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程序员离开大厂进工厂,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加入制造业,如何看待这一趋势,会带来哪些变化? 第1页

     

user avatar   unknown-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新闻出现是因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是很明确的,就是要让资本和劳动力回归制造业,因为制造业意味着出口,出口意味着外汇,外汇意味着国际影响力。所有阻碍资金和劳动力回流制造业,提高劳动力成本的因素都是脱实向虚的风险,都是不被鼓励的。劳动力优势使得企业能够负担更高的税收和土地能源成本,这保证了财政在GDP中占据大头,保证了充足的外汇收入,这样国家有钱集中精力办军事外交这样的大事。靠着对外援助在亚非拉获得的广泛影响力,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这种路径依赖是很难破解的,因为劳动力进入卖方市场是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是不稳定的源头,我国的传统就是稳定重于发展。

然而劳动力优势仍旧是我国制造业的第一竞争优势,选择制造业等同于放弃劳动法提供的所有保护,选择了与繁重劳动不相称的低报酬。虽然目前无偿加班非常普遍,但是只要严格执行劳动法,互联网企业确实有能力落实法律规定的薪酬待遇,而制造业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在低端出口领域,我国土地能源成本比不过东南亚,只能依靠劳动力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在国内消费品领域,我国的社会消费力决定了制造业企业只能打价格战,长期缺乏利润空间,无法支付高薪。更为糟糕的是,社会消费已经处于下降区间,而且可见的未来无法达到与GDP相称的水平。如果一个人要在大城市立足和结婚生子,那么他必须落户,落户就得买房。然而,这里是一小半人年收入不到一万二,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香港纽约,人均GDP刚超过一万美元,制造业主要优势还是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哪有那么多人具有这个能力呢?买房的结果就是背上几十年贷款,然后时刻担心被优化,只能战战兢兢去讨好上司,默许一切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自愿地充当制造利润的工具,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他还得担心自己哪天生病,担心老了怎么养老,因为福利主义今年多次在主流媒体被批判,房产税等新税种又近在眼前,很显然没有人能指望福利来兜底。为了不被药钱掏空钱包,自然没有人敢像西方人一样消费。

在利润空间更大的高端制造业领域,技术大部分垄断在德日企业手中。而且如同芯片工业一样,这些技术是系统性的被卡脖子,不但没有光刻机,连生产光刻机的精密车床也没有,甚至制造这些精密设备的材料也生产不出来,这些问题凭借几个硕博根本解决不了,即使能够解决其成本也会导致技术失去竞争力,而且开发出来就过时了。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制造业技术上不可能完全自主,所以只要和欧美的关系不缓和,高端制造业机会很小。至于智能制造,特斯拉已经证明了智能制造的技术关键和利润空间主要是在软件上,是软件定义了硬件而非相反,所以智能制造当中能够获得高薪的依旧以互联网人才为主。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即使是如此压榨员工多数制造业企业活得还是很艰难的,近年灵活就业人数是与日俱增的。垄断行业的国企确实是遵守劳动法,所提供产品价格远高于国际均价,就这样不少国企还是年年亏损的,你觉得民企玩得起吗?而且垄断行业的国企是不怕破产的,真做不下去了财政会出来兜底。原因也很简单,企业由于土地能源等因素成本不比国外同行低啊,提高薪酬就活不下去啊。曹德旺确实在美国建了厂,倒闭的民营厂撤走的外资厂确实不少,搬到东南亚的厂确实也不少。

而且劳动力优势也不仅仅是企业层面不敢放弃。你会发现所谓勤劳忠顺,默默奉献而不求回报的老黄牛精神是被刻意营造成一种社会共识的。深圳地铁的广告和城市宣传片鼓励人们加班,不躺平,不摸鱼;苏州法院判决不愿意加班的员工向公司赔偿;模仿西方工会要求“讨要薪水,减少工作时间和改善工作条件”的尝试一律被视为是收了西方资助恶意破坏生产秩序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大牛助手这样能够欺骗打卡软件的程序连开发者也被抓起来了;拍摄工地实况的大猛子和拍摄瑞典程序员按时下班的maksim都被严重警告而不得不停止原先内容的创作;还有什么“当代青年从未选择躺平”之类的宣传画就不说了,你要是在网上抱怨生活苦,就会有一堆人混淆个人和环境的问题,说你自己不努力云云,还会把什么老太太上街卖菜,农村残疾人买不起假肢裹个草垫子就去干活之类的苦难拿出来歌颂一番,然后反问你凭什么不努力。这种力度光靠资本是达不到的。

