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嫁,这男的脑子不太好,对后代基因有影响
以大部分仙女月入几千的水平,为什么能有自信管理好一百万以上的资金?
你的A*C比CFA证书还好使?
让你男朋友联系我,我带他体验一下这个阶层的男人该有的“生活”,然后你就可以滚了。
豆瓣生活组?
一个某拳集中的地方,不应该反婚反育吗?不应该不婚不育吗?不都是新时代独立女性吗?
为什么还在讨论该不该换个老公,而不是讨论“你为什么结婚,不婚多爽啊”?
不应该讨论一下怎么反婚吗?
如果豆瓣这位楼主一个人想结婚也就算了,为什么评论区的人就没有劝人不要结婚的呢?
所以说,哪怕是女权纯度最高的豆瓣,她们潜意识里也没有反婚不婚的概念。所谓的反婚反育,不婚不育,是用来做生意的,不是用来生活的。
“我想婚后管钱。”-----×
“我想要他挣的钱都归我。”-----√
说明女权并不反婚反男,心里比男人都清楚自己是物品,就是要自己用来交易的
只是她们这个物品实际价值是1,她却想卖10,男人不买,她就开喷,还自吹自己是“独立女性”,顺带说“男人买不起自己是男人无能”
好比现实里有个傻狗把3块钱的可乐卖30块,还说买不起的都是穷逼,你看看会有几个人买?
别人是有钱,不是有病
男人接触比自己低层次的女人已经是做了扶贫,提问中这位男性可谓是慈善家了,但他理智还在线一点,结果这女的便宜没占尽就不爽了
所以,男人你得明白:对女的来说,便宜没占够就等于吃亏,就是没有安全感
我条件比提问中的这位慈善家强一些,我一年能花的钱比他的年收入多,而且我玩的比他爽多了
不过女人在我面前没有讨论安全感的余地,她冒出这苗头的时候我就会让她认清自己的位置
需要别人来买单,要别人来负责自己的“安全感”,说白了就是一个要饭的却想管你的经济,忍得了?
我的玩法内核是永远不会给对方钱,你不乐意就滚呗,反正我又不缺人
别想洋洋洒洒一大堆什么安全感、未来,我连蹬鼻子上脸的机会都不会给你
只要展露出占便宜嫌不够的倾向,我直接重拳出击把这种倾向扼杀在摇篮里,让你的想法胎死腹中
大多女伴了解到我条件之后,想强行登我的船
比如,去我的餐厅里作妖,一副以为自己老板娘的架势,踹
变相的带我去见她爸妈,想半强迫的道德绑架我,先羞辱她,再踹
如题目这样一副我没给她安全感的姿态,想管钱,还踹
把我准备的杜蕾斯戳破,过几个月靠怀孕想绑住我,废尽心思哄了她堕掉之后,踹
题目中这种条件不错却不自知,被女人PUA的男性我人脉圈里挺多,我掰正过很多,效果斐然
甚至有几个快步入谈婚论嫁了,我带他玩几圈,让他感受到自己条件能玩到的层次,人家直接取消婚姻或者不结婚了,让女方的高攀灰飞烟灭,投入我们的玩乐圈子
男人只要用自己的钱养着自己,能过的比99%的女人舒服
身为男人你可以不占女人的便宜,但绝对不要让自己吃亏
婚姻和恋爱对当今男性来说是收益非常低的一件事,绝对不值得为此耗费精力
说一个研究结论吧
从配偶双方收入角度出发的婚姻稳定性研究国际上早就有了
实证数据显示配偶双方收入比为1:1.8左右是婚姻稳定的最佳匹配标准
你男票的收入是你是15倍
除非你有某些极特别的理由弥补这个差距到可以对等为1:1.8收入差距的程度
否则你们即使结婚也是大概率不稳定的
当然
只是概率
既然你男朋友已经拒绝了你管钱的要求
至少说明你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可以弥补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
然后
以你们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
若不做婚前协议
其实他要承担更大的财产风险
不接受你管钱也是理所当然
说明一切性别矛盾的本质都是阶级矛盾。
