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动物园怪谈真的毫无bug可言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inamoto-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论动物园的怪谈。

【【动物园怪谈】专业导游向您发出游园邀请~-哔哩哔哩】 b23.tv/TcaWPqw

近日这个动物园的怪谈很流行,吓住了很多群众,我认为我有必要破除迷信,帮助大家克服恐惧,于是也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解析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最简单的假设就是,这个动物园怪谈的本质,就是作者写了个完整的故事,然后摘录了其中一小部分打乱顺序放在了视频里。因此这个故事在作者自己看来,有唯一解。

那么,这会是怎样一个故事呢?最简单的想法,就是作者写了个恐怖故事或话剧。如果上述判断成立,那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个小故事而不是一个大系列,作者也没有打算设计出一款大游戏来玩。

因此不必脑补得过于复杂搞得像是作者要编个大系列或是做一款大游戏似的。如果作者真的有这种打算,那么他绝不会以这些个零星守则或纸条的形式做个视频出来,肯定是会有非常详尽的说明的。

作者想要我们做的,可能不是去脑补出各种各样神奇的东西,而是以最少的假设判断这个被打乱了顺序的原本的故事是什么。因此对这个故事的推断最好是基于奥卡姆剃刀的原则。如果允许过度的脑补,那么可以有给出n种解析,但是,我在这里只会列出假设最少的那一种,尽可能简洁清晰:而且基本能说通视频中的全部信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具体来讲,就是按以下最简原理进行解释:

1:奥卡姆剃刀假定,不存在视频中没有提及的实体,所有的游客指南,员工守则和捡到的纸条均是视频中所提及的人写的。他们都是视频中的所提及的对象按照自己相关的经验和相关的动机来写的,所有参与者按照自己的利益诉求来选择是否听规定,没有一个上帝来强迫任何参与者遵守规定。

如果有两个守则或指南出现了矛盾,只是因为写这些守则的人目的和经验不一样,没有上帝来赐予一个绝对正确的规则。

2:截面数据假定,所有规则和纸条都是可以在一个瞬间对动物园和海洋馆进行考察同时得到的信息,这些纸条可能是之前写的,比如大象区保安的便签就是三年前写的,但现在必须也能看到这个纸条,看它的人一定可以是和其他所有信息同时看到的,不存在“游客指南是现在的最新版本,但是视频中员工手册是几年前的版本,现在用的员工手册是另一个版本上面写的内容完全不一样”这种情况。

3:对所有游客或员工来说,接受视频中所提及的超自然力量的人作用原理是一样的。

4:除了这股超自然力量以外,其余的东西和现实世界是尽可能相似的,这个视频的原型是一个基于现实世界和常人认识的短篇恐怖故事,不是架空世界观的游戏也不是大系列制作。

5:游客指南,员工手册等一切纸条上写的字不会是幻觉,无论一个人有没有被“它”袭击看到的字的内容和意思(如果能看到的话)都是一样的,如果不承认这一点,整个内容就没法分析了。

6:无论一个游客有没有被袭击,意识清醒不清醒,有没有变成动物,他对数字的认识也一定要是准确的。没有这个假设,整个内容也没法分析了。

7:“它”可以控制别人为“它”做事,但是袭击必须由“它”自己来完成,这个假设对我们的分析也很重要,这个假设基于常理,就是如果有一群人都能搞袭击,那么代词就会是“它们”而不是“它”。

如果你认同上面几点,那么你顺着我的推理进行下去,就会得到和我几乎类似的结论,虽然我没法100%保证推论正确,因为作者可能有bug或遗漏了设定,但是看完这篇文章后,你基本不可能感到害怕了。

我会给出我思路的全部过程,确认其中没有任何无端地脑补。当顺着我的思路遇到看似的bug时,我基本上都可以圆过去,但是如果照着这个圆会追加假定,我认为这会破坏剃刀原则,因此我称其为“圆”而不是正常的推理,我会在H处提及这些bug。


A:矛盾与冲突

从视频的内容上来看,不难推断,故事中有一种非人的东西“它”(因为如果是人就不会用“它”这个代词)而且对许多参与者构成威胁。

基于最简单的恐怖故事的逻辑,读者要把自己带入对象显然该是游客,因此,可以认为,“它”对游客是有敌意的。

因此,自然的,可能有三种势力存在,“它”和帮它攻击人的势力,反对“它”并且保护人的势力,还有认为“你袭击人关我屁事”的势力。

我们可以轻易发现,海洋馆外贴的告示和最开始的游客指南以及园长办公室里的纸条是矛盾的。在猿猴园区里出现两条路时,游客指南让游客走左边那条,而海洋馆告示让游客走右边那条。

基于最简单的常识,游客指南一般是动物园园长写的,而如果我们对照园长办公室的字条和游客指南,就会发现,这二者内容基本一致且强调的重点也一致,尤其是游客指南叮嘱游客如果情况不妙就握住虚线部分,而办公室字条提醒办公室的人工作时情况如果不妙也握住虚线部分,而且印刷时要确保每一张地图都有虚线部分。

而园长办公室是一般游客甚至员工都不会常去的地方,一般只有园长自己和自己秘书看得到,而如果“它”要写东西误导游客,在园长办公室写也忽悠不了谁,而园长不可能不知道办公室的文件是不是自己写的来历是什么。因此,只能认为园长办公室里的东西是用来园长写来提醒自己,告诫秘书或前任园长写给下任园长的,基本没有误导游客的嫌疑,而与办公室纸条一致的游客指南也基本有效。

基于同样的没什么游客看得到所以造假无意义的原理,可以认为最后海洋馆内的纸条也基本上没有故意误导游客的嫌疑。

同时基于作者本人的说法,园长是保护游客的,因此可以认为园长和“它”是敌人。那么,基于正常逻辑游客指南是园长写的,且游客指南和办公室字条的内容基本无矛盾之处,而游客指南和海洋馆外的的告示是矛盾的,因此必然可以得到海洋馆外的所谓政府组织的告示是“假”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海洋馆是个什么角色?如果海洋馆是站在园长一边的,为什么动物园游客指南会说没有海洋馆呢?为什么海洋馆会说没有动物园呢?为什么海洋馆会允许和动物园游客指南矛盾的告示贴在外面误导游客?如果海洋馆是站在“它”一边的,为什么这个告示不让人直接待在海洋馆然后直接在海洋馆被“它”袭击,而是要在告示上让人穿上黑衣去猿猴区?海洋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一个最自然的认识,就是海洋馆是第三方“关我屁事”的势力,海洋馆不保护游客,但是也不帮“它”攻击游客,动物园的游客有没有被袭击对海洋馆来说是无所谓的,但是基于以后的推理,可以认为海洋馆极有可能是不想让游客或员工在海洋馆里被袭击,以免影响生意之类。这就是为什么海洋馆要在员工手册强调“海洋馆独立运营,外面没有动物园”。

以这个动机来理解海洋馆的行为就非常自然了,这就是为什么海洋馆要员工看见穿了黑衣的人就要赶走他们,根据之后的分析,黑衣可能就表示这是它要袭击或已经被袭击了的对象,而海洋馆并不希望袭击发生在馆内。

如果是这样,那么海洋馆外的告示无非有两种目的,第一种可能,这是“它”写的,这个告示的目的是为了帮“它”袭击创造条件,第二种可能,就是这个告示是海洋馆写的,其目的是为了让有被袭击可能的游客离开海洋馆,让海洋馆远离袭击。

后一种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这还张告示上写了一系列细节比如不要遵守动物园守则,把虚线部分喂兔子之类的,如果写告示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赶动物园的游客走,不可能写这么详细,直接写“这里危险,你快溜”就行了,因此可以认为海洋馆外的“告示”是“它”写的,用于误导游客和员工创造袭击的条件。

那么问题又来了,游客如果照着海洋馆外的告示做了,那么应该换了衣服就离开了,那么海洋馆里面的告示写着参观指南有什么卵用呢?此外,外面的告示写着“里面没有人”,而海洋馆里的告示写着“不要在有人的时候进来”,如果都能确信“里面没有人”,那么里面的告示写着“不要在有人的时候进来”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解释很简单,就是海洋馆外面的告示是个临时告示,是“它”趁海洋馆没有工作人员的时候贴上去的,黑衣也是“它”趁里面没人的时候放进去的。而在之前,“它”曾经在海洋馆里装工作人员接待过游客,试图在海洋馆里搞过袭击,所以海洋馆要防着“它”,才会写下“不要在有人的时候进入海洋馆”的告示。

海洋馆在员工手册上写着“外面没有动物园”,这说明了动物园不是进入海洋馆的唯一路径,员工肯定是从动物园以外的地方进入海洋馆的,既然员工能从别的路来,游客能不能从别的路上来呢?应该也是可以的,一个水族馆不可能指望着另一个动物园里出现幻觉的游客来营业。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故事就很清晰了。

动物园里有一怪物“它”,“它”想要袭击游客,园长想要保护游客。动物园里意志不坚定的容易被袭击的游客会走入错乱空间中,看到海洋馆。“它”也利用这一点在海洋馆外贴告示筛选袭击的对象。海洋馆本来做着白天无招待人员,游客自助参观的生意,但是莫名其妙会有动物园的怪物和游客穿越过来上演袭击,因而想尽办法阻止这种事情发生。


B:“它”究竟是什么?

