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运营岗位上摸爬滚打近2年的人,我认为目前互联网行业依旧值得进入。
互联网行业最吃香的时候是在2012年,虽然说现在已经过去10年了,但是互联网仍旧是一个很靠谱的大方向,每年都有大量的人进入。
对于普通人来说,它或许就是发展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互联网行业的起薪普遍都要比传统行业高,涨薪也快,
并且互联网行业随着时间和时代的推进,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岗位需求量越来越大,与其在一旁观望犹豫,还不如现在就投身其中。
根据去年4月份智联招聘发布《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中显示,互联网行业是大部分应届生主要的求职方向,而且互联网仍处于上升阶段,但是上升的速度不及刚开始的时候那么迅猛,
早在四五年前,互联网头部企业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飞速扩大的时候,正是互联网整理飞速增长的阶段,行业前景一片大好,运营、设计、人力资源等职位空缺非常大,满足了一大批岗位求职需求。
所以我们现在,也只是度过了这段时间来到了一个上升较为平缓的时期,但也绝对不至于到望而却步的地步。
那么现在再回到题主想转行新媒体这个问题上吧,说实话,在年龄上你并不占优势,但不占优势并不代表没机会,你在进入新媒体运营行业之前,
你要去了解新媒体到底需要哪些储备,需要怎么进入,都有哪些门槛,新媒体运营的难度在哪里?这些都是你要去调研的问题,只有了解清楚了,你才知道这份工作到底适不适合你。
至于经验问题不用过于担心,没经验可以学,谁都不是天生就会的,况且新媒体运营门槛本身就不高,一般系统学习3-4个月就能胜任这个岗位了,我整理了之前转行时学习的资料,有感兴趣的可以找我哈。
运营的岗位有很多种,但他们所需要的能力都差不多,只是侧重点不同,而新媒体运营岗位比较偏向全能一点,各种技能都会涉及一点,下面就列举出新媒体运营核心的4个技能。
作为一名合格的新媒体人,内容选题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每天都会和大量的文案打交道,但文案写得好不代表就会火。
从现在大部分刷屏的文章来看,有很多文章但从内容层面上来说,并没有特别优秀,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结构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缺点。但它们为什么会刷屏呢?这就是选题能力的重要性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发生过这种情况,一篇文章细细打磨了两三天,内容非常优质,结果发布后就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泛起一丝涟漪,而随手发布的文章却反响很大。
这主要原因就是第一篇文章的选题没做好,这个选题覆盖的人群并没有很广,都没什么人搜索,又哪来的流量一说呢?
文案撰写能力是每一个运营人的基本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很多人看到文案就想着退缩了,怕自己的文笔不行,写不出好的内容,其实不然,新媒体运营岗位拼的是综合能力。
只要你能把自己的语言组织清楚,有条理逻辑清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当然,有出色的文笔最好不过了,如果没有,你可以在前期通过多看多练的方式来提升,在输出内容之前,一定要输入,看一些关于运营、文案的书籍,这里我推荐一本《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我觉得非常不错。
或者找一些爆款软文来拆解,找出它们的独特点,文章的结构等,然后自己在根据结构加以模仿,逐渐锻炼出文案的逻辑思维。
涨粉最快最省钱的方式莫过于裂变了,作为一名新媒体运营,活动裂变方案是一定要会策划的,并且很多新媒体公司都会举办很多线上或者线下的活动,而这些活动方案的策划都是需要你来完成的。
活动策划主要包括规划、准备、执行和复盘,活动规划包括确定目标用户、活动预算、主题以及规划好活动的具体规则和玩法。
提出活动主题创意,安排好人员,按照计划执行每一个环节,期间不断监测活动的数据情况,根据数据及时调整策略,在活动结束后还要进行复盘,把每一个环节做的不好的地方进行优化迭代。
数据分析指的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数据分析要做到的,就是帮助产配带来更好的结果,
数据作为定量的衡量方式,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产品运营的情况,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产品、用户、渠道、进而优化运营策略。新媒体运营做的数据跟专业做数据的不一样。
我们只需要导出数据,分析一下标题和内容,看看哪篇文章的阅读量高,分析出阅读量高的原因,有什么特点,粉丝喜欢什么样的内容,根据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需要查看了解这家公司的主营方向,至少你可以定位这是一家什么性质的公司,针对不同个性质的公司展现不同的能力,比如公司是服务性质的,你在面试时就要表现你的服务意识,
