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考研信息闭塞最为致命!
现在看来最致命的是这种信息毒药吧。
这可真是个小天才,报医学院算是选错了方向,应该去学金融。
这胆子肥的,以后论文、学术报告、还敢想吗?!!!!
最讽刺的竟然还是医学生.....
这位同学学医可能不适合,医学要求严谨,不需要套路。
复旦大学商学科应该把他招进去,都不用面试,就怕进去了把学院卖了学校还帮着数钱呢。
无法判断是不是真的。但说一下我见过的导师对此态度,样本大于50。
没有一个人从道德上判断此事。
一派说这娃牛逼,会卷,此子值得培养。
另一派说过于牛逼了,怕驾驭不了。
总结一下,共识就是“牛逼”,至于要不要这样的学生,取决于自己段位。
所以学术圈是什么环境可见一斑,大家可以理解了吧。如果非要加个限定,那限定我们天坑内卷专业好了。
有什么看法?早晚的事!
在前几年,考研竞争没那么激烈,很多人都是冲着学术去的,大家都是一股学生气,要脸,品德还是没问题的,大多数人不屑于搞花活。随着这两年考研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上岸,某些人就会不断放低自己的底线。做这种事又不犯法,只是德行有亏,总有人认为利益比德行更重要,有些人就开始开动脑筋,只要自己的竞争者减少了,自己的排名也就能提高。这种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想着提高自己,只想着压低别人,谁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万一这种人有了路径依赖,以后遇见类似的事情只会给别人下绊子,那就是癞蛤蟆蹦脚面-不咬人它恶心人。
这种事只是现在爆出来了而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考、艺考也和这次的调剂差不多,考生之间都能互相影响,只不过高考和艺考搞这套的收益并没有那么明显,竞争者太多也搞不过来。想想高考和艺考的牛鬼蛇神吧,有考场上撕毁别人答题卡的,有搞小动作破坏心态的,艺考里有故意动手脚破坏别人作品的。如果放到人数较少、竞争激烈的考研调剂里面,类似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往极端的想,如果是线下面试,你猜猜一位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这种档次大学的研究生,让几个竞争者再起不能的决心有多大?这么做的难度会有多大?对他的惩罚有多大?对竞争者未来的影响有多大?
我并不赞同这种行为,只要没有明确的证据,学校也没什么办法,不过我相信无论是同学还是导师,对于这人肯定会“另眼相待”的。我希望大家不要想着事后惩罚,更要学会事前保护自己,你们很多人虽然现在还是大学生,但不能再把自己看作“学生”了,这不再是校园温室。步入社会,不是好好学习就万事大吉了,明枪暗箭都要提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永远不知道你的竞争者是怎么想的,会做出什么事。学长最后送给你们12个字,提高警惕,坚定信念,注意安全。希望大家都可以成功上岸!
多谢大家的点赞!补充一点,我的看法是,这种扰乱军心的行为仅仅是个开始,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调剂的竞争者比较少,说不定之后还有什么手段可以直接对竞争者下手,让他们不得不退出。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说出来就成了犯罪教程了
再补充一点,以前这么搞的收益小,成本高。之后可不一样了,上岸的诱惑太大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是遵纪守法道德高尚的谦谦君子。
创作不易,你的点赞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也可以让我的回答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祝点赞收藏的人都能早日上岸。不常看评论区,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付费咨询
我真搞不懂为什么上网买个球拍,还能牵扯出来这种糟心的事?有规定必须双一流学校才能买吗?还是说我们河南人不能买?