由于园长和保安都称呼“它”为“它”而不是“它们”,所以可以认为“它”是一个个体而不是一群单位。

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形态呢?显而易见,如果我们认为园长是好人而告示是“它”用来误导别人的,那么“兔子”就是“它”的象征。

在游客指南中,园长叮嘱游客,“真兔子不会笑”,而在园长办公室的纸条中,“听到孩子的笑声和哭声很正常”,如果我们把这两种笑理解成一种,那么可以得出,“它”极有可能是个“孩子”。

一个“孩子”,喜欢兔子和兔子周边很正常。在游客指南中,孩子买兔子周边不会有事,说明“它”可能和孩子有共情,一般不会攻击喜欢兔子的孩子。

那么,游客指南中“带着兔子耳饰的人会是谁呢?”,显然,极有可能就是“它”的本尊。而院长也非常提防兔子耳饰的人,因此告诉游客,如果兔子耳饰的人进了大象区,就必须放弃参观,让员工看到后立刻封锁园区。

但是,保安的纸条又提到,“兔子会吃人,但是带耳饰的人不会”,如果“吃人”指的是袭击的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东西大概难住了我一分钟,有一种可能,保安区的纸条是“它”留下的,故意在忽悠后来的保安。

但是这个理论站不住脚,因为这个纸条提醒人“兔子会吃人”,而这个提醒显然会让人远离兔子。而且视频已经明说这就是三年前的保安留下的,最重要的是,大象区保安是园长特别照顾的对象,如果大象区安保室出现了误导保安的便签。园长不可能让这个便签留三年。

而如果保安区的纸条是可信的,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它“可以变换形态(或是使得被袭击的对象看错它的形态),它如果以带兔子耳饰的人的形态出现时,是不会吃人的,这可能是“它”要利用带兔子耳饰的人形形态混在游客中,因此要避免用这个形态攻击人。

一旦认识到了这一步,整个故事就可以连接起来了。保安又说,大象会吃人,这就和游客指南中“看到兔子耳饰进入大象区后赶紧走”的指示完全吻合,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它”可以变成大象来吃人。

一旦理解到了“它”可以变换形态变成动物,那么一切都能说得通了。首先,为什么大象区会有专门的保安?因为它喜欢变大象吃人,所以园长专门请保安来保护游客的,并尽可能满足保安的要求。其次,为什么院长会提醒游客大象的样子?甚至会在员工手册里反复提醒大象的样子?因为大象可能是“它”或者它操纵的人变的,而“它”在变大象的时候可能变得不是很像。

结合大象区保安的说法,不只有大象会吃人,兔子也会,白狮子也会。说明了“它”不只是会变大象,还会变成其他动物或者操控其他动物。这也完美的解释了为什么所有的小型草食动物都被园长关了起来,尤其是兔子,因为园长要便于认出“它”和“它”操纵对象来。

可是如果“它”能变成或操纵狮子,为什么游客指南和员工手册会说“狮子园区是安全的呢?”我们结合“它”的“孩童”形象就能理解了,因为“它”虽然可以变成狮子,但是可能如同许多孩子一样害怕狮子,因此一般很少去狮子区吃人,而且狮子一吼叫,“它”就会害怕,因此,园长会告诉游客“当所有狮子都开始吼叫后,你就可以离开了”。最后海洋馆留下的纸条“狮子的吼叫是在驱逐它”也印证了这一点。

为什么游客还必须要注意狮子的数量呢?因为狮子的数量一旦多于4头,就表明可能是“它”变的或它操纵的对象变的。而院长也要记录下狮子的数量变化,因为“它”可能在逐渐克服对狮子的恐惧。

而一旦认识到到了“它”能变动物或操纵动物,海洋馆的一系列操作也就完全连上了。

海洋馆告诉游客,如果鲸鱼区有大象游泳,不要慌张。鲸鱼区的大象是怎么回事?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这不是真的大象在游泳,而是“它”在里面,而死去的大象可能只是“它”在休息。第二种更大的可能性,就“它”在用虚假的大象交换真正的大象,它变大象会把大象园区的真大象传送走,然后“它”顶替这只大象的位置,而传送点就在海洋馆的鲸鱼区。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了,“它”是海洋馆的常客,而且喜欢在鲸鱼区活动,这说明海洋馆知道“它”存在并允许“它”进来,而鲸鱼区的收纳箱和储物柜,自然就是给这位常客专门留下的,因此,兔子周边,山羊肉以及最后的纸条都会往这边送。可见,海洋馆对此事是知情的,其态度可能是,“你只要不在馆内袭击人,可以随便进来”。而海洋馆为什么要允许“它”进来?因为海洋馆可能也没法拦住“它”不让“它”进来,所以与其赶又赶不走,不如在鲸鱼区给“它”留个收纳箱方便控制。

而游客捡到的那张纸条上最后的那句红色“你是大象”,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纸条的作者在最后被大象袭击而留下的“遗言”。

那么鲸鱼区的大象究竟是”它”变的还是“它”传送来的呢?我个人倾向是传送来的,因为最后的纸条上写着“干涸的水母和溺死的大象是为了保护人类而死的”(基于和园长办公室同样的,客房的纸条也没几个人看得到的原理,可以认为这个纸条上的内容是可信的)。

同时,从园长办公室的纸条中,干涸的水母”也经常出现在垃圾桶。那么干涸的水母又是什么原理呢?显然,这极有可能是和溺死的大象是对称的,即“它”如果要在动物园里变大象,就会把真大象传送至海洋馆来顶替,而如果“它”要在海洋馆里变水母,自然就要把真水母传送走然后顶替水母的位置,而真水母的传送位置可能就在园长办公室的垃圾桶。

也有可能大象和水母其实可以被“它”传送到海洋馆和动物园的任意地方,但是大象太大了,只能鲸鱼区才能容纳得下,而水母可以被传送到动物园任何地方,传到园长办公室只是为了试探园长。

于是,我们现在很清楚了,“它”是一个平时带着兔子耳饰的孩童,但是可以变成其他动物(尤其是大象)或者操纵其他动物的的东西,我认为“它”可以变成多种动物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保安和园长办公室的纸条都提到了“不要追究“它”是什么”,如果“它”的形态是不变的,只是在操作别的动物,显然对这两个知道“它”存在的地方的人来说,是可以清楚追究到“它”是什么,而正是因为“它”可以随便变动物,才让这个追究无意义了。这也是园长的纸条上最后写的“为了保护人,必要时牺牲一切动物,而且你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动物”的原因。


C:黑衣员工

不难看出,虚线部分是园长印制的特别道具(见园长办公室的纸条),园长,“它”,黑衣员工,围绕着虚线部分有激烈的争夺战,可以认为虚线部分是园长制作的保命道具,一旦撕下握在手中就能降低袭击成功的概率。

黑衣员工的出现方法在两个地方提到,在动物园员工手册中,如果蓝衣员工被正常情况下的狮子咬后没有死,就会去海洋馆,然后换上黑衣。在海洋馆外的告示中,如果有人看到了海洋馆,就可以进去换上黑衣。

