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毕业之后再申请香港研究生会不会没有优势? 第1页

  

user avatar   awliu-xue-ping-tai-zhong-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者:做留学的舒老板
链接:zhihu.com/question/19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篇文章我主要分享以下几个方面,我个人的申请经历,申请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我身边的朋友的一些好的技巧和方法。


在文章我会提到一些general的概念和方法,再结合我自己和身边优秀申请者的经验和技巧,所以这篇文章不仅是我个人的分享,也是各位优秀小伙伴共同的智慧结晶。


话不多说,开始正文。


因为我是工作党申请,所以这篇文章的受众主要是工作党和GAP党,学生党可以兼而听之。


自我介绍


本科: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华南理工大学)
GPA 3.6


研究生:

HKUST(香港科技大学)
GPA 3.9


IElTS:

2015年——6.5(R 7 L 7 W 6 S 6)
2017年——7.5(R 8 L 8 W 7 S 6.5)


GRE:

320+5 (2015年)
326+5 (2017年)


Offer:

香港科技大学 HKUST Econ
香港中文大学 CUHK Econ
香港大学 HKU LLM


自我评价


大家看了base大概就知道,我的GPA,语言和GRE成绩算过得去得类型,并不是什么大神,算是比较努力的类型吧。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有机会接触一些国外工作的朋友以及国外的一些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和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能让我时时对照找差距,也让我坚定了选择留学这条道路的决心。


对于我来说,无论是研究生文聘还是海外经历,都是对我未来职业发展的加码,这便是我选择留学的初心。


所以,我建议大家,留学之前首先要找准定位。


那么对于一个工作的人来说,留学能为你带来什么呢?


我觉得作为一个工作党来说,留学能带来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


1.你申请的学校的声誉/专业的名气,在你的履历上是一个明显的拔高。(俗称镀金)
2.你target的公司或者行业,需要你拥有这样的学历和经历。
3.留在国外就业或者移民


你留学的目的,决定了你留学的选择。很多同学觉得选校选专业难,其实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自己的需求、目的。我在admitwrite做导师,给学生做选校工作,都是会帮助他分析自己的真实需求的(其他导师应该也是如此,要利用自己的经验去引导学生去理清思路)。比如你是金融行业从业者,你要从事投行,券商,基金,风投等类型的工作,那么这个留学的选项几乎是必须的。而这些行业很有名校情结,这就倒推回来你要有强大的基础去申请这些名校,假如你最后进入的不是行业青睐的学校,那么这场留学可能是对自己金钱和时间的一种浪费。


我建议那些有找机构倾向的同学,都可以试试admitwrite的这种学长学姐带的模式,没有人比有申请、就读经验的学长学姐能给你的帮助更多了。我每次带学生(全套半DIY那种),不只是我会倾囊相授,其他三位导师也会尽力提升学生的背景(“4V1”服务,4个导师,分别负责申请、文书写作、文书润色和进度掌控)。我想4重保障下的申请,能给学生最大的提升。


我本人是以提升学历,突破职业发展瓶颈为目的的,所以主要target的专业是Econ,BA或law。我有一位同学是以移民澳大利亚为目的进行的申请,那么他对专业的选择集中在可以“积分入户”的方向上,以至于最后他申请的专业是偏engineering的类型,他本身是商科生,有一个计算机的二专。
在确定好了方向就可以开始选校了,不过这部分我留在后面说。先说前期准备。

申请准备


其实申请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标准(针对Master):

A硬核:GPA, GMAT/GRE, TOEFL/IELTS, 本科院校, 科研
B辅助:海外交换、工作/实习、竞赛、社团
C文书写作


A:GPA,GMAT/GRE和语言成绩是敲门砖,如果连学校的基本要求都没过,那基本就是没戏了。
每个不同的学校和项目对各项的门槛线设定不同,但同类别专业基本上同档次学校开设的差的不多,所以不要有侥幸心理。


GPA,GMAT/GRE,和语言成绩的备战诀窍就一个!早!


早有留学打算,你就会好好学习,拥有一个好看的GPA!


