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各方面因素的束缚太多,让导演陈可辛没有展现出以往作品中的才气,这次产出了一部较为平庸的作品
1.排球比赛本身没必要着墨太多,点到为止即可,尤其是16年的里约奥运会,毕竟大家对过程和结果都耳熟能详,真要看比赛不如直接去看录像。
2.大段PPT式的文字和录像来介绍时代背景,过于简单粗暴,在细节中体现更高明
3.整部电影尤其是前半段过于平铺直述,像一本流水账,让人抓不住重点
4.剧情没有起伏,没有悬念,戏剧冲突不足,人物刻画除了郎平其余都很单薄。
5.剪辑和镜头切换过于频繁,全片都在高节奏强情感的紧张状态,不给观众喘息和舒缓的空间
优点为数不多
1.巩俐演的太好了,从她亮相开始,剧情都显得饱满起来
2.影片还是有深度思考的,从集体主义到个体价值,从精神到科学,有继承也有扬弃,体现了中国近四十年的思想变迁史。
不啰嗦,直接说最关键的问题。
陈可辛的前作《中国合伙人》,借鉴的是《社交网络》的剧作结构,即以一场诉讼案为线索,带着质疑的眼光走进人物,并以多视角、反复插叙的方式,完成“罗生门”式的多维立体的讲述。
这次《夺冠》,陈可辛再次借鉴艾伦·索金的另一部编剧作品《史蒂夫·乔布斯》。
说白了,是一种高概念,即:人生中的三个重要时刻。
《史蒂夫·乔布斯》选取的是三场发布会,即1984年麦金托什电脑发布会、1988年NEXT黑立方体发布会,以及1998年iMac发布会,以此来勾勒乔布斯的人物形象与心理轨迹。
而《夺冠》选取的是三场赛事,即1981年女排世界杯决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战美国,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并试图以类似方式来描画郎平。
但问题是,艾伦·索金不仅剧作精巧,他更牛的地方在于能够快速精准地抓住人物特质,并以此做戏。
他在《社交网络》里,把扎克伯格刻画成一个社恐患者,但就是这么个人,却做成了全球最流行的社交网站,足见其背后的荒谬与时代特征。
而看了《史蒂夫·乔布斯》,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乔布斯会把苹果打造成一套封闭系统,因为他这个人本身就是一套封闭系统,与外界格格不入,绝不兼容。
这才是艾伦·索金最厉害的地方。
他总能深入到人物内心最本质的层面,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精巧的叙事。
由此反观《中国合伙人》和《夺冠》,我们就能发现,它们实际只学到了精巧的表面功夫,却对于人物本质缺乏理解和捕捉。
特别是《夺冠》。
影片只是讨巧地选取了三个令人振奋或惋惜的时刻,却对为什么选?逻辑何在?语焉不详。
我们细看这三个时刻,就会发现,它们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事。
1981年女排世界杯,郎平是运动员,这里主要讲她怎么突破自我,赢得冠军。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时郎平作为美国队总教练,这种身份转换本身是很有戏剧张力的。但问题是,它和之前的段落是完全割裂的。这里其实已经转为关于“身份认同”的冲突。
再到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郎平成为中国队教练,带领女排冲击冠军,这里实际又在讲体育观念的革新,如何破除“唯金牌论”,回归运动本质。
这三级跳,是很难放在同一逻辑框架下并做到自洽的。
这就造成了《夺冠》表面结构清晰实际松散紊乱的症结。
再来,不可避免地,表达上也很难自圆其说。
实际能够感觉到,陈可辛想要完成的表达是“新时代中国已经不再需要女排精神”了。
因为女排精神实际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要在世界面前展现一个崭新的强势面貌。
但实际上,无论在硬件设备还是软实力上,我们又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于是只能靠举国体制,靠魔鬼训练,靠非人的高负荷方式,来达成不可能的任务。
这其实才是“女排精神”真正的语境。
但正如郎平在片中回答外国记者时所说,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在乎输赢?是因为我们内心还不够强大,所以总要依托于外界的认可,总觉得胜利是唯一赢得尊重的方式。
而影片最终的落点,实际是“放下唯金牌论”,重新找到运动的乐趣和意义。
这本来挺好。
但问题是,陈可辛完成这个表达了吗?
没有。
他只是在两个端点做好了布置,但中间的转变过程,非常潦草,根本没有形成顺滑的弧光。
更何况,他还要顾及审查,并不能将“女排精神”彻底抛弃,所以在影片后来,才有中国队员重回老训练场的段落,再次去寻找失去的“女排精神”。
这实际在表达上已经偏离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左顾右盼,前后失据,使得整个表达彻底失焦。
看到很多人说,《夺冠》应该改名叫《郎平传》。
别逗了。
如果真的改了,我对它的评价只会更低。
因为它根本没有完成一部传记片的本职任务,即提供一种视角,让观众对人物产生新鲜而深刻的印象。
不信请自问,看了《夺冠》,你有对“郎平是谁”这一问题产生更新、更深的认识吗?
