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80年代以来,有什么曾流行的东西现在几乎消失了? 第1页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放养孩子。

给刚上小学的孩子发一把家里的钥匙,管一日三餐,然后任其自由生长,游荡于乡镇山野之间,拉帮结派,招猫逗狗。最多是隔几天问一下作业是不是都写了,叫过来摸摸衣服是不是穿够了,再交代学校老师一句:“我家孩子不听话您随便打”,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从一个萌娃长成半个大人。

那个年代,大多数成年人工作时间不短,家务劳动时间更长(洗衣机冰箱都不普及,房子要自己修理,柴煤要自己准备)再加上刚刚离开高生育率高死亡率年代不久,对孩子的安全还没看重到今天这种神圣的地步,也只能把孩子放养在熟人社会之中,叮嘱几句不要跑的太远。

说实话,现在我也不肯把孩子这么放出去了。当时的农村小学,秋天开学,总会少一两个学生——玩水淹死了,至于爬树摔断腿,打闹扎伤眼睛,在山上玩火烧了森林……这种事隔几个礼拜就会听说。更何况儿童们在“无政府”状态下自己找乐子,很容易出现斗殴欺凌,被排斥的孩子会过的很惨。这和21世纪的人道主义及父母预期完全不符。

然而,我也很怀念“放养”生活。

首先,它给了孩子自由探索生活空间,自行发明娱乐方式的机会。我当时住在矿区小镇,活动半径覆盖周围十几里的山区,动不动还要沿着尘土飞扬的大道去20里外的火车站,每个沟杈和每个胡同我都钻进去过,每个山头我都爬上去过。至于娱乐么,从规范一点的足球篮球,到野蛮一点的群架,以及在沙地上建造城市,在山间抓蝎子卖钱,去防空洞探险,都是半大孩子的消遣方式。

我们曾经在一处停工的工地偷出砖头和木材,用冬天的水当砂浆,造了一栋简陋的两层住宅。还有一次在七八里外截断小河捞鱼,结果我丢掉了凉鞋,只能光脚回家。如果说文艺一点,我们还根据语文课本自己排练戏剧,延伸剧情,算是最早的角色扮演游戏吧。如果不考虑其中的危险和暴力欺凌,其实这种经历很不错——现在大多数孩子对自己生活的城镇乡村没什么认识,只了解学校-家-商业区的几条街道,可以说孩子的生活空间从二维-三维(爬树挖洞)收缩为一维的线,很不利于孩子接触社会。

其次,和欺凌暴力相伴随的,是友情、合作和自发的组织能力。十几个人借着地形截断小河,这需要有事前的商议,有施工领导者,有多种分工,最后还要制定战利品分配规则,孩子们从中锻炼很强的社交能力,不至于走向社会的时候从零开始。至于打群架,偷苹果,排练戏剧……对勇气、创意和组织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从这些活动中中产生的少年领袖一方面享受同龄人的尊敬和服从,同时也要对同伴的快乐和安全负有责任。这是没有校园的儿童MBA,是乡土版的国产童子军。

放养的日子到90年代就逐渐消失了。这一代父母自己也生于工业社会,不太容忍农业社会“多生几个死一个无所谓”的儿童风险标准,再加上熟人社会逐渐解体,孩子们不再被放养在门外。同时,电子游戏和丰富的电视节目也提供了家门里面的娱乐方式,孩子们写完作业也能在沙发上坐住。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放养模式在中国大多数人口中逐渐消失,宅男比例逐渐增加。

然而我还是很怀念其中的精华——让孩子熟悉生活空间,让儿童在社交中习惯合作,顺便强身健体。如果现在的公立教育体系不再受课堂的限制,在郊区建设足够大的儿童自由活动区,由专门的老师引导、监护儿童们自发娱乐,实际上既节约了父母带孩子去玩的精力,也对儿童的生长大有好处。为此我愿意多交几个百分点的所得税。中国的少先队废掉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功能,其实不妨直接转型为西方式的童军组织,去管理儿童活动区,也算物尽其用。


相关回答:

80、90 年代的青少年放假是怎样娱乐的?

90年代以来,有什么曾流行的东西现在几乎消失了?

