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2 考研报考人数 457 万,相对去年增长 80 万,反应了什么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何苦老是问我你们明知答案的问题...


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795万,18年820万,前年834万,去年874万,今年909万。

四年之内,增量多了一百万人,相当于对GDP的增长要求多了起码一个点。(很粗暴地算,GDP一个点增速对应1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而17年我国的GDP增长是6.8%,今年GDP有计算意义的增速——今年大概在8.1%,但去年是2.3%的低位。为了准点,咱取两年均值——大概是5%多一丢丢。

也就是相比四年前,我们的年经济增速低了一个多点,但需要新就业岗位的人口(只计算单纯新增,不计算累计就业失败和产业转型导致的新增失业)多了起码100万人。

这里就藏了至少200万人的缺口。

分流80万人去考研,太合理了。


往回倒十二年,真的很难想象现在的考研狂热。

那时候是老师抓好苗子去读研,因为很多孩子本科毕业就被企业要了,要抢。

我当年在系主任的劝诱下,大二蹲网吧为研究所写了一篇论文。修改完毕那天,老师翻着我的论文对我说:

“如果有志于学术,你就可以读我的研究生;如果没有意向,你大三就可以直接去上班了,这篇论文就算你毕业了”。

23页两万来字。我至今对这篇论文还颇为自得,因为我在09年就写了“高速网络+智能个人终端+个体信息节点”,现在想想,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嘛。

如果当初答应的话,我怕是要以挂科九门的“九门提督”身份,去读一位博士生导师的研究生。

但我还是拒接了老师的好意,因为我周围稍微活泛点的都去上班了。我校的理工生,例如广播电视工程这类专业,干脆是被企业整个班打包带走。

就是那种校招面试等于登记,只要专业是,你就来。

考研那时候在我们眼里真的很学术,很青灯古佛。

09年GDP增速9.4%,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国产业升级正在进行时,确实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但拿这个来解释百万数量级,有点牵强。

17年的考研报考人数才201万,才到四年后今天的四成。

这就是就业的后置与分流,把隐形失业问题先交给家庭和学校做个缓冲,减轻经济政策的压力。

咱不是反智,多读书必有好处。只是从文凭的溢价来看,高校文凭的就业收益确实在暴跌,尤其是非名校的学生们。

因为金字塔尖的学历永远是高价值的,但普遍的学历价值取决于市场的容量。

市场缺高素质劳动人口,高学历的普遍价值才能起来;市场只需要常规素质的劳动人口,高学历就要贬值。


可你也没法怪现在的孩子,谁也没法给出更优选。

因为更卷的还在后头,明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大概率突破1000万人。

00年到18年,新增人口都在1500万至1700万区间,基数稳定;于此同时,高考录取率在最近十年从60%多冲到最高81.1%。

因此尽管基数稳定,但因为录取率走高,大学生总量在未来十年内都会处于一个高位,年新增就业压力千万人很正常。

如果再算上可预见的缓慢去工业化,那总的就业压力也必然长期高企。

休怨今年春花稀,未知来年秋风疾,加油吧。


user avatar   zhong-wang-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目前有个很不好的现象是,幼儿园高中化,小学高中化,初中高中化,大学本科高中化,研究生大学本科化。

什么意思呢?中小学高中化,是说幼儿园和中小学都在拼命灌输智力知识,尤其是能通过考试量化的智力知识。有个笑话,问3岁孩子英文词汇量6000够了吗?答在美国够了,在海淀不够。家长和学校恨不得让小孩在小学一年级就学完高数,每天盯着不让小孩玩,不停地按智力成绩攀比、排名。除此之外的事情,比如儿童必须的游戏、社交、家务等活动则漠不关心。

