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对如今的哆啦A梦,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1页

  

user avatar   ha-lun-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是用故事凸显人设,现在是用人设拼凑故事。

这应该是长篇IP的通病。不管是作为电视剧的《家有儿女》《外来媳妇本地郎》《老友记》还是作为动画的《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海螺小姐》《瑞克和莫蒂》《海绵宝宝》《南方公园》《熊出没》等长篇IP,多多少少都会犯这样的毛病。

比如《海绵宝宝》里面,早期派大星是一个大智若愚的憨憨朋友,到后面就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纯傻子,蟹老板一开始是很贪财,但对女儿还是很爱护的,对海绵宝宝也是像一个老父亲一样教育他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比如不让海绵宝宝靠近钩子),但到后面就完全成了一个吝啬鬼。珊迪从一开始的乐于助人的好朋友,科研爱好者变成了现在的科学怪人。整个动画片的画风也越来越猎奇,惊悚,刻意制造笑点却缺少了当初的趣味性,让我们再也看不到《顽皮的水手邻居》这样的“海章派”三人组互动的故事。

这就是类似于在用固定的框架来写八股文一样,只要派大星出场,就要突出他的傻,只要蟹老板出场,就要突出他的吝啬,刻板印象越来越浓厚,不再像早期一样出现人物性格多面性的故事情节,而是逮着这个羊毛死命薅,故事情节越来越套路化,呆板而无趣。

然后回到《哆啦A梦》上来,作为一部已经出了近50年动画的IP来说,它的人设早就已经定型了:

野比大雄:除了睡午觉翻花绳射击外其余都不擅长(偶尔还有会讲冷笑话,折手工之类的优点),对静香这个未来的妻子百般爱慕,一有事就问哆啦要道具,本来是五次考试一次零分现在是只要是考试那就是零分,永远学不会游泳、骑自行车、滑雪(就算这集学会了下集又忘了),经常被爸妈骂,被老师骂,被胖虎打,被小夫排挤,被出木杉NTR,被狗咬,被球砸,掉水沟。想要自己买不起的东西。性格单纯善良,能为他人的幸福而高兴,为他人的不幸而悲伤。连自己的名字都会写错

哆啦A梦:爱吃铜锣烧,怕老鼠,原本暴躁而冲动的性格现在变得越来越“人妻“。每次都是一开始不想借道具给大雄然后在大雄的软磨硬泡下说一句“真拿你没办法”把道具借给他。然后三种结局里选一个:1.大雄玩脱了2.大雄没玩脱3.道具被胖虎小夫抢去用然后玩脱(以前还有《芭蕉扇》《干燥光》这样的哆啦A梦玩脱的短篇,现在也看不到了)。本来哆啦A梦的猫咪女朋友还很多,现在只剩下小咪了。平时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我要去和小咪约会啦!”

胖虎:因为漫画里说过一次“心灵之友”和“你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我的东西还是我的东西”,所以现在动画里基本上每次求人帮忙和抢别人东西时都会说这两句话。由于做菜的时候放过一次蝉蜕,所以现在每次做菜都必放蝉蜕。仍然是一边嫌弃大雄技术菜一边强迫大雄来打棒球。发火了就随便找人揍。犯错了被妈妈打,被教训去送货和看店。偶尔因为妹妹的事情发愁。歌声依旧吓死人,每次都说自己发布了新专辑但最后还是只会唱“我是胖虎我是孩子王”这两句。

小夫:日常炫耀自己有好吃的好玩的贵重物品,而且现在似乎越来越有钱了,每次在他家办圣诞宴会之类的活动时桌上可以说是琳琅满目跟个满汉全席似的。每次都是有了玩具然后故意不带大雄玩,然后大雄再从哆啦A梦那里拿了道具再反抗回去。或者当大雄信心满满的找胖虎报仇是趴在胖虎的耳朵边上说:“我想这一定又是哆啦A梦的道具!”总是喜欢向静香献殷勤,不过成功的较少。为自己的身高而自卑,还会时不时尿床(不过这个设定似乎被忘了)。害怕诺查丹马斯大预言(这个已经不符合时代了)。

