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二战老兵的那个,突然间就好难过
7.13日更
回复评论区:并没有带什么节奏添油加醋,回答的初衷也是符合题目 , 况且这就是我所在的地方发生的事情。 这是当时的微博截图 如今微博已被删。
在微博上看到的,小孩发烧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药水打下去不到一分钟,小孩嘴唇发紫猛抓咽喉,处方医生看到后不但没有采取紧急抢救处理而是赶紧拔完针水后连人带针水及处方逃之夭夭。丢下一个呼天抢地的母亲和不幸去世的小孩! 妈妈眼神里的绝望让人看了都心疼 还有孩子手里抓着的糖
英烈孤坟无人问,戏子破事天下知
残忍,什么叫做残忍呢?重口味的东西看多了,我也对很多东西见怪不怪了,但仔细想想,有些照片,确实很让人感觉残忍,而且不仅仅会感到残忍,还有出奇的愤怒。看看这些杂种干了些什么!
这是淞沪会战的上海火车站,我不知道这个小孩后来怎么样了。
哇!一群人在评论说这张车站哭婴是摆拍的!叫我不要弄不真实的东西。好啊,证据呢!就因为这个
作者承认是摆拍了吗?谁说的是摆拍的
对呀!日本爸爸说的就是对的,日本爸爸说的就是对的,各位同学,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种互联网时代了好吗!什么果粉日杂不应该都不管用了吗!你们动动手指上网查一下真伪不行吗?还相信以前那些网上的反动脑残言论!有意思吗?
我劝各位不要太骄傲,以为自己就知道真相,别人就是无知的好不好。动动手查,很简单的。
。。。。
(这张照片是不是先奸后杀我存疑,因为穿着衣服,以前有一张全身赤裸的被刨腹拉肠的被害女性照片的,但是因为性器官露了出来,被管理员勒令和谐了)
抗日绝不仅仅只是有些影视剧里面描写得那么轻描淡写,而是血淋淋的。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美好的,我们不用再面对这些残忍的画面,是千千万万的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珍惜和平,珍爱生命。这就是我想说的。
差不多一年前,一名名为Omran Daqneesh(以下简称奥姆兰)的五岁叙利亚小男孩从战火里死里逃生,满身灰尘的他茫然无措的呆坐在救护车中,受到惊吓的他忘记了哭泣。
一时间,叙利亚媒体被东西方媒体万夫所指,被称为“人民屠夫”。记者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自己对着这张照片脑补出的满分作文,深入人心,引起热议。
我文笔不行贴一下原来的报道:“周三晚上,小男孩家遭到空袭。当救援人员在废墟中把他抱出来时,他一脸迷茫。救援人员把他放在救护车上,他就这么静静的坐着,不哭也不闹。在等待被送医院期间,他随手抹了一下头,看了下手中的血,又很冷静地把血擦了擦。即使成年人遇到这种情况,估计也会崩溃,但只有5岁的他,只是一脸茫然,仿佛已经见惯了这一切。”
事情就这样完了嘛?没有,不反转多无聊。
今年世界难民日,央视报道了一段有关这孩子和他父亲的专访,专访中奥姆兰的父亲表示:我凑这照片是摆拍的,西方媒体、政府、白头盔(自称政治上中立帮助弱小的非政府组织)、反政府武装联合起来搞了这么一出。
当时他家的确是被炸了,但是飞机的声音都没听到,并不能确定是媒体口中的叙利亚政府军空袭。奥姆兰也只是左侧眉骨被碎片击中,场面比较惨但是受伤并不严重。
结果老子刚把孩子抱出房子,所谓的“白头盔”就一把抢过孩子,放上救护车,摆拍去了,我跟我儿子当然是懵逼的(눈_눈)。
哦对,后来白头盔的事儿被拍成了纪录短片,拿了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结果小金人还没捂热呢,瑞典医生人权组织站出来称:“白头盔”存在诸多涉嫌造假的地方。
更多可以参考视频: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143540/
有人早在2015年爆料称:该组织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对外宣传”,是西方势力在叙利亚进行“宣传战”的一部分。俄罗斯卫星新闻网称,该组织成立初期,受到美国、英国和叙利亚反对派的资金赞助,倾向性十分明显。它与公关公司积极配合、致力于“妖魔化”巴沙尔政府,鼓吹外部势力对叙利亚进行直接军事干预。不仅如此,它还与“努斯拉阵线”一类的叙利亚反政府激进组织存在合作。
我见过最残忍的照片,是一个消费战争以及难民题材并串通西方政府以及反政府激进组织进行宣传战的“非中立组织”拍摄的,而就是这张照片,曾一度感动了世界。
最近貌似很多人都在关心难民问题,但挑起难民争议,有意义吗?