如果公司是以产品为主的的,在面试时就可以聊聊产品。了解客户群体,你就可以结合自身定位一下,看看自己或身边的人有没有接触相关产品或服务,在面试时要是聊到这方面,可以大概说说自己或者别人的反馈。
在了解完公司以后还要仔细研究岗位JD,针对岗位的需求调整简历,把自己最匹配该岗位的经历放在简历上,这样可以提高面试通过率。
首先,不论哪个公司哪个职位,第一次见面可能对你没有任何了解,肯定会让你做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其实不用太激昂,能把你先表现的信息表达清楚就行。
在自我介绍逻辑上一般可以,先表达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热爱,然后表现自己的经理与岗位的适配度很高,最后突出一下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秀表现就差不多了,自我介绍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尽量把重要内容压缩在3分钟内讲完。
面试过程中主要说简历上没有的内容,因为在你过去过去面试之前,面试官已经把你的简历看过一遍了,如果你只是一直重复简历上的内容,面试官对你的好感度会直线下降。
最后,写到现在也快有2300字了,希望我的这篇回答能对题主,对想转行新媒体运营的人带来一点帮助,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肯坚持。
我的建议是,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如果是钱,有父母需要钱治病,有弟妹需要钱上学,需要钱快速改善自己和家庭的情况,那我觉得你可以转互联网。
现如今,互联网依然是中国拿命换钱最好的行业。
如果你还想要点别的,如休闲、陪伴家人、健康生活、工作生活平衡,那我劝你三思,你进入互联网后这些东西注定会离你而去。
我刚加入互联网的时候,属于中国互联网高增长的尾巴,那时候真是躺着就能做增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接入移动互联网,DAU、GMV、广告收入自然而然就增长起来了。
后面随着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开始用户时长和流量的争夺战,做增长越来越难,压力也层层加码,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再变忙。从去年开始,反垄断重罚了多家互联网公司,对游戏、视频、娱乐、算法等领域重拳整治。
中金有个研报称腾讯2021年第四季度广告收入预计下滑13%,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做增长的压力暴增。是个人都明白,顺风躺着做增长容易,还是逆风下滑做增长容易。
还有我要辟谣一下,表面上各家互联网公司在2021年下发了各种文件称不搞996了,但实际上工作更忙压力更大更卷,远超以前“996”时代。
至于未来,共同富裕是时代大旗,互联网从业者绝对是受冲击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无论是互联网数字税还是遗产税,都将对互联网产生巨大影响。
所以,抗压能力足够强,对金钱极度渴望的,就来吧。免得一堆人说我焊车门。
2022.2.14更新:
因为疫情居家办公。后台收到好多小伙伴的私信咨询新媒体运营的学习,我在这里统一回复下:不建议大家盲目入行和报班。
你需要先确定:这个岗位是否适合你!
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给你分享一份入门职业规划。每天19:00 统一发送。
先说结论:就答主个人而言 2022年转行互联网行业还是真香的。
本文原创发布「橘子运营日记」公众号,转载需注明来源。
每10个人里就有8个人有过转行的想法,最终转行成功的大概只有2个。本人跟题主同样28岁。曾用了3个月时间,从零基础成功转行新媒体运营,并斩获5个offer。现在已经入职3个月了,所以我对这个问题应该最有发言权了。
我翻遍了知乎所有的回答,发现其他答主几乎都没有零基础转行互联网的经验。所以都只是在讲2022年要不要转行互联网行业,却没有转行互联网行业的详细方法,所以我想从过来人的角度聊点不一样的,并且重点讲讲转行的方法。
接下来我将结合我零基础转行新媒体运营的经历从5个部分:
一、迷茫:职场老鸟转行
二、真香:互联网运营曙光
三、奋发:转行计划准备
四、坎坷:岗位技能学习
五、蜕变:求职面试上岸
来进行回答。(前方干货预警~~)
本人28岁,身边的同龄人都在忙着结婚、生娃、升职加薪。与同龄人相比,我没有那么优秀,无房无车无对象,甚至到了这个看似应该稳定的年纪毅然决定转行。
辞去了做了4年的看起来收入并不算低的工作,从零开始。而在这之前我是一名初创型公司的销售。
虽然说努力与收获成正比,但其实,月初到月中连续加班做的方案,也换不回月底的一张客户的付款水单,这才是我的常态。
时间久了,总感觉找不到努力的方向。而且由于行业性质的原因,签进来的80%的项目都以失败告终。
这也就意味着需要不断重新开发客户,没有什么资源的积累。再加上频繁的出差和996,我便萌生了转行的想法。
那么我是如何确定自己要转行的呢?