静香:一天洗三次澡,不喜欢别人发现自己喜欢吃红薯,跟大雄越来越有老夫老妻像,甚至于有的时候成了大雄的慈母(静香夺还战或者是新版的雪山罗曼史)。仍然会时不时的跟出木杉去图书馆或者博物馆。以前还经常跟男生一起打架抢东西打棒球啥的,现在因为要做静香“女神“了,所以基本看不到这画面了。因为大雄说了句静香的小提琴声跟胖虎的歌声一样难听,所以每次一拉小提琴就跟世界末日似的。家里的金丝雀常常冲破笼子走丢。本来还养了只狗不过似乎被制作组忘了。

出木杉:3个作用1.让男生嫉妒2.让女生羡慕3.帮大家科普知识。原本只是学霸,现在已经成了宇宙完全大百科级别的大神了。

爸爸妈妈们:依然是指挥孩子帮他们买东西,做家事,炫耀自己的珠宝,还有讨厌宠物。

偶尔世修哆啦美大雄老师雷公之类的人物还回来客串一下,最近也见得少了。

没了,基本就这些内容,制作者只会在上述的限定范围里面拼凑一个个新的故事出来。这么多年下来,观众早就看的审美疲劳了。搞得好像我们不是在看故事,而是一遍又一遍的复习人设。

其实早期的故事里人物形象并没有那么呆板的,比如《记忆面包》里小夫会主动借笔记给大雄,地震鲶鱼里会主动借大雄看漫画,大雄也会捉弄静香在她脸上乱涂乱画或者被其他美女勾引走......但是现在你看不到这种违背大家刻板印象的剧情了。《哆啦A梦》作者已死,制作组又不敢随意创新,只能遵循着作者活着的时候留下来的设定一条路走到黑。你像青山刚昌还活着,所以柯南系列还可以随意创新,哆啦A梦就没这福气咯!

也可以举个《家有儿女》的例子,其实正儿八经讲刘星一家的故事的剧情只有第一部,第二部起就开始不断的引入新的人物来丰富剧情了,因为刘星家五人的故事和人设已经足够丰满了,没办法从他们家再榨取多少情节,所以只能大量讲述别人家的事情。第二部多了老戴一家,第三部多了博士夫妇,铁蛋,淘淘一家,第四部多了璐璐一家......有的时候甚至一整集你都看不到刘星家的五个人到齐。

但《哆啦A梦》不行,不能这么引入新的常驻人物,最后一次引入常驻人物已经是1979年的出木杉了,制作组也不敢迈出这一步,我相信粉丝们也不希望这样,就算会出现新的人物也至多会有一集的戏份,然后下一集就没了。我记得大山版的后期也开始在一些边缘人物上挖掘他们的故事了,比如《世修的报告》就是讲世修的,《小哆啦出借中》是讲迷你哆啦的,《真东西的词典》是讲雷公的......可能水田版编剧还觉得目前素材够用还没到挖掘边缘人物的程度吧!目前没见到专门讲他们的短篇。

还有,就是这些剧中的角色毕竟已经陪伴了我们许多年,所以不管他是正派还是反派,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对他们产生感情,所以多多少少都会让他们有些许的成长(虽然剧中年龄不变),就像灰太狼不再抓羊,光头强不再砍树一样,就连胖虎小夫都不再像以前那样欺负大雄欺负的那么狠了。

最后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两个问题,一是作品的尺度逐渐保守化,这个全世界的作品都一样,《哆啦A梦》也不能免俗,比如《再见了,静香》一集大雄掀静香裙子:

从右至左分别是大山版初期,中期,水田版初期,中期的画面,可以看出画面越来越保守,我们已经看不到静香的胖次画面了。

还有就是年代问题,虽然动画中的设备逐渐现代化,但是故事的背景仍然是70年代。现在是2022年的外表,1972年的内核。有些东西,真的不是把转盘电话换成按键电话,把掌机换成switch,把显像管电视换成液晶电视所能解决的。比如小夫害怕的诺查丹马斯大预言,还有一个星期从放一天假变成放两天这一转变,这些东西都是那个年代的人亲身经历的东西,很多剧情都是这么引入的。所以如果你非要把故事强行与时代并行的话,反而会造成更多的违和感。


user avatar   yi-jing-6-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其实是我自己提的,那我就抛砖引玉,先来回答吧。

哆啦A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近40年,其自身也有了大山版和水田版这两个版本(图1)。可哆啦A梦为什么会分成两个版本?

图1:历经40年的哆啦A梦

首先是因为声优们都已经逐渐年老,配音质量开始逐步下滑,还有就是动画风格(通过图2(出自“试着说再见”)细节,你就会发现大山版动画风格有些小小的“过时”了)等都已逐渐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所谓与时俱进,这么看来,水田版哆啦A梦的出现似乎也成了必然。那么,二者之间哪个更优秀呢?很遗憾,答案是——大山版。为什么?其实理由并不难发现。

图2:通过观察大山版鞋子部位的画风,你就会发现大山版动画风格有些小小的“过时”了

水田版哆啦A梦采用的是“重置以前的作品+原创新的作品”的创作模式。而这个模式看似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却是有大问题的。

众所周知,哆啦A梦讲的是一个来自未来的机器人,来到大雄身边并帮助他的故事。而在这个故事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大雄和静香结婚”这个“结局”。可是大雄原本是和技子结婚的,在哆啦A梦的帮助下才变成和静香结婚。

而这就阐明了静香有一个在哆啦A梦对大雄的‘帮助’下,对大雄的情感逐渐升温的过程,并且这种情感最终他们结婚。如果说图3(出自“乘坐吸尘器去兜风”)是“最初”,图4(出自“水洼里的硬鳞鱼”)是“经过”,那么图5(出自“大雄的结婚前夜”)中的结婚就是“结果”。

图3: 起初大家都排挤大雄


图4: 在经过阶段,静香开始理解大雄


图5: 大雄和静香结婚的结果

在图3的时候,静香对大雄的情感并不是那么强烈,看见小夫排挤大雄也没有为大雄辩解几句。这是因为此时的她还不能很好地体味大雄心中被排挤的寂寞怅然之感。但是哆啦A梦因为他一个个秘密道具使大雄、静香和其他人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感人的事情,才使静香最终理解了大雄,才会出现图4“我讨厌欺负人的人”,最终才会出现图5的结婚。而这“大雄、静香和其他人之间发生许多有趣,感人的事情”,便是藤子老师的绘画重点,也是绝大多数卷数包括剧场版在内都在讲述的。这便是哆啦A梦隐藏的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情感线索。

然而,漫画原作、大山版动画有多美好,水田版动画就有多残酷。前面也说了,水田版哆啦A梦的创作模式是“重置以前的作品+原创新的作品”。而大山版哆啦A梦的创作模式,相较于水田版哆啦A梦而言要简单省事的多。它是直接把漫画改成动画,而且连改变的顺序都是一样的!可是正因为这“懒惰”的做法,才使大山版动画毫不吝啬地完全保留了哆啦A梦漫画中的情感线索,并且因为该条情感线索具有极强的因果关系,反而使动画观看起来更为“亲切”,所以甚至可以像看肥皂剧一样追哆啦A梦(但我并不希望你这么做)!

