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路边画画的艺人大概什么水平? 第1页

  

user avatar   zipart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1/10/16更新你们要的黄渤分析,以及更多吴亦凡图分析!

承蒙各位点赞,这么多赞我也是完全没有想到,所以我根据评论区的一些热门问题进行更新,结合原答案重新进行排版。

我回答的时候问题为:路边画画的艺人大概什么水平?

提问者贴了两张画,其中一张是这样的:

提问者在问题描述里面写,“作为一个外行人 如何能知道这画画得好不好呢? 我看看画得还挺像的!”

我见过太多此类问题里,所谓的“内行人”一看到“像”这个字就蹦得老高,跳起来指责别人外行,语带鄙夷地说别人不懂得看画,不懂得艺术。然而这些人从来不告诉别人,要如何去看画,如何去学才能看懂。

像或不像,是很多人看到这种画的第一感觉,这个并没有什么错,你让我这个艺术专业出身的人来说,我也说这张画画得挺像。

那当我们说“像”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说什么?

一般来说有两种。第一种是比较两者,两者的物理结构和外观相似;第二种是比较两者,两者的结构和外观不一定相同,但有某些因素可以引起人们的通感和联想等联系。

第一种很简单:

(图片来源:

姜文夏雨张一山等娱乐圈那些撞脸撞成三胞胎的明星

比如说,夏雨长得像张一山,小明长得像隔壁老王,双胞胎妹妹长得像姐姐。注意到关键词了么?长得像。

长得像说的是什么意思?不是说发型像,不是说妆容像。比如你之所以能够长得像你爸你妈,就是因为你的骨骼、肌肉、五官必然有遗传自他们的地方。长得像指的是两个人的骨骼结构、肌肉形状、五官比例等结构有相似之处。这就是形似

第二种像:

(图片来源:

长得像动物的明星们!

(图片来源:

Nothing To See Here. Just A Milk Bottle That Looks A Lot Like Benedict Cumberbatch.

这种像,就不完全是具体的骨骼肌肉五官相似(形似),而是神似。神似涉及到很多人类视觉经验和心理感知的机制,这里暂不展开,我们主要讨论上面的第一种像,就是形似。

鉴于吴亦凡算是个公众人物,应该不会有时间为街头艺术家摆姿势,让他们现场写生的可能性,而且学过画画的人也很容易一眼看出来这张画是对着照片画的,于是我一搜索就找到了这张范本照片:

(图片来源:

王龙华吴尊吴亦凡 鼻子最好看的男明星


我把这张照片拖到PS里为背景,把提问者看到的画建立新图层,调到60% Opacity,得到如下结果:

由于提问者拍摄的画有角度变形,我稍微调了一下透视,并把两张图片以鼻子为基准对齐。可以看到,画和照片从五官比例和各个轮廓边线的角度来说都是比较“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画和照片很像

我在知乎有个小专栏:

写给吃瓜群众的西方绘画找北指南 - 知乎专栏

, 过去的几期文章里,我简单解释了写实绘画是用二维平面表示三维空间这一个美术基本常识。画和照片很像,其本质是画面二维上“线”的布置与照片二维上人眼感知到的“线”的布置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是用二维去模仿二维。

然而,吴亦凡也是人,既然是人,他就存在于三维空间中,有着立体的结构。他的脸不是纸片,不是一张平面的皮肤,而是由骨骼和肌肉支撑起来的立体。

大概是这个意思(由于角度问题很多地方对不上,就是个示意,不严谨):

(骨骼图片来源:

123rf.com/photo_1171306

骨骼上面还附着肌肉。吴亦凡如果扒了皮大概是这个样子(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扒了皮大概都是这样)


这些肌肉的基本形态大小、紧张松弛状态,都决定了外面的那层皮肤的外观。比如大家想象一下皱眉头,眉头之间的肌肉紧张隆起,皮肤上就出现了一行行“线”。

总结一下,就是说皮肤是依附在肌肉上的,肌肉是依附在骨骼上的。

因此,从写实绘画是用二维平面表示三维空间的这个概念来说,我们想要把一件东西摹仿真实地表现出来,就需要在二维平面上虚拟出一个视觉上是三维的结构。至于怎么模拟,在我的专栏里有一篇文章专门论述:

写给吃瓜群众的西方绘画找北指南(三):真的假的? - 孩子的子艺术的艺的文章 - 知乎专栏

,这里不占用篇幅了。

所谓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套在写实绘画上就是“透过皮肤看骨骼”,原因正是因为上面提到的这种依附关系。这种内部的结构关系,需要画家的理解,只有画家理解了,他才能表现出来,观众才能从这种表现里也去感知到这种结构,从而进一步去理解。

评论区热门焦点一:但是这张画的形还是挺准的吧?

我们在素描里说的“形”,有两层意思

一是“形状”,即画面的点之间连线所构成的平面图形;

二是“形体”,即不同平面上形状组成的体积

形状是二维属性,形体是三维属性。

上面已经讲到,如果论“形状”,这张画是算很准确的。但论形体,则完全没有体现出来任何理解。

我用干货来解释什么是理解:

人是有体积的,即使是吴亦凡也不是一张纸一样薄的平面。当我们用体积的概念去理解人的头部,可以抽象为一个长方体结构,这是一个对头部最大体的认识:

大家可以自己摸自己的脸,头部的前方,有几个地方可以感觉到骨头的突起,换而言之这些地方你去摸的时候会感觉到皮肤下面的骨头。这几个地方,美术术语叫做“骨点”。最重要就是以下几个:额骨最高点,眉骨最高点,颧骨最高点(脸上),颚骨前端最高点(下巴),以及下颌骨后段最高点(耳朵下面):



如果你理解了上面那个长方形结构,你就会发现这些骨点除了下颌骨外,其他脸上的骨点都位于长方形的同一个平面上。如果把这些同一个平面上的骨点都连起来,在二维平面上就形成了形状


这些形状确定下来之后,平行的那几条线就形成了比例。在这个基础上,把眼睛、鼻底、唇裂画出平行于结构线的三条,就形成了五官比例的基础:


玫红色的点,代表了处于头后部的、我们从这个角度看不到的骨点。选择这些点,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头盖骨和枕骨的几个高点。这几个点的选取一般不如红色点严格,差得不太离谱就没大问题。注意看起来像在耳朵上的那个点,实际表示的是后枕骨。

到了这一步,我们可以看到三维的雏形了:


在以上框架基础上,加入更多的点,这就不一定是骨点了,可以是头部外观某些因肌肉突起而造成的高点,比如嘴唇的两边,口轮匝肌的高点;或者是上述框架中间的一些点等。这一步走完,头部的结构基本上就出来了:


而不要忘了,这个头部结构,首先是建立在对长方形体积的理解下的。

头部的大结构如此,其他的小结构全部都以此类推下去……这个过程,就叫做造型。

造型的能力是从事西方写实体系绘画艺术家的基本功。注意了,是基本功,不是艺术追求,不要自己偷换概念。这个基本功,也不是单单指画画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观察方法。

至于其他的什么光影啊,颜色啊,都是建立在这个结构的前提上的。就像3D建模,你得先有个模型,再往上贴材质。离开了结构的光影颜色,就已经不在西方写实体系的讨论范围内了。

至于有拿日本漫画跟素描对比,强行要说日本漫画人脸是24K白,为这张路人素描辩护的人,请把上面那句加黑的话读一百遍。

--------------------------------------------

很可惜,提问者贴的这几张画都属于画家自己还没有理解结构的。这个画家所做的,仅仅是描摹照片,照片有线的地方画线,有阴影的地方画阴影,仅此而已。换而言之,他并没有通过照片去理解照片这些线和阴影背后代表的,真人的结构。

我们来看一张所谓“理解了”的画和这张没有理解的画的对比:

同样是平光,差不多的角度,可以对比一下:

1,画面整体的轮廓线,你是否能感觉到左边的画显得软绵绵,而右边的画显得有强有弱,产生了一种节奏感?

