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中国不仅仅援建了铁路和公路,还有很重要的部分--军事援助,70年代初,中国无偿援助了可以武装2万人的武器装备给赞比亚---该国当时军队总人数为3万多。
同时,为了协助对方掌握这些新武器,还派遣了一个十余人的军事训练组在赞比亚的丛林基地工作了2年多。
他们对赞比亚人的性格深有体会。
对于197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赞比亚是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切都要钱”。最让人不习惯的是小费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全面合法化的社会基础。
就连军方安排给军专组的司机,如果三天不给他小费,就会给你找麻烦。不是“汽车坏了,要送去维修",就是”汽油不够了,要回去加油”。军专组的各位成员在国内都是有一定级别的军官,可在赞比亚却总是受司机的气,不给小费就到处找麻烦,总之就是不给你用车。
最后中国军专组干脆申请从国内调了个司机来,没想到赞比亚人这下连车都不愿意给了.....
而军官的作风也没好到哪里去,据马法贤回忆,在赞比亚的2年多时间里,赞比亚军方居然没有请吃过一顿饭。相反来各级军官和士兵们来蹭饭的次数倒不少。
中国军专组:到吃饭的时间了,来吃顿饭吧,我们杀只鸡。(中国式客气)
非洲军官:好的,我爱吃鸡肉。(很认真)
中国军专组:.......(啊??他真要留下来啊?)
军专组辛辛苦苦养起来的鸡,没办法只有杀了。
而且不仅仅是有业务关系的军官蹭饭不客气,连有一面之缘的警察,也没事来蹭汽水喝,迎面而来遇到的普通赞比亚人,也会毫不客气的伸出手来要烟抽。
训练营地的条件艰苦,中国专家们在赞比亚期间住的是自己搭的帐篷,帐篷中甚至还有青草。于是利用随处可见的木材,做了几个板凳自用,被赞比亚军官看到了,“这个做得真好!给我一个吧”!
是不是真穷呢?还真不是。
赞比亚军队实行高薪制,哪怕一名军队新兵的月薪都相当于普通农民大半年的全部收入。中国专家计算过:“按他们这种养兵的标准,养一个赞比亚士兵的钱,我们可以养7个”。
但是当地人这种爱要好吃的习惯就是免不了,夸张到什么程度呢?赞比亚国防部长每次来营地视察,都是自己开车-------不是没有司机,而是司机的薪水是发到官员账户上的,所以当地官员们宁可不要司机自己开车----这样司机的薪水就自己拿了。
据中国军人听到的小道消息,国防部长家里还开了个养鸡场,部长夫人每周会亲自开车带鸡蛋出来卖.........
以上还只是个人层面的爱占便宜,从军专组和赞比亚军方打交道的体验,也是爱占便宜。
比如前面几篇写的缺枪油导致援助武器生锈的问题------实际上赞比亚军官暗示过---希望中国人能除了送军火外,还把枪油也送了。
在训练中,军专组发现营地里缺很多器材,比如高射炮用的靶子,附近的地图,部队需要的通讯电台........其中有些物资其实本身就在中国援助的内容中,
但赞比亚人的回答居然是:”不知道放在哪个仓库里,现在找不到。”就这样拖一二年都解决不了。
更别提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中国军专组在训练营地里,基本是一无所有,连床,桌子,凳子,厨房用具等都是自己一点点买的,而赞比亚人承诺的乒乓球台则一直到中国人离开都没送过来。
马法贤的日记里总结,原因主要是出在“阶级本性”,以及“民族习性”。
为什么会是阶级本性呢?
赞比亚这个国家当时刚刚独立不久,按革命理论分析,当政的是一批城市工商小资产阶级。比如总统卡翁达之前是老师,其他的高级官员,在成为政权高官前,也多是城市小商人出身。
小商人是什么性格呢?斤斤计较,随时随地捞好处。同时爱拍胸脯爱承诺,承诺兑现不了就成了忽悠。
从好的方面说,这批人虽然变成了国家领导者,但还未阶级固化成真正的权贵,还舍得低下身段不顾面子去积极赚好处。
那“民族习性"是指什么呢?
这也是被全面殖民的悲哀
赞比亚在19世纪被欧洲人彻底殖民化,被殖民的痕迹就是慢慢培养出来的惰性--在一个欧洲殖民者控制一切资源的社会里,你要想生活得更好,办法绝对不是勤奋劳动,而是努力乞求。
在马法贤等中国军专组成员的日记中,记述了无数类似的不愉快事件,但让人佩服的是,他们也在不断的检讨自己,时刻反省自己是不是在用歧视的眼光看待本地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为了更高尚的目的,而去尽管容忍和包容非洲盟友的一切。
这就是那一代中国人了不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