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1页

  

user avatar   yu-feng-78-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先声明啊,个人不完全赞同以下文字,只是看到题主问“如何评价斯大林格勒”觉得很有意思。

Summarizing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stage of the battle for Stalingrad, one can say with confidence that the Soviet military leadership performed in undistinguished fashion. Paulus and Hoth, who had at their disposal 18 German and 4 Romanian divisions, including 3 panzer and 3 motorized divisions, conducted a successful offensive for two months. Troubled by Comrade Stalin, during these two months. Generals Gordov, Eremenko,Vasilevsky, and Zhukov were able to commit more than 60 rifle divisions 8 tank corps, 12 separate tank brigades, and several separate tank battal­ions, with about 2,500 tanks, into combat in the Stalingrad region. Over the course of three months of combat, during this time 13th Tank Corps alone received four complete sets of combat equipment up to its establishment requirements and again lost 550 combat vehicles.
And now the enemy stood at the banks of the Volga River and, adorned with numerous stars and kilograms of orders [decorations], the military chiefs are telling us tales about the enemy’s four- to six-fold superiority and how the “Soviet military leadership learned much in the difficult school of modern war during the fierce battles on the approaches to Sta­lingrad.”
On the one hand. Comrade Stalin could sympathize with them, on the other—he himself had trained this cadre.

David.M.Glantz Armageddon in stalingrad

转引自白俄罗斯军事历史作家,前苏联海军军官Бешанов, Владимир Васильевич 的 Год 1942


随手渣翻下:

总结一下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苏联军事指挥员的表现乏善可陈。保卢斯和霍特,率领着18个德国师(包括3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步兵师)和4个罗马尼亚师,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执行了一场成功的攻势。两个月内,在斯大林的督促下,戈尔多夫,叶廖缅科,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将军们得以将60个步兵师,8个坦克军,12个独立坦克旅以及许多独立坦克营共2500辆坦克投入斯大林格勒地域的交战中。在投入战斗的三个月时间内,光是坦克13军就接受了4套完整的装备,并且先后损失了550辆战斗车辆。

现在,敌人站在了伏尔加河的河岸,而佩戴着闪闪发光的勋章和装饰品的军事指挥员告诉我们,敌人享有着4-6倍的优势,“现代战争是一所艰难的学校,苏军指挥员在斯大林格勒接近地的猛烈战斗中学到了很多”。

一方面,斯大林可能会对他们心生同情,另一方面——正是他自己造就了这些指挥员。

我个人觉得很遗憾的是,国内对苏俄军事作品的翻译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各类革命文宣,而新一代俄国历史学家基于苏联解体以后公布的完备俄国档案的著作翻译的很少。不得不说,俄国知识分子的那种独特的冷峻感真是……太赞了。


至于本问题,评价倒没什么可评价的,蓝色方案的不靠谱简直连一个外行都能看出来:

1.最基本的军事理论:宽广的战线对兵力优势的一方有利。1942年德军整个3000多公里的东线只有180个兵力不足的师,一大半还是六营制的,意味着每个步兵师要防守20公里阵地,已经达到防守极限了。而向南进攻就意味着战线还要再增加1000公里,结论只能是用装备糟糕,训练水平差的仆从国集团军来掩护德军侧翼——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2.41号指令中要求攻向高加索,45号指令中要求拿下巴库。问题在于,德军的进攻发起地哈尔科夫东北,距离目的地巴库的直线距离达1100多公里,这与巴巴罗萨之前苏德边境到莫斯科的距离相当——然而高加索山脉十月下旬就开始大雪封山,蓝色行动的发起时间却迟至6月28日。这就意味着,德军要在3-4个月的时间内,跨越欧洲第一高峰,在恶劣得多的后勤条件(罗斯托夫到巴库只有单线铁路)下,去完成巴巴罗萨5-6个月都没有完成的行军距离。


以上两点就意味着,德军在其“攻击动能”耗尽之前,不可能达成目标,给苏军决定性的打击——然后冬天来临时,德国人就不得不依靠远为不可靠的盟友抵抗养精蓄锐已久的红军的攻势。


根本问题在于,整个德国决策层都被前一年的情况搞懵逼了:按一般的军事理论,歼灭敌人的主力就意味着战争的胜利。比如莫斯科之战的开局维亚济马,德军五天之内就36个师、7个坦克旅的几十万大军从敌人序列中抹掉,当时德军从上到下都觉得赢定了,10月间德军的士气甚至比7月和8月还高——结果斯大林反手就摸出了10个预备队集团军,59个师,当年冬天直接给德军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猛烈反攻。这种情况下谁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了。


