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在中国早恋被看做一种错误? 第1页

              

user avatar   jun-zhou-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亚社会的阶级性决定人在重大人生节点,比如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是没有资格犯错误的。

什么是错误?

如果日后你的人生印证出,你当时如果有更好的选择,那么这就是错误,而且你会抱憾终身。

比如你18岁没考上985,那四年后你进不了投行或者央企总部;没考上本科,那你4年后CPA,法考或者各种执照也考不了。

你30岁找了一个家庭困难的伴侣,你孩子大概率5、6岁艺术启蒙的选择不会很多,艺术体育挑个便宜的吧,像谷爱凌那样不可能。

你35岁在公司没混上小领导,45岁没混上中层,你60岁退休的退休金现在就能算个差不多,误差在四位数左右。

这就是因果,而且这种因果在社会发展和分工细化中不断增强。

但是,如果你是财富自由的上层阶级,掌握社会资源分配能力的特权阶级,又或者贫困潦倒的底层人民,这个游戏就与你无关了。

这就是为什么衡水中学要军事化管理,东北的省重点中学抓高考成绩是第一要务,素质教育是辅助,而人大附中的学生可以享受绝对的素质教育。

地区发展水平决定了你的选择成本。

越富有,你可以越随意,因为即使你做了后悔的决定,你马上可以用钱和资源修正这个问题。

例如谈恋爱这个问题,落后地区还是一考定终身,你16岁处的对象,高考后去了不同地方,靠什么维系感情?

但是如果你是发达地区的超级中学,那你16岁恋爱对象的质量,大概率比你大学时候的质量还要高,那这个时候,处对象甚至变成了一种正确。

所以中国社会的一切问题,本质上都是阶级斗争,即使是十几岁毛孩子行为的对错。

教员诚不欺我。

我高中毕业后,很多同学都不联系了,因为高考后各奔东西,名校重本普本,但是最近几年,大家渐渐又有联系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回到了XX能源央企系统中工作,也有很多人,在金融机构准备找我们拉单子,还有很多人,在体制内就职,极少数在创业。

一个不太好笑的结局是,30年时间,竟然还在一个圈子里,一代人的努力青春,天赋热血,大家是那么的不一样,可是最终,又是那么的一样。


user avatar   douzishu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早恋被看作错误,在一些地方似乎成了过去式。在城镇,尤其是许多大城市里,已经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禁忌了。

不过大家不要误解我的意思,以为我在说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态度更加平和,所以才对早恋不那么敏感。

恰恰相反,大城市的中产阶级父母,对于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只会更加苛刻,会极力反对这种恋爱。所谓“驽马恋栈豆”,宝贝儿子找了个农村来的女孩,就意味着儿子不思进取。上重点学校的大千金找了个农民工子弟学校男生,则意味着屈身就低。

下滑,是中产阶级无论如何不愿意看到的。

由于现今城市几乎固化的阶层里,中产父母所处的位置,所拥有的收入,所获得的资源,已经经过了强有力的筛选。其子女和同学,家境上基本相似,享受的资源基本相同,就不会出现太过明显的“下嫁”“屈尊”。因此父母对于儿女与要好的同学相互之间称“媳妇”“老公”,或明里暗里相好,也都欣然接受了。

这种匹配会从幼儿园一直延续到高校,直至步入社会。清北的学生自然配清北的学生,再不济也得是top5,至于哪几十所大学是top5,就先别管了,总之不能差太多。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清北的学生,出身微末的比例,已经从原先的三四成,变成了现如今的不足一成。而大城市中的中小学,要看学区,搞到学区,也就淘汰了财力不济的家庭。

目前的状况,其实还是继续延续着几千年的门当户对风。

之所以几十年来,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向上流动的难易有了变化,形成的贫富差距较大,两种人群,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交集。当阶级固化,努力学习也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容易改变命运。家长对早恋的态度,就会有180°的转向。从原先的极力反对,到后来的温和反对,再到后来的温和首肯。

但事实上,儿女和不定性的男女早恋,依旧是中产父母的噩梦。学校筛选了人群,社会还没那么严重的隔离,步入社会的儿女,倘使因为“幼稚”,真和不同阶层的人恋爱了,不知道要遭到多大的反对呢!