至于普通人怎么选择职业,不妨简单算一笔经济账,看看什么样的工作能够称得上一份劳动一份报酬。按照各行业时薪人均GDP比例应达到美国同业四分之一的水准计算,譬如美国劳工局统计得到美国私人企业雇员平均时薪为25.48美元,那按每日工作八小时每月工作22天计算我国企业雇员每月平均收入应该达到1100美元;我国平均工时为每周47.5小时,美国为34.8小时,按照每周40工时加班工资3倍的劳动法计算,我国计算月收入时大概也应该按比例提升至1530美元,大概是平均月薪应达10000元人民币左右。保证达到这个水平的国内只有两种职业,要么在互联网企业拿命赚钱,争取35岁前赚到足够原始资本,要么进入编制不愁丢饭碗,人生平坦的一眼就能望到头。

其中又以公务员为佳,因为公务员基本不会有危害健康的加班,可以拿几倍于平均工资,享受廉价住房,廉价医疗和平价食堂等福利。互联网的未来相对不看好,因为我国企业发展非常依赖于产业政策,作为利润率极高,吸纳大量资金投入,吸收大量天坑专业转行工程师的互联网行业,差不多就是这个产业导向要清理的对象,当然未来前景极不被看好了。而且互联网程序员的高薪很大程度是因为企业赔本赚吆喝,重视占领市场甚于盈利,只要能挖到更多人才,吸引更多投资人投钱,就不会在意付出较高的人力成本,而且这些投资过半来自海外。然而这条路未来可能走不通了,因为只有确定规则保护下的资产才有价值,不可预估的风险等同于无限大。今年教育,游戏,互联网金融等业务的管理急速收紧,而且并没有经过国际投资者熟悉的议员提案,社会博弈,议会立法的一般持续几个月,足够投资人撤出投资的漫长程序,相当于这个管理逻辑没有可遵照的明文规定,是不可预估的风险。国际风险资本使用他们惯用的市场调查,民意调查,或者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都无法找到合理的逻辑来预测这些事件,所以很多投资人就干脆抛弃中概股。滴滴的退市更是使得投资人们彻底抛弃最后的幻想,更加明确了这个投资原则。不能赔本赚吆喝吸引投资那就得去抠利润率,人力成本就会开始被压降。

对非关系户而言,最好的选择其实是移民。即使是编制人员也已经开始减薪了,比如上海杭州等城市今年就已经普降四分之一以上。原因非常简单,地方开支不够用,就业率不乐观,依赖土地的财源结构也无法继续了。目前维持公务员待遇已经给经济带来了巨大负担。大量公务员拿,与之相对的是地方上不靠土地很难维持基本的医疗和教育开支。如果只靠正常预算,地方连挖路修地铁以获取KPI也已经拿不出钱了,得发债,搞城投公司,在正常财源外贷款融资。很显然,如果强行维持现有公务员待遇并大量扩招,经济会被彻底拖垮。千万别以为体制内待遇好,也从来不搞优化是因为没有资本家剥削的缘故,从某种意义上正是体制外的加班和低薪使得体制内得以维持现有待遇。未来编制人员的员额缩减甚至都不奇怪,历史上精兵简政国企改制之类大规模取消铁饭碗的事件并不少。缩减编制人员数目实质上有利于提升就业,因为这些人员并不为地方带来财源,只会消耗财源。现在企业几乎是把劳动力成本压到最低的,所有劳动力开支都是刚性的。每增加一个编制人员,企业就只能开除若干个员工来缩减支出。

移民带来的好处包括打工者一分劳动可以得到一分报酬,医疗教育和社保之类的支出在公共开支里的优先地位,人人能看得起病住得起房(诺西那生钠在澳洲一针只卖208人民币),租房者也能和土著一个待遇,子女也可以和本地土著一样受教育和参与升学,创业者也可以得到公平的竞争环境,不用担心被关系户挤垮或者成为政客作秀的代价。