详细的我觉得还是去买指文出的格兰斯《斯大林格勒》四卷本,这套著作不仅对斯大林格勒,而且在所有格兰斯的著作中都是最顶尖的。一方面是因为成书晚,09年写出来的书,俄国档案解密的更多;另一方面老格在写书的过程中还得到了帮助,翻译了完整的德方档案,因此这套书的价值非常高。

当然,如果不想掏钱,我觉得英文维基的case blue以及battle of stalingrad词条也可以一读。


话说回来,有些东西你看多了会明白一件事情,国内热衷于键政键史的一帮人很喜欢“大棋论”,认为历史上的各种大事都有老谋深算的棋手的一盘大棋——然而真实的决策往往是在掷骰子,特别是totalitarian国家,最高决策者面临情况复杂程度是超越人类脑力极限的,他能做的,也就是猜测着下判断。


某位竟然被苏军吧撸掉小吧的货色怎么大过年的也不消停啊,行行行,陪你玩玩呗。

首先,1942年7月东线德军一大半师都是六营制的吗?


真是喷了,这种问题都要我教你吗?

只有69个步兵师是六营制?那些保安师、猎兵师、山地师是不是六营制?摩步师是不是两个掷弹兵团六个营?

要我一个个帮你数吗?还是教你加减法?

German Orders of Battle Operation Blue



顺便,巴巴罗萨战役的时候,德军是152.5个师,而蓝色战役的时候则是182.5个师,整整多出来30个师,居然不加任何注解地哭穷说兵力不够并且直接把战败的原因推给仆从军?

为什么说德军“兵力不足”需要我教你吗?德军多了30个师?

那苏军多了几个师?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马马耶夫岗、拖拉机厂、谷仓、码头之上悬着的,是人类的命运。

42年夏秋南线决战,即斯大林格勒与高加索战役的特点,是德军在进行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战略上与时间赛跑,在战役上与时间赛跑,在战斗上与时间赛跑。不了解42年战局这种跟时间赛跑的性质,就会对很多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解。

我认为德军分兵在战役上是个问题,但是在大战略上没有选择。因为这是德国最后的希望,无路可选,只有胜利或死亡。

当事人也许不清楚德国当时有多么凶险,我们可是知道的。

如果不分兵的话,打下斯大林格勒有什么意义?不利用苏军崩溃的态势优势,给苏军在高加索方向组织防御的时间吗?不至晚在初冬翻过高加索,准备寒冬冲山?

如果不打斯大林格勒只打高加索,那么让德军在荒野过冬?留着这么一个补给线起点和交通枢纽,侧翼要不要了?

斯大林格勒一战,德军确实低估了苏军,可全世界谁没低估苏军呢?哪怕是今天,谁又敢在战争开始前相信一支军队会坚韧到那种程度呢?

德军统帅部也一直在摇摆犹豫,事后诸葛亮看来确实有一系列错误,可其实很多错误在打胜仗时也有。跟同样是赌命的法国战役一样,稀里糊涂打到九月份的时候,局势还真的不错。

就好比淮海战役这场旷世大豪赌中,咱们这边就真没过低估?真没过犹豫?真没过失误?

假设一个局面:黄百韬再多坚持个三五天,被邱清泉救了出来。华野解放不出机动兵力,无法及时支援正在被国军三个兵团攻击的中野。这种局面下,历史会如何发展呢?

其实42年南线决战,如果没有被包围后石乐志的操作的话,很像一场打成消耗战的淮海。因为这是跟淮海一样属于兵力极限使用乃至透支使用,命运全在时间要素的局面。斯大林格勒,就是没拿下的碾庄。

42年南线决战,一场稀里糊涂中,德意志与命运的赛跑:

(以下是我尽量还原的希特勒设想,不表示个人认同这种疯狂打法)

第一步。利用夏季战役获得的优势态势,忽略侧翼危险快速推进。北路在秋雨季节之前抵达斯大林格勒,对斯大林格勒市区形成攻击态势。南路进入高加索地区,开始夺取经济资源的战役。

第二步。在苏军集中足够力量前,用泥泞和仆从军掩护侧翼,在秋雨季节中拿下斯大林格勒,并以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战斗牵制苏军,掩护高加索方向的攻略。

第三步。拿下斯大林格勒后,迅速将节约出的兵力加强到侧翼,应对苏军冬季的攻势,并掩护夺取高加索地区的战役。此战必须拖到春泥季节。

第四步。夺取高加索后,高加索德军北上,在43年五月左右,进行对莫斯科的总攻,在美国发力前夺得战争的胜利。

从分兵开始,扩大化的南线决战已经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赌博。其胜利的希望完全系于利用时间差形成各个击破。可以说,胜利的希望就是德军在拿下斯大林格勒后获得的机动兵力。

