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少年 jump》访谈中「少女漫画的本质是共鸣,少年漫画的本质是憧憬」这句话?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是憧憬,少女漫画的爱情没几个人真正遇到过,看似见到某个剧情自己会心动,实际上是感动或是向往。有句话很适合形容“和你爱的人相比,其实你更爱的是恋爱中的自己”。


user avatar   gris-griffit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个人看来,这套观点其实可以总结得更简短一点 —— 「女的共情,男的慕强」,而这算是相当陈旧的看法了,光是最耳熟能详的作品也能反驳。

首先是通过「虚构能力来表现强大力量」这一点并不是少年向和男性向作品的特征,少女向的作品也有相似的要素,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譬如90年代的《美少女战士》和《魔卡少女樱》,由女性作者创作的女性向作品,其中描绘超能力和战斗的场面非常之多 —— 酷炫的必杀技,热血的战斗画面,还有「美救英雄」这样具有颠覆性的情节,而受这两部作品影响的各类「魔法少女」题材作品更是包含了相似的要素。




虽然我个人对于少女漫画认知非常有限,但是单以以上两部作品的影响力和人气来说,也可以反驳「女性读者对(虚构的)强大的力量不感兴趣」的看法了。

如果要说到少年漫画,那么可以举的例子就更多了 —— 热门的少年漫画确实包含了大量的虚构要素,但其中的感情描写却几乎都能从现实中找到类比对象,想要不共情都难

或者说,以下的例子,又有哪几个是遥远到需要憧憬、而不是可以从现实角度去共情的感情呢?

是与朋友的惺惺相惜?


是与老师的知遇之恩?


是来自父母的舐犊之情?


是对于自身弱小的悔恨?


是手足间的相互依赖?


是对人气和关注的渴望?


是注定没有结果的思慕?


由此可见,比起单纯的憧憬,少年漫画里可以「共情」、「让人感同身受」的情感,不但不是少数,反而是多部作品的精华之所在。

所以,我相信少年少女漫画在很多层面上是共同的,只是表现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中野博之是70年代的人,会有这样的看法,倒也不奇怪。然而,不论性别所能造成的差别有如何之大,人在感情上总是能够达成共通的,所以比起说「男性向和女性向的作品会侧重于表现不同的感情」,我倒是更相信,「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人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感情」


user avatar   sha-xing-82-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泛化来讲,对其受众的理解是:

男孩偏爱天马行空的大冒险、女孩偏爱模拟体验的过家家?

以图像具现化表达则是:

这样古典又刻板的人群画像堪比星座论/MBTI论了,乍一看似乎挺适用,其实也是讲究个对号入座,在这语境下你已经开始如上面图示那样,脑补对应的作品了。

若交换条件后”少女漫画的本质是憧憬,少年漫画的本质是共鸣。“

"男孩对天马行空的大冒险感到心灵共鸣、女孩对梦幻虚拟的体验感到憧憬。"是不是也能说得通?

你再脑补下,是不是也能对号入座一些作品出来?


user avatar   mu-lin-sen-57-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少女漫画看得不多,云一下。

少女漫画,重点在亲密关系的探索。从角色的亲密关系互动中,读者反刍品味亲密关系里的微妙情感,再投射到自身。

而“少年漫画的本质是憧憬”,也可以理解为,少年漫画的重点是主角要成为被人憧憬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是可以完全不需要描写亲密关系的。极端的说,少年漫画是只需要有主角和敌人(对手)就能成立的故事。

少女漫画的故事是在亲密关系中成立的,而少年漫画则强调主角个体价值得到肯定(一般是以战斗的形式)。

这也可以解释,少女漫画的两性关系,往往比少年漫画要激进甚至惊世骇俗,人家探索的就是亲密关系的可能性。正如少年漫画动不动世界毁灭,因为主角拯救世界,个体价值就得到最大肯定。