听完老板的回应,我这个河南人火更大了:
客服他们20多岁做这个工作不容易,因为别人投诉,情绪不好才说出这话的。
明显是这个客服素质不行,就别在这装委屈。
好多人还会说断章取义,那我先把事情说清楚:
一个学生买了球拍,对赠送的礼物不满意,过来询问,之沟通中客服就开始魔幻操作。
地域歧视,这句话没得解释,但是常年经受地域黑的我已经习惯了,我还真是感恩,谢谢你让大家知道我们河南人很穷;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人就只知道种地,每年调出 400 亿斤原粮和加工制成品,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可偏偏发展最不好、最不受重视、最不怎么见起色的就是农业。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1,搞不动教育,全省仅有一个211的高校,好几个从河南大学独立出去的院系都已经是211高校了,河南省委屈啊,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所以河南每年高考都是数一数二的内卷大省;
2,不懂得搞经济,没有好的教育环境,就留不住人才,人口外流严重,自己没有人才就缺少经济头脑,就更难以发展经济。
所以河南确实穷,大家都知道,没必要专门讽刺我们,只会让大家觉着你这个人没素质。
除了这些,恐怕作为名校毕业的你,早就忘记了初中历史书上说的“得中原者得天下”。
没错,四川大学作为双一流学校,确实比河南理工大学好,但是买东西没有必要歧视一本的学生?并且人家现在已经考上郑州大学的研究生。
大学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没有任何大学教育可以说是浪费时间的大学,你没学好,只能说是你自己的问题。
四川大学马克思毕业的,真是验证:不管受过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学过多少理论思想,永远启蒙不了屁股歪的人。
话说:阿迈威运动专营店的客服,为什么我都给你主动发信息一个多小时了,你还不回复我??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选南大,因为我就是南大毕业,南大开拓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学识,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希望有一天南大以我为荣!
谢邀。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知道各个号码的中奖概率一样,他们还会成为彩民吗?
***** ***** *****
上面这句话是调侃。如果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向回答:
以双色球(红球 33 选 6,蓝球 16 选 1)为例,在 2015-11-17 的开奖中,全国投注量为 323,653,256 元,即 161,826,628 注,而不同的投注数 共有 17,721,088 种,所以平均每种组合大概有 9 个人投注。那么, 1,2,3,4,5,6,7 这样的组合是否有 9 个人投注呢? 还真的挺有可能呢。全国那么多人玩双色球,有 9 个人次投注了这个充满规律的号还真不奇怪。
所以,题主的命题看起来好像不太成立。
当然了,一定有很多人觉得觉得这个号绝无可能中奖,那么我们来看看近 300 期双色球的开奖情况:
根据计算,四等奖的中奖概率大约为 1 / 2303, 但在最近 300 期里,它中了 1 次四等奖,中奖率还高于平均值呢。
用我自己创造的词语来说:他们被 “归类假象” 蒙蔽了。
什么叫 “归类假象” 呢?
就是看似有意义的归类,在我们所关心的维度下没有意义,反而对我们的判断造成了干扰。
就概率而言,似乎可以用一种很有意义的方式将所有情形进行归类,而看上去不同类别的发生概率差别很大,然而实际上,这个差别只是由于它们在总数上的差异造成的。从任何一个类别中抽取相同个数的例子,其发生的概率或期望并无任何不同。
就本题的来说,我们不难理解彩民们的想法:
他们不自觉地把彩票中奖号码归类成了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
以双色球为例:“有规律组”的情形可能包括: 7个数呈等差数列,7个数都小于10,7个数都是偶数,7个数包含了两个等比数列等等……其他的都为 “无规律组"。
彩民们研究了一下以往的中奖号码,发现过去好像极少开出”有规律组“ 的情形,所以他们认为:
这个推论有道理吗?看起来好像很像回事呢。
但实际上,上面的那句话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是: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呢?简单地说,后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等比例抽样,而前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1:1 抽样,样本大小就不一样,概率分布又怎么会一样呢。
举个例子,假设有 100000 个号码组合,其中有规律的有 1000 组,无规律的有 99000 组。
假如彩票中心抽奖了 100 次,每次中奖 1 个号码组合
然而,对彩民来说,
中彩票的平均次数= 买彩票的次数 * 中奖号码属于这个分类的概率 * 买的彩票数在该分类中的比例
如果买了 100 次彩票,每次 1 注,
毫无差异。
以上的推导非常简单,连小学生都很容易理解吧?
但是在生活中,这种看似简单的 “归类假象” 可骗了不少人哦。
举个例子,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女子学院,有一天校长提议道,为了活跃学院的气氛,建议招一部分男生。董事会的成员坚决反对:千万不能这样,否则的话,一年后会有一半的女生退学的!
在最终的妥协下,校长决定,当年招收 1% 的男生做试验。
一年后,校长宣布:“招收男生的计划取得了圆满成功。诚然,学院的女生数量确实有所减少,但一年后她们在该届全体学生中的比例仅仅下降了 1 %”。
你发现问题在哪里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