2,看下巴到下颌骨到耳朵这条边线,你是否感觉左边的画显得非常简单,脖子和下巴之间并没有离开一段应有的空间?反观右边,你是否能感受到脖子和下巴的距离感,是否能感觉他的下巴离你比较近,脖子离你比较远?回去看左边是否就显得非常平面?

3,看画面右边的脸部,你是否感觉左画是一个大平面,下面什么都没有,而右画的皮肤下隐藏着非常丰富的结构,并且这些内在的结构使得脸部十分立体真实?

4,……还有很多可看的点,但对于入门的同学来说,能够感受到这种不同就是好的开始。

所以,画得像照片,算是一种像,但是没有什么价值,因为艺术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艺术经由画面表达了艺术家对事物的理解和思考。而这种理解和思考,信息量绝对比一张寻常的照片多上几个数量级

---------------------------------------------------------

评论区热门焦点二:吴亦凡长得很平面 / 照片经过PS显得很平面 / 平面的照片不能体现结构所以画不出来 / 欧洲人比亚洲人立体所以亚洲人很难凸显结构


有这些疑问的同学,请把结构图看十遍,并把分割线之前关于艺术价值那段黑体话读十遍。这种习作级别的素描,甚至都谈不上有什么思考,能理解并表现出理解就不错了。

----------------------------------------------------------

评论区热门焦点三:画结构这种东西是高考毒害青少年


在写实绘画体系里,绘画就是用二维平面表达三维空间的一门技艺。对结构的观察理解和表现,是表达空间的最重要手段。我国艺术高考要重点考察的就是这种基于观察理解的写实绘画造型能力。再次重申,造型能力是画家的基本功。

----------------------------------------------------------

发现我的回答还并没有说到水平问题。

考上美院的水平是什么呢?我贴两张在国内可以拿到艺术高考高分的画,大家可以对比一下。高考素描属于习作,高考素描属于习作,高考素描属于习作。习作的意思就是研究和解决问题用的,相当于你做数学题之前的那张草稿纸,离最终的结果还差一段距离,绝不能说画成这样子就是最终的目的。这是入学考试,不是毕业创作。

我个人其实不太喜欢用这个来作比较,因为大部分不学画画的人会觉得这些画画得挺丑,挺笨重的,容易引起误解。但既然题主问到了是否能考上美院,就展示一下:


(图片来源:

美术高考素描头像优秀作品欣赏

(图片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2012年高分素描优秀试卷

这两张画可能不能达到普通人心中“美”的标准。但是美院考试的重点就是造型能力基础。所谓造型听上去很酷,其实就是上文提到的用二维平面表达三维空间的能力。上面也已经说了,这张吴亦凡素描实际上是用二维平面去表达二维平面,并没有体现出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因此,就这张画而言,他有很大的概率是考不上美院的。

至于“落入凡间的梵高”,已经有很多人在吐槽了,我这里倾向认为题主的意思其实就是被埋没的一个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也算不上,因为画照片能画得更好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这个画家是国内很有名的,这张画是画照片,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背后的一些对真实形体的理解,比如眼睛后面隐含的眼眶骨骼结构,额头那几笔看似随意的调子后面隐含的额头肌肉结构:

(图片来源:

川美院长庞茂琨推新作 素材竟是朋友圈好友

综上所述,这个“路边的梵高”的实际水平,从仅有的几张画来判断,没有特别强的造型能力,达不到美院的入学标准。即使在爱好者里面的水平也只能算个中等吧,知乎上有很多业余画画的画手对造型的理解已经比这个高很多了。

---------------------

评论区热门焦点四:你怎么没有讲画黄渤的那张,是不是那张就画得比这张好了,是不是就把结构画出来了


这张画的迷惑性在于,光影调子比吴亦凡那张重,显得好像很“素描”。


我也找到了原照片:


我找了一张鲁本斯的名作进行对比,两张角度相似,光源相反。




别说话,用心感受。

是否能感觉到左边的画,整个头是扁的圆形,右边的画,整个头是个立体的圆球

如上文所述,光影是附着在结构形体上的外部因素,只有理解了空间结构,光影才是对的,否则你涂得再黑,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那也是二维的黑白分布而已,没有用的。很多人觉得素描就是画调子,调子是用来干嘛的?是用来表现形体结构的,不是叫你哪里黑就涂哪里的。右边的画的调子还不如左边重,但绝大部分用在关键结构点上,全在刀刃上。

这张画最能体现出业余的地方,就在于这条边线。这条边线让画画的人说,就叫做“死”。没有体现出任何空间的前后,形体的转折。这不是脸部光不光滑的原因。

仅仅临摹照片,没有理解的后果就是这样,照片里,脸的暗部跟头发的颜色非常接近甚至可以说一样,然而你如果去看真人的话,是很难有这种情况出现的,人眼的精度分辨暗部颜色的能力绝对可以秒杀任何一台高级相机,何况是艺术家受过训练,懂得观察方法的眼睛。



另一条边线也是同样的问题,大家重点比较:耳朵下方下颌骨突起骨点到下巴的线,和衣服领子的线。左边的画,两者没有任何区别,就是硬邦邦像刻出来的线;右边的画,仅仅寥寥几笔的强弱,就表达出了以下对比关系:骨点比领子硬,领子比肌肉硬;下巴的骨点在空间里靠前(强),下颌骨的骨点在空间里靠后(弱)


大的头型结构都没出来,里面的小结构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对比,线的死活,结构的来龙去脉,别说话,用心感受。

还没有入门的同学,以为艺术家只是努力地想画得像。其实一个真正在行的艺术家,画习作的时候可能想的是这些:

光影:光是以什么角度投下的?这个角度的光造成了什么样的阴影形状?光的边界和影的边界在哪里?光造成的物体亮部里面是否有更亮的地方?……


颜色:颜色是物体固有的还是受到外界影响的?从亮部到暗部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自然光和人造光对颜色有什么不同的影响?人体血流集中的部位皮肤颜色和其他部位比较有什么变化?……


内部结构:骨头是什么样的?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是什么样的?肌肉哪里厚哪里薄?肌肉的厚薄如何影响皮肤的外观?肌肉在放松状态和紧张状态有什么形状的变化?关节在人体运动的时候如何影响形体?……


……

……

这些都是古往今来艺术家要研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仅仅是艺术家在想的问题的非常狭小,非常基础的一部分而已。

切莫把基础当作艺术的全部。

如果对更多艺术欣赏入门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我的专栏

写给吃瓜群众的西方绘画找北指南 - 知乎专栏

对了评论区里还有说画婴儿小孩子怎么办,我就贴个萌萌哒图,让大家欣赏算了,手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用吴亦凡那套结构方法套用来试试看。

中国知名画家徐芒耀作品:

(图片来源:

花瓣

如果还不嫌干货太多,请阅读跟此文有一点点关系的专栏文章:

写给吃瓜群众的西方绘画找北指南(七):╰<(=‵Д′=)>╯︵┻━┻

zhuanlan.zhihu.com/p/23

临睡前又收到不少评论,有人谈到画工形准问题,认为画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准了。

我没有否认这两张画在二维平面上的形状准,我只是从它们没有体现形体概念上去论述的。没有形体观念,证明基本功差,基本功差的人,能把二维形状不借助工具空手画准,我其实是持怀疑态度的。

我个人推测,这位路边梵高要么就是用投影仪,要么就是灯箱描,要么就是直接把纸盖在iPad之类的上面画,大把手段可以轻松实现。这种事情我也干,商业绘画嘛,谁还有那个功夫起形啊!

