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意义是否被过誉? 第1页

  

user avatar   z-wang-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抛开政治立场来看,敦刻尔克大撤退和中国的长征,从某种程度上说,有异曲同工之秒!

(注意措辞:是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说,从其他角度来看,二者其实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喷子可以闭嘴了!没有必要在评论区给我科普历史!也没有必要跟我讨论哲学!)

很多人就是为了黑而黑。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当时撤出的二十多万英国远征军对于摇摇欲坠的大英帝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另外,我认为敦刻尔克撤退中值得称赞的是那些冒死驾船去营救溃兵的英国民众和在枪林弹雨中掩护撤退的皇家空军与海军士兵!

所以你没有必要给我纠结远征军(陆军)英勇不英勇。因为他们不英勇!

敦刻尔克和长征是两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二者都是 成功撤退,保存实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两者是有共同点的。在这个共同点上,二者是可以类比的。但如果你非要在评论中纠结这两者细节上(如实力对比等)有何不同,我认为没有任何意义。请不要浪费时间!

有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还有句话叫:及时止损!

无论如何,对同盟国来说,敦刻尔克大撤退,总好过敦刻尔克围歼战吧!

本来大家(比如丘吉尔)都以为这这些军队最多也就救出几万人,结果最后成功逃出了几十万,对于盟国来说,你说这是不是一个惊喜?

另外,你说英国人把断后的四万法军给坑了,这个其实有点扯。毕竟对于一场军事撤退来说,谁先撤,谁掩护,这都是要有明确分工的。敦刻尔克在法国境内,守卫敦刻尔克首先是法军的责任,而英军其实更像是来帮忙的。在强敌面前,主人先开溜,把客人留下断后,这才是不地道的。

但以法军的行为来看,至少在敦刻尔克,法国人还是相当够义气的!

按照中国初中历史书上对长征意义的总结,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意义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当段子看就好):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它充分表现了英法联军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同盟国军队和她所领导的反抗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以巨大的影响。

英法联军主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先后在几十天内进行了战略大转移,跨越了宽阔的英吉利海峡。

虽然失去了比利时,法国等盟国大片土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英法联军的基干力量,沿途播下了反抗纳粹的正义。

正当反法西斯战争的烽火在全世界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这支主力联军部队担负起了保卫英伦三岛,反攻欧洲大陆的神圣职责,这无疑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正如丘吉尔同志所宣称的那样,“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以我们胜利、希特勒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新的局面的开始。

大撤退用铁的事实表明,伟大的英国远征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他们是法西斯轴心所不可战胜的。

—————————————————————————

现在在这里公开回应一下评论:

1.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失败还是胜利,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胜利这个词以及从什么样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胜利与失败的!

就敦刻尔克撤退单个事件来说,英国的目标就是把远征军成功撤回国,避免被德国人歼灭。结果最后成功的撤回了二十万英军,若干法军和比利时军。从这个角度来看,撤军这个目标基本上是达到了。所以对于英国甚至整个盟军当年来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胜利。

但是从整个战役的角度来看,英军和法军开赴比利时,其目的是为了与德军决战,御敌于国门外。结果呢?联军后路被抄,深陷绝境;比利时沦陷,德军逼近法国;最终联军从敦刻尔克狼狈逃脱。因此敦刻尔克大撤退其实仅可以看做西欧现场盟军失利的一部分!

如果从国际战略的角度看,英国成功撤退回了几十万人,不但增强了英伦三岛的防卫力量,为英国增添了筹码,也为日后反攻欧陆,北非保存了实力。那么,这算不算是胜利呢?

因此还是那句话:一切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角度!

2.我只是说敦刻尔克大撤退和中国的长征比较类似,包括其当时两方所面临的情况以及事件的意义!但你如果非要跟我纠结细节我也没办法!

3.对于二战这种百万军队级别的战争来说,敦刻尔克撤退回来的二十万人从数量上确实不多。但如果看这些人的组成,大部分其实都是英国军队中的精锐,而事实上日后英军扩军,反攻,其实都是以这帮人为基干的。

4. 英伦三岛当时防卫确实主要是靠空军和海军,但其实丘吉尔是抱着要和纳粹在岛上打持久战准备的。在岛上打持久战没有陆军行吗?所以这二十万陆军还还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后来纳粹并没有登录英伦三岛,撤退回来的军队也并没有参加不列颠本土抗战,但这些都是后话,当时谁也没有这个前后眼不是?你现在说这帮人当时即使撤退回来也没有用,这不是马后炮嘛?

