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宋武帝刘裕在北伐中表现得这么强(以及刘裕北伐惨烈到何种地步)? 第1页

  

user avatar   mo-ci-geng-zuo-dan-yi-q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要从头开始说起了。

刘裕小名叫寄奴。因为出生时候家里太穷,差点把他扔掉,幸亏靠着邻居(也是姨妈)的养活才勉强长大。他 36 岁前的人生是几乎不见于史书的。以零星的记载来看,是个靠着砍柴,种地,卖草鞋(卖草鞋这一点倒是很像另一个姓刘的)为生的贫困户。有的资料上说他「为补济家用而去赌博」,那真是鬼才信了,刘寄奴喜欢赌博,但肯定不是为了补贴家用,据我推测纯粹应该是游手好闲想一夜暴富。

不过跟绝大部分赌徒一样,刘裕也欠钱了,而且欠的还是一个高官的钱。刁逵,时任骠骑咨议。刁逵找人把刘裕「吊打」了一番。幸亏刁逵的同事、王导的孙子、骠骑长史王谧看不下去,帮忙还了钱,才让刘裕捡回一条命。不仅如此,老好人王谧还鼓励寄奴说「卿当为一代英雄」,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开了上帝视角。

如果没有什么大的意外,刘裕这辈子应该都只能叫「寄奴」了,过着贫困的生活,勉强养活自己叫「兴弟」的闺女(从名字来看,寄奴夫妻二人虽然贫穷,但还是想生个男孩)。

东晋隆安三年,公元 399 年。东晋爆发了孙恩起义,让本就摇摇欲坠的东晋朝廷胆战心惊。这时候要先介绍一下中国的形势了,因为实在是有点乱。

自帝即位以来,内外乖异,石头以南皆为荆、江所据,以西皆豫州所专,京口及江北皆刘牢之及广陵相同雅之所制,朝廷所行,惟三吴而已。及孙恩作乱,八郡皆为恩有,畿内诸县,盗贼处处蜂起,恩党亦有潜伏在建康者,人情危惧。常虑窃发,于是内外戒严。加道子黄钺,元显为领中军将军,命徐州刺史谢琰兼督吴兴、义兴军事以讨恩;刘牢之亦发兵讨恩,拜表辄行。

大概翻译一下意思就是,晋安帝即位以来,长江中游由殷仲堪(后来被桓玄所杀,桓玄一统荆州)控制,只是名义上听建康(今江苏南京)朝廷的;豫州(时治今安徽和县)由谯王司马尚之控制,号称「西府」(在首都建康之西);京口(今江苏镇江)以及长江以北部分地区由刘牢之及高雅之控制,号称「北府」。朝廷内又有权臣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二人,而且这父子还跟荆州的桓玄有矛盾。总之一句话,大晋药丸!

就是在这种乱世之中,贫困中年刘寄奴参加了家乡军队,成为了「北府兵」的一员。

初,彭城刘裕,生而母死,父翘侨居京口,家贫,将弃之。同郡刘怀敬之母,裕之从母也,生怀敬未期,走往救之,断怀敬乳而乳之。及长,勇健有大志。仅识文字,以卖履为业,好樗蒲,为乡闾所贱。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馀人。

第一次上战场的他,靠着不要命以及猪对手(无组织的流民军队),取得了惊人的胜利。一个人赶着几千人跑。靠着这次的战功,刘裕升了官,得以独自统领百人的部队。

孙恩起义军被赶回了海里之后不久,于隆安五年(401 年)卷土重来,声势更为浩大。北府兵再次东征,刘裕负责守卫句章城(今浙江鄞县)。句章城矮小,士兵又不到数百名,刘裕常常披坚执锐,身先士卒,每战都冲锋在前,孙恩觉得啃不下这块硬骨头,于是放弃句章城,转而北上攻打海盐(今浙江海盐)。刘裕跟踪追击,在海盐县城旧址筑起城池。起义军白天来攻城,城内兵力空虚,刘裕就挑选百人组成敢死队,都脱掉盔甲,手持短兵器,击鼓呐喊冲出城。起义军遭到震慑,士气大丧,丢盔卸甲逃散,大帅姚盛被斩。刘裕虽然连战连胜,但考虑到众寡悬殊太大,于是假装弃城而逃,诱使起义军蜂拥进城。他乘其懈怠,设下埋伏,再次大败起义军。

孙恩知道海盐有刘裕,自己无法攻占,于是乃进向沪渎垒(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刘裕领兵尾随,但是由于猪队友的缘故,收获了一次大败。不过刘裕靠着自己的机智与威猛的名声,吓退了敌军。

海盐令鲍陋遣子嗣之以吴兵一千,请为前驱。高祖曰:「贼兵甚精,吴人不习战。若前驱失利,必败我军,可在后为声援。」不从。是夜,高祖多设伏兵,兼置旗鼓,然一处不过数人。明日,贼率众万余迎战。前驱既交,诸伏皆出,举旗鸣鼓。贼谓四面有军,乃退。嗣之追奔,为贼所没。高祖且战且退,贼盛,所领死伤且尽。高祖虑不免,至向伏兵处,乃止,令左右脱取死人衣。贼谓当走反停,疑犹有伏。高祖因呼更战,气色甚猛,贼众以为然,乃引军去。高祖徐归,然后散兵稍集。

孙恩赢了一场后,摆脱了如附骨之蛆的刘裕部队,轻松的攻破了沪渎垒,然后直接挥师从海上西进,直达建康北边的丹徒(京口辖区),准备进攻东晋的首都。

东晋朝廷一片惊惶,危如累卵。调集了所有的力量保卫京师。一向与执政的司马道子父子不和的桓玄,也上疏准备领兵来「保卫京师」,吓得朝廷连忙以诏书阻止了他。

北府主力本想在山阴(今浙江绍兴)阻击起义军,结果等大部队开到,孙恩已经领兵到了丹徒。刘牢之下令刘裕自海盐领兵火速支援京师。刘裕后发先至,竟然与孙恩的军队同时到达。

随后,刘裕以疲劳而人数处于劣势的军队,直击孙恩队本部,竟然「大破之」。而刘牢之领北府主力到来,掌西府军队的司马尚之也领精锐入援建康,孙恩不得不退走。

刘裕靠着如此耀眼的军功,被加封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领军继续追击起义军,最终孙恩日益衰败,逃入海中自杀。

至此,本来寒微落魄的刘寄奴,终于可以不那么憋屈了。最起码在老丈人面前可以挺起腰杆了(刘裕的妻子臧爱亲之父臧俊是郡功曹)。但是摇摇欲坠的东晋政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了刘裕又一个机会。

公元 402 年,朝廷执政司马道子父子与荆州刺史桓玄彻底撕破脸皮,东晋持续了百年的「荆扬之争」再起。然而主动挑起争斗的执政方失败了。桓玄击败西府兵,又派说客何穆(刘牢之族舅)前往北府,劝说刘牢之。

汉初的时候,说客蒯通劝韩信背叛刘邦,可以三足鼎立。韩信觉得刘邦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没有听从建议。最终「狡兔死,走狗烹」。数百年后,相似的说辞摆在了刘牢之的眼前:

「自古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而能自全者,谁邪?越之文种,秦之白起,汉之韩信,皆事明主,为之尽力,功成之日,犹不免诛夷,况为凶愚者之用乎!君如今日战胜则倾宗,战败则覆族,欲以此安归乎!不若翻然改图,则可以长保富贵矣。古人射钩、斩祛犹不害为辅佐,况玄与君无宿昔之怨乎!」

自古以来功高盖世的将军们,有谁能够善终吗?文种、白起、韩信为明主效力,最终都不免被诛杀,何况将军效力于昏庸的朝廷呢?今天您战胜荆州军,功高盖主,免不了韩信的等人的结局,等待您的是宗族覆灭;战败则会被荆州势力夷灭三族。您想选择哪条路呢?不如投效荆州军,则可以成为开国功臣。春秋时候的齐桓公与管仲有射钩之仇,晋文公和阉人「披」有斩祛之怨,最后都能不计前嫌。何况荆州的桓玄与您没有宿怨呢?

刘牢之思虑再三,决定投靠桓玄。命运如此奇妙,桓玄、刘牢之乃至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因为这一决定,整个东晋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爆发出震撼北方诸国的能量,最终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号角横吹,穿云裂石,草木南州。

时年东晋安帝元兴元年(402 年),刘裕 39 岁。

刘牢之倒向荆州军,使得双方力量瞬间改变。朝廷赖以为藩庇的北府脱离掌控,投向荆州军。桓玄下令军队直扑建康,朝廷军队未战即溃,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二人被生擒,桓玄进入建康,拥立晋安帝。在这些风起云涌的事件中,作为皇帝的晋安帝,却没有丝毫动作,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晋安帝司马德宗同他的前辈、广为人知的晋惠帝一样是个傻子。不过惠帝尚能有「何不食肉糜」「此嵇侍中血」这类言行,安帝傻的更厉害,从小到大不会说话,甚至无法辨别寒暑。所以无论是之前的司马道子父子,还是现在的桓玄,都放心的以安帝为傀儡。大权在握的桓玄随即以朝廷的名义封自己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荆、江三州刺史」。而北府所在地京口,即为徐州治所。桓玄刚刚掌握大权,就准备亲自掌控北府,将刘牢之调任为会稽内史。

刘牢之得知自己的任命后一下就慌了神,他知道自己赖以维生的只有北府兵权。于是他与刘裕商量,准备不受会稽内史的任命,领兵回江北的广陵,投奔自己的女婿高雅之,然后举兵反抗桓玄。刘裕却明白的看出了事情的关键所在,他对刘牢之说:

将军以劲卒数万,望风降服,彼新得志,威震天下,朝野人情皆已去矣,广陵岂可得至邪!裕当反服还京口耳。

当初你拥兵数万的时候,望风而降,现在桓玄名正言顺的以朝廷名号发布命令,北府众人怎么会再听你的呢?广陵是到不了的。我不跟你去广陵,而是回京口。

刘牢之却不听刘裕的意见,反而召集军中将佐,询问众人是否愿意跟随自己去广陵。然而他刚刚说完,参军刘袭反驳道:「事不可者莫大于造反。将军反过王恭,反过司马道子父子,如今又要反桓玄。一人三反,还有什么资格领导我们呢?」说完直接反身出帐。其他将佐也纷纷自行离去。

愤怒、悔恨、绝望环绕着刘牢之,而长子刘敬宣返回京口接家人也到期未还,刘牢之误以为他们均已遭遇不幸。多重打击之下,身经百战的刘牢之崩溃了。他曾经率领刘袭等人在淝水之战中为北府先锋,破前秦军队于洛涧;也曾经领兵北伐,收复诸州,甚至在邺城一度击败过当世战神慕容垂。可惜后来的他被权术所迷,在率亲信往广陵的路上自缢身亡。

晋室南渡以来,都督以「北」为号者,多次有不祥之事发生。故此,之前历任被授予镇北、平北将军的如桓冲、王坦之、刁彝、王恭等人都表让军号,来避开以「北」为号。而刘牢之在背叛王恭,投向当时的执政司马道子父子后,所得军号正是「镇北将军」,不知这一巧合是不是司马道子父子有意为之。

而返回京口的刘敬宣其实并没有遭遇不幸,回到军中的他见到的只有父亲的尸体。匆忙中他只好按照父亲生前的计划,投奔广陵的高雅之,最后与高雅之一同先奔后秦,不久又投奔了南燕。

逼死刘牢之、流放司马道子(后来暗示手下人将之毒杀)、处死司马元显,司马尚之,又安抚住了起义军的余部卢循后,桓玄改年号为「隆安」,屯住在姑孰(今安徽当涂),遥控朝政。

如果桓玄英明神武,那大局其实就此抵定,桓玄做出了父亲桓温都没达到的成就。然而自他执政以来,豪奢骄逸,朝令夕改,原荆州方面的官员经常侮辱朝廷大臣,甚至晋安帝的日常用品也被克扣。皇帝都不免挨饿受冻,诸臣所受的屈辱就可想而知了。

由于常年动荡,三吴地区爆发了饥荒。起义军卢循虽然接受了桓玄的官职,但依然经常劫掠州郡,各地的富户经常是穿华服、抱金玉,闭门相守而饿死。贫民则投入起义军劫掠他县,或被劫掠然后饿死。

在这种情况下,刘裕再次得到了启用。此时距离刘牢之自杀仅过了三个月。而刘裕的作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五月领军出征,到次年五月就将起义军卢循打成了海盗卢循,收复了失地。

在刘裕出征三吴的这一年,北府诸多旧将被桓玄铲除。如参军刘袭,吴兴太守高素,刘裕的老上级冠军将军孙无终,皆被杀害。桓玄也晋爵成为了楚王,并且接受了九锡之礼。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从京口偷偷来找刘裕,劝刘裕于山阴(今浙江绍兴)起兵讨伐桓玄,但是刘裕与山阴地方大族的孔靖商量后认为山阴离建康太远,起兵难以成功,并且桓玄毕竟还没篡位,若起兵更是名不正言不顺。不如回京口徐徐图之。

商议以定后,刘裕率军归朝述职,桓玄心腹桓谦私下问刘裕说:「楚王功高盖世,德望勋隆,大家都说皇上该让位给楚王,你觉得怎么样?」

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刘裕谦卑的回答道:「楚王乃是桓宣武(桓温)的儿子,父子二人皆有大功,晋室微弱,人们早就希望由他人领导了,楚王承运禅代,有何不可!」刘裕此时相当于北府军方的代表,桓谦听后大喜过望,开心地说:「你说行,就是真的行啦!」

元兴二年(403 年)年底,桓玄搞了一套禅让,登基为帝,改国号为楚。大封诸桓,令桓修镇京口,桓弘镇广陵。迁晋安帝于寻阳(今江西九江)。

值得一提的是,桓玄进入建康宫,登皇帝御座后,座位突然塌了,这一不祥兆头,令群臣大惊失色,这时殷仲文(桓玄姐夫)拍了一个厚颜无耻的马屁:「陛下圣德深厚,所以晋室御座根本不能承受啊!」桓玄听了之后哈哈大笑。

而禅让大典,作为北府军中实力派代表的刘裕却没有参加,他到建康后,以战场上的旧伤复发为由,返回京口。而北府的统帅桓修则留在建康等待参加典礼。趁着这个机会,刘裕秘密召集心腹,与妹夫臧熹、老部下檀道济兄弟、刘牢之外甥何无忌,何无忌的好友刘毅等人,又联络了在广陵任参军的弟弟刘道规、桓弘主簿孟昶,在历阳任参军的诸葛长民,约定等典礼结束,各地长官返回驻地后共同举事。

元兴三年(404 年)二月,刘裕以打猎为由,出城后召集百人,返身杀回京口,斩杀桓修。桓修的心腹,时任司马的刁弘率军包围刘裕,刘裕却宣称寻阳的郭昶之已经起兵奉晋安帝返回建康,自己受密诏诛杀桓修。刁弘听后,信以为真,解散了部队。待刘毅等人带来了广陵也已经诛杀桓弘的消息后,刘裕立刻令人杀了刁弘,彻底掌握了京口军队。不过也有不顺利的地方:历阳的诸葛长民被刁逵发觉,抓起来准备送往建康;而都城建康方面的内应,刘毅的从兄刘迈,供出了刘裕等人的密谋。

刘迈此人,本来是桓玄上任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幕僚,当时还曾出言嘲讽过桓玄,但是在桓玄上任后,刘迈居然又投靠了过去,并且说:「射钩斩袪,加上我投靠您,这是三件化敌为友的美谈啊!」桓玄听了也很是开心。刘裕等人起事时,曾约刘迈一起。但是刘迈并不坚定,这一天正赶上桓玄问北府情况,刘迈心中有鬼,以为事情暴露,于是将刘裕等人在建康的部署全盘托出,桓玄因此除掉了刘裕的内应,又嫌弃刘迈没有更早告知自己,而将刘迈也杀了。

事情至此,刘裕已不能回头,他召集京口、广陵二地愿意跟随自己的共 1700 多人,誓师渡江,声言益州刺史毛璩已经从成都顺流而下击破了桓玄的大本营荆州江陵;江州此时郭昶之已经重新拥立安帝;诸葛长民已据历阳,各路军队即将汇集于建康,围剿桓玄。

然而事实上,刘裕只有这 1700 余人。

刘裕天锡神勇,雄略命世,不待借思汉之讴,未暇假从周之会。同盟二十七,愿从一百人。雷动朱方,风发竹里。龙骧虎步,独决神襟。长剑一呼,义声四合。荡亡楚已成之业,复遗晋久绝之基

前进,目标建康!