与此相对的是大学本科高中化。通过高中化的幼儿园和中小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会考试以外,其他方面一塌糊涂。没有自主规划人生的能力。自制力也缺乏,因为从小到大都是被监督着学习,并且自主学习的乐趣已经被成绩排名和老师家长考不好就打骂等因素摧毁了,所以一有自由空间就一分钟都不想学习。这很正常,想想看,你玩游戏漏补一个兵就是一顿棍棒,你还想玩游戏吗?估计你宁肯偷偷看数学书也不想玩它了。此外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等都缺乏。一个从小到大只会做题,看异性一眼都被视为罪恶的做题家,能在大学里一下子就学会找对象吗?所以这些小孩到了大学,出现了很多适应不良的现象。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手里有钱,第一次摸到电脑和手机,第一次能谈恋爱。然而他们根本没有做好技能方面的准备。所以高校不得不采取高中化的管理措施。大学生不学习怎么办?组织强制集体自习。大学生不锻炼怎么办?组织强制集体跑操。沉迷游戏怎么办?规定本科生不许带电脑。对大学生的培养标准变成了“只要听话,就不会出事儿。安心学习四年,赶紧走人”。这简直搞笑。按理说成年人学不学习、锻不锻炼,都是自己的事情。可惜假如高校不这么做,学生就会“出事”。为了给高中化的幼儿园和中小学买单,大学本科也高中化了。

那很简单,毕业自然找不到工作嘛。因为大多数人高考报志愿时候压根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进入大学以后除了做题以外,也什么都没有干。既没有目标,也没有规划。但凡能说出业内有哪些公司、哪些岗位和自己专业对口,这些岗位的要求是什么,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技能,还需要加强哪方面之类的问题的人,基本上大三就手握一大堆offer了。可惜至少有一半的人做不到。这些人焦虑迷茫的时候,就万事不决去图书馆刷题,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无能,以为刷足够多的题好工作好对象自然来。毕竟老师家长一再告诉他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嘛。那怎么办,自然毕业就失业了。

然后这些人就把原因归结到“我学习还不够努力”上。因为在他们眼里,世界是按考试成绩排名的,全球状元拿全球首富的薪水,全球榜眼拿全球第二的薪水,全球探花拿全球第三的薪水……如此有序排列,就像原子依次排列在高低能级那样规律整齐。那现在我找不到工作,肯定是我还没考上找工作的分数线呗,只要继续努力考试,过了线,好工作自然会分配给我,就像当年我考得好老师家长分配小红花那样。(有多少本科生能理解世界的本质很大程度上是按运分配的,并且有勇气接受这一点,并且对自己有自信去面对书本和父母没教过的挑战呢?)

顺便多说一句,公务员就是典型的以考试分配的职业,公务员的两大特征:考试和稳定,是这种思维的完美延续。所以很多人考研考上以后,继续迷茫三年,毕业了出来继续住公考班。可以说是当代范进了。

我不是说考研不好,或者当公务员不好。但它们都只是人生的其中一种可能性。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因为整个教育过程,导致大量的人除了这两个选择以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还有哪些其他的可能性。假如一个人通过社会实践、主动收集信息、理性判断、权衡比较等手段,得出了公务员是自己最想要的岗位,因为它可以为人民服务,或者带领某个地区脱贫致富,或者认定自己追求的重要人生目标之一就是住的离家近,或者其他的什么理由,那这非常好。但有多少人只是被社会大潮和父母推着向前走,稀里糊涂就去考完研再考公了呢?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问题,毕竟被动的人生也是人生,主动的人生也是人生。被考试的社会风气推着随大流向前走并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既然选择了随大流,就要接受大流很拥挤这一事实。其实你也可以选择去非洲,知乎大V曹丰泽就去非洲了,他不喜欢西二旗的地铁的那种人群蠕动。他现在过得一点也不挤。当然他放弃了选调。反正路嘛都是自己选的。

——————

补一个典型的中国“优秀”高中的例子,你们说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高中生上了大学以后,除了准备考研,还能干什么?莫非居然还会创业吗?


user avatar   cai-niao-zhi-zun-3000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百多万人考研的时候,媒体说,“社会不需要这么多研究生”、“研究所都是泡沫”和“考研不为科研只为学历和工作是国家不幸会败坏学风”。