虽然亚裔歧视客观存在,但美国华裔的生活比起国内而言算是天堂了。如果你打算上进,如果你不是关系户,去硅谷或华尔街的大厂也是你用十年寒窗打败几代人积累成功率最大的路径。美国没有人会要求你服从什么大战略,只要不违法,你尽可以开展任何业务,投资人或者老板几乎只会看你的赚钱能力,华人学者技术成功创业的例子也非常多。如果美国政府无端限制你的事业,你甚至可以起诉其违宪。如果拿到了国籍,那你尽管躺平,失业救济能保障你有房可租有炸鸡可以敞开肚皮吃,只要不吸毒或赌博就不至于当流浪汉。美国亚裔可以罢工,可以和雇主集体谈判,没有人觉得你是收了钱捣乱,昂撒犹们甚至会和你一起上街举牌子喊口号。美国亚裔可以上网任意批评美国政府政策或者法律制度不合理,这不会被视为不爱国,反而被视为督促政府改进的爱国行为,昂撒犹们还会和你一起批评。美国亚裔可以直接去办公室找选区议员反映问题,没有人会觉得你在递刀子或者应该送进精神病院。美国亚裔的平均寿命是86岁,比日本还要长,癌症康复率也是世界第一,盖因医疗技术先进,医疗保障完善,压力也小,不至于猝死。


user avatar   industry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敢不敢具体讲讲,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在宜宾开展招聘,招到的都是哪些高学历的人才呢?到底有多少程序员主动去宜宾加入宁德时代?

知乎上随手一搜,即使是宁德时代这样的制造业大厂,给员工又是什么样的待遇、职业环境和职业发展空间?就这种待遇,能招到什么样的高学历人才?

就算靠骗、靠忽悠招到了,干不了多久也会离职。


当然了,这并不是宁德时代一家公司的问题。

在制造业公司里,宁德时代已经算的上是一流公司了,其他的只会更差。

比如我经常提到的某数字重工,在机械行业属于顶尖那一类,在全球占有率都很高,然而又是怎么对待员工的呢?

可能有人说了,宁德时代、XX重工都是民营企业,国企制造业应该好一些。我随手查了几个关于我老东家、某大型制造业国企的评价,压榨员工方面可一点都不比民营企业手软,待遇什么的还更差。

那些没进过工厂、没下过车间的互联网写手们,建议你们以后吹制造业之前,先去这些制造业领域最顶尖的公司去调研一番,或许可以重塑你们的三观。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码工要为国家着想,我不进厂谁进厂。

这就是码工的理想主义……


user avatar   mo-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之前回答已经晒过一次数据了,重复一遍:

80后有4000万大学生,赶上了入世红利和基建高峰,“白领”岗位尚且不足,已经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90后有6900万大学生,赶上了互联网红利。但是互联网行业岗位配置比传统行业集约,而且它本身还会吞噬传统行业的岗位。所以90后白领岗位的需求增长跟不上就业人口供应量70%的上涨。这就是90后学历竞争残暴,内卷白热化的根源。

00后预计有9000万大学生,他们能赶上什么红利?目前什么都看不到,已经发生的三大红利:入世、基建、互联网,都在下坡期甚至步入尾声。那么理论上岗位需求应该是萎缩的。但是供应又增加很多,还有几百万考研考公的堰塞中。

问题的本质是大学生供应高峰比较经济发展高峰滞后了10年,波段错开了。

90年代经济野蛮生长的年代,人才供应严重不足,70后就800万大学生。

00年代高速发展的年代,供应又有点过于足了,80后直接飙了5倍,所以80后已经填满溢出了。

10、20年代经济内生动力其实已经无法和前20年相比,更多是资产膨胀拉动,所谓新常态。那么供应侧理想状态最好稳下来,每年毕业稳定在400万到500万,局面还可控。

然而没有,一年更比一年强,今年毕业超过1000万。就业市场真的需要1000万大学生嘛?多出来的怎么办?这道题就不是选择进厂还是不进厂,而是选择进厂还是“灵活就业”?央视是在指路:白领岗已经卷麻了,快去卷蓝领吧!