按理来说,刘裕这点人马,在桓玄面前应该是不值一提的,但桓玄却非常害怕。手下人安慰他刘裕等人兵微将寡,大兵一出,定然土崩瓦解,不必担心。桓玄却说:「刘裕这个人似一世之雄;刘毅胆大包天,明明家无余财,赌博的时候却敢一掷百万;何无忌又酷似他的舅舅刘牢之:这些人一起造反,怎么能没有威胁!」

事实证明,桓玄这次看人还是很准的。

刘裕渡江后第一战,亲自冲锋,手执长刀,阵斩桓玄军队里的著名勇将吴丘太守吴甫之。第二战深入敌军包围,倚树而战,再次阵斩左卫将军皇甫敷。

桓玄的担忧成真了。他再次集结军队,令心腹桓谦、卞范之率领,屯扎在覆舟山西。刘裕下令羸弱的士卒多带旗帜,先行登山,自己与刘毅率主力尾随前进。桓谦手下士卒多为北府旧卒,一向佩服刘裕,又被刘裕所部署的疑兵迷惑。故两军刚一交战,刘裕领头发起冲锋后,桓谦军队瞬间溃散。

不过刘裕注定无法在建康抓到桓玄了,因为在令桓谦领军出击后,桓玄便携带亲信数千人,以及大量金银财宝,从建康南门溜之大吉。参军胡藩拉着桓玄的马绳劝谏他说荆州士卒都受桓家厚恩,尚可一战。桓玄理都不理,反而加快赶往码头,逃往寻阳,挟持晋安帝去了。

江州刺史郭昶之没有向刘裕起兵时所宣称的那样拥立晋安帝,反抗桓玄。反而在桓玄到来后,将晋安帝交给了桓玄,自己与前将军何澹之领兵抵御尾随而来的追兵。

在一路西行,返回大本营江陵的路途中,桓玄既没有召集众人商议对策,也没有整顿军队,而是干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甩锅。

他用出色的文采,给自己写了一本《起居注》,书里详细记述了他如何算无遗策,如何神机妙算,但是诸将违反他的旨意,不听令行事,所以导致大败。此书不出一月即撰写完成,桓玄令人将此书大力宣传,以体现自己的英明神武。

刘裕这边却没如时间来搞宣传工作。重入建康后,百废待兴,而刘裕本人政治威望太低,即便立如此大功,仍然不能独掌朝政。刘裕自领徐州刺史,都督八州军事,刘毅为青州刺史。而核心官职扬州刺史,由刘裕的「恩人」王谧担任。又以从南燕归来的司马休之为荆州刺史,共同推安帝之父孝武帝的从兄、武陵王司马遵暂行皇帝事。

在军事的战场上,刘裕所向无前,在建康朝廷这政治的战场上,他却小心翼翼。尊宠诸士族高官。同为功臣的刘毅很看不起司徒王谧,经常以王谧曾担任桓玄的三公来嘲讽他,吓得王谧不敢在建康继续做官,跑到了曲阿(今江苏丹阳)。还是刘裕上表武陵王司马遵,将王谧请回了建康,又安抚了刘毅,才平息了新兴功臣与世家大族的这次纷争。

不过也不是对任何事都采取怀柔手段。太原王氏王坦之的儿子、尚书左仆射王愉密谋刺杀刘裕,事情败露后,刘裕没有将罪过推在王愉一个人身上,而是族诛了王愉一族。

在恩威并施,整合了建康的力量后,刘裕令刘毅、刘道规、何无忌等人西上追击桓玄,经历一年的苦战,虽然曾一度失败,但是最终攻破了江陵,迎回了晋安帝,彻底解决了桓氏的势力。美中不足的是,在攻打荆州的战争期间,益州刺史毛璩被部下谯纵所杀,益州成为了独立的割据势力。

迎安帝回京后,朝廷改年号为义熙元年(405 年)。刘裕以车骑将军,徐、青、兖三州刺史的身份,出镇北府,返回了京口。

自此三年,刘裕都没有大动作,直到义熙三年(407 年)12 月底,司徒、扬州刺史王谧去世。三年的权力侵蚀,使得当年共举义旗的兄弟们之间开始产生裂痕。豫州刺史刘毅等人不希望权力已经极大的刘裕再入朝领扬州刺史,坐镇朝廷。于是上表以名相谢安之孙中领军谢混为扬州刺史。还有人上表说可以让刘裕领扬州刺史,但是不用入朝,在丹徒办公,建康的政务交给孟昶即可。

义熙四年(408 年)正月,朝廷的使者、尚书右丞皮沈来到京口,询问刘裕对这两封奏章的意见。

皮沈来到京口后,先见了刘裕的幕府参军刘穆之,陈述了两封奏章的内容,刘穆之听完后,假装内急,出厅后令人速报刘裕:「无论皮沈说什么,不要答复。」刘裕虽然不明所以,但是出于信任,在见完皮沈后,果真没有回答。

但是他立即召见了刘穆之,询问缘由。刘穆之说出了改变局势的一番谏言:「晋朝失政已久,肯定不能复兴了。您曾经光复皇室,功高震主,就算想永久当一个镇守在外的藩将,也是不可能的。刘毅、孟昶、诸葛长民等人当年虽然与您共举义旗,但是现在同为晋室大臣,他们与您势均力敌,早晚会互起摩擦,终至刀兵相见。扬州是朝廷所在,不能操控于别人手中。之前授予王谧,已经是从权,现在若是再让给别人,那这中枢的权柄就永远地失去了,所以这扬州刺史我们势在必得。但是现在朝廷方面根本没有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很难直接将扬州刺史要到手。您这么对皮沈说:『扬州刺史的位置很关键,需要与朝廷诸位共同商议,所以我去建康与大家讨论吧。』等您到了京城,那就谁也不敢当这扬州刺史了。」

看看这说话的艺术,先分析利弊,剖析形势,说中了刘裕的担忧。并且提供了解决方案,简直完美。

刘裕即日启程入京,到了建康果然如愿兼领了扬州刺史。

再次入京的刘裕,第一件事便是令弟刘道规以及从南燕归来的刘敬宣领兵溯江而上讨伐益州的谯纵。但是由于缺乏粮草外加军中爆发瘟疫,刘敬宣等人所率的军队死者大半,只好退兵。刘毅借机上表请求从重处罚刘敬宣,被刘裕扛下,然后自己主动揽下失利的责任,上表将自己的车骑将军降为中军将军。同时升刘毅为卫将军。

屋漏偏逢连夜雨,西线失利之后,南燕皇帝慕容超也来趁火打劫,义熙五年(409 年)2 月,南燕军队两次入侵东晋,俘虏数千民众。东晋众朝臣本来想忍气吞声,但刘裕 3 月抗表北伐,自淮水入泗水,五月即至下邳(今江苏睢宁附近),然后转水军为步兵,步行前进至琅琊(今山东临沂),这一路上都未曾遇见南燕军队。手下就有人向刘裕建议为防止南燕方面坚壁清野,应该停止进军,等待粮草。刘裕却说:「南燕军队自恃强大,定然不会烧毁田地,坚壁清野,他们肯定想引我全军进入大岘山,使我军没有退路,然后再出击。我们只管进军即可。」回到了战场上的刘裕,依然是那个果敢、勇锐的统帅,他猜对了。

远在都城中的南燕皇帝慕容超如果知道刘裕已经做好了直面南燕骑兵的准备,那他的自信可能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群臣有的建议焚烧粮食,坚壁清野,慕容超以有损国力为由拒绝了;有的建议以骑兵在大岘山外阻击,但是这样做不到全歼晋军,所以也被慕容超否决了,最终的战场被定在了临朐。

通过了大岘山的刘裕并没有见到燕军,喜形于色,他知道,燕军的覆灭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两军在临朐南相遇,慕容超想象中的骑兵对步兵的屠杀并没有出现。刘裕以木车四千乘为左右翼,使得骑兵根本不能冲阵,又以檀韶、胡藩(没错,就是当初劝桓玄的那位)为别军,偷袭临朐城,抄了燕军的后路,前后夹击之下,燕军大败,主力尽灭。慕容超逃往广固(今山东青州市西北)。晋军全军追击,在广固城外筑起长围,又因地取粮,令后方不必再通过漕运向前线输送粮草。

慕容超困守广固城中,令尚书郎张纲向后秦求救,但是在归来的途中,张纲与秦军使者皆被晋军擒获。

秦军使者对刘裕说:「秦燕是友邦,现在秦军已派遣铁骑十万屯住在洛阳,如果晋军不退,那么秦军将长驱而入。」刘裕豪气干云地说:「告诉你们的皇帝姚兴,我灭燕之后,休息三年,便会取回长安、洛阳,如果你们现在就想死,那就快来!」

裕呼秦使者谓曰:「语汝姚兴:我克燕之后,息兵三年,当取关、洛。今能自送,便可速来!」

刘穆之听闻秦军使者到来后,立刻来见刘裕,但是还是晚了一步,使者已经走了。在听完刘裕的回答之后,更是忍不住急了:「平常不论事情大小,您都会跟我商量,这次怎么就答复这么快!您口出大言,不仅不会吓唬住姚兴,反而会激怒他,要是广固还没攻下来,秦军又来了,岂不是功亏一篑?」刘裕哈哈大笑,对刘穆之解释道:「这是行伍之事,你不懂。兵贵神速,要是姚兴真能派兵,哪里还会先派人威吓?他们是在吹牛啊!」

这次刘裕又一次料对了,直到广固城破,也未见一兵一卒前来支援。

义熙六年(410 年)2 月,广固城破,刘裕斩南燕王公三千人,并下令毁掉广固城,然后送慕容超于建康处斩。

灭燕的兴奋还未过去,刚刚返回下邳的刘裕就接到了一则消息,然后抛下军队,只带数十人,昼夜兼行,马不停蹄的直奔建康。

刘裕收到的消息很短,却触目惊心:卢循再反,何无忌战死。

建康朝廷已经乱成一团,京城戒严,甚至商议迁都,往下邳去依靠刘裕。后来听说卢循的军队在休整,才没有带安帝渡江。

刘裕抛下军队后,单船渡江,到京口后也并未休息停留,直奔建康。四月,刘裕入京,朝廷众人这才有了主心骨,宣布京城解严。由此可见,在面对征伐之事时,刘裕已经成了当仁不让的领袖。

刘毅很不服,他一直觉得刘裕只是运气好,之前卢循击败何无忌后,他由于生病,所以没有出征,但是朝廷众人似乎并不因为他还在豫州,就不害怕卢循。这让刘毅更想证明自己。

刘裕知道刘毅想要独自出战,赶快派随自己征南燕的刘毅之弟刘藩去姑孰劝说,并且带去了自己的一封信:「我从前多次与卢循的军队交手,不能轻视,等北伐的军队归来,我们合兵出征。」

然而刘毅却对这封信有了不同的解读。「多次与卢循交手』,谁不知道你刘裕正是因为多次击败孙恩、卢循才崭露头角?「不能轻视』的意思就是,我如果单独出征就打不过卢循。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所以刘毅对弟弟刘藩说:「之前我让着刘裕,所以你就真以为我不如他吗?」这句话不仅是对刘藩所说,也是对朝廷众臣。

于是,刘毅也学刘裕征南燕的行为,抗表出征。他率领两万军队,从姑孰迎击卢循。

卢循刚刚击败了荆州刺史刘道规的军队,便迎来了豫州刺史刘毅的二万精兵。义熙六年(410 年)5 月,两军于桑落洲(今江西九江市东北、安徽宿松县西南长江中)爆发战斗。结果证明了卢循之前屡次失败,不是卢循太弱,而是刘裕太强。

刘毅军队全军覆没,舟船全毁,辎重尽丧。刘毅在亲兵的掩护下步行逃离战场,奔回建康。

这一战后,建康群臣彻底慌了神,因为赖以支撑的江州何无忌,荆州刘道规、豫州刘毅分别败于卢循,而北府的军队刚刚征讨完南燕,返回建康的士兵伤兵满营,京城几乎无兵驻守。更有败兵为了掩饰失败,向建康中人描述卢循军队有战士十余万,运粮草的车百里不绝。绝望情绪笼罩了建康的每一个人。

东晋朝廷为何如此惧怕卢循的军队?


user avatar   ming-xiao-qi-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呵呵,刘裕要是有桓温时期的财政和国力,得笑死。很多人都觉得刘裕就是摘桃子,以为刘裕北伐是东晋国力、军力极盛巅峰期的体现。实际上,却很少有人会仔细的注意到,刘裕当政时,东晋经王恭两次叛乱、殷仲堪与桓玄的火并、孙恩之乱、桓玄之乱已经被折腾得不像样了。下面逐一分析:

国力

第一,经历孙恩之乱后,东晋最繁华的,而且是中央财库、各种支出的主要来源的三吴地区已经彻底残破。

畿内诸县处处蜂起……吴会承平日久,人不习战,又无器械,故所在多被破亡。诸贼皆烧仓廪,焚邑屋,刊木堙井,虏掠财货,相率聚于会稽。其妇女有婴累不能去者,囊簏盛婴儿投于水。——《晋书·卷一百·列传第七十》
东士遭乱,企望官军之至,既而牢之等纵军士暴掠,士民失望,郡县城中无复人迹。——《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
恩据会稽,自称征东将军,逼人士为官属,号其党曰“长生人”,民有不与之同者,戮及婴孩,死者什七、八。醢诸县令以食其妻子,不肯食者,辄支解之。所过掠财物,烧邑屋,焚仓廪,刊木,堙井,相帅聚于会稽,妇人有婴儿不能去者,投于水中。——《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

看看这几段记载,感觉这和刘宋文帝元嘉末年,北魏破坏刘宋江北六州的情况以及侯景之乱时的建康城内外的状况相当类似。

第二,东晋地广兵强,民户繁多的荆州,从殷仲堪与桓玄的荆州之战、桓玄之乱到刘裕征讨司马休之,十余年间,荆州治所江陵前后被整整攻克了七次,任谁也经不起这样的反复打击,荆州已经被彻底打残了;

第三,天府之国的益州蜀地经谯纵兵变割据,谯蜀立国仅仅九年,就经历了晋蜀四次大战,才被刘裕重新收复,也已元气大伤;

第四,梁州的汉中地区经历仇池的出兵占领,到后秦的发兵攻击,再到最后重新回到东晋版图,也基本疲惫;

第五,江州和岭南的广州,经历了卢循之乱的洗劫和与卢循与东晋军的大战,也破坏的差不多了;

综上,刘裕北伐后秦前的国力状况是东晋历次北伐中最弱的,刘裕是在东晋国力和经济形势极为衰弱的时期,发动北伐。

军力

不少人似乎都认为刘裕继承东晋最强大的北府军,是在军力巅峰的时刻才北伐成功。然而仔细阅读记载当时史实的各种史料,情况可能有较大出入。东晋国力和军力的第一个阶段性巅峰是经历了二十多年休养生息的桓温主政时期,最巅峰的时期是经长期和平积累的淝水之战前后的谢安、谢玄主政的那一段时期。而到了刘裕主政时期,此时东晋的国力已经因多年内乱,大大衰弱。而北府军早在桓玄篡晋那次,就已经经历了一次清洗,高层将领基本被清洗完,中层将领也不剩下多少。此时的北府军的战力也没大家想的那么厉害,对付南燕这种将亡之国都打了一年,何无忌和刘毅麾下的北府军,居然被卢循、徐道覆接连击败,何无忌作为主帅都战死,刘毅系北府力量的基本盘也在这次战乱中被打垮。后来二刘火并,原京口北府系统的力量又洗盘了一次。

