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沙特国王向北京大学捐建一座图书馆?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写一个回答吧。

本人也是北大阿拉伯语的本科生,大概会比看客们对这件事有多一点了解和看法。匿名是因为还想在知乎继续水下去,楼上一群校友,暴露了以后会不好意思,同时怕被喷,所以还是匿了吧。

首先聊一下中国目前的中东研究状况。阿拉伯之春中国的中东国家相关的研究非常有限,阿拉伯之春爆发后,知网上才出现了大批论文,其中很多是蹭热点,翻译翻译西方的学术观点就想发表了。真正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双手双脚都数得过来,剩下的就是抄来抄去的了。

我还在上本科,不是穆斯林,对宗教也不太感兴趣,阿拉伯文化课程也就学了最基础的内容,阿拉伯历史也一直还没有捋清楚,大概肚子里连半杯水都没有吧,但任何一门文化课的期末小论文,只要我想写一个稍稍不了解的问题,就会发现知网上什么前人的研究都没有,想抄都没地方抄,而谷歌上一搜一大把,西方国家对阿拉伯世界的研究成果可以查到1900年以前。说一句可能要伤诸位自尊心的话:长期以来西方学术界的中东研究都远比中国研究热门,近几年来才有些改善。

贵校老师在上课时回忆他在中东国家调查研究的时候所见:在中东,美国使馆会有10名专业的调查员,同时雇佣200名当地的调查员提供信息,中国使馆大概也就最多5名调查员吧(具体数据记得不太清楚了,大致的感觉如此),可以得知,双方掌握的信息量差距之大。诸位尽可以问问其他文史哲社科还有理科的学生,改革开放以后,什么样的学科中国和西方的差距有如此之大

只能借鉴西方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果是,我们国家对中东的研究和看法是不独立的是具有依附性的,你永远只能通过别人转述来看问题,这几乎等于你是瞎的,你的对手告诉你说这是专制独裁、极端邪恶反人类的,你也只能相信,甚至还要帮着跟着喊,哪怕他是别有用心、指鹿为马。

诸位希望中国永远做那个唯唯诺诺还得跟着喊的人吗?


作为一个阿拉伯语的学生,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阿拉伯语、阿拉伯国家相关的资料太少了。中国人支持学英语,还对法国很感兴趣,对德国很感兴趣,对日本很感兴趣,对韩国很感兴趣,对两亿人口使用的阿拉伯语和他们的文化却知道的很少,阿拉伯国家有23个,诸位能说出几个?如果想要做真正的天朝上国,难道不应该放眼全世界?而不是仅仅关心殖民时期的优越种族和国家周围文化相近者。


沙特国王捐的图书馆,我以为是有利的。

从实际方面来说:

一方面,北大其实经费紧张,主要的图书馆是上个世纪修的,设施设备都条件有限,今年又在重修了。沙特馆给北大古籍提供了非常好的储藏条件。

另一方面,我以为跳脚大叫的诸位也用不着担心绿化,请您们要对中华文明有信心哪。一来您们连阿拉伯语都不会,沙特捐的都是原版书,表示我们本科生看着都像天书,您们就更不用担心看懂被影响了。二来贵国的暴恐分子要是有我们北大本科生的教育水平,大概也不会去当恐怖分子了。

但这些书其实非常宝贵(贵),给我们中国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一手资料,让我们可以不用继续看西方的转述做研究。当然,伊朗、埃及、叙利亚其他中东国家的书籍也是需要看的,只能希望我们系的教授再去中东国家人肉背回了。然而我们系还是经费紧张,也并不能像沙特国王一样财大气粗的买书。真的担心贵校被瓦哈比教派占领的请向我系捐款,让我们买得起伊朗、以色列的书。

抽象地来说:

北大修沙特国王图书馆,是北大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的表现。作为贵校的学生,我认同贵校在国际化方面有做的很不地道的地方,但北大会和沙特合作,我以为实在是一种打破常规、主动破除文化壁垒的举动。当学术的制高点和评判标准长期掌握在西方人手中,北大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后来者,要努力跳出原有的限制,就不能仅仅只将目光看向欧美,追逐他们的脚步,当留学预备队,而是要放眼世界,在学术界开辟独特的中国视角的研究领域,作出自己的判断。

其实贵校也有北大斯坦福研究中心,怎么就没见人反对呢。说到底还是被欧美洗脑,价值观变单一了。贵校的此次举措,实在是有点支持反殖民化的文化多元主义的先进意义啊。

当然,您要是说要保卫中华文明的纯洁性,我觉得您们可以去百度一下瓦哈比主义的内容,我觉得您俩的追求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别,这个年代您们要是换个地方出生也妥妥的就是。。。。了。您的文化自信呢?快拾起来!