user avatar   yan-zhong-ren-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中国的蓝领工人们缺少保障。

这是个很简单的逻辑,在英国你当个大卡车司机一年换算成人民币能赚四十几万,当然很辛苦——需要加班和夜班——但只要你吃点苦,你赚的不比大部分教授、政客、白领低。

所以你没必要完全投入在学习上,如果你愿意学习是很好,但如果你不想学,你想恋爱、开摆也无所谓,大不了吃点苦干两年,该有的都会有。

只要不是难产死了,哪怕十几岁生个孩子下来,都会有补贴帮你养着。

但中国不一样。

如果你了解电子厂、三四线城市的小店服务员、搬运工等工作的薪水和劳动量,就会惊诧于真的是毫无生活的体面。

因为他们没有组织为之发声维权,缺乏议价权,所以几乎是一边倒的被欺负。

举例来说,我知道的一个电子厂,招人薪资写的五千,没有五险,实习期半年工资八成,每天工作十余个小时,并且还会有各种违法的罚款。

实际上到手,也就是三千出头。

而能坚持半年不请假的几乎不存在,每天高负荷的加班工作,很容易就生病请假,而请假还会扣除当日工资,当月全勤、绩效,可能就两千块了。

以上的操作都是不合法的,但还是那句话,没有组织为他们发声维权。

所以中国家长很恐惧。

你说阻拦早恋有用么?我们都是学生时代过来的,谁都知道没用。

想地下恋爱太简单了。

而且即使不恋爱了,还可以泡吧、打架、看小说啊,如果是不想学习的人,干点什么都可以打发青春。

可为什么还是这么多家长反对早恋呢?他们真的相信阻止早恋有助于学习吗?

我认为并不。

只是他们太恐惧了。

恐惧于就在身边的地狱,恐惧于万一孩子被耽误了学习,就会毫无保障,被人欺负。

哪怕这个可能性只是万一,但依旧有很多家长不敢冒险。

所以,回到题目,什么情况下“早恋”不会再被家长们看做错误?

很简单,当我们的人生不再是单行道的时候,

当我们的人生,不再容不得丝毫行差踏错的时候,

当我们的人生,不再非此即彼、马太效应的时候。

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劳动者,也能在蓝天下大声谈笑。

也许有一天,他们也能在温暖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拥抱家人和孩子。

也许有一天,阳光能均匀地洒在每个人头顶,永夜从此冰消。

那时,就算孩子们十几岁就恋爱了,又能怎样呢?

爱情不需要懂。

就像罗密欧和朱丽叶,他们还稚嫩,还没有没经历风刀霜剑,但依旧美的被世界铭记。


user avatar   qing-hui-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升学教育虽然不算很公平,但相对来说还算公平。

升学教育决定着人生未来的命运,所以学校、家长要学生全力以赴,不准许包括恋爱在内的事物干扰。

而那些没有能力接受更多教育的人,或者是已经不需要升学教育改变未来命运的人,当然可以恋爱。

而随着升学教育改变人生未来命运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学生谈恋爱也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

现在我们不可能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是早恋吧?可是在七十年代,大学生谈恋爱都是不被社会所提倡的。

难道七十年代的时候,与大学生同龄的人,他们不谈恋爱吗?当然谈,但社会不提倡大学生谈恋爱,原因就是大学生比同龄人来说有接受更多教育的机会,更多改变的机会。


user avatar   winston-churchill-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早恋禁忌(Taboo of premature-love)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控制(domination)的需要,它可以将人类的婚恋行为局限在培养下一代,也就是再生产(reproduction)上。这一方面防止了不必要的爱情影响人类的生育,另一方面,由于爱情本身也是一种倾向于突破限制的人类本能,一切形式的婚恋禁忌都是特定的权力话语(savoir-pouvoir)对于人类身体的管控。

因此,从第二点我们甚至可以把广义上的爱情禁忌回溯到中国古代的爱情观上。当然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中不存在早恋禁忌,恋爱本身就是一种禁忌。而一系列民间文学里对爱情的赞颂,都伴随着某种对儒家秩序的挑战。这种秩序,一方面体现在"三纲五常",一方面更体现在包办婚姻,也就是费孝通所说的:

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而这两者,都是儒家话语对于个人生理活动操控的一部分:人的欲望和生理本能,必须被裁剪到可以嵌入一种特定的社会制度。毕竟如果我们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私有制、国家与家庭》)我就会很明确地得知,传统社会中的婚姻是一种财产继承体制的伴成品。或者我们依据古典学传统参阅(The Ancient City)我们可以发现,早期希腊罗马社会中的婚姻与家庭是严密的捆绑在"圣火-祖魂-家神"(Vesta-Lares-Manes)崇拜族长神权下的,男性与女性的结合,实际上只是男方氏族女性背后的氏族的关系。

个人间的爱情,往往会破坏严密的制度设计。不管是长恨歌里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爱,都在破坏的某种社会秩序。然而,中国古代的爱欲控制似乎强于西方的中世纪,因为中国古代的官方意识形态是严密的捆绑在家庭结构上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中世纪西方的主导意识形态结构更类似于一种"个人-教廷-超越性的神",或者说一种存在的巨链(chain of being):从神到教廷到贵族到平民的一个有机的体系之间的关系。家庭并不是西方中世纪神圣性的核心内容。

而现代社会的到来伴随着这种控制某种程度的放开,或者说变化。当代的消费社会是鼓励爱情的,因为爱情可以生产出新的欲望,成为市场扩展的新动力。我可以说当代社会对于爱情的纵容源自于一种商品社会的要求,同样是一种控制,但它确实让人的生存处境优于古代:我们的婚恋自由,远远超过与古代社会。

至于当代的早恋禁忌,既可以是作为一种局部现代化的中途停止,甚至是传统社会的死灰复燃;也可以是做了一种现代控制,或者说规训(discipline)的一种变体,我们也许可以称之为:法团式控制(corporatism domination)。我们可以说这种控制是非常奇妙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控制(或者说转变方式)逐渐放开相比,法团式控制将控制的他者设为国家,实现了一种超控制(ultra-dominance),一种无处不在的公开的“禁止”。

As for our society, t his tradition is derived from the period in which we accepted the Soviet’s institutions; and in that age, publicly kissing was both officially and acquiescently forbidden.And the Zeitgeist dieser Zeit was To be a screw of nation.

而如果我们更深入的剖析,这种控制形式的不同意味着:在早恋禁忌下长大的孩子没有这种禁忌的孩子不同的主体:早恋禁忌下的人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个人(individual)。中国传统社会下的民,希腊社会中的公民,中世纪的农奴,都不是现代资本主义话语下的个人。他们都没有如康德所说"利用自己的理性脱离蒙昧状"。当然,成为"个人"并不意味着真正的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可以利用品牌经济,利用人力资本概念,对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进行操纵,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说:"个人"仍然会比传统社会中的不完整的人要更加自由,更加值得我们梦想。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早恋禁忌:它社会对于个人控制的一部分,公共教育系统需要严密的操控人的肉体和欲望,以防止教育目标受到爱欲的干扰;而由于我们独特的历史与教育体制(一种普鲁士式的教育),这种控制更加的深入,并且用一种更加显性而非隐性的方式表现。早恋,与统一发色,应试教育与漫长的学习时间,都是我们宏大的欲望管制系统的一部分。而从一种更加个人的视角来说,它类似于当一个奴隶渴望自由时,主人所报以的白眼。


这个回答更多的是从一种历史学的角度分析了一种文化禁忌背后的社会学机制,当然是不全面的。但是,至于这个早恋是否是在保护心里未成熟的年轻人,我可以再谈一点历史上的因素:中国古代结婚的年龄要早于当代,甚至是15岁之前许多人就已经结婚;更不用说青少年(gioventù/teenager)完全是一个现代社会才产生的概念(可以认为,它的诞生和工业社会发展伴随的人力资本投入的提高有关,也就是说,教育时间的延长)。中世纪的欧洲只存在零到八岁左右的儿童和成人,早恋所经常发生的青春期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 《乡土中国》
  2. 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
  3. Colangus, The Ancient City: a study of religion, laws and institutions of Greece and Rome
  4. 康德:《答“何谓启蒙?”之问题》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在这片热土上婚恋是为生殖服务的。没到生殖的年龄当然是错误,到年龄了不管你有没恋爱经验会不会与人相处赶紧五年三胎


user avatar   weiliu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亚文化里,父母很容易将孩子视作自己的资产。