再来看,刘裕北伐后秦的主要将领的出身。王镇恶、王仲德、毛德祖是晚渡北人,其中王镇恶和毛德祖是刘裕创业后期才加入刘裕阵营,王仲德是桓玄篡位后加入刘裕阵营,朱超石和朱龄石兄弟是桓玄系统投过来的,傅弘之是东晋雍州地方势力一路升迁过来的,沈田子和沈林子兄弟是江南的三吴土著,胡藩是江南的江州土著,只有檀道济和向弥是仅有的原京口北府系统的代表。这恰恰说明了京口北府系统经过桓玄清洗、卢循之乱以及二刘火并后,已经快后继无人了。因此说刘裕北伐前的军力,也比不上之前的军力。

刘裕是在东晋国力和军力都大大衰弱的时期,国内一堆烂摊子的情况下,取得超越前人的北伐成就。因此可以说,刘裕的北伐成功,归根结底是刘裕个人军事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体现,并不是东晋国力和军力的体现。他通过先前十余年的军事征服,已经将南方重新整合了一遍,在东晋国内实现了权力集中,故在北伐后秦时,能把各种资源集中起来,有效的使用,这是北伐取得成功的关键。

另外,刘穆之死后,刘裕必须东还。即使刘穆之不死,刘裕也不可能继续北伐。真以为就东晋当时的那点国力和军力能支持刘裕继续进行北伐,肯定得暂缓,修养生息。

对于刘裕北伐后秦,我觉得如果后秦姚兴不死,刘裕也不会选择刚刚消灭司马休之势力后不久,就出兵北伐。姚兴一死,后秦内乱,北魏都趁机把黄河南岸的滑台给占了。刘裕肯定得抢在后秦被胡夏、北魏瓜分前,抢先一步收复黄河以南,改善江左政权的战略态势,顺带出兵试试能不能拿下关中。感觉刘裕此次北伐主要目的,就是抢在其他势力之前拿下淮北、河南。至于关中能被攻克,完全是后秦自己太废了。很明显,刘裕从长安撤军后,把大部分主力都带走,他回师的地点又是彭城。封宋公和宋王后的近三年的时间,他先都彭城,后又去都寿春。这两个地方都是既可经略淮北、河南,又能遥控建康的大镇。从这里来看,刘裕在从长安撤军后的近三年时间里,除了准备禅代外,还有就是经营新收复的淮北,河南等地区。


user avatar   dai-zong-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较长,详细写了刘裕灭秦的整个过程,包括和北魏的国际博弈和却月阵的成因。


416年八月初一,东晋大赦,刘裕拿宁州方面上贡给他的琥珀枕头高调作秀,说琥珀可以疗外伤,命捣碎命给将士们治病。(宁州献琥珀枕于太尉裕。裕以虎珀治金创,得之大喜,命碎捣分赐北征将士)


刘裕命自己11岁的世子刘义符为中军将军,监太尉留府事,任老搭档刘穆之为左仆射,兼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入东府居住,总领朝廷内外一切事务,任太尉左司马徐羡之为刘穆之副手,命灭蜀功臣的左将军朱龄石守卫皇帝及各国办机构,命姨表弟刘怀慎守卫建康城。


刘裕这一走,算是将所有的身家性命全部托付给了当年自己起义时就风雨相随的那个主簿,实际上的帝国总理,刘穆之了。


刘裕命运最好的体现,在于老天给了他刘穆之,这个类似于丞相足兵足食的人物。


刘穆之这些年在刘裕北征燕,南诛妖,西灭桓氏、刘毅、司马休之的过程中,在内总管朝廷政务,在外供应军需给养,甭管多少政务,所有事到了他这全都当机立断,行云流水如同一个机器人从来没有耽误过事。(刘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拥滞)


各部门的领导,各层级的宾客来自四面八方,各种需求千头万绪,内外的文件和请示堆满了办公室,人家刘穆之却能做到一边看请示文件,一边就手写相应批示,与此同时还能听着下属禀报,然后嘴里给出相应指示,眼、耳、口、手全功率输出每件事都妥妥当当从没有差错。(宾客辐凑,求诉百端,内外谘禀,盈阶满室;目览辞讼,手答笺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悉皆赡举)



别学他,这都是天赋,练不出来的,一心一意处理好眼下的事就很不简单了,做完一件事再干一件事吧。


刘穆之还是个精力狂人,喜欢和来往宾客谈笑,从早到晚无论是干活还是开派对,都来没有累的时候,就算偶尔有闲暇时间人家还亲自抄书勘定古籍错误。(又喜宾客,言谈赏笑,弥日无倦。裁有闲暇,手自写书,寻览校定)


刘穆之唯一的缺点,或者说为了保命留的唯一短处,就是奢侈好排场,他曾对刘裕说:我出身贫贱,维持生计都难,自从您带我阶层跃迁后,我虽然想着节俭,但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除了奢靡之风这方面,小刘我没有对不起您的地方了。(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未尝独餐。尝白裕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自此外一毫不以负公)


这位聪明人,这次犯了个极其低级的错误。


啥错误都能原谅,政治失误就不好说了。


背后牵扯的利益方太广,一旦让人起了疑心,通常就是最坏打算准备。


416年九月,刘裕下令各路前锋军发动攻势。


刘裕极度罕见的在即将入冬的枯水期选择了北伐,这和前面百年的东晋北伐套路完全不同!


过去无论是桓温北伐还是北府军收复失地,都是趁着春夏出击,刘裕明明在二三月就已经做了战争动员,如今却在即将入冬才进行北伐,舍弃了最擅长的水路加成。


和灭燕那次一样,刘裕又一次不按常理出牌。


军神自然有军神的打算。


刘裕为何放弃了夏季北伐呢?


夏天出征,首先面临着越打越冷的问题,面临着先易后难的情况,士气会出问题。


其次,此时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出击的选择意义都不大。


进入淮河之后,虽然通往黄河的支流众多,汴水、睢水、颍水这都可以北上黄河,但这些条水道都是由一个地方从黄河水分出来的——石门水口。



中原已经沦入胡人之手太多年了,当年前燕恶心桓温的样儿都打好了,只要把黄河延伸到中原水系的石门水口堵死,黄河水引不进来,单单依靠汴水、睢水等河道本身的水量是不足以支撑北伐船队通航的水位的。


水战还是其次,主要是给养问题,这千里远征要是指着牛车可费劲了,不仅效率太低,而且南边的水牛并不适合北方干燥的天气,南方也没有如此巨量的马队去拉着给养走几千里去远征。


所以与其水力本就借不上,不如秋冬备好冬装北上,一边适应北方的严寒天气,也趁这段时间将通往黄河的各水道修复,光复中原之后也到了来年春天,那时再大军齐发去直捣关中。


刘裕的作战计划兵分三路:


东线:总督前锋诸军的王仲德承担了最艰难的方向,北上经过北魏的河南防区入黄河。


朱超石率领一支别军去夺北魏的前哨据点阳城(今山东聊城东南),王仲德则亲自率军兵向北魏的兖州刺史治所,河南的最关键重镇滑台(今河南滑县)。



刘裕的东线之所以要得罪北魏,是因为他要开通当年桓温第三次北伐的桓公渎故道进入黄河。(以冀州刺史王仲德督前锋诸军,开钜野入河)



为了保证这条河道的畅通,需要得罪北魏。


所以这一路最凶险,因为后台太强。


中线方面:沈林子和刘遵考从彭城出发溯汴水前行,沿路收复汴水沿线并开通当年桓温命袁真死活没打开的石门水口,开通这条通黄河道。(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将水军出石门,自汴入河)


西线方面:檀道济、王镇恶自寿春地区率步军,走颖水河道直指许昌洛阳。(丁巳,裕发建康,遣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将步军自淮、淝向许、洛)



刘裕还有一路安排,是沈田子和傅弘之自襄阳战区出发攻打武关。(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趋武关)


这一路纯是让后秦分兵的诱饵,所以在中原未定前并没有出发。


看完分兵线路图,我们分析下人员结构。


先说东路的王仲德,晚渡北人,太原祁县人,自称王允之弟、幽州刺史王懋的七世孙。


淝水之战那年,王仲德十七岁,他跟他哥王元德在苻坚现眼后也造反了,但被老妖精慕容垂击沉,王仲德重伤后跟哥哥王元德渡黄河到滑台,跟了和慕容垂撕破脸的丁零部翟辽。


几年后王仲德看出来翟辽没戏了,南归东晋。


太原王氏这时候在江左正是百年显贵之极,王仲德投奔了同宗的王愉(王坦之子)。


但南方的太原王氏此时根本不搭理这种来路不明的同宗,王愉认为这是个假冒的亲戚,于是王仲德兄弟俩又投了桓玄。


桓玄代晋后,王元德是刘裕重点拉拢的对象,命他暗杀桓玄。(元德果敢有智略,武帝甚知之,告以义举,使于都下袭玄)


结果在建康做内应的王氏兄弟由于刘迈走露了风声被通缉,王元德被杀,王仲德跑路成功。


刘裕杀入建康后,王仲德作为被刘裕亲自拉拢的心腹,成为了刘裕的中兵参军。


刘裕伐南燕,王仲德担任北伐前锋,前后打了二十多场大小战事,尽皆获胜。(武帝伐广固,仲德为前锋,大小二十余战,每战辄克)


410年,卢循连败何无忌、刘毅,朝局不稳,王仲德发表了稳定人心的关键表态,随后作为剿匪的先锋主力亲自击溃了徐道覆,论功冠于诸将。(及武帝与循战于左里,仲德功冠诸将,封新淦县侯)


偏将朱超石是灭蜀的朱龄石之弟,成分前面我们也说过了,是京口起义的底子。


来看中路,刘遵考是刘裕的族弟,沈林子和他兄弟沈田子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吴兴沈氏出品。


其父沈穆夫在孙恩祸国时代从贼做过前部参军,后来同宗沈预告密,祖父沈警和沈林子四位叔父都被处死,沈林子与兄弟们逃奔山中。


北府军南下剿匪,只有刘裕军纪严明,结果沈林子带着兄弟们向刘裕那自首被刘裕看上,从此收为了心腹。


刘裕灭桓玄的时候,沈氏兄弟是京口起义的元勋,随后哥俩在革命成功后回吴兴给父叔报仇,杀了当年报信的仇人沈预,屠其宗族。


打南燕、卢循、刘毅、司马休之,沈氏兄弟都是重要将领。


再看第三路的檀道济,他是当年起义元勋檀凭之的族人,这些年也是和刘裕出生入死;


西路的傅弘之是刘道规起义时的参军,刘道规此时早已过世,这个傅弘之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弟弟留给自己的政治遗产。


再算上此时看家的朱龄石,刘裕此时的北伐梯队完完全全就是这些年自己带出来的嫡系。


全都具有京口起义的背景。


这里面唯一不是自己人的,是王镇恶。


王镇恶是王猛的孙子,因为生于五月初五,一度被爹妈打算送人,但被王猛拦下,专门赐名“镇恶”。(五月通常称为“毒月”,端午节那天被北方人认为恶月恶日,生下来的男害父,女害母)


前秦崩盘后,王镇恶随叔父王曜归顺了东晋,客居荆州,随后就是默默无闻的二十多年。


直到409年,37岁的,时任天门临澧县县令的王镇恶终于在刘裕灭燕的时候被推荐到刘裕那,面试成功后刘裕感叹王猛之后应该为将,随后安排王镇恶做了身边参谋。(既至与语,甚异焉,因留宿。明旦谓诸佐曰:"镇恶,王猛之孙,所谓将门有将也。"即以为青州治中从事史,行参中军太尉军事,署前部贼曹)


后来王镇恶因为抱对大腿开始进入快车道,从平卢循力战有功,到灭刘毅的时候,王镇恶的才华被彻底展现,带着百船先锋就平了刘毅。


王镇恶身先士卒,身中五箭,直到江陵平定后二十天,刘裕才率大军到达。


这是北伐诸将中,唯一一个没参加过京口起义的革命元勋。


革命这东西啊,参加的年份真的很关键。


差一点都不行!


王镇恶有将才,同时也有着贫寒将领最共通的一个问题,军贪问题很严重。


这其实都不叫个事,因为领导考虑的是局面,你把仗打赢了,把国际影响控制住了,那都是小事。


不过王镇恶的人生结局彻底印证了一个道理:不是自己人,或者说自己人也分层,当你和更近一层的圈里人产生矛盾时,甭管你多大的功劳,杀你就是分分钟的事,眼都不会眨一下。


领导在逻辑推演中,你永远是最先被放弃的那一个。


你的意中人的确是个盖世英雄,但你猜中结局了吗?



北伐前的最后一个参谋会,北府军总司令刘裕同志做出最高指示:各路先锋军的任务是开通进入黄河的航道并攻克洛阳,完成这个战略目标后就全部集结洛阳待命,等我主力军至后再一起兵发潼关。


八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淮河的三路北伐军出发了。


九月,刘裕大军抵达彭城,随后静待汴水和桓公渎的河道开通消息。



王镇恶、檀道济挥军北上后就是一路受降之路,直到新蔡才遇到了抵抗,被檀道济攻城后干掉,不久又顺利拿下许昌。


沈林子那路也相当顺利,攻破仓垣,后秦兖州刺史韦华投降,随后乘胜进占石门。


九月,王仲德率龙骧将军朱牧、宁远将军竺灵秀、严纲等开通了桓温故道率水军进入了黄河,逼近滑台,北魏兖州刺史尉建比较怂,率军弃城北渡黄河。(王仲德水军入河,将逼滑台。魏兖州刺史尉建畏懦,帅众弃城,北渡河)


王仲德进入滑台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我大晋本想用七万匹布帛向魏国借道,没想到魏将自己跑了。(仲德入滑台,宣言曰:晋本欲以布帛七万匹假道于魏,不谓魏之守将弃城遽去)


此时已经来到了拓跋珪之子拓跋嗣时代,面对北魏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南方人挑衅,拓跋嗣不想忍,派叔孙建、公孙表从河内向枋头进军堵住了黄河北上的水道,又亲自带兵渡黄河,在滑台城下杀掉了怂将尉建弃尸于黄河,质问王仲德为何入寇。


王仲德派司马竺和之回答道:“刘太尉派遣征虏将军王仲德从黄河进军洛阳去恢复帝室祖坟,你家守将自己放弃滑台逃走,我军才进入此空城驻扎,我们就要向西行军了,并非要破坏晋魏友谊,你们这是要干啥呀!又是扬战旗,又是擂军鼓,咱都不挑事好不好。(仲德使司马竺和之对曰:“刘太尉使王征虏自河入洛,清扫山陵,非敢为寇於魏也。魏之守将自弃滑台去,王征虏借空城以息兵,行当西引,于晋、魏之好无废也;何必扬旗鸣鼓以曜威乎!)


拓跋嗣又派外交大使叔孙建去彭城质问刘裕,刘裕谦逊道歉道:“洛阳是旧都,现在被羌人占了,我们想修祖坟很多年了,而且羌人还是我朝乱贼垃圾桶,桓氏余孽,司马休之、鲁宗之父子都投奔于此,瞅着就来气。


我们就是想跟您那借条道去抽这帮讨厌鬼,不敢有啥不利两国友谊的举动。(今晋将伐之,欲假道于魏,非敢为不利也)

面对国际第一暴力男的超预期台阶,找回面子的拓跋嗣此时也不愿意和刘裕开战,于是派镇守河内的猛将于栗在黄河北岸筑垒防备东晋,滑台这事两国就暂时搁置了。


拓跋嗣也没张嘴要回滑台,因为要了就撕破脸了,刘裕跟他装孙子的价码就是别提滑台这事了,老刘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后勤之路背后是敌军的城池。



至此,不仅淮河与黄河的联通恢复了,山东方面与中原的联系因为济水的开通也恢复了。


北伐的先锋军也离着洛阳越来越近了。


此时的后秦朝堂上,秦东平公姚绍对姚泓说:晋兵已过许昌,安定孤远,赶紧收缩安定兵力和人口,这样能多出十万精兵来充实关中,我们不至于亡国,此时已危急存亡之秋,早做决定!