在P大读书,听过叙利亚大使的讲座,当过中东论坛的峰会志愿者,感受到的是西方世界以外的国家(包括阿拉伯国家)对于中国还是充满期待的,他们对这个逐渐崛起的力量同样有着好奇和合作的意象,他们觉得中国作为一个和西方有着明显不同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的神秘的国度,可能会对这个世界提出一个不同的解决方案。

那么我们应当怎么选择呢,重回闭关锁国?平等开放交流?强势军事介入?

答案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在一个信息快速流通、交通发达的年代,如果要强行抗拒某些潮流,显然是不明智的。21世纪的人,我以为是更新的人了


user avatar   guan-mao-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多人是穆黑都黑成神经病了。

阿拉伯文献,这么着说吧,别的地方不说,就论史料。整个亚洲史的史料,就靠中国、拜占庭、阿拉伯三种文字的边角料凑出来的。也就是说,如果阿拉伯人集体蒸发,现在的亚洲史仅靠拜占庭和中国文献的话,凑都凑不出来。而如果没有阿拉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献的翻译运动,仅靠拜占庭这个越活越屌丝的罗马,整个欧洲上古史,就没了。

阿拉伯人的确多数都是“野蛮的”,甚至抗拒文化的。但是以翻译运动,招募全世界人才创立阿拉伯帝国文明的时候,来自印度的、波斯的、中亚的许多学者,都使用阿拉伯语著书立说,所以不要以为阿拉伯的文献就是阿拉伯的,而是整个伊斯兰世界文化的瑰宝。

而这些阿拉伯文献,绝大多数可都没有汉译本。我们能阅读的只有二传手三传手翻译多次的东西,其中哪里翻译错了都不知道。

所以说,不要抗拒阿拉伯文献,要是这次行动能促成一次国内对阿拉伯文献的翻译,那就是一件大善事。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啥?

是古代都没有该文字的文献,直到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时才冒出来一大堆的垃圾,基本上全是民族主义论调的破烂。这种才需要警惕,比如土耳其文献……

(古代土耳其人搞学术研究,多用阿拉伯文,这种文献是很不错的,但这也算阿拉伯文献了嘛)


user avatar   milan-fores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让我特别生气的是,之前就有“如何评价沙特向北大捐赠图书馆”的问题,结果愣是在一群想象力飞腾的患者的努力下,被和谐了。

真的是,看到捐赠图书馆,就能想到原教旨主义,就能想到伊斯兰占领世界。不看回答我真的拼死拼活也想不到这一点。中国人的想象力真的是唯有在这一步上才能飞升。

更可气的是,这个问题下,还有一群患者,继续扯到什么黑纱弯刀,真的是前赴后继。

统统折叠举报。

ps:

最先听说这个图书馆,大概是一两年前了,老师在课上提到的,说是沙特方面来参观,图书馆突然想起来地下室有一卷羊皮的古兰经,觉得给对方看看也无妨 就拿出来了。结果沙特十分感动,于是就有了这座图书馆。

官方给的说法是北大学生阿拉伯语十分流利。大致是这么个意思。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了前两个

@Mansour

@Liwei Feng

之外,下面的回答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眼里看到的是:北大有了新的保存条件更好的古籍馆,北大学生有了更好的自习条件,同时老馆改造这事,校方可以上上心了。

钱是人家出的,你还不让人家对图书馆的用途表达下意见了?

说白了就是沙特王室捐了个北大古籍图书馆,同时附带个条件说你顺便弄点阿拉伯文化的内容在里面。除了键盘侠以外,很明显是个对双方都有利的举动。

何况北大旧图书馆的条件有多差(比如现在也不知道饮水机能不能出来热水)你们这些键盘侠是不会知道的。北大学生学习的条件怎么样,你们也是不会关心的。

再说这事再差也不会比之前廖凯原那个事情更差了。那又怎么样,人家真金白银地捐出了两个亿。不知道反对的人怎么想,是觉得有人的智商不足以辨别什么是伪科学呢还是怎么着。光劝说北大不要接受捐款,你以为大学运营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专靠国家拨款?你要是拿两个亿砸给北大校方说“你们不要要廖凯原的钱,这钱就是北大的了”你看看校方是不是分分钟把廖凯原甩了?问题是你能吗?