可怕的是,德军差点赢了,真不能说德军离第二次法国奇迹很远。

从九月到11月上旬地面硬化,足足两个半月时间给保卢斯啊。就算再给十五天修正与变更部署的时间,那也是接近两个月。只要在这两个月内,保卢斯把苏军桥头堡抹掉,彻底赶过伏尔加河,再加强侧翼。那么高加索德军就安全了,苏联从此基本废了。雅利安亲戚美国愿不愿意牺牲几百万人?谁也不知道。。。。

决定命运的时刻,就是这两个月。

这区区两个月中,美国英国帮不上什么忙。甚至连苏联大后方都运不来多少东西,尽全力也只能维持着消耗。而这消耗战,在每一天傍晚都可能戛然而止。命运,全在前方苏军将士手中,全在刚经历了历史级惨败的苏军将士手中。

不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谁知道他们最后真能挺住?

在斯大林格勒地狱般的废墟中苦战的苏军将士,身后不只斯大林格勒,不只是伏尔加母亲河,不只是俄罗斯祖国,不只是苏维埃联盟,更是全人类的命运。

无论你怎么黑苏联也好,请不要黑斯大林格勒。


user avatar   Fourthforce-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一场把德军、仆从军揍出屎的会战,一轮把大德意志帝国的国祚打烂的战局,斯大林格勒会战对大德意志帝国的伤害不是被高估而是被低估了


简而言之:

斯大林格勒会战包括斯大林格勒防御战役和斯大林格勒进攻战役。斯大林格勒会战爆发前苏军处于相当不利的态势中但仍有翻盘的希望与资本,而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时,苏军面临着巨大的机会与暗藏的巨大威胁

苏军之前的状态理论上应该是这样的(虽然实际上这只是他们应该做的而不是全程贯彻了的):

而苏军在天王星之后的状态是这样的(虽然进攻最后总是要在哪里停下来的):

由于在哈尔科夫进攻战役中的种种问题,苏军3个集团军、1个战役集群的部队大部分被歼灭,不可恢复损失超过17万人。此后的伏罗希洛夫格勒防御战役中,苏军的不可恢复损失又有37万人以上。同时苏军损失大量技术兵器和物资。在1941年的闪电战中,苏军也遭受过类似的失败,尽管1942年的这些失败在程度上相比于1941年稍轻一些,但如果继续这样打必然要走向战略意义上的战败

然而德军未能将苏军主力在顿河大弯曲部围歼,此后逐渐陷入斯大林格勒城内巷战以及斯大林格勒周边地区的攻防战斗的泥潭当中。尽管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防御战役期间的历次反攻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但却成功在顿河对岸建立了桥头堡,不仅牢牢守住还在历次局部战斗中将其面积逐步扩大。这位之后发起大规模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2年11月19日的天王星战役中,苏军首先重创罗军第3、4集团军(其中罗军第4集团军是由原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下辖的罗马尼亚部队转隶而来,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下辖的德军部队则转隶德军第6集团军),随后将德军第6集团军(含从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中转隶而来的一部)全部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地区。随后苏军挫败了德军代号为冬季风暴的解围战役,又发起小土星战役重创意军第8集团军,最后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全歼德军第6集团军

斯大林格勒进攻战役并非苏军在1942-3年冬季战局中唯一的大规模进攻战役。与斯大林格勒进攻战役大致同期发生的还有勒热夫-瑟乔夫卡进攻战役(代号火星,未能歼灭第9集团军且损失较大但由于声势浩大且不注重隐蔽,导致德军认定苏军在冬季战局中的主要进攻方向在第9集团军地带而提前将大量预备队配置于中央集团军群辖下,即使苏军发起天王星战役也不为所动)、大卢基进攻战役(成功收复大卢基并歼灭由德军第83步兵师主力为基干构成的大卢基守军)、北高加索进攻战役、火花战役(突破列宁格勒封锁)。其中火星战役因种种原因被德军钦定为苏军在冬季战局中的主要进攻而客观上为天王星战役的实施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但同时,天王星战役的顺利实施也是北高加索进攻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苏军在高加索地区的兵力兵器并不充裕,而天王星战役引发的德军B集团军群在顿河一带的崩溃迫使A集团军群撤离高加索。在这个过程中,德军第381野战训练师被解散,残部并入A集团军群第17集团军其它部队