乍一看,水田版哆啦A梦的创作模式完全正确。水田版哆啦A梦开始播出的年份是2005年,此时的藤子老师已逝世多年,哆啦A梦也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原创新的作品了,原创新的作品会使哆啦A梦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么看来,这个创作模式是完全正确的,甚至还有点迫在眉睫。然而这种模式被动画制作组这么用,反而大错特错。这又是为什么?让我们来看看目前大山版哆啦A梦与水田版哆啦A梦部分作品“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目前大山版哆啦A梦与水田版哆啦A梦部分作品“分布”情况

很抱歉由于许多作品年代有些久远,具体播出日期已无从考证,甚至还可能有错误,在此深表歉意。通过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粗略得出一个结论:不论是大山版哆啦A梦还是水田版哆啦A梦,都是有换汤不换药的“旧事重提”的现象发生,所以我们不能单凭水田版哆啦A梦“爱重置”而“不喜欢”水田版哆啦A梦。而且,我实际上并不是厌恶它不停地重置以前的作品。重置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使人感到审美疲劳,适当的重置以前的经典作品反而有助于新的哆啦粉理解这部动画。而真正让我有点厌恶水田版哆啦A梦的,另有其因。

水田版哆啦A梦于2005年开始播出,大山版哆啦A梦于1979年开始播出。若我们将2005年看成水田版哆啦A梦的元年,1979年看成大山版哆啦A梦的元年,我们又可以得出表2。

表2:将2005年看成水田版哆啦A梦的元年,1979年看成大山版哆啦A梦的元年后得此表格

这就非常明了了。水田版与大山版内容重合的剧情相对播出日期竟然不尽相同!甚至我们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 “乘坐吸尘器去兜风”与(6.) “水洼里的硬鳞鱼”对比,竟然发现是(6.) 水洼里的硬鳞鱼更早播出!很难想象难道静香先是我讨厌欺负人的人,然后却又不能很好地体味大雄心中被排挤的寂寞怅然之感了?哆啦A梦是一部连续剧,而对于一部连续剧而言,如果剧情都发生了错误,那它还有什么好看的呢?这无疑会使整部哆啦A梦的剧情变得毫无逻辑感可言。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动画制作组一味地制作“大雄、静香和其他人之间发生许多有趣,感人的事情”,而忽视了对里程碑的塑造。这么做是愚蠢的,会使原本藤子老师呕心沥血建造的结构严谨的哆啦大厦在结构上出现松动,进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大厦轰然倒塌。

而我厌恶水田版哆啦A梦的还有一点,就是它的错误创新(这种错误创新包括但不限于剧场版)。让我们来看哆啦A梦伴我同行2这部水田版错误创新的典范之作(如图6所示)。


图6: 水田版错误创新的典范之作

伴我同行2是一部所谓的“50周年纪念作品”,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大雄在与静香结婚前夕逃婚了,然后过去大雄与未来大雄发生许多事情,最后大雄与静香圆满结婚。但无论怎么看,它还是怎么都对不起它“50周年纪念作品”的头衔。在哆啦A梦电影史上,它必定能排进倒数前三。首先,大雄怎么会逃婚呢?这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绝对不可能。在“大雄的结婚前夜”中,大雄已经亲口对静香大声说“我一定会让你亲眼看到什么是幸福的!”(如图7所示),所以从原则上讲,大雄想逃婚是不存在的,因为他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发过誓要和静香结婚并带给静香幸福。还有,结婚作为哆啦A梦情感线索的“结果”板块,绝对不允许出现差错,否则就不是一部连续剧。所以,单从内容上来说,伴我同行2就已经错了。

图7: 在“大雄的结婚前夜”中,大雄对静香大声说“我一定会让你亲眼看到什么是幸福的!”

然而,伴我同行系列曾获日本电影学院奖,所以我还是努力理解:毕竟,作为大雄他人生之路上重要的转折点,谁都有可能突发的有些情感波动,换作我们也可能会这样。但其实只要稍微冷静一段时间后,事情应该可以完美解决的。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我瞠目结舌:大雄想一个人静一静,结果偷来哆啦A梦的时光机到过去大雄那儿静了!而且,未来的大雄在得知自己没有在婚礼上出现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像幼稚园时的小孩子那样撒泼打滚(如图8所示),把责任都推到了过去的大雄身上!这就完全没办法用常理来解释了。换作任何人,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快点回到未来改变自己与静香结婚典礼的闹剧,而伴我同行2却反着来!这种像是强加的剧情放这,只怕是只会增加剧情的荒谬。