四百多万人考研的时候,媒体说,“加油!青春要奋斗”、“越努力越幸运”和“梦想青春汗水你值得”。



user avatar   bigbossj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导师们的打工人来源依然繁荣,可以继续压榨。


user avatar   kao-yan-er-san-shi-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幸亏我考的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zhangxi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下上面回答的知友,分析的角度略微单一,其实几个方面的原因都有,不能完全归因于疫情影响下就业难,社会卷的问题。

首先,研究生是扩招的——2019年招收91万,到了疫情年2021年研究生在国家的扩招政策下变成了111.4万,2022年研究计划是110.7万,虽然略有下降,但是可以看出,国家还是在用这个方式,引导年轻人去读书,减轻就业市场压力

其实国家还有其他几个方式——比如升了很多专科为本科,比如大力提倡第二学位(既大学生要在大学里多读一年,拿双学士学位),比如鼓励大学生参军,创业(参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这些政策都是为了减轻就业压力——考虑到中国教育系统是自上而下,所以老师也会引导年轻人多读书。所以考研火爆也是国家政策引导的一个体现

当然,我并不否认之前知友提到的,学历贬值现象研究。但是这并不是中国一个地区,各个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如此,美国十多年前就有:today's master degree is yesterday's bachelor degree.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台湾十多年前也有句名言:本科生是条狗,硕士生满街走。如果你跟日本人,韩国人聊天,差不多同样的情况。所以重点是,学历贬值并不是只出现在中国大陆地区。

除此以外,我觉得“网络营造的焦虑感”也占一部分。媒体本身就不断的给学生灌输压力,学历的重要性,收入和学历的相关性。我们的媒体设立出的模仿角度相当单一,都是什么本科生发了多少篇SCI,硕士生如何力压群雄,然而你还在宿舍打游戏躺平??? 这种社会营造出的焦虑感,使得年轻人们更加的希望用学历来弥补自己经验上和技术上的不足,使得自己有个更好的起点。

我个人觉得由于我们的独特的“高考”制度,“考研”制度,这种较为奇葩的人才选拔制度——使得我们产生了“学历崇拜”(至于为什么我们的人才选拔制度奇葩,我在其他的答案里讨论过)。学历崇拜也占有一部分原因。高学历会在各个方面给一些优势,其优势超出了就业,跟人的婚恋,朋友圈,自我效能,甚至别人对你的评价,都会相关。在30岁以前,学历对婚恋的帮助,甚至对部分人超过了“富二代”这个title。

总之,就目前的答案,我并不十分满意,包括我自己的答案。我觉得这是一个有学术性意义的讨论,跨越了高等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和文化学。值得学者们跨学科,联合起来研究。也呼吁其他学者可以把目光更多的转来研究实际问题,而不是总是围绕着一些假,大,空的概念来水论文。


user avatar   ao-zhou-nan-hu-shi-nik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单单是考研。考公,考编的人数今年都冲破了云霄,而且肉眼可见的是未来会越来越多。

说穿了就是钱难赚,屎难吃,都想找个避风港,或者想提高学历,将来出去找工作起点高一点,仅此而已,还能怎么看待?讲个笑话,医院药剂科窗口发药初中生都能做的活现在药学硕士学位起步。如果你读的是分析方向,那你在硕士期间学HPLC学MS学解谱熬实验,毕业只为了能做初中生都能做的活。

至于为什么钱难挣,依我之见,应该是美国澳洲日本韩国加拿大新西兰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瑞典芬兰挪威等等等的锅。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济下行+非必要不出国


user avatar   anzhongguancha-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要考研?

如果把视角拉转回到九十年代,你会发现,那个时候社会上的很多岗位都是只要求中专以上学历,大专都算是妥妥的高材生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企业里的会计基本上都是当地财校中专毕业的,小学老师和部分初中老师也都是当地师专的中专毕业的,高中老师很多也就是大专毕业。

在二线以下城市里,各行各业的技术类业务类岗位都是中专大专生为主。

但是这种现象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基本上从2004年以后,很多这些以前只要求中专学历的岗位就都纷纷开始要求本科学历了。

原因也是很多人提到过的,我国从1999年开始,大学开始大幅度扩招了,这个扩张一直持续到了今天,而第一批扩招后的本科生就是2003年毕业的,这个毕业生数字也是随着扩招持续变大,所以每一年毕业生人数都会再创新高,每一年也都会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当社会上的本科毕业生像以前的中专大专生一样多的时候,基础岗位就开始提高要求到本科了。

而今天在上演的故事只不过是把本科换成了研究生罢了,只要研究生继续扩招,就会有更多的人去读研,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过度的供应导致学历通货膨胀,然后再倒逼更多的人去考研。

但盲目跟风考研,显然不能解决大部分人就业难的问题,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着?