哪些有趣的细节可以从侧面反映 1949 年后中国社会的变迁?


user avatar   yao-cai-yun-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想到收获这么多人的点赞,原来这种游戏也是很多人的回忆呀。其实仔细想想,这里面的很多游戏并没有消失,只是随着自己年龄的不断增长,慢慢远离了这些,才会自认为它们几乎消失了吧。

——.——————

十年前,一帮傻孩子吃干脆面集卡片总是集不齐。
十年后一帮成年人支付宝集福也集不齐还乐此不疲。为什么呢?
因为那帮傻孩子长大了。。。。。。


跳皮筋(小学时课间十分钟最爱玩了,男同学老来捣乱)


抛石子(我现在抛石子也很厉害,哈哈哈)


跳房子

丢沙包(沙包我们都是自己做的)


踢毽子(键子也自己做,一个铜钱或螺丝加剪成丝的塑料袋)


抽陀螺(我爸爸还帮我和哥哥做过陀螺)


手上玩皮绳


折飞机


拍画片(有次拍画片,忘记了还在煮饭,结果饭都烧糊了)


挑棍


弹玻珠(子弹)


东南西北


玩弹弓(这个我哥也帮我做过)


还有

钓青蛙


还有喜欢收集贴画,比如吃泡泡糖会有一张贴画(记得有西游记),收集多少就有奖品,可始终凑不齐。还有捉迷藏,捉鱼电鱼,养蚕等等(←_←好吧,自我暴露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啦)


user avatar   lizai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智能手机和pad所取代的大多数事物,都曾经风靡于世。

BP机,大哥大,小灵通,电子词典,PDA,掌上主机,收音机,录音机,自源音响,随身听,mp3,mp4,mp5,gps导航仪,数码相框,卡片机,DV,录音笔,万能遥控器,上网本,VCD,DVD,迷你电视,科学计算器,U盘,电子画板,电子表,随身wifi,点读机,多功能登山机,聊天室,录像厅…………(欢迎补充)

同时,智能手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身份的象征和品味的体现。

未来,得益于扩展坞和投影模块的发展和进一步微型化,取代电脑和电视也是迟早的事。

所以各位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怪你们的孩子沉迷手机,他们只是把你们年轻时花在上述产品上的时间的总和,全都用在了手机上而已。


user avatar   yuky-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这个题,点开了私藏已久的空间相册。。



1. 小时候对这种乱七八糟的多彩橡皮擦蜜汁眷恋,超级难擦还容易把纸擦破!



2. 小时侯还会跟邻居小孩儿一起做风筝呐,用白纸和筷子。

3. 那种像弹簧一样拉开就能夹头发上的你们有印象吗,哈哈哈,我想找图来着,类似这样? 意会一下,我戴过的就纯粹像个弹簧,没这些花



4. 头上戴的这个夹子(/ω\) 小时侯扎丸子头还会有一个网罩。偷偷地放一张小时候的造片


5. 美少女战士的贴纸,这种换装小游戏其实我现在也挺喜欢(/ω\)




6. 泡泡糖贴纸。以前我家门上贴满了各种贴纸,邻居小孩吃过的泡泡糖留下的贴纸都贴我家门上,哈哈哈哈。(*¯︶¯*)




7. 小卡片。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还珠格格系列的,还有各种铠甲勇士什么的。(˶‾᷄ ⁻̫ ‾᷅˵) 玩法就是拍它们?这样说会不会很奇怪,哈哈。 翻面了就算赢。



8. 悬铃花。我特意去网上搜的它的名字,用不用功(/ω\) 把中间的芯抽掉,可以吸花蜜诶,以前邻居家婶婶有养,被我们几个小孩当零食吃,哈哈哈(≧∇≦) 怪甜的(废话,花蜜能不甜吗)




9.其实我也想不到会有9的哈哈哈。叫癞葡萄(鬼知道它叫什么啦,温州话叫它红娘),不确定你们有没有吃过。。





10. 竟然有10!就是这个!缝纫机。最近找了一篇包利民的《缝纫机走过童年》录荔枝来着,里面的描写感觉就是童年没错!

“每当母亲使用缝纫机时,我和姐姐们就会围在周围,时不时地伸出一只脚,同母亲一起去踩那脚踏板。”

“缝纫机不用的时候,机身可以放到台面之下,于是就成了一个很平整的平面,就像是课桌一样。”





哈哈哈,我竟然有6个赞了,开心(≧∇≦)

图源自网络,侵删(。ì _ í。)



假装这是一条分割线假装这是一条分割线分割线

我!的!天!破百了!(⁎⁍̴̛ᴗ⁍̴̛⁎)我要膨胀了怎么办。借用我妈妈在票圈里的一句话:感谢各位亲们的点赞哈哈哈哈(/ω\)

最后送你们一只小青蛙,是我去吃火锅的时候送的ʕ •ᴥ•ʔ


看评论有人说这些可能并没有消失,只是我们长大了,对这些东西渐渐远离了,没错啊,但是现在的小孩儿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小学就开始拥有手机了,手机游戏玩的可能比我们还6,我不确定他们空闲时间还会不会去玩我们玩儿过的这些淳朴?的游戏∠( ᐛ 」∠)_ 这些东西没有消失,可能是玩他们的人变少了吧... 就当作我们的回忆贴看看好了?(有讲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或者电视剧的问题吗,我小时候可是动画大王,开玩笑(/ω\))


user avatar   Constian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一个暴露年龄的。

有一种东西,家家户户都有,但现在几乎是灭绝了。这种东西简直是万能的:

有人用它当烟灰缸;

有人把它当尿壶;

有人把它当马桶;

有人用它吐痰,垃圾桶…

还有人(我弟)用它吃过泡面…………

它就是:

痰盂!





