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淮海战役中黄维和黄百韬的表现? 第1页

  

user avatar   hai-dai-shui-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黄百韬在淮海战役中被友军坑这件事,其实也是天道轮回、国军的一概作风。很多人不知道,在1935年6月的忠堡战役时期,41师132旅少将旅长黄百韬(当时还叫“黄新”)坑过他的顶头上司、41师中将师长张振汉,而且是近在咫尺的“三里之外不往援”。张振汉带着师部和直属旅被红军包围负伤后,黄新并不出力救援,扔下长官自己撤了,结果张振汉被红军俘虏,黄新顺势顶了张振汉的位置升了官,升任41师师长。但是41师的官兵觉得黄新太不地道,不服气,黄新这个师长当不下去了,去陆军大学进修,并改名黄百韬。

现在经常有人提到黄百韬多么多么忠诚,多么多么“实在”,被友军坑了多么多么可怜,却不知道黄新(黄百韬)见死不救长官张振汉的这事。其实,因为内部矛盾不救友军或长官是国军常有的事情,不是某个人的事情,人坑我,我坑人。既然有1936年黄百韬坑了张振汉这种事,那么1948年黄百韬被友军坑了也是个国军系统内常发生的事情。

张振汉对于黄百韬(当时叫“黄新”)见死不救的怨气很大,张振汉是这样记叙的:“忠堡距司令部被围的地方只有三里许,在忠堡的部队共有五个团,经过三天两夜的时间,而黄新(黄百韬)竟未往援是有原因的。由一九二八年黄新任少校参谋起,到一九三一年任四十一师一二三旅旅长,约有四年的时间由少校参谋升到旅长,这样的升迁不能算慢,但是黄新未能满足,一心想当师长。一九三二年瓦庙集之役(黄新)受伤,自认有功,欲当师长之心更切。瓦庙集之役以后,黄新调四十八师任一四四旅旅长,他想当四十八师师长。该师长由徐源泉兼任,我不便向徐源泉提出,而黄新责我不与之为力。在这样情况之下,我向徐源泉和何成睿提出将四十一师师长让给黄新充任,将我调第十军副军长,徐、何均不同意。我又提将四十一师和四十八师两师长均让出,由徐继武任四十八师师长,黄新任四十一师师长,我调副军长,由于徐源泉的同乡竭力阻止徐让出四十八师师长,此案又未成。我继续提出将三十七旅刘培绪部和三十八旅潘善斋部合编一师,我任新编师长,四十一师师长由黄新充任,徐、何又未准。由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五年间,为满足黄新的师长欲,曾几经周折故未能实现,而黄新对我总是不谅解。一九三五年,当时的政府任官(授衔)我请以少将给黄新,结果给以上校,黄新更不满。这些构成黄新不力援的原因。‘忠堡之役’后,官兵指控黄新按兵不往援,一直控告到蒋介石那里,黄新不自安请到陆大特别班学习,即改名黄百韬。”

黄百韬是隶属于张振汉的,尚且对张振汉见死不救。相比之下,黄百韬的做法更过分吧。

而且,黄百韬在淮海战役中的决断,也反映出他权力欲望重的这个特点,这与他在十年前的做法是一脉相承的。

黄百韬作为一个将领能当到兵团司令这一级别,肯定有他的优点,这是自然的,因为所有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且不论黄百韬杀俘虏的事情,单就黄百韬掌握部队的方式来说,有些人仅凭黄百韬战死沙场的结局便把他凭空想象成全然无辜的“实在人”“厚道人”也大可不必。人是复杂的。

那些说黄百韬“忠臣不事二主”的观点更不切实际。黄百韬最初是在直系军阀李纯的江苏部队,被奉系军阀张宗昌俘虏后,投靠奉系张宗昌当到将官。张宗昌失势后,黄百韬向蒋介石投降。蒋介石并不是黄百韬投靠的第一个“主”。当然了,那个旧军阀新军阀混战的年代,黄百韬的经历很正常。(后来成为蒋经国心腹爱将的贾亦斌也是张宗昌的徐源泉部出身)

另,后来张振汉的家属与黄百韬和解了。


user avatar   zhou-tong-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淮海战役前,黄百韬几乎是国民党各大战略区连续两个年度表现最好的大区总监。