早准备语言考试,你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应对可能的一战二战,而不是DDL都过了你除了交了申请费什么都没考出来。


以我的经验GPA(The higher,the better)。


GPA3.0是申请一个相对高质量的研究生的最低成绩要求了(折算百分制的分数,大概就是均分80以上)。


至于语言考试,请不要受那种20天突破XX口号式宣传的蛊惑。


请至少留出3个月以上的学习时间给其中任何一门考试,每天至少能保证6小时的学习时间。并且,这么多时间的投入一般都不够保证考出理想成绩。


我第一次考雅思用了3个月时间准备,GRE也是4个月全力复习,当时时间相对空闲,每天能保证5小时学习时间。


工作以后,工作日的学习时间满打满算可能也只有2小时,当时无论是在车上还是等吃饭的时间,我都挤出来刷刷题,背背单词。周末基本上交给学习了,无聊的约坚决不约,那时候很多朋友都以为我消失了。第二次雅思和GRE考试时间加起来我一共准备了10个月。想起那段时光,感觉是自高考以来最忙碌的时候了,但痛并充实着!


所以我建议的每一门的备考时间,基础好的工作党至少3个月,基础一般的同学至少5个月,而且一定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时刻把这两门考试放在心里,屏蔽掉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毕竟这是完全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努力而成功的科目。


谈到准备雅思考试和GRE考试,我其实也是跟着主流的方法走,听读,刷题,练topic,刷GRE单词,刷GRE题库。


不过我自己在学习考试内容之余,会进行一些拓展阅读,比如BBC News,FT,和 nature和 science杂志上的一些科研文章,不求甚解,只是单纯的拓展阅读,见识一些生词和语句,混个脸熟。这种对于英语水平的长期的提升效果最佳,我从大学毕业一直都坚持这样做,这也给了我一个相对好的底子。


另外,由于工作原因认识的一些国外工作的朋友和外国的同事给予了我很大的,我写作的文章常常让他们修改意见,练speaking话题的时候也常常让他们找茬纠错,这样对整个应试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对于没有这样环境的朋友,又想短时间有较快提高的,我是建议购买这一类服务的,当然这也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自己做影子训练也是可以有收获的。

这里我贴我师弟的一段总结,这也是我认同的对语言学习的观点。


学习外语的3个最主要的必要条件:


1.海量的输入(听、阅读);
2.开口说(当然动笔写是也是重要的,但现在多为打字,动笔写的需求相对不是十分大);
3.外界对学生的说和写的反馈,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如果错了怎样改正。接受反馈输入后再输出,再接受反馈输入,如此反复循环。


这也是婴儿成功学会母语的原因。父母亲人每天给婴儿大量输入,婴儿开口说,父母亲人给与反馈,如果婴儿说错了,父母亲人给以纠正。


所以对应地,人类长大后学习外语不成功的原因是:


1.输入不足。例如很多需要学英语的中国学生,看影视还是看汉语的影视,或看英语影视的中文字幕,看书是看中文书,待在汉语的舒适区里,英语输入仅靠英语课和备考的英语的练习的那一丁点内容,是不足的。你已经完全会汉语了,所以可以多输入英语。


2.死要面子不肯开口说。儿童不存在死要面子的问题。长大后,例如,很多人怕自己说发音不对被人笑,所以不肯开口说,所以学不会。


3.缺乏反馈。例如在英语角和外国人聊天,当你没说对时,外国人并不会纠正你,所以你不会知道自己说没说对,就可能继续保持着不正确的说法。最好的情况是能有外语母语者对自己的输出给以反馈。


对于考试补充几个工具:雅思真题和GRE OG不必说,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有道和金山词霸或柯林斯都没有问题,关键是要多看例句,多读!可以翻墙的小伙伴,推荐grammar这个网站给你们,对于语法纠错有好的效果。


B:这一块的重点我放在实习和工作上


第一个问题,实习真的对申请有帮助吗?