当然,这样的区分还是太笼统了。少年少女漫画几十年的发展史,内容风格题材元素的广度,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的。编辑长中野博之可能只是以杂志社的角度,去划分当下漫画市场受众情感需求的不同。


user avatar   segela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试着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少女漫画的本质,是“主角和你一样的平凡无奇,且备受宠爱”。它提供女孩们关于草根姑娘的粉红气泡。

主角如我一般平凡,但却拥有上天的宠爱。女孩读者,是“情感”的接收者----站在人物与自己高度吻合的立场上,接受奇迹。

少年漫画的本质,是“小崽子,爸爸带你去飞”。它提供男孩们关于“我是超人”的英雄幻想。

主角比我天赋高超,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男孩读者,是“情感”的发出者----将庸常的自己代入到人物的躯壳中,借后者洗脱自己的碌碌,创造奇迹。

那么,“情感”是什么呢?“情感”即是读者的幻想,一种几乎所有少年男女都逃不过的内心诉求。

在幻想中,所有少年少女,都期盼着自己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区别是,少女认可自身的平凡,重视“接受他者的给予”,是为“与人物关于平凡本体的共鸣”,少年渴求自身的升阶,重视“给予他者”,是为“对人物关于更强之躯的憧憬”。

就如二者性别上的高度相对性一样,少年少女的所视之物,都是“对生活升级的幻想”,关系则高度相对:一个给予,一个接受对方的给予。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少年漫画中的“男主角”,也正是少女漫画中的“强大王子”,而少女漫画中的“女主角”,也正是少年漫画中的“纯良女一”。

执行层面的分化,或许来自于两性在心理上的一些不同。而“幻想”,则是所有青春期之人的共同萌动。


user avatar   dandoli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几位大佬都回答了,也是学到了很多。我也来班门弄斧、抛砖引玉。

说这句话的,是《少年jump》现编辑长中野博之,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2017年之后的日本漫画思潮转向与《少年JUMP》作品基调的风格(友谊、努力、胜利)[1]

乌合之子但愿君:致旁观者的爱:三、旁观者→凝视它

关于凝视, @张亮 老师就在他的回答里说了:基本否定了所有的腐女向作品。是的,用少年和少女的分法是否是更合适,这点值得商榷。

要不咱们改成男性向和女性向?

如果以不太合适的性别做区别,那么不仅是少年和少女,腐女和腐男,还有乙女和后宫。以性别做区分的作品,即便是同一性别,细化下来,还是会有很大的差别。就算是小说网站,在男频和女频之外,还是会加纯爱和橘味。

在完整的漫画受众群体面向中,是不能完全被简单划成少年、少女向的作品。这种划分有一个隐含条件:漫画中的主要人物应该是少年少女,漫画的读者也应该是少年少女。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往年写 @岸边的塞涅卡 老师的[恋爱圆桌]里曾经提到过,与其说是少年(男)向和少女向的区别,不如说是成为、置入和凝视的区别。

也就是三种不同的美学(感性学)思路: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所生发出的情感路径。

这个情感路径,我也曾在论恶堕相关文章里详细说起过。

福柯认为恶能在文学中获得美学实体,恶堕角色的塑造是重要的;恶堕同时也改变了文学中的美学认识。恶堕使得18世纪晚期的美学获得了一种新的语言讲述方式,即不再描述审美主体(观众)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书中角色)共情获得的审美感知,改为造成一种修辞结构(即恶堕角色前后变化)。该结构将观众的道德中的禁忌进行逾越,并从中获得逾越的快乐。
简单地说,就是观众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与角色共情,在美学认识上是成为该角色;但面对恶堕角色时,在美学认识上是占有该角色
成为该角色时,审美主体的自觉性在审美过程中消失了,无论是感同(作品塑造)还是身受(读者经历)被唤醒时,审美主体与对象同化了。而占有该角色时,审美主体的自主性空前加强,或者说对立性被发现了,以至于需要行为/动作跨越这种对立性。这种行为/动作,按照上野千鹤子的说法,就是“被进入、被得到、成为性的客体”,最后被女性化(feminize)。[2]