几乎没有。
而且恰恰相反,你对郎平的了解可能依然会停留在“一个传奇运动员加教练”这些无需看片就已然知晓的层面上。
这无疑是影片巨大的失败。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子戈说电影
只写不一样的深度影评。
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从观影过程来看,作为一个70后,曾经可以后排进攻的主攻手(现在的胖子),我看的不停偷偷抹眼泪。很多镜头,当年是在黑白电视机前看的直播,已经忘记了的那种窒息的紧张,又回到了现实。有些可能在孩子们看来“很做作”的人和事,对我来说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纯粹考虑观影过程,我认为这个片子可以拿到8.5。
亮灯以后,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一想,让我的孩子来看会有什么结果?恐怕不会太好,没有名字的队员和教练,没有交代前因后果的情节跳跃,嘎然而止的结尾,除去比赛以外缺少高潮的情节走势,从电影的角度来说缺陷太多了。如果换成一个没有女排情怀的现代人,或者一个完全无关的外国人,这个电影恐怕只能拿个及格分。
站在体育电影的角度,那一段最出彩?我认为是中美比赛那一段,可惜有点短了。真的是很好的诠释了排球战术,双方教练的斗智斗勇,战术克制。和足球篮球不同,排球战术在电光火石之间就完成了,战术布置出去效果就完全不可控了。就算你算计的再准确,人员配置的再出其不意,一传没接好什么都没了。作为一个曾经的半吊子排球爱好者,我非常喜欢这一段,但不是每个人都看得懂。
感谢知乎观影团。
虽然这部电影是年前看的,但影评是过了几个月,在CCTV6刚看完中文配音版《摔跤吧,爸爸》写的,看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是这部电影。
比《摔跤吧,爸爸》难一个档次。
难度大在于首先这是群像。
要在两个小时内描绘三波群像,这个难度不管是对于导演还是对于剧本都很大。
其次中国女排跨度的时间太大。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一直到上一届的巴西奥运会,时间跨度有三十多年。年轻的观众,比如我,对于老女排并不太熟悉,相对来说对于04年雅典奥运会以后的事情记得比较清楚。而我父母那一辈相对来说,对于老女排和新一代的女排都记得比较清楚。
还有一个难点在于很多事件太近了。
比如04年雅典奥运会逆袭夺冠,比如08年北京奥运会,被郎平所带领的美国队击败,再比如16年从小组赛的不被看好的最后夺冠,这些在大家脑海里印象都特别深,甚至事无巨细。想在大家印象非常深刻的事件基础上再拍出戏剧性也很难。
所有的事件是拿郎平这一条线牵起来的。我仔细想了想,好像除了郎平也没有人能比较好的把三代女排的事件给串联起来。
所以陈可辛导演很巧妙的一点是结合了这几个时代的时代情绪。
上个世纪80年代大家积贫积弱下的爱国情绪,08年的大国初起爱国情绪,在和近几年的偏向个人主义的爱国情绪,在表达上是不一样的。
陈可辛导演结合了这些爱国情绪的时代背景用于描绘女排,并且让这些情绪没有过于饱满至溢出。
年前刚看的时候感觉还没啥,现在反而想再去看一遍了。
也希望陈可辛导演未来能再出一份导演剪辑版,内容太多,能讲的故事很多,但只能在两个小时内呈现,如果多给点时间,应该能呈现的更多。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我非常期待的一部电影了,却因为疫情原因,一直拖到现在才上。
很小的时候,中国女排2004年夺冠奥运会,我听父母回忆过当年女排五连冠的情景。爸爸说,那个时候,每次女排夺冠,大家真的会敲锣打鼓放鞭炮,是真正的万人空巷、举国狂欢。
那时候我还小,并没有什么印象;父母所说的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年代又离我太遥远。
我对中国女排的第一个深刻印象,是2008年,郎平说着一口熟练的英语,指挥着美国队,在北京国家体育馆,当着涛哥的面,赢了被寄予厚望的中国队。那时候,作为郎平死忠粉的爸爸说,中国女排输了,最难过的一定是郎平吧。我当时不以为然,觉得我爸就是自己的情怀和滤镜太重。对当事人而言,执教美国队不过是事业和工作而已,反正输赢都会被人骂,赢了好歹美国人不会觉得她故意放水,她肯定是希望美国赢的。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对战日本女排,郎平是解说嘉宾。最后关头中国队惜败日本队,在直播间的郎平哭到不能自已,最后都无法接受采访。我忽然就回想起来2008年她率美国队打败中国队的情景,郎平当年,到底在想什么呢?
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宿舍一起看女排直播,每赢一个球,宿舍楼里就会有非常明显的骚动和欢呼声。最后夺冠的时候,隔壁男生宿舍楼的欢呼声都传到了我们这里。刚看完比赛,我爸就打来电话,跟我讨论战况,还说不知道谁家真的放鞭炮了。后来看到统计,2016年中国女排对战塞尔维亚女排的决赛,直播收视率高达70%,是当年春晚的两倍还要多。
那时候香港问题已经开始发酵,然而,中国女排在香港的受关注度却异乎寻常的高。听我一个香港的朋友讲,中国女排不仅是内地人的时代记忆,也是那个年代香港人的时代记忆,所以老一辈都会格外关注中国女排。
……
讲了这么多和电影无关的,因为这个电影的一个重大卖点,其实就是贩卖情怀;评价这个电影,就是无法“就事论事”,就是无法忽略这些“场外因素”。或者说,如果没有这些情怀和记忆,根本就不会有这部电影。
很多人批评说,就怕这部电影拍得过于煽情、过于强调集体精神、爱国情怀,过于强调“夺冠“这件事。然而,在看到电影之前,我最担心的却是相反的事情——我生怕一个香港导演,他不能理解这些集体精神、爱国情怀在那代人心中的意义,他会不会刻意去忽略这些东西,去淡化“为国争光”的分量,他会不会拍成一部“郎平牛逼”的个人英雄故事。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词汇,都无法坦然地表达出来了呢?“你为什么打球”这个问题,难道只有回答“为我自己”才是标准答案吗?难道坦然说出“为国争光”都会被当作虚伪做作了吗?