同时由于德军仆从军在天王星战役中损失惨重而第6集团军则被相对较少的苏军合围在斯大林格勒,导致苏德战场南部的实力对比极大改变,苏军随之发动了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进攻战役,匈军第2集团军和德军第24装甲军大部被围歼,德军第2集团军一度被围但苏军试图加速圈地于是没有组织围歼,因此该军团相对完整地突围,但即便如此依然有第323、377步兵师遭受惨重损失,随后被缩编并拆分,再未恢复师级建制

如何评价斯大林格勒战局?唯有奉上溢美之词。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德军、仆从军损失极为惨重,无论人员还是技术兵器方面都是如此,虽然苏军也遭受重大损失,但总体上看依然值得;斯大林格勒会战所产生的连锁效应使得大量德军调往顿河一带,致使德军在苏德战场部分地段兵力流失或无法得到预备队的加强,促进了苏军在其它地段获取胜利,而这一系列胜利又使德军、仆从军遭受极严重的损失;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局期间获取的经验教训为之后的军事斗争提供了重要指导

根据苏联军事学术的定义,斯大林格勒战局中苏军打开了战略突破口,并且是苏德战争中首次

然而,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局中苏军暴露了自身的实力,导致德国决策层醒悟程度提高,之后的大德意志帝国在某些方面比之前更加强大了,这就对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体而言

给德军仆从军造成的损失方面:

在斯大林格勒被围的德军仆从军全部被歼灭,包括德军第6集团军指挥部,第14装甲军指挥部,第4、8、11、51陆军军指挥部,第14、16、24装甲师,第3、29、60摩托化步兵师,第100猎兵师,第44、71、76、79、94、113、295、297、305、371、376、384步兵师,第389莱茵黄金步兵师,空军第9高射炮师,罗军第1骑兵师,罗军第20步兵师,克罗地亚军第369步兵团(配属第100猎兵师)。以上合计33-36万人(其中空军第9高射炮师超过1万人,被征用的“志愿”辅助人员4-6万人,罗军超过1万人)。其中3-4万人在被围期间被飞机运走,另有可能超过3万人在实施合围期间伤亡(负伤后送或死亡被俘失踪,俄罗斯人估计)

此外包围圈外还有一些德军兵团被歼灭/因损失惨重而解散第22装甲师先后经历天王星战役、小土星战役等历次恶战,于次年年初被解散,残部并入第11装甲师。第24装甲军下属的第27装甲师,第385步兵师在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进攻战役中损失惨重后被解散,残部分别并入第7装甲师,第387步兵师。意军第8集团军编成内的德军第298步兵师在小土星战役中陷入苏军合围损失惨重被解散,残部并入第387步兵师。空军第7、8野战师同样在小土星战役中被苏军重创,好在友军接应及时没有当场被歼灭,但还是因损失太大而被解散,残部均被并入空军第15野战师

德军在冬季战局期间被全歼的至少有1个集团军指挥部、5个军指挥部、5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步兵师、1个猎兵师、15个步兵师、2个空军野战师、1个空军高射炮师(共27个师),另外还至少拆掉了第381、382野战训练师,第403、444治安师。绝大多数是斯大林格勒会战本身的结果,少数是与斯大林格勒会战具有一定关联的战役的结果。自己拆掉的4个师中则只有第381野战训练师是A集团军群的。合计让德军的序列中减少了31个师的番号(但其中部分师之后得到重建),其中包括一些(疑似)精锐/特殊部队,比如第24装甲师(原第1骑兵师,陆军最后的骑兵师。不过后来第3、4骑兵旅被升格为骑兵师)、第3摩托化步兵师(前身第3步兵师,陆军最早的7个步兵师之一)、第60摩托化步兵师(前身为波兰战役中原冲锋队边境强化守备队/VAGD部队改编而来的第60步兵师,后摩托化,重建后被授予象征荣誉的统帅堂师番号)、第44步兵师(原属奥地利陆军,前身可追溯到几百年前的条顿骑士团时期,当时世界各国军队中历史最悠久的几支部队之一,重建后被授予象征荣誉的第44条顿骑士团长帝国掷弹兵师)、第71步兵师(1941年10月从苏德战场撤离到德国本土进行修整时被钦点为教导师)、第389步兵师(有莱茵黄金师的称号,重建后依然保留了这一称号,原因待查)

罗军第3、4集团军在天王星战役初期被苏军“碾过”,结果也遭受很大损失。比如罗军第3集团军,战前原有15.5万人,然而根据格兰斯早期作品《从顿河到第聂伯河》附表,该部被苏军暴打后整编到霍利德集团军级支队中,而该支队在1942年12月中旬时辖内的罗军仅有5万人。考虑到罗军在天王星战役爆发到12月中旬的1个月内不断得到补充,该集团军损失毫无疑问超过10万人。罗军第4集团军同样损失惨重。罗军各部残部此后又参加了小土星战役等战役并继续遭受损失