结论:实习/工作在申请中是一份很直接很有力的“加分项”。


不过,只有对口的实习/工作才是有用的加分项,不然相当于0。


我还是以商科专业为例,如果你申accounting,那么无疑,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或工作经历是强有力的加分项。


如果你申的是finance/investment management, 那么券商或投行的实习经历是很有用的。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你是计算机行业相关的,在finance/IM/BA申请时,你也将会非常有优势。


不过这里要小心一个问题,实习/工作对申请的成功率的提升是和工作内容直接相关的,如果你在顶级券商里做的都是端茶送水的活,根本没有参加过任何的project,那么你的实习经历根本言之无物,这样的经历无胜于有,不如把时间放在其他更有意义的地方,好好改改文书也好。


我自己的工作偏学术的方向,所以在申请Econ时,我认为是起到了很好的加分作用的,我的硬核实力在前三的港校要求来说的话,只是刚过了合格线的水平。


所以好好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才能在关键点上发好力。

C.文书


我一直把文书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也有可能是因为在工作中,常常用到business的写作,明白清晰流畅的表达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文书是整合你的内外实力,展现自身经历和成长、解释未来就读所申请学校与自己职业目标间的关系的唯一媒介。学校在你的成绩单里看到的是没有温度数字,只有文书才能展现一个鲜活的你,一个好的申请,发挥空间最大就是文书。


先说PS,什么是好的PS?


a. 逻辑清晰,专注于几个代表性的点,而不是罗列多个事件,人物或经历。你的这些经历在CV里已经罗列了一次了。不需要再在PS里婆婆妈妈。
b.流畅,行文不要磕磕盼盼,让人读起来不费解,要遵从一定的顺序,通常是时间顺序,少数有按重要性进行布局的,但不常见。切记不能有歧义。
c.绝对不能有语法错误,单词拼写错误等低级错误。


再说几个文书中禁忌的点:


1. 不要过于美化自己,把自己写的完全利他主义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2. 不相关的信息,不要将与你申请的专业,学术表现,个人品质无关的信息写在PS里,个人品质的描述也不宜太多。内容的关键主要实在,有料,不空泛
3. 过度暴露个人信息,这种文书是非常不合格的,甚至会让招生官觉得这个人心智上是否有某些问题。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文书前后一共改了10版,自我修改7次,请他人帮助校对3次,针对我申请的港校的几个不同的项目都有对应的一版,大概算下来至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文书上面。从前面的观点,也可以知道我不是速成主义者,我帮学生改文书的时候,就觉得admitwrite30天不限次数修改的规定,完美符合我的观念(1个月是非常合理的文书创作时间),每次修改我都希望学生跟我交流,争取在30天这个周期内搞定文书。大家做每一件事,都一定要扎扎实实的。


在这里,再重申下关于文书写作到底是自己写还是找中介的问题,我的结论是,能力够强,朋友圈够广,那就自己来没事。但是如果达不到,想要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帮忙,也没问题,前提是你找对人。中介我向来不推荐,为什么呢?一般的中介都不会把重心放在文书上,它们基本都是全包型服务,意思就是不会有单独的文书服务。而专业的文书机构,又怎么去判断它靠不靠谱呢?我的意见是,搞清楚这个机构的服务模式,看它是不是合理的,再去看看它的口碑。


服务模式会决定很多事情,比如你的体验,你的保障,文书的质量等等。因为你找的不是单一的个人,而是一个机构,你首先要确保的是这个机构能够提供稳定输出的优秀文书导师。这里我非常推荐舒老板创立的admitwrite,探索的文书服务模式和半DIY模式,都很专业。


比如说导师,admitwrite平台有500多个美、英、加、澳、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名校留学生导师,而且都是经过几年筛选留下的,非常稳定。比如说港校,像我这样来自三大的导师并不少,帮大家做申请相信会有非常大的提升。而文书,我始终觉得并不是一个专八的人就能帮你搞定,而是要熟悉港校申请的人,能够深入挖掘你的闪光点,帮你架起你和学校之间的桥梁。


而香港的申请,相比英美,其实一点也不会更简单,因为稍微了解港校申请的同学就会知道,香港不同学校不同项目申请要求不太一样,都是一些细节上无法忽视的问题。为了保证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申请,admitwrite有一个“4V1”的半DIY一站式申请服务。也就是4个导师,不同分工,共同完成申请。1个港校导师负责申请,1个导师负责文书写作,1个外籍导师负责润色,还有一个“班主任”负责监督申请,跟进进度。是不是感觉有受到全方位的保障呢?