5.按照之前所说,这二十万人回来确实是增强了英国本土防卫的实力。所以这也给主战的丘吉尔这帮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试想如果这二十万人当时被围歼,英国国内会不会对反法西斯战争失去信心?

丘吉尔能有足够的底气号召英国人民要与纳粹决战到底?

这会不会成为压垮英国主战派的最后一根稻草?

主和派会不会借此事趁机上位,然后英国就与纳粹德国单独媾和了?

英国人一旦投降,就算是美军在44年想要反攻欧陆,那从哪屯兵啊?

6.至少我认为敦刻尔克大撤退还有另外一个意义,那就是他们传递了一种类似:竭尽全力,不放弃每一个人 的精神。想想<拯救大兵瑞恩>中美军牺牲一个小分队就是为了救出一个人,这又是为了什么?所以说敦刻尔克大撤退对鼓舞人心其实有很大的意义的!

7.基辅围歼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我清楚,我只是想说明:把这帮人救出来总比被德国人歼灭强!

综合我之前的回答,我认为:对于英国人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来说,敦刻尔克的确是一场伟大的军事行动,也算是一个奇迹,就犹如我们眼中伟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所以后世对这场行动的赞扬,我认为一点也不为过!


user avatar   pu-ling-81-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吹捧过度是肯定的。但若说意义不大也是矫枉过正了。

假设这几十万人被团灭了,虽然英国可以依靠海空军保住英伦三岛,但士气低落,风险系数会高很多。

同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看苏联。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几场大战打下来,苏军惨败,导致后面莫斯科保卫战时苏军普遍缺乏信心,高层军官普遍的情绪低靡。虽然最后打赢了,但也是相当的艰难。以至于朱可夫都说,有一段时间,他感觉扛不住了,只是因为斯大林的坚持,才撑到了胜利。可以说,莫斯科战役时,只要斯大林稍微软一下,苏军就可能崩盘。

但莫斯科保卫战和后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那艰苦程度压根不可同日而语。但因为有了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前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战局虽然糟糕到看不下去,但苏军还是坚持下去,撑住了。

假设一下,如果莫斯科保卫战的战局恶化到斯大林格勒那种地步,以41年末苏军的士气来看,难保不是有一个团灭的下场。

同样的事情,在中国也一样。为什么我们那么看重平型关和台儿庄,而万家岭和昆仑关则少为人知。就是因为这两次胜仗是共军和国军第一次,所以意义格外重大,给了人胜利的希望。告诉我们:日军是可以战胜的!我们还有希望!

回到正题,假设敦刻尔克撤军失败,这个士气影响会有多大。

英军救援时,海空军同时出动,结果依旧失败,三十万精锐被团灭,这打击,不仅是陆军的,还有海军和空军。

海陆空三军一起被夺气,后果可就严重了。

而成功救出这三十万大军,别的不说,至少海军的肌肉秀的够扎实,给人足够的想象。


user avatar   ni-ni-gou-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水平比较低的军迷之所以认为敦刻尔克撤退可有可无,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联军被全歼,意味着英国陆军丧失了大部分有经验的军官,这对军队架构和未来建设的打击是致命的,对士气的打击也是致命的,英国人的绝望感会大幅上升,希特勒一旦抛出和谈的橄榄枝,丘吉尔是不是一定能牢牢压制国内主和派,就不太好说了。万一暂时媾和,后面的历史进程都要大改,甚至战争的结局都会出现一些悬念。

如果英国坚持抵抗,德国确实无法打下英国本土,但英国能派到北非的军队无论人数还是素质和本位面历史都无法相提并论,不一定能阻止德军占领苏伊士运河,火炬计划能否按照预期顺利执行也存在变数。一旦北非被德军完全控制,德国南线压力明显减小,更糟糕的是西班牙的中立意愿可能动摇,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也会心动,维希法国跟从纳粹的意志会更坚决,整个局面的塌方式婊化不是开玩笑的。