宣传总归是拿好的来做榜样,你卖柿子也是选大个的放外头啊。挑出一些海归啊,硕士啊,就是做个引导:看看连他们都不寒碜,你们三本劝退专业的矫情什么。

形势就是这么个形势,关键是看清自己。你要是上流专业可以力争码贵或者体制适用专业考公,当然是更好的选择;家里有矿外语流利润得出去也很不错;要是平庸院校劝退专业,该往蓝领卷那还是趁早卷。同龄大学生与非大学生,70后是1:30,80后是1:6,90后是1:2,00后是1.5:1。现在去卷还能卷宁德时代,等00后主力上来说不定就卷富士康了。


user avatar   fu-lan-ke-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来源是CCTV-2的经济信息联播中播报的同标题新闻。

但是如果你看完这个新闻报道之后,你就会发现,说这个新闻是标题党都算是轻的了,说严重点,这就是一个………。

这个新闻的标题是:研究生、博士生开始青睐工厂,程序员离开大厂走进工厂!

可以说这两个论点在新闻报道中均没有得到体现和论证。

全篇新闻报道了对三个在工厂工作的人的采访,一个是没有说具体学历的在杭州某工厂当高级技师的方浩。



他说自己一开始也有想过转行,但是后来工资待遇稳步提升,就不想走了,认为学技术是有出路的。

第二个是南洋理工大学毕业的硕士谢同学,从采访中,他的言论中的一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他应该是参加了某集团性质的大公司的校园招聘,被以类似于“管培生”的名义录取进公司,他原以为自己也会在CBD上班,没想到先被分配到了工厂里做物流工程师。


所以,这份库房里的工作,很可能只是一种短期的轮岗体验,最后还是要回到某个部门的。所以他才会在被采访的时候显得如此淡然优雅,波澜不惊。





最后一个是毕业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吴同学,因为她就说了一句话,所以看不出到底是什么情况。


最后这个新闻又采访了一个人大的教授,说制造业非常有前景!


从头到尾并没有数据体现,到底有多少比例的高学历人才主动选择了工厂,又有多少是因为没得选才去的工厂?更没有数据体现,同一个高校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在两边都有得选的情况下,到底选哪个的多一些?

靠着三个采访就想证明 “研究生博士生开设青睐工厂” 这个论点,这也未免太过草率,不像是一个央视的经济类节目该有的水准。

另外,这个新闻一开始说程序员离开大厂进工厂,但在报道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也没看到是哪个大厂的程序员纷纷离开大厂去了工厂,像这样的人到底有多少?

就开篇一个宁德时代在宜宾的工厂招聘,现场火爆,就想说明这一切?

去应聘的其实大多都还是周边的本地人,理由也很简单,就是这个厂开的工资高。

像这样的工厂,只要开出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待遇,去任何一个中小城市,都会出现招聘现场火爆的局面,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这种新闻,如果看了就真的信了的话,那………


user avatar   zai-hui-shou-wo-xin-yi-jiu-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有制造业才能解决千万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观四川时代宜宾招聘会有感

据媒体报导,12月3日,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在宜宾开展招聘,吸引了大批求职者,现场人山人海,热闹程度堪比春运。新兴产业的崛起,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加入。

如今,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以达到一千万之多,如何解决这些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成了当今社会的重中之重。一个人的就业,不仅对于个人及其背后的家庭是一个重要事件,对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来说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就业问题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们的高校教育走了大量的弯路,各个大学的教育,在以就业为向导这方面,一直都是弱项。当然,这也不仅仅是我国的问题,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地脱离实际工作的问题。这也就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众多深受高等教育多年的高材生,却无法获得实际工作的技能,更无法在社会上找得到一份有持续发展的工作、