海洋馆的告示是对持有地图的人说的,显然是针对游客写的,而海洋馆的员工指南中也提到了拿着动物园地图的游客,因此可以认为,不止员工,有些动物园游客也能看到海洋馆,然后在告示的指引下穿上黑衣,而我们认为海洋馆告示是“它”为了便于袭击而写的,因此,刚换上黑衣的游客肯定还没有经历过袭击。

因此,黑衣可能有两种人,第一种是原来的蓝衣员工,第二种是看到海洋馆照着馆外告示做的游客。

而关于黑衣员工的行为,在动物园员工手册和海洋馆员工手册中均有出现。在前者的描述中,他们会在蓝衣员工带迷路游客去狮子园区时出现,试图参与工作。在后者中,他们会在海洋馆出现,试图留宿,并且声称自己是海洋馆工作人员,企图骗走动物园游客的虚线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黑衣员工为什么要干扰蓝衣员工冒充海洋馆工作人员?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虚线部分能保命避免袭击,黑衣员工为了自己保命,就去抢夺别的游客的虚线部分。但这种可能很难成立,因为这就意味着虚线部分对黑衣人依旧有效,且黑衣人事后能发现虚线部分有效。本着正义的园长能救一个是一个的原则,园长肯定要在员工手册最后写着你去哪里领一个虚线后再去海洋馆穿黑衣,但是园长没这样写。如果黑衣人是游客穿了衣服后变成的,那么黑衣人一换回衣服就和游客没区别的了,他这个时候再去找动物园要一张带虚线部分的地图不就OK了?何必费尽心机冒充工作人员去海洋馆招摇撞骗?

要注意,虚线部分是园长印刷的,没理由认为只能印制一定的张数不能有多的。也不能认为一个人只能有一张虚线部分,因为根据办公室纸条,园长他自己就可以常备三张。因此,虚线部分必须认为是只要你去找动物园方面要就会有基本上不会缺的,抢夺虚线部分保命论不能成立。

而园长之所以让员工直接换黑衣而不必领虚线,说明了只要发生了狮子被咬事件,虚线就不会再有效了。

因此,必须认为黑衣员工不是要自己拿走虚线部分而是要破坏掉游客手里的虚线部分,那么为什要这样做,极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是在帮“它”完成袭击,这个时候,黑衣人已经被“它”操纵了。

因此这个逻辑链条只能是这样的,员工发生被狮子咬事件,游客换上海洋馆被告示忽悠之后会换上黑衣,换上黑衣不代表被袭击了,但是代表以及被“它”盯上了,之后被袭击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而被袭击后就可能被“它”操纵,去帮“它”完成下一次袭击。

那么问题又来了,“它”为什么要这些被袭击对象换成黑衣?这在下面的“试探”部分会有解释,就是“它”也不知道你适不适合被袭击,因此“它”要让你穿黑衣来做标记。


D:试探

顺着前面的推理,可以猜测,“它”在海洋馆外面贴了告示,让人穿黑色衣服去猿猴区走右边那条道。我们可以认为“它”这个时候是在创造便于“它”袭击的条件。也就是说看到海洋馆外的告示时,“吃人”还没有发生,因此这说明被袭击对象在被袭击前就可以看到猿猴区的两条路和海洋馆。

在游客指南中,园长告诉游客动物园没有海洋馆,如果看见海洋馆马上跑,游客指南上也说猿猴区也只有一条路,这说明了不是所有的游客都能看到海洋馆和两条路,极有可能是那些有被袭击危险的人才能看到这些东西。

而什么人会被袭击呢?首先,我们注意到,园长在游客指南里告诉游客很安全,并且对游客隐瞒了“它”的存在,既然有“它“在袭击人,那么园长为什么还要隐瞒实情告诉游客很安全呢?一个最有可能的推测,就是“它”攻击的人是正在感到害怕的人,因此,园长一边让游客注意,一边又不能让游客感到恐惧,园长和海洋馆在游客指南和员工手册里故意隐瞒“它”的存在,让游客和员工感到安心。

这也是为什么,最后海洋馆的纸条上会写“团结,“勇气”是人类最大的优点”,因为,只要你不害怕,“它”就没机会。

由于不是所有游客都适合被袭击,“它”就有必要进行试探筛选袭击的对象。而视频中唯一提到“试探”的部分是保安的纸条,按照保安纸条的说法,货架上的奇怪食物(极有可能指兔子血或山羊肉),是“它”的试探,那么“它”在试探什么?怎么个试探法?按游客捡到的纸条的叙述,兔子血和山羊肉是同一种物品(作者本人也承认了)。这是接下来要分析的重点。

在所有不知道“它”存在的人当中,什么人是最安全的呢?显然,如果我在上面的分析是成立的,海洋馆的红衣员工就是最安全的。首先,大象区的保安没有提到任何一种海洋馆的动物会吃人,说明他可能根本就没见过在海洋馆里的袭击。注意,大象区的保安肯定是知道海洋馆存在的,因为他还写了“发光的水母不会吃人”。

其次,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认为海洋馆外的“告示”是“它”为了方便袭击而写的,而这个告示是让人拿了衣服后走掉,而不是进去待着。“它”为什么要写这个告示?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推测“它”是可以变成水母进海洋馆的,既然“它”可以进海洋馆,为什么“它”不直接就在海洋馆袭击?而要写个告示让人领了黑衣之后出来走,如果遵守了动物园的规定就要把虚线拿去喂兔子然后去猿猴区?

显然这只能是因为海洋馆比动物园还要难下手,所以让看到告示的人进海洋馆对“它”来说是不利的,如果是这样,那么红衣员工就该是所有不知道“它”的人中最安全的一类人。

而如果红衣员工是最安全的,那么自然就是最不容易会感到害怕的,因此,海洋馆里红衣员工看到的货架上的东西,就更有可能贴近事物的真实形态,而根据海洋馆员工守则,员工看到的应该是“山羊肉”而不是“兔子血”。

这样我们大概可以理解“试探”了,游客进入动物园之后,一旦害怕,意志不坚定,就会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可能会被“它”选为袭击的对象,“它”会试探游客是不是在害怕,那么具体是在试探什么呢?按大象区保安纸条的说法,货架上的东西你直接吃掉是没事的,因此,肯定不是在试探你吃不吃。因此,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试探你会不会把山羊肉看成兔子血,而“它”就利用这一点,把山羊肉摆在货架上,如果有人看成了兔子血,那么就会被它选为袭击的对象。

结合园长在游客指南中所写的“不要买兔子血”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显然园长是要保护可能被袭击的人而不是没有被袭击风险的人,因此,山羊肉才更有可能是这个事物的本身形态。

而海洋馆把“山羊肉”往鲸鱼储物柜送,就是海洋馆在对“它”表态,“不要拿你的东西来劳资这里试探,收拾好你的东西给劳资滚蛋”。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它”试探的方法有两种:

1:你把货架山羊肉看成了兔子血

2:你直接到了海洋馆或看到了猿猴区的第二条路。

二者居其一,你就可能被“它”当成袭击对象。


E:办公室里的斗智斗勇

我们注意到,园长办公室的纸条上写着,如果在海洋馆外,尊重海洋馆外的告示。那么问题来了,海洋馆里外的告示是在海洋馆的地盘,动物园园长处理不掉入乡随俗也就算了,但如果海洋馆外的告示是为了误导人,便于“它”袭击而写的,那么园长办公室的人为什么会去遵守?而且这个告示和游客指南明显有矛盾,园长办公室的人应该知道照做容易被袭击。

对此问题的唯一解释,就是园长办公室的人和别处的不一样,他不害怕“它”的袭击,甚至是在追求被“它”袭击。

不妨认为这段话就是园长写来提醒自己的(说提醒下任园长或秘书也行,但是简单起见下面以这样的情形进行叙述)。那么园长不害怕袭击且追求袭击就能说得通很多事情,首先,视频最后的海洋馆客房留下的纸条,说“它”喜欢亮害怕密闭黑暗。而我们之前讲过,这个纸条被看到是小概率事件,大概率是除了红衣员工之外任何人都看不到,因此这个纸条不可能是写来误导人的,内容基本属实。

而如果这张纸条属实且园长害怕袭击,那么显然最好在办公室保持黑暗,而院长却要在办公室保持充分供电有亮光,停电了还追求第一时间点亮,这显然就是在“找打”。

那么园长为什么要“找打”,这极有可能是出于“你tm要袭击人就冲我来,别去找我的游客”。我们又可以注意到,园长如果要上夜班,就要保持精力充沛,这说明就算是园长本人,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把握赢的,只是精力充沛他才有赢的把握。这样,园长办公室的一系列操作就能说得通了。

首先,园长自己备有三张地图,在紧要关头要撕下地图虚线握在手里,而且要确保每张地图都有虚线,并且让游客在紧要关头也这样做,这说明了虚线部分可能是护身符一样的东西,握在手里可以增加战胜“它”的概率。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如果停电了,那么穿着任意颜色衣服的员工都会愿意帮园长修复停电,这又是为什么?