对于工作党,我要重点谈一下工作经历的写作。


首先,重温简历,写下你所持有的所有职位,以及你在不同公司里的工作职位/角色。挑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和申请专业相关性最高的一到两项工作或某项工作任务。接着描述你在该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并用一小段描述你所做的细节。应当包括以下要素。时间,人物,你为工作做出的准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你的解决方案,为什么你的工作(可能有好几个)是重要的,你的工作可能带来的影响。(比如,我主笔的行研报告受到了买方很高的赞誉。这份报告对未来市场的预测性与有多强,业界是怎么评价你这份报告的。最后,写出你在这项工作中的收获和成长。


只有这样学校在文书中,才能弄清楚来龙去脉,体会你的能力和品质。


当然这对写作能力本身就要有很高的要求。在我的申请过程中,我真的要在此感谢那些身边帮我一字一句校对,及时把修改意见告诉我的好伙伴,正是由于之前工作中形成的友谊,让我在文书写作上得到了很好建议和指导。


在这里,我想谈下关于文书写作到底需不需要中介的问题,我的结论是,能力够强,朋友圈够广,那就自己来没事。但是如果达不到,请选择一个靠谱的中介,多问问你申请成功的师兄师姐,看看他们反馈的中介效果好不好,谨慎选择一个靠谱的中介,因为文书真的特别重要。


因为我现在和admitwrite平台有合作,所以也会帮一些申请的人改文书。其中不乏工作党的文书。怎么说呢,和一般学生比起来,工作党的文书要求更高一点。如果你自己真的没那种写作能力,我觉得还是找文书机构来写比较靠谱。就算是你自己写了,也记得一定要让专业文书导师进行修改。

3.推荐信


关于推荐信,这也是必备的一环。


有大牛的推荐的信是更好,不过如果只是Msc的申请的话,自己老师的两封推荐信应该就足够了,当然,行文一定要流畅并能够反映你的表现。


我的推荐信一封是一位老师亲自写的,另一封是老师让我先拟好草稿,他过目后再发送出去。不过我身边的大多数情况,都是学生写好,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所以我认为推荐信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4.选校


当你把前期的准备都完成了,那么接下来就进入操作阶段。


首先就是选校,选校前面也说到了,第一就是跟着自己的留学的目的来。第二就是合理布局申请。当然我也见过有些小伙伴海投十几二十间的,这未尝不可,但我这里就谈谈普遍的一些选校策略。
一要把自己ideal school全选上,在此之外添加2-3个保底学校/专业(假如你不是抱着非某几所不去目的的话)。


第二做好list,list 里的项目可以按自己的偏好去设置,这几个要素一定要,学校/专业名称,DDL,特殊要求。最简单的方法是用EXCEL做一个这样的表格,然后按DDL,从早到晚升序排列。这样一看你就能清楚知道DDL的早晚,这样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申请时间,不至于错过申请的DDL。有些学校和专业存在一些特殊的需求,以港中文为例,它对申请的学生有一个B-Level的成绩要求,不过这个是申请成功后的操作,拿到offer后再处理。做一个这样的Excel可能要花你不少的时间,但是真的很实用,还是要拿出枕戈待旦的姿态才好。


有些学校还有interview这一关,面试可能是视频面试、也可能是电话面试。


面试内容分为两种:technical question和nontechnical question。我经历的现场technical面,问了对比特币的看法,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还现场做了两道微积分的题目(服了)。有的面试官还会针对申请者本身的背景提出一些问题。nontechnical question,比较宽泛,有时候会根据CV发问,你叫general的问题是: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为什么选择我们专业?你将来想干什么?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这类问题都是可以提前在打个底,找好套路,最后根据面试时的提问再变化就好了。所以面试这一关不用过于担心,申请都过了,面试一定要放轻松。


我自己选校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这几所港校,经济金融或者法律方向,用了一所英国和一所澳洲的学校保底,整个选校申请过程因为准备的早,所以都还挺顺利的。


