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不成问题的问题》这部电影? 第1页

  

user avatar   li-jun-81-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部好作品,特别要安利一下...

她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农场即家国。如同成人世界中的寓言故事,让人回味许久。

看过后,会感叹于老舍先生对“人性”的深刻洞悉,以及对时代命运如此到位的理解把握。


影片介绍 40年代大后方重庆,一间物产丰富却总是赔钱的树华农场,一场明争暗斗在新旧两个农场主任间上演。这部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影片似乎叙述了一个永不过时的人间寓言。

作品中的人物仿佛就生活于你我身边,栩栩如生,而非戏剧化的设定:

丁主任:深谙人性、精通世故,是整个农场故事的策划者。作为传统管理者和官场思想的代表,他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但也在努力维系着各个方面脆弱的平衡。

尤大兴:能够让农场走向正轨,获取盈利的人。留学归来,农场治理上代表了更先进生产管理和管理模式。但他不近人情、硬着陆,没有顾及别人的感受。最后被丁主任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秦妙斋:“清高派艺术家”不学无术、夸夸其谈,执意生活在自己包装理想世界中。最后为丁主任所利用,挑动农场的底层民意,发起推翻农场新主任尤大兴的运动。是丁主任的马前卒;

尤太太: 拥有着改写局面可能性的个体,但受到旧时代的影响、见识上有着很强的局限性。她被丁务源利用,其实是种必然的无奈;让人感到可悲可气。拥有选择权,却败于对自身的保全。对农场管理者的抉择就是故事走向。

... ...

黑白的映画,质感的镜头,荒诞中却透露着超越时代的真实感。 老舍先生去世50余年,但他的思想从未过时,在今天依旧成为了一面透视社会百态的明镜。也难怪其获得诸多国内外大奖,是当下一部难得的、引人思索的佳作。

2016年
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男主角奖 范伟
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改编剧本 梅峰、黄石
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最佳艺术贡献奖 《不成问题的问题》
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最佳导演奖提名 梅峰

2017年
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最受传媒关注男配角 张超
第7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天坛奖-最佳男主角 范伟
第7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天坛奖-最佳编剧 梅峰

2018年
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最佳艺术探索奖 电影作品


user avatar   shi4tu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文链接:这个职场上的大奸臣,长了12层宽厚的大脸!


“穷人糟践起穷人来,比富人糟践穷人邪乎!”


这是老舍先生的一句话,他的幽默,都是笑里含悲。


老舍是超越时代洞察人情世事的高手。


《不成问题的问题》原是他在1943年发表的一个短篇小说,梅峰导演把它改编成一部黑白电影


我的领域是研究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这部电影里的很多人和事都值得一说,最有复杂性的,还是范伟老师扮演的农场主任丁务源。


自丁务源上任以来,这个农场就一直亏损,但他却成功搞定了各位股东,击败了一个留美(电影里改成留英)的园艺学博士,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小说里这么描述丁主任:


四十来岁,中等身量,脸上有点发胖,而肉都是亮的。他脸上那点发亮的肌肉,已经叫人一见就痛快,再加上一对光满神足、顾盼多姿的眼睛,与随时变化而无往不宜的表情,就不只讨人爱,而且令人信任他了。


在丁主任眼里,大小事情归根结底“都是人事问题”,只要“把关系拉好,什么问题也没有!”


他是一切人的乡亲,四川话、上海话、北京话、英文,都能说上几句。没人知道他是哪里人。


他更是天生的变脸艺术家,见老板是忠仆的脸,见手下是大哥的脸。在这部电影里,丁务源前后至少有12张大脸。


他对恰当的人用恰当的脸,就连他的对手、他打压的人都忍不住说,“谢谢啊!”