画这种商业画,我直接就是用软件把照片放在背景,新建个透明图层直接就把形描出来,哪里用自己起形。


下巴那条线就是描照片的证据。


更新一个,刚刚在电脑里偶然翻到以前拍的一张在工作室里画写实的场景照:


原谅诺基亚年代的渣像素……

左边是画,右边是实景。先把右边实景拍照,把照片打印在跟画布尺寸一样的纸上,再用复写纸转描轮廓线到画布上,形就搞定了,不用自己画半天。

最后画成了这个样子,老师依然觉得不够精,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到精微的程度,我尽力了……:

所以如果那两张素描没有悲惨到直接在打印件上画的话,很大可能都是用这类辅助手段把形轻松画准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市有一位路边画画的艺人———名叫David Zinn(大卫·辛),在安阿伯的街道上,David总是能找到一个最为合适的位置将他的创意最为融洽的展现,这些插画不仅简单而且很有趣味。个人认为此人的画画水平至少在丹麦图画家兹德涅克·米勒之列



以下是他的一部名叫【外星人斯鲁格与飞猪历险记】的街头作品

辛苦排序中ing...

第一幕:火龙驮着斯鲁格和飞猪从外星降临地球...火龙告诉斯鲁格:"我们好像来错了地方,得想办法回去。"

斯鲁格则告诉火龙他要先逛一逛, 很快,斯鲁格在路边发现一罐宝藏,并取走了部分金币藏在一个有标记的石柱里。

斯鲁格突然发现同伴“飞猪”,并向它打了个招呼。

斯鲁格和飞猪正式开启欢乐二人世界

斯鲁格开始忧虑自己的口袋越来越瘪,而飞猪还不知道这些东西需要用钱来消费

斯鲁格和飞猪睡在街道上

第二天,它们决定开始赚钱

飞猪得知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但没有告诉斯鲁格,而是一个人藏了起来。

这一幕被斯鲁格悄悄看见

斯鲁格挖出曾经埋的宝藏

斯鲁格来到一个礼品店

和飞猪一同拆开礼物盒

飞猪惊喜的看到一个大蛋糕

斯鲁格拿出小礼物盒中的眼镜送给飞猪

第二天,斯鲁格在一个食品店前久等飞猪的到来

斯鲁格独自离开

斯鲁格在地面画出自己的样子

本部完结

以下为David Zinn的其他创意作品

以上

David Zinn的创意使原本由水泥所构建的单调枯燥的城市瞬间充满了生气。源于生活,美于生活,艺术就是这么美好。




————————————————————————————————————————

快2K了……当看到这篇答案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时,或许就像一名厨师看到自己的菜被顾客吃了精光,就像教师看到一个长期未显露才华的孩子突然迸发出天才,那种感觉,会令缔造者在不言而喻中受到莫大的触动,因为这绝对是最完美的嘉奖,起先点赞的名字我都会一一打开看一遍,不过现在…可真的是看不过来 - - ~无疑的是,你们认同它,且认同我,你们有品味,且有眼光,你我一样,对于认识和欣赏方面的品味是略同的(羞笑脸#)



另类的生活方式——— 世界各地的隐士zhuanlan.zhihu.com/p/25


⥤⥢⥤⥢⥤⥢⥤⥢⥤⥢⥤⥢⥤⥢⥤⥢⥤⥢⥤⥢⥤⥢⥤⥢⥤⥢⥤⥢⥤⥢⥤⥢⥤⥢⥤⥢⥢⥤⥢⥤

感谢阅读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由本人收集、整合、编辑及发布

如喜爱,请关注,你的支持将是我的动力



  

相关话题

  请问为什么我画了那么久却没有人来看直播,约稿也没人来约,价格分明很便宜啊? 
  为什么只有儿童画蜡笔画,却很少有成人画? 
  25岁平面设计岗想改行入游戏绘画,请问美宣海报这条路必须从原画师开始做起吗?有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建议? 
  画画的花噎菜才是门外汉吧? 
  老师画的这幅素描水平如何?这种画风考联考可以么? 
  我女儿做漫画主笔只在家工作,也不出去 ,我该怎么引导她出去? 
  形可以有多准? 
  被称为素描冷军的刘斌,他的素描是什么水平? 
  画漫画如何画出各种日漫风眼睛? 
  怎么画好看的背景呢? 

前一个讨论
工业金属和新金属,两者都会加入电子元素,那么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下一个讨论
国内大城市中的年轻独居者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