包括孩子成年后,经济独立之下的婚姻都要插手干预,更何况孩子想要在父母花钱“养”自己的时候恋爱,这是赤裸裸地对父母财产权的侵害。

具体到中国,父母们喜欢用爱这个字眼,来替换孩子被视作为财产的概念。

所以在中国第一等的孩子不是有创造力,有冒险精神,有勇气面对世界,有能力挑战未知,因为这些不确定性,会增加父母的财产损失。

中国父母要求孩子第一诉求是听话。一定要听父母的话,父母让干嘛就干嘛,青少年时期一定要天天苦学,最好是加上一点自我虐待式的苦学,因为这样,父母才能有所欣慰,觉得孩子有出息,未来自己养老有所依靠。

如果孩子在该学习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去谈恋爱,不仅是对自己孩子,也将会让对方家庭的核心资产,遭受到巨大的贬值。

在这个时候,双方的父母能达成空间的一致,因为他们此时是资产贬值的受害者。

所以我们会看到父母们疯狂地打击早恋,拼命报班,日夜监督功课,这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让自己唯一的资产保持良好的成长性。

没错,唯一的资产。在父母那个时代,大多数人没有选择,两个人只有唯一的孩子,唯一的资产。对比现在鼓励生三个,无异于另外一个笑话。

但是,父母将孩子视为财产,难道我们要责怪父母自私吗?

有一个高赞答案说中国的蓝领没保障,事实上,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没啥保障。

父母要养老,能靠谁?靠政府还是靠养老院?

父母只能靠孩子,因为孩子是他们唯一能够投资的养老资产。

这话说起来 很残酷,但却是血淋淋的现实。

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几乎没有,然而养老金却能干得年年亏空。

面对亏空的养老金,跌入深渊的生育率,迫在眉睫的老龄化……

如果孩子不能出息,那么父母的晚年哪里会享什么清福,只会面对一个不断啃老的债主。

但是,孩子真心想啃父母的老吗?孩子不想让父母安渡晚年,尽享天伦之乐吗?

孩子当然想,然而在令人绝望高房价、高彩礼、高消费面前,孩子只能低下头,向最爱自己的父母乞求一些经济上的帮助。

这,就是现代原子化的家庭,一家三口,命脉相连。


说到早恋,我们通常指15-18岁期间的恋爱,映射到人生阶段,大约是高中时期。

我们觉得早,是因为这个期间对未来的成才很关键。

对基因来说,这个时期正是生命力最为旺盛,最适合传承的年龄段。

正如同大多数的花要在春天绽放,在生命力最强的时刻,也最适合基因的繁衍。

基因会让身体里的荷尔蒙涌动起来,激活天性与最自然的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早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巧的是这个时期碰上决定一生最重要的高中三年,如果高中读废了,大概率只会去做一个出卖体力的劳工、每天站立十个小时的售货员、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不能从万千同龄人中竞争出985 211,这辈子离出息无望。

于是只能存天理,灭人欲!

把早恋扼杀在摇篮里,才能确保自己家的核心资产不会遭受贬值。

旺盛的高中生不配恋爱,衰老的中年人还要肩负起三胎。

这是一个多么魔幻的世界。

我们生而为人,出生落地成了父母的资产,走入职场变成了公司里的人力资源,中年三胎还要为社会延续发展的创造资本,在黄昏暮年仍然要努力,争取不做儿女眼中的负资产……

循环往复之中,我们渴望爱与被爱,我们需要拥抱更需要真诚,然而这一切,在17岁那年夏天的傍晚,只能提起笔,写下共同努力,大学再见。

大学会再见么,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从哪一刻起,那个追风、追梦的少年,终将不在,稚嫩的肩膀上,也必然要承载起自己无法背负的重担。高考在即,只有负重前行。

孩子终于懂事了,父母很欣慰。


老师像家长一样,痛恨早恋。

因为学生的成绩就是老师的KPI,KPI是老师养家糊口的饭碗。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

在青少年的世界里:宁拆所有小鸳鸯,也要确保靠高分。

一生一次,纯洁之爱,带给生命之美好,之震撼、之惊惧、之欢悦

是过了这个年纪,再有钱也无法买到的复现

基因将会调动身体里最为极致的洪荒之力,让人在生命之花绽放之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认识生命,去歌颂爱