都……就相当于……

听起来荒谬,但在某种环境下,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有一定道理。


user avatar   xiao-xiao-de-chuang-k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应了什么现象?反应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被忽悠瘸了!

作为一个考研领域的知乎答主,我可能是最喜欢劝娃娃们弃考的答主之一。

基本每天都在骂骂咧咧的劝本科生,没有想好到底为什么而考研你就别考。

首先承认,考研是性价比很高的一条大学生出路,但是这个性价比很高有个前提,那就是考研适合你。

我想问问头顶上那457万娃娃,考研真的就那么适合你吗?

先说这个数儿。

看着挺唬人,人挺多,你的真正竞争对手没有这些人。

宏观上来讲,457万是报名人数,是交钱人数,这457万有多少是属猴哥的,就特娘的喜欢整到此一游那出儿的,懂的都懂。

报名457万,第一天进考场的可能也就420万,政治考完手太踏马酸了,受不了这个苦。

本着爱国的情怀,下午英语又少10万人。

下午英语答完,不行,压力太特娘的大了,早死早超生,第二天数学又有20万人没来。

数学考完那杀伤力更大,谢谢考研数学,让我尽早了解到自己脑袋没有沟和回,平整像踏马刚出锅的水豆腐。

30万人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和华罗庚根本不是一个物种,选择放弃。

真正进考场的可能也就360万人。

这里边还有考试睡觉的,重在参与的,没事撑着的,还有进来就为了看一眼专业课真题的。

那些用心答题,从头到尾稳稳当当的,也就350万。

这350万里至少还有50万是踏马10月份才开始准备的,单词一遍都没背完的,政治肖四肖八就看个封皮的,专业课就背个名词解释的,考研还踏马不考名词解释。

总体正儿八经考研的,也就300万撑死。

微观上说,你的竞争对手就是和你考同学校同专业那千儿八百人。

有些冷门专业可能你的竞争对手就那么七八十人。

你怕他个锤子。

总人数457万还是857万和你屁的关系都没有!

你把竞争对手干趴下了,你就是爹。

用不着胆战心惊,坐立不安的。羊了个驼的,都是第一次当人,凭啥我就不如你呀。

实在心里紧张,我教你们一招儿,考专业课那门,你的座位前后大概率是和你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竞争对手。

这样方便监考老师发卷子,你要自己答的不好你就连踹凳子再放屁的。

你不会也不能让他们舒服了,先拖两个下水再说。(狗头)

.

说完了这个数儿,再说为什么我开头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被忽悠瘸了呢。

你有没有想一个问题,你为啥要考研啊?

是不是身边有人告诉你不考研不行,不考研压力大,不考研没有出路,然后考研又怎么滴怎么滴。

就不管谁告诉你的吧,肯定是有人和你这么说

然后有的娃娃理直气壮的来找我我说,我不考研我能干啥?就业就业拉胯,考公考公竞争压力大,出国出国疫情让我害怕,我还能干啥。

你说的对。

是不是有人告诉你考研得买这买那,背单词得买课,学高数得买课,背政治得买课,专业课得一对一。

只要买了你就能考上。

有的娃娃说,那我不买我咋学啊。

数学前期把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吃透了就行。英语前期把单词背了把语法学了会分析长难句就行。政治,专业课前期不用看。

哪怕你考研,现在很多资料自己收集就可以。

你看,考研得自己整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整理好了还得学。

所以,我问问你,谁告诉你考研简单的?