忠臣的脸


△他凝视着镜子里的自己,整理头发、推眼镜、拾掇衣袖,躬身作揖,露出笑容,又看了看镜子,调整了一下咧开的嘴的角度。


这是影片一开头,丁务源正反复揣摩的一张脸。这天,他要去场长家。


他的工作这时相当凶险,股东们指望着农场盈利后分红,而他经营的这半年,农场一直在亏本。


理论上,农场是大股东兼场长许老板说了算,不过许老板还有好多生意,当家的是他三太太。


三太太喜欢在家组织牌局。这一次的牌局上,有另一位股东佟老板的女儿佟小姐,和重庆本地地头蛇(能调动宪兵)张先生的太太等人。


三太太是丁务源的盟友,丁通过送农场东西来讨好三太太。抗战时期重庆物价飞涨,三太太很受用。


丁主任有三好:送吃,陪玩,口才好


送好吃的给三太太,她的闺蜜就会羡慕她。三太太有面子,丁主任的日子就好过。


但这次不一样。


佟小姐是二股东佟老板的女儿,三太太夸丁主任能干,佟小姐立刻说,去年家里分红很少,对农场的亏损提出质疑。

丁务源赶紧维护自己的农场,“您看看我们的肥鸡肥鸭就不会相信亏钱了。”佟小姐没去过农场。


张太太要走,丁主任替她打牌。


如果是个菜鸟,这时候可能会在牌桌上照顾佟小姐。“二老板也是老板啊。输给二老板家的小姐好了,让她对我有好感。”


丁主任当然不会,先照顾好三太太——自家的主母才是关键。


丁主任是个牌桌高手,你看他哪怕是给三太太点炮,自己都要把一手牌打到上听的程度。


看着大号忠臣脸的丁务源,三太太面授机宜:


“你下个帖子,请佟小姐来农场作客。”



袍哥的脸


“袍哥”指的是西南哥老会(一个帮会)的老大。


喝酒、吃肉、砍人的画风看起来离范伟很远,但是,当袍哥关键在格局,而不在肌肉


一天丁主任出门后又折回农场取东西,碰巧撞见工人们在上班时间赌博。


这个人没有勃然大怒,他说“劳逸结合”“继续玩”,还坐下亲自打了几圈。


当然,在三太太牌桌上怎么自然而然地输钱的,在这边都会自然而然地赢回来。


一来丁主任确实擅长心算,牌技比那些农场工友高得多,二来这些家伙被抓翘班现行,气场已经没了。丁主任大杀三方,赢得满钵满盆。


输了牌之后,有工人坦白自己偷卖猪菜(其实是好白菜的外皮),要上交卖菜钱。丁主任一摆手:“谁卖的就归谁。”


真豪迈!不过他转身就从这钱里捏出一张,让农场的李会计买酒喝(封口费)。


注意了,这是一举三得


李会计是佟老爷的眼线,还有点喜欢佟小姐,一直在打小报告。李会计以为这是丁主任赢的钱,但这下有十几号人作证,他拿的可是卖猪菜的钱!以后他再举报,自己也是共犯了。


佟老板曾怀疑丁主任克扣工人工资,可实际发工资的时候,名义上一分钱也没少给工人。


不过丁主任在做代购,工人托他买东西,他用最贵的价钱买回来,告诉人家“东西地道”,顺手就把这笔钱从工资里留了下来。


要知道有差旅费能进重庆城的,只有丁主任、会计和丁主任跟班寿生三个人。没人信任会计,会计也不愿揽这麻烦。



放空的脸


丁务源也有不笑的时候,比如在自己亲信面前。


每晚睡觉前,他的小跟班寿生,都要给他洗脚、捶背、按摩。


他每天左右逢源,而这个时候,他面无表情。


一个好演员在完成一个角色后,都要通过放空自己来走出这个人物,迎接下一个角色。


更何况丁务源这样的人精呢。

听到寿生说股东要给农场换主任的消息后,他的嘴角,微微有些下垂。


“你们对力量一无所知。”



外交家的脸


收到丁主任的邀请,佟小姐来农场作客。


一生的悲剧由此开始。


佟小姐想替父亲介入农场,绝对是个馊主意,她哪儿干得过丁主任这老狐狸!


佟小姐在农场里显得格格不入,她对农场里的人都不搭理,径自来到一条河边画油画。


农场这帮粗人对她又羡慕又轻蔑。


丁务源摆上一桌好饭,主动出招,“佟小姐,能否把您的画挂在农场办公大厅里?”


我们知道求人是个尴尬的事,但是得分求谁


佟小姐的美术水平是个二五眼,这个时候最渴望作品有更多人看到了。


佟小姐假装推辞:“这不好吧?”