这样的结果就是大量理科生去当了程序员,为虚拟的互联网行业一再增加泡沫;而大量的文科生,这是干脆以考公为名义来逃避就业,在家里“青公度年”。这些行为,不仅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也是一种对社会教育资源地浪费。从小处说,每个“青公”背后的家庭,都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从大处着想,如果我们整个社会都去写代码,都去考公,那么航母谁来做?芯片谁来做?大国重器谁来做?这个现象很危险啊!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制造业的再度崛起,成为了社会中流砥柱的力量。制造业以其理论结合实践的特点,每年成功改造了无数对职业一无所知的青年,他们在车间学技术,谋发展,不仅从一无所知的应届毕业生,成长为能够胜任工厂工作的有志青年,他们用实际行动,提高了制造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促进了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我国跻身世界一流强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所以,不仅程序员要进工厂,文科生也要进工厂。众所周知,我国大学的文科教育,培养出了过多的文科学生,而就业市场却根本不需要这么多文科生,所以大多数文科生的就业,已经成了他们家庭的一块心病。所以这些工厂更应该给这些文科学生一个改过自新,重新进厂的机会。专业不对口没关系,不会做可以学,车间作为学徒工实习一年,只要能够接受实习生的工资,肯放低姿态,肯吃苦耐劳,文科生也一样能够胜任工厂的很多工作。

进厂工作,不仅是普通家境的年轻人的就业渠道,对于家境优越的年轻人来说,更是难得的锻炼自我的经历。新闻报导中采访的员工,有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这样的海归留学生,他们家境不可谓不优越,但是学成归国之后,毅然选择了制造业工厂的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说明什么叫知行合一,什么叫学以致用,什么叫师夷长技以自强,有这样的胸怀大志的青年,何愁我国制造业不强大?

所以,进厂工作既是当代年轻人无比光荣的使命,又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越”,每年数量千万的高校毕业生,既是压力,但同时也是动力;他们昨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制造业的栋梁;他们今天在工厂宣歌一堂,明天会掀起民族工业的巨浪!我们眼前的问题,既是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制造业不仅关系着千万毕业生的前途和命运,也事关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让各个专业的青年们好进厂,进好厂,让我们共同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梦想而努力奋斗!


user avatar   guo-yuan-yuan-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打游戏


user avatar   tylin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


user avatar   jasonhan-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三年前的,不知道被谁带我时间线上了。。。。

三年前想吐的槽,这就吐一下吧。

最直接的结论就是:中二病的强行黑深残,其实就是高二学生强行给初二学生大谈黑社会的感觉。


这玩意我看了漫画,第一卷强忍着吐槽冲动看完的,没继续看下去。 怎么说呢,日本ACG作者,即使比较大牌的,架构起 “黑暗的中世纪” 也大多数都是一团糟,当然,有极少数很好的不在此列。到日轻这块,已经不是“一团糟”这么简单了,算是“最基础的逻辑也会崩坏”这种感觉吧。

其实 奇幻小说作者 背景设定 加构不严谨 是个通病,但是合理合适的,不较真不深究都能过得去,即使按 乔治马丁那个水平,给他的严谨打个85分,大多数日系作品的严谨性都很难及格(60分)

常见的问题有这几个:1,无论背景生产力,政治制度多么 原始, 大城市,王都之类的地方永远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 这边有个例子,世嘉以前有个街机游戏《战斧》,是模仿罗伯德 霍华德 的小说《蛮王柯南》改编的电影所做。 游戏的画风确实,很够味,就是那个蛮荒时代的感觉:

但是 这游戏一移植到PCE 上,加了动画过场,就漏馅了,过场剧情中的画面极度的不协调,好象公元 三世纪的人穿越到了十八十九世纪。 这个吧,怎么说呢,游戏美术设定可以照着 阿诺 舒华辛力加 的电影美术来抄,

自己搭原创的(不知道外包哪个做的,但肯定是日本制作)立马就露底了。

实际上大多数日系作品里想象的欧洲中世纪,或者采用其背景的西幻都有问题,都过于富庶平和,说白了就是他们想象中欧洲就是维多利亚时代那样子,这种错误认知就跟 国内大多数人一提起西方中世纪就是 马克西米连板甲一样。

反倒是中期的最终幻想之类,直接把背景定成那个时代 搞得接近 蒸汽朋克,这种严重的不和谐感才消失。

2,种族,职业永远是本糊涂账: 在日系奇幻当中, 矮人和精灵 是职业,你很难搞清这个逻辑是为啥。

比如这个东西,五个角色职业分别是,战士,牧师,法师,精灵,矮人。

然后它的精神续作:

六个职业分别是 战,法,牧,盗,精灵,矮人。

问题是这玩意 是真真正正 拿 到过DND2版授权的作品,是正儿八经的 龙与地下城。而且官方还要解释,战士其实是野蛮人,矮人才是战士。 就是为了妥协于日本多数民众的错误认知而故意 设定成这样的。

同理呢,反派,不管是啥种族,无论地精,兽人,巨魔,牛头人,一概的是“魔物” 简直 满身是槽无从吐起。 这玩意还传染到了台湾, 当年 阿玛迪斯战记 里面,不管牛头人,无头骑士,泰坦巨人还是天使 恶魔的,一概是魔兽。

以上说得,还都是 优秀,经典作品,不去追究奇幻设定 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哥杀这玩意,第一页,就让我对日系奇幻积攒了这么多年的吐槽欲望刷新了一个级别、首先是冒险者公会这玩意,都说日轻奇幻是学DQ,可是人家DQ 只有酒馆,没有冒险者工会这玩意儿,在西幻里 冒险者属于集流浪汉雇佣兵,盗墓贼之类社会盲流于一身的人士,所以在酒馆这种鱼龙混杂地方找工作找雇主很正常。 类似的赏金猎人工会 我在JRPG里就见过一个, 世嘉的《梦幻之星4》但是人家那什么背景?人家那是 对标 星球大战,沙丘,曼达洛人那种 。生产力到了,经济情况到了,才会有这种东西。

再说 哥布林这种生物, 在 神话 原生设定里 是很厉害的东西, 采用原生设定比较接近的作品 比如 漫威的 雷神2 电影 ,进攻的就是哥布林,在地狱男爵2里还差点把地狱男爵搞死。 蜘蛛侠的死对头 绿魔,其实就是Green Goblin 绿皮哥布林。 (注DND中 这个定位给了 卓尔精灵)

把哥布林当 低级怪的,其实就等于你认同了 DND的那一套。认同那一套 却又玩跳反 ,这就很无语。

其实日系奇幻种种怪象,大部分原因都是:中《巫术》的毒太深了。

《巫术》是史上第一部 电子RPG游戏。对日本游戏创作者的影响力非常深远,元祖RPG三大作品 就是巫术,魔法门,创世纪, 以当年的电脑机能而言,是做不出多少游戏内容的,所以它把重点全放在了 下地下城 杀怪捡装备上面了。这样的话,非地下城地区,就完全的工具化了,意思就是,地下城有怪物,有宝藏,而地面上,什么武具店 防具店,酒馆,全是工具人,因为实在实在没有资源分给这些 游戏里次要的部分。 这不是因为 不想做,而是做不了。

日本人对巫术非常痴迷,创作出了不少类似作品,包括 日版巫术,冬宫 XX迷宫之类的东西。

但是你写小说,做动画的哪来这个限制啊。 就照着抄不动动脑子吗? 他们是看了巫术那种 打怪 ,卖战利品交任务,再下去打怪的游戏流程,才臆想出来 西幻的世界就这么小格局的吧?


user avatar   bu-shi-zhou-su-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版药厂公开到岸价了吗?没有。为什么?




     

相关话题

  要学 Python 需要怎样的基础? 
  国内的程序员(软件工程师)这一职业,是吃青春饭的吗? 
  为什么现在很多工厂招不到工人? 
  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被面试官套路了? 
  2012 年韩寒在博客中所说的中国工业水平低下,是否属实? 
  腾讯罕见闪崩 10%,外媒报道或因微信支付违规面临创纪录的罚款,会给腾讯造成哪些影响? 
  react让我怀疑自己没有当程序员的天分怎么破? 
  三本本科生能搞人工智能吗? 
  新浪微博做了哪些恶?比如买卖热搜? 
  如何看待最近抖音出现好多女理中客? 

前一个讨论
丰田和本田既有技术又有钱,为什么把性能车市场拱手让给BBA (AMG, M-Power和RS)?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蜘蛛侠会出现的三虫同框?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