申请提交好后,用visa或者master card 支付完申请费用就可以静静等待结果,也可以趁这段时间有空,关注汇率准备换钱,或好好研究一下地区的饮食,住宿,游玩的攻略。


我觉得规划是蛮重要的一环的,虽然我放在最后写,但是规划做的好了你才能control全局。工作党时间肯定没有学生那么自由,我建议大家还是找机构做半DIY。因为留学申请其实不难只是繁琐,就是繁琐这点在消耗大家的精力与时间。Admitwrite的半DIY还是很不错的,一条龙服务基本不用你自己操心。而且我前面提到的文书、规划什么的,全部都给你做。省心、省时、省事,加上价钱和别家比起来真的有优势,价格和服务一对比,你就知道什么事高性价比了。多余的我也不说了,总之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像秋日收割机一样收获满满的offer!


user avatar   awliu-xue-jiao-yu-zhong-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者:AdmitWrite留学平台
链接:zhihu.com/question/57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言


Hey,我叫Yiming,我当时就是工作之后再选择读研的,闲来无事回顾一下自己当年留学申请的历程,希望能给正在准备留学申请或有留学意向的同学们一点指导和帮助;我在申请过程中遇到的坑也希望同学们能引以为戒,少走弯路。


背景简述


本科:华南农业大学,景观建筑设计,GPA3.36


IELTS:
第一次,6(听力6.5,阅读6.5,写作5.5,口语6)
第二次,6.5(听力6.5,阅读7,写作6,口语6)


Offer: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Housing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Mgt

为什么想读研?


我是2011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景观建筑设计专业(GPA3.36),毕业后入职某知名房地产成为管培生,在设计研发部负责全国在建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


工作一段时间后,感觉自己遇到点瓶颈。因为当年高考失手,没有考上985、211院校,投身工作之后,在公司升迁或跳槽时,就显得有些劣势。


所以就萌生了要自我增值的想法,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通过读研刷一下学历,而且要找知名学校去刷。


去哪读研?


有这个想法之后,我就要考虑去哪里读研。


首先在境内读研不是说不好,而是境内读研要统一考试,境内好的建筑学校(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申请起来并不比境外的容易。


而且境内研究生要读三年,对于我一心只是想刷学历的人来说,三年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所以我就考虑去境外读研,降低时间成本。而且我个人感觉,申请境外学校,只是准备文书资料和作品集,然后就广撒网投递(有些学校需要interview),完了就是等录取就行了,感觉比参加统一研究生考试要简单省事。况且境外读研还能拓展一下见识,提高一下英语水平呢。


定好了到境外读研这个大方向之后,就要考虑是去哪里读了。


一般出去读书的都是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说实话,本科的时候看见班里好几个有钱的同学一毕业就到美国、英国读研,我也是满满的羡慕。


无奈我家经济条件一般,父母觉得供完我本科就已经完成任务了,想要继续读研,还是到境外读研,那就得靠自己了。


幸好工作两年,自己也攒了点积蓄,但是美国、英国这种学费高昂的,对我来说还是触不可及啊。
我就只能挑些性价比高的,经济实惠点的地区读研,于是我就将目光锁定在新加坡和香港。


而且我觉得亚洲地区,还更容易适应,平时生活上甚至不用英语也能混得溜溜的,哈哈。


第一年申请——被中介“坑”


由于我是在职,当时想着省事(其实是懒),我就直接去了一家留学中介机构了解。他们家的package是按照你报哪个地区多少间学校来收费的(基本套餐只包同一地区的3所学校,每增加一所要另外加收,增加地区也要另外加收),承诺不成功不收费。


当时小白一枚,啥也不懂,被销售人员说的一愣一愣的,就报了香港地区的基本套餐(含3个programme)。但说实话,也没有很便宜哦,2012年的时候就花掉了我12000大元(可能是因为我穷,哈哈)。


一开始我是想着有中介机构帮我全权负责,我就很省事,而且人们是专业搞留学的,比我一个小白有经验多了,就感觉更有保障。


交钱之后,他们就给我发了一些word模板让我去填,用来收集我的个人资料、提取文书素材,一开始我觉得还挺好的。
然而做成PS之后,我就发现他们基本就是按照模板上的中文给我翻译成英文而已,完全没有突出我的个人亮点和侧重点,简单来说,一看就是很模板的PS。