这种情况下,可能战争依然能赢,但要多花多少时间,多付出多少牺牲?同盟国一方死的人恐怕比那三十万军队要多上好多倍。而且最终击败德国时,苏军、盟军的控制线和本位面历史可能差别很大。另外若戴高乐没逃出来,自由法国就没有标杆性的领军人物,法国可能彻底变成轴心国的帮凶,战后对它的处理可能更为苛刻,不排除入不了常的可能。这些变数之下,冷战的局面就要大改。

再进一步拓展思路,如果德国战败延迟一段时间,美国的原子弹可能用在德国身上,鉴于当时的材料不足,可能无法在1945年匀出核弹轰炸日本,美军可能需要登陆日本强攻,而整个朝鲜说不定都会被苏军占领,抗美援朝不会发生,日本也有分裂的可能,苏军更深入地介入东北,中日韩的发展进程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叫蝴蝶效应,初始场哪怕只要稍微变一点,后面整个历史都要面目全非。战争不是只有胜和败两个字,怎么胜,怎么败,区别大了去了。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面意义确实没有吹得那么大,敦刻尔克撤退确实也非常丢人,放在大背景里面看,敦刻尔克撤退甚至可以说严重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国运,这毋庸置疑。对于英法两国来说反面意义倒是十分巨大,为二战以后全球兴起轰轰烈烈的反殖民主义斗争贡献了巨大的意义,很多殖民地国家人民开始意识到,英法是正儿八经的纸老虎,不是不可战胜的。从这一点来看,敦刻尔克大溃逃的意义十分巨大

单纯从军事上讲,1949年蒋介石逃台湾都比敦刻尔克大溃逃指挥得出色,组织得更好,相比之下连民船都要征用的敦刻尔克大溃逃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蒋介石逃台还带过去了政治和经济金融体系,不单单是军队,这个组织难度显然要比敦刻尔克大溃逃高很多很多。自从南京丢了以后蒋介石就开始着手筹备逃台事宜,组织运力搬家,可以说对军事局势的判断十分准确了,英法的敦刻尔克大溃逃简直是事到临头才火烧屁股慌了神,一丁点预判能力都没有,属于丢人丢到了家的典范。


就英法在二战中的稀烂表现,二战结束后殖民地人民放心大胆的掀起了反殖民战争,突然发现原来以前炫舞扬威的殖民者老爷们不堪一击,几条破枪也能打个有来有回。


陈赓大将前往越南担任军事顾问指导越南人民反抗法国统治的时候有个名气很大的战例,他要求越军提前布置阵地准备伏击法军,结果因为下雨越军推迟了一小时行动。陈赓大将气得大骂,心想完了完了,这还伏击个屁。结果法国人也因为下雨推迟了行动,法军、越军不约而同都不愿意冒雨行动,反而让懒洋洋的越军赶了个正着,圆满完成了任务。


简直是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正宗哥俩好。


正是因为这种战斗力水平,以及在殖民地的实际表现,才让美苏中三国放手掀起全球性反殖民战争,彻底埋葬了罪恶的殖民主义时代。可以说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的极差表现,让全世界都明白了这俩怂包的底裤在哪儿,一把薅下来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当然,英法武装力量的精髓在于海军,空军大家都刚刚开始搞还看不出个所以然,但是海军确实才是英法武装力量的主要仰仗。英法作为传统海权国家,陆军拉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连即将垮台的大清都打不过,法国陆军有什么脸面自夸?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法国人要搞个“马奇诺防线”,觉得这是蠢,其实不然,天底下没有人比法国人更加清楚自己的陆军是个什么货色,没有坚固工事依托你想让这帮子大爷兵去跟你打野战去?开玩笑呢……


英法这两个国家陆军战术极其呆滞、死板,在二战之前这一点还暴露得不充分,在二战以及战后已经很明显了。他们的战术基本上就是个“战线展开、纵深配置、火力突击、层层推进”。


战线展开:依托地形展开战线,部队成一线布置,组织起一条战线;


纵深配置:根据战术技术需要进行纵深配置,依次展开至少三线部队,第一线是步兵,二线是炮兵和其它突击力量,三线是保障部队;


火力突击:这个很简单,就是“炮兵轰完步兵冲”,后来有了装甲力量就是坦克冲;


