素无疑是30年代后期的重要考量。1930年日本代表团最终签署伦敦海军条约时对IJN施压的重要条件,就是该条约虽然在21年条约(和失败的27年谈判)后落实了10:6的理论非主力舰吨位比(10:7的事实吨位比),但是并没有限制航空兵力量的扩充。以至于加藤在3月27日向岡田定论时最终对于海军部死守的“三条底线”政策的回应总结来说基本上就是“去造舰轰啊。(“我已决定,如果我们专注于飞机生产,我们仍然可以保护国家安全”)”在35年7月到10月之间阿比西尼亚危机时,鲍德温政府的决策无疑也考量到了航空兵的影响。地中海舰队CIC W.费舍尔要求本土舰队增援至马耳他,而查特菲尔德,间战天字第一号飞机无用论者(曾被人听到打趣(航空兵威胁)“都是胡话,我们要战列舰(It's all rubbish, we want battleships.)”),拒绝将舰队部署在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之间,因为“(航空兵威胁)的数量和质量未知,舰队不应该不属于会遭到攻击的位置。”尽管此时马耳他是地中海法港口外唯一可以维护主力舰的基地,他认为“长期来看,马耳他不重要··· ···被摧毁···重新收复。”这些态度在10月战斗全面爆发前无疑起了相当的影响。直到10月底法军拒绝进行英法对话而直到9月底意大利仍然掌控红海和地中海的水面舰队优势。10月底舰队完成储备和集结以后,直接干预或许已经太晚,于是只有11月的贸易封锁来阻止入侵。而为什么贸易封锁对墨索里尼政府的影响有限就是另一个有关于30年代初期意大利政府如何逐步扭转自由贸易政策开始直接控制进入出口和外汇收支的问题了。

“轰炸机永远可以达成突破”事实上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危险:即便是在30年代早期严重高估了轰炸机的威力,即便是短短五年前相当一部分人仍然预计轰炸机像核武器一样无法防御,注定会造成惨重的损失——39年欧洲战争仍旧一如既往地爆发了,一如31年,35年一样。诚然要选择这样的叙事立场还必须详细讨论30年代轰炸机的威胁究竟被夸大到了何种程度,究竟有多少人认可了这种威胁;但是这种问题本身足以让人重新思考所谓的共同毁灭究竟有多么可靠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北冰洋护航舰队? 
  毛泽东的《诉衷情》,有没有哪位高人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一下真伪?谢谢!? 
  日本在二战有王牌飞行员吗?座驾同样NB那为什么为什么日本王牌飞行员寥寥无几? 
  计划经济真的一无是处吗? 
  美苏登月的最终目的?月球到底有什么值得在当时花费这么大代价? 
  豫湘桂战役中,日军调整进攻方向,转而攻打重庆能否成功? 
  皇汉如何看待咸丰同治年间的土客械斗? 
  中国 2022 年军费预算增长 7.1%,约占2021年GDP总量的1.27%,这意味着什么? 
  淮海战役国军号称八十万,按照他们吃空饷的德性绝对大打折扣,是不是实际上咱们还是以多打少的战役? 
  如何评价俾斯麦晚年与沙俄交恶,好像是因为农产品问题? 

前一个讨论
在社会党政策缩水或者破产的当下,为什么还有许多人相信它们?
下一个讨论
维基百科是否只要求内容「可供查证」却不要求内容的「正确性」?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