女拳的目的是利用自身“性资源”向上交易高阶级人士的权力和财富,男拳的目的则是阻止这类交易以便把女性“性资源”留在较低阶层为己所用。这道理从古到今都一样,只不过以前拥有自主选择权的女性较少,矛盾不太外化;但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高,自主选择权加强,双方的冲突也就随之加剧。
这就是“性别矛盾”的真相。无论双方的话术多么巧妙狡猾,只要剥开各种花里胡哨的伪装,仔细思索一下任何一种男拳女拳的言论,其背后的目的,不外乎如上所述而已。
想解决具体矛盾,别上网发帖。
网络上劝分成为一种常态,背地里隐藏着一些奇妙的心理,预设的立场。
喜欢劝分的,甚至自己没有经历过一段完整的恋爱,内心的预设是“谈个恋爱真费劲”
擅长说“下一个更好的”,往往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突破现状的勇气,用在网上撺掇别人改变的方式宣泄情绪;
甚至还有一些阴暗的部分,有些同性网友见不得别人比自己找到了更好的对象,潜意识里都是搅黄。
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当下愈加旺盛的男女对立。
大量的人只输出情绪,无法客观看待事实,评估具体案例。
比如截图中的这个情况,男方收入远高于女方,女方想要婚后管钱被拒绝。
在一些“女权”聚集地,高赞评论是“不爱你”"太算计""5000包不了小三却能包个老婆。"
在一些“反女权”聚集地,高赞是“寄生虫”“吸血鬼”
情绪获得高赞,至于具体案例并不会管,只是借助一个话题,亮出自己鲜明的立场,阐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维。
实际上,这个案例只是一个非常平凡而真实的磨合点,案例中的男方和女方都没大家说的那么恶劣。
男方作为收入高的一方,不想婚后被限制经济自由,不想上交财权,很合理。婚后的产出都是属于家庭,只是不愿丧失支配权,豆瓣小仙女说“150万只愿给6万”,连基础逻辑都没搞懂。
女方作为远嫁的一方,试图通过掌控财权获取安全感,而且对自己这个诉求的合理性也并不确信,文中用了“没底气”“是不是一个过分要求”作为阐述,并不应被判定为“吸血鬼”。
其实不管是“女权”还是“反女权”,都是情绪大于事实,魔法击败魔法。
当然,很多人开始觉得,只有极端能对抗极端,我无法认同,可是不得不承认这会是相当一段时间内的舆论倾向,
看看各大网站热榜上每天有多少引战话题就知道了,口水=流量。
至于题主的具体诉求,已经被淹没在激烈的情绪对抗中。
其实这个案例并不难,
第一,男方给到的绝对值是足够的,又有亲密付又有零花钱,比大多数婚姻生活都好,多想想自己已经得到的。
第二,如果担心“男人有钱就变坏”,因为有钱导致出轨风险增加,那么提出的诉求应该是“支出项信息同步”的诉求,而非掌管财权的诉求。
安全感不是女性特权,男性也需要,把自己的全部身价交出去,肯定是会惶恐的。
第三,如果真的想掌管财权,需要学习提升理财能力,并向另一半证明,如果有相应的技能和卓越的眼光,让家庭资产每年获得10%的增值,他肯定巴不得给你管,权责对等。
但是,网络上的义愤填膺的评论家们不管这些,他们会直接用刺激性语言怒喷当事人不配,或怒喷当事人伴侣劝分手,
他们只输出情绪,不考虑具体情况,因为ta们也无需对你接下来的生活负责,说出的话,满足ta们的爽感最重要。
所以,想解决具体矛盾,别上网发帖,因为你也只会挑好听的,印证自己观点的部分来自我满足。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同名公众号:宏桑(hongsang1989),欢迎关注
什么叫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