少年向更像崇拜而成为。

崇拜它从而成为它,是一种非常标准的人→神关系。如果以信仰者之爱来看,我们可以从文艺复兴以前的人与神(尤其是上帝)的关系中窥知一二,凡人炽热地爱着上帝,是因为上帝作为创世者存在提供了完美的道德榜样。当然,也并不存在凡人可以成为上帝,只能远远的瞻望着它,这就是拜上帝教。

机甲、战士(皮套)、巨大化的物,都是神的另一种代言。他不一定是少年的,但一定是男性的。

这有非常久远的历史遗留,要一直说到文艺复兴。简单说,就是在父权制/君权制/神权制的文化下,男性是位居上位的,是凝视者;女性是居下位的,是被凝视者。

劳拉·穆尔维在《观影快感与叙事性电影》就提出:

女性在传统电影视角里,就是一个有差异性的他者(同时也是不完整的,匮乏的形象);女性作为男性的镜像,会给男性带来一种象征焦虑,其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物化和美化女性的身体,赋予女性的身体以神奇的力量和欲望的联想;而解决的途径之二,就是专注于原始创伤的重现,通过对有罪的对象的贬斥、惩罚或拯救来加以平衡。[3]

于是早期大部分漫画里,男性角色作为剧情主要推动者和视线发出者是很常见的。1981-1991年之间的漫画是“大量血气方刚的少年为主要刻画对象,让他们不断地展开竞技斗争从而推动故事情节”

不只是战斗番,运动番也如此。女性大部分时候是花瓶,是和题材无关的情感调节剂。

1981年-1991年的漫画中的女性角色大多或是被刻画成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女神,或是被刻画成外表可人、大和抚子式的暗恋对象。这些女性角色由于极度缺少“真实感”,让人很难同生活中真实的女性联系起来。[4]

是的,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1981-1991年的)少年向(漫画)作品里的女性不真实。

这个不真实,比较契合中野博之所说的“少年向可以不真实,但是要有真实感”的说法。真实感也要看是从哪种视线发出的,如果是从男性的视线发出的,那么女性成为女神、大和抚子,就是真实感。

一是女性只是被救助者,最后需要男性救助。——好莱坞电影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即使如此,在魔法少女/超级英雄题材的作品里,最明显的,就是《美少女战士》早期的作品,美少女战士与反派角色战斗在千钧一发之时,还是需要夜礼服假面的帮助。
二是女性只是被窥视者,作为奇观存在。——女性的奇观性,更多体现在强调她的某个部位特质,广为流行各色“卖肉”设定则是如此。《斩服少女》便是,作为卖肉的极致的魔法少女题材。当然,除了强调某个部位特质,其多变的服饰也成为变体(从恋部位到恋物的转变)。《光之美少女》系列,虽然摆脱了“被救助者”的形象,却落入了“被窥视者”的形象。而《美男高中地球防卫部》则是将这种恋物发挥到了尽管和女性无关的极致。
三是女性只是被崇拜者,作为神化对象存在。——将女性地位进行无限拔高,这是另一种非人化的思路,依然没有脱离劳拉穆尔维所说的“男性视角”的精神分析。《第五元素》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将拯救世界的任务落实到一个完美的“第五元素”身上。而《魔法少女小圆》系列(以及其仿作《穿越幻影的太阳》)则走到了这个方向的反面,被迫让女性承担更多的崩坏义务。

那么既然这些女性不真实,就索性把这些女性去掉,让男性之间发生少年爱不好吗?

是的,对耽美系的女性作家来说,她们(比如24年组)所描述的作品,凝视关系发生了倒置,不是少年眼中的少年,也不是少年眼中的少女,而是少女眼中的少年

少女向更像是占有而置入。

二次元这个说法一开始是怎么来的?