空谈误国懂不懂?


user avatar   diu-lei-lou-mou-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二次编辑,有必要正一下视听:

@小岛民在大陆 哥们,北外阿语楼据我所知现在除了阿语系,还有新闻系和亚非学院泰语、马来语的学生在里头上课,更不用说各种讲座,每周阳光厅的活动基本没断过,你是在哪个位面的北外,人家不让你进去?倒是之前有在阿语楼和逸夫楼抓到过偷拍女厕所的学生,那种人我倒是觉得不让进是没毛病的。希望你能把不让你进去的人点出来,我们一起好好批评他!

这是第二次编辑的分割段,以下是第一次编辑的内容和原答案:

随手一答居然钓出不少友善度,真是始料未及。

粗略浏览了下64个回答,知乎果然还是正常人占了多数。北大建这个图书馆为我国的阿语研究乃至中东学研究作的贡献和意义有多大别的答主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还是有人捂起耳朵“我不听我不听!”,何必呢,承认别人的正确很难吗?我也奉劝少数反智的朋友,无知不丢人,吾生而有涯而知无涯。但是无知还不愿意放低姿态学习就有点难看了,分享知识这件事本身有错吗?有的人看见沙特和穆斯林就开始站队,说不过就污人洗地,你们扪心自问,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大获全胜有什么意义?另外一拨这么干的人可是极端主义穆斯林。希望有些朋友理智一点,不要反穆反到最后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群人,那就太可悲了。

不会用分割线,这段就当分割了,以下是原答案:

这问题下边回答的都什么人,自称北大本科还能问出北大到底需不需要图书馆这种话,不会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害羞吗?

“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是知乎社区的根本,现在北大有了这么一个平台,获得了这种捐赠,为国内的阿语、中东地区研究等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大的数据库,这难道不是符合贵知社区精神的一件事?贵知有些用户现在凡是和沙特,和中东沾边的,都要跳出来急不可耐地批判一番,实在是有些面目可憎。沙特或许在你们眼里有罪,但知识是无罪的。萨勒曼捐了一个图书馆,我看可比捐一百个清真寺好得多。有些人抱着本古兰经就引经据典开始反穆,和抱着本古兰经就引经据典开始自爆的极端主义者有什么区别?总得让我们正常人看看其他人到底说了什么吧。

答不对题,请随意折叠。


user avatar   mansour-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今年3月15日沙特媒体代表团来到离北大不远的我语参观访问,会议期间中沙双方学者都认为应该在中阿能源、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双方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双方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实现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沙特“卤鹅鸭2030”项目的合作对接。

是的,那天的活动是我做的阿语同传

这座图书馆会对增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让中阿文古籍共陈一室也是既热爱阿语也热爱国学的我所梦寐以求的,况且这个图书馆或许还能为北京乃至全国高校广大阿语系学生提供一个找论文参考书的渠道。当然,随着学汉语的阿拉伯学生越来越多,我也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阿拉伯高校图书馆收藏中文典籍。

至于这座图书馆的意义,可以引用下面新闻链接中的一句话:

“对视,才能走近彼此,增进了解”。

总之,希望中阿青年之间多一些相互了解,少一些刻板印象

新闻链接:深度 | 沙特国王图书馆北大分馆:中沙文化的汇聚与交融

mp.weixin.qq.com/s/jbPb



----------------分割线-------------------------------------


附:有的朋友对是否存在“阿拉伯文献”提出质疑,那么就让我这个7年阿语老司机给各位补补课吧。“阿拉伯文献”不但有,而且门类齐全,品种丰富,不是吾辈读书少的人们可以想象的。

以下这些个人收藏的“阿拉伯文献”是我留学期间在科威特巴勒斯坦购买或下载的(阿拉伯文从右往左写),其中有几本我还在翻译。

史学古籍:

《人类史纲要》是一部各民族史的简编,以阿拉伯民族的通史为主,兼论希腊、罗马、印度、中华等民族,作者是马木路克王朝的贵族艾布·斐达,他是萨拉丁的后裔。

《历史绪论》是14世纪突尼斯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的代表作,作者在书中阐述了“历史”的定义和各种历史的各种方法,提出了一些先进的历史学、社会学观点。

(购买于科威特城)

天文学古籍:

《四十八星座图鉴》成书于公元964年左右,作者欧麦尔·本·苏菲(拉丁语作Azophi Arabus / 阿拉伯的阿佐菲),是中世纪阿拉伯著名天文学家,阿佐菲环形山和苏菲星团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这本书继承了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星座体系,还把托勒密弄错了的恒星坐标一一加以改正,其中随处可见“某星在托勒密《至大论》中的坐标有误,因为该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与在天球仪上相反”,书后的星表也会标出该星的经纬实际是多少度多少分。

