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该如何理解历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第1页

  

user avatar   fatfox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好在和题主吵架,看看题主是个很上进的学生,也很热爱历史,只是太嫩。于是就把邓小南这本书找出来翻了翻,觉得邓老师写得很好,中国历史学还是有希望的。这本书收在《哈佛燕京》里面,算是不亏。就是学者写书,不好意思骂人。所以本毒舌干脆帮你把邓老师的话翻译成白话文,这样你好懂一点。


关于问题意识的第一部分,邓老师上来就是骂街:现在的历史学论文啊,大都是渣渣。

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历史系培养学生,脑子都是一根筋。

比如说啊,研究北宋马政,那怎么研究呢?传统的方法是,把有关马政的所有资料都搜出来,整理整理,弄出个规律一二三出来,可能你发现某一年草料收成很好,所以今年的马多,明年多了个瘟疫,所以明年马少,以为发现了不得了的规律,于是写一篇论文,收工了事。

邓老师的骂街是:这样的破论文,从宋朝写到明朝,从明朝写到清朝,一直写到人民共和国,有一点长进没有?

反正现在钱多人多,这种文章是可以量产的,反正历史学研究生工资又低,钱给够,要多少有多少,可是,这样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

历史学这么玩,没有出路。必须换一个方法,以问题为中心


什么叫以问题为中心呢?我拿个最简单的例子举例:《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就是一个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书,全篇的所有材料都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明朝为什么会失败?当然其实黄仁宇真正想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会失败,当然这个我们不管,我们就说前面一个问题。

于是黄仁宇就搜集了几个方面的材料:万历、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李贽、戚继光。黄仁宇试图从以上不同身份角度的人,对时局的解决方案出发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明朝的问题是道德代替技术,带来的管理总失败,这种失败是制度决定的,是没有办法挽救的。

当然黄仁宇没有说的话是:清朝照抄明朝这个制度,所以清朝也是必然会失败的,而近代中国要发展进步,就必须认真研讨明朝失败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


《万历十五年》骂的人一大堆,从知乎上的到所谓专业人士,也就是我说的还不如炸油条大爷的那种所谓历史学家。他们当然有很多看起来对的理由,比如说黄仁宇搞错了这个细节,这个地方不准确,那个地方胡说,诸如此类。

可是他们就没有明白一件事情,《万历十五年》讨论问题的方式,和传统研究马政的方式相比,要高出了一个不止层次。就算万历十五年从头错到尾,价值也远高于那些写完就扔到垃圾堆的马政。

为什么呢?因为黄仁宇动了脑子

把为了回答一个复杂的问题,把方方面面的资料串起来,这是需要非常的智商和创造力的,在这个过程中,挂一漏万的情况一定会出现,然而,社会科学本来就没有非此即彼的,在各方面影响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模型的相关系数能做到0.7就不错了,对这种研究要鼓励,不能用非此即彼的方式一棍子打死。

这是一种全方位的对历史的探索,不同的人,用带着不同的问题,去探索历史发展的本质,可能你我都有错的地方,可是大家一起努力,总能触及到历史的最核心。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万历十五年》即使从头错到尾,也比研究马政的那种根本不动脑子的体力劳动强。


我在什么样的科研是顶尖的科研? - 知乎 这篇文章里面写过如何评价学术的好坏。好的学术,关键在于原创性和不可替代性,而这背后,是对学者创造力和学术品味有要求的。像研究马政这种文章,还真不怎么需要创造力,其干这个的所谓历史学家还真不如炸油条的大爷。

我不是开玩笑,其实连炸油条的大爷,也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如何把油条炸得更好吃

那么,大爷就要动脑子了?面用什么面?加多少水?干湿如何?油烧到多少度?用什么发泡?炸多久拿出来?我一天进货多少?哪里能买到更便宜的原理?油条什么价格出售?几点开门几点关门?要不要和卖面条的达成战略联盟?要不要加入支付宝和微信做收银手段?

