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了解的情况看,与远方的国家(欧洲,阿拉伯,印度,东南亚)的翻译官,主要是由民间招募的。主要来源是国际贸易商人,教徒和传教士。
最著名的几位翻译都是来源郑和舰队, 郑和舰队中的翻译
马欢,他的职务是通事(口语翻译)和教谕(书面翻译)。 因为他是穆斯林,所以精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他把下西洋的事迹写成一本书 《瀛涯胜览》。为了纪念马欢,南沙群岛中有一岛名为马欢岛。
费信_百度百科,淅江人,他是自学阿拉伯语,并且代兄从军。在第三次远航选中的。他著有《星槎胜览》
费信著《星槎胜览》、马欢著《瀛涯胜览》和巩珍著《西洋番国志》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第一手资料,他们都先后随郑和访问西洋各国。
至于在东非,及印度,因为阿拉伯商人都在这一些地区经商,我估计他们是以阿拉伯语为中介的。
不少官员也通过传教士学习外语,但多是个人行为。最著名就是明朝传教利玛窦士和
徐光启(时任翰林院官员)翻译的《几何原本》。徐也是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基督徒。
清朝前期,英文,拉丁文都请传教士帮忙的,比如俄罗斯的中俄尼布楚条约,采用拉丁文作为谈判语言,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推荐张诚、徐日升二人来京任职。张诚是法国人,徐日升则是葡萄牙传教士。
1689年,康熙皇帝派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佟国纲任钦差大臣,率领使团前往尼布楚,与沙俄谈判。在中俄商定谈判阶段,南怀仁就和沙俄秘密通信,他建议俄方使用拉丁语作为谈判语言。因为中国无一人能通拉丁语,康熙只好命徐日升和张诚两人担任翻译。
------------------------------------------------------------------------------------------------------------------------------------
与四周临国,因为频繁的交流是有专门机构培养的 ,明朝是四夷馆
四夷馆_互动百科永乐五年设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选国子监生习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