倒是消费难民题材的某八千万粉丝大v在我眼里跟白头盔没什么区别。
另外作为一个在我国西部看尽土耳其做的恶的人,表示不支持接受一切难民入我国。土鸡把大量高知识高技术难民收了其他的丢给欧洲给欧洲其他国家贡献犯罪率去了,结果现在有人喊着咱再接收一点?
跟客车去小镇上班的路上,一段大概3公里的路维修,这条路半挂车很多所以灰尘很大也相对危险一些,前面的小三轮车不敢乱走,小心谨慎的走着直线,拖下了客车的速度。
客车司机疯狂的按喇叭,从断断续续到按着不放。我抬起头看到小三轮的后面坐着一位母亲抱着她的孩子。她眉头紧皱,并不是抱怨而是好像有些不好意思,全程没有抬过头。小三轮颠簸的厉害她紧紧的抓着车栏,把孩子往怀里搂了搂。我说师傅别按了,她没地方让你,师傅瞥了我一眼回过头去骂骂咧咧的说着什么。
人心冷漠,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这位母亲。我不是圣母也不是键盘侠,但是我只知道当时外面灰尘很大,客车的喇叭声更大,她的怀里还有一个孩子。那天拍下来的时候是想经常提醒自己社会如此不要抱怨,没有什么是别人应该做的,比自己苦的人还有很多,只是没想到日子久了我却成为了一个不愿多说的懦夫。很心疼这位母亲,不知道以后的日子里她还会遇到多少这样的事,她还是不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着她的孩子。
说摆拍的请闭嘴吧,我真的没有耐性和你扯这个,在你的眼里全地球都在骗人,都在做秀。
你爱信不信不信拉倒。
别在这恶心人。拜托!
转一个看到的新闻
他们用薯片引诱叙利亚饥饿儿童再把他们炸死…这位摄影师本是去拍照,却彻底崩溃了
最近外网的一张照片,让无数人为之心碎。
照片中跪地痛哭的男人叫Abd Alkader Habak,
他是一位叙利亚的摄影师,原本他想用相机记录当下叙利亚的紧张局势,
然而在4月15日,当他来到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西郊时,
这里却忽然发生一场自杀式汽车爆炸袭击,现场一阵混乱,只能听到漫天的叫喊和不断的爆炸声。
混乱之中,Abd也被巨大的冲击暂时击晕,
当他醒来之后下意识的寻找相机,准备记录下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他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那儿简直是地狱,尤其是当你看到孩子们趴在你的面前哭泣甚至是死去“。
在这种气氛之下,Abd失去了按下快门的决心….
他赶紧召集同事,照片一会儿再说,先冲进现场救人。
很快Abd就发现了一个孩子,遗憾的是小朋友已经被炸死了,
随后Abd开始扩大自己的搜救范围,找到了另一个躺在地上6岁左右的男孩。此时已经有围观的人开始冲着Abd大喊,
让他赶紧离开现场,男孩都死了不要再搭上自己。
Abd有点“执迷不悟”的继续冲向前,因为他隐约看到那个躺在地上的男孩似乎还有微弱的呼吸。
Abd抱起男孩就往外冲,果不其然,孩子还有呼吸。
“当时这个男孩一直用力的握着我的手,默默的看着我“。
最终Abd将他送上了救护车,甚至没有来得及问大夫小男孩伤势如何,能不能活下来,
就接着又冲回了现场,因为他发现不远处还有一个地上的男孩,
遗憾的是,接近之后Abd才发现这个男孩也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面对这一切,稍微冷静了一点的Abd崩溃了,跪在死去的小男孩身边痛哭。
“我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现场的惨状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
其他的摄影师在救人的间隙中,刚好拍下了Abd所做的这一切。
然而....
让大家更加心碎的是,在这场爆炸袭击中有126人死亡,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孩子,袭击者的主要目标似乎就是这些天真的儿童。
据报道,当时袭击者哄骗孩子有薯片可以吃,很多连饭都吃不上的小朋友听到之后趋之若鹜,
然而当孩子们凑上前去之后,却发生了爆炸袭击。
街边,路旁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孩子,
还有那些不幸遇难的孩子的尸体...