1947年8月的胶东战役,1948年6月的豫东战役,这两战中黄百韬的25师都是最出风头的部队。豫东战役打完,南京那边何应钦拍腿大叫“黄百韬真是英雄”!南麻临朐战役,虽然最出风头的是胡琏整11师,李弥整8师,但是黄百韬也是外围增援最卖力,最凶猛,最有穿透力的部队。甚至孟良崮战役,黄虽然也受处分,但是25师仍然是当时救74师相对最投入的部队。黄百韬手下大将,后来任25军军长的陈士章后来回忆说,黄百韬几乎是解放战争华东战场国军同级别战将中,战绩最优,表现最疯狂,最积极的那个。

这么说吧,如果把时间截止到1948年10月,在国军序列里重新评一个“五大主力”,黄百韬的25军,是肯定要入选的

而在当时,黄维却是脱离一线部队很多年的一个“初临战阵”者

很多人说黄维是个办军校的书呆子,其实也不对。黄维虽然脱离一线部队较久,但是早年从黄埔毕业后,也是在一线担任军事主官带兵打仗步步升上来的。黄维早期在讨伐孙传芳,围剿江西苏区,抗战时的淞沪、武汉诸战中都是担任实职的军事主官,绝非打酱油的幕僚参谋和政工系的干部。国民党第五次围剿迫使红军放弃苏区开始长征,黄维当时就在“剿共”第一线担任18军台柱子11师的师长。早起的黄维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少壮派的国军嫡系能战之将。

黄维真正离开一线部队,是在1939年国民党陈诚系中央精锐部队54军军长的任上,由于和上级关麟征的矛盾,被蒋介石调走任中将高参开始的。自此以后,直到1948年9月,黄维离开一线部队差不多9年时间。虽然时间较久,但你把他称作“书呆子”显然是不合适的。毕竟从黄埔毕业后一直到1939年,黄维是靠着军事主官的战绩一步步升到54军军长任上的。

可以说,黄维在1948年任12兵团司令的时候,虽然生疏,但绝非饭桶,更不能简单化地把他看成一个笨头笨脑,机械教条的书呆子。

黄百韬在1946-1948两年整的时间里与共军大小战役交手无数,早就积累了丰富的对战经验。围攻碾庄圩的华野官兵后来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时说过,黄百韬部队村落防守极有经验和妙招。比如在屋角两墙交汇处,用轻机枪打出一个洞,这个洞里摆一挺轻机枪,迅速就可以成为一个射角和视界都极为广阔(最大可以到270度)的临时堡垒,迅速控制很大的一片范围。这个接受采访的当时华野部队的人还说,我们打仗就是凭思想工作,凭勇敢,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书本上学不到的。言下之意,黄百韬部队的战斗技术,军事技能,是值得肯定和被对手学习的

而黄维是因12兵团司令的人事纠葛,蒋陈原来瞩意的胡琏被桂系疯狂攻击激烈反对,难以道人,被临时从陆军新制军官学校校长的任上“借”来,纯粹为了过渡一下的“工具人”。黄维到任前和蒋介石亲自沟通过,蒋介石许他打完这仗,就放他回去办军校。

从上面的简单梳理可知。

淮海战役前,就个人状态来说,黄百韬大概类似五大联赛连续两年的最佳射手,风头正劲,状态尚佳,而黄维大概就是一个养伤数年,刚刚伤愈复出的前“明星球员”

这是评价两个人在淮海战役中表现的一个基本前提和基础。

评价黄百韬的表现,一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焦点:一是为啥要在新安镇等44军两天,二是等待的时候在运河没有架桥,三是李弥既然后来要来解围,当初为啥不在碾庄留下接应我。这就是著名的黄百韬的“三不解”。其实后面还有一个,就是黄百韬后来终于撤到碾庄圩的时候,没有选择一口气突到徐州外围,而是在刘镇湘的怂恿下就在碾庄停下来,选择顽抗(当然,稍后国防部也有明确命令让他坚守碾庄,从而让他不能抗命西撤)。

关于黄百韬淮海战役中的表现好坏,主要可探讨的无外乎就是这4点。

事隔多年,在国共双方乃至潜伏在国军中的间谍们都把较为完整的信息展示出来,让后来论者形成一种近乎“上帝视角”来评述当年各方主帅的临阵决策的时候,你会发现,所谓黄百韬的三不解,四焦点,都不在是什么难解的问题了。这四个焦点中,尤其是三不解中,真正可由黄百韬主观决定的事情就一件。即“运河架桥”的问题