丁务源说得冠冕堂皇:“自家的画挂在自家的农场里,再合适没有了。”


其实大股东是许老板,算不上佟家的,这是一套外交辞令


但挂给谁看呢?其实丁主任是邀佟小姐请朋友来看“自家的农场”。


虚荣的佟小姐,已被丁主任初步搞定。



阴冷的脸


整天摆一张假脸不累吗?


累。


所以丁主任有露出獠牙的时候。


丁务源张罗着给场长家少爷做寿,许佟两个老板则在讨论换主任的事。


丁主任一副奴才脸,亲自端茶倒水伺候着。


早就看他不惯的佟老板这时发难:“丁主任,以后这些下人的活,你就不要来做了。”


被佟老板Diss走之后,丁务源独自一人在井边,阴着脸抽烟。


但这样的真情流露实在太短暂了。


三太太差人叫他去陪打牌,他瞬间又换上了忠仆的脸:“来了~”


那一天,丁主任大赢一场——先把祝寿的亏空赢回来。



“伯乐”的脸


文艺圈混混秦妙斋突然出现在农场。


他是这个戏里最帅的小伙,也是看上去最荒唐的人。


丁主任被他的美貌和气场震慑:“您是位画家吧!”


秦妙斋赶忙纠正,“艺术家秦妙斋,必须要连起来一起说,如果分开,艺术家和秦妙斋就都不存在了!”


其实这是一个吹牛吹上天,打牌输了钱要用花生米抵赖的妄人。


丁主任决定把农场闲余的房子租给秦妙斋,并支持秦妙斋搞“艺术活动”。


擅长拉关系的人很少只算一笔账。他们偶尔会做些看上去没用的事,如果觉得人有用的话,会布一个闲棋冷子,早晚用得着。


秦妙斋吃农场、住农场(房租迟迟不到位),还跟丁务源和密斯佟要钱办画展(画展里没有一幅是他的画)。丁主任一口答应,并把所有风光都给了秦妙斋,自己在他身后鼓掌。


这掌可不是白鼓的。



媒婆的脸


丁主任告诉三太太,农场里来了位艺术家。于是三太太带着文艺青年佟小姐来围观投喂。


三太太跑江湖京剧红角出身,见到真人,几句谈吐,眼前什么货色立刻就心知肚明。


佟小姐显然被艺术家迷住了,跟去了艺术家房间读诗。


丁主任和三太太谁也没拦着(反正怀孕也不用我们替他养)。



两个老司机心照不宣。


秦妙斋是不是艺术家不重要,但把佟小姐推给他,对丁主任和三太太都有好处。


如果丁务源和三太太成为佟小姐婚姻的媒人,这农场主任,就永远是丁务源的了。


谁说好媒人嘴上必须有痣,脸大的人做媒效率更高!



挑拨者的脸


丁务源精明,但也防不住猪队友捅娄子。


办画展这天,宪兵闯入,抓走了秦妙斋一个朋友,说是汉奸。


在场的三太太暴跳如雷,丁务源赶紧往宪兵手里塞钱,赔着笑脸把宪兵打发走了。


出了这档子事,真的要换主任了。


丁主任找到秦妙斋发飙:



△这个镜头里,秦妙斋在明,丁务源在暗,这一明一暗,恰好也是丁主任接下来的盘算


发脾气是个坏习惯,但是个好策略。


佟老板一直想找机会换掉丁主任,秦妙斋闯的祸,给了他机会。


但丁主任在秦妙斋面前,搬出的是这位艺术家最看重的东西:老哥去哪儿都能吃饭,可是新来的主任还会让你在这儿搞艺术吗?


秦妙斋暴跳如雷:



这位艺术家如果订了《关系攻略》就会知道,他和丁老狐狸之间的“利益接合部”有多大。



暖男的脸


农场迎来了新主任。他叫尤大兴,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博士,专业水平很高。


丁务源先打出热情牌:请客接风、安排住宿、嘘寒问暖……


尤大兴完全不领情。


好在尤大兴的妻子明霞,一上来就接住了丁务源所有热情。


明霞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温暖的男人,她嫁给尤大兴四年,自己在家里老宅子住了四年,男人是回来了,但根本懒得理她。


△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尤大兴想给丁三天时间交接,被暖男感化的明霞挺身而出,为丁主任争取到六天。


这让丁务源很是感动:



卖惨的脸


丁务源这一走,可不止六天。回来的时候,也变成了这个惨样:

按照他的说法,自己坐船掉江里,漂了一夜才被人捞出来。


修三峡之前,在重庆附近掉进江里能漂一夜,丁务源的水性比孙杨还要好。


人一惨,就容易让人心生同情,也顾不上他到底是真惨还是假惨了。


这里感觉丁主任还是应该学习一下关系攻略的《称病攻略》


丁务源借着惨状,继续以退为进,激秦妙斋出头。


“我都这样了,还争什么主任呢?”