至于意军第8集团军(意大利方面统计该部有22万人。苏军则认为只有13.5万人其中10万人参战,难道是根据歼敌人数脑补的?)也损失极为严重(阿尔卑斯山地军并未在小土星战役中被波及,但在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中几乎被苏军歼灭),从1942年12月11日到1943年1月31日,意军死亡被俘失踪84830人、伤病29690人,合计114520人:

总之,在斯大林格勒战局的防御阶段,按照戴维·格兰斯引用的数据以及估计,整个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德军仆从军损失100万人而苏军损失170万人。其中斯大林格勒防御战役中德军第6集团军伤亡10万人、第4装甲集团军伤亡3万人(10万、3万的数字来源于德军战时报告),连同第2集团军及仆从军合计约20万人,而苏军却损失近百万人(伏罗希洛夫格勒防御战役);斯大林格勒进攻战役中德军仆从军损失80万人(80万的数字来源于苏军估计,格兰斯认为这一次,苏军对敌军人员损失的估计是准确的)而苏军损失约50万人

需要说明的是,德军战时报告准确性可以被证明是有问题的,有时只需翻阅不同等级的指挥机关的伤亡报告就会有很大偏差。比如1942年10月14日第24装甲师的伤亡是16死1失踪31伤,但《跳马之死:第24装甲师在斯大林格勒》这本书(最低使用了师日志)是27死42重伤另有17轻伤(可能就是抄录自师日志)。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集团军日志可能把轻伤留队的数字直接排除以及把1个死亡登记成失踪,第6集团军日志中第24装甲师在1942年10月14日的伤亡还是比师日志低30%,少报了10死11伤

所以德军仆从军在斯大林格勒防御战役中的伤亡很可能不止20万人

总之,德军仆从军在整个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损失虽然没有苏联方面统计的150万那么多,但达到甚至超过100万还是有的。尽管人员的具体损失必然还会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德军战斗序列中31个师被清除是无法争论的事实(尽管其中有4个师的解散可能只是为了补充其它兵团而不是在战斗中被歼灭或打残)

除大量人员损失以外,还有大量武器装备损失

随手拿出1张德国陆军武器装备数量统计。可见1943年1月德军的98式步枪(出于迷之原因,这本书里所有德军栓动/半自动步枪似乎都叫98式。吃鸡中什么都是98k的灵感来源?)有5752109支、手枪有1268805把、机枪有241594挺、冲锋枪/自动步枪(暂时还没有自动步枪,但这表格列到1944年而且直接放一起统计了)325824支。到1943年4月分别只剩4235900支、914713把、171143挺、211464支。1943年2、3月的几项统计数值与1月接近但4月突然断崖式下跌,随后缓慢回升,直到1943年12月依然没有恢复到年初的数值。德军显然不可能在短短的1个月(1943年3、4月之交)内损失上百万枪支,之所以统计出这样的结果,大概是德军在1942-3年冬季战局期间来不及点清到底还剩多少,很多数字还在用先前上报的进行累加,到1943年4月才数出来相对真实的数字。德军的真实枪械储备数量,从1942年11月到1943年4月应该是不断下滑的

然而如果只是这样则还黑得不够透彻,所以再补充1张德国(仅陆军?)轻武器供应图:

可见1942年12月到1943年3月,德军得到了约25万把手枪、44.5万支步枪、4.5万支冲锋枪、5.5万挺机枪。即便如此,德军的枪械还是大量减少,1943年1月相比于1943年4月就少了150万支步枪、35万把手枪、7万挺机枪、11万支冲锋枪,净减少都有近200万。这么看来冬季战局期间德国陆军损失的枪械250万把/支/挺没跑了(相比之下,1941年苏军枪械损失也才600+万),虽然这其中有一部分是苏德战场以外(对盟军/游击队损失,训练损耗等)。其它武器装备减少幅度相对较小。部分是得益于德国火炮、运输车辆产量一向还挺大(都是德国方面用得多造的也多的种类的兵器)


苏军作战总结方面:

首先,极大肯定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正确经验:

随后,拉济耶夫斯基大将又把兵力兵器使用非常不集中,投入7个集团军却有13个突击方向的火星战役作为典型反面教材批判了一番……

编制方面,在快速兵团的编制上坦克军不再是1942年3月31日下令重建坦克军时那种只有1个指挥部、2个坦克旅、1个摩托化步兵旅,无任何炮兵、侦察、工兵单位和技术保障分队的近乎裸奔单位(当然这还不是最简陋的,红军在1942年夏季的勒热夫-瑟乔夫卡进攻战役中还试验过一种由2个坦克旅组成,被称为坦克群的临时单位,临时到坦克群指挥员本人就是其中一个坦克旅的旅长),但坦克旅统一只用中型坦克而把轻型坦克全部换掉并在坦克军机械化军内增编自行火炮团则是库尔斯克会战及以后才发生的事了;在步兵和炮兵的编制方面大量增加了独立炮兵部队并使得步兵兵团实力有所增加,不过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苏军不再遭受像1941年与1942年春夏季节时那样的歼灭战损失下降


负面影响方面:

由于德军武器装备损失太大,以至于德国高层开了个分锅大会,进而引发政治大地震,按照施佩尔在回忆录里散布的观点,是他趁此机会推出戈林,寄希望于戈林能率领德国工业进一步走上战时轨道,然而戈林这货也是个贪官(但即便如此,德国工业中军工的产值占比依然从1942年的22.5%增加到1943年的31.1%,不要觉得这个比重很低,1941年的时候才16%,也是靠苏军在1941-2年冬季战局期间的大反攻才吓得宅希赶紧给托特适当扩充了职权,但是因为托特很快死于飞机事故所以这件事最后喂饱了施佩尔)。无论如何,尽管大德意志帝国依然存在严重的腐败和行政低效,但至少比起以前有所改善。这主要是因为连续的惨败惊醒了德国统治阶级。所以反法西斯阵营将不得不面对1个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加强大了的对手,这也是斯大林格勒会战乃至整个1942-3年冬季战局的辉煌胜利所不可避免地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弹药消耗为例。左侧为年份、月份,右侧为吨数(1943年5、7月的吨数搞反了。5月不可能弹药消耗达20万吨以上)、车皮数。1941年苏德战场的德国陆军消耗约60万吨弹药,1942年约120万吨,1943年约190万吨,而1944年前10个月则约为160万吨。毫无疑问,德军的弹药消耗量得益于德国军工系统的增产而大幅增加了(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苏军在进攻中越来越多地缴获德军的弹药,整个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仅缴获炮弹就多达1.2亿发)

同时,由于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等地的辉煌胜利惊醒了德军高层,德军在1942年11月到1943年3月向苏德战场输送的整建制兵团就有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党卫军帝国师、党卫军髑髅师,第6、7、11装甲师,第15、23、39、39、69、106、167、304、306、320、321、327、332、333、335步兵师,空军第1、2、3、4、5、6、7、8、9、10、12、13、15野战师,第153野战训练师,第442特种师,第143后备师,合计至少37个师。另有大量独立部队和零散补充兵送往苏德战场。与一贯而来的“德军兵力不足”这一印象相反,在苏德战场出现重大危机时德军是能够调集大量预备队前去堵塞危急地段的。而苏军的冬季攻势也最终再次衰竭,在各个地段都陷入停滞,甚至在哈尔科夫地区遭遇了“德军在东线最后的胜利”——哈尔科夫反击战。从辩证的角度上说,如果不是因为苏军在苏德战场的大反攻中暴露了实力,德军不会把这么多兵团拉到苏德战场与苏军决战。虽然苏军在冬季战局中让德军减少了31个师,但德军却调来37个师,结果东线德军陆战兵力到1943年4月1日时仍有超过270万人,到1943年7月1日时苏德战场上(不含芬兰挪威)仅陆军(不含党卫军、空军地面作战部队以及配属给各种陆战部队的辅助人员)就有311.5万人

从这个角度上讲,虽然斯大林格勒会战以及借助斯大林格勒会战所带来的有利态势所发起的一系列战役沉重打击了德军仆从军,给敌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却也让敌人更加疯狂地投入到军备当中,增加了军工产出在工业产出中的比重并将预备队送往前线,结果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先前的损失所造成的技术装备缺口以及前线兵力的不足,斯大林格勒战局所带来的惊人战果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似乎在表面上被抵消了

那么斯大林格勒战局的意义究竟何在?首先回顾之前发生过的事件:

1941年6月22日,德军、仆从军实施了巴巴罗萨战役,此后的连续几个月内苏军败多胜少,多次发生单次战役中被歼灭的兵团和部队规模足以组成方面军的恶性惨败。1941年12月5日,苏军发起反攻,造成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前线崩溃,并引发德军高层恐慌。在整个冬季大反攻中,由于苏军先前(指布良斯克·维亚济马双重会战以后偶)巧妙地实施了防御以消耗德军实力,并出其不意地发起反击导致德军损失惨重(另一个原因则是大量德军被冻伤。但神奇就神奇在,中央集团军群被冻伤的特别多),为弥补前线损失而被迫将空军人员、后勤人员等非战斗人员以及治安部队之类战斗力较低的单位投入战斗。然而在冬季大反攻期间虽然苏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态势,但德军被撤销番号(残部并入其它兵团)的只有中央集团军群第162步兵师、南方集团军群第239步兵师,离苏军歼灭德军重兵集团的目标还相去甚远。而在冬季大反攻期间,由于苏军初期攻势猛烈,使得德军开始整建制从苏德战场以外抽调兵力增援,而苏军的大反攻虽然战果不小但也造成自身重大损失,因此,到1942年初春时节,实际上苏军反攻的锐气已消耗殆尽。然而苏军依然自信地发起了进攻,并遭受了哈尔科夫进攻战役、柳班进攻战役、克里木战役、伏罗希洛夫格勒防御战役等多次战役的惨败

1941-2年冬季战局与1942-3年冬季战局一样,苏军先经历了连续的重大战败,随后在敌人疲惫的时刻集中力量突然发起反攻,在对敌人造成重大杀伤并解放大量沦陷区的同时也惊醒了敌人的决策层,使得敌军大量向苏德战场输送兵力并增加武器装备的生产,最终反攻走向失败并遭遇敌人的反击。似乎是很熟悉的剧本,很熟悉的流程。但1941-2年冬季战局之前苏军的惨败比1942-3年冬季战局前苏军的惨败更为严重,1941-2年冬季战局之后苏军的失利也比1942-3年冬季战局前苏军的失利更为严重。然而1941-2年冬季战局中苏军给敌人的杀伤却远不及1942-3年冬季战局中苏军给敌人的杀伤。因此结论已经很明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军与德军的强弱对比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之后会不会继续这样变化呢?显然是会的

很显然,对于德军而言哈尔科夫反击战的胜利来得太迟了,在此之前他们已经遭受了规模空前的损失,并且补充而来的新兵和新的兵团中有些在质量不能与之前的德军同日而语。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轮生死对决中有13个空军野战师被调往苏德战场。德国空军地面作战部队的历史源远流长,空军第7航空师是一支著名的精锐部队,而莫斯科大反攻中应运而生的迈因德尔兵团等空军地面作战部队似乎也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但这13个空军野战师却缺乏作战训练、缺乏合格的指挥人员、缺乏重武器(尽管从账面上看,似乎德国陆军的火炮还有一点富余,但他们似乎并不愿意把这些武器移交给他们的空军同行),并且在战斗中表现不尽如人意,甚至让人怀疑这是戈林想立功而陆军系统却宁可破坏这些作战部队的战斗力也不想让戈林拿到好处

在之后的时间里,苏军将解放越来越多的沦陷区,直到有一天开始解放外国领土甚至打进德国本土,在这个过程中德国的占领区在减少而苏联的解放区在增加,双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在逐渐变化;越来越多经验丰富的德军被歼灭,甚至是整个经验丰富的兵团被歼灭而苏军却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变得越来越强大,双方在军事实力上的对比也在变化

毫无疑问,德国军工生产在全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还会随着德军在战场上所面对的越来越大的压力而继续上升,施佩尔甚至还得益于1944年夏秋战局中德军的惨败而在1944年8月1日成立了军备局(Armaments Staff)进一步扩充了自己的职权范围;德军也将会把更多的作战兵团、独立部队、指挥部和补充兵调往各个战场,但反法西斯阵营向兽穴的进军却无法阻挡,最多只能被迟滞。最终,红旗会飘扬在国会大厦的穹顶上


随后提一下本问题下某些人的言论:

御风大仙宣称,蓝色战役是外行都看得出的不靠谱,具体表现在东线德军才只有蛐蛐180个不满编的师,其中还有一大半是六营制的,所以只能用糟糕的仆从军掩护侧翼所以%^&*……

首先,1942年7月东线德军一大半师都是六营制的吗?