但是从目前的史料支撑看,即便是运河架桥的问题,也怪不到黄百韬头上

因为运河没有架桥之所以会变成问题,其实是源自第三绥靖区冯治安部在徐州东北贾汪地区的阵前起义。正式由于张克侠、何基沣两人的起义,造成徐州东北形成军事真空,才让华野部队不费吹灰之力,迅速南下,在曹八集区域截断黄百韬西撤路线。同时,让作为华东国军指挥中枢、物资基地的徐州顿感门户空虚,庸帅刘峙才迅速调13兵团李弥从碾庄西撤,回护徐州。

以上剧变,客观上造成了黄百韬没有提前架桥,显得成为重大“失误”,李弥西撤徐州,让黄百韬不解。其实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冯治安部起义。冯部不起义,那么华野便没那么容易直接侧敌南下,直扑曹八集,把黄百韬西撤路线堵死。

而且,冯部如果不起义,华野想通过贾汪地区,要打,仗就小不了。冯部毕竟2个军,4个师,西北军老底子,战斗力尚可。一旦大打,新安镇黄百韬那边势必打草惊蛇,加速西撤,甚至可能连44军都不顾,一股脑往前冲。

如果冯不起义,李弥兵团,根本用不着撤离碾庄。这样,贾汪有冯治安2个军掩护,碾庄还有李弥部2个军依托完善工事接应。你想黄百韬兵团还会出问题么?

所以贾汪起义,这才是造成黄百韬兵团陷入绝地的最大的原因,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黄百韬是人不是神,连直接统帅何基沣、张克侠的冯治安都不能料到这两人会“叛变”,一个远在新安镇,与冯治安根本不是一个系统的黄百韬就能对此预知?提前防范?

战役后面的进程证明,即便是在冯治安部叛变,新安镇附近华野部队已经形成前堵后追,包围攻击的形势下,黄百韬仍然边战边退,将7兵团的主力,大部分都拉过运河,成功撤走(虽然损失了63军全部,100军两个主力团,但兵团主力25军和64军都算完整)。因此,我们不妨设想,如果冯治安部不叛变,黄百韬西撤路线有2个军,4万人做依托和掩护,即便没有提前架桥,便李弥不在碾庄接应黄百韬是否能将7兵团顺利拖回徐州?

我觉得大概率是可以的。

所以,黄百韬的三不解,其实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何基沣、张克侠起义。

黄百韬敢于在当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肃杀紧张氛围下(黄百韬绝不是庸钝之辈,麻木之徒,他在10月的时候就已经预感到下次国共大战,自己首当其冲,屡次要求撤回徐州,反而是徐州中枢和国军统帅部麻木不仁,对此不理不睬,所以黄百韬等待的这两天,其实是极其焦躁,愤懑,忧愁的),等等44军两天,且没有提前架设浮桥,都是以冯治安部在徐州东北,对兵团西撤路线形成有效掩护的前提下做出的。

诸葛亮防不住马谡失街亭,黄百韬又怎么防得住,冯治安部阵前起义,坑死友军,让徐州东北形成军事真空?

再说黄维。黄维同样也是被阵前起义坑惨了

自黄维担任12兵团司令以来,偌大的国军精锐,华东台柱,十二兵团,都还没有完整集结过一次,事先也没有做任何动员、整补、准备,就在国防部的严令下,告知一下兵团序列各是哪几个军,就奔赴徐州战场了(当时85军与兵团主力之间还有两日行程)。

一路上越往东走,战场氛围越发浓厚。沿途可见中野张贴的各种宣传口号,大战将至,山雨欲来的氛围极其紧张。18军军长杨伯涛回忆说,从沿途可见的各种情报来推测,感觉共军有“毕其功于一役,把这次战役打成国共两党的终极决战”的味道

如果这是终极决战,那么对12兵团来说,准备是很不够的。物质上,没有储备足够给养,双堆集一被包围,迅速弹药给养告罄,严重依赖空投。组织上,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兵团4个军,都没有完整集结到就临时划归到一起,仓促并肩上阵了。士气上,没有做过战前动员,全军只是模糊的觉得是去支援徐州战场,至于徐州那边怎么样,这次去要干什么,大部分人甚至高级将领都是不清楚的。

更何况一路上,中野各纵结合地方武装,不断地袭扰,阻击,侧击,让兵团行进严重迟缓。国防部一再责骂12兵团行进太慢,而兵团上下却一肚子怨气。上下离心。在这样的形势下,越走越慢,终于走进了中野提前预设的袋型阵地,往徐州方向,是一步也走不动了。但所幸包围尚不深紧,当时中野主要是为组织兵团增援徐州,所以东南往固镇方向还有口子。