图8: 撒泼打滚的大雄

随后的剧情借鉴了《45年后》,但剧情的情感和内容的丰满程度等多个方面相比原作差了实在不止一个层次。在原作中,读者确确实实可以感受得到45年后的大雄对当初的怀念之情,直抒胸臆,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但伴我同行2却完全没有了这种味道了。特别是45年后的大雄棒球三振出局,对怒气冲冲的胖虎竟然还嬉皮笑脸地说“是该生气了!”(如图9所示)以前每逢胖虎揍大雄,我内心是很蔑视胖虎的,这样欺负人。然而这次,我竟然第一次和胖虎感同身受,第一次看不起大雄!要我说,这样油嘴滑舌的大雄,换作你会喜欢吗?然后的剧情还融入了一段勉强撑到及格线《哆啦A梦的假期》。其中的静香为大雄而挺身而出是很令我感动,但这也显得静香有勇无谋(如图10所示)。我说静香,你难道想不到去找警察吗?你在一千零一夜的足智多谋去哪了?

图9: 大雄对怒气冲冲的胖虎竟然还嬉皮笑脸地说“是该生气了!”


图10: 挺身而出但显得有勇无谋的静香

创新很重要,它是几乎一切成功之本;但错误的创新,反而会适得其反,把一部本就不好的作品推向失败的深渊。举个例子,黑莓手机,原本勉强还行,但在创新一款没有黑莓标志的全键盘的智能手机后,便彻底跌向深渊。伴我同行2是一部绝对失败的作品。只可惜它的失败,仍不能为动画制作组敲响警钟。

前面我说道,在伴我同行2中有一段“静香为大雄而挺身而出”的戏,把静香的有勇无谋表现到了极致。而这也揭露了水田版哆啦A梦中最严重的问题——人物塑造方面的问题。很抱歉由于文章篇幅等多方面所限,这部分就放到下次再单独讲(敬请期待哦~)。面对日趋严峻的创作危机,水田版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吗?当然有,具体我觉得应该这么做(欢迎大家提出改进意见):

首先,无论大山版还是水田版,都经过了重置。由表1可以得知重置周期大约为15年左右。而一个哆啦A梦的创作周期就有“起初”、“经过”、“结果”等不同的板块,每个板块的情感都有一定差异,所以必须在创作作品是情感方面予以些许差异化的对待。而这仅限于tv版动画。对于剧场版,因其特殊性,必须采用类似“结果”板块的情感。再者,由于哆啦A梦连载超过40年,面对的人群年龄跨度较大,所以可以在保留趣味、想象力等要素后,适量加入一些深奥的哲学理论。注意,一定要适量,否则就会导致绿巨人传的悲剧重演。

总之,我觉得水田版时期的哆啦A梦,我觉得是无比糟糕的。即便它从表面上看,有非常多的优秀作品,都是瑜不掩瑕。纵使在未来某一天,水田版哆啦A梦彻底跌下神坛,我也不会感到意外,只会有些伤感地低声道:这一切都是水田版哆啦A梦咎由自取的。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微博哆啦a梦六张图事件? 
  《哆啦A梦》里静香嫁给谁更幸福? 
  为什么《哆啦A梦 伴我同行》中成年大雄见到久违的哆啦A梦选择不去看看他? 
  如何看待「哆啦A梦七小子」系列作品? 
  《哆啦A梦》里面的人类男主角野比大雄到底是个拥有什么个性的人物? 
  如何评价微博哆啦a梦六张图事件? 
  喜羊羊也有很多道具,为什么只有哆啦A梦成为经典? 
  上学日,哆啦A梦白天都在干嘛啊? 
  《哆啦A梦》中,明明大雄是和胖虎的妹妹结婚的为什么他的后人要改变这个事件? 
  哆啦A梦中大雄吃得起西瓜吗? 

前一个讨论
本人34岁大龄剩女,想买130万房子,但首付缺口25万,工资一万左右,有必要买吗?
下一个讨论
猫和老虎哪个先演化出来?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