80年代的时候真是到处都是,那个时候很多城市居民都没有独立厕所,住筒子楼。家家户户就都有这个,夜里大小便就在痰盂里解决,第二天早上拿到公厕倒掉。



小时候的我如果要拉屎,就特喜欢在客厅一边看动画片一边拉……(笑个屁啊你)


那个年代的企事业单位里也是必备痰盂,每个办公室必定有,可以吐痰,可以倒茶叶,可以扔垃圾,简直万能。

就酱,想到啥再来聊聊。



~~~~~~~~~~~~~~~~~~~~~

元旦快乐!

再更一个!这个东西我没法考证现在到底还是否存在,因为每次回老家也就过个几天就走了,所以哪怕还有我也看不到了。

这是个赌博机!小时候小学门口就有,专门坑孩子钱的!而且特别贵!几块钱才能玩一次!






我以前学校门口的并不是上图的这种奖励方式,是有“无奖”的选项的!

老板每次自己试玩给我们看,每次都能把球弹到50或100的格子里,而小朋友们去玩,几乎都是无奖!

记得同学好多人被坑。那时候好像是5块钱玩一次,小孩子很多都没有“赌博”这个概念,就图个好玩还有欲望驱动。

要知道那时候大大泡泡糖可是一毛钱一块的!五块钱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天文数字了!我到上初中的时候一天才5块钱早饭钱,因为能吃,往往五块钱不够吃,哈哈哈。

所以小学的时候那人坑了好多钱!不过我因为没钱一直都是蹲在旁边看别人玩的,然后有次我爷爷去接我放学,看我蹲在旁边看,就要给我玩一次。(他觉得5块钱被骗一次不值,但是看我天天在那蹲着,看别的小朋友玩,他心疼。)




结果!我使用了积攒已久的洪荒之力!(因为看的太多了,老板每次用的都不是最大力,而是最小力,不能让弹球撞到顶部,这样才能飞得远!)

我赢了20!哈哈哈!然后还给爷爷5块钱,转头买了好几包小浣熊!嘿嘿嘿!



~~~~~~~~~~~~~~

1月2日更

又想起来一个,小灵通现在还有吗?还记得那时候用的小灵通都是叫ut斯达通还是ut斯达康的牌子来着?


user avatar   zhi-zhi-zhi-hu-47-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这看完了之前的所有答案,都没有提到《幽默大师》这本杂志!这可是从小学到高中最喜欢的一本杂志了!!!

在网上找了几张图怀念一下。幽默大师是从小学开始买一直买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记得那时幽默大师的价格从最开始的3元(好像是),再到3.9元,然后再到5元,随着价格的增长,杂志的封面也从纸质的到像涂了点油的那种纸来做封面,然后封面的那些画的人物和幽默大师几个字也都在周围用什么东西浇了一圈,就是很有立体感了。幽默大师以前是一个月出一期的,所以每个月的开始几号都很焦急地去报刊亭那里问这个月的幽默大师什么时候到,然后还有一季度还是半年会出一个幽默大师的合集,再到后面的时候就开始半月刊了,然后还出了个特辑连环画之类的东西。以前记得买幽默大师都会送一些小的挂件什么的,是幽默大师里面相关人物的挂件,挺好玩的。最开始记得幽默大师里面是前几页是彩印的,后面是黑白的,然后到最后是彩印的,特别喜欢看彩印的。小的时候也特别喜欢看《老夫子》。然后到了高中,也在买幽默大师,但是就很少看了,看的杂志也从读者,意林往萌芽那方向看了。再说一句萌芽的确很好看,那时候觉得。真的很谢谢幽默大师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时光。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理想主义。


user avatar   chengzhim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样理解这句话?从这句话来看,应该如何与女人相处?
user avatar   katra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样理解这句话?从这句话来看,应该如何与女人相处?


  

相关话题

  女生应该如何补充胶原蛋白? 
  童年时代,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是什么因素让你或你熟悉的人年收入突破了200W 并保持的,思维认识突破关键吗? 
  用暖气可以做出什么美食或趣事? 
  婆婆说,这个月怀不上,下个月再怀不上就不要怀了,怎么办? 
  有一个死胖宅哥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哪些让你感到相见恨晚的实用小家电? 
  你为什么一定要创业? 
  工人阶级抵制996,但竞争力上不去,中国如何在各行业领先? 
  据称字节跳动内部正在开发「元宇宙」社交产品 Pixsoul,巨头为什么都在布局「元宇宙」? 

前一个讨论
《西游记》中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下一个讨论
司马相如究竟是凭什么“为郎”的?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