蓝衣员工是园长手下,自然愿意听园长的,红衣员工是海洋馆的人,为什么要听园长的?这也很简单,因为我们前面说海洋馆的目的是“不要在海洋馆发生袭击”,而修复停电后,园长办公室就更容易被袭击,这样“它”就更容易去园长办公室而不是去海洋馆袭击人了。而黑衣员工,可能是被它袭击过的被它控制的对象,可能已经被“它”控制了,为什么也会修复停电?因为光亮对“它”是有利的,“它”也会想找机会干死园长。

而“它”恐怕也是没有正面干死园长的自信的,可以认为园长战斗力不同于凡人,“它”要是贸然袭击不仅很难得手还有可能被园长反杀。这就解释了园长沙发上的玩偶以及监控器,沙发上的兔子或大象玩偶可能是“它”携带的,“它”可能想藏在办公室某个角落趁园长不备偷袭园长将其干死,而院长一看到沙发上的玩偶不对劲就直接走人,不给“它”偷袭的机会。

同时,这又完美解释了为什么监控器坏掉时上有动物毛发不要马上修复,而是换微型摄像头,因为监控器是园长用来防“它”藏起来偷袭的,因此“它”偷袭不成功就会想办法破坏监控器,而园长为什么不直接修复呢?因为园长要给“它”一种“监控器坏了园长一时半会还没注意到,有机会”的错觉引诱“它”来偷袭,然后趁机反杀。这当中是第一段斗智斗勇。

那么问题又来了,“它”既然能进办公室,也应该能看到这个文件知道园长的操作才对,那么园长这么正大光明地写在办公室桌子上不是暴露了吗?

关于此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这份文件不仅园长自己要看,而且园长要故意给“它”看,这份文件里其实藏有忽悠“它”的陷阱。这份文件虽然没有忽悠游客的目的,但是却有忽悠“它”的目的。

首先,园长自己肯定要照着这份文件中的大部分条例做,不然“它”就会察觉到这文件是个陷阱,因此我上面的分析依旧是基本有效的。其次,在这份文件中可能藏有欺骗“它”上当的条文,而且从园长的行为来看是很难看出园长自己有没有遵守这些条文的,因此可以误导“它”,以下条文就可能藏着对“它”的忽悠:

第1条:不论衣服颜色,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员工,这一条就是在忽悠“它”,让“它”以为让被袭击对象穿上黑衣是没问题的,而实际上呢?实际上园长在员工手册里写着“不要让黑衣员工加入你的工作”。

第7条:“如果看见员工捕捉兔子···是正常的”,而在员工手册里,员工被明确要求不要捕捉兔子,为什么这里会出现矛盾?因为这是园长故意给“它”看的,园长让“它”以为园长在提防兔子让员工捕捉兔子,而实际上园长根本则是要自己的员工把兔子引到狮子区,员工手册里也根本没提到捡水母和被狮子咬死的兔子这些操作,在这张纸上却要“监督他们是否妥善处理”,这就是在误导“它”员工的操作是什么,这样一看见捉兔子捡水母和兔子的员工,园长就会立刻明白这是正常员工还是被“它”袭击后的控制的员工。

第9条,尊重海洋馆外的告示。海洋馆外的告示,按我们之前的分析,是“它”写的,而在这个视频里海洋馆外的告示是明显和游客指南矛盾的,而园长却要照做,虽然园长本身就是在找“它”Solo照做也没问题,但如果这张纸条仅仅是园长在提醒自己的话,为什么要写“尊重告示”不直接写“告示是“它”写的”呢?

因为园长要故意表现得“不知道告示是谁写的”,其目的就是让“它”以为“园长以为告示是海洋馆写的所以就算有矛盾也要尊重”,让“它”以为自己在海洋馆外贴告示是没问题,而实际上,“它”一在海洋馆外贴告示就会暴露自己想在什么地方搞袭击,如果被园长或者其他游客看到了(游客指南要求游客看到海洋馆后打指定电话)反而会帮助园长加强防备。

第14条,如果违背上述条例,就装作无事发生在办公室连续呆上13小时,然后点外卖,而且这一段后面写的十分慌张,这又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园长在故意卖破绽,装作一违背这些条文就会很慌然后待在办公室的样子引诱“它”来袭击,实际上园长是想趁机反杀“它”。

那么问题又来了,首先这么明显地贴在办公室桌子上,这个钓鱼未免太明显,“这份文件上的一系列措施都表明园长知道“它”能进办公室,“它”肯定也知道园长知道“它”能看到这份文件,真的会上当吗?

对此,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它”不识字!且“它”知道园长知道“它”不识字,因此在“它”看来,园长写在办公室桌子上的文件不会是忽悠“它”的,而且园长不会认为不识字的家伙能写出海洋馆外的告示,因此“它”会认为,园长留在办公室上的文件不会是忽悠自己的,园长也只会以为海洋馆外的告示是海洋馆写的。对这个博弈,可以参考博弈论的公共知识来便于理解。

首先按照前面的推理,“它”人形的时候是个孩童状态,因此“它”极有可能是在孩童时期死在动物园的亡灵,而由于年纪小,没有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所以可能认不了几个字。

同时,三个地方的纸条都印证了这一点,除了园长办公室外,首先,是游客在动物园里捡到的纸条,那个纸条上写着“你是大象”,而且作者已经神情恍惚,这说明了作者可能刚写完就被袭击了,而且极有可能是被大象状态的“它”袭击的。

当然,这个纸条可能是“它”故意留下的,用来散布恐慌,而恐慌是有利于它袭击的。但是这个可能性比较低。因为这样一个纸条提醒游客不是兔子血而是山羊肉,而按照前面的分析,“它”是通过这个来试探游客的,而这个纸条可能会让看到的游客统一把兔子血说成山羊肉,这样的话,无论东西原本是兔子血还是山羊肉,都会损害“它”对于袭击对象的判断。而同时这张纸条还在提醒人远离大象,因此这张纸条很难被视为是“它”故意留下的。

所以这要么是“它”没注意到这张纸条遗漏了,要么就是“它”根本不识字,完成袭击后没意识到这张纸条上写有不利于“它”的东西,以为这就是游客身上随便掉下的一张纸。

同时,海洋馆里的纸条也体现了这一点,纸条上的内容表示纸条的作者很有可能被盯上了,而我们知道“它”可以进出海洋馆并观察游客,显然“它”如果盯梢一个人,肯定会注意到他写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如果游客写了不利于“它”的东西,“它”应该也会主动带走销毁,而不是等待海洋馆员工把这纸条塞到鲸鱼区的储物柜来告诉“它”。

“它”在好几个地方都碰巧没看到对自己不利的纸条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这说明了“它”极有可能就是不识字。

如果“它”不识字,那么海洋馆外的告示是谁写的呢?园长办公室的文件又怎么能忽悠“它”呢?最大的可能,就是“它”操纵“它”所控制的人所写的,“它”由于自己不认字就可能需要留下一些认字的员工保持人形来写告示和尽可能清除掉对“它”不利的东西,

同时帮助“它”完成下一次袭击,“它”也让黑衣员工检查过园长办公室的文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海洋馆客房的纸条对“它”来说可能是最难处理的,因为“它”不识字不能知道这张纸条是什么,而“它”操纵的黑衣员工一要留宿海洋馆就会被红衣员工乱棍打走。因此这张纸条只能等不知所以然的海洋馆的人为了撇清关系而放进鲸鱼区储物柜告诉“它”,即便是这样“它”也可能由于不知道纸条的意思而没有及时处理。