炸油条的学问大了,稍微一个环节弄不好就要赔本,被竞争对手超过,大爷就要饿肚子,而马政的论文呢?反正写了也没人看,写好写坏一个样,你现在还真的觉得,写马政论文需要的创造力,要超过炸油条?

而且,炸卖油条的大爷还会创新。比如说江汉平原盛产糯米,武汉就有糯米包油条,武汉还产鱼和米粉,这样我们就开发出来了糊汤粉,蘸油条吃。天津有面粉,所以他们开发出了煎饼果子。一代一代这样的劳动人民不断创新,继承好的资产,抛弃不好的东西,这样才有了煎饼果子和糯米包油条这种美食。

我说个更到家的话,中国有没有东汉这个王朝,这个王朝姓刘还是姓叶赫那拉,于中国文化认同没有任何影响。但是谁要把油条从中国文化里删掉,中国人民能把这个人扔在油锅里当秦桧炸了你信不信?

一个国家的文化,并仅仅不传承在历史书里,它更多的传承在炸油条的大爷和拜关公的大妈的日常生活中。这就是我所说的历史学的局限性。

而以问题为中心,不只是在历史学里是这样,事实上,在数学、物理、化学、甚至生物里,都是这样。文理之间学术的本质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是具体手法不同罢了。


我愿意再举一个不成熟的例子,来结束我和题主在上一个问题上的争论。

关于三国演义为什么比三国志火爆的问题,我换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汉的赵充国、东汉的张奂和三国的关羽,都是名将,赵充国张奂的操行高于关羽而被人们遗忘?也就是,关羽的历史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

问题可以由几个部分开始讨论:

第一部分是导论和文献回顾。

第二部分是比较赵充国、张奂、关羽三个人在真实历史中的功绩和道德,得出关羽完全不够圣人标准。

第三部分是回顾历朝关羽官方地位的演变与提升。

第四部分是民间传统里关羽地位的变迁,其中一章一定是三国演义成书前后关羽地位的突变。

第五部分是总结各种戏词、评书等文艺形式里关羽的形象。

第六部分是研究各种文艺形式中的杨六郎、岳飞等人在民间文化的地位变迁,以及与关羽进行比较。

第七部分是结论:通过艺术创造加工的文艺形象,通过评书、戏剧等表演和口口相传的方式,其创造的文化影响力远大于历史书上真实的关羽,甚至倒逼政府对关羽一次次册封,最终到达神的地位。这是一个文学艺术的影响力大于历史学的有力证据。

当然,结论不一定是对的,但是这个框架整一整,在好一点的大学做个学期大论文,在差一点的大学当个本科毕业论文,还是不难的。


说这么玄乎,其实说穿了就一句话,搞学术啊,要有idea。没有idea的学术,历史也好,化学也好,生物也罢,不如不搞,回家炸油条都比这个有价值

而中国的整个历史学教育,太强调循规蹈矩了,整个学术传统就有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每次都要给历史学拍砖的原因。

为了这个么个破事,我冒着掉粉的危险,亏着本花两个小时写这个?你见过哪个营销号花两个小时写这个,我去折腾女权不好么?

唉。




  

相关话题

  我想了解明朝,应该读哪些书? 
  山东省有哪些消失了的古县? 
  在汉末三国时代,匈奴扮演着什么角色? 
  刘备当初给诸葛亮的offer是啥样的? 
  为什么很多古代的帝王的发小是将相之材? 
  古代一人双马是如何提高行军能力的? 
  历史上有女哈里发、女苏丹、女埃米尔吗? 
  宋庆龄为什么没有选择去台湾? 
  历史上哪些人的名或字比较奇怪? 
  就中国而言,你们觉得从古至今最伟大的人是谁?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我国相当一部分人把文学作品当做正史,是不是我国教育的失败?
下一个讨论
什么样的科研是顶尖的科研?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