“你不能放弃啊!我们一帮人还都要跟着你混呢!”


艺术家秦妙斋组织人栽赃尤大兴,贿赂了尤太太一筐鸡蛋,从农场偷的。


而丁务源真放弃了么?


听说自己被任命为分管人事和财务的副主任(可怜的一把手尤大兴,只能剪树枝了)后,一开始假装无所谓,等人差不多都走了,他突然叫住李会计:


“把账本给我看看。”



伪善的脸


秦妙斋的行动非常成功,群众声称要打倒尤大兴、拥护丁主任。


明霞慌了,尤大兴闷在屋里,一言不发。

明霞去找丁务源,求他帮忙解决。


你能想象川普夫人求希拉里吗?


“希拉里,求求你帮帮我家川普吧。”


丁务源满脸和善,一口答应下来:交给我了,不成问题。


求他代购他都当中间商赚差价,你居然跟他要解决方案!


明霞想让丁务源帮忙安抚工人情绪,好让丈夫留下,哪怕当个副的呢。


丁务源给的解决方案是:你让尤大兴主动辞职吧,面子上好看,我给他开俩月工资。



卸磨杀驴的脸


尤大兴被逼走了,农场全员举杯欢庆。


席间,官复原职的丁主任依然非常客气:


“本来真的不想干了,可实在舍不得咱们这里其乐融融的氛围呀。”


酒过三巡,丁务源把秦妙斋叫出来单聊。


现在的秦妙斋是一头卸了磨的驴。


讲究的屠夫杀猪宰牛的时候,要给他们听音乐,缓解他们紧张的心情。


丁务源显然也是个讲究的人,敲打一下秦妙斋的身份问题,紧接着安慰:



第二天,秦妙斋被宪兵抓走。


他一定想不到,这是丁老大哥下的黑手。


尤大兴被挤走了,树华农场让一个留洋博士水土不服,以后要过来的人才听说这一点,都得斟酌再三。


秦妙斋被抓走了,知道排挤尤大兴真相的人,在农场已经没有了。


尤大兴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的精心打理和葡萄藤修剪技术,足以让今年的农场果蔬丰收。


秦妙斋住农场没给钱,但启发了丁务源。丁主任找到一个真的大少爷来农场租住,年租金一万五。


这个年底,账目上也不会太难看。


(只有房地产才能振兴中国经济。)


对了,丁务源还计划把租房的大少爷介绍给佟小姐,月老计划二期正式启动。


丁主任的前途,不成问题。



我研究人际关系,不是为了教出更多的丁务源。


事实上,就是因为丁务源的策略被看做“无上心法”,才会有这么多人落入他的套路。


我们要拆解丁务源的套路,积极防备,他的耐心、体贴,则是我们可以好好学的。


有记者曾经问范伟老师,“如何看待丁务源这样的人?”


范伟这样回答:


“人情应该讲,世故不该要。”


本周《关系攻略》的主题是耐心攻略,在周三的文章里,我们拆解了尤大兴和明霞的夫妻关系,教你如何运用耐心增进亲密关系。


199元/年教你躲避明枪暗箭,我们一起成长。


— — — 我是彩蛋的分割线 — — —


有人说,人情世故这一套,在中国好使,到国外就不灵。


丁务源主任表示不服:



“美国的那些超级英雄,比你们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还不是围绕在我身边谈笑风生!”