左仆射梁喜则说:“齐公姚恢一向有威勇之名,足扛赫连勃勃,没了安定那赫连勃勃很快就会南下关中,不能撤。


亡国之秋,怎么选都是两瓶毒药。


在后秦犹豫这时候,后秦阳城、荥阳全部投降,王镇恶与檀道济已经军至成皋。


镇守洛阳的四弟姚洸找他哥求助,姚泓命越骑校尉阎生率三千骑兵、武卫将军姚益男率一万步兵去协助镇守洛阳,又派二弟镇蒲坂的姚懿渡过黄河驻扎在了陕津做后援。


姚洸的宁朔将军赵玄建议固守金镛城待援耗死晋军。


姚洸的司马姚禹则与赵玄势不两立并和檀道济已经勾搭上了,说坚守是示弱,要主动出击。


姚洸最终派赵玄率一千余人向南守柏谷坞,派石无讳向东戍卫巩城。


很快成皋天险不战而降,檀道济等长驱直入,石无讳逃了回来,赵玄战死,姚禹逃出城投奔檀道济。


十月二十日,檀道济军至洛阳。


十月二十二,姚洸投降。


洛阳拿下后,十月底,建康方面迅速派司空、高密王司马恢之修复拜谒东晋祖宗们的陵墓并设守灵团。(冬十月丙寅,姚泓将姚光以洛阳降。己丑,遣兼司空、高密王恢之修谒五陵)


东都拿下了,陵墓你也修了,刘裕方面在彭城就开始了等待,但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


十二月,憋了一个多月的刘裕派左长史王弘回建康,暗示朝廷给他加九锡。(太尉裕遣左长史王弘还建康,讽朝廷求九锡)


此时总揽朝政的是刘穆之,他这回真的是大意了。


因为改天换地这事得三劝三辞的,收复洛阳这政治符号你都不劝进,后面还哪来那么多借口去推推拉拉!


刘穆之人生中第一次没有默契,没猜到刘裕的动机,没能主动给领导送去九锡的劝进,让领导自己派人送信来了,刘穆之吓的得了病。(时刘穆之掌留任,而旨从北来,穆之由是愧惧发病)


并非是刘裕要对刘穆之下手玩隐诛,因为大量的后勤朝政都需要刘穆之总揽,此时还用的着他,刘裕就是敲打敲打他。


但从刘穆之受到的惊吓程度可以看出来,刘裕其实是个猜忌心极强,手段极狠的人。


除了没有个好爹,刘裕各方面和曹操挺像的。


你刘穆之到底怎么回事!


你是我的人,还是晋的人?


你是没有这政治敏感性,还是不希望我改天换地?


你助我的这些年,是为了做晋的沉船忠臣?还是想做我的开国元勋?


难道你的偶像是荀彧嘛!



刘穆之知道,这颗不信任的种子,就此埋下了。


今后说啥也很难挽回了,因为这个政治站队太关键,自己大意了。


自己的通天大才一旦有一丝不被信任的裂痕出现,那就是深海中潜水艇玻璃的裂痕,随时可能爆仓。


别太关注自己的进步,那都是领导捎带手的事,很多时候看上去极其费劲千头万绪的一个工程,其实就是某个人一句话的事。



他为啥要为你说那一句话呢?他为啥要带你一起往前走呢?


都是人精,肯定是他没了你不行,你和他未来利益高度绑定。



时刻关注你抱着的领导的进步,拥护这种话,一定要多说,总说,挂在嘴边说。


十二月二十九,晋安帝下诏任刘裕为相国、总揽百官、扬州牧,食邑十郡加封宋公,赐九锡,位在诸侯王之上,领征西将军、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


刘裕第一轮推辞不受。


拿下洛阳后,西秦王乞伏炽磐也派使者来拜见刘裕请求击秦自效,刘裕授乞伏炽磐为平西将军、河南公。


老刘面子拉满的同时,后秦的内斗也即将进入高潮阶段。


国家到了这步田地,姚懿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


姚懿的司马孙畅劝姚懿去杀回长安夺帝位,姚懿觉得说的好棒,随后将大量军粮散给了河东地区的胡汉之民收买人心。


左常侍张敞和侍郎左雅都劝他国家已经如此,晋人已经拿下四州,西面贼寇也屯兵了秦凉二州,国家已经危如累卵,现在却散发如此重要的军粮,将来可咋办啊!


姚懿将这伙大局观们打死了!(懿怒,笞杀之)


当年姚懿的逼宫姚弼真的是为了拥护太子吗?


这小子其实预谋很久了,他不是不知道此时国家快完蛋了,但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能够过把皇帝瘾呀!


姚泓听说老二憋不住了于是召叔叔东平公姚绍进宫密议,姚绍道:“姚懿为人卑鄙,见识浅薄,一定是孙畅指使的,现在趁反意未露赶紧把孙畅召进京来,派人去换防接手陕城,我再去潼关调遣指挥诸军。如果孙畅被调回长安,我便派姚懿统领其军去抵抗晋军,如果不来,我马上就讨伐他。


姚泓依计而行,随后刚一调动姚懿那边就直接称帝了。


姚懿下令把匈奴堡的粮食调来蒲阪,被镇将姚成都拒绝,姚懿各种讨好,姚成都忠君不答应。


姚成都向各城传檄文讨伐叛逆姚懿,姚懿那边也发动辖区诸城跟他造反,但除了临晋的几千户之外根本没人响应,前面拿粮食的收买人心都白瞎了。


姚成都击败了临晋叛军后,姚懿手下开始出现反叛,姚绍乘势率军迅速进入蒲阪,逮捕姚懿扑灭了叛乱。


417年正月过年,姚泓接受百官朝贺,结果过年变成了哭丧,君臣相对大哭。(秦主泓朝会百官于前殿,以内外危迫,君臣相泣)


在这个末日气氛下,被扔在安定的姚泓从弟姚恢在赫连勃勃的袭扰下决定不再独卧孤城的当烈士了,率安定居民三万八千户烧城南下奔长安而来,姚恢自称大都督、建义大将军,传檄诸县,自己要进京清君侧。(征北将军齐公恢帅安定镇户三万八千,焚庐舍,自北雍州趋长安,自称大都督、建义大将军,移檄州郡,欲除君侧之恶)


这家让你当成这样,还是我来吧!


扬威将军姜纪率部归降姚恢,建节将军彭完都放弃了阴密逃归长安,姚恢一路如归。


军至新支,姜纪对姚恢说:“朝廷重将和大军都在东方顶住东晋,京师空虚,现在杀回去就一定能拿下!(恢至新支,姜纪说恢曰:“国家重将、大兵皆在东方,京师空虚,公亟引轻兵袭之,必克)


姚恢没同意,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姚谌出战被姚恢击败,长安大震,姚泓最终飞马传旨去调刚刚平完姚懿的叔叔东平公姚绍。


姚恢越走越顺,扶风太守姚俊等人相继归降,最终在灵台(在长安西北八里)才被姚绍诸军截住。



看到了朝廷重兵前来,姚恢叛军开始虚了,大将齐黄等人临阵反水投降,姚恢大战后和三个弟弟被杀。


先是姚懿,后是姚恢,就在后秦同根们相煎何太急的愈演愈烈之时,417年正月,刘裕终于忍不住北上了。


其实416年九月刘裕就能北上了,那是王仲德工程队就已经完成了对桓温故道的疏通,但毕竟走桓公渎需要路过大量北魏防区,黄河对面就是河北,你始终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溜达难免会造成国际争端。



刘裕在等汴水水道的开通。


汴水入黄河往西北面是河内,南面是洛阳,会跟北魏减少很多接触。


但是,开通汴水的工作实在太有难度,刘遵考工程队一度开通了石门水口,但新渠没多久就被冲塌淤塞了。(义熙十三年,刘公西征,又命宁朔将军刘遵考仍此渠而漕之,始有激湍东注,而终山崩壅塞)


上一次石门水道能用时,还是桓温356年时的第二次北伐了。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不仅仅石门水口开不动,甚至连汴水故道此时都长满了树,晋军甚至还有专门的一个小分队去负责砍汴河故道中的树,否则船过不去要搁浅的。(《续述征记》:斜城东三里。晋义熙中,刘公遣周超之自彭城缘汳故沟,斩树穿道七百馀里,以开水路,停薄于此,故兹坞流称矣)


刘裕在刘遵考工程队大干一百天后发现根本没戏,后秦家里头已经打翻天了,自己要是再等下去,赫连勃勃就摘桃了。


刘裕只能选择去正面北魏,走桓温故道北上了。



刘裕坐不住了,受到了后秦内乱鼓舞的洛阳诸军也忍不了了。


这些年在刘裕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教导下,将雄雄一窝的一个个都是李云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决定不等大部队直接西进打丫的去。


第一个李云龙是王镇恶同志。


王镇恶发挥了极强的革命主动意识,率军进军渑池,又派毛德祖袭击后秦弘农太守尹雅据守的蠡吾城,生擒尹雅,王镇恶一猛子直接捅到了潼关。


檀道济、沈林子等部看到老王已经打通了豫西通道,去晚了这功劳就没了,于是从陕城北渡黄河打算去打通豫北通道,攻陷襄邑堡,后秦河北太守薛帛逃奔河东,晋军一路打到蒲坂和匈奴堡(临汾西南)时才遇到了强烈抵抗。(檀道济、沈林子自陕北渡河,拔襄邑堡,秦河北太守薛帛奔河东。又攻秦并州刺史尹昭于蒲阪,不克。别将攻匈奴堡,为姚成都所败)



东晋突击队们疯了以后姚泓又赶紧命西面刚刚灭完火的后秦好叔叔姚绍为太宰、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改封鲁公,命他督武卫将军姚鸾等率步、骑兵共五万人镇潼关,又遣别将姚驴援蒲阪。(使督武卫将军姚鸾等步骑五万守潼关,又遣别将姚驴救蒲阪)


东晋的河东方面军打到蒲坂后人家不投降了,沈林子对檀道济说:“蒲阪城坚兵多,短时间内拿不下来,攻则损耗咱们的家底,围又牵连日久耽误功夫,成鸡肋了,现在王镇恶在潼关势孤力弱,咱还是跟那小子会师合兵打潼关吧,潼关破后蒲坂将不战而降。(沈林子谓檀道济曰:“蒲阪城坚兵多,不可猝拔,攻之伤众,守之引日。王镇恶在潼关,势孤力弱,不如与镇恶合势并力以争潼关;若得之,尹昭不攻自溃矣。”道济从之)


这哥俩割韭菜不成南下去找王镇恶了。


三月,檀道济、沈林子军至潼关,姚绍看到晋军远来随后引军出战打算打个立足未稳,结果却被沈林子暴打了一顿,斩俘数千,姚绍连潼关都没来得及退守最终退到了定城(潼关西三十里,渭水之南)。(三月,道济、林子至潼关。秦鲁公绍引兵出战,道济、林子奋击,大破之,斩获以千数。绍退屯定城)



姚绍对手下说:晋军兵力不多,孤军深入,咱们现在要断他的粮道去,于是派姚鸾顺黄河而下占住了豫西通道的主路,打算断绝晋军的粮道。(谓诸将曰:“道济等兵力不多,悬军深入,不过坚壁以待继援。吾分军绝其粮道,可坐禽也。”乃遣姚鸾屯大路以绝道济粮道)


结果三月初四夜,沈林子率精锐突袭姚鸾大营,阵斩姚鸾及士卒数千人,武装占道项目失败。(丙子夜,沈林子将锐卒袭鸾营,斩鸾,杀其士卒数千人


姚绍又派姚赞驻军黄河口岸打算断晋军水道,结果又被沈林子打秃,后秦河北太守薛帛献河曲(山西芮城县西南,黄河至此折而东流)而降。(绍又遣东平公赞屯河上以断水道;沈林子击之,赞败走,还定城。薛帛据河曲来降)


总之,姚绍占住了定城死活不敢再主动出击,晋军先锋们也在不断的反游击战中夯实了入关前的滩头阵地。



417年三月,刘裕率主力终于走泗水、济水进入了黄河。


黄河此时已是双方国界,但刘裕很谦卑的向北魏提出了借路请求,希望北魏方面不要在黄河沿路添堵。


刘裕的借路请求和姚泓的求救请求同时来到了北魏朝堂。


拓跋嗣大会百官,群臣说:潼关是天险,刘裕的水军根本打不进去,这货肯定是想攻打河北,况且秦和我们是联姻之国(姚兴女送给了拓跋嗣),不能不救,我们应切断黄河航道阻止晋军北上。


崔浩则发表了不同看法:刘裕明显是蓄谋已久的去关中摘桃,如果我们切断黄河,刘裕一怒之下定会向我们进攻,届时我们成了替后秦挨打。


现在北面柔然已经不断侵边了,南边还是不要再得罪大老虎了。不如借给刘裕水道,任其西上,我们出兵东部阻其退路看情况而定。如果刘裕灭秦,我们卖了面子,如果失败,我们的战略威慑也卖了后秦面子。


况且南北风俗不同,就算朝廷放弃恒山以南,刘裕也不会用吴越之众挥师北上。


但主流声音还是说:刘裕西入潼关一定会担心我们断其归路腹背受敌,刘裕要是北上则不会担心秦兵从西面来捣乱,这一定有诈!他的主攻方向就是北上!(议者犹曰:“裕西入关,则恐吾断其后,腹背受敌;北上,则姚氏必不出关助我,其势必声西而实北也)


北魏主流是从国家底线思维出发考虑的,确确实实刘裕出兵后秦的思路不可理解。


自古没有先例。


从没有南方政权把河北并州跨过去然后攻打关中的。


河北和中原之所以合起来叫关东,是因为这是一个整体的,一定是关东整合成一个整体后,才可能往西面进发。


因为水道就算通了,到了三门峡你刘裕的大船照样也过不去了。


黄河的航道到了三门峡后黄河水流突然90度大转向,与此同时还有鬼门、神门、人门三岛突然出现。



所以关中和中原天然是弱联系的。



崔浩则是从刘裕的帝王心术算计的。


此时此刻如果刘裕已经完成了改朝换代,那老刘绝对不会去抢关中的,因为这绝对不是个好选择,拿下来也守不住,倒是北魏此时北面也有边患,往北打才是好选择。


崔浩仅仅是从刘裕的个人进步判断的。


不过北魏主流没错,甚至可以说非常棒!


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必须有底线思维,这说明此时朝政中务实的人占主流,并没有去赌。


国家的存亡之事,绝对不能赌!我永远要往最坏的方向去准备预案!