但自己当初真的是太依赖中介了,活脱脱就是个甩手掌柜,光想着既然中介的package是一条龙服务,而且承诺不成功还能退款。那既然这样,中介从他们专业的角度,判断文书材料没问题也就ok啦。所以即使我觉得PS的模板气息浓,也还是按中介提供的定稿了。


当时的我甚至没有亲自去每个学校网站了解过programme的设置和具体的申请要求,完全就是中介让我提供什么我就扔过去完事了。


在申请期间,连申请的账号都是由中介负责,账号密码中介也没有提供给我,只是在每次提交了申请,给我发个页面截图,告诉我完成页面申请了。


我当时在中介的建议下,报了3所学校:HKU,CUHK,CityU(每个学校一个programme),最终只拿到一个CityU的offer。


说实话我很伤心,不是说CityU不好,而是我本来目标就是刷学历的,那我肯定是希望能在更有知名度的学校刷,例如HKU,CUHK这些(CityU的同学们请轻拍)。


但是根据中介的合同,只要你拿到offer,就不会退款,我那12000大元就打水漂了。


但这也怨我自己,虽然说当时选校是中介建议用CityU保底,但毕竟最终的学校list也是经过我自己确认的。


所以这里真的建议同学们在选校的时候一定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按照自己的最初的意愿坚持,不要中途被中介说的什么保底动摇忽悠了。


另外,即便签约了中介一条龙服务的package,申请过程中也要自己亲力亲为,毕竟要去留学的是你自己,要明白中介永远不可能比你自己对申请这件事更上心了。


况且连锁中介要服务对接的客户那么多,为了节省时间追求效率,文书材料难免模板化。你想想学校每天收到那么多申请材料,连你自己都看得出是模板,学校难道会看不出?学校大概率能知道这是中介产物,会觉得你的申请就没有用心吧(像NUS还直接写明:Candidates who apply through agents will not have any added advantage in gaining admission and the University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ject such applications without giving reasons)。所以同学们如果对于中介提供的PS不满意,觉得模板痕迹太浓,一定要让中介返修,最终的文书成果必须是你们觉得自然,真的满意才定稿。


这里说个题外话,后来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得知某个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去了一所留学中介工作(这还是个知名的连锁留学中介哦),他就是负责给申请的学生写PS的,问题是他连英语六级都没过,也完全没有留学经验。


这样我一下子就明白为什么中介给我提供的PS质量会这么差,模板的味道会这么浓。


因为你们一心以为专业的中介,其实有可能只是个刚毕业的本科应届生,甚至他的英语水平还不如你自己呢。

第二年申请——自己动手


由于我并不满意CityU的offer,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没去CityU读。


抱着我就不信自己申不上更好的学校这一信念,我决定第二年自己DIY申请。


有了上一次的失败经验,这次我就很认真地上新加坡和香港学校的官网去了解建筑department下面有什么programme,并将不同programme各自的课程设置(包括core course和elective course)、目标人群、毕业后的工作领域、申请的要求、需要提交的文书材料等都看了个遍。


通过这些信息,自己对programme也能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基本就能确认这个programme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


虽然我本科专业是景观建筑设计,但其实我对设计不算十分感兴趣,主要是不想熬夜画图,毕竟本科时期通宵赶图还有些后怕,这个相信读设计的同学们都深有体会。这也是我本科毕业后没去设计院工作的原因,看见去了设计院埋头苦干,通宵加班,封闭赶图的同班同学,还是比较庆幸自己去的甲方,哈哈。


那么既然我不想master还继续画图,就要选没有design studio的programme。


所以建筑department下面的设计类programme例如Architecture,Urban Planning / Urban Design,Landscape Architecture等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了。


经过一番对比筛选,我最终在偏项目管理类的programme中,定好了申请list: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Housing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Mg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Project Management