— END —


熊太行

人际关系洞察家,得到 App《关系攻略》专栏作者,《西游记》深度研究者。前杂志主编。原创自媒体「就叫熊太行也行」创始人


猫头木有鹰

熊太行的好基友,大学同系师弟。戏剧与表演爱好者。「就叫熊太行也行」常驻作者。


© 转载请联系本人获取授权,公号请搜索「就叫熊太行也行」,豆瓣、知乎、微博请搜索「熊太行」


user avatar   shiyang-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谁铸造出市侩和无赖

文/杨时旸

笑声。如果说有什么内容贯穿了故事的始终,那就是丁务源独特的笑声。范伟并不是第一次使用这种他熟稔掌握的笑,只不过这一次,把它着重提出,大肆表现,几乎成为了这个故事最重要的“配乐”,如此精准地切中了这个故事的要害和精髓。那或许是一种只有中国人才可以会意的笑声,它由一种独特的喉音构成,震动发于胸腔,声音止于口唇,一切点到为止,既不是哈哈的开怀大笑,也不是呵呵的随意敷衍,充满节制,礼貌,木讷,老实本分,有卑躬屈膝的臣服,还有着能搞定一切的笃定,这种笑声更多的用来表态而非抒情,这矫饰的笑从抗战年代的小小农场一直可以贯穿到2017年当下的饭局、职场与官场,从未改变。所以,这个角色都穿着长衫的黑白电影其实有着独特的当代质感。

丁务源梳洗得当,有条不紊地喂了鱼,戴了表,让人们以为他是个颐指气使的老爷,毕竟刚刚他还挺着肚子站在窗边眺望,一转头,就变得低三下四,冲着镜子拍拍脸,说,“三太太,肥鸡和肥鸭都给您带来了。”媚态也需要排练。那是他第一次给自己装扮上谄媚又拿捏有度的笑,紧接着,他就开始让那种独特的笑声接连不断地出现在各个场合,和太太小姐们打牌的麻将桌,和工人们称兄道弟的牌九游戏中,又或者遇见莫名撞来的虚伪艺术家,甚至,面对那个即将把自己替换走的新主任时,他都一成不变地凭借这一款独到的笑化解一切,主子的差使也好,农民的狡黠也罢,哪怕面对留洋博士的义正辞严和不通世故,他都能应对自如,这卑微和自我贬损的笑声成了武器,柔和克掉了多杀钢铁的棱角,流水又消化了多少坚硬的石头。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异质性和中国特征都如此突出,突出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黑白影像,也不只因为那些层山叠嶂和流云如泻的远景,更多的是因为这部文人片中指涉的问题——一种绝对中国式的问题,从空间上说,它只会出现在中国,一种由东亚儒家内里生发出的独特人情世故,混杂着一些政治背景造就的浑浊麻烦,从时间上讲,那些问题从未被解决,绵延无尽,故事写的是抗战年代,而看看当下呢?如果让故事里的人换身衣裳,涂上色彩,很多东西都可以原封不动地搬演,过去的事体却掷地有声地激起了当下的回音。更绝妙的是,电影对于这些问题的呈现方式本身,也仍然都是中国式的,深藏不漏,机锋隐遁,充满留白和意会,一切都在揣度之中,人们会意,微笑,摇头,轻声慨叹,然后茫然四顾。问题其实被呈现得尖锐又绝望,但却完全没有愤怒的指摘、锋利的批判,也没有居高临下,而是润物无声地端出一角,一截,一片,然后让人们自己在头脑中拼贴出全貌,那边边角角都是溃烂,全貌怎样,可想而知。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表达观念和介入现实的一种独特口气。

这个三段论的故事,从技术上讲,符合现代标准的编剧守则,平衡,打破平衡,又回到平衡,从精神层面上讲,却又有趣地暗合着东方式的心态和定律,看着一切几近崩塌,即将巨变的当口,莫名其妙的,锐角的转折就变成了一道温润的弧线,事情渐渐复归原点,一切怎样开始,一切就怎样结束。开场的时刻,作为农场主任的丁务源给三太太备了鸡鸭,讨来了给小少爷做寿的差事,为太太分忧,到了结尾,依然给太太带了鸡鸭鱼肉,又讨了给老爷做寿的差事,依旧让太太频频点头,甚至还顺带着准备给小姐说门亲事。风暴都在茶杯里,而且都已是旧事,他又成了一个隐忍的好人,一切都处于一种超稳定结构之中,任何力量都无从撼动。