医院里也挤满了无辜的孩子,
虽然已经撤离到了安全的地区,但是孩子的眼中满满的都是惊恐。
面对这残暴的一切,有人在医院里发现了一个拿着气球的小姑娘,
她虽然刚刚经历了一场恐怖袭击,头上也包裹着厚厚的纱布,
面对镜头却依然露出了微笑。
无辜的孩子却沦为战争的牺牲品,
也许是战争带来的最大的伤害。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一、悲伤的烈士母亲
照片背景: 赵占英烈士 35207部队58分队 职务:战士 政治面貌:团员 籍贯:云南省嵩明县 汉族 文化程度:初中 出生日期:1963年4月 入伍时间:1982年1月 牺牲时间:1984年4月28日清晨遭炮击。大腿及屁股全部炸掉。 儿子牺牲20年后,母亲才第一次前往陵园祭奠。2002年清明节,她由侄儿、侄媳陪同着来到烈士陵园,看望牺牲了20年的儿子。这位母亲来自昆明附近的嵩明县。近年来,当地政府专门拨款给一些烈士家属一笔祭奠费用,这位母亲才得以前往边境为儿子上香。 有一位叫做“云淡水暖”的网友给这张照片配了一首诗,题目叫做《妈妈,我等了您20年》,更是催人泪下: 妈妈! 那一定是你, 我听到了, 那手工的绣花布鞋, 踏在地上的声音, 这是我从襁褓时开始就听着, 一直听到穿上了绿色的军装。 当我在军营的梦乡中醒来, 仿佛有你轻轻的脚步来到我床前, 为我盖上裸露的手臂, 当我在猫耳洞里感到饥渴, 我就闭上眼睛, 仿佛又听到你轻轻的脚步来到我跟前, 端给我一碗甜甜的汤圆。 妈妈, 20年前, 当我被敌人罪恶的子弹击倒在前沿, 我多么想: 是你亲手为我合上双眼, 用你温柔的手, 再摸我的脸颊一遍, 让我在冥冥中, 再次接触你手上那粗硬的老茧。 妈妈, 我多想对你说, 我倒下的时候, 我的枪刺, 是指向敌人阵地的那边。 妈妈, 我多想向你证明, 我, 作为一个军人, 没有给你丢脸。 妈妈, 20年来, 我和我忠实的弟兄们, 默默地站在这昔日的前线。 我昔日的兄弟姐妹们来过, 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欢笑, 他们向我们倾诉衷肠, 他们把泪水洒在这墓前, 鲜花、美酒、醇烟, 还有他们的后代那红红的嫩脸。 可是, 妈妈, 没有妈妈, 没有妈妈这什么都替代不了的抚摸, 我心中的寂寞, 永远无法排遣, 永远无法排遣。 妈妈, 20年, 你走了好远, 好远, 妈妈, 20年, 我知道你好难, 好难, 我不怪你, 因为你没有足够的钱。 妈妈, 你空手来的, 没有任何祭品, 我不怪你, 因为你没有足够的钱。 妈妈, 我知道: 你还没有吃饭, 可是我, 我却不能为你尽孝, 只能望着你无言。 我不能为你尽孝, 只能望着你无言。 妈妈, 你的哭声是那样辛酸, 我明白你嫌自己来得太晚。 妈妈, 你在我头上的拍打是那样的无奈, 我明白你在追问为什么要20年, 我的妈妈。 妈妈, 为了千万个另外的妈妈, 我和你都作出了无悔的奉献。 在你的身后, 是飞速发展的喧闹, 是灯红酒绿的金宵, 是耸入云端的豪华, 但是, 你感受到了什么, 妈妈? 我不求再有什么额外的照料, 一声“烈士”已经足够, 我不求再有什么额外的照料, 一声“烈士”已经足够, 我只求下一个清明, 只求下一个清明, 我的妈妈, 能够再来抚摸我的墓碑, 因为我的妈妈, 没有剩下多少个20年。 我不求再有什么额外的照料, 一声“烈士”已经足够, 我只求下一个清明, 只求下一个清明, 我的妈妈, 能够再来抚摸我的墓碑, 因为我的妈妈, 没有剩下多少个20年。 我的妈妈, 没有剩下多少个20年。
少一点不必要的揣测吧。
二、四十二年后的委托
这个事是答主自己所经历的,答主就是受托人。
去年,也就是2016年,八月下旬的一个雨天,受人之托为一位老母亲寻找她七十年代牺牲的儿子,并专门请求我为她拍摄一些墓地及周围环境的照片、视频。
这位烈士是埋在疏勒烈士陵园,这个陵园是南疆军区所建,里面安葬着的主要是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地理测绘、现代化建设以及反恐维稳中牺牲的烈士。
为此专门去了一趟疏勒烈士陵园,买了一束鲜花,通过籍贯和不那么准确的名字,经过万里之外的反复确认,花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在上千墓碑中找到了他。
碑上写明,1974年8月2日牺牲。摆上鲜花,拍了照片和视频发给转托人。
算算年纪,20岁左右牺牲,当时已过42年,他的老母亲起码也有八十多岁了,墓碑上写的究竟是什么名字,在哪个位置、周围环境都不清楚,想来这么多年连见到儿子安息之地的机会都没有过吧,从儿子的忌日,到辗转找到我帮忙,20多天,估计也是费了很大力气。
虽然整个过程中的信息传达和确认工作都只是通过一位领导间接在做,但是想想,儿子的名字也只是知道读音,通过籍贯和牺牲年月才最终确认,这说明老母亲没什么文化,恐怕都不识字,估计名字也仅仅是音译加上其他亲友的模糊记忆,这也是她四十多年没能远赴南疆来上坟的原因。
时光飞逝,物是人非,唯有烈士不朽!