我读的书不多,我看到的版本中,只是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的75个步兵师中的69个吃了步兵营数量从9个砍成6个顺便不够的武器只能缩减使用的锉刀,但南方集团军群的步兵师还是正常的。另一个版本是这69个步兵师不仅步兵营被挫成6个,连炮兵连的火炮数量都从4个挫成3个,有的师甚至还要再多解散1个步兵团团部,但南方集团军群的步兵师还是正常的

根据注解,这69个步兵师的番号则分别为第1、6、7、11、21、26、30、31、32、34、35、52、56、58、61、6?(看不清)、78、81、83、86、87、93、96、98、102、110、112、121、122、123、126、129、131、134、137、161、183、197、205、206、208、211、212、215、216、217、218、223、225、227、246、251、252、253、254、255、256、258、260、263、267、268、269、291、293、296、339步兵师

然而,这跟南方集团军群又有什么关系?按照正常的脑回路,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绝大多数步兵师的满编程度吃完锉刀以后应该有助于把更多补充兵和武器装备补充给南方集团军群,更不用说蓝色战役发起前获得大量援兵的南方集团军群兵力之雄厚,几乎相当于苏德战场德军兵力的一半,更有大量仆从军助阵,明明就是德军高层精心策划尽力准备的大规模攻势,怎么就成了“连个外行都能看出不靠谱”了,从“到最后居然被苏军这种臭鱼烂虾打了回去”倒推出“可见计划本身就有问题德军之败非战之罪吗”?

顺便,巴巴罗萨战役的时候,德军是152.5个师,而蓝色战役的时候则是182.5个师,整整多出来30个师,居然不加任何注解地哭穷说兵力不够并且直接把战败的原因推给仆从军?

在小土星战役中意军第8集团军编成内被干掉的德军第298师是仆从军还是在霍利德集团军级支队编成内被干掉的空军第7、8野战师是仆从军?还是打完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后干脆被德军自己解散的第22、27装甲师,第385步兵师是仆从军?还是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中一度陷入合围,但苏军急着圈地没有组织围歼才放跑的德军第2集团军是仆从军?

既然只有仆从军战斗力差训练烂,为什么天王星战役中第22装甲师的表现也没有完爆罗军第1装甲师?为什么德军仆从军都有参与的战役中,虽然仆从军被暴打但德军也被暴打?

即使假设仆从军确实就是一屁不值的垃圾,为什么天王星战役的主攻方向刚好在仆从军地段,而德军对此却几乎没有察觉?为什么德军钦定了苏军在冬季战局中的主要突击方向是第9集团军地段,因此给中央集团军群配置了多个装备精良的快速师作为预备队,哪怕天王星战役发起后火星战役发起前也不拿到南部战区去救火?

仗打输了不思考德军犯了哪些错误有哪些问题,小骂大帮忙,名为承认错误实为以非战之罪之名为德军开脱,被扣帽子纯属活该

还有钦定1942年苏军就是战五渣的。结果回头一看德军被一帮臭鱼烂虾压着打了几个月,枪械储备在短短几个月内降低200万,师番号消失31个,德军打臭鱼烂虾的战绩真是好棒棒哦

1943年前的德军装甲师还真不是吹出来的,连番号都一次性挂了5个,其中2个还不是被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结果最后被围歼的,emmmmmm


除了这些以外,斯大林格勒会战也许还造成了一些其它影响

1950年底的第2次战役中,美军陆战队第1师遭受了重大损失。根据第10军数字,该师战斗减员2621人,然而根据该师自己的数据,该师战斗减员为4385人。至于官方数据中第41皇家海军指挥部的损失同样很有可能是偏低的,而美军第3、7步兵师所配属的KATUSA(无美军军籍的韩国官兵)的伤亡则更是几乎毫无疑问是偏低的,韩军陆战队第1联队的0失踪同样十分可疑

所以,究竟是谁,教坏了原本善良正直(大雾)的美国人,让他们学会了漏报伤亡?


最后,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席卷兽穴的风暴”、“红色文献翻译”




  

相关话题

  为什么原子弹要炸广岛长崎以平民为主的城市?而不是日本的军事基地?或者炸掉首相府? 
  电影1944爱沙尼亚籍党卫军拒绝喊希特勒万岁还集体调侃讽刺希特勒这一情节属实吗? 
  南北朝时没有南渡的北方士族是怎么活下来的? 
  现在为什么不开凿大运河恢复航运? 
  从地球诞生以来,一共存在过多少人类? 
  美国有那么多海外军事基地,美国不担心独立割据吗? 
  抗日战争期间中日装备差距有多大? 
  《文明》系列游戏是如何模拟现实世界的? 
  如果中国龙是生物文明星际舰队里的一员,你觉得以他的形状,他最可能会是什么单位? 
  目前你最欣赏的一位历史人物是谁呢? 

前一个讨论
请评价一下 抗日战争中中日各方使用的手榴弹优劣对比?
下一个讨论
在军队的训练,到底是一种对身体的锻炼,提高体能和体质,还是对身体健康的损害?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