定好了学校和programme,接下来就是有针对性地准备申请的材料。


例如,我的PS就不再沿用之前中介帮我准备的那种模板形式,而是针对programme的招生需求去展开阐述。


像我有两年多的知名房地产设计管理工作经验,我认为这算是我的一个优势,所以文书中就着重对自己日常的工作内容和成果进行了阐述。


另外,学校要求提交两封reference letters,我当时是找了本科毕业设计的导师和公司的上司。因为导师和上司都比较忙,而且让他们写英文的推荐信也不太现实,所以推荐信其实是我自己写的,当然内容有给他们过目,然后他们在落款签字的。


完成网上申请之后,有些学校还要求邮寄纸质材料,我当时用的是顺丰,比DHL性价比高多了。


接下来就是耐心地等待学校的回应了。经过漫长的等待,最后我收到了CUHK、HKU和NTU的offer。


综合考虑了学费、生活杂费、离家距离、未来就业等因素,我最终选择了香港,至于为什么选CUHK而没选HKU,这是因为HKU的offer来的比较晚,我已经交了CUHK的留位费了。


话说当年CUHK的排名是比NTU前的,没想到现在CUHK已经被NTU远远抛离了,心塞。


虽然近年来CUHK的排名下降了不少,但是在境内,好歹也是知名的香港老牌大学,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刷简历效果。


毕竟学校和学历是拍门砖啊,有CUHK的硕士加持,我后面找工作确实容易了不少,也算是符合我当初留学的预想。


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1. Programme的选择


建筑类专业的programme有很多,不同programme有各自的侧重点,同学们要结合自身的背景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来综合考虑。


建议同学们在选programme的时候,多看看不同programme的介绍和课程设置,这样能对programme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并能从中了解到是否符合自己读master的需求。


同学们毕业后,一般建筑行业有四个就业方向:


1. 设计院做设计画图的;
2. 房地产做设计管理/项目管理的;
3. 施工单位做工程管理的;
4. 咨询单位做顾问咨询的。


设计类的有Architecture,Urban Planning / Urban Design,Landscape Architecture等,一般master课程需要读两年,有design studio。


设计类同学毕业后可以选择去设计院做设计师,或者去房地产做设计管理。


申请设计类programme需要同学们本身有建筑设计类的本科背景,有些甚至要求有一定年限的相关工作经历,而且需要提供10—20页的作品集design portfolio。


所以对于想跨专业申请的同学们来说,难度较大,不太建议哦。


如果本科读的是设计,但其实对设计并不是十分感兴趣,毕业后也不想去设计院工作(例如我这种),就可以考虑读master的时候换个方向,选择项目管理类的programme,例如Project Management,Construction Management等(项目管理和设计是相关的,甚至在同一个department,所以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跨专业申请哦),一般master课程只需要读一年,可谓省时高效地刷学历啊。


项目管理类的同学们毕业后可以选择去房地产或者施工单位做项目管理,个人推荐是去房地产啦,因为甲方爸爸你们懂的。


我自己本科读的就是景观建筑设计,master选了住房研究(课程是住房设计、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等),master算是偏项目管理类的programme,毕业后任职于香港某知名房地产(四大地产之一)做设计管理。


房地产设计管理也分两种:


一种是审核图纸、做产品研发的,例如设计部的总工或设计师,注重设计专业能力,不太需要跟设计部以外的部门对接;


另一种是统筹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包括制定节点、组织设计等等,例如设计经理或项目设计负责人,更注重协调能力,要对接工程部、开发部等多个部门,需要经常去建设项目上巡视甚至驻点。


读设计类programme的适合第一种,读项目管理类programme的则更适合第二种。


有些学校在建筑类下面还开设了新型的programme,例如新加坡NUS的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Sustainable Design等。


毕竟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的大方向,如果对城市历史街区/建筑保育、可持续发展感兴趣的同学们,申请这些programme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般master课程只需要读一年,毕业后可以去相关机构从事旧城规划改造工作,或去咨询单位做绿建咨询顾问。


不过中国大陆的话,感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还不够普及,就业面短期来说没有设计类和项目管理类的programme广,像我考了美国leed AP认证,在房地产工作就完全没有用得上哦。