拓跋嗣命司徒长孙嵩为督山东诸军事,又派振威将军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干,率步、骑兵十万屯军黄河北岸。(嗣乃以司徒长孙嵩督山东诸军事,又遣振威将军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干将步骑十万屯河北岸)


人家北魏没有阻碍你刘裕,就是大兵堵在北岸防着你北上,人家做的没错。


三月初八,刘裕率领水军开进黄河,命左将军向弥为北青州刺史把守入黄河的四渎口。(庚辰,裕引军入河,以左将军向弥为北青州刺史,留戍)


随后就遇到了北魏的贴身紧逼。


刘裕逼不得已的北上走了敏感线路,北魏逼不得已的屯重兵盯着刘裕一路向西。


在双方的逼不得已下,北伐大剧迎来了高潮部分,刘裕这辈子的巅峰代表作,南北朝版本的背水一战,上演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渤海小吏的封建脉络百战


当初刘裕命诸军在洛阳等他,结果417年正月,前锋突击队们就冲出去了。


随后的这段时间都是靠吃后秦的军粮度日。(时伪建威将军、河北太守薛帛先据解县,林子至,驰往袭之,帛弃军奔关中,林子收其兵粮)


两个月过去了,敌粮吃没了,后勤顶不住了,军心堪忧,同志们打算扔了辎重去找刘老大。(初,裕命王镇恶等:“若克洛陽,须大军到俱进。”镇恶等乘利径趋潼关,为秦兵所拒,不得前。久之,乏食,众心疑惧,或欲弃辎重还赴大军)


要是退了,晋军这士气就不好讲了。


更重要的是,刘老大那绝对不好交代,老刘最爱干的就是阵前杀中级干部吓唬人。


哥几个一合计,沈林子手按佩剑咆哮暂时稳住士气,表明我这趟来就是为了领导的进步把命扔在这的!(林子按剑曰···下官受命前驱,誓在尽命,今日之事,自为将军办之!然二三君子,或同业艰难,或荷恩罔极,以此退挠,亦何以见相公旗鼓耶!)



有人表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了,这局面就僵这了,王镇恶等派人飞马请求刘裕支援。


使者们到了刘裕那,刘裕把使者喊道面前打开战船北窗,指着北岸的北魏大军道:我说让他们等我,那几个货不听我话,现在你瞅瞅对岸,我特么怎么派的出军队护送粮草过去!(裕呼使者,开舫北户,指河上魏军以示之曰:“我语令勿进,今轻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军)


领导表态你们自己闯的祸自己平,反正你们违了军令,现眼后我办你!


好在王镇恶祖上是王猛,自己当年流民于豫西通道时在当地多少有些面子,最终王镇恶亲自回到弘农向当地百姓集资,艰难拉来了风投,暂时稳住了军心。(流寓崤、渑之间。尝寄食渑池人李方家;镇恶乃亲至弘农,说谕百姓,百姓竞送义租,军食复振)


至于这兵荒马乱的世道是不是真的有“百姓竞送义租”不好讲,反正王镇恶们饿不着了。



刘裕那边则艰难的拉着船队往西面赶,因为刘裕船大且是逆流而上,这个季节又是北风,所以只能靠纤夫和士兵们拉着船队往西赶。


有时候风大浪急到了将牵绳刮断,船就会被吹到北岸,船上的晋军就全都被魏军干掉了。(军人于南岸牵百丈,风水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辄为魏人所杀略)


你派部队大规模渡河作战吧,你一上岸他就跑,你上船他又回来。(裕遣军击之,裁登岸则走,退则复来)


跟一群大苍蝇一样。


由于北魏始终盯着你,你又得时刻防备他从其他方向偷偷渡河来偷袭你,所以每天还要时刻准备着迎敌,导致了布防的成本大幅度提高。


这也最终逼得刘裕使出了车战的巅峰战法。


四月,刘裕派特种兵七百人,战车一百辆,登上黄河北岸,距河岸百步之处构筑了新月形战阵,河岸为月弦,两端抱住黄河,每战车上置七武士,新月阵布成后阵中竖起了白旗。(夏,四月,裕遣白直队主丁帅仗士七百人、车百乘,渡北岸,去水百馀步,为却月阵,两端抱河,车置七仗士,事毕,使竖一白)


北魏看到了晋军仅仅几百人推着车出来又跑又跳,表示从来没见过,以为是部队文工团来慰问了,于是搁那老老实实的看完了表演。(虏见数百人步牵车上,不解其意,并未动)


却月阵白旗竖起后,朱超石率二千人迅速下船进入了新月阵,携大弩一百张,每战车人增至二十,并在车辕上安置了防箭彭排装甲。(裕先命宁朔将军朱超石戒严,白既举,超石帅二千人驰往赴之,赍大弩百张,一车益二十人,设彭排于辕上)


北魏军这个时候看明白了,闹半天这特么是开辟滩头阵地了。


为避免晋军大规模登岸,魏军开始进攻打算把晋军扼杀在萌芽,朱超石为了避免把魏军吓跑,先是拿小软弓射箭骄敌,北魏军开始大着胆子四面围至。


拓跋嗣听说晋军一个团上岸后迅速派长孙嵩率三万骑兵开始自四面八方冲向了上来打算肉搏攻阵。(嗣又遣南平公托跋嵩三万骑至,遂内薄攻营)



看到魏军主力扑来了,晋军开始大功率的百弩齐发,又在阵内安排了弓兵吊射北魏,但渐渐魏军越来越多,弩兵火力开始压制不住了。(于是百弩俱发,又选善射者丛箭射之,虏众既多,弩不能制)


由于背后是黄河,船也没有马达无法保证上船就跑,对岸的刘裕还拿着大砍刀搁那比划,朱超石们觉得还是跟北魏鬼子们拼的好。


面对越来越多的魏军,朱超石拿出了最后的秘密武器。


上岸前,朱超石带了铁锤和铁槊一千支。



槊这东西发明就是为了造成最大贯穿伤害的,并不像戟那样的还承担砍杀功能。


就是为了捅完人方便拔出来,不至于卡在骨头和铠甲里。



晋军用聪明才智搞出了大炮变种。


朱超石将长槊的杆砍掉,截短为三四尺做成了大铁钉子,命士兵们将这堆大铁钉子架在车子的彭排缝隙中,随后以大锤锤击,人工发射大铁钉子。(超石初行,别赍大锤并千余张槊,乃断槊长三四尺,以锤锤之


效果非常好,一个钉子就能钉死三四人。(一槊辄洞贯三四虏)


魏军看到动不动就三四个人变成了串从阵中飞了出来,场面相当骇人,军心溃散奔逃,留下了大量的攻阵尸体,北魏冀州刺史阿薄干也死于冲阵过程中,魏军败退回畔城(聊城市西)。(魏兵不能当,一时奔溃,死者相积。临陈斩阿薄干,魏人退还畔城)


朱超石随后率宁朔将军胡藩、宁远将军刘荣祖乘胜追击,但又被魏军给围住了,晋军奋战了一整天,杀魏军千余,终于杀退了魏军。(超石率胡籓、刘荣祖等追之,复为虏所围,奋击尽日,杀虏千计,虏乃退走


刘裕随后又派振武将军徐猗之率五千人扑向越骑城,结果也被魏军给围了,晋军长戟结阵对峙,不久朱超石赶来,魏军吓跑了。(高祖又遣振武将军徐猗之五千人向越骑城,虏围猗之,以长戟结阵。超石赴之,未至,悉奔走)


说个题外话,为啥这时候晋军结阵就用长戟而不是槊了呢?


因为戟的重要功能是防御,能卡主敌人,能稳住防守阵型;槊的重要功能是搅乱阵型,冲开缺口。


北魏的情报明显没做到位,当年南燕慕容超自信骑兵天下无敌,结果被刘裕四千辆大车首尾相连顶住,然后车挂布幔防箭,里面出枪扎骑兵。


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却月阵。


当你看到了东晋推车出来后,你就得一级预警了,咋还能看着人家布阵完成呢?


不过此战也侧面说了北魏军的韧性,已经被却月阵打崩了以后,还能在朱超石追击的时候再次围了上来,连战了一整天后才退军。


此战成色极高,无论黄河南北,双方都是铁军。


只能说此时的刘裕已经到了独孤求败的最后境界,不滞于物,草木竹石皆可为剑,永远能因地制宜的给你玩出花来。


刘裕却月阵大胜后,北魏放弃了对晋军的跟踪,刘裕开始开足马力向西赶并于四月下旬开过了北魏接壤的河段来到了洛阳。


西线方向,秦军一直没有放弃断晋军粮道,从河东方向一直往黄河渡口派兵打算断晋军水道,却被沈林子一再击败,一直是关中顶梁柱的姚绍被活活气死,姚赞接替了姚绍后打算立威随后主动出击对战沈林子,但再次被击败。


由于主力到了洛阳,北伐的先锋军们终于吃到了祖国的粮食,伐秦进入了最后阶段。


刘裕来到洛阳后开始寻找绕过定城秦军的方式,派参军戴延之率一支船队溯洛水而上,看看洛水上游有没有戏,与此同时命令荆襄的沈田子和傅弘之所部从武关道进入关中开辟第二战场。

五月底,东晋齐郡太守投降北魏,上书拓跋嗣刘裕现在在洛阳,应该发兵断其归路,可不战而胜。(五月,乙未,齐郡太守王懿降于魏,上书言:“刘裕在洛,宜发兵绝其归路,可不战而克)


拓跋嗣表示认同。(魏主嗣善之)


拓跋嗣命长孙嵩、叔孙建各率精兵备战,如果刘裕再向西部深入,他们则从成皋渡黄河南下,进攻彭城、沛郡;如果刘裕推进很慢,则仍继续在岸上紧紧跟随。(然犹命长孙嵩、叔孙建各简精兵伺裕西过,自成皋济河,南侵彭、沛;若不时过,则引兵随之)


这就是打打嘴炮,后面魏军乖的很,根本没敢南下。


震慑力这东西真挺重要的,刘裕的背水一战打得北魏在他有生之年都不敢正眼南瞧。


戴延之自洛水的探险失败后,七月,刘裕率军到达陕城(三门峡),襄阳方面军沈田子、傅弘之等也率兵于此时打破武关,进驻青泥(蓝田),开辟了第二战场。(秋,七月,太尉裕至陕。沈田子、傅弘之入武关,秦戍将皆委城走。田子等进屯青泥)



姚泓命姚和都在柳城挡住沈田子。


刘裕方面听说沈田子已经打进了关中,于是命他本家兄弟沈林子率部翻山越岭去支援他兄弟,一定要死死钉住关中的滩头阵地!(初,裕以田子等众少,遣沈林子将兵自秦岭往助之)



姚泓在叔叔死后打算御驾亲征了,但又担心已经入关的沈田子,于是亲率最后的主力步、骑兵数万来到青泥打算扫除后患。


沈田子的襄阳方面军本来是疑兵,拢共才一千多人。(田子本为疑兵,所领裁千余人)


这么点人就能打破关中四塞的武关,可见此时后秦已经将全部能调的兵都派去东面的定城战场堵口子了。


沈田子听说姚泓亲征后打算出战,傅弘之因敌众我寡而劝阻。


沈田子最终说服了傅弘之趁秦军刚到营地军阵未成先打一家伙,自己率部为前锋,傅弘之殿后,哥俩这就杀出来了。


在沈田子的封官许愿演讲后,千余晋军敢死队杀了后秦一万多人,姚泓的座驾和衣服以及一大堆御用物品被缴获。(遂帅所领先进,弘之继之。秦兵合围数重。田子抚慰士卒曰:“诸君冒险远来,正求今日之战,死生一决,封侯之业于此在矣!”士卒皆勇跃鼓噪,执短兵奋击,秦兵大败,斩馘万馀级,得其乘舆服御物)


姚泓逃回灞上。


等沈林子的救援小分队紧赶慢赶到了青泥后,发现姚泓的御驾亲征已经被千人敢死队给冲垮了,哥俩随后合兵紧追,关中郡县开始大量的向沈田子暗送秋波。(至则秦兵已败,乃相与追之,关中郡县多潜送款于田子)


八月初二,刘裕军至潼关,命朱超石为河东太守与振武将军徐猗之在河北与薛帛会师共攻蒲阪,但蒲坂依旧是后秦表现最棒的重镇,姚璞与姚和都获得了罕见的胜仗,徐猗之战败身亡,朱超石逃回潼关。


已在潼关苦战半年的王镇恶听说沈家兄弟入关了,功劳马上就没了!


王镇恶决定拼了,决心从水路绕过定城的秦军直接破釜沉舟直奔长安!


王镇恶顿兵定城的时候一直没啥动作,他一直在等渭水水位的上涨和刘裕的大部队到来。


只要刘裕的巨大威慑和牵制到了,他就不再担心绕过定城后会被包饺子!



王镇恶造了一堆“蒙冲小舰”,所谓“蒙冲”有3个特点:


1、以生牛皮蒙背,具有良好的防御性能。


2、船中开弩窗,能够射击和近战攻击。


3、以桨为动力,不用纤夫拉扯。



八月,王镇恶申请自为先锋率水军自渭水直突长安!(王镇恶请帅水军自河入渭以趋长安)


刘裕同意后,王镇恶开始坐着小船一路向西,秦恢武将军姚难自香城引兵向西追王镇恶,姚泓自灞上引兵还屯石桥为援,镇北将军姚强与姚难合兵屯泾水口等着王镇恶。


王镇恶率水军溯渭水而来,由于他的艨艟舰队没有纤夫逆流而上,秦人没见过这种在船内划桨的船,以为神仙来了。(镇恶溯渭而上,乘蒙冲小舰,行船者皆在舰内,秦人见舰进而无行船者,皆惊以为神)


泾渭分明之处,王镇恶派毛德祖进击,大破之,姚强死,姚难奔长安。


八月二十三日凌晨,王镇恶军至渭桥,下令将士们吃完早饭后开始全副武装登岸,最后上岸者斩。(壬戌旦,镇恶至渭桥,令军士食毕,皆持仗登岸,后登者斩)



全军登岸后,王镇恶破釜沉舟的任由舰队随波逐流的被渭水带走。(众既登,渭水迅急,舰皆随流,倏忽不知所在


随后展开战前动员:咱们的家属都在江南,此地为长安北门,离家万里,所有的退路现在都没了,现在战胜则功成名就;不胜,则尸骨不返家乡,没有第三条路了!打好这最后一战吧!


王镇恶随后身先士卒为敢死队长冲在最前面,破釜沉舟的晋军踊跃争先,在渭桥大败姚丕,姚泓率兵救援却被败兵冲散不战自溃,姚泓单人匹马逃回皇宫。王镇恶从平朔门打入了长安,姚泓和姚裕等率数百骑兵逃奔石桥,东平公姚赞听说姚泓战败后紧往长安救援,却已经军心大乱不战自溃


八月二十四,姚泓携妻子儿女、文武百官前往王镇恶大营投降,王镇恶把他们交给属吏关押,随后对长安的六万多户夷汉进行安抚。


刘裕下令将后秦的所有祭祀品、浑天仪、测日的仪器、计程用的记里鼓、指南车等全都送往建康,其余所有金玉珍宝、绫罗绸缎全部犒赏三军。


后秦平原公姚璞、并州刺史尹昭献蒲阪投降;


东平公姚赞率宗室一百余人前往刘裕大营投降,刘裕将其全部杀掉,随后把姚泓快递建康闹市砍头。(东平公赞帅宗族百余人诣裕降,裕皆杀之。送姚泓至建康,斩于市)


刘裕继续了南燕时的操作,灭其国,断其根。


杀南燕皇族时尚能找到理由,因为慕容超玉石俱焚到了最后一刻。


杀后秦宗室,刘裕这活儿干的相当不地道。


羌众十余万口直接吓的西奔陇西,被沈林子一路追击,俘虏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都充实人家陇西去了。(羌众十余万口西奔陇上,沈林子追击至槐里,俘虏万计)


这次灭秦后的第一时间,朝廷方面没让刘裕着急,再次下诏晋宋公刘裕为宋王,增封十郡,刘裕再辞。(诏进宋公爵为王,增封十郡;辞不受)


刘裕打算迁都洛阳,被王仲德劝住:非常之事必然常人难以理解,一旦迁都必然举国震动,现在我们出征一年了,士卒们全都功成思归,迁都之计,此时连讨论都不能讨论啊!(裕议迁都洛陽。谘议参军王仲德曰:“非常之事,固非常人所及,必致骇动。今暴师日久,士卒思归,迁都之计,未可议也)


刘裕由此暂停了迁都的打算。


王仲德说的此时“今暴师日久,士卒思归”,刘裕并没有听进去。


刘裕打算再西征陇西,彻底打通西部中国。


就在刘裕踌躇满志之时,一个不知是喜是忧的消息传来了。


十一月初三,刘裕的“孔明”,参加革命14年以来足兵足食总理万物的刘穆之,死了。


这其实绝绝对对是忧的一件事。


刘裕听说刘穆之的死讯后震惊悲痛,哀嚎惋惜多日。(辛未,刘穆之卒,太尉裕闻之,惊恸哀惋者累日)


之所以悲痛,是因为他意识到,他气吞万里如虎的人生到此为止了。


江左他是再也离不开了。


刘裕本来在做众将的工作,劝大家再添一把火,再努一把力,咱再搏一次,结果刘穆之这一死,刘裕根基大损,开始没有悬念的准备东归。(始,裕欲留长安经略西北,而诸将佐皆久役思归,多不欲留。会穆之卒,裕以根本无托,遂决意东还)


刘穆之其实才是决定南国功业的那个天花板。


之所以说对刘裕是“喜”,在于此时晋军士气已衰。


国都灭了,财宝也都抢了,都恨不得回家封功受赏了。


再打下去,万一死了呢?