层层推进:掌握一定的预备队,在第一波配置取得进展以后动用预备队维持战线,撤换第一波部队修整,预备队把上面那一套再来一遍。


当然这是进攻战斗的战术,防御战斗其实是一回事,不过是方向拧180度而已。这个战术说得不客气一点,主要还是拿破仑的功劳,是炮兵部队大规模成军以后的老战术,一直到二战后的越南抗法战争和中国的对印自卫反击战都没什么本质性变化。


而同时期的其它军事大国早都发展出了各种各样新式战术了,配合新的技术兵器比如坦克、轻装步兵、远程火炮、直升机等等,打得英法抱头鼠窜非常正常。

蓝色线条就是英法这种战术的典型配置,先是在前沿弄很多障碍物,铁丝网、堑壕、地雷什么的,然后在障碍物后面放一条防御前沿,在前沿前面适当位置占领几个制高点或者重要要点。指挥所和其它辅助作战力量放在前沿后方组成防御体系,配置侧翼防守力量。炮兵放在防御体系侧后方便于发扬火力,提供更大的射击覆盖范围,后勤补给配置在更加后方的位置维持补给。


对付这种破烂儿战术配置的方法简直不要太多,主要有中、苏、美、德三种。


中式战法讲究谋篇布局,通过对整体战场的把握,迫使敌方战线出现大的缺口,然后打穿插迂回、零敲牛皮糖。图中就是典型的中式打法,以一号、二号佯动攻击,迫使敌方将防御重心转移到敌右翼,然后以三号主攻突击敌后方。到这里也仅仅是战斗准备过程,待敌方战线混乱以后真正的作战才刚刚开始。主攻、助攻、佯动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可以随时转换。比如说敌防御侧重在右翼,则主攻左翼,敌慌乱之间重新防御左翼,则原来的佯动攻击伺机包围一部右翼兵力,形成“围点打援”的态势。总之中式战法的精髓就是“水无常态、兵无常势”。


苏联战法讲究大纵深快速前进后退,在运动战中迫使敌方部队脱节,伺机包围歼灭敌军,这里就不画了,大概就是让敌军不得不快速前进或者后退,在纵深上让敌军脱节,再到脱节的位置穿插包围歼灭。所谓的“钳形攻势”,是穿插这个步骤,刚开始大纵深运动战并没有表现出来。


美式战法讲究重火力突击,本质上还是脱胎于英法传统战术,但是急剧提高了火力密度与强度,突击方式也注重技术兵器的使用。


德式战法是所谓的“闪电战”,也就是利用技术兵器的代差实施后勤极限上的大纵深穿插,以击溃敌后勤体系为目标,大纵深绕防线。


这几种战法都能有效克制英法传统战法,其中最高效的还是中式战法。




中式战法正面与英法传统战法碰面,比较典型的是对印自卫反击战


印军,尤其是照片里这两个锡克兵,在英军的战斗序列里其实算是“精锐”。印军的战法主要就是继承的英军战法,战术思想与战术动作基本上都是英式的,而且比英国本土士兵更加勇敢顽强,更能吃苦耐劳,所以在二战中有大量锡克族、廓尔喀人在英军服役,战功累累。


但是一碰解放军嘛……


解放军西藏军区指挥员对印军战术的评价,有一段话我只记得大概意思:印军战术非常死板,一般都是按照战线配置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向我阵地一线推进,局部被击溃则整个战线面临崩溃危险。防御战斗中印军同样如此,组成由障碍物、防御前沿组成的战线,利用预备队准备堵口,并不会灵活调整部署。一旦被击溃,则立刻一哄而散跑到山坡上打零散游击,被我搜山部队逐一击毙或俘虏。

这个战术表现与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的表现出奇的一致,在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敦刻尔克》里都有反映,当然诺兰只是反映历史真实,并不懂什么战术问题。电影里战线崩溃以后,尽管诺兰讳莫如深,还是能够看出整个部队的混乱不堪,以及“一哄而散”的本质。


敦刻尔克大溃逃中德国也就是缺乏海军和空军,无法获得制海权制空权,当时的火炮射程和威力也很有限。德国人作为普鲁士军队打底的大陆军,确实是名不虚传,打英法这种海权国家的陆军确实砍菜切瓜一样。最后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只能叫做“猬集一团”,如果是现代远程火力,一个都跑不掉。