而根据员工手册和办公室文件的矛盾之处,“它”的这些把戏显然都已经被睿智的园长识破了,园长的操作实际上已经到了大气层。但我们知道“它”操纵的黑衣员工中可能有原来的正常员工,如果“它”问一问这些人或搞到一本员工手册,不就立马发现园长在忽悠“它”了吗?这是因为,员工手册一般自带虚线部分,虚线部分在人手中可以保护人,而在手册上也许可以保护手册,“它”和被“它”操纵的人形员工自然极有可能是不敢去乱碰的带虚线部分的员工手册的,而被“它”袭击后操纵的员工会失去记忆(关于为什么会失忆详见下文“袭击的过程”)也不记得员工手册的具体内容了。当然,“它”也有可能已经知道了园长是在忽悠“它”,但是园长还不知道“它”已经知道了他在忽悠“它”,但是这也表明了园长是牛逼的,可以把“它”当成忽悠的对象。



F:袭击的前提

“它”能操纵员工这件事可以解释为什么海洋馆的告示要游客不要在有人的时候进来,一般的动物园应当是白天营业的,而海洋馆的红衣员工在晚上上班且不能早到或加班,因此白天出现在海洋馆接待客人的员工更有可能是被“它”本尊或者被“它”控制了的黑衣员工在故意引诱游客,而海洋馆不希望袭击发生在海洋馆,黑衣人一来,海洋馆就赶他们走也是这个原理。

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海洋馆让游客如果在进来后馆内碰到了黑衣员工。可以让黑衣员工暂任导游,这又是为什么?这可能是因为游客这时候已经进来了不能瞬间离开海洋馆,因此这时与其让游客贸然离开可能还没走去就被袭击了,不如让游客安心别慌继续参观,只要人不慌,手里有虚线部分就还是比较稳的。

在动物园的游客指南里,是强调动物园没有海洋馆也要阻止人去海洋馆的,一旦发现海洋馆就需要联系工作人员。这可能说明海洋馆方面虽然不希望袭击在海洋馆,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免袭击,园长也知道这一点,而且园长也知道自己管不了海洋馆,这是法外之地,“它”也可以在海洋馆出入,因此劝游客不要去海洋馆。

海洋馆也拒绝回答游客“海洋馆在动物园什么位置的问题”,这极有可能是因为,能从动物园来的人是最有可能被袭击的人,而一旦告诉了他们这个问题他们就会在动物园里带来恐慌,使得更多动物园来的人能看到海洋馆,甚至可能带更多动物园的人来,加大海洋馆处发生袭击的可能性。

关于树荫,我们注意到,大象区保安提到了树荫会吃人,而同时,海洋馆在晚上必定关灯,且有16:00的奇怪规定。对此,我们可以认为,它的袭击和阴暗有关。然而从海洋馆的纸条我们又知道“它”喜欢光亮,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解释解释最有可能是影子。“它”必须借助影子来攻击,在完全黑暗和完全光明的地方,没有影子,“它”就不能袭击。

这就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海洋馆客房晚上必须关灯?因为没有光就没有影子,所以这样就可以避免袭击发生在海洋馆。这还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水母区晚上供电一定是充足的,因为水母本身会发光,即便把灯关了也会有影子,因此要阻止水母区出现影子,就只能保证灯一直开着照遍角落才行(水母区极有可能是无影灯状态)。

这和前面干涸的水母和遥相呼应,如果大象是“它”为了顶替真大象是传送来的,那么水母也该是“它”为了变水母传送走的,为什么“它”喜欢变水母?可能就是因为水母会发光容易产生影子,水母区是海洋馆里最容易完成袭击的地方。

但是,大象区保安说发光的水母不会袭击人,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极有可能是因为正如这货变大象变得不像一样,这货变水母也不会发光。

另一个人重要部分是虚线部分,在前面提到过,是护身符作用,撕下后握在手中可以防袭击。

但是蓝衣员工听到兔子区笑声后撕下虚线不是一直握在手中,而是握在手里后去大象区丢在大象区。这是为什么呢?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你如果只想保护自己,那么只需要握在手中,而你如果想保护别的游客,这样做是不够的。

那么丢在大象区是为什么呢?

最有可能的解释是,笑声是“它”发现可以袭击的目标后得出的,而“它”在兔子区进行袭击是比较难的,因为兔子区的树荫被修剪了(见动物园员工手册),加上兔子本来就小,不可能产生大的影子,所以“它”即便在兔子区发现了可以袭击的对象也多半要等到这人去大象区(大象的影子就很大了)才能袭击,而员工去大象区草坪上丢虚线就是为了阻止“它”在大象区袭击人。

这也完美解释了员工手册要求,“兔子耳饰的人进入大象园区后立刻关闭大象园区,直到里面有孩童的尖叫为止”,因为兔子耳饰的人就是“它”本尊,“它”进入大象园区是为了变大象袭击人,而“它”发出尖叫是因为大象园区的地面可能有被丢了撕下来的地图的虚线部分。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它”要完成袭击,必须要有影子,而且附近的地面上还不能有虚线。当然,往兔子区地面丢虚线可能没有用,因为兔子可能会吃掉虚线,因此必须要时刻注意修剪兔子区的树荫。


G:袭击

海洋馆外的告示要让人把自己手里的虚线部分拿去喂兔子,如果这个告示是“它”做出来忽悠别人方便袭击人的,显然“它”就要想办法让这个人丢掉虚线部分。但是如果“它”是害怕护身符的而“兔子”又是“它”变的,那么“它”为什么敢吃掉“虚线部分”呢?

最直白的解释“它”虽然能变兔子,但兔子不一定是“它”变的,可能就是真的兔子,真兔子不怕虚线可以吃掉虚线。按园长在员工手册里的说法:“如果发现逃跑的兔子,把“它们”引到狮子区”,显然,在外面跑着的兔子可能不只有一只,这就说明外面的兔子不可能全是“它”变的。而按园长在游客指南中的说法,真兔子可能已经全被他关了起来,这样,要清点有几只兔子其实是很容易的,如果外面跑的兔子是“它”从兔子区放出来的真兔子,那么园长肯定会时常让员工清点兔子数量,但是园长却没有这么做。

而且,可以认为“它”只是具有精神上感染人的强大战斗力,变身和隐藏的能力,不具备有强大的物理战斗力,即“它”没有那个本事当着工作人员的面破坏笼子,放出动物园的动物,因为如果“它”有这个本事,就只需要破坏园区栅栏笼子放出大象狮子猿猴这些重量级动物,就能在动物园里制造大量的恐惧和混乱,为“它”创造无与伦比的袭击条件,但是“它”没这样做,因此可以认为“它”就是做不到当着工作人员的面物理上破坏栅栏笼子,即便带上操纵的黑衣员工也做不到物理破坏。

因此外面跑的兔子极有可能不是“它”放出了真兔子,而更可能是“它”制造出了“兔子”,按照奥卡姆剃刀的原则,我们不能认为“它”是个能凭空造出兔子的造物主。那么,兔子就最有可能是被“它”袭击后的游客变的(游客能变兔子也是作者承认的)。

从最简单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游客能变成山羊,因为游客捡到的那张纸条上写着“我是山羊”(纸条的作者极有可能被大象状态的“它”袭击了)。

这样看来,所谓兔子血和山羊肉,有可能就是游客的肉,而游客要变成山羊或兔子,可能还需要自身意识不到自身是人把自己当成了动物,因此,最后的纸条才强调要时刻记得自己是人不是动物。

但是如果认为兔子和山羊可以是游客或员工变的,又为什么要认为大象和狮子则是“它”本尊变的呢?会不会也是游客或员工变的呢?