财宝白抢了,军功白干了,媳妇孩子也是别人的了。


已经是灭国的功勋了,差不多了,没人再愿意拼了,即便你是军神刘裕,你真的能带着这样一直队伍再打出精气神吗?


杨广要是死在了42岁,他将是汉武式的人物;


刘穆之若是不死,由着你刘裕的性子,你真的能平稳着陆吗?


上一战最后我们捋了一下南方此时的满目疮痍局面。


自399年12月刘裕进入历史舞台后,只有公元406、407、414年三年是没有战事的。


这18年中,主旋律是江东、荆州的互相伤害,重要变量是妖贼集团的无差别自爆,分支剧情是益州谯蜀的割据。



如今又加上了北府军远征关中一整年。


完完全全就是刘穆之在后方拢着这个烂摊子不断给刘裕打强心针。


所以刘穆之的死讯,其实在另一个维度,是保住刘裕不败人生的一件“喜事”。


无论刘穆之是否真的是病死的,其实这个聪明人死的时机恰到好处。


1、站好了最后一班岗,让刘裕如愿以偿的拿下了关中,用一辈子的革命功勋保住了家族的长期饭票;


2、也将后面的所有锅推得一干二净,是他刘裕篡的晋,跟我没关系。


3、更重要的是,刘裕不会让他活过自己的,因为那次政治事件后已经有了裂痕,更因为自己的能力刘裕根本不放心。


当年京口起义的元老们,呵呵,就剩我一个了。


与其等那不体面的结局,此时此刻的戛然而止,对刘裕,对自己,都是最完美的谢幕,最体面的解脱。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渤海小吏的封建脉络百战


user avatar   da-nei-y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沉船这个人对古代军事基本是不懂的,每次主动上门挑衅,结局就是三两下被打脸,然后认怂,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再来,周而复始,继续被打脸。当然,主动认怂、主动认错的态度是一种美德,我们还是要鼓励、褒扬的

上次挑衅别人,也惨遭打脸,主动认怂,暴露了三脚猫的水平,原来是把北魏的魏书和曹魏的魏书混淆了

这次苏沉船又无事可做了,毕竟船神超过1300个回答就是这么来的,不愧是知乎上班族。不过这次船神学乖了,把我链接里的内容,改几个字,然后反过来喷我。要知道我链接里内容的观点就是刘裕灭南燕是在冒险,内容差不多,拍什么砖?拍观点一样的砖吗?

刘裕要进攻南燕,慕容超部将公孙五楼进言三策;上策是先占据大岘山驻守挫敌锐气,后派精骑断敌粮道聚而围歼;中策是坚壁清野;下策是让敌人进入大岘山,然后应敌。那这三策是否真的如史料记载那样为上策最优呢?

首先中策绝不可行,南燕是小国,西北有北魏,西南有后秦,坚壁清野就如饮鸩止渴,损耗太大,一旦实行就同亡国无异,公孙五楼也很难保证刘裕之后北魏后秦不蠢蠢欲动,而且正如慕容超所言【非可卒芟】时间上来不及。下策固守临朐是否真的最差呢?岳飞说过【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从战事的发展来看,谁都不能保证下策是最差的。最后关于上策,驻守大岘山然后派骑兵沿海抄粮道,可你能抄,刘裕也能沿海抄入。当然驻守大岘山毫无疑问是防守成本最低的方式,固守临朐开战的风险毕竟大于驻守大岘山。

慕容超不采纳上策的原因是什么呢?猜测如下:首先慕容超作为上代燕王慕容德之侄而继位,能否得到众大臣支持是个疑问;其次慕容德堂弟慕容钟,将领慕容法,慕容凝,以及段宏等作为地方大员而分别发动叛乱逃亡,可见地方将领的忠诚度成问题。这两种原因结合起来就分析如下:慕容超不采纳上策是否担心如果御敌于大岘山外,军权外放是否会久必生变,地方将领叛乱,而固守岘内则能够把军权握在自己的手上。

再来看刘裕,从时间表估计刘裕五月在下邳到六月初九后在临朐大破慕容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从距离来看下邳到临朐约有七百里的距离,以【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计算不过约合二十余日的行程。再看王懿传中王懿作为前锋向广固进军时经历【大小二十余战】。可见在刘裕较慢的行军速度的原因是慕容超并非单纯地放刘裕进入大岘山,而是派小股军队骚扰过刘裕。

刘裕所言【我揣之熟矣。鲜卑贪,不及远计】,后世附会的可能性更大,刘裕的想法万一出现意外怎么办?万一慕容超的某个部将违背命令私自派兵固守呢?就像西晋灭吴时晋将王浚遇到【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的意外情况。战场上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刘裕不过是在赌慕容超不在大岘山阻拦自己,入岘后居然【举手指天曰:吾事济矣】!可见是庆幸上天眷顾自己。

评价:任何人采纳和实行策略都有自己的顾忌,所谓决策到底是英明还是愚笨,只能是事后诸葛亮的判决。由于过去多次发生地方叛乱以致慕容超有自己的顾虑,而刘裕入岘也是一次冒险的军事行动,【举手指天】向上天赌运而已,谈不上有多么高的先见之明。

-----------------------------------------------------------------------------------------------------------------------------

谢邀。南朝刘宋史比较冷门,对于刘裕军事才能比较熟悉和了解的,在网上,除了天涯的总麦加老师外,很可能就只有我了。而刘裕军事才能和每一战的水分黑点,我在2015年4月就全部都扒过,全文差不多近4万字,字数太多,就节选部分内容谈论,原贴地址

即使刨去宋书的水分,刘裕的军事才能还是能够气吞万里如虎


不过题主的这问题有毒啊,刘裕之前的北伐,其他人不谈了,光是桓温和谢玄,都是有成绩的,就是巩固土地的时间,不如刘宋政权长

  • 晋书卷九十八:温军力战,生众乃散......温进至霸上,健以五千人深沟自固,居人皆安堵复业,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 晋书卷七十九:既而安奏苻坚丧败,宜乘其衅会,以玄为前锋都督,率冠军将军桓石虔径造涡颍,经略旧都......兖州既平......又进伐青州,故谓之青州派......三魏皆降。以兖、青、司、豫平,加玄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

---------------------------------------------------------------------------------------------------------------------------

刨刘裕军事才能的水分,就是要刨宋书中的讳败,移花接木,夸大功绩。例如本纪中是如何把他人功劳隐瞒;把他人功劳变成自己的;把他人计谋变成自己的;把接受他人援助隐瞒;把主角被吊打后靠部属或友军援助的事情隐瞒;把主角打仗时做出的蠢事隐瞒;把本方的损失隐瞒;如何夸大对手的兵力;如何回避本方的兵力。

而刨去水分后,刘裕依然气吞万里如虎、势如破竹,就举几个战例,比如刘裕两天行军超过百里,均以寡敌众,三战皆捷,基本平定桓玄的江乘、罗落桥、覆舟山3战

1,404年东晋元兴三年三月 江乘之战(史料在前,分析在中,评价最后,下同)

  • 宋书武帝纪:三年二月己丑朔,乙卯,高祖托以游猎,与无忌等收集义徒......以孟昶为长史,总摄后事;檀凭之为司马。百姓愿从者千余人。三月戊午朔,遇吴甫之于江乘。甫之,玄骁将也,其兵甚锐。高祖躬执长刀,大呼以冲之,众皆披靡,即斩甫之。
  • 晋书刘毅传:裕率毅等至竹里,玄使其将皇甫敷、吴甫之北距义军,遇之于江乘,临阵斩甫之,进至罗落桥,又斩敷首。
  • 晋书桓玄传:遣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北距义军。裕等于江乘与战,临阵斩甫之,进至罗落桥,与敷战,复枭其首。
  • 晋书安帝纪:十二月壬辰,玄篡位,以帝为平固王。辛亥,帝蒙尘于寻阳。三年春二月,帝在寻阳。庚寅夜,涛水入石头,漂杀人户。乙卯,建武将军刘裕帅沛国刘毅、东海何无忌等举义兵。
  • 魏书岛夷刘裕传:毅兄迈时在建业,毅遣周安要之,迈惧而告玄,玄遣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北拒。裕率众宿于竹里,遇甫之于江乘,裕执长刀直入其陈,斩甫之,进至罗落桥,又斩敷首。
  • 宋书刘钟传:义旗将建,高祖版钟为郡主簿。明日,从入京城。将向京邑,高祖命曰:“预是彭沛乡人赴义者,并可依刘主簿。”于是立为义队,恆在左右,连战皆捷。
  • 宋书孟龙符传:早为高祖所知,既克京城,以龙符为建武参军。江乘、罗落、覆舟三战,并有功。
  • 宋书刘道规传:高祖克京城,道规亦以其日与刘毅、孟昶共斩弘,收众济江。进平京邑,玄败走。

从十二月初三桓玄篡位到刘裕等人二月二十七日举义兵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其中刘裕等人二月初一凑成联盟的时间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因此以刘裕为首的义军还不到两千人,但幸亏敌人也不多,连续两战也都是数千人。二月二十九日刘裕统率义军渡过长江,三月初一至江乘遇到桓玄部将吴甫之,身先士卒,于是敌人望风披靡,阵斩吴甫之。在人数不多的战斗中,刘裕又恢复当年的参军本色。其中像刘宋干臣刘钟和刘裕之弟刘道规及在临朐阵亡的孟龙符也参与了进平京师的战斗。


评价:在规模较小,人数不多的战斗中刘裕又使出了看家本领即是身先士卒骁勇善战,在兵力接近的情况下,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2,404年东晋元兴三年三月 罗落桥之战


  • 宋书武帝纪:进至罗落桥,皇甫敷率数千人逆战。宁远将军檀凭之与高祖各御一队,凭之战败见杀,其众退散。高祖进战弥厉,前后奋击,应时摧破,即斩敷首。
  • 晋书安帝纪:三月戊午,刘裕斩玄将吴甫之于江乘,斩皇甫敷于罗落。
  • 晋书檀凭之传:裕将义举也,尝与何无忌、魏咏之同会凭之所。会善相者晋陵韦叟见凭之,大惊曰:卿有急兵之厄,其候不过三四日耳。且深藏以避之,不可轻出。及桓玄将皇甫敷之至罗落桥也,凭之与裕各领一队而战,军败,为敷军所害。赠冀州刺史。

刘裕就在当天于江乘干掉吴甫之后,又率领义军行军五六十里至罗落桥,桓玄部将皇甫敷又率领数千人来迎战。刘裕和檀凭之各组一队与之交战,但檀凭之不幸战败被杀(如果以阴谋论,檀凭之死因可能与鲍嗣相当),而刘裕却愈战愈勇,与前次一样又阵斩皇甫敷。


评价:与前次一样,在双方兵力接近的情况下刘裕又发挥看家本领阵斩皇甫敷。在一天之内先行军数十里大战一场,再行军数十里大战一场,皆以寡敌众阵斩敌将,不禁让人感慨刘裕之悍勇。


3,404年东晋元兴三年三月-四月 覆舟山之战


  • 宋书武帝纪:玄闻敷等并没,愈惧,使桓谦屯东陵口,卞范之屯覆舟山西,众合二万。己未旦,义军食毕,弃其余粮,进至覆舟山东,使丐士张旗帜于山上,以为疑兵;玄又遣武骑将军庾祎之,配以精卒利器,助谦等。高祖躬先士卒以奔之,将士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呼声动天地。时东北风急,因命纵火,烟焰张天,鼓噪之音震京邑。谦等诸军,一时土崩。玄始虽遣军置阵,而走意已决,别使领军将军殷仲文具舟于石头,仍将子侄浮江南走。
  • 晋书何无忌传:初,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也,甚惧。其党曰:刘裕乌合之众,势必无成,愿不以为虑。玄曰:刘裕勇冠三军,当今无敌。
  • 晋书安帝纪:三月戊午,刘裕斩玄将吴甫之于江乘,斩皇甫敷于罗落。己未,玄众溃而逃。庚申,刘裕置留台,具百官。壬戌,桓玄司徒王谧推刘裕行镇军将军、徐州刺史、都督扬徐兗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假节。
  • 晋书桓玄传:玄愈忿惧,使桓谦、何澹之屯东陵,卞范之屯覆舟山西,众合二万,以距义军。裕至蒋山,使羸弱贯油帔登山,分张旗帜,数道并前。玄侦侯还云:“裕军四塞,不知多少。”玄益忧惶,遣武卫将军庾颐之配以精卒,副援诸军。于时东北风急,义军放火,烟尘张天,鼓噪之音震骇京邑。刘裕执钺麾而进,谦等诸军一时奔溃。玄率亲信数千人声言赴战,遂将其子升、兄子浚出南掖门,西至石头,使殷仲文具船,相与南奔。
  • 晋书刘毅传:玄大惧,使桓谦、何澹之屯覆舟山。毅等军至蒋山,裕使羸弱登山,多张旗帜,玄不之测,益以危惧。谦等士卒多北府人,素慑伏裕,莫敢出斗。裕与毅等分为数队,进突谦阵,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时东北风急,义军放火,烟尘张天,鼓噪之音震骇京邑,谦等诸军一时奔散。
  • 宋书刘钟传:明日,桓谦屯于东陵,卞范之屯覆舟山西,高祖疑贼有伏兵,顾视左右,正见钟,谓之曰:此山下当有伏兵,卿可率部下稍往扑之。钟应声驰进,果有伏兵数百,一时奔走。桓玄西奔,其夕,高祖止桓谦故营,遣钟宿据东府,转镇军参军督护。
  • 魏书岛夷刘裕传:玄使桓谦屯东陵,卞范之屯覆舟山西,裕又破之。

结合诸传此战过程分析如下:在三月初一的江乘和罗落桥两战后,桓玄对于迫近的刘裕【勇冠三军】日益感到恐惧,于是让桓谦驻军东陵口,而卞范之驻军在覆舟山西面,总共约两万人。三月初二早晨,刘裕率领的义军饱食完后,抛弃余粮进军至覆舟山东面的蒋山,先派遣刘钟赶走山下卞范之的伏兵,然后让义军中的老弱乞丐登上蒋山布满旗帜,做出军队有很多的样子,桓玄得知后派遣庾祎之增援诸军。开战时恰好东北风急,于是义军先放火导致烟尘四起,再加上桓谦等人的士兵多为北府兵不愿与刘裕等开战,因此义军顺势杀进桓谦阵中,猛烈进攻皆死战,桓谦等人就崩溃了。桓玄带着数千人以出战的借口出城乘船南逃。


宋书武帝纪混淆了义军的放火时间以及桓谦士兵多为北府旧人而持观望的因素。但撇开这些,刘裕的表现依然相当可圈可点,疑兵计,火计,奋勇当先都俱全了。三月初一,刘裕在江乘和罗落桥分别将桓玄将领吴甫之和皇甫敷斩首。初二在覆舟山桓玄的徒众一击而溃。初三,刘裕就整顿京师机构了。两天百里三战,刘裕可谓神速。