我的打分情况:
我的打分情况:
个人现状综合分析:
对于目前工作的兴趣很低,工作倦怠,工作内容原因造成价值感不高。就目前的工作,在能力上提升空间不大。在现在的岗位上继续晋升,也不是我心里想要的。接下来换岗位,职业。
注意:
读书的时候我只上了个三流大学,学了个三流专业,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才做的销售,本想着先凑合一段时间,慢慢再看其他工作。
但没想到一做就是这么久,就这么凑合了下来。现在痛定思痛要转行,又谈何容易。
当我把我转行的想法告诉我的朋友,朋友直接反问:“你做了销售,你还能转行呀?
但是我的心里明白:摆在我面前的只有2条路,要么认命,要么拼命。虽然相比应届生我的年龄真的没有优势,但是想想往后的几十年,我要这样凑合吗?不,这次我绝不能再将就!我一定要转行!
确定了自己要转行,接下来就是确定转行的方向了,根据之前的自我诊断,我为自己接下来的方向做了一个规划模型:
1.行业:互联网
原因:朝阳行业,发展空间大。
2.职业:运营
原因:运营工作是针对人的工作,不是标准品,机器很难替代。且过程可以数字量化监控。
3.企业:中小型
原因:门槛相对大厂没那么高,零基础转行友好。
又了解了互联网运营的种类:
因为我是一个重度网络爱好者,平常活跃在知乎、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平台,所以便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新媒体运营。
但是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是否值得我转行呢?做为冲浪小能手的我又上网查了下数据。
传媒行业对用人需求的词频数据显示,新媒体、互联网词频统计分别位居第1、第2名!新媒体岗位需求已超过2000万!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和传播行业的人才增量都体现在新媒体岗位。
再来看一组最新数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随着用户对内容平台的依赖性增强,各内容平台中日均使用时长超过30分钟的用户规模均明显上涨。
抖音、快手、微博、哔哩哔哩、小红书平均每日重度用户(2021年9月日均30分钟以上)规模分别达到2.92亿、1.32亿、0.75亿、0.27亿、0.2亿。
根据大数据来看,随着新媒体的渗入,其发展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当详细了解并且分析了新媒体运营的工作前景,也结合了自身的实际情况慎重考虑,我最后还是决定要转行新媒体运营。
确定了转行方向我便于当月底提交了辞职申请。一来是因为工作节奏996,业余时间少,我怕自己在忙碌中又把转行搁置,二来是想给自己压力,不留退路,尝试着逼自己一把,三来是因为也有一部分存款,足够支撑我进行转行。
8月最后一天的下午,同事们给我办了送别会,这4年来我数次送别其他同事,而这一次终于轮到了我自己。
就这样,我告别了朝夕相处4年的同事以及奋斗了4年的公司,满怀不舍与对转行的期待,开始了我崭新的生活。
离职后,行动方向便清晰了起来,那么接下来就要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以敲开行业的大门。
做为flag大旗的优秀旗手,也为了在转行的过程中保持学习的主动性,我给自己定下了转行目标flag。
也就是通过学习想要达到的成果:3个月转行成功,拿到offer入职。
高举转行的flag大旗,转行之旅便正式开启了。(前方高能预警~~)
虽然对这个岗位有概念,但是岗位要求具体如何,自己能否匹配,我心里却有个大大的问号。于是我开始在各大招聘网站进行了新媒体运营相关岗位的搜索。
分析了几个岗位之后,我发现对需求招聘的岗位来说,在岗位信息中基本都会标注:
注意:除了招聘网站,你也可以通过问答网站(如知乎)、行业内人士咨询的方式了解目标岗位基本情况。
和很多小白一样,零基础该如何学习?技能怎么练习?如何面试?这些问题绊住了我。但是做销售这些年的鸡血精神告诉我,没有困难的任务,只有不愿意学习的打工人!