有人说,我们中国不需要那么多奥运冠军,大家越来越不care奥运冠军才是好事。我可去他的吧,我就是爱看中国队拿冠军,我就是喜欢看颁奖典礼的金银铜三面五星红旗。我不仅爱看,我还不满足——我还没看到我们的篮球拿冠军,还没看到我们的足球拿世界杯,我们要反对的是僵化的、不合理的体制和管理,从来不是奋斗拼搏和为国争光的中国体育精神。
看完这部电影,我终于放心了——这些属于那代人的情怀和记忆,陈可辛还是懂的。
终于讲完开场白了,可以来谈一谈电影本身了。
这个电影,可以说是最无悬念的一部电影了。老女排的故事早已万人传颂,成为一代传奇;新女排的队员,除了比赛,就连日常生活,都因为直播和微博的存在而被人熟知。如何把早已剧透到无可剧透到情节,组织成节奏紧张有张力的故事,就要看导演功力了。
如果大家看过陈忠和、郎平的个人采访,就会发现,这两个人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人。所以,电影里各种插科打诨式的小幽默,除了是调节气氛需要,我想,也是两位指导的真实性格反映吧。
电影前半段是1979年备战日本世界杯的开始。其实这段故事怎么拍都不会太错,画面色调一调,再煽情一波,哪怕就是放当年的纪录片,也是能够感染人的。
然而,陈可辛还是加入了很多除了情怀之外的东西。
有一个情节,却让我真的动容。体育总局的干事说,美国女排有计算机技术加持,能够统计所有人的信息,分析大家的技术特点。当时的教练袁指导沉默了片刻,他让大家把网抬高15cm,让大家更狠地训练。
『这样计算机就算不出来了吧?』我们技术不够,要想赢,就只能用透支队员身体的方式来填补。
看着那些女孩子浑身是伤却依旧在大年三十加练,她们用透支自己下半生健康的代价,用几近自虐的训练方式,去赶超身体素质、训练条件以及专业程度高于自己的外国队,其实真的会忍不住想,这是何苦呢?这是何必呢?真的值得吗?
是的,在我们这个年代,自然是不值得。然而,中国女排,又何尝不是中国的缩影。
那个时代的我们国家,在国内刚结束动荡、经济远远落后、技术严重代沟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要想赶超欧美日,除了吃苦和自虐般的奋斗,还能靠什么呢?所以,中国女排五连冠会在当时引起那么大的轰动,会成为当时人的精神寄托——面对有着技术代沟、经济巨大落差的发达国家,我们是可以赶超的,我们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即使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你为什么打排球?
可能那个年代的老队员们,答案大概就是,使命。
自己在那个年代的这个位置上,使命就是如此,即使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即使要承受下半生的伤痛。
郎平“脖子以下没一块骨头是好的”,她自己也说,女儿小的时候朝自己跑来,她都不敢抱女儿,因为怕自己抱不起来。曾经的“铁榔头”,却早早地成了需要特殊照顾的“残疾人”。
美国保安惊讶地问,打排球怎么会打成这样?她只是苦涩一笑。
那种特定年代使命召唤下的不顾一切的拼命,别说美国人,我们现如今的年轻人也不会懂。
任何问题都不能脱离时代。水中摇曳生姿的藻荇,捞上岸来,也不过是毫无光泽和生机的草类而已。女排精神也是如此。
在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的年代,民族自尊和自信早已不需要我们优秀的年轻人去不顾一切透支生命争取来的一个体育冠军来维系,那种时代赋予中国女排的错位的使命感,也逐渐在年轻一代身上卸下包袱。然而,卸下包袱的同时,也带来了迷茫——打球究竟是为了什么?
有人说,电影前半段和后半段,有明显的割裂。然而,时代赋予这两代人的使命,早已不同。
大概这也是为什么,重新执掌中国女排的郎平会问年轻的队员们,你们为什么打排球?你们喜欢排球吗?这是她和她的队友年轻时根本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国家使命在此,喜欢和不喜欢,又有何区别?