二战结束后英法两个老牌殖民国家彻底死了心,知道自己在陆地上的无能,这也算是敦刻尔克大溃逃的教训吧……


法国还勉勉强强反抗了一下,在越南垂死挣扎了一会儿。


英国干脆利落除了当搅屎棍留下一地烂摊子以外撤了个干干净净。


他们见识了德军、苏军、美军让人眼花缭乱胆战心惊的陆上现代大兵团交战,作为盟军也参与了很多战役,在艾森豪威尔麾下体验过这种大陆军作战,亲身感受过什么才是真正的陆地大国全面战。对比一下自己在二战早期的表现,在敦刻尔克的慌乱无助,内心的悲凉可想而知。


当然他们还没见识过中式战法,不过也很快了,在朝鲜战场算是好好上了一课,陆地大国果然一个都惹不起。

所以现在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敦刻尔克大溃逃的历史意义,那就是:


彻底打断了老牌殖民帝国的脊梁骨,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几斤几两,拉开了殖民时代结束的帷幕。


从这一点上看,意义非凡。


user avatar   yu-feng-78-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意义不大”肯定是不对。

首先是政治意义。敦刻尔克是一个“意料之外的胜利”——丘吉尔自己曾说,能撤出五万人他就“非常高兴了”,而在灾难般的40年夏,这一成就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是非同凡响的。归来者几乎认为自己打了胜仗,军民一心援救的场面也塑造了英国的抗战精神。另一方面对德国而言,俘虏了撤走的22万英国远征军,那么40年夏的英国本土就真的没有任何防御力量可言了。虽说鉴于RAF的实力(RAF的战斗机力量并不比Luftwaffe差太多)以及RN绝对的制海权,德国登陆英国仍然希望不大,但民众的心理恐怕就未必那么坚定了。且这20多万俘虏的家人朋友对英国的舆论环境也可能产生很大影响。据某些材料所说,英国外相哈利法克斯在5月24日(当时普遍认为英国远征军已在劫难逃)曾建议丘吉尔“在合适的条件下考虑和谈”,只是随着英军顺利撤退方才作罢。果真敦刻尔克战败而英国媾和,那二战局势自然会大不一样。


敦刻尔克的军事意义其实也不容小觑。虽说大英帝国和美国在二战中都动员了上千万军队,但由于二者是海权国家、空军规模巨大以及需要全球作战的特点,真正能用于一线的陆军作战部队并不多。达到欧洲标准的英帝国部队其实也就40-50个作战师,美国也只有89个作战师,200万左右的作战部队。失去这22万“种子”部队,英国陆军就难以很快建立,美军要弥补这一人力缺口也并不容易——须知诺曼底登陆准备的39个师只有22个美国师。没有英军的帮助,盟军42-44年的火炬行动、登陆意大利以及诺曼底登陆等行动日程恐怕会受到极大影响。


另外:

没有婊人的意思,但是排名第一的答案拿奥马哈对比朱诺海滩,说明美军比英军战斗力差,实在是缺乏道理的。战后英国曾对诺曼底登陆各海滩的防御强度进行了调查:

来源见图中

注释:

inf.co:步兵连

MG:机枪

WN:碉堡


可见奥马哈海滩的德军的兵力兵器以及防御工事规模和密度都远高于黄金、宝剑和朱诺海滩,以奥马美军的惨重伤亡来攻击美军,只能说没有考虑到客观条件的差异。

实际上,美军43年美军初次在突尼斯遭遇德军的时候表现确实有些欠佳,但巴顿接受后美军的表现就开始迈上正轨。之后在西西里、萨勒诺以及安奇奥,美军的表现并未比英军有明显差别实际上到了44年5月,意大利盟军突破古斯塔夫防线进攻罗马的王冠行动,担任主攻的是美军第五集团军,而英军第八集团军却只负责辅助任务。而美军的一些高级指挥官,如巴顿、特拉斯科特以及“闪电乔”柯林斯,表现出的大胆机动、灵活作战的指挥风格是英军将领所罕见的。


user avatar   zhang-chen-xu-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敦刻尔克就是丧事喜办的典型