为什么我们听百年前的古典音乐,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会激发出无限的灵感,而现在大多数的电子音乐,数字绘画却只能乏味地刺激感官,如同嚼蜡。

事实上,正确地认识所谓的早恋,在安全、有知识、有保障的前提下初尝禁果,将为人生打开不一样的体验,这种冲涌而来的情感,会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真爱。

生而为人,既要因爱而生,更要生来有爱。

一个有创造力的孩子,拥有的是无限的未来。而一个听话的孩子,只能拥有他的父母。

如果父母们还想让孩子在自己不幸的人生中加速进入死循环。

就一定要像您的父母一样,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打断所谓的早恋。

反正孩子也是您的个人资产,为了彻底杜绝早恋,即使打断孩子的腿,您也是正义的,而且这种行为即使违法,通常也不会让您受到法律的制裁。

如果您想让孩子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以少年之志征服未知的星辰大海,不妨和孩子好好聊一聊,如果自己嘴笨,您可以把这篇文章拿给他看。

相信孩子,做为父母,最大的使命就是:用尽全力让孩子知晓一切,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告诉孩子,我需要的不是听话,而是期待你的人生有更多的精彩。

你们已经踏上未来,家是爱的集合,而不是资产的总和。不要委屈自己,如果你们愿意尝试,我会帮助你与对方父母沟通,如果你们想保留这份美好与朦胧,我也会支持你的决定。

但是,未来也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既然今天你拥有了你的所爱,我希望未来你有能力保护这份爱,去创造你们共同的家。除了沉浸于爱,我更期待你们有美好的未来,而不是屈从、受困于现实的无奈。

你们的路,终究要你们来商议,作为父母,我们支持你作出的第一个成年人的决定。

早恋真的不是错,有些人懂得将早恋的能量合理释放,双方成为神仙眷侣,令人羡慕。有些人即使天资略差,但却能体验贵如稀世珍品的纯洁之爱,何尝不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

人不要在四十岁的时候,还在买一堆少年时期的玩具,买到再多也买不回青春的岁月。

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错过,不是错过某个人,而人错过生命中最具活力的绽放时代。

早恋,不是错。认为早恋是错,错在父母、错在教师,错在这个畸形的价值观,以及一切向钱看的社会。

如果说,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是为未来美好的世界投票。

那么我希望,我们用自己一生最重要的资产,对未来的美好世界投票。因为只有孩子,才是未来美好世界的开创者,只有心中有爱,携手向善的人,才能创造一个比我们更美好的世界。


user avatar   shengjingjian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发现没有,凡是美好的东西中国传统都要扼杀?


user avatar   pang-pang-44-7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中国。

孩子是家长投资的潜力股。

学生的升学率是学校的KPI。

所以孩子早恋或者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

在投资人眼里是玩忽职守,

在老板眼里是上班摸鱼。


而大多数歪果仁,成年以后就滚蛋独立了。爹妈管你那个?


user avatar   minsky-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

因为早恋必然影响学习成绩。

为什么早恋必然影响学习成绩?

因为中国的考试是怎样一个内卷的地狱相信不用我来描述吧?

成绩就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因为学历就是最重要的。

读书无用论者就别来这胡搅蛮缠了,90后和00后也已经入社会了,没学历的苦00后应该开始吃了。

hr应该不会给低学历者讲学历无用论的鸡汤吧?




              

相关话题

  马镫到底对骑兵影响有多大? 
  被专利局认证的永动机是怎么回事? 
  将颜值记为高考分数有没有可能利大于弊? 
  西北大学 23 岁研三生校内坠亡,家属称「多次遭导师辱骂,压力非常大」,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如何看待袁隆平去世为假消息这一事件? 
  辽阳是怎么一步步衰弱,而被沈阳超越? 
  男生会喜欢比自己妹妹小的女生吗? 
  如果基辅罗斯提前向西伯利亚扩张会怎么样? 
  教父中的角色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如何看待在微博上如此多的女性自曝在地铁等公共场合被性骚扰可以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评论获得一边倒的支持?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苹果不做息屏显示呢?
下一个讨论
3 月 3 日湖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4 例,均为武汉报告,目前情况如何?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