很多人享受着和平而不珍惜,却不知道多少烈士家属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
没有前赴后继的烈士,我们生活的地方恐怕就是一片焦土,我们存不存在都还是个未知数!
在此贴上当时拍的几张照片。
把生命的突泉捧在我手里,
我只觉得它来得新鲜, 是浓烈的酒,清新的泡沫,
注入我的奔波、劳作、冒险。
仿佛前人从未经临的园地 就要展现在我的面前。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穆旦《冥想》第二章
没想到知乎第一次破百赞,是来自一个这么悲伤的故事,说实话真高兴不起来,但是很欣慰,因为每一个点赞的你们,是这个世界的希望。以下为原答案。
——————————————————
一张很多人都见过的照片——《饥饿的苏丹》,然而我想说的是,残忍的不是照片本身,而是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是拍下这张照片的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Kevin Carter,1960.9.13 - 1994.7.27),细心的人已经发现,他享年才34岁不到,他的结局是在这张照片在《纽约时报》刊登发表的一年后,获得普利策奖的两个月之后,抑郁自杀。
凯文·卡特的父母是英国白人移民,出生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郊区,当时的南非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很多城市甚至直接筑起高墙,以隔离富人区与黑人区,生为白人的他他从小就对种族制度持怀疑态度。16岁应征加入南非国防军,一天他保护了一个被其他白人士兵攻击的黑人招待,而被痛打了一顿,并被取了个外号“黑鬼恋人”,在军队中一直被嘲笑。20岁他擅自离开军队,骑摩托车来到了德班市,隐姓埋名做了一名DJ,不久便丢掉了工作。此时他已经有了严重的抑郁症,曾将安眠药、止痛药、老鼠药一起服下自杀,然而没能成功,之后他又回到军队继续完成他的兵役。23岁他在站岗时,被非洲人国民大会武装力量的炸弹炸伤,此次袭击造成了19人死亡,他依然幸运的活了下来,并完成了服役。
退役后他在一家照相器材店上班,从此他爱上了新闻摄影,同年他获得了为星期日快报,做体育摄影记者的机会。第二年他加入约翰内斯堡星报,同时结识了一批同样致力于揭露种族隔离制度罪恶本质的摄影师(砰砰俱乐部)。之后他又先后供职于星期日论坛报、每周邮报以及路透社的国际新闻机构,在80年代中期,他因为报道了一种名为“火项链”的私刑方式受到了关注。(火项链处决是用一个充满了汽油的橡胶轮胎套在受刑者的胸部和手臂上,而后执行火刑。火项链处决会将人的身体烧融)期间他多次被捕,也躲过了数次谋杀。
接下来就是这张照片的故事,1993年,苏丹战乱频繁同时又爆发了大饥荒,80%的人口依赖国际粮食救援,他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前往苏丹拍摄采访。凯文卡特在一个食物救济中心不远的地方,看到了这个小女孩,饥饿导致的营养不良使得她甚至无法站立,她艰难的爬向救济中心,而在不远处,一只秃鹰在等待着这个奄奄一息的小生命,成为自己的盘中餐。新闻摄影师本能的直觉使他立即用相机拍下了这一画面,拍摄完成后,他轰走了秃鹰。联合国工作人员曾提醒摄影师当地有严重的传染病,除医疗救护人员以外的人,不要擅自接触难民,以免造成更大的医疗负担。之后凯文卡特在一棵树旁坐了下来,一边抽着烟,一边泪流满面。后来,他曾对人说:“当我把镜头对准这一切时,我心里在说‘上帝啊!’可我必须先工作。如果我不能照常工作的话,我就不该来这里。”
这张照片于1993年3月26日,被美国著名权威大报《纽约时报》首家刊登。接着,其他媒体很快将其传遍世界,在各国人民中激起强烈反响。所谓的反响不是人们对摄影师做了自己本职工作的认可,而是从世界各地来的电话和信件,询问照片中的小女孩获救了没有,质疑甚至批评摄影师为什么没有先救助小女孩,而是在一旁冷血的按快门。
有评论家写到,“这个男子调整他的镜头,只是为了记录他苦难的恰当画面,或许他是另一个捕食者,这个场景中的另一只秃鹰”
凯文卡特凭借这张照片获得了1994年的普利策新闻奖。颁奖之后不久,一家日本电视机构驻美国的记者打电话采访了作为评委之一的约翰·卡普兰。采访中记者转述了佛罗里达一个记者就这张照片写的一篇专栏文章,大意是:你看这自私的、不关心民众的媒体和记者,踩在小女孩的尸体上得了普利策奖。