1996年的《机动战舰抚子号》。在这个作品里的作中作是《激钢人3》,里面有个女主角菜菜子。(不是下图这个菜菜子)

木星人虽然苦苦喜欢着菜菜子,却只能感叹,是二次元的女孩子,看得到摸不到。

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菜菜子自身呢?或者说转向抚子号这个宇宙战舰自身呢?抚子号为什么要冠名为大和抚子(やまとなでしこ)呢?

大和抚子,意味着彻底的母性、完全的包容、静谧而优美。是日本文化语境下,日本乌托邦的身体化表述[5],自身就是无限大,所以它的视角永远是向内的。

在大和抚子的光辉下,男生们不需要成为这种人,只需要在这种人的包裹下,被强烈共情,然后被治愈。这就是编辑长说的少女向作品的本相。

所以少女向作品需要真实,而不需要真实感。越是看起来虚假离奇的真实故事,才能越勾连起作品里角色的共鸣。毕竟现实生活是不讲道理的,有些事情就是没有真实感地发生了。

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二次元作品主要视听媒介的变化,女性角色变得越发重要起来,也越发视觉奇观化起来。我们可以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少年的是漫画的,而少女的是动画的

至少复杂的、细微的、会影响巨大剧情的面部表情,即情念定型(Pathos Formel)更多出现在女性角色的立绘[6]中——而不是男性角色的立绘中。

女性向作品,有更向内的叙事结构,有更丰富的表情。从生物社会学意义上说,与女性本身就是(生育人类)的母体不无相关。鲍曼在《怀旧的乌托邦》里就说到,个人的乌托邦,归根结底是回到母体。怀旧的最初始之地,也是母体:“母体正在标识我们现代冒险历史过程的最终结局[7]

这个现代冒险历史过程,就说的是少年向作品的虚幻的技能、虚幻的强劲那些向外部的憧憬

在母体内,角色可以做到下面三件事:

①不用成长就能获得回馈。这是母体对体内的婴儿的生物本能,也可以成为家里蹲(Neet)族类型作品的原型。

②不负责任地随便伤害。婴儿的任何伤害行为都依赖于母体的能源提供,同时伤害强度无法撕裂母体。而在母体外,都可以把这些伤害解释为“生命的力量”。

③无需社交就能完成沟通。母体不是城市,不是脑后插管。母体是拟人化的安乐乡(想想彼得潘为什么不愿意离开永无乡,也不愿意长大),所以即便不社交也没关系。

世界系作品也好,日常系作品也罢,都有较为强烈的回到母体的感觉。母体即世界,个人的情感波动即世界的安危变化。母体是稳定的、充满温暖的,但是永无止境的重复故事。

处于这些作品中的角色,很难会面对真实的社会困境,也很难会面对真实的恋爱关系。大部分角色都能维持在朋友以上恋人未满的半糖状态——这就是母体内羊水的状态。

一个典型作品,就是《天使降临我身边》。而这类作品又被称作猛男必看。

真正的男性向冒险世界作品被冠名为“真·猛男必看”。

于是我们会看到,一个带有修辞意义而不是逻辑意义的“真·”出现在对作品的描述中,形成为女性向作品的欲拒还羞。

结尾的闲笔

由此,我们就能看到两种性别所主导的类型片风格,分别是秩序类型和融合类型。[8]

少年向作品解决冲突的方式就是冒险,外化的暴力变成了极具个人性的仪式。

少女向作品解决冲突的方式就是浪漫,内化的情感最终被驯化为社区的需要。

倒数第二个问题:男性向的百合作品,与女性向的百合作品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眼神究竟是朝向前方(图外),指向读者进行眼神交流;还是互相注视着彼此,不在意还存在着阅读的观众[9]

我们可以认为是男性向是服务观众的,也是伸出手邀请屏幕外的你加入冒险的;而女性向是服务角色的,尤其是有“难以从视觉萌元素中轻易的分辨出”的角色。

既然视觉上难以分辨,就又回到了情念定型上——得从更复杂的面部表情、语气和行为方式去分辨。

最后一个问题:男性向的BL作品,与女性向的BL作品有什么区别?