然而卸下时代包袱的年轻女排队员们,不喜欢,就真的不值得。为了一个想不通为什么要做的事业,弄得满身伤痛,不值得;把大好青春浪费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吃青春饭的行业,不值得。
所以,有队员离开了,即使打进国家队了,她依然头也不回地去考大学了,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了。而留下来的队员,在郎平的一次次追问下,也逐渐想通了那个“为什么”。
郎平带她们到当年的训练室,两代人交织在一起的青春,穿越时间,重合在了同一个空间。这些姑娘们,透过厚重的时间积尘,也触摸到了那个特定年代的特殊使命感。
电影处理很精彩的一部分,就是郎平2013年重新任教这段。用交叉剪辑的方式,高度概括和揭露了中国女排存在的问题,也对郎平的大刀阔斧改革进行了生动的展示。
广选队员,全球聘用教练员,加强营养指导,加强对队员的科学训练指导,甚至比赛的时候,实时使用计算机分析对方球员的特点,立马进行现场指导——之前我们没有技术,也没有钱,只能用队员的血肉顶上;现在我们都有了,是国家该投入到这些女孩身上了。
2016年出战里约奥运会前,郎平和陈忠和这对老朋友、老搭档,又一次在北京国际机场喝咖啡,这一次,还是陈忠和送郎平。可能现在的人都不需要女排精神了,但我需要。女排精神,是陈忠和与郎平以及那代人的共同回忆,是中国一代人的集体情怀啊。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最精彩也最惊险的一场比赛,不是决赛,而是对战巴西的那场。巴西队的主场优势,加上之前中国队的不佳表现,大家其实心里没底。比赛拉锯般地进行到了最后一局的最后焦灼,巴西发球员堪称入党申请书般的两个关键失误,中国队顶着满场嘘声的逆风翻盘,即使早已知道结果,再看依旧会很紧张。
最后的颁奖典礼上,我们的姑娘们站上领奖台,陈忠和接到了郎平的电话,电话里的国歌声和直播的国歌声交织在一起,老一辈的情怀,新一代的热血,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在五星红旗再次飘扬赛场的时候,有了答案。
陈指导你错了,在我们这个年代,女排精神依旧是被需要的。团结、拼搏、想赢,能被为国争光的家国情怀感动,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我是看完电影才知道,原来,饰演青年郎平的,正是郎平的女儿。这个美国生美国长、在美国大学打排球的美国姑娘,重新走过母亲当年的路,体验她不曾体验过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感,我想,真的也是一种难忘的经历吧。
我来看电影之前,室友告诉我里面有她的爱豆彭昱畅。讲真我之前真的不知道谁是彭昱畅,看完之后她问我彭昱畅演得怎么样,我才去查了下他到底演了啥,一看演员表,竟然他就是青年陈忠和……我觉得演得还可以吧,毕竟对于一个之前并不了解他的人,我都没发觉他是一个爱豆出身的演员(经评论区提醒,他本身就是专业演员啦)。
倒是李现出来的时候,全场窃窃私语,我还怀疑了一下他莫非就是彭昱畅hhh(并不是说他演技出戏的意思,他就露个脸,议论度肯定会高)。
找女排队员们来演自己,真的是非常有趣了。不知道她们演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奇怪hhh,但确实除了自己演自己,也找不来这么多个子、球技都过得去的演员。而且感觉姑娘们都还演得挺开心的,也算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吧。
黄渤和巩俐的演技更是没得挑,尤其是巩俐,郎平的很多小动作都模仿得极为到位。陈忠和指导的一口闽普话,黄渤也模仿得十分像。
要说提缺点,郎平、陈忠和这俩人都属于妙语连珠的活宝级别,郎平虽然淡定,但绝对不阴郁,巩俐演的郎平总有一种压抑的感觉。
给电影打分的话,我觉得可以打10分了——毕竟,加入情怀这种东西之后,就很难理性去衡量了。以后大概再也不可能有这种阵容去反映这段历史了,更不可能有尚处巅峰时期的这代女排球员们出现在这种电影里了。
如果有10分的基本分,全给真实出演自己的女排姑娘们,幕后鼎立支持的郎平指导,她女儿饰演的青年郎平也很到位。
电影里这些非职业演员的【本色出演】,没有任何尴尬出戏的地方。尤其要表扬朱婷队长,给了这么多戏份,发挥非常自然。
当然,巩俐确实体现了华人top级女演员的深厚功底和敬业精神,这个角色塑造极其成功,也是本片最大亮点。吴刚老师饰演的袁教练,同样精准完美到位。
然而,本片的缺陷也十分明显,毫不客气地说,黄渤就是本片最大短板。
对比巩俐从台词语气,到细微小动作都极力靠近人物原型的认真职业精神,黄渤在这部《夺冠》呈现的,是他成名十余年来,最糟糕的一次角色发挥,完全没有任何向陈忠和这个人物原型去靠拢的努力。
特别是学闽南语唱《爱拼才会赢》那段尬出天际,仿佛回到他这几年热衷的综艺节目。——这难道也是一个影帝级演员,拍摄一部传记片的重要角色的应有态度?
当然,板子除了黄渤,肯定还要打在陈可辛这个导演身上,至今百思不得其解,他究竟是出于什么动机和考虑,才会选择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员,去饰演一个公众同样非常熟悉的功勋人物?仅仅是因为他和黄渤在《亲爱的》有过成功合作,就如此“任人唯亲”?
关键是什么,黄渤和他要饰演的人物原型,几乎不存在任何相似之处。
陈忠和指导的面相非常儒雅,而且也相对“大众化”,要找到一个和他外形接近、再通过一定化妆,造型足以充分还原的中年实力派男演员,可以列举出来的至少不下十人。成泰燊行不行?王洛勇行不行?侯勇行不行?王志飞行不行?王劲松行不行?于和伟行不行?黄志忠行不行?