约翰.卡普兰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评论,他对记者回忆道,评委们当时非常仔细地看了这张照片,照片有注释,提示会有人来帮助这个小女孩,小女孩并不是独自一人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
约翰.卡普兰还指出,小女孩的手上有一个环,说明她当时受着人道保护,所有的评委都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在评审的时候,评委们都信任这个摄影师——如果这个小孩需要帮助的话,摄影师一定会施以援手的。
但是,这个节目在电视上播出的时候,约翰.卡普兰的陈述被无情地切掉了,节目还是紧紧围绕新闻伦理和道德观展开,对凯文·卡特和普利策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件事演变为一种谣言,即这张照片揭示的饥饿被忽略,而莫须有的罪名被无限放大。
而同行的摄影师西尔瓦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卡特不停地嘟嚷着想要拥抱他的女儿,孩子的母亲就在不远的救济中心领取救济粮。而且秃鹫只食死尸,不攻击活着的生物,照片中的小女孩有得到相应的照顾,并不存在任何生命危险。
在颁奖之后两个月,他穿着自己没洗的牛仔裤和体恤,用一根绿色的软管,通向了自己红色的车内,使自己吸入汽车尾气中毒身亡,在座位上留下了一张纸条“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
以上内容,大部分来自百度百科等介绍资料,欢迎转载,如有与事实不符的部分,欢迎指正。以下为我的个人见解
——————————————————
凯文卡特,一个从小生活在种族歧视的南非社会,生为白人的他,为了黑人能获得种族平等而奋斗着,痛苦着。即使遭受到了伤害,善良的他也依然没有选择仇恨。他放下枪,拿起相机,选的还是最危险的新闻摄影记者(凯文凯特的同事,在另外一次拍摄中遭到了枪杀,他因提前结束拍摄,而幸免于难,然而幸存给他带来的只有自责和痛苦,他曾说应该是自己去挨那颗子弹,这也是他抑郁自杀的另一诱因)他选择用相机记录他所看到的一切痛苦,只为让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人们,能看到现实中的残忍,从而改变这个世界。
据我所知,所有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师都并不特别看中能否得奖,因为这个奖并带不来名利,而他们选择这个危险的行业,出发点就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心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奖对他们唯一的意义就是被社会认可,这对他们是鼓励,而不是终点。
然而讽刺的是,凯文凯特得到了业内的极大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极大恶意,一直为理想奋斗着的他,终于失去了生活的全部意义,选择离开了这个充满痛苦的悲惨世界。
因为凯文拍下的照片,苏丹饥饿的难民,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得到了更多的援助,因为凯文,更多的人活了下来。
凯文死了,安眠药、止痛药、老鼠药都没能杀死的凯文,手榴弹和武装袭击都没能杀死的凯文,数次暴乱和谋杀没能杀死的凯文,终于还是死了。
在凯文死后,抨击的言论终于少了下来,只是在某个阴暗的角落,还冷不丁传来这么一句话“他终于受不了自己内心的谴责而自杀了”,他们不愿承认是自己杀死了凯文,依旧傲慢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多年以后,还有人们在自以为是的拿凯文·卡特的例子来辩证人伦道德和职业道德哪个更重要,可是在这两点上,他明明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凯文·卡特
你是天使,只是这个世界,配不上你~
—————————————————
凯文卡特的故事,已经被拍成了纪录片,并获得了2006年,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短片”。
片名为:《The death of Kevin Carter》
——凯文·卡特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