在上文,想必大家已经能很清晰了解女性向的BL作品的特点,那就是旁观

“这种时候,她就会让女性“下线”,把自己变成一种无关的存在,去温暖守望男性之间的热恋。这就是享受 BL 的方法。和泉说,她只想要变成一道背景墙。亚子也赞成说,她宁愿做在男主角们身边飘扬的尘沙。虽然不想打扰他们,却想要尽可能靠近他们瞻望。她们不想和某个男性角色相爱,只为两名男性之间的关系动心。”[10]


旁观随之而来的,就是拉郎配。拉郎配的离谱程度到了哪里呢?

懒洋洋都可以和宜修CP。只要本宫活得足够久,什么CP都能看得到。

拉郎配的情感基础,破坏了所有毒唯、CP粉的底层逻辑,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是拉郎配,227AO3事件还会发生吗?当然不会。

同样的,拉郎配向我们宣告:亲密关系不是只有爱情,冒险也不一定需要地图[11]

在注释11里,我们会看到这样的话,可以当做一个奇妙的注脚:

就连男性也乐于地书写女性的深情关系,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这类友谊是将女性培养成好妻子的基础。在他1849年的小说《卡文纳》(Kavanagh)中,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把两个女性人物之间的友谊描绘成“女性人生中的那出伟大戏剧在其少女时代的预演”——当然,所谓的伟大戏剧,指的是与一个男人缔结婚姻。

那么最后的疑问来了,男性向的BL作品和同志作品的区别是什么呢?女性向的百合作品和同志作品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是(有)共鸣吗?是(有)憧憬吗?还是有其他呢?

你在看《我磕了对家x我的cp》时,是怎样的感受呢?卫言梓看到自己和顾依凉的CP文时,又是怎样的感受呢?(我的解读在注释12[12]

~全文完~

参考

  1. ^中野博之认为这个说法很“馬鹿が言った” https://mannavi.net/3544/
  2. ^关于国产动画中恶堕的杂谈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3347967
  3. ^女性的几种固化的脸谱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310104
  4. ^被观看的女性们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838896/answer/528360872
  5. ^大和抚子 https://zh.moegirl.org.cn/%E5%A4%A7%E5%92%8C%E6%8A%9A%E5%AD%90
  6. ^日本少帧的静态动画一样,运用的只是将脸颊染红,亦或是嘴角微动的一种手法。这种表现之所以可以避免陷入人物表情的僵硬和失真,成功刻画出至今的更换表情图所未能描绘出的细微感情,正是在于它将对于人脸的描绘改为实行了这种“点阵单位上的变化”的界面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168045
  7. ^ 鲍曼《怀旧的乌托邦》p200
  8. ^ 配图来自《电影理论读本》329页
  9. ^男性向还是女性向?从一个眼神说起,百合作品的受众差别在哪儿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21580
  10. ^怠心客. NHK“ねほりんぱほりん”节目介绍腐女的生态.  http://www.anitama.cn/article/6fb08488fa794599
  11. ^友谊“不仅赋予了个人幸福,而且孕育了能够向外辐射并改变整个社会的品质”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E5MTUwNQ==&mid=2650506926&idx=1&sn=3a3a15643c97adea9d8a2388a6abbfe1&chksm=886e8a90bf190386667ce34394e9d694ca25098a491b01f2eaba0fa8e4362bdb59dae3a35ab7&scene=21#wechat_redirect
  12. ^【漫评·20200829】我磕了对家X我的CP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5543853

user avatar   zhang-ting-61-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随便胡说几句。