哪怕在大众印象中更熟悉、相对被“定型”的王志文或冯远征,都远比黄渤更合适。
果然,这个重要角色,因为选角本身的不合适,以及演员的投入程度严重不足,直接拉垮了,让电影至少因此扣了2~3分。
此外,比起“陈忠和”这个男主角的拉垮,直接忽略掉0304的女排黄金一代,特别是04奥运3:2逆转俄罗斯女排的惊天一战,
反而浓墨重彩于08奥运那场并不重要的中美女排的小组赛对决,仅仅因为有个“和平大战”(陈忠和VS郎平)的嘘头,是更让无数一直关注中国女排的观众们普遍不满的。
这些人才是这部影片真正的最大受众,或者说票房主要来源的“衣食父母”,而单纯冲着巩俐黄渤们的演技去买票的纯影迷,与之相比只是少数。
这个基本点都如此让人不满意,也注定这部影片肯定是争议不断、毁誉参半了。
难怪影片最终从《中国女排》改成了《夺冠》,甚至被很多人认为应该直接叫《郎平传》,挨得骂还少些。
“五连冠”老女排一代,除郎平外,从袁教练到各个队员居然都只有号码,没有姓名。0304黄金一代同样没有姓名,甚至“陈忠和”这个男主角都不能出现名字,
这也印证了今年春节前夕,围绕这部影片的种种传闻,幕后经历了多少纷争,不得不因此做了多少删改,以及演员口型明显对不上台词的后期配音改动,或许都不是空穴来风。
直接证据:电影还叫《中国女排》的时候,去年公开预告片里,老女排的名字是一个个依次出现的,然而到了《夺冠》公映版,全都没了,证明她们的肖像和姓名授权,确实收回了。
彭昱畅饰演的青年陈忠和,预告片里有很多细节,食堂里和女排姑娘抢鸡腿,说“我配吃”;说自己因为身高只能在福建男排当替补,“总比陪练强”;被姑娘们用排球砸晕在地;私下模仿日本女排江上由美的勾手飘球……这些也全都被删没了。
作为年轻演员,彭昱畅还是很敬业和认真的,但这个角色设定本身,一个喜剧化的谐角,和人物原型差距实在太大,最终导致成片时不得不大量删改,究竟是谁的责任?
当然是“为了艺术创作”,觉得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去自由发挥、瞎编捏造细节的编剧导演身上。
陈可辛这个业内号称“影帝影后制造机”,曾让赵薇、黄晓明、黎明等人呈现生平演技最佳作品,令无数当红明星趋之若鹜的香港导演,猜猜他单部电影最高票房才多少?还就是《中国合伙人》的5.37亿。
这些老一辈的编剧和导演,所习惯的那些套路,和内地新一代导演打造的商业大片相比,无论商业把控、剧本选择、电影审美上,都已经落伍很久了。
所以,相似的现实主义催泪题材,大牌明星云集、连张译都只能演五号配角的《亲爱的》,票房不过3.44亿,在2014年也仅仅是年度第30名。
而文牧野这个新人导演,徐峥带着一群当时“无名之辈”单扛的《我不是药神》,却能横卷31亿票房,2018年度票房亚军。
这些北上的香港导演,只是敬业的匠人而已,他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新中国的集体主义精神,不可能真正理解女排姑娘奋勇拼搏,登山队员永攀珠峰的奉献精神,
因为他们和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氛围,反而一直饱受欧美式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
因此,让这些北上港导们去拍特效占了极大分量的《红海行动》《中国机长》还行,只要舍得烧钱,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整体品控有基本保障,完成80分以上的成品是没问题的,也因此获得了30亿级别的超高票房,
就连陈国辉这种二流港导拍出的《烈火英雄》,居然都能顶着同档期《哪吒》的火爆,拿下17亿票房,
更证明了这些工业化流水线影片,票房大获成功的真正根基,从来不是这些香港导演的水准究竟如何了得,而是我们的巨大资金投入和资源倾斜。
然而,一旦到了以人物剧情为主的《建军大业》《攀登者》《夺冠》,这些香港导演的局限性就直接拉垮了,成为影片品质和票房成功的最大短板。
一部乘着去年拿下第十次世界冠军东风,全国人民热切期待,女排姑娘们牺牲宝贵时间倾力投入,本可以30亿票房往上走的电影,最后拍成这样的成品,票房最乐观预期也就不到10亿了,(猫眼平台预测,从9.89亿,到8.44亿,到7.71亿,持续走低)
导演和个别主演的失败,真的是要向全国人民和女排姑娘谢罪的!
也期望今后类似重大主旋律题材的出品方们,对这些纯粹打工赚钱的香港导演,还是要尽量少用慎用。很多影迷和业内对他们的迷信心态,早该过时了。
看看当今华语票房的前三名魁首,吴京导演,郭帆导演,饺子导演,这样耗费数年辛苦,豁出全部身家去完成一个项目,更重要的是,不止是追求个人事业成功,而是真正为中国电影拓展全新领域的内地新一代电影人,才是真正的国士无双!