总的来说,同学们要结合自己未来意向的就业方向去选择programme,毕竟读master很大程度也是为了今后获得更好的就业啊,当然家里有矿的就随意选啦。


2. 英语考试(IELTS)


申请学校是需要提供英语成绩的,可以选择雅思或者托福。我当时考的是雅思,一共考了两次,总分第一次是6分(听力6.5,阅读6.5,写作5.5,口语6),第二次是6.5分(听力6.5,阅读7,写作6,口语6)。


雅思的话,我个人还是比较建议报班的,因为听力和阅读老师真的会给我们讲一些应试技巧,譬如看到或听到关键词句,就能快捷有效地从上下文某处找出相应的答案,我个人觉得还是蛮有用的。
建筑类专业,新加坡和香港对雅思的要求是总分6,有些学校或programme还要求总分和单项均不能低于6。


我第一次考的时候就是因为写作只有5.5所以又考一次。第二次考完,自我感觉写得好很多,但是成绩出来写作还是5.5,我就申请了复议(复议需要1400大元,如果复议后成绩提高就能退款,但如果成绩没提高钱就打水漂了)。幸运的是,我复议后,写作给我改为6分了。所以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是否提出复议。


3. 文书材料准备


一般申请需要准备的文书材料有CV、Personal Statement、Reference Letter。


文书材料不是关注词藻多华丽,句式多高级,而是要重点突出申请人的特点,最好是围绕programme的需求进行展开,例如progarmme要求有work experience的,同学们就应该详细论述一下在过去的工作或实习当中担任什么角色,负责什么工作内容,取得怎样的成果等。


PS要简单描述一下自己为什么选这个学校和这个programme,所以了解programme的课程设置(包括core course和elective course)、目标人群、毕业后的工作领域等尤为重要,同学们要善于从学校官网的programme介绍中找到与自己相匹配契合的有用信息,并运用在文书材料中。


另外,同学们如果在本科期间获得什么证书或奖项,或有交换生经历等,也属于个人亮点,要在文书材料中体现出来。


CV应该简明扼要的展示,让人一目了然,可以采用罗列式,切忌用复杂的句式或长篇大论。


Reference Letter一般要求两封,最好是教授一封,实习或工作的领导一封,这样就可以从学术和工作实务两方面对申请人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结语


回想在香港读研的那一年时间,还是挺开心的,授课的老师世界各地都有,英国、日本、韩国等等,假期还有海外交流学习项目,确实感叹境外高等学府的全球性啊。


我自己除了日常上课写paper,周末也经常跟小伙伴们结伴畅游,说实话香港还是有不少值得去的自然风光和景点的,如果同学们以后到香港留学,建议闲时多出去走走,香港真的不是只有shopping的哦。


最后祝同学们都能成功拿到自己心仪的offer!

导师背景

CUHK(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住房研究硕士,华南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士。
DIY完成研究生申请,专业方向为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建造管理、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收到包括CUHK,CityU,NTU等硕士录取,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
曾任职于多家知名房地产公司,包括港资新世界地产,拥有丰富的建筑行业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


相关回答: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授课型商科硕士很难申请吗?

有没有自己DIY申请香港研究生的?可以具体讲一下过程吗?

去香港大学读研究生如何申请?

你是怎么申请到香港中文大学的?





  

相关话题

  凯迪仕智能锁好,还是德施曼好呢? 
  哪些游戏你准备玩一辈子? 
  读博去大课题组好还是去小课题组好? 
  不化妆就很好看是什么体验? 
  假如杨过和小龙女生活在现代,他们生活会怎样? 
  你是否因为维权成本太高而不去维权? 
  日常生活中,你有怎样的省钱技巧? 
  空气炸锅炸出的鸡肉和水煮鸡肉热量是一样的吗? 
  旅行时如何拍出不那么「到此一游」的照片? 
  一名普通大学生,看到名校的学生也会被社会毒打我很害怕,可以放弃很多,能少挨打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李玫瑾谈吴谢宇案「真实动机应是为出国筹钱而杀母,现实到无底线」?你认为弑母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香港商科硕士申请,GMAT和实习哪个更重要?





© 2024-05-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