到此为止,黄维的指挥尚属稳健,就算换了胡琏来带12兵团,也不可能在国防部每天严令逼责的情况下,放弃国防部指定的行军路线,独辟蹊径,做大范围机动,绕过中野的阻击,海阔天空地迅速开赴徐州战场。一是情报阵线上国军的全面劣势不允许,二是离开公路和主要交通线,国军就不能补给的后勤不支持

但即便如此,黄维当时仍然有大约一个白天的时间窗口,有机会断然措置,迅速扭身,排除万难,迅速向包围圈缺口处突围。当时解放军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合围,在东南方向,往固镇的路上,相对薄弱,黄维也同意向固镇转进,但是黄维因为送命令的参谋一直没有回兵团部,空等了一个白天,到了下午4点左右,大兵团已经失去整体转向的机会的时候才在杨伯涛的百般催促下,做出突围决定。而这时,包围圈已经大幅收紧了。其实黄维等这个作战参谋是假,委决不下,心中犹豫,难以抉择是真。

他所谓的拿出一整个白天去等这个下落不明的作战参谋,不过是希望外部给自己一个推动力量,来促使自己下这个难以进退的决策罢了

这是整个淮海战役中,18军军长杨伯涛最不满黄维的地方。就是觉得本有一个白天的窗口期,可以迅速排除万难,全军突围,但是被黄维的犹豫不决给白白浪费掉了

这其实也是整个淮海战役里,黄维的指挥中,最值得探讨的地方。假如,黄维像18军军长杨伯涛所希望的那样,抓住整个白天的时间,迅速部署兵团往固镇突围,兵团是否可以彻底跳出包围圈?

我觉得兵马可能损失一部分,但绝对不会被彻底缚住,圈型包围的。

等黄维因为临机不决,踟蹰难定,错失了这个机会后,那么十二兵团的命运就迅速来到了另一个关键。即廖运周叛变的问题

很多论者说,黄维的4个主力师齐头并进的计划非常具有想象力,执行起来,肯定也颇有效果。但是因为被廖运周一个请缨献策,自告奋勇,就变“四个师并进”为“廖运周打头阵,然后四个师鱼贯而出”,显得黄维临战没有原则性,轻于变阵,败征已显。这是黄维最大的败笔。其实这也是后人的上帝视角在作怪。如果你当时是黄维,实现不知道廖运周会叛变,你会不被这种请缨请战的勇气所感动吗?

廖运周长期在85军担任重要干部,110师是85军的主力师,而85军号称是“委员长袖子里的小宝贝”,货真价实的嫡系主力。如果不靠上帝视角,就在1948年战云密布危机四伏的淮海战场,你让离开部队9年时间的黄维去怀疑主力军85军的主力师110师的师长是共谍,那大概就跟怀疑18军军长杨伯涛是共谍,差不了多少。

要知道,在廖运周之前,国军几乎从未发生过嫡系部队主力师师长阵前无受迫性起义的案例。

所以,廖运周起义,黄维失察,这完全怪不了黄维。只能怪国军和国民党整个体系里,从组织建设上严密性的严重缺失,让它们内部上上下下早已被多年渗透、彻底渗透,全方位渗透。

最后,由于先是错过了一个白天的突围窗口期,继而又因廖运周的起义直接导致突围计划失败,整个兵团陷入了被重重包围的绝地。黄维在这期间,仍然镇定坚决、顽固凶狠。在华野派兵增援之前,与中野大战不落下风。其顽固死扛,凌厉反击,血肉绞杀的战场表现,还算没有辱没国军王牌和嫡系宿将的招牌。终究是忠诚有余,变通不足,且因循过慎,让他没有在绝地之间创造奇迹,挽救12兵团。

综合来说,整个淮海战役来看,就国军系统比较,黄百韬表现几乎无可指摘,但是黄维略有遗憾。遗憾就在于杨伯涛多年之后仍然耿耿于怀的那个本可以果断转进,扭身突围的宝贵的一整个白天,被黄维给白白浪费了。

但如果以这个遗憾来攻击黄维,认为他就是个酒囊饭袋,则更是偏颇。因为就当时国军整个情报系统的低能、后勤系统的乏力、以及上上下下被间谍渗透的疏漏、以及刻板严酷的战后追责秋后算账做派来讲,能够像杨伯涛所希望的那样,开一下上帝视角,抓住那个白天的突围窗口,迅速逃出升天几乎近似于奇迹。

黄维只是没有创造这个奇迹而已,整体表现并没有大的硬伤。

陈明仁已经在四平证明过了,他为了战场争胜,紧急情况下,把美国援华的大豆拿来点燃、做工事,虽然击退了林彪大军,创造了所谓“四平街大街”,拿到了青天白日勋章,仍然被秋后算账,撤职了事。

如果黄维真的违抗国防部命令,自行一套,如18军军长杨伯涛希望的那样,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带着12兵团转危为安,到时候,会没人来揪它的“擅自行动”、“抗命不尊”吗?

