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般,能力有限,知道多少说多少。
鄙人有个毛病,就是引用的内容略多,提前感谢大家耐心读完。分割线下为正文。
众所周知,这个豹豹的头像来自《西游记续集》的南山大王。看外表,狂傲不羁,一脸大佬相;论神通,确实弱豹了。他和白骨夫人一样,都算是本领低微但诡计多端的妖怪(铁背苍狼怪问号脸)。
其实,《西游记》原著对南山大王的物种设定是“艾叶花皮豹子精”。这种动物是否等同于金钱豹呢?从字面意思来看,“艾叶”指的应该是这只豹子身上花纹的形状,而艾叶的形状与“金钱”差异显著,所以鄙人趋向于认为这只豹子并非金钱豹,但也不敢贸然定论。
经评论区一位朋友提醒,艾叶豹其实是雪豹的别称。所以说,南山大王也有可能是一只雪豹。感谢 @无名野道 补充指正。
但央视版《西游记续集》应当认为这只豹子就是金钱豹。剧中孙悟空有这样一句台词:“(那妖怪)是只花豹子成了精了。”而且拍摄用的动物似乎也是金钱豹,毕竟“金钱豹”本身就是花豹的别称嘛。
(2022.01.30)关于南山大王物种的分析,B站弓手冬郎刚出了一期详尽的分析视频,大家可以参考:
其实南山大王的故事应当化用了“南山隐豹”的典故。出自《列女传·贤明部·陶答子妻》:
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
这个典故最初是用于比喻隐居山林而不士的贤者的,而且“玄豹”应当是“黑豹”的意思。可以想象得到,黑豹隐匿于雾气之中更难被人发现。
南朝著名诗人谢脁有诗曰: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北宋文艺大咖黄庭坚亦有诗云:
何时鲲化北溟波,好在豹隐南山雾。
除了比喻隐居的贤者,“南山隐豹”也常用于比喻贤者们所具有的非凡文采。其原因可能是豹子花纹的“纹”与文藻的“文”在古代存在同音通假的现象。并且在很多诗句中,“隐居”与“文采”两重寓意都是连用的。
如唐代许浑《酬河中杜侍御重寄》颔联:
文章已变南山雾,羽翼应抟北海风。
再如北宋王庭圭诗句:
细雨如烟下九垓,始闻岩谷隐奇才。
一朝文彩惊人眼,知自南山雾里来。
又如元代杨奂《试万宁宫》颔联:
南山雾豹文章在,北海云鹏羽翼成。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上文所引许浑、黄庭坚、杨奂三人的诗句可能存在借鉴、继承的关系;而且很多诗人都喜欢将“南山隐豹”与“鲲鹏展翅”这两个典故连用。
到了明代小说《西游记》中,“豹隐南山雾”的典故被作者异化成了豹子精南山大王吞云吐雾、设置骗局迷惑人的桥段。可见老吴(姑且这么称呼作者)也是老化用达人了。
如今,广大网友再次发挥了他们神奇的创造力,居然为南山大王赋予了锦鲤、招财猫一样的属性,使其成为了新一代的招财进宝吉祥物。
从古至今,这只传说中豹子的物种设定换了两次,寓意也换了三种,而且从最初清高出世的意象变成了如今世俗愿望的寄托。
不得不感慨一句:大人,时代变了!
个人认为,网友们的行为就是单纯希望多赚点钱,所以找了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影视形象并将其萌化为吉祥物。这或许也是撸猫潮流与赚钱渴望的一种融合?
总而言之,这无关迷信,也无伤大雅。谁还没点单纯、美好而又世俗的新年愿望呢?何况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顺便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典故,增加点茶余饭后的谈资。过年嘛,大家乐乐呵呵的就好。
古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刘德华《财神到》歌词中也唱道:“财神话,财神话,揾钱依正路。”
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合法地赚到更多软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