故事中的三个人背后是三群人,虽然他们之间互相抵牾,制约和冲突,但却意外构成了这个超稳定三角形的三个支点。

第一段故事有关丁务源,交代了这个人的一切秉性,对上谄媚,对下压榨,他做得颇有分寸,那媚里也不是完全无骨的令人恶心,还总有一份稍稍挺括的尊严和身段,但又绝对尊卑分明;那些压榨却也涂抹了一层称兄道弟的义气,他使着小坏,让那些穷苦汉子们给自己送钱,转头就拍拍握握,用一点言语上的亲昵和小恩小惠的钱财让对方对自己感恩戴德,所以,从这个段落,所有人都能看出,丁务源诠释了一种独特又精准的面貌——圆滑。在中国,这不被认为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但也绝不被视作一种需要鄙夷的劣行,在普遍的人群中,这一切被私下认同,被当成一种生存哲学承认下来。那个农场得以运转,都被认为是由于这种圆滑的运作而维系的,是这样才润泽了一些关节,以至于没有崩塌,不至拮据,但也无法盈利,一切浮于微妙。

第二段有关秦妙斋,显然,这个虚妄的青年形象是那个战时年代,变革时期,新旧文化冲突中生长出的奇异果实,如果说,丁务源是一个圆滑的市侩,那么秦妙斋就是一个经典的无赖。事情至此,两个人产生了绝妙的化学反应。秦妙斋一度是丁务源的麻烦,成为了让丁务源深陷危机的直接原因,但最终,他却成为了解救者。两人借着酒劲儿互相称颂着彼此的仁义道德。无赖救了市侩,那谁是受害者呢?显然是尤大兴。

尤大兴在最后一段中以变革者登场以失意者落幕,一个浸淫于西方的规则至上主义者,一种凌厉的处事方式,企图分辨对错是非,像一种无法抵挡的变革强音,但有趣的是,他娶了个旧式的妻子,一种秉持着圆滑价值观的女人。这块空降的石头,最终被一滩内外交融的污水化解掉了。

这故事里最绝妙的点题之笔都被小心翼翼地藏在了不经意的对白里。丁务源慨叹着念叨,“苟且性命于乱世,有命活着就好。”这是他价值观的根基。最后出了乱子,农民在外面扮演暴民,伪知识分子在那里表演正义,一个市侩的领导者缩头缩脑地等待渔翁之利,多少事情都是如此同样的模型呢?此刻,丁务源对尤太太讲,“我们先不问对错是非,先把事情解决了,好吧?”引得女人拼命点头称是。最坏的事情就藏在这一去一往的互动里,我们有一种文化,就是不问是非黑白,只求息事宁人,进而维护一种表面上的稳定,但每一次的敷衍和调和都给下次爆发积攒了更猛烈的弹药,更致命的是,人们都被如此的权宜之策搅乱了是非观,变成了一群刁蛮的无赖,然后,当权者又以这些底层者的刁蛮和不开化作为借口,拒绝给予他们权利和平等的对待,一切都陷入死循环,而到底又是谁和什么造就了这样混沌的困局?这才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所提出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一个小小的农场,一条完整的人际关系链,一个人间微缩模型,它可以无限扩展,成为隐喻更大地界的小小标本。

这故事中的人物时常因为光影的缘故成了剪影,远远的,人们都虚了脸面和身段,轮廓和轮廓对话,有时,一切又都陷入一片黑暗,声音和声音对话,一切值得玩味的内容都在这片模糊不清之中氤氲。一切都不用彻底明说,也都没人完全说明,意涵暧昧复杂,就如同丁务源那独特的笑声,只靠意会。

三太太在开场时疑惑地问,一切都那么好,可这农场为什么就不能盈利呢?到故事收场,她还在问着同样的问题。她的困惑很真诚,毕竟,她与真实世界如此隔膜,或许有人觉得,那个农场里的世界,注定如此混沌下去,如果想真的解决问题,只能期盼一种革命式的暴烈行动,比如,那个正义的尤大兴就是这样想的,但终有一天,人们会发现,那暴烈的行动发生之后,等尘埃落定,一切仍然会回到那种超稳定结构的旧态之中。这问题成不成问题?