首先我们谈狮子,在游客指南里明确写着,狮子是四只,而且狮子在四头以上时,而且能够很快恢复至四头,如果一般的游客被袭击后能变狮子,就很难解释为什么狮子能很快恢复至四头,除非认为游客变成狮子后也能变成其他的,而且变成狮子的全部游客在短时间内全都会同时变成其他的东西并消失,这个假设太复杂了,当中也没有任何原理或理由,记住我们的推理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而我们最简单的假设,就是只有“它”可以变成多种动物来袭击人,而游客变了动物之后不需要再变。

第二,狮子的数量变化是需要被园长办公室记录下来的,而其他动物的数量变化则不需要,而且狮子的数量变化是记录在“它”的文件夹中的。因此,最简单的假设,就是狮子的数量变化相比其他动物来说最具有参考性,多出来的狮子是“它”本尊变的。

再者,按照游客指南,如果狮子多于四头,需要等狮子数量恢复且吼叫才能离开,这显然是因为贸然走动,多出来的狮子有袭击人的危险,而如果认为多出来的狮子不是“它“本尊变的而是游客变的,就等于是认为它本尊不必亲自出手,被袭击的游客也能完成袭击,这假设也太多了而且没有必要。

此外,员工手册要员工发现狮子多了之后,把兔子血泼向给跑过来的第一头狮子。这也表明极有可能只有一头狮子是特殊的,而这头狮子极有可能就是“它”,“跑过来”是因为“它”要袭击员工。同时,在游客捡到的纸条中“有第五头狮子是山羊”的说法,如果我们认为被袭击后也不影响数数,那么就该认为狮子当时就只有五头,如果或员工游客能变狮子,很难认为只有一个游客变成了狮子。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把兔子血泼向这头狮子是有效的呢?按前面的分析,“它”是害怕狮子的,而这一泼就会吸引其他四头正常狮子过来,“它”就玩不下去了。为什么“兔子血”有这个效果,这个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狮子本来就喜欢喝血吃肉,所以你一泼它们就来,第二种是因为“兔子血”本身是变兔子的游客的肉做的,而这四头狮子“从小被训练亲近人类”。

当然,这也不能排除“它”本尊也能变兔子或山羊,比如大象区保安的纸条上的“兔子会吃人”就可能是“它”变的。

那为什么认为大象也是“它”本尊变的,而不是游客变的呢?首先,只有兔子血和山羊肉,没有狮子血或者大象肉,如果认为游客会变狮子大象,那么“它”应该可以做出“狮子血”“大象肉”之类的东西,对“它”来说,这些特殊物品是用来做试探用的,按正常理解,肯定是种类越多试探的效果越好,但是却只有兔子血山羊肉被用来做试探,因此可以认为“它”搞不到“狮子血”“大象肉”,因此游客极有可能不能变狮子大象。

可是,如果狮子大象都是“它”变的,为什么园长只统计狮子数量不统计大象数量?因为前面分析过,“它”变大象时能把原本的真大象传送至海洋馆,这样大象的数量就不会变,统计也就没意义了。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变大象的时候要传送,变狮子的时候不传送呢?因为“它”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动物园对自己有多少动物的事情是清楚的,如果数目对不上,员工就会采取行动,所以“它”变大象就得送走真大象,而之所以变狮子不能传走一头,极有可能是因为要传走动物就必须要靠近这动物,而“它”怕狮子。

最后的纸条上写“大象和水母都是为了保护人类而死”的,认为大象有意识保护人类还可以理解,问题是水母一个自我意识都没有的无脊椎动物怎么会有保护人类的意识?因此最有可能指的是大象和水母的存在本身起到了保护人类的作用,它们的存在本身就会让想变成它们的“它”在数量上暴露,所以“它”要变水母大象必须传送走水母和大象,这就导致了水母和大象的死亡。


H:袭击之后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到狮子咬人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呢?狮子咬人出现在两个地方,第一个地方是员工手册,第二个地方是最后海洋馆的纸条,根据这张纸条,“狮子咬有救的人,狮子咬没救的人”。

因此袭击员工的流程可能是这样的,我们注意到“员工会出现胸闷头痛眼睛红肿”,这可能是因为员工被袭击了,而且极有可能是偷袭而不是正面袭击,正面袭击应该是如游客捡到的纸条上提到的,可以看到“你”。而被偷袭的人则可能看不到“它”,园长办公室防偷袭也可能是这种,而“它”之所以选择偷袭,极有可能是因为被袭击对象可能随时撕下虚线部分握在手中,如果刚正面不容易得手。

如果“胸闷头痛眼睛红肿”没超过五分钟,极有可能说明“它”尝试偷袭员工但是因为员工不害怕意志坚定而不成功,但是如果超过五分钟,就说明员工危险了,因此需要去狮子园区。

“眼睛红肿”极有可能是要变兔子的前兆,因为兔子眼睛是红的。这个时候,正常的狮子可能就会咬员工,如果员工有救,那么咬后就会不死,还是人类,可以去海洋馆领黑衣服,而如果员工没救就可能会以兔子的形态被狮子咬死。

这就是“狮子咬有救的人,狮子咬没救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出现了兔子不要捕捉,而是要引导到狮子园区,因为让狮子咬一咬,也许这个人还有救。

狮子咬为什么能救人?这可能是因为被咬的时候剧烈疼痛,意识会变清醒,从而意识到自己是人不是动物。

但是,为什么园长要让没死的有救的员工去海洋馆领黑衣变黑衣员工呢?为什么不尝试继续救有救的员工给他发虚线部分呢?这极有可能是因为,被袭击过的人无论有没有被狮子救过来,都能看到海洋馆,也许还能看到猿猴区的第二条路,而且可能虚线部分已经没法再保护他了,他被再次袭击得手的概率会很高。而园长不愿意让这些能看到海洋馆的员工混迹在正常员工里告诉游客海洋馆和猿猴区第二条路的存在,因为那样会使得游客产生恐慌,且游客去这些地方更容易被误导导致袭击,再加上这些员工再次被袭击之后被得手的概率非常高,因此就必须要把正常员工和这些危险的员工区分开来,让蓝衣员工和游客远离黑衣人。因此,无论是“它”为了便于接下来的袭击做标记还是园长为了保护其他游客,都会选择让这些员工穿黑衣。

同时我们还可以分析出被袭击后极有可能会失去记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有黑衣员工被“它”操控帮“它”做事(在员工手册里黑衣员工会加入蓝衣员工的疏导工作蓝衣员工需要提防,而在海洋馆里黑衣员工会索要游客的地图虚线部分),按正常人逻辑,如果被袭击后帮“它”做事的黑衣人还记得自己曾经是员工,那么不可能叛变得这么快,因此失忆的可能性比较高。

此外,员工手册上还写“如果有同事对你提起海洋馆,那么这个同事已经不是你认识的人了”,这也表明被袭击后极有可能会失忆。因为假设员工被袭击之后不会失忆,然后被“它”操纵转换了阵营,那么他肯定会记得员工手册里的这一条,那么“它”一说起海洋馆不就等于暴露了自己被操纵的事实了吗?那员工手册上的这一条不就等于在提醒“它”和被操纵的员工不要当着别的员工的面提海洋馆方便他们伪装吗?

再者,园长还让游客如果有情况就去找蓝衣员工,这表明被“它”操纵的员工很难长时间混迹在正常蓝衣员工里面,而外表和服装都没有变化,也看过员工手册的曾经的蓝衣员工,为什么会被正常员工识别出来呢?这也只能用失忆来解释。

因此,关于袭击后的状态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被袭击成功后会变兔子或山羊或被“它”操纵的人。

2:被袭击成功后还维持人形的人会失去记忆,被“它”操纵,一般是变成黑衣员工为“它”以后的袭击提供便利,但偶尔“它”也会让被“它”操纵的人装成普通员工或游客,只不过由于失忆了,这种伪装不能长久。

3:“它”至少可以以大象狮子兔子三种状态“吃”人。

4:被袭击后即使被狮子救过来也能看到海洋馆,而且虚线部分可能会对他失效。


I:疑点

以下的一些疑点是一些可能常见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如果要硬说说也可以说过去,但是这样的话设定会增因此有可能就是作者创作时留下的bug或我的推理有误,当然还有可能是我推测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但是如你所见我的整个推理的环节是基本上严密的。

1:游客捡到的纸条和园长的游客指南上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比如,游客指南说猿猴区只有一条路,而这张纸条上写不能在只有一条路上的时候进猿猴区,游客指南又说可以投喂兔子以外的任何动物,但是纸条作者人又说不能喂猿猴。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这张纸条会不会是“它”故意留下用来制造恐慌和误导游客的?按之前的说法,很难这样认为,因为这张纸条说兔子血和山羊肉是一种东西,这不利于“它”试探,且这张纸叫人远离大象,不利于“它”攻击。

而且,在矛盾的地方,即便游客照着纸条上写的而不是游客指南来做,也未见得能对“它”的袭击产生便利。首先,一个游客看完“不要在猿猴区只有一条路的时候进入,不要和猿猴区工作人员说话不要投喂猿猴”之后,最本能的反应,不是注意这些细节,而是直接就不去猿猴区,而很难想象你作为一个袭击人的人,不是劝人去什么地方而是劝人不去什么地方。而且猿猴区右边那条路是“它”在海洋馆外的告示上贴着的,这应该是便于“它”袭击的好地方。

如果我们要认为视频作者在此处没有bug的话,就应当认为纸条的作者是根据个人经验写的纸条,因此和游客指南有出入。那么他究竟在猿猴区看到了什么呢?