感觉不用去指责这种看法太过偏颇,中野博之是作为漫画编辑提出这种意见,因而这两句话不是基于艺术创作角度而是基于商业角度。那么想要反驳他的话,最好的办法不是举反例,而是直接扔出商业成绩和读者调查数据。

首先我赞成无论少年漫还是少女漫都有共鸣和憧憬两种属性,二者的差异仅在于侧重点不同。但量变产生质变,当不同侧重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能提供完全不同的体验,带有战斗内容的魔卡少女樱和带有复杂情感的浪客剑心,很难说二者能被划分成一类作品。

而要从商业角度来划分受众的话,其实大家已经不算是少年漫以及少女漫的受众了。各位不妨回忆一下,除了从年少时开始追的作品之外,近来的漫画从内心触动自己的次数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我们所谈的憧憬或者共鸣其实更多是一种回忆中的憧憬或共鸣,实际应该把握的是少年和少女的特质,个人认为这两者的特征分别是“相对的幼稚”和“有限的成熟”,但对于成年人而言,这两种状态自己都已经不再符合。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萌发的时期,体现为个人与周遭环境的冲突。这种冲突在两类漫画里的体现形式是不同的,少年漫的侧重点在于“世界”,而少女漫的侧重点则在于“个人”,少年漫需要相对严谨的逻辑和流畅清晰的世界观,少女漫则需要深邃细致的内心刻画和不同个体的情感关联。相对而言,前者的个人意识更浅而后者则更深。

这是少男少女不同的个人意识发展水平所造成的,并形成了一种较为有趣的现象,即少女也可能沉迷于少年漫画,但少男则通常要到了一定年龄才可能开始沉迷少女漫画。

举个例子,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导演庵野秀明是个狂热的少女漫画粉,曾将少女漫画称之为艺术瑰宝。可以看出,他在EVA里就大量运用了少女漫画的表达方式,并最终创作出了一部主角拒绝世界并封闭自我的机器人动画。这种类型后来由新海诚发扬光大,并被命名为“世界系”,主角仅与女主角等少数人群发生联系,却承担拯救世界的责任。其实是将少男的青春期矛盾同少女的表达体验相结合,完成了一种属于男性的“少女漫”。

因此不同年龄层的男性对于世界系作品的感受是不同的,自我意识刚开始构建的小男生并不感冒,自我意识逐步加深的青少年感受到深刻共鸣,而走入社会的成年人士觉得这是中二者的梦呓。

因此,少年漫和少女漫所体现出的创作手法上的差异,对应的应该是处于不同心理发展水平的对象,属于供应端的生产策略。老实说这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来说是一个过于遥远的话题,所以更多只能从艺术手法上来进行分析,毕竟,我们早已过了从少年漫和少女漫当中寻找憧憬和共鸣的年纪。


user avatar   yang-shao-68-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user avatar   jinl1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


user avatar   dou-jing-wen-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




     

相关话题

  漫画界你最欣赏谁的画风? 
  《圣斗士星矢》的顺序是怎样的? 
  谁才是日本最强的漫画家? 
  变性手术能达到什么程度?能像漫画(后街女孩)里面那样从黑道大汉变成萌系偶像吗? 
  为什么我们国家很少有日本那样大火的漫画,然后在漫画更新的基础上,同时播出动画呢? 
  《龙珠》里有哪些生僻的知识? 
  钢铁侠和蝙蝠侠哪个更有钱? 
  网媒时代到来,曾经活跃于《漫友》和《知音漫客》的漫画家、编辑们现在在干什么? 
  日本动漫里人物形象那么多,应该很容易重复吧,有没有重复的或者很相似的? 
  为什么《火影忍者》《海贼王》人尽皆知,而同时期的日本动画《游戏王》却不怎么出名? 

前一个讨论
如果泽连斯基被俄罗斯抓住,会不会像当年那些汉奸一样被拉到莫斯科公审?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欧美看不到西乌政府的纳粹行为?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