(本文首发“枪稿”公号,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部电影,那么在我看来,“文人电影”这四个字当之无愧。

印象中以民国时代为背景的电影少有票房卖座的,但回忆起这些电影,无论是《黄金时代》还是《罗曼蒂克消亡史》,印象中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腔调在,就像清清冷冷的基调里隐现着一位旗袍女子的侧影,微微抬着头,有点傲气的意味。《不成问题的问题》则直接把这种腔调用在了整部电影的色调上,黑白做旧质感,带着点那个时代的熏黄色,像极了在柜子里放了许久的旧时山水画。

这部电影配乐少,多数时候只能听见背景音中的虫鸣和鸡鸭牛的叫声,尽显田园之趣,部分手持镜头和剪影拍得好似木版画,人物来来去去进场出场都似乎是静悄悄的,一点儿也没有原著里那种漫画式的聒噪。老舍的文字一向是辛辣老道的美,适合用京片子读出来,而本片则更像里面所用的上海话和四川话,韵味全在转角和话尾处,让人回味无穷。导演解释道,很多冲突在小说里是成立的,但影视化的过程中得做一些减法,把一些调性太高的给降一降,例如打倒尤大兴那场戏,只拍了尤氏夫妻把门锁起来躲在屋里听着外面的大声讨伐,去掉了革命式的闹腾腾的场面,也让观众看起来舒服。镜头收敛却不失圆满,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文人电影”的特征之一所在。

在改编圆满方面,导演和编剧们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同样是讲故事,对于小说和戏剧,人们在接纳的过程中却会有不同的期待。老舍的这篇小说篇幅短,人物刻画也比较平面化,每个人的性格用几个词就能概括,特质突出,像是一帧帧讽刺漫画,读者们乐于看到纸片上这些小人儿针锋相对。而戏剧则不同,换了真实的人去扮演书中的角色,若是只演出那么几个关键词,未免显得太过干瘪和虚假,正如导演自己所说的一样,戏剧缝合的东西得要做圆了,于是我们能看到秦妙斋和沈小姐那么些微浪漫的瞬间,也能看到丁务源默默抽烟时的一声叹息。


有很多人大概都没看懂教授失踪的那场戏,我看网上有些评论甚至说秦妙斋最后被抓起来,是因为他杀了教授,这就未必有点过度解读了。首映当场梅峰导演的阐释是,原著中秦妙斋是偶然晃到这里就出场了,但电影不能这么拍,每个人怎么来怎么去为何而来为何而去,都要交待清楚。编剧们在翻阅当时历史资料的过程中,看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当时的新闻,一位略有左翼倾向的教授在来到重庆后失踪了,来接他的学生找不到他人,两三个月后才知道是被当局抓起来软禁了,于是就把这则真实事件安到了秦妙斋的身上,弄丢了教授又怕承担责任,于是正好来这农场里苟且偷生,人物的出场也就说得清楚了,在小说的空隙里填入一些材料,增加了故事性同时也留给观众们更多的想象空间,不得不说是妙哉。


说它是“文人电影”,还有一个原因在于镜头的抒情性。电影的结尾有这么几个镜头,三太太沈小姐和丁务源站在河滩上谈话,工人唱山歌,尤氏夫妇空荡荡的房间和彩蛋里尤太太若有所思的背影,每个镜头停驻的时间都比较长。导演解释道,如果只是放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显得太突兀了,于是加上山歌那段,算是给电影留点余韵。而尤太太的背影则加强了这种余韵,从头到尾,在农场这个小舞台,人们来来去去,却没人真正把这个农场当一回事,只有尤太太说过一句,不想走了,她是真正把这里当做一个寄托的,结尾再在这里收一下,镜头的抒情性就更为彰显了。


“文人电影”原因之三,在于导演和演员本身对角色的人文关怀。很多人在看完这个电影后都给它定性为“职场宝典”“厚黑学目录”,批评丁务源,赞扬尤大兴,在我看来,这都是看懂了故事,却没看懂电影的心思。原著里的丁务源的确可恶,但在电影里,导演梅峰和演员范伟塑造出来的,却是“一副竭力生存于规则中的个体最有代表性的肖像”。