有精神
(一)
我觉得《夺冠》的精神内核被大多数人忽视了。
电影中埋了一条暗线:八十年代国家体委科教司王干事来慰问女排训练的时候说,现在美国人都用计算机来辅助训练了,对手什么特点应该使用什么战术,计算机一算就算出来了。然后袁指导说,能给我们弄台计算机么。王干事表示现在全国就中科院有这一台,会操作的也没几个人,想要运过来得分几辆大卡车装,不太现实。但到了2016年,郎平教练对助教说,调一下对方三号的资料,马上就有技术人员用电脑分析——对方球员的技术特长、弱点一一可见。然后郎指导及时调整战术,发球主攻六号位,中国队场上形势立竿见影地好转。
这条暗线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更可以看作我国历史的一种投射。当得知美国人使用计算机时,袁指导当即把拦网升高十五厘米,并问:这个,美国人能计算出来吗?没错,这个美国人计算不出来。这可以看做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骄傲与无奈:我们苦、我们穷,但我们不能低人一头。为什么要说无奈呢,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还不低人一头,就必须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这就是老女排为什么要强调“精神”的重要性。
“精神”有一个更学术的术语叫做“主观能动性”,我们中华民族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到如今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少不了中国人民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
(二)
女排在“精神力”的激励下拼命训练的情节,让我想起了抗美援朝时期,我们作为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面对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组成的十六国联军,彼时美国刚刚经历了二战,军事科技、武器装备、各种军配合作战都是世界巅峰。而我们用着落后半个世代的装备,硬生生的把美军从鸭绿江边推到了三八线。
美军第20军指挥官沃克中将在二战中功勋卓著,这支部队以突进果断强悍、行军穿插神出鬼没而著称,被称作“幽灵之师”。1950,朝鲜青川江,寒潮骤至,沃克手下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大范围冻伤,他料定中国军队境况要比美军更差,所以放松了警惕。结果在漫天风雪中,一支穿着单薄军衣、口粮只有冻土豆的部队出现在美军的后方,那一刻,“幽灵之师”统帅见到了真正的幽灵之师。
后来沃克将军在一条被志愿军破坏的道路上出了车祸,成为了抗美援朝期间美军阵亡的最高级别指挥官。
当年“万岁军”三十八军为了包抄美军,走出了有史记载以来轻步兵行军的历史记录。志愿军两条腿跑赢美军四个轮子的案例比比皆是。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什么?我们比装备真的比不赢美军,只能靠精神力来赢。我们当然要歌颂前辈们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精神的伟大,但是也必须要看到,如果我们也有美军的装甲车、坦克,还用让三十八军的将士们用腿跑出这个历史速度吗?还需要让长津湖的战士们付出那么大非战斗性减员吗?
所以精神力固然重要,但是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不能因为主观能动性的伟大就否认了客观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电影中袁伟民为什么带着老女排拼命练?因为客观条件不足,只能靠主观能动性来补。而一旦女排姑娘们能用得上跟先进的训练设备、更优越的待遇,自然就不需要他们在破旧的地板上练出满身的伤来。不断进步才是第一位的,激励人心的情怀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因此否定物质的重要性——这是唯物论
我们现在确实富足了、发展了,但同样不能因此否定前辈们精神的伟大。我们需要看到,因为物质匮乏、技术落后是我们的客观条件,我们当然想克服,但是一口吃不成个胖子,那个时候他们只能靠精神,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必须要看到,前辈们吃苦受累,为我们这一辈的物质富足打下了基础,这二者是不可割裂的。——这是辩证法
(三)
所以更进一步来分析,一个年代的人,要做一个年代的事,厚此薄彼要不得。
首先,不能嘲笑老女排土、破、打鸡血,就像电影里所展示的,我们国家那时候一穷二白,就没有办法。这也是女排精神的伟大之处。
其次,不能指责新女排忘本、浮躁,不能再用老女排的艰苦朴素去道德绑架新女排,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就像郎平说的,我的姑娘们也应该谈恋爱、享受生活,排球不应该成为她们生命的全部。
时代在变化,时代精神也随之衍伸,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
老女排与新女排,精神与物质,基石与发展,这些都是辩证法的两部分,构成了《夺冠》电影的龙骨。女排精神一如始终、历久弥新,从来是与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的。更深层的意义则是一方面肯定前辈们艰苦奋斗的伟大,另一方面要探讨我们如何传承这种伟大的精神。
所以这部电影的解构其实是很合理的,把最核心的脉络缕清楚了主要因为时间所限,电影不能面面俱到,所以选取女排两个关键点——起航的1981与再登巅峰的2016,同时2008年作为叙事“起承转合”的“转”——我认为是合理的,无论是从艺术叙事的角度,还是现实意义的角度。
2004年的胜利固然十分重要无可比拟,但是正如前文所述,这部电影的“龙骨”是一个从精神力到“物质”力的转变,来体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时代精神的演化,所以选那两个时间点更加合理。
我认为电影的完成度是达标的,有人拿《攀登者》比这部《夺冠》实在是比不得,这两部电影是完全不同的路数。《攀登者》你只能看到毫无灵魂的恶俗爱情戏;《夺冠》你能看到明显的精神内核,你能看到陈可辛自己的思考与时代精神的投射。你可以探讨这个精神内核表达的如何,但是你不能拿一部压根就没有的电影过来比。
还有人说把“中国女排”拍成了“郎平传”,我也同样不认同。这部电影是“郎平线”而不是“郎平传”,肯定有一个人物串起了主线剧情,但是并没有搞个人英雄主义那一套,胜利和荣誉都是集体奋斗得来的。还有说丑化陈忠和、捧一踩一,这我同样不认同,看过电影的人都会说句公道话——压根就没有丑化陈忠和。我看的还是删减前的那一版,我认为那些剧情完全没有丑化的意思。
(四)
这条暗线背后还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更深的暗线:就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对于竞技体育、尤其是对于冠军的态度。
从为国征战到“为自己”(自我价值实现),就是时代发展的缩影,也是我们国家进步的体现——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人生发展中自由的选择,每个人都可以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社会不是最理想的社会么?