我搜索到了许多的新媒体运营教程,不得不说,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足不出户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免费课程贼多。
看了一堆关于怎么排版、写文案、做UTM链接、起标题等等资料教程。我把这些都一一放进我的收藏夹,仿佛拥有了它们,就离成功入行不远了。
然而看了2周的资料后我绷不住了:免费的内容虽然对小白友好,但是内容过浅,实操性不强。一切学习都停留在理论上,看过的内容也总是过2天就忘记了。遇到问题也没有人解答。
这对于大龄转行的我来说时间成本太高,于是便选择了付费报班学习。
报班毕竟涉及到真金白银,所以在选择上我是谨慎又谨慎,由于之前听过一些免费课程,我便把选择范围缩小在了之前听过免费课程的3家,也是知乎网友推荐频次较高的。
经过最终对比我选择了半撇私塾。主要原因其实就2个:
1.学时明确,学习到求职面试的时间在3个月内,符合我快速转行的要求。
2.垂直新媒体运营,理论+实操+作品集+求职面试,内容覆盖全。
最大的缺点是:视频运营部分是在求职成功后学习,很多新媒体运营岗位都有视频创作的需求,求职时有一定局限。这一点让我纠结了很久!
但是我的目标是最短时间内完成转行,所以这个问题最后就忽略了。
在这段时间我经历了一天被3次催交作业的紧张;章节测试、项目考试不合格的郁闷;修改3次后的作业依然不合格,改到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的气馁;
写文案熬夜到凌晨的拼命;边吃饭边构思着陆页文案的专注,甚至还有精心优化后的文案阅读量惨淡的痛哭流涕。
我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加入了多个学习社群,互相讨论学习内容,沟通学习进度,加油打气,当然也会偶尔互相吐槽一下,释放学习的压力。这让我更好的坚持了下来。
注意:
所有学习阶段的付出只为了拿到心仪的offer,求职面试阶段真的是又紧张又兴奋,紧张是因为终于到了临门一脚,担心发挥不好而错过心仪的职位,兴奋同样是因为离心仪的职位近在咫尺了。
准备简历期间,我特意推掉了所有的朋友饭局,连偶尔的刷微博知乎也都暂停了,几乎是足不出户,全身心投入。
我在写简历的时候用了STAR 原则,简单讲就是描述我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通过什么样的行动做出了什么样的成果:
先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项目实战经历汇总起来,根据岗位描述来调整简历,确保要让简历中的每一条经历都和岗位要求相匹配。
期间我还整理了相关的19份可编辑简历模板,也记录在公号「橘子运营日记」上了。
面试阶段主要说简历上没有的。当然,说简历上没有的,不等于就完全不说简历上已有的。
我的逻辑是:先表达自己对这个行业、这个岗位的热爱,然后表现自己的经历与岗位相匹配,最后突出一下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秀表现,核心竞争力。
还要表明出自己将会长期工作下去,不让面试官觉得我是把这份工作当成跳板。
求职阶段我共面试了8家公司,其中第1家因为过于紧张面试官的问题没有回答好,当我回去复盘的时候,又把卡壳的问题重新整理了思路。
为了防止再次失误,特意找了朋友又做了一次模拟面试,并且把之前整理的面试问题又复习了几遍。
后面的几次面试就顺利了很多,最终拿了5个offer,成功入职。
注意: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转行的焦虑,敢于正视自我的需求。从零开始也并不可怕,年龄也不是问题,可怕的是你并没有为自己拼一把的勇气,有没有改变自我的决心。
转行过程中的必要的学习,是为了积蓄力量,以便让自己走的更远。虽然一个好的老师,一群好的学习伙伴,更是前进道路上的强劲的助推器,赋予你正向的能量。