显然,他极有可能是看到了袭击发生,有人和工作人员说话,然后投喂猿猴,而且他看到这个的时候,是在猿猴区只有一条路进入猿猴区的。

那么这个过程极有可能是这样的,他本来意志是坚定的,没有不安,因此进猿猴区时只有一条路,然后他看到有人和工作人员说话喂猿猴,然后“猿猴”被“兔子”袭击了,因此他得出结论,不要和工作人员说话不要投喂猿猴不要在一条路时进去。

为什么“兔子”会吃猿猴?首先,根据大象保安的说法,兔子会吃人,因此“它”应该是可以变兔子的,但是“它”为什么会攻击猿猴呢?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它”难以区分猿猴和人,所以攻击错了对象。猿猴毕竟是和人最像的动物。这也是为什么海洋馆里的纸条会写“和猿猴在一起是安全的”。

随后纸条的作者看到兔子吃猴子的过程感到了恐惧,因此内心不安变得可以看到海洋馆了,然后他这个时候跑进了海洋馆。

海洋馆的告示上说,不要在有人时进来,而他却在纸条上写不要在没人时进去,这又是一个矛盾,但结合我们前面的分析,“不要在有人时”进来只是海洋馆怕惹祸上身的推辞,实际上就算你在有人的时候来了也不一定会被袭击,所以纸条作者去海洋馆的时候完全可能是有人的,而他误以为是这个人保护了他。

“如果海洋馆关了灯可以过夜”这和海洋馆是一致的,其原因可能就是我之前说的为了躲避影子。

“只有山羊肉是可以吃的”,这个极有可能是他在海洋馆货架上发现了山羊肉然后拿来吃掉了。按海洋馆的告示,山羊肉最好无视不要吃,这看似矛盾,但按大象区保安的说法,其实吃了也没事,按前面的分析,“吃肉”本身不会招致袭击,分不清是兔子血还是山羊肉的才会。海洋馆让你无视极有可能仅仅是出于“不要乱碰那家伙的东西,我还给他”的心理(见下文)。

为什么要说“只有”,可能是从他的角度来看,吃山羊肉的人都没事,这可能是因为看得到山羊肉的人意志是坚定的,所以点名要吃山羊肉的人不会有事。

而这张纸条的后面部分,则非常混乱,极有可能是作者在被袭击时神智不清而写下的。

2:如果说意志不坚定感到恐惧可能被袭击的人会把兔子血看成是山羊肉,那么为什么海洋馆里会让人别碰山羊肉而不是兔子血?海洋馆如果不想袭击发生在馆内,那么不是应该为最有可能被袭击的人考虑吗?而且,虽然对游客来说,看到山羊肉可能是没事的,但是为什么员工手册也只要求员工收走兔子血不要求收走山羊肉呢?

这就是奇怪的地方,动物园在保护看到兔子血的人,而海洋馆在保护看到山羊肉的人,究竟是看到兔子血的人会被袭击还是看到山羊肉的人会被袭击?

如果此处没有bug,那么最有可能的有几种解释是这样的,首先是海洋馆为什么不处理“兔子血”?最可能的解释,就是海洋馆也不是全知全能的,而海洋馆本身过于牛逼,以至于馆长和员工从没慌过,这样就从没见过兔子血,只看得到山羊肉,因此,根本就不知道被袭击对象会把山羊肉看成兔子血的事,只是知道这是“它”的东西最好别碰。

还一种可能,就是海洋馆知道山羊肉是试探,为了防止游客被袭击,故意做了特殊处理,以至于不管你慌不慌,在海洋馆看到的一定是山羊肉而不是兔子血。

关于动物园员工手册只要求收走兔子血不收走山羊肉的做法,这是整个视频中最难说通的地方,我倾向于认为这就是整个视频的bug。按大象区的保安的纸条,不要在意货架上的食物是什么,无视或只要吃掉就可以,要写出这样的纸条,显然就说明了他肯定看到了莫名其妙地出现的不同种类的食物,但是在员工手册里只提及了“兔子血”没有提到山羊肉,这说明要么员工看不到山羊肉,要么员工看到山羊肉不需要处理,前者的可能性非常低,因为大象区保安他都能看到为什么别的员工看不到?假设园长眼里山羊肉都是兔子血因此不知道山羊肉的存在,但园长花如此好的待遇善待保安,保安为什么不告诉园长?虽然可能看到山羊肉就没事,但是员工的职责不仅仅是保护自己还要保护游客,因此只要看到货架上莫名其妙出现的食物统统都该收起来才对。

当然,如果你要我把这个圆过去也可以,但是这样假设就增加了,而且写故事的话没必要追加这样的假设。比如说动物园的饮料店可能本来就在卖山羊肉,但是“它”对山羊肉做了特殊的处理,“它”不是凭空造出了“山羊肉”,而是对本来的山羊肉中的一部分做特殊处理,让感到慌张的人会看成兔子血。

3:如果海洋馆外的告示是“它”做的,而“它”又不能方便地区分猿猴和人,那么“它”为什么要在告示上让人去猿猴区被“它”袭击?

这是因为这个告示是临时告示,贴这种告示可能是一个动态博弈的结果,“它”最初可能贴过让人去别的更容易被袭击的地方的告示,但是随着园长在大象区设置专门保安,让员工往大象区丢虚线部分,减掉兔子区的树荫,这些地方就不方便袭击了。因此,对“它”而言,最适合袭击看得到海洋馆的人的地方就是猿猴区,因为这里看不到海洋馆的正常的蓝衣员工根本看不到第二条路,所以园长也就没法让他们往这条路上丢虚线部分或者把这条路上的阴影处理掉。猿猴区虽然袭击还是不方便,但相对于其他位置来说是可能已经是最方便的了。而对于看不到海洋馆的游客来说,“它”可能是会让这些游客去大象园区先看看不正常的大象产生恐慌和幻觉,因此园长在游客指南里会提醒游客“警惕和你分散过一次的游客,尤其是在他推荐你去海洋馆或大象园区时”。

4:如果海洋馆不想让袭击发生在海洋馆,为什么要允许“它”出入?为什么要帮“它”放黑衣。

因为海洋馆根本不能阻止“它”进来,所以不如给“它”留个鲸鱼区储物柜,而黑衣则可能是在白天海洋馆没员工的时候“它”放的,园长极有可能去过海洋馆,因此知道黑衣一般被“它”放在海洋馆,所以在员工手册上让被狮子咬过的员工去海洋馆领黑衣。

而海洋馆客房纸条上写的“不要换衣服,换衣服会被发现”指的很有可能就是不要换上黑衣。

6:兔子周边是怎么回事?

兔子周边极有可能是“它”附魔了的东西,和虚线部分是对称的,虚线部分是园长发明的护身符,而兔子周边是“它”做出来的,使得拿了兔子周边的人类意志力变不坚定,然后就会看到海洋馆和猿猴区第二条路,变得更容易被袭击。这个附魔可能对未成年人没有效果,或者“它”不愿意袭击未成年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海洋馆会让员工把兔子周边偷走,这就是为了让袭击不发生在海洋馆。而为什么游客不会追究?这可能是因为,意志力本来就感到害怕神情恍惚的游客,不太可能还去斤斤计较一个兔子周边,找员工追究。

为什么园长不直接要蓝衣员工收起兔子周边并处理掉?这可能是因为贸然处理这些带附魔的东西会对员工造成危险,最安全的处理办法就是卖给未成年人让他们拿走这些东西。

7:游客捡到的纸条和海洋馆里的纸条是否是同一人所写。

这个就目前的信息来看不能完全肯定判断,可以是一个人写的也可以是两个人写的。

8:大象区保安既然知道那么多事情,为什么不直接跟园长联系要园长把这些都写进员工手册,而是要自己写个便签贴在安保室?