影片一开始,丁务源对着镜子梳理自己的头发,笑着对镜说,“三太太,肥鸡肥鸭给您送来了”,就奠定了这种表现是种表演的基调。真正把阿谀奉承当做本能的人,是不需要这样的排练的,对镜表演确认后马上收敛起笑脸的那个他,也许才是真的丁务源。遍观全片,在老爷太太们面前唯唯诺诺的丁务源是紧张的,在工人们面前和蔼可亲的丁务源是压制着自己的怒火的,在秦妙斋面前满口赞扬的丁务源是虚张声势的,只有在和小随从一起时候的丁务源是放松的。可就算是这样,在小少爷的生日宴上感受到沈老板的敌意,确认自己要被辞退时,他还是需要自己一个人待在寂静无人的园子里,抽上一支烟。看似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实则冷暖自知。


经历了生死之劫回来的丁务源,眼神里似乎少了那么一丝油滑,多了一层真诚和哲学家的深思,当他对秦妙斋说出“人还是活着最重要”的时候,我似乎都觉得他要放弃农场主任之争,另寻他路,重新开始生活了。虽然最终结局也没有走到那一步,但我还是相信,那个时候的老丁,内心是有震动的。


不光是小时候受教育影响,就是现在我看电视剧电影,也总爱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可是人性大概没有完全的好或者完全的坏。一水儿说丁务源这样的人其实最讨人厌,愿意跟尤大兴这样的人相处,可真到了办公室里,尤大兴估计才是那个得单独自己去吃中午饭,投票没人投,聚会也没人叫的可怜虫。看完电影,我们似乎会不受控制地把自己把身边的人往丁务源或是尤大兴身上套,可事实往往是我们不像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作为一个没有phd学位普通人,我的能力也许就那样,不会一事无成也不会事事成功,有讨厌的人却也谈不上愤世嫉俗,有时候甚至有点秦妙斋的洋洋自得,更多时候是小心翼翼地对待身边的同事朋友,甚至经常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去帮别人干事只是为了博得身边人对自己的一点好感,想要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好,拼尽全力想让每个人都喜欢上自己,偶尔遇到来自他人的一点恶意,也只能表面嘻嘻哈哈背地里自己默默点起一支烟。


我想,在这部电影的世界里,丁务源也是会失眠的。睁眼是无尽黑暗,耳边响着昆虫的鸣叫声,孤独得只有自己。你说,他失眠的时候,在想什么?是否也和在这城市中跌跌撞撞,努力讨好身边所有人的我们失眠的时候,想的一样呢?


user avatar   chen-tai-chu-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分清楚责任

一件事情如果做错了,会找到责任人,责任人很重要,不要帮人背锅。当然,也不要随便推锅。如果有人推锅给你,一定要怼回去,用邮件怼。


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果自己负责的事情做砸了,不要慌,也不要推锅。要分析一下root cause,找个solution出来,即使这个solution你自己搞不定,这个步骤也要做。尽量从工作流程中找到问题的根源 :)


不要放下自己的工作帮别人

除非老大正式的让你去协助别人(邮件为证),否则不要帮别人完成工作。很多时候,帮别人做不该做的事情,就是背锅的开始。


一切以邮件为准,不要口头协议

如果是口头确定过的东西,写个邮件发出来,抄收给所有相关的人,特别是相关的老大。并且,找他们要comments。这是以后避免背锅的最重要步骤。



这些不仅仅针对印度同事,而是针对所有同事。




  

相关话题

  很久之前的电影,为什么现在视频类网站都要收费呢? 
  如果你是一名国产纪录片导演,你最想拍出关于什么的纪录片? 
  学生剧组怎么样才能看起来更专业一点? 
  如何评价马丽、常远和艾伦主演的喜剧电影《李茂扮太子》? 
  我国这般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为什么近年国产的电视剧、电影、歌曲、网络小说等反而诉说男女之情类占了大头? 
  如何评价电影《冰雪奇缘》(Frozen)? 
  为什么有的电影全程采用方言录制? 
  有哪些很火但演技很烂的演员? 
  如何评价「章子怡演什么都是一个样」这种看法? 
  为什么要找李仁港拍《攀登者》? 

前一个讨论
写网络小说,努力写3年,3年后达到月收入3000概率大不大?每天写7K字的话?要前10%的天赋才行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爸爸和 2 岁孩子赌气,把孩子独自留在马路中央,险遭货车碾压?应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