评价:哪怕刨去宋书武帝纪润色吹嘘的水分,也不得不感叹刘裕两天行军超过百里,三战皆捷,皆以寡敌众一击而溃,真可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刘裕北伐后秦,是分好几路的。刘裕虽然是总指挥,但基本上是居中调度,只不过很多部将拖了刘裕后退,比如王镇恶。而刘裕北伐能够成功,后秦政局不稳、内患频繁也是客观有利因素


  • 宋书王镇恶:初,高祖与镇恶等期,若克洛阳,须大军至,未可轻前。既而镇恶等径向潼关,为绍所拒不得进,而军又乏食,驰告高祖,求遣粮援。时高祖沿河,索虏屯据河岸,军不得前。高祖呼所遣人开舫北户,指河上虏示之曰:我语令勿进,而轻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军?镇恶既得义租,绍又病死,伪抚军姚赞代绍守险,众力犹盛。高祖至湖城,赞引退。

王镇恶在潼关遇堵又缺粮,还要向刘裕求援,直到刘裕亲自到湖城,才得以占领潼关。相反刘裕本人面对北魏的干涉,在河曲之战却打的有声有色。为了防止极小一部分北魏粉丝说宋书水分大,吹刘裕,那么就只用北齐魏收编写的魏书

东晋政权如此孱弱,为什么还能存在一个多世纪? - 大内义兴的回答


  • 魏书太宗纪:二年春二月丙午......德宗谯王司马文思遣使王良诣阙上书,请军讨刘裕。诏司徒长孙嵩率诸军邀击刘裕,战于畔城,更有负捷。帝诏止诸军,不克。夏四月丁未,榆山丁零翟蜀率营部遣使通刘裕。
  • 魏书长孙嵩传:晋将刘裕之伐姚泓,太宗假嵩节,督山东诸军事,传诣平原,缘河北岸,列军次于畔城。军颇失利。诏假裕道,裕于舟中望嵩麾盖,遗以酃酒及江南食物,嵩皆送京师。诏嵩厚答之。又敕简精兵为战备,若裕西过者,便率精锐南出彭沛,如不时过,但引军随之。彼至崤陕间,必与姚泓相持,一死一伤,众力疲弊。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裕首可不战而悬。于是叔孙建等寻河趣洛。遂入关。嵩与建等自成皋南济,晋诸屯戍皆望尘奔溃,裕克长安,嵩乃班师。
  • 魏书崔浩传:太宗遂从群议,遣长孙嵩发兵拒之,战于畔城,为裕将朱超石所败,师人多伤。太宗闻之,恨不用浩计。
  • 魏书僭晋司马睿传:二年,太宗遣长孙道生、娥清破其将朱超石于石河,擒骑将杨丰,斩首千七百余级。

刘裕北伐后秦,北魏挑衅,结果被刘裕一顿却月阵吊打。战后,被抽一顿的北魏太宗皇帝学乖了,于是自欺欺人地下了【诏假裕道】,让长孙嵩和刘裕互换礼物,静观刘裕灭秦。等刘裕走后,长孙嵩的侄子长孙道生,才敢再次出手,击破刘裕部的朱超石部

--------------------------------------------------------------------------------------------------------------------------

盘点一下刘裕的对手

孙恩作为五斗米教的教主虽无大才,但能以宗教惑人,以至人数众多,当刘裕只是刘牢之参军时便仅以千余人与之交战,虽有时因兵少遇到困境,但更多的是屡次凭借骁勇痛击孙恩,当刘裕成为建武将军时有数千人时便能追打孙恩,直到孙恩投海自尽。


桓玄为父桓温所累,早年被晋廷所戒而不得志,一旦得机,便翻然翱翔不可复制,扫灭群雄夺权篡位,被李世民称为【聪明夙智,有奇才远略】。可就是这么一位【文武奇才】听闻刘裕起义,畏惧道【刘裕勇冠三军,当今无敌】。两天里在江乘、罗落桥、覆舟山三战中以气吞万里如虎之势打的桓玄【浮江南走】逃离建康,一蹶不振。


南燕慕容超横跨青徐雄踞山东,但历经慕容钟、慕容法、慕容凝等叛乱,国力已经大为削弱。可刘裕面对这样的对手却经历了成为高级将领后最为艰辛的战役,先是赌运入岘,然后在临朐城外与慕容超苦战数日而不决,依靠胡籓献策奇袭临朐才获胜,最后广固围城八个月付出【死没者亦众】的代价才破城。


孙恩的继任者卢循、徐道覆乘刘裕灭燕之际以号称十万之众进逼建康,举朝惊恐,唯刘裕等少数人坚定抗战。在建康保卫战中刘裕以寡敌众,虽有中计的拙劣表现,及风暴的运气,但仍督促众将以猛烈之势击退卢循等人。随后刘裕又在雷池、左里两场追击战中展现了指挥水战的卓越能力,取得了对孙恩卢循民乱的决定性胜利。


刘毅【雄才大志,厚自矜许,朝士素望者多归之】,可刘裕亲征江陵,以教王镇恶诸策并令之先行,十余日便告平定,刘毅自缢而亡。司马休之【颇得江汉人心】,与鲁宗之父子据守江夏口,刘裕率众击之渡江登堤而战,一度受阻,女婿徐逵之战亡,但刘裕毫无退缩之心,欲【自被甲登岸】,激励将士,一击而灭,司马休之等奔走后秦。


后秦虽然握有大半个中原,坐拥洛阳长安两京,但【内外危迫】,姚懿、姚恢相继叛乱。刘裕遣王镇恶和檀道济攻之,本以为轻松之极,可没想到已从大漠而来占据冀幽并之地的未来庞然大物北魏横插一脚,遣师【屯据河岸】,让刘裕本部【军不得前】,于是在河畔之战,刘裕以【却月阵】把魏军痛揍一顿,在【军颇失利】【师人多伤】后,托跋嗣不得不自欺欺人【诏假裕道】坐视刘裕灭秦。


盘点刘裕的对手以后,刘裕的军事才华上的真正主观黑点有3


1,在灭南燕的过程中临朐野战僵持不下,而围攻广固花费时间长,造成士兵重大伤亡;

2,建康保卫战有中计的表现,导致己方一度陷入被动局面;

3,平司马休之渡江进攻一度受阻,女婿阵亡。


而其余诸如武帝纪隐瞒他人救助参与和献策的功劳;早年作为低级军官兵少行险陷入困境;有些对手实力不强或者他国政局不稳;亲战次数过少或者有些战役虽然亲征但军事行动都由他人完成;战争当中有几次运气等等,但这些均不能说明刘裕的军事才华在主观上有缺陷。

---------------------------------------------------------------------------------------------------------------------------

简论刘裕一生的战争生涯

刘裕早年事迹不显,按照魏书岛夷传,刘裕的祖先【不知所出】,甚至可能【本姓项】。而职业不过【卖履为业】,文化水准是【仅识文字】,因此刘裕当兵后极有可能是从大头兵做起,然后凭借能够骁勇善战又识点文字,逐渐被孙无终看重成为司马,但刘裕真正的发迹是直到三十六周岁时遇上孙恩之乱被提拔为刘牢之的参军。


如果没有这次机遇,刘裕这辈子极有可能便就此磨灭下去。对比下东吴武烈皇帝孙坚37岁逝去,30出头就成为了长沙太守和乌程侯,刘裕可谓大器晚成。但之后刘裕就凭借孙恩的东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凭借战功一步步成为建武将军,车骑将军,乃至大将军,最终以卖鞋郎出身成就帝王之业。


征战十八年据有三分天下之其二(要是从404年刘裕作为盟主讨伐桓玄时算起只有十三年)。以出身和十余年征战效率来看可谓速度极快。在所有的史料中刘裕的征战生涯从来没有败仗记载(守卫句章要是没有刘敬宣援助的话铁定要败亡),也没有任何记载因为作战困难而想要撤退逃跑的打算。


此外,刘裕就连在战场上纳取部属献策的记载也不多,基本上每次作战都由自己策划定计,而有记载的两次献策的都是武官而非谋士。从史料可以发现刘裕的部属中以武官居多,而谋士极少,刘穆之作为刘裕的谋主却以权谋见长,而非军谋,这种现象和恐怕和刘裕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


宋书武帝纪里有记载的刘裕初战是从被刘牢之借调其麾下当参军时,只可惜任务只是当一个斥候大队长领着数十人去侦察敌情,但不幸地被发现并遭到围困,幸得刘敬宣相救,这场战斗可以看成是刘裕早年征战的一个缩影。


刘裕早年在官微兵少的情况下为了军功升职经常冒险,多次以寡敌众,甚至遭遇困境,如在守卫句章时仅以千人遇贼寇上万人围困,得到刘敬宣相助转危为安,可以说刘敬宣就是刘裕早年征战生涯的贵人。


因此军职低而士兵少,决定了刘裕早年的用兵特点:用兵行险,以寡敌众,作战骁勇。哪怕成为建武将军后,讨伐桓玄三战皆是以寡敌众,身先士卒。以至于桓玄畏惧道【刘裕勇冠三军,当今无敌】。


当然刘裕成为高级将领后,讨伐桓玄的三战成为刘裕最后的身先士卒(平定司马休之想亲战但被部下劝阻)。随着桓玄被剿灭,作为讨伐盟主的刘裕的军职也逐渐水涨船高,终于成为能够开府的车骑将军,至此刘裕才能成为灭国等级的战争的发起人,如平定刘毅司马之乱,剿灭卢循民变,灭南燕后秦之国等。


在这些战役中,剿卢循、灭南燕、平司马中的一些决定性的重大会战都由刘裕亲自指挥。而平刘毅,刘裕就指导了王镇恶作战方针,军事行动则由王镇恶完成,灭后秦时刘裕本人在黄河沿岸被北魏所挡,基本没有参与,灭秦大业由王镇恶、檀道济完成,但却反而成全了一场由刘裕本人亲自指挥的震古烁今的河畔之战。


值得注意的是,刘裕与其他掌控北府兵的将领有很大区别,谢玄虽创立北府兵,但他出身高门,而刘牢之、孙无终等人加入后受谢玄提拔,直接身居高位。而以刘裕的出身和年龄,正好错过了刘牢之那批人的快车,估计只能从北府大头兵做起,可以说刘裕正是造就北府辉煌的无数北府士兵的佼佼者,刘裕的脱颖而出不是依靠北府兵,而是刘裕铸就了北府兵的最高辉煌。


刘裕从一个大头兵变成一员骁勇善战的勇将,再从偶有谋略的高级将领逐渐变成能够自己规划定策的军事统帅,乃至终成拥有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宋武帝,诠释如何小兵成长为皇帝的传奇一生


正是因为从基层做起的经历,刘裕积累了丰富军事经验,创造了如何把步兵、车兵、弓兵等多兵种协调结合起来克制北方重骑兵的战术,在河畔之战用【却月阵】以少胜多大败北魏重骑兵(当然,却月阵有宋书不科学的吹嘘和水分存在),达到了其军事指挥艺术的巅峰。


此外,刘裕在与孙恩卢循交战中经常水战,并屡次战而胜之,体现了刘裕水陆全面的兵种作战能力。因此即使刘裕在主观上有灭燕僵持时间长伤亡大、建康保卫战时中计、平司马一度受阻等几处黑点,刘裕仍旧称得上是一位极其优秀,拥有高超指挥艺术的军事统帅。

----------------------------------------------------------------------------------------------------------------------------

刨去宋书的润色吹嘘隐瞒,列举能够在主观上成为刘裕军事能力的大小优点

1,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刘裕打过败仗(守卫句章要是没有刘敬宣援助的话铁定要败亡)。

2,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刘裕因为作战困难或者意志不坚定而想要撤退逃跑的打算。

3,刘裕基本上每次作战都由自己规划定策,纳谏不多。

4,刘裕善于以寡敌众,甚至通过冒险来获得胜利。

5,刘裕早年作战往往激励将士,身先士卒,骁勇善战,其勇冠三军使敌人感到畏惧。

6,刘裕善于长途奔袭和数天数旬数月连续作战的能力,如讨伐孙恩、卢循、桓玄。

7,刘裕创造了把步兵、车兵、弓兵等多兵种协调结合起来克制北方重骑兵的战术。

8,刘裕在与孙恩卢循交战中显示出擅长水战的能力,体现了刘裕水陆全面的作战能力。

7,刘裕守卫海盐时想出用木马计诱敌攻城,大破贼军基本成功。

9,刘裕在海盐追击战时想出过拿战友当鱼饵(鲍嗣战死)去诱惑敌军的谋略,可惜自方兵力太少而仅是击退对手。

10,刘裕在覆舟山之战利用老弱在蒋山分张旗帜,制造疑兵,成功骗取对手。

11,刘裕在提前判断出巨蔑水的重要性,派孟龙符提前占领,击退燕军,抢占先机。

12,刘裕在围城广固时通过降臣瓦解燕军军心,并利用降臣张纲制造攻城器具破城。

13,刘裕在雷池之战中通过判断方向水流,预先设伏,烧毁卢循船只,大获全胜。

14,刘裕在平定刘毅叛乱中,指导王镇恶作战方针,王镇恶以此十余天平定刘毅。

15,刘裕在河畔之战以却月阵大败北魏重骑兵,成就军事指挥艺术的巅峰。


刨去宋书的润色吹嘘隐瞒列举能够在主观上成为刘裕军事能力的大小黑点,按照时间顺序列举如下。当然,有些列举的黑点实在是为了凑数,自己也看不下去了


1,刘裕早年在防卫句章陷入困境时有刘敬宣援救,但宋书武帝纪回避隐瞒了(如果没有刘敬宣恐怕就没有未来的气吞万里如虎了)。

2,宋书武帝纪多次夸大刘裕早年的征战生涯的贡献。如最初的吴地之战,句章之战等。

3,刘裕早年作为像司马和参军这样的低级军官在战场上又多次冒险的行为,如在句章、海盐几次导致自己陷入困境。

4,刘裕在成为建武将军后的首战郁洲之战有刘敬宣的参与,甚至主将也可能是刘敬宣,但宋书武帝纪回避隐瞒了。

5,临朐城外野战的实际情况是刘裕和慕容超苦战至少数日而不决,而宋书武帝纪模糊了交战的时间长短,让人误以为在一天内结束的。

6,刘裕在攻破广固外城时部下军纪不严有屠杀的行为,导致围攻广固内城遇到坚定的抵抗。

7,刘裕在广固之战围城至少七个月,造成了重大兵力伤亡,以至于让后面保卫建康时陷入兵少的境地,而宋书武帝纪轻描淡写。

8,刘裕围攻广固时宋书武帝纪吹嘘刘裕在刘穆之面前断言后秦吓唬自己,不会派援兵。可实际上后秦却真派了步骑一万来援救,只不过后秦后方失火,被姚兴强行追回。

9,建康保卫战时刘裕在石头城中了卢循的调兵之战,而宋书武帝纪又是模糊处理。

10,平定刘毅叛乱之战基本上靠王镇恶完成的,刘裕仅指导了方针。

11,平定司马休之叛乱之战时刘裕指挥作战一度让先锋部队陷入危局,自己的女婿徐逵之也阵亡。

12,灭后秦之战基本上靠王镇恶和檀道济等人完成,刘裕就指挥了河曲-畔城之战。

13,与其他一些名将相比,刘裕的亲战次数过少。

14,宋书武帝纪两次刻意隐瞒了刘裕部属献计的记载,如胡籓在临朐献奇袭临朐之策,虞丘进在建康保卫战中献石头城建栅栏之策。

15,刘裕在平定刘毅和司马休之叛乱时对手实力都不强,而灭南燕时南燕遭遇过多次叛乱,灭后秦时后秦政局混乱。

16,刘裕在获胜因素有运气的成分,比如灭燕时通过大岘山靠赌运,在建康保卫战卢循进攻石头城栅栏时遇到暴风,雷池之战时风向和水流方向对刘裕有利。


总共16个黑点,比起某同样被誉为武帝的逃命流军事家来说,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这黑点不仅少太多,而且有些只是似是而非。可以说刘裕在军事才能上被真正认为是黑点的地方并不多