郎平在电影里说:所有的包袱我们上一代人背了,你们就轻装上阵。这话非常真实,也非常令人感慨。他们那一代体育人不仅仅是竞技压力,担负着民族荣誉感、民族自尊心等一系列重担;民族崛起是几代人共同的努力,内心强大的国人自然也不需要再从竞技体育中找到情感皈依。
所以说有因必有果,一切都是发展的特定阶段。背过包袱的上一代人,指责年轻人为什么不再背包袱了,这是不对的;同理,年轻人质疑上一代人为什么被包袱、被包袱有没有用,也是不对的。都不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看电影的时候,我纵使会想起我采访过的一位老红军,他那段话我引用过很多次了:“打了二十多年的仗,我身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啊,最早我那些战友还有吗,没有啊,我知道的是一个都没有啦,子弹打到人身上跟纸一样,能活下来是命大,就我撑到这一天过上好日子了啊……你说打仗怕不怕死,能不怕么。怕,我给你讲啊,为什么还要上?我们的命贱,娘生了十个孩子,能有三个长大就不错;灾荒一来,人跟那风吹稻子一样一片一片往下倒……我们的命贱,我们不希望你们,不希望你们这一代命也贱,我们打仗是给你们打啊……”
电影中郎平问新一代女排姑娘:你为什么打排球。有人回答这个,有人回答那个,但郎指导表示:你们都没有想明白。这个答案电影里也没有明说,我看网上的讨论的,绝大多数都认为是:为了自己。曾经为了国家,现在为了自己(朱婷也是那么说的),似乎是一个自洽的逻辑。
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表面答案,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电影最后的高潮其实已经给了足够的暗示了,你已经来到里约了,站在世界最高竞技舞台了,你为什么打排球?
为了赢。
这就是竞技体育的内涵与意义。郎指导话里话外也是这个意思,你为了别的东西你最好不要参加竞技体育,干啥都可以。人的生活可以有学习、恋爱、工作、体育等多种选择,而具体到竞技体育只有唯一一个判断标准,就是胜利。
曾经先辈们背的包袱,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下一代;而我们为了什么,我们的价值皈依在哪里,值得每个人深思。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大浪淘沙(knowledgewealth)
同意高票回答的结论。
但是,想讲日本人的起源,只看日本是不行的,本回答希望把视野放到广阔的东亚,把韩国人的起源,日本人与炎黄部落的关系等一并讲明。
历史隐藏在层层谜团中,谁都不能得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论,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结论先奉上
35%祖先为矮黑人
35%祖先为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扶余部落(原本为炎帝部落的一支)
20%祖先为典型华夏汉人
以下是全文目录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2)伟大的东北大地
(3)日本的起源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研究人种起源与变迁最准确的是Y染色体检测,有一个段子,表白时男生对女生说,我有一条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这条染色体,就是男性独有的Y染色体。Y染色体只传男,突变少,易检测,而父系又代表着权利与支配,因此Y染色体检测祖先受到人们的认可。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人类历史的大幕被揭开,人种的变迁呈现在人们眼前。
全部人类起源自非洲,10万年前,最古老的一支矮黑人,其基因标记为D,走出了非洲,最早在5万年前,就到达了亚洲,他们广泛分布在东南亚,过着采集与渔猎的悠闲生活。
纯种矮黑人长这样
但不久后,与其差不多同时期走出非洲的棕色人种C,也到达了亚洲,C立刻开始了对D的杀戮与征服,D或被同化,或被驱逐到亚洲的各个犄角旮旯,现在东亚D基因只集中存在于日本(35%),西藏(40%)。
C集团也并没能统治亚洲多久,3万年前,黄白种人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向北,成为白种人,一支向东进入亚洲,他们就是华夏汉人的祖先—O集团。O集团具有良好的技术与文明,C与D根本不是其对手,O集团旗下的O1、O2,迅速占领了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开始农业耕作,人口爆炸增长,建立了灿烂的文化,而C集团则被驱赶到了北部,成为了蒙古,女真等族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也存在大量的C,这些C也构成了韩国本土文化的基础。
5000年前左右,生活在藏羌的另一个O集团—O3,大举东进,一举征服与同化了在中原进行农耕的兄弟集团O1,O2,占领中原,成为了现在汉族的主流。现今的河北,山东等都为O3的天下,O1则被赶到了中国南方,O2现在只集中存在于东北的满族和日本韩国等。这一时期中国已有了记载,皇帝炎帝战蚩尤、周武王伐纣等,是不是就在说的这一段历史呢?
