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有一所「完全佛系」的幼儿园,你有勇气选择吗? 第1页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家就是选择佛系幼儿园,知道后果是什么吗?

小学整整追赶了两年,到三年级开始,才赶上同学们的进度。这还是我每天耗费大量精力追赶补课才实现的。

如果这个结果你可以接受的话,那么确实可以佛系。

实际上大概你可以选择这条路,一个佛系的幼儿园,再对接一个佛系的小学,再对接一个佛系的中学。然后,想办法把他弄进一个佛系的大学,然后再去找一份佛系的工作。

一旦你跳出了这条路线,就会遇上空前的压力,而一个学生处在一个「大家都比我强」的环境里,是比较难受的。


user avatar   soundgirl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所幼儿园,难道不应该邀请我去当嘉宾吗?我就是佛系代言人啊。

大理我是去过的,风景很好。有个湿地公园,随便找个树一靠,观云流转,静听天籁。

等等,我来找图,这是自然状态下的田野:

这是云和光线:

这是洱海:

这在湿地公园:

假如你生活在一线城市,去了大理,忽略掉游客,立即能感受到当地人走路节奏的不同。

慢,是一线最稀缺的。

在一线,买菜的老人家,走得都比小城里快。

大理的建筑,因为前来……寻找别样感受的人吧,整体风格却不俗,尤其是小院与内饰,力争建出特色来。民宿酒店的管理水平,悄然间开创了一个新的行业。

在大理的酒店里,你会看到很有逼格的书架与书籍。

落地窗与洱海,星空房与石榴树,大理,带给你遐想,收容你内心想要的流浪——舒适的安宁的流浪。

大理,是别致的。

我们去大理时,带着一岁左右的小皮。在第一张照片不远处的田间,遇到一对农民夫妇,带着他们一两岁的小孙女,农休时吃午饭。米饭加土豆——在云南被称为洋芋,似乎大理也这么叫。小女孩会自己勉强用筷子,这让我和皮姐夫印象很深,因为我们把筷子剔除出幼儿的生活,怕不小心摔倒扎到他。

但这个小女孩,她用筷子会很安全——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是她和筷子,都属于天地覆盖下的大自然。她不会像在折叠的高层公寓中长大的小皮那样,于拘束中体验活泼——小皮会随时在公寓里奔跑(我们楼下没住邻居),会在感受到将被阻止时嬉笑着躲避大人……这一切都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假如你去除这些,假如一个孩子觉得不会受到注意和阻止,他们反而变得自在而安然,少掉了许多淘气。

所以,最好带孩子的地方是哪里?

只有两个秘笈,能让你一天一天,一年一年,不发脾气:

  • 大自然
  • 小伙伴

这两者随时提供着丰富多变,满足着孩子们的探索欲或交互感。我们最近每个周末都去爬山,走到密林深处,森林吸附了所有的噪声,那一刻,你的心跟着沉静,让你吼,让你叫,让你带着烦躁吵闹,似乎都不能够。

在自然中,人体会到一种隐隐的统一性,带着一种臣服。

这是难以形容的感觉,除非你真的不带功利闯入其中——不是为了旅游,不是为了打卡,不是为了拍照与留念。你只是遇到一片自然,成为它的一部分,感受它带来的启示与静谧。

于是我对皮姐夫说:我小时候的印象,乡亲们对孩子话很少,但开口多是柔和的,感觉现在大人们对孩子说话多是命令、制止和训斥,那种天然的愉快感不见了。 现在站在这条林中小道,我觉得是因为城市中的人,远离了自然,没有修复,只有源源不断的透支与勉力支撑……

林中飘落着树叶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4811528164143104

拍上面这一段时,旁边其实很多人,隐隐也有人声。

但叶子飘落,带来的感觉是极静的。有一个姑娘被吸引,脱离了小伙伴们,一个人停在这里静看。

我们在都市中缺少的不是美丽的人造景观,而是天然的自然静谧。

从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大理,还是某方小小的未被商业搅得底朝天的土地,都拥有着都市里寻觅不到的生活。

在此时此刻,我们还未曾回归——

假如我们去向的是大理,带去了热闹,留下了垃圾。

但未来的一天,希望不会太远,未来的一天,我们忽然发现,全部的我们,不必只挤向一个地方:有的前去,有的归来。

我们不再告诉孩子们,人必须统一走向某一个地方:去人人仰望的学府,走人人羡慕的路线,进人人热望的大厂,做人人称誉的工作。

希望这一天早一点到来,希望教育使人们专注于各自脚下的生活。

你受教育,是因为你热爱自己,热爱生育你的土地,热爱热气腾腾的生活。

有时你走向远方,有时你留在当地。

这中间没有比较中产生的优劣,只是自在下的适意选择

假如这一天到来了,或者你的内心做好了准备。

那么,将有许多遵从自然的学校兴起,不止在大理,在许多个角落。

那么,人们不再视佛系为非主流,而是遵从本性自身——这中间没有优劣,只有不同。

有的人要过五彩奔跑的生活;

有的人要过安静悠然的生活;

各自安乐,相互协作。

每一种愉快的选择都不另类,也不需要勇气,只是合乎生活本身,只是遵从天然。

这样那样的幼儿园里,当然会有许多自在的孩子,难道不是吗?

如果传统的学校里,无法打破筛选本质,人们被挟裹进一场又一场竞争游戏。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也许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讨论如何各得其所的退出和协作——

理想情况下,学习,不该成为一种制约和束缚,而是启发、帮助和成就。

这需要规范和门槛,也需要从根源上检讨教育的初衷。




  

相关话题

  2021 年你心目中的年度最佳手机是什么? 
  2022 年,你计划看多少书?有书单了吗? 
  如果让你重选一次,你还会选择你的专业吗?为什么? 
  幼儿园的痛点是什么? 
  2021 年你拍到过「海拔最高」的照片是哪张? 
  心力交瘁,该不该换个带小孩阿姨? 
  学费一年 20 万元的幼儿园究竟好在哪? 
  与孩子相处,如何做到「不越界」?这个边界怎么设定相对合适? 
  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不是算数)启蒙? 
  作为家长,你认为在儿童安全教育和设施改善方面,我们还应做些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果AMD破产倒闭了,Intel真的会因为反垄断法而被拆分吗?
下一个讨论
存不存在24寸左右,144及以上刷新率,ips,2k分辨率的显示器?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