考研踏马也不比那几样简单哪去啊。

你随便拽过来一个研究生学长学姐,你问问他。考研和读研哪个难?

十个得有八个告诉你,考研算个鸡掰,读研那才真的是压力大。

考研和考公,就业相比。最大的弊端就是,他得多走一步。

就业,只要你入职了就赚钱了,养活自己了。

考公,只要你考上了就稳定了,也能养活自己了。

考研不是啊,考研考上了你得读,你得毕业,你还得找工作。

并不是考上研了,就万事大吉了。读研期间不拼命,找工作还是不理想。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实际情况。

问题是现在有一些人,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把读研这一步给省略了,把你考研读研期间的困难给简化了,造成了考研改变命运很容易这一错觉。

改变个鸡掰啊。

人想凭借自己的努力跨越阶级,绝对不是一张研究生文凭能搞定的。

你进入社会五年之后,肯定会明白这个道理,现在可能有人不信,等你挨揍的时候就啥都明白了。

找工作难不难,难!

考公难不难,难!

出国难不难,难!

考研也踏马难啊,谁告诉你考研简单的?你确定你更加向往研究生的生活,不喜欢公务员?不喜欢找个班上?

同样都是难度很大,为啥不选个自己喜欢的,非得跟着大流儿,非得让别人绑架你呢?

考研难,假设你两年考上了。读研三年,一共五年。

你要是喜欢,这五年很值得。

你要是不喜欢,工作五年,慢慢做个中下层小管理,他不香吗?

你要是不喜欢,感觉读研卷,出国读研不也是一条道路吗?

你要是不喜欢,五年考个公务员,在老家搂着媳妇结婚生子他不香吗?

我感觉人啊,还是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只听单方面的建议,至少也应该做到了解吧。

各大平台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工作,哪怕前期工资低一点,看看有没有发展前景。

了解一下国外的高校,如果家庭经济条件支持出国留学,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啊。啊对,国外院校我们不了解,这确实是硬伤,可以找找有经验的留学老师规划一下看看合不合适。

多留意一下当地公务员的岗位情况和报考要求。

我一直认为,三四线城市,考个公务员是性价比最高的。

哪条不是养活自己的道路。

还是特娘的被忽悠瘸了。

.

总结一下。

考研行不行,行的。

难不难,挺难的。

我也从来不反对娃娃们考研,我就是感觉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目的,随着大流儿不知道为什么而考研,挺二的。

那100多的报名费,花的真特娘的不值!

最后说说想好了为啥要考研,也确定了自己要考研的娃娃。

加油吧。

不得不承认,考研真的是越来越难了,我考研那阵全国考研人数才100多万,现在450多万,不是一个难度级别。

早点开始准备,早点背单词,早点学高数。

用尽一切努力,考上它!

马上放寒假了,这个寒假别光顾着亲亲抱抱举高高,凑空也学学习。

等考上研了,你把对象撇土星上去都没人管你。

推荐一款知乎的课程,挺适合现在基础阶段了解常识用的,不收费,需要的娃娃可以尝试一下。

还是那句话,想好自己考研的目的,比盲目咔咔学,更加重要。

千万别被忽悠的不会走道了。

我是十五

我爱你




     

相关话题

  考研人有什么快乐吗? 
  请问跨考法硕和考会计专硕哪个好上岸? 
  边工作边考研,考上了就辞职去,没考上继续工作,神不知鬼不觉,可行吗? 
  文科女生 我大学专业课学的是会计学 但是高数根本不懂 专业课学的尚可 想考研 法硕不考高数 该怎么选? 
  考研复试时,教授喜欢看到怎样的简历? 
  都八月份了,考研阅读理解还是看不懂,该怎么办? 
  化工专业考研是应该继续化工深造还是跨考法律硕士? 
  找到自己的热爱前是否应该先完成自己的任务比如考研考公之类? 
  已经大三了,想考跨专业研究生,应该怎么办? 
  普通的三本院校,考研的道路上,到底有多困难? 

前一个讨论
12 月 23 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下一个讨论
对于 2021 年深圳教师降工资的事大家怎么看呢,是真的吗?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