说到底,解放战争是国共两种路线,两种主义,两种体系的全面对抗。为什么国军这边总是在最要紧的时候,阵前倒戈,把队友坑死,共军那边却一例都无?

这其中的差异,差距,决不是某一个将领,凭自己的所谓指挥,所谓决策,所谓军事天分,靠自己的100多斤的肉身可以扭转的

如果,我是说如果,碾庄圩包围黄百韬的两个华野纵队,突然倒戈,你觉得华野那边受得了吗?

如果,我是说如果,双堆集包围黄维的中野和华野部队,突然倒戈,你觉得黄维那边还会输吗?


user avatar   zhao-g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高赞答案,居然认为黄百韬和黄维失败主要就是因为两次起义?这个说法很让人觉得可笑。


先说黄百韬。

首先,贾汪起义的确加速了华野占领曹八集,但李弥撤退却不是起义的直接原因。在刘峙判断徐州四处都是共军主力时候,已经调李弥回徐州,所以李弥的撤退不是什么起义的后果。相反,黄百韬不解李弥为什么之前不接应自己,非得被围后救自己,这种话如果是牢骚也罢了,如果是真疑问那还真天真。李弥这时候帮黄百韬掩护撤退,是有可能把自己一起交待这里的,此时显然跑回徐州抱团才最安全,野战对国军来说风险无比之大,此时既然有了刘峙命令,谁还陪你一起风险?至于后来救他,这是命令,而且,救援时候自己首先立于安全之地了,就李弥和邱清泉的那个尖椎阵,显然就是能救则救,不能救则不救,反正自己要安全第一。

李弥作为国军排的上号的老油条,从来都是这种看似严格执行军令,其实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方式。黄百韬到死还发问,也是天真。


其次,即便不知道何张会起义,指望他们堵北面也是没有道理的。一来,冯部人数少防御面积大,两万多人那么大区域不好打;二来,冯部战斗力差,一开始何张要求起义,下属不同意,参谋长刘景岳等人明确反对,只好打,结果一天时间直接打到核心阵地万年闸了,结果刘景岳等人看到战斗力差距这么大,只好都同意起义;三来冯部战斗意志也不强,常年后娘养的,这次也被当炮灰,所以有点小挫折肯定就不打了。实际上,粟裕并没有将何张起义当做必然,他的预案里就有侧向行军,即为了省时间直接从冯部主力边上绕过去。说明粟裕也料定冯部最多只敢防守,不敢进攻,从他边上行军是完全可以的。

面对这种实力差战斗意志不强还常年被欺负的队友,黄百韬难道真指望这时候坚决执行军令,舍己为人保护自己?


所以黄百韬要想逃出升天,一要靠李弥别滑头,帮助掩护自己;二要靠冯部真的愿意做炮灰,在北边拼命抵抗。但是国军的尿性要是到这时候还不了解,那还打什么仗?尤其指望一直被欺负的冯部甘心全领盒饭都要做炮灰,这得多天真?

只能说淮海战役,黄百韬不算做错什么,除去必须遵守的军令外,错误就是没架浮桥。当然,一支部队,架浮桥这种活本来就不该还必须主帅交待的。你能想象101指挥大兵团作战还得亲自考虑浮桥吗?103肯定早就做好的事了。国军系统还需要大兵团司令亲自考虑浮桥,本身就说明参谋部系统形同虚设,部队还是古代那种主帅完全决策制,这已经和现代军队有代差了。

而至于贾汪起义,可以说士气上进一步打击了黄部。但就算没有这个起义,黄想逃出生天也不可能的。最多在灭掉黄百韬时候,北边多一个冯治安部气氛组罢了。


真正黄的一线生机,在于李弥能不能宁可违抗刘峙军令,宁可自己冒着一起被灭的风险,还要掩护黄部,俩人搞滚筒撤退徐州。

但这句说起来,都觉得好像挺童话的。


再说黄维问题。

首先,黄维可不是到往固镇突围时候才犯错,黄一开始就在黄泛区内严重的轻军冒进。虽然这是老蒋命令,但是跑这么快可是黄维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一路直线往涡河和浍河奔,在南坪集到蒙城之间也心存侥幸不展开部队,这种战略意图,陈赓给个胡萝卜就死命追,所有战略意图都被刘伯承看的清清楚楚,这仗怎么打?