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没那么容易被消灭,历来的战争中消灭大兵团只有一个办法,靠迂回突击分割包围对手,断绝补给,迫使对方溃散或者主动投降;像苏联那样一路平推,靠硬碰硬消灭敌军其实是蠢到家的做法。

敦刻尔克是法国第三大港口,集结的联军有40余万,已经不具备分割包围的空间了;英国有绝对的制海权,制空权也未完全丢失,德军没有能力断绝英军的补给。这种被包围的桥头堡是可以守很久的,苏联的列宁格勒守了两年,德国的库尔兰半岛一直守到了二战结束。英国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放弃所有重武器,一个星期连滚带爬逃回国内的。


user avatar   wang-yi-jun-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罗琳对于金妮的着墨比较少,感觉就是第六部强拎出来凑数的…

看一下每一部对于金妮的描写

魔法石

金妮在国王十字车站登场,表达了一个小粉丝对于哈利的崇拜。这个时候觉得还蛮可爱的。

密室

金妮被描写成自尊心强,有点小内向,容易被忽悠,还有点笨的女孩。最后被带进了密室,哈利将她救出,还被蛇怪咬了。这一部中,金妮被带进密室之前,书中对于金妮的描写极少。我们只是事后知道金妮是在丽痕书店被卢修斯坑了,然后就被抓密室了。我们对于金妮在整个过程中的故事和心情一无所知。金妮感觉跟道具差不多。

阿兹卡班的囚徒

如果我没记错,这一部金妮好像没有出现。如果说罗琳一开始就想好了金妮要跟哈利在一起,经过了第二部的英雄救美,第三部多给金妮一些笔墨不是更加顺畅吗?而第三部初登场的角色是秋张。这样一来,金妮更像道具了…

火焰杯

金妮出现在哈利和罗恩想找舞伴,但是她已经答应纳威了。从这一部开始,金妮开始变酷。我认为作者是准备提升她得戏份,也许会配给纳威之类的,那是还不一定是哈利。

凤凰社

金妮戏份变多。引荐了卢娜给三人组。各种换男朋友。加入DA。一起去了神秘事务所。这一部,金妮的人设变成了,善良,聪明,有个性,万人迷。讲真,这个弯转的太急了…毕竟在这之前金妮的情况基本都是一两笔带过。我们很难对她产生感情。在这一部,金妮的性格描写都比较符号化,远没有卢娜立体。而且卢娜跟哈利的精神交流非常多。我记得那个时候,哈利女朋友呼声最高的是卢娜。

混血王子

金妮告诉我们她之所以一直换男友是为了引起哈利的注意……这不是渣女么……迪安招谁惹谁了……金妮更不招人喜欢了…然而这一次居然没有分手,就这么一直在一起了……

卢娜那么懂哈利,赫敏陪了哈利那么多年,然而哈利居然跟金妮了?而且一开始还是哈利突然发现金妮变好看了,突然嫉妒迪安了。纯肉欲啊…跟哈利波特全书的风格不一样啊…

死亡圣器

一开始,哈利要走,金妮表达了支持。我觉得这是罗琳想要表达金妮比秋张更懂哈利吧。但是只是几段文字,怎么能扭转读者过去6本书的印象呢。怎么看都是临时硬凑的啊…

我们看着长大的哈利突然跟一个我们都不咋熟的人突然在一起。能喜欢才奇了怪了。




  

相关话题

  二战中日本的资源从哪里来? 
  二战期间,德国党卫军和国防军有什么区别? 
  中国大陆「舰娘」类游戏中的日系船名被「和谐」可以说明什么? 
  战场上能打医疗兵吗? 
  二战日军能否占领夏威夷?如果占领夏威夷能让美军退出太平洋战场吗? 
  一战结束到二战开始前各工业产品的价格大概是多少? 
  二战时如果日军不进攻中国,而是用全部兵力打美国,会赢吗? 
  为什么日本在1942年才要将南库页岛并入内地(日本本土)? 
  二战期间各国陆军有哪些传奇故事? 
  为什么那么多人否定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 

前一个讨论
哪吒的父亲是李靖,既然哪吒是出生于唐朝,可为什么《封神演义》里也有哪吒呢?
下一个讨论
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