1,防守句章时,刘裕只有一县之地,实在官小兵少,撞上万人围困靠刘敬宣相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2,本纪虽然夸大贡献,但不能因为本纪夸大贡献就能够指责刘裕用兵有黑点。

7,广固围城造成伤亡巨大,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古代攻城困难,何况广固作为南燕都城自然城坚,孙子也曰【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历史上很多名将都遇到过攻城困难的状况。

11,12,13其实是一回事,并非由刘裕亲自完成战役或者亲战次数过少并不能指责刘裕在军事指挥上存在问题,亲战次数少而成就大,说明效率高,能二十仗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五十仗呢?何况其他人打仗次数多或许是上次打仗留下后遗症,效果不好,老打败仗也说不定呢。

14,虽然宋书武帝纪隐瞒了献策之人,但纳计并不能指责刘裕的军事才能,何况在刘裕一生征战中有记载的纳计也就两次,其余都靠自己想办法。

15,刘毅和司马休之或许不强,南燕和后秦的确政局不稳,但有谁说过对手必须强必须稳才能进攻,孙子曰【兵之形,避实而击虚】,何况刘裕又不是【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的宋襄公。

16,运气对于任何一位成就帝王之业的雄杰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相比某逃命军事家九次逃命成功,刘裕的运气实在是少之又少。


因此刨去一些似是而非的地方,列举能够在主观上真正成为刘裕军事能力的5个黑点


1,刘裕在早年征战中不顾兵少多次冒险,导致自己几次陷入僵持和困境。

2,南燕灭国前有过多次叛乱,国力已经削弱,但刘裕在灭南燕的过程中临朐野战数日僵持不下,而围攻广固花费时间长达八个月,造成士兵重大伤亡。

3,刘裕在建康保卫战有中计的表现,但后果并不严重。

4,刘裕在平定司马休之叛乱时在指挥渡江进攻时一度受阻,女婿徐逵之等人阵亡,但影响也不大,最后还是靠刘裕激励将士平推过去。

5,刘裕亲战次数与某些名将比起来较少,如在建康赶跑桓玄后,平定江陵并非由刘裕完成,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刘裕虽是盟主,但还是讨伐联军中的一支,无法完全支配所有的军事行动。而到了平卢循、灭后秦时刘裕已经是大将军,一些军事行动又不需要刘裕亲力亲为。


简评刘裕的用兵艺术特点,以及一些不足之处


在刘裕的征战生涯中从无败仗记录,由于意志坚定,也从无撤退、逃跑的打算。早年骁勇善战,经常行险并身先士卒,善于以寡敌众,遭遇困境时会利用计谋改善局面。而随着刘裕地位的上升,能够指挥的军队增加,能够开始运用兵团作战,并通过巧妙的战术来击败对手。由于刘裕出身寒微,部属中谋士少,武人居多,因此刘裕基本上自己定策规划作战,并善于运用部将的主观能动性获取战争的胜利,所以一些战役由部将完成。


此外刘裕几乎拥有全兵种的作战能力,不仅善于陆战,而且善于水战。并以平生积累的经验,能够创造协调步兵、车兵、弓兵等多兵种的战术,用来克制北方重骑兵。可以说刘裕在中小规模作战的军事指挥能力达到了如臂使指、炉火纯青的地步,而河畔之战就是刘裕军事指挥艺术的巅峰之作。当然刘裕的大兵团指挥作战的经历较少,在这方面有所欠缺(这是绝大部分名将所欠缺的,后来被通信科技解决),在灭燕之役出现过僵持和被动局面,是为不足之处。

-----------------------------------------------------------------------------------------------------------------------------

PS:说一下河畔之战和却月阵的水分


首先是宋书混淆了兵力对比,长孙嵩率山东诸军,以一军五千人计算,诸军约合两万,朱超石传又提及长孙嵩有三万人,也就是说魏军最多三万。再来看晋军,其中却月阵近三千人,朱超石追击时又带着四千多人,徐猗之又有五千人,加上刘裕本部军队,总共差不多两万人。双方兵力大体成2:3,魏军对于晋军呈1.5倍的优势。此外魏军骑兵冲晋军阵线时面对的一百辆战车所列成数百米战线也不足以让三万人齐上,因此在却月阵的正面冲锋时应该只有数千魏骑。


其次,宋书描写的却月阵比较夸张,比如下面这段史料


  • 宋书朱超石传:超石初行,别赍大锤并千余张槊,乃断槊长三四尺,以锤锤之,一槊辄洞贯三四虏,虏众不能当,一时奔溃。

根据这段史料,一根长槊可以贯穿三四个人这看上去很神奇,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太可能。首先长槊射的距离近,则力量不足,无法穿透那么多人,何况还有马。如果射的远,那么抛物线飞抵目标区时,已呈下坠状态,射穿一人差不多就钉在地上了。当然从概率上来说,不排除某些根长槊能够洞穿三四人。因此,宋书在这段使用了文人式的夸张描写。


所以布置却月阵的首要条件:1是没有防御死角的战线;2是铺天盖地,不计经济成本的箭矢,3是长槊的威慑力。在刘裕用却月阵杀退魏骑兵冲锋后,命令其后朱超石和徐猗之的追击却更为重要,晋军的参与人数远超过布却月阵的人数。朱超石和徐猗之等约万人规模的军队依靠【长戟结阵】连续击败包围的魏骑,并顺势占领黄河北岸的蒲坂津,可见追击战也是获胜的关键。


河畔之战即使有宋书不合科学逻辑的吹嘘,仍然称得上是刘裕军事指挥艺术的巅峰之作。正是依靠刘裕在黄河渡船上的指挥,无论是摆却月阵,还是后面的追击战,都是由刘裕亲自下的命令,称得上是如臂使指。刘裕先以心理战如愿让魏骑冲阵,然后用车兵、弓兵等组成的却月阵摧垮魏骑冲阵,最后在追击战中以戟阵成功克制了小规模的魏骑包围,占领黄河北岸的蒲坂津,取得了一场完胜,顺利达成了自己的战略和战术目的。


虽然河畔之战的兵力对比不像宋书吹嘘的那样夸张呈1:10的比例,而是大约2:3的比例。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会战,如坎尼会战,奥斯特里茨战役强弱双方兵力对比几乎都是呈2:3的比例。而河畔之战双方兵力相加近5万,从兵力规模上来看,为中等规模,但已经超过欧洲三十年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吕岑会战。坎尼会战双方相加不过13万左右,而明朝的萨尔浒之战双方规模也不过15万左右。


因此在与历史上其它一些会战比较后,河畔之战在兵力对比和规模上都符合经典之战的必要因素。

--------------------------------------------------------------------------------------------------------------------

娱乐YY一下刘裕在全中国史的五维能力,如果只算魏晋南北朝人物的话,五维能力还要+3


武力95,刘裕大头兵做起,早年征战靠的就是武勇,桓玄畏惧道:刘裕勇冠三军,当今无敌。

统御94,刘裕的战绩一生不败,拥有水陆全面的兵种作战能力,大兵团作战经验略显不足。

智力88,刘裕早年官微兵少,多次用计战胜对手,后期居中调度也可圈可点,纳计记载较少。

政治90,刘裕政治亮点在官制和军制改革,其余土断,整吏,轻徭薄赋等虽有功,但缺乏新意。

魅力91,刘裕出身寒微,姓刘还是姓项都无法确定,能够成就帝业,魅力自然不低。


user avatar   liu-jia-18-82-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体还可以,开场雷军先自我吐槽了一波“在微博开了一星期的发布会了”



第一个卖点是全息幻彩屏,可见小米也要走颜值+工业设计的路线,而不是只玩跑分了。


接下来则是一些手机的设计细节,比如这个“天使眼”


说这些还蛮让人觉得有新意的,感到了小米不再只是不服跑个分的套路了。

接着就是强调轻薄,感觉是为后面的电池做铺垫啊哈哈:



然后第五代屏幕指纹解锁,其实还是不错的,就是被iQOO直接跟进了第六代技术的发布,亮眼度低一些,但实际使用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军军有开始骚操作,直接放2轮王源的宣传视频:

不得不说,对于粉丝圈来说,这招真的很到位了,也显示去了小米一直以米粉为重的态度。是个加分项。

然后就是到位的尬聊环节,感觉比吴亦凡更让人看着舒服一些啊~

小米这波营销+公关的升级还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女生为主的“汤圆”粉丝群,男生为主的“米粉”粉丝群,交互欢呼。不得不说王源还是实在人啊:


然后跑分没啥意外,安卓旗舰水平


拍照确实小米史上最强,DxO第三其实也很不错了:



对了,补一句,这个系统老化18个月疯狂暗示不卡顿的友商啊:

样张环节,这年头国产安卓的发布会,iPhone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雷军还是厚道,没把明哥的V20拍月亮放上来:

基本同价位无敌了:


电池果然。。。,快充有线无线都不错,PPT魔性啊:




配件到是继续“真香”


说到堆料,加大内存是最简单的之一:



最后:厉害。。

这定价只要供货稳定,肯定是爆款了,确实有些让人意外,对比其他3000价位的手机确实性价比拉满。

关键,关键,就是能不能轻松买到了。

接下来,小米9SE,骁龙712首发,性能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也不错。

摄像头配置在2000档也属于恐怖:

可以说打2000档友商的产品,配置和性价比方面稳稳的:


还有一个对饭圈来说,很有吸引力的杀手锏:


所以看得出,小米这次发布数字旗舰和次旗舰,也算是转型之作,性价比还是不错,但也加入了很多非跑分元素的东西,并且放弃了大电池,追求快充和轻薄好看,总体来说前途还是不错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最重要的这张PPT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了:


相关回答和拓展:

猜价格:果然主力机型是我预料的2899-2999的超级能打区间,低配转为小米9SE的形式,高配没有走量机型发布,留给后面的MIX4们发挥:

评价定价:

评价小米9SE: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比心~!


user avatar   aodi-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针对谁,但这个问题下 @鲁超 的高票答案中存在很多或大或小的错误。科普很不容易,要兼顾正确性和通俗性,但不能为了通俗就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来妥协,甚至牺牲最基本的正确性。所以在这里写个回答分析一下其中一些:

1.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没想到从1937年开始,μ子、中微子、π介子各种奇异粒子接连在回旋加速器中被捕捉到。

这是错的。

μ子最早是于1936年被Carl D. Anderson和Seth Neddermeyer在宇宙射线中发现的。中微子最早是于1956年被Clyde L. Cowan和Frederick Reines利用核反应堆作为中微子源探测到的。π子最早是于1947年被 Cecil Powell、César Lattes、Giuseppe Occhialini等人利用宇宙射线探测到的。这些粒子最早的探测都跟回旋加速器没有任何关系

2.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1956年,物理学家首先发现θ子和τ子的自旋、质量、寿命、电荷等性质完全相同,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俩货实际上是同一种粒子。但另一方面,θ子会衰变成两个π介子,而τ子会衰变成三个π介子,这又如何解释。
这种情况下,两个在美国的中国小伙子杨振宁和李政道对此开展研究,他们提出:这两种粒子实际就是一种,之所以衰变方式不一样,是因为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在微观世界,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

这段话也是有问题的。

首先,当年的τ-θ难题的核心并不是性质相同的粒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模式。在物理学中,无论是基本粒子还是复合粒子,有多种变化途径是很正常很常见的现象。比如Z玻色子就既可以变成一对正反电子型中微子,也可以变成一对正反μ子型中微子,还可以变成一对正反τ子型中微子。τ-θ难题的关键在于π子的parity是 -1,而parity作为一个量子数是通过相乘(而不是相加)来复合的,因此两种衰变模式的产物的parity不相等,这才是τ-θ难题的关键。

其次,当时弱相互作用已经被发现了,物理学家也早就知道τ子和θ子衰变为π子是弱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并不是τ子和θ子“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这种在当时人尽皆知的废话。

3.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镜子里的人跟自己不是完全一样的,左右互换了。但镜子里的人也必须遵守同样的物理定律,我跳他也跳,我蹲他也蹲,不可能看到我在刷牙,而他却在洗脸。这就是宇称守恒!

这种对宇称守恒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有不一样的动作和行为,也不代表宇称不守恒。反过来说,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的动作和行为完全一致,也不代表宇称守恒。宇称守恒指的是在宇称变换下物理定律不发生变化。镜子内外的人的行为是否相同跟物理定律并没有关系。

4.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当吴健雄的论文发表之后,第二天,《纽约时报》就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

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错误。

《纽约时报》对吴健雄实验的头版报道是在1957年1月15日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而吴健雄等人的论文《Experimental Test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Beta Decay》发表于1957年2月15日。(见文末截图)

5.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平移的对称性,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并不因为你在南京而不在上海,你就会胖一点或者跑得快一点。
角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的各项同性,不管转多大角度,物理定律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要说你转多了头晕,不是由于空间出错了,而是你的生理特征,这也由更深层次的物理学定律所支配。
能量守恒代表的是时间平移的对称性,时间总是均匀的流逝着,时钟不可能一会快一会慢。

这种表述是错的。

空间平移不变性指的是物理定律在空间平移的变换下保持不变。空间平移不变性跟空间性质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也不能推出 “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Schwarzschild时空,在这个球状对称的时空中,空间性质并不是处处相同,因为不同半径处的曲率等性质显然不同。但其中的物理定律还是有空间平移不变性。

同理,时间平移不变性也跟时间是否均匀流逝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6.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这就是伟大的“诺特定理”,它体现了守恒律的美。
而现在吴健雄的实验告诉大家,原来我们的宇宙竟然有一个不守恒的地方,而且是我们之前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镜像不对称,大多数人都首先表示不能接受,泡利“左撇子”的论调正是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这种对诺特定理的理解是错的。

诺特定理中涉及到的与守恒律相关的对称性是连续对称性。宇称变换是离散变换而不是连续变换,宇称对称性(和宇称守恒)跟诺特定理并没有直接关系

7.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一直以来,电荷对称性也被视为宇宙真理,每一种粒子都有其对应的一种反粒子,除了电荷以外,其他性质几乎完全一样。

在粒子物理学中,charge-conjugate symmetry并不能翻译为电荷对称性。因为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涉及到的不只是电荷,还包括与强相互作用相关的色荷(color charge)等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在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下,粒子变成相应的反粒子,正反粒子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电荷,还在于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这也是为什么电荷为零的中子跟反中子不相同。

另外,除了这些charge quantum number,正反粒子的其他性质就是完全一样,并不需要加上一个“几乎”。

8.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对称破缺的一种比喻,小球只有在中央的顶点才是稳定的、对称的,当受到微扰,它就会落下来,产生运动,并发出各种叮呤咣啷。稳定的、对称的、孤芳自赏的小球甚是无趣,叮呤咣啷才是我们宇宙的精彩。

这是错的。

在“墨西哥帽”模型中,中央顶点对于小球来说是不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小球会倾向于发生对称性破缺而从顶点移动到较低的点。








  

相关话题

  清代一直有人打着明朝的旗号造反,但是元末似乎没人打着宋朝的旗号造反,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请问有没有关于二战时期意大利游击队的小说? 
  秦始皇的口音是邯郸味还是陕西味? 
  古代乃至近代时军队为什么会列阵作战? 
  法国贵族脖子上的装饰何时成为了小丑的元素? 
  战争中男性战死以后,女性有必要反抗到底还是选择投降活着? 
  史泽波杀害过刘志丹,在抗战结束后就第一个对八路军动手发动上党战役,为什么我们还对他很宽容? 
  崔杼弑其君为什么不杀光史官? 
  中国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战国七雄,除了秦国谁最有希望完成统一?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搞笑到失声的视频或电影?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Netflix 新片《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第一季》?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