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黍是五谷之一,但是生长种植条件和小米非常相似。黍在古代有一定的地位,是因为耐旱性强于粟,生长期短,种不了粟的地方还能种黍。但是因为口感和单产较低问题,黍不能挑战粟在古代最主要粮食作物的地位。以考古学的证据来说,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出土粟98粒,黍只有6粒。
2.但是黍的粘性特别好,适合酿酒,所以是古代特别是上古时期北方主要的酿酒原料。另一种北方重要的酿酒原料是稻,由于水利和气候原因,我国上古北方稻产量有限,专家推测大部分都用来酿酒了。
3.黍的衰落始于战国,根据俞维洁的研究,早于战国的文献都是黍稷(小米)连称,战国之后改为菽(大豆)粟,可能说明中国种植业结构的改变。到了秦汉,小麦地位上升,北方种植业结构变成了粟、麦、菽、黍。小麦大概5000年前传入中原,小麦能够越冬,便于和其他作物轮作,秦汉之后因为磨的普及可以磨成面粉,迅速成为重要的粮食。从种植区域来看,东北可以种植春小麦,华北可以种植冬小麦,长江到南岭以北可以稻麦轮作,所以不晚于宋代小麦就成为了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4.唐宋之际,荞麦作为救荒抗旱粮食作物的重要性上升,生态为上挤占了黍的功能,导致黍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元代以后,蒸馏酒技术传入中原,高粱作为主要的酿酒作物也几乎同时传入中原,黍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到了明清时期,北方种植业大抵是小麦占一半,粟、黍、稻、粱(高粱)加起来占一半。
Σ.黍从一开始北方比较重要的次粮作物,衰落到现在,主要是因为酿酒、抗旱两个最主要的功能,都有单产更高的作物代替,所以现在就只能作为地方性作物存在了。
δ.黍在山西雁北地区是粮食文化位顶层,以黍为原料做成的黄糕非常有名。雁北地区以吃一定量的主食可以行走多少路程为标准,遂有“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的面条饿断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