对阿拉伯天文学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之前的帖子:

zhihu.com/question/2012

哲学、历史

还是历史(购买于东耶路撒冷/科威特城)

《历史和旧约圣经中的大马士革和以色列阿拉米人》购于东耶路撒冷,卖书的巴勒斯坦小姐姐强烈推荐我买这本书因为她也在看,本书作者Firās al-Sawwāḥ是叙利亚著名学者,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外教。

还是历史

译著:

《悲惨世界》的译名是al-Bu’asā’,这是半主动名词ba’īs(不幸者)的确指复数,意为“不幸的人们”,与法语的Les Misérables对应

(购买于东耶路撒冷/科威特城)

以及切·格瓦拉《玻利维亚日记》的阿语译本

(购买于科威特城)

女权主义

马拉拉的故事

(购买于东耶路撒冷)

以下书籍来自网络,只有pdf扫描本:

牛顿的故事,书名叫做《艾萨克·牛顿——地球引力的发现者》,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藏

这里“地球引力”译作al-jādhibiyyat al-’arḍiyyah(“引力”+“地球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译名叫做Naẓariyyat al-Nisbiyyah(就是“理论”+“相对”)

啊对了,其实查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也是有阿拉伯语译本的,译名叫作’Aṣl al-’Anwā‘: Naẓariyyat al-Nushū’ wal-Irtiqā’(物种起源:生长和演化的理论),译者伊斯玛仪·穆兹希尔(’Ismā‘īl Muẓhir)是个阿拉伯人。

啊对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还有一版,是埃及开罗民众翻译社2004年出版的,译者穆吉迪·马哈茂德·迈利吉(Mujdī Maḥmūd al-Mulījī)是一名阿拉伯人;发行人萨米尔·汉纳·萨迪格(Samīr Ḥannā Ṣādiq),名字听起来像是一名科普特人。

这本书一共887页,我手里有电子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邮箱地址,无偿赠送。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阿译本,阿语译作‘Ilm al-Lughat al-‘Āmm,伊拉克巴格达阿拉伯前景出版社1985年出版,译者为摩苏尔大学教授尤伊勒·尤素夫·阿齐兹(Yū’īl Yūsuf ‘Azīz 可能是亚述裔),阿拉伯文校对是马立克·尤素夫·迈特拉比(Mālik Yūsuf al-Maṭlabī)。

这本书的中译本是商务印书馆出的,语言学专业的朋友肯定不陌生。

尼采《悲剧的诞生》阿译本,阿语译作Mawlad al-Tarājīdiyā,译者沙希尔·哈桑·欧贝德(Shāhir Ḥasan ‘Ubayd),叙利亚拉塔基亚对话出版社2008年出版。

前面多是译著,这次来一本阿拉伯人自己写的:《米歇尔·福柯:知识与权力(Mīshāl Fūkū: al-Ma‘rifah wa-al-Sulṭah)》,黎巴嫩贝鲁特al-Jāmi‘iyyah研究与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作者阿卜杜勒-阿齐兹·伊亚迪(‘Abd al-‘Azīz al-‘Iyādī)是突尼斯研究福柯的著名学者,本书语言平实,深入浅出,可作为了解福柯思想的导读。


最后,还有终极boss: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阿译本前三卷,阿语译作Ra‘s al-Māl,黎巴嫩贝鲁特发拉比出版社2013年出版,译者法利赫·阿卜杜勒-贾巴尔博士。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al-Sil‘ah)》

’Awwal - Āmilā al-sil‘ah: al-qīmat al-isti‘amāliyyah ‘aw al-qīmah (jawhar al-qīmah wa-miqdār al-qīmah)

第一 -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对了再加一句,这篇答案最后被提问者扣了这样一顶帽子:

我想去大哥的主页看一看,结果显示该用户不存在。。。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美国911赔偿法案将近全票通过后, “沙特强烈反击,号召海湾盟国将美国逐出中东”? 
  如何评价孔庆东7月22日针对京都动画粉丝的发言? 
  清华北大有考试作弊现象吗? 
  如何评价沙特成立最高反腐委员会,数小时内 11 位王子被捕? 
  如何看待清华北大疯狂扩招博士后? 
  假如中国发现一个媲美沙特的大油田,中国会因此迅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吗?美国可能会有哪些操作? 
  如何看待南京大学迅速处理原北京大学教授沈阳? 
  沙特阿拉伯全境为什么没有一条像样的河流? 
  如何看待沙特阿美据悉将暂停执行规模100亿美元的中国炼厂协议? 
  冬天掉进北大未名湖是何种体验?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叙利亚阿萨德家族?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英雄无敌7》?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