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学本科本来就不是为了培养学术型人才,现在连研究生都主体开始专硕化。
大学本科其实是通才教育,而不是专才教育。
这才是大学与技校的根本区别。
所以认为考上大学就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这个前提性观点都是错误的。
大学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个具有高素质的人,而不是学术人才或技术人才。
大学本科本应该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为一个人的一生打底子的。
将来你要走学术路,就继续考研。
将来你要走技术路,就去工作。
这才是常态。
现在的问题是就业难。
就业难的根子在企业生存艰难,而主要不是教育问题。
当然教育本身确实也需要根据市场做出适当调整。
其实现在高校已经在不断调整。
譬如实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型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等方面也特别强调实践课时。
这其实就是努力要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多学到一点职业技能。
高大上的说法,就是基于市场需求的教育改革。
但是,就是这样的改革,也是存在不同声音的。
譬如某领导直接在会上说,大学四年本来就不多,然后实习占去那么长时间,学生能有多少时间学专业课。
系主任在教学方案设计时就发愁,很多专业课得砍掉。
因为实习和公共课占据了半壁江山。
也有人质疑这样的所谓实践化教育到底效果如何,是不是走走样子。
……
其实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教育的分流的问题,而是就业市场的问题。
如果技术人才的工资能够高一点,体力劳动的工资能够高一点,那么大学生也愿意去进工厂的。
至于所谓的技术,到了工作岗位,自然就能很快学会,其效率要远远高于学校教育。
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强得很。
关键是你的薪资有足够的诱惑。
……
而现在所谓职业教育,一方面生源太差,一方面是到哪里去实习?到血汗工厂吗?
生源太差的话,很多数码控制什么的,其实他们也学不好的。
如果是搬砖的活,这个时代你还指望年轻人去干吗?不是应该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了吗?
所以根本不在于教育,而在于产业本身。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整个国家的潜力,是积攒力量,以待来时。
完全把教育功利化,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当然,在目前形势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
最后说一句,我主张高中教育普及,不是因为高中能让学生增长多少技能,而是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保障了孩子的安全,家长的焦虑才会减少,生育的欲望才可能抬头。
这是一个比就业更加重要的价值。
去年央行那篇大白话论文在知乎热了几天,讨论的是出生率的问题,结果大家关注的是否放开生育和如何提升生育率。
其实,人家文章说的很明白,中国缺的是普通劳动者,至于这个普通怎么界定,你看,现在市场上最缺人的是什么岗位?
我还记得去年,十大缺人岗位排第一的是房产中介…
魔鬼终于揭开面纱
脸都不要了
头一次听说现在90%的大学能培养出学术型人才……
评论区啥理解水平,全国高校差不多3000所,后90%从来就没有过站出来说自己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的资格。这比例扩大到后99%可能都差不多,真有学术型人才那十个里也有九个半是人家自学出来的,用得着学校来培养?
90%大学改成职业教育对我国培养学术型人才没一毛钱影响,想骂它们没水平就直接骂,别搞得像这些学校是专注培养学术型人才耽误了职业教育一样。
这观点纯属蹭流量。
看到“专家”两个字,先看看是什么专家。别被带节奏了还叫好。
看黑体字部分:
熊丙奇,男,1972年7月生,四川资中人。企业管理专业博士,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 为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深圳晶报、珠江晚报、现代教育报等报专栏作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是以教育公共政策研究为主的民办非营利性组织,开展独立教育研究与政策倡导,借助教育界内外的民间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除了这位,还有几位名人:
陈丹青(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著名画家)
伏彩瑞(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沪江网董事长)
李霞(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远播教育集团董事长)
徐小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真格基金会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
张释文(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埃尔特教育创始人)
张守礼(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奕阳教育公司董事长)
知名公共知识分子+教育双减受损人系列。
伪装成民间智库的行业游说集团。
以上看完,可以散了,别给他加热度了。
话糙理不糙,中国确实不需要那么多的学术型人才。
本人就读的二本法学院,入学伊始法学院院长就告诉我们,我们学校是“应用型本科”,不是“学术型本科”……你们大学四年就别想搞什么科学研究了,好好考证,好好考研吧……
说的好听一点就是“应用型本科”,说的难听一点不就是“职业教育”吗?