但是最终能走多远,更多取决于你的坚持和付出。
2021年我的转行虽然成功了,但又是我另一段学习的开始。
2022年我也计划,将我的转行经验都详细地记录在公号「橘子运营日记」上,时刻激励自己。
如果你觉得我的经验对你有帮助,可以点赞鼓励一下~
如果你有更多转行和新媒体运营的问题,欢迎留言讨论,我会根据大家的提问进行更新的~~比心
中国陷入产业升级诅咒当中,想在一线买房就只能做互联网和金融,产业升级最终结果还是做高科技的赶不上做拉皮条业务的,所以产业能升级都是一个问号。
而且考虑互联网35岁确实有很高风险,你必须夫妻双方都是27-28岁就工作,税后到手,强调一遍,拿到手现金超过60万每年,保持10年,而且不打算要孩子,才能比较没有顾虑上车北京房子(要考虑贷款利息)
首先别低估这个税后数字和时间,绝大多数人真的做不到,而且每两年一张A4纸下来,这些大包裹们年终没有,股票成了废纸,一个黑天鹅就能让你上法拍房。互联网和金融如果都上车艰难,更不要指望其他普通劳动群众。
那些寄托于多发展几个黄赌毒公司上市挣股票买房的做题家,本质思路也是歪的,考虑股市直接炒股挣钱的比例,和惨烈厮杀创业成功上市的比例,抛开户口等政策约束,估计在三线炒股,都比在北京想着研究推荐系统上市纳斯达克成功留在北京的概率高不少。
然后现实具有铆钉效应,一群钉子往往容易处于结构最重要而且最脆弱的地方,而一个钉子又往往在牢不可破但是有你没你也无所谓的地方,带入这种认知偏差,分别得到我身边都写代码挣钱,行业更重要,我也能做到,忽略风吹雨打的危机。以及我的行业铁饭碗,但是我不重要,比不过互联网重要,我就没有发财的机会。
按照现在人口下降速度,等个10年,整个国家的经济模式都变了,去一线容易到和你出去旅游一样,就算早期靠互联网成功留守北京,估计现金全都进了房地产,没钱养娃,没钱做其他事情,在北京也干不过年轻人,只能把自己买的房子出租,等着拥有大量现金的三线地头蛇生娃,从三线杀到北京,而那些生了娃的,到时候,只需要每个月付5000元,就能租到非常好的北京房子,用比还房贷还低得多的价格,拥有品质更加高的居住条件,而那些上车榨空现金流的,也无力靠房租回填生存成本,养老都艰难的一笔。
北京打工人最惨的时候,是人口下降的未来10年,现在都是一群铆钉在一块风吹日晒的铁板上互相比优越而已。
建议选面向境外需求的互联网公司。
面向境内需求的互联网公司,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增量耗尽和政策风险。还有未来持续你整个职业生涯的,内需(或者说明白点,内部的有效需求)持续萎缩的的暗淡前景。未来待遇优越的行业企业,一定和平成时代的日本一样,要么是面向外需做得好的,要么是从央行接水技术好的 。
原因1:疫情后贫富差距加大,而富人的消费率较低(这是经济学常识)
原因2:少子化老龄化,老人消费保守且几乎无法通过金融机构加杠杠。
这两个问题不解决,财政政策也好和货币政策也好都是治标不治本。
别转啦,车上已经很挤了,你再上我们已经在车内的乘坐起来空间就太小啦。
司机,快把门关一下,互联网的寒冬已经来了。
(还是加个逃吧……
其实互联网不是你说想转就能转的,至少去了解一下都需要哪些技能和哪些人吧。
咱不能光想着吃不吃香,也要考虑自己适不适合吃这碗饭。
刚进入一个行业,尤其是年纪大转行,起步肯定不容易,想要做到吃香更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互联网真不是遍地黄金。互联网也不仅仅是一个方向。比如你可以做开发?测试?还是产品经理?还是直播带货?
你想做新媒体。新媒体到底需要哪些储备,需要怎么进入,新媒体难度在哪里?这些自己去躲调研调研吧。反正大家说一千道一万,自己能转进去吃香喝辣的,估计也不太可能在这里苦口婆心教你攻略。
好歹去了解一下市场,搜一搜相关的信息,自己给自己来个梳理,定一个方向再说吧。想好了就去实践实践,有动力和定力估计也能搞一点成绩出来的。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