自古打仗都讲究知己知彼,现在是刘帅知己知彼,黄维不知己也不知彼。这也多亏中野大别山后元气大伤,否则黄维交待的更快。说他书呆子,是一点不亏的。


其次,浪费一天半时间不枉固县突围这事,只能说黄维并没有表现的那么耿直。黄维书呆子外号既有死读书贬义,也有说起正直褒义。但这个事上,说明其正直也有作秀成分。毕竟一军之帅,到了全军生死存亡最后时刻,心里想的是违反军令老蒋会不会怪罪自己,而不是这整个兵团弟兄们怎么样,丢了后党国事业怎么样,这种觉悟,比起陈明仁都低几档了。说明黄维关键时候还是在乎自己前途的。冲这一点,杨伯涛恨他一辈子真不冤枉。

我倒宁可认为是黄维能力不足,再次在中野敢不敢包围自己这个问题上心存侥幸,怕共军就是虚晃一枪,反倒自己耽误了救援时间。

毕竟,黄维能力上的不足是国共双方公认的,也不在乎多一笔;果然是人品上也差了,那就弄得什么都不是了。


最后,廖运周起义确实意义比较大,但指望没有廖起义就能突围依然很不现实。个人认为廖运周起义价值是大于何张起义的,但更多意义在于减少了我军伤亡。廖本身带走的人并不多,很长时间里,黄也不知道廖是起义了,还以为全军覆没了。关键是,和廖一起突围的另外三支队伍也上来就被击溃,后来黄也再不敢组织突围,这本身就说明国家突围能力不行,黄本人也不是当机立断的主帅。野战一直是国军弱项,黄又是任何部署大家都能猜到的那种将领。这种情况下,固守待援显然才是国家特点+主帅缺乏想象力情况下的最好选项。只不过这一固守,国军救援的是刘汝明李延年,共军赶来帮忙的则是华野……


所以,黄维的问题比黄百韬严重多了。黄维脱离一线九年,而这九年就是大兵团锻炼迅速升级的九年。国共双方在这个阶段崛起和掉队的将领都不少,但总体来说,越是一线经验丰富,跟上时代节奏的概率越大。国军方面相对能战的杜聿明、王耀武、傅作义、白崇禧、邱清泉这些人,基本上这段时间都是马不停蹄的练级;共军方面黄海战役风头无限的粟裕,也是这段时间练级才横空出世的。当然,黄维去军校前,已经多次体现出自己能力有所不足了,某种程度说,去军校恰恰是不足以胜任更高将领的果。只不过脱离这么久,让他书呆子问题更严重了。淮海战役中,黄维的操作可以说没有丝毫想象力,所有人都能猜到下一步。这种水平,全军覆没并不奇怪。


当然,如果黄维不是这么书呆子,或者说换成胡琏这种不书呆子的人去会怎样?可能确实不好钻口袋一些,但更大可能就是磨磨唧唧就不前进,到徐州被灭还跟陈赓隔着涡河对峙……然后顺利转进。也就是黄维这种书呆子,才义无反顾快马加鞭往战场跑……


user avatar   da-xiong-mao-83-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黄维最大问题不是掉书带,而是犹豫。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最开始被围的时候,包围圈没有那么稳,不管是突围固镇汇合李延年,还是直奔蚌埠,没有多少重武器的中野根本挡不住。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世界前六条长河里两条都在中国,中国在古代却曾闹过饥荒」? 
  为什么英国会在美国革命中输掉战争? 
  如果李成栋的广东全省反正能赶得上金声桓的江西反正,那么最后的结果会不会不会同历史上的那样? 
  如何评价大象公会《我军喜欢「人海战术」吗》一文? 
  现代的参谋制和古代的幕僚制有什么根本区别? 
  中国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儒教是宗教吗? 
  淮安近一百年的历史变迁? 
  古代人健身吗?是如何健身的呢? 
  为什么吴三桂的兵会听命开山海关?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很多山区的孩子还是选择连高中都不读就出来打工?
下一个讨论
如果《原神》里的派蒙必然要死,你希望它怎么样死掉呢?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