后来我们那一届司考通过率爆表,超过了本地另一家双非一本,为此我们法学院还兴高采烈了好一阵子。
多年过去了,母校虽然还是自称“应用型本科”,但是法学院的硕士点已经申报成功,而且还是学硕,估计我校将继续打造“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吧。
在中国大学扩招以前的80年代90年代初,同龄人中大约1%的能上本科。2%的能上专科。
家境不太好学习好的,可能上一些好中专(包分配,有编制)
其他人都是接受职业训练或者做个生意。
那个年代大学生有分配,后来有这么年没分配,就业也不是太大问题。
这个比例放到今天。
就是只有211是大学。
其他大学都改名高级职业学校,课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
其实,有些技能,是看天赋
譬如手术一把刀,不止是医学学得好,手上功夫控制也是天赋,未必分好就是做手术的好医生。
指望各个行业都把最适合自己天赋的行业的人找出来不现实。
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职业,还是应该有普及和选拔的。
不一定高中课程学习好,高考分数高的,就适合所有职业。
对于国家需要行业的天赋人才,应该给予优厚待遇。
各个行业的顶尖人才,应该收入地位劳动强度差不多,没有职业选择的机会成本。
我明白他的意思。
我招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应届生,希望他来编程写代码当码农,结果他除了最基本的C语言,什么都不会。倒是离散数学和密码学学得很精。
我招一个机械专业的应届生,希望他来做设计,画零件,结果他不会solidworks。不过有限元、理论力学牛的一笔。
当然,企业给他们白发半年工资他们也很快能学会。
所以,高校保持现状也问题不大,只不过企业要花时间金钱二次培养。
再讲一个有意思的经历。我有个同学剑桥大学机械系博士,只发了一篇论文,所以找不到教职工作。我引荐了上海一家做机电设备的公司,老板亲自面试他,随手指一个零件问:“这是什么零件?”剑桥博士不知道,老板告诉他:“这叫法兰。”
So,学术型人才和工业型人才的区别是... ...
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出来后的从业者工资低,待遇差,而且没有太多晋升空间。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
发展职业教育没有问题,提干,升迁,招工都不歧视,高级技工等同博士,不用专家喊话,多少人哭着喊着也要去上技校。
早年大学教授工资跟二十年工龄工人一样的时候,多少家长都让孩子初中毕业就去工作。人民如流水,水往低处流,人往利处走。大家都不傻,肯定都是看什么政策对自己有利就支持。对自己无利就敷衍。
因此吧,专家说的问题可能真的是存在,但问题有可能只是现象。真要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根上来想办法。
中国确实不需要那么多学术人才,多少人上大学其实也真的对学术不感兴趣,也确实浪费了大把资源,可是你如果把学术教育当成是所有机会的门槛,招个收费的公务员都非要大本学历,提个科长都要硕士博士学历,你说谁愿意把自己的路走窄了呢?
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了,高学历的人才数量太多了。等他们拿着毕业证,意气风发的出来挑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并不是亲戚口中传的天之骄子,没有那么吃香啊!
这些人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就去考公务员,于是在考研的战场杀完之后还得在考公的战场上厮杀,一次不过就等二次,二次不过就等三次……。
现在这些所谓的专家冒出来,说应该提升职业教育基数,主要原因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人了。
为什么大家找不到工作,宁愿在家躺着也不愿意去工厂,还不是因为工厂的薪资太低了。
工厂大多是给公司代工,公司给的加工费是一年比一年少,质量要求却是越来越高。所以工厂的利润一年比一年薄,相应的能给到工人的就更少了。
既然工厂不行,那我去公司上班总可以了吧,还是不行,因为国内的公司主要突出一个特点,窝里横。
对内使劲压价,剥削代工厂和员工,对外奴颜婢膝,花高价请外国人。真是把宁予外宾,不予家奴演绎得淋漓尽致。
那么专家为什么会说出这种话?
因为学历太高不会去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咱们本来就是靠这些低端制造业起家的,要是没了低成本的人口红利,那还怎么玩儿?
只有让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的学历低下来,他们才会摒弃那些不该属于自己的妄想,才会本本分分的去工厂当一颗螺丝钉,老老实实的替另一个社会挣钱……
就比如说我自己,高中没上完,出路只有工厂和工地,要么就是送外卖,总之就是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不会也不能有其他的想法,因为稍微好一点的公司,招聘信息上的本科两个字就能把我拒之门外。
产业升级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是老样子?
因为出栏的猪肉价格是一定的,在猪圈上多投入一分钱都是老板利润的损失。
或许老板也尝试过提高猪肉的价格,但是被市场驳回了,因此维持现状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只要能保持利润,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猪圈不必做出一点改变。不对,如果改变猪圈能降低成本的话,他们还是乐意去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