至此,现代亚洲的雏形就已经显现,各个民族的构成也清晰起来,汉族的血缘最统一,70%以上的O基因,其中03占50%以上,可以说我们不仅是文化上的民族,还是地地道道血缘上的民族。日本人除了55%的O之外,还有35%的D,这也构成了大和民族的独特之处,韩国除了大量的O也有2成C,文化独树一帜也有相应的基础。蒙古有高达5成的C,并把其C基因传到了欧洲各地,足见蒙古帝国的伟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王氏基因C3(蒙古人20%),和日本本土基因D2(日本人35%),在汉族中完全没有出现,看来汉族对于侵略者的抵抗很彻底,而蒙古和日本,却各有20%的O3存在,汉民族强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东亚各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就是一部基因的兴衰史,基因战争远没有结束,以后的进程值得期待。
(2)伟大的东北大地
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读书时,课本里全都是中原王朝的兴衰史,我对于东北大地的历史完全没有了解。
最近在翻阅了各种资料后,我不禁感到,原来这片土地这么牛○
东北大地上主要生存着三族人
东胡—蒙古的祖先
肃慎—女真,满族的祖先
夫余—创立高句丽,后被灭国,语言消失。其中,东胡,肃慎,结合我们之前的基因分析,都是被O集团赶到北部的C集团,游牧为生。而夫余不同,是O集团的一支,地地道道的农耕民族,其基因极有可能是现今已不存在与汉族O2b。
在这里援引李德山老师对于扶余历史的研究。
夫→番
余→徐
番国,与徐国,合并称夫余国,而番国与徐国都来自于共通的祖先——炎帝部落,该部落本来农耕于中原(一说于江南),战败后北上,于东北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势力遍及辽宁吉林朝鲜半岛,而起源与炎帝一说,又恰恰可以解释其O2基因与农耕文明的来源。朝鲜半岛三国鼎力时,百济与高句丽都为扶余后裔。而新罗则以韩国原住民C为主,文化与扶余不同。最终,新罗政权统一韩国,虽然他们后来建立了高丽王朝,但其本身与高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新罗语言也成为了主流,也就是现今韩语的前身。扶余最终灭亡,但扶余的血统O2b,还大量留存在韩国(35%),中国满族(20%),日本(35%)。
(3)日本人的起源
讲到这里,大家也基本推测出日本人的起源了吧。
日本人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
35%D 矮黑人。
35%O2b ,汉民族基因O的兄弟,只大量存在日本,韩国,满族(满族是O2还是O2b目前还没有确切资料),上课追溯到炎帝部落。
20%O3 典型的汉民族基因。
其它还有一些棕色人种的C,不过和蒙古人的C也不相同
D与O3的来源已经不必说,但是O2b的来源是否是扶余还存在很多争论。
对此,语言上的分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语言种类上看,学者白桂思的研究指出,与日语最相近的语言就是古高句丽语,这是O2b旗下的扶余人的语言,也就是说,扶余人的语言在韩国被C集团的韩语取代,而在日本却被保存了下来,这正好解释了日语与韩语的不同之处,也佐证了基因研究的结果。
可以看到,他们的外貌有非常大的区别,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O系与D系基因的区别。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绳文人的天下,弥生时代,来自朝鲜半岛的O2b与O3登陆日本九州,他们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不断同化与驱逐着D集团,现在也能看到这种趋势,九州地区O较多,古代权力中心关西的O也比较多,北海道与冲绳则D比较多。
最后上一张平成天皇的照片,典型的弥生脸
天皇家是哪里来的?
大家猜猜看
是O3还是O2b呢?
参考:
图片百度百科
数据分子人类学论坛
复旦大学有很多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其他答案
我的看法和 @重楼百尺卧玄德 一样,还是那句话:“邓艾被冤杀和有没有人恨邓艾是两码事”。为毛有人恨?因为邓艾不是money,不可能做到让人人喜欢。哪怕是润公都有人恨,更何况邓艾呢?无非是人数问题比例问题,不会做人的,恨他的人自然就更多。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恨他的人自然更多。
唐彬的话可能有夸大其词,但是大体上是符合事实的,总不可能陇右那群人要造反然后唐彬故意说他们不想反吧?什么?你说那是因为司马昭大军在这儿所以他们不敢反,那请问大军走了以后呢?有人反吗?秃发树机能反叛的时候有邓艾旧部跟着反吗?也没有吧?邓艾这么多的同事下属里面才几个申冤的?占比多大?刘虞边让死后一堆人给他报仇的,邓艾有没有人给他报仇呢?
至于杜预的话,未必就是因为和关系好才给邓艾说话,可能纯粹是因为看不惯邓艾被冤枉。
如果陇右想反却不敢立马反,那唐彬应该跟司马昭说需要留兵留将(而且还要是可靠的将帅)长期镇守才是;应该和司马昭说要提防陇右造反才是。为了讨好上司却隐瞒实情,要是出了事可是得不偿失啊!
再来从一个细节窥探一下邓艾对待手下是什么态度吧。
《三国志邓艾传》:使於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
人家为国捐躯视死如归,你倒好,连场像样的葬礼都没给人家,反而把手下的士兵和绵竹战死的蜀兵一同筑了京观,可见你邓艾也没多尊重士兵嘛,感觉这能和唐彬说的邓艾平时不尊重身份低微的人对得上嘛。
还有一条记载非常微妙,不知道是否和唐彬说的话对得上?
《三国志董允传》:及邓艾至蜀,闻(黄)皓奸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
也不知道邓艾的左右给邓艾说了什么话让邓艾放过了黄皓,不知道能否和唐彬说的“顺从者谓为见事 ”对得上?而邓艾任用这种受贿的人本身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要是诸葛亮这一类型的人会用这种贪污受贿阿谀奉承之人吗?毕竟诸葛亮“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呢。
总说唐彬无中生有,我看未必。
至于有人说由于邓艾很多事亲力亲为所以不会御下严苛,这未必吧?亲力亲为和御下严苛不矛盾的,给你们一条史料参考吧。
《陈书程灵洗传》:灵洗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而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亦以此依附。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伎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绩。至于散用赀财,亦弗俭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