因为大象区保安不是一般员工,他和园长一样都是知道“它”存在的人,他是园长专门请来对付“它”变大象攻击人的,待遇也是特别的。大象区的尖叫声可能就是大象区保安在驱逐“它”时,“它”发出的,因此大象区保安可能有知道“它”存在的必要,但园长是不希望普通员工知道而感到恐慌的。

9:园长如果一心想保护游客,那动物园为什么不直接关门大吉,这样不就没有游客出事了吗?

这是故事的基本设定,必须默认,可以理解为游客不是一般的普通闲人,由于特殊的原因,不得不参观动物园。

10:眼睛数量是怎么回事?

眼睛数量是园长和最后纸条的作者用来判断是不是人类的准则,但是这个视频里除了水母之外,所有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都是两只眼睛的,都是横着排列在鼻子两侧的,而且水母根本就没有眼睛的,正常人不可能拿眼睛数量来判断面前的东西是不是水母。

因此,眼睛数量不可能是用来区分人和动物的准则,这个准则绝不是在你出现幻觉把人和动物搞混的时候,为了让你克服自身的幻觉而作出的,唯一可能不是两只眼睛的,只有可能是“它”,而这个准则只有可能是“它”本尊变成人形到了你面前想要搞你的时候你需要提防的。

为什么眼睛数量会出现问题?这有两种可能,第一就是“它”变成人形的时候眼睛数量有点问题,真的不是两只。第二种可能,就是“它”可以附身被“它”操纵的员工,而“它”附身的时候“它”的形象和员工叠加了,所以眼睛数量和位置可能会出现问题。

后一种可能性比较高,因为“带兔子耳饰”的人可以混进游客当中,如果这时候眼睛数量有问题游客不可能发现不了。

11:“它”如果能操纵一部分被袭击后的员工,比如让这些人到处宣传海洋馆的存在,制造恐慌,加入蓝衣员工的工作并干扰它们等等,“它”为什么不让这些员工去物理围殴园长和大象区保安?

我前面提过,“它”在物理上的战斗力十分低下,不能当着工作人员面破坏动物的园林和笼子。而园长和大象区保安可能无论是精神上的装备和战斗力还是物理上的装备和战斗力都非常牛皮,即便“它”让被操纵的员工去物理攻击也可能打不过。

12:海洋馆有没有从其他地方来的客人?

我之前提到过,海洋馆有可能有从其他地方来的客人。因为首先员工能从其他地方过来,既然员工都能从动物园以外的地方过来,不能认为这些地方就没有其他游客过来。

再者,如果海洋馆全靠一个动物园里惊慌失措出现幻觉的人来营业,按照正常逻辑这海洋馆肯定是赚不了几个钱的,既然都赚不了几个钱还怕什么馆内发生袭击影响生意啊。

可是如果有从不是从动物园来的游客,海洋馆为什么不直接在告示上写“动物园来的游客直接滚蛋”呢?对此只能认为动物园来的游客也不能完全拒绝,能多赚一点钱是一点钱,但黑衣人被导致袭击的概率太高了,必须赶走。


I:没必要害怕

有众多朋友看完此视频后感到害怕,这是大可不必的,虽然“它”是一股超自然力量,但是“它”应该算是非常弱鸡的超自然力量,从我的分析中你就可以发现:

1:“它”没文化,不识字,被睿智的园长忽悠得团团转

2:“它”物理战斗力十分低下

3:“它”怕狮子

4:你只要不慌“它”就没什么机会

5:园长战斗力很强,“它”没法正面干死园长,大象区保安也能让“它”尖叫。园长到处找“它”solo,“它”还不敢应战

6:海洋馆虽然没法拦住“它”,但是“它”的行踪也已经暴露给了海洋馆,海洋馆对“它”的行踪也基本知情,到“它”最常去活动的鲸鱼区摊牌,对“它”说:别在劳资地盘上撒野,拿上你的山羊肉滚蛋。

7:“它”已经快被动物园和海洋馆逼到走投无路了,最开始“它”是可以在兔子区,大象区袭击人的,海洋馆里也敢搞袭击。但后来兔子区树荫被修剪,大象区有人丢虚线部分,袭击很难成功了,在海洋馆袭击也基本搞不成,“它”被逼得只能在馆外贴个临时告示忽悠人去猿猴区的第二条路,还要冒着危险变狮子搞事。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怎么逃离动物园呢?如果上述的推理是成立的。就可能有两种办法可以离开,第一种,就是园长肯定希望你出去,肯定在地图上标记有出口,而且这个出口极有可能就在猿猴园区的左边那条路上也就是本来的那条路上,你照着走就没事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么容易就能出去,那为什么海洋馆纸条的作者还会被困,并且写着出口不在猿类园区呢?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只有不慌,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看到这个出口,极有可能只有看不到海洋馆的人才能看到这个出口,所以海洋馆客房的纸条的作者是看不到这个出口的,自然他就会说出口不在这里。但他又说“有出口”,这说明他极有可能看到不慌的人从猿猴区出去了,然后他跟过去也想出去,但是他太慌了看不到出口,就以为出口不在这里。

那你要是慌了,要怎么才能出去呢?也很简单,慌了的人是可以看到海洋馆的,你坚持到16:01分后,到海洋馆,照着海洋馆做,多半能避开袭击,然后你在那里留宿。等到第二天早上六点红衣员工下班时,跟着红衣员工就能离开。

首先,海洋馆有底气对红衣员工说“外面没有动物园”,说明员工肯定不是从动物园来上班的,也不可能从动物园下班。你如果能跟着员工出去,那自然就可以离开动物园了。

当然也不排除员工能出去你不能出去的情况或员工出去不是动物园你出去是动物园的可能性,但是只要你回复安定到看不到海洋馆的水平,你也可以按照游客指南的指示走出去。


user avatar   zhai-mou-94-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设定上明显就有问题。

既然后面有园长以及办公室的存在,前面的蓝衣员工守则却只字不提,就已经不合理了。而且园长守则里是明确要和蓝衣员工配合的。

大象园保安也有同样的问题。


园长按理来说是不应该看见红衣员工的,不过园长守则中明确写出来了,可能看见。

但红衣员工守则中没有相互照应的情节。



简单说吧,海洋馆以及之前的那些内容,是原本的内容。

大象园保安之后,是后补的,之前根本没想到,以至于前后照应不足。


说bug有点过,但至少算是缺陷了。



而且,很多地方明显有头没尾,属于只想让你猜,却不想让你猜中的那种。

我都懒得举例说明,太多了。


要说BUG,也不是没有。

举个例子,游客守则里提到“有人卖给你海洋馆的票,不要买。”

而后面海洋馆的设定是,只有夜间有员工上班。并且完全不拦着别人进入(除了黑衣员工)。

哪有卖门票的事儿啊?合着这海洋馆纯自助设定。

前后矛盾了属于。

园长守则那边也是,“如果看到了可以进去看一看”,那么这个园长的存在就很奇怪:你为啥不要票就能进去看?你又不是海洋馆的馆长。

唯一合适的解释就是:海洋馆根本就不要票,免费看。

但这就和前面卖票的说法又冲突了。




  

相关话题

  如果一个什么都不相信的人进入a岛动物园,那ta会死吗? 
  如果一个什么都不相信的人进入a岛动物园,那ta会死吗? 
  如果一个什么都不相信的人进入a岛动物园,那ta会死吗? 
  如果一个什么都不相信的人进入a岛动物园,那ta会死吗? 
  如果一个什么都不相信的人进入a岛动物园,那ta会死吗? 
  如果一个什么都不相信的人进入a岛动物园,那ta会死吗? 
  动物园怪谈真的毫无bug可言吗? 
  如果一个什么都不相信的人进入a岛动物园,那ta会死吗? 
  如果一个什么都不相信的人进入a岛动物园,那ta会死吗? 
  动物园怪谈真的毫无bug可言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会有人盲目批判民族主义?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年轻人高喊汉服复兴?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