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最近买到了真正的二战原品MP40冲锋枪,就实地上手来讲一讲体验吧
枪本身是bnz 42(奥地利斯太尔公司1942年制造,这家公司如今最出名的产品则是AUG突击步枪)
这是不展开枪托时的状态
这是展开枪托的时候
折叠枪托设计的初衷是方便摩托化部队士兵进出装甲车辆,和1930年代的步兵战术是相辅相成的
对视界的影响可以参考如下
(不展开枪托时)
(展开枪托时)
另外MP40的准星也很有意思
设计上可以在110码左右一个准星,220码的时候翻上去较高的准星
See the difference?
综上所述,电影中MP40很多是在巷战中出现的,因此不使用肩托是为了更好的灵活性,到了街道上见过的使用就很常见了
简单地说: 影视作品里出于艺术目的和画面表现,肯定有很大程度的夸张情节。实际中将MP40的枪托展开使用的现象要多很多。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历史影像上见到的更多的是战斗中枪托展开的MP40。枪托折叠的情况多见于携行。
=============然而如果展开说的话============
在战斗中也偶尔有将轻武器的可折叠枪托收起使用的做法。能够在枪托折叠后射击本身也是武器设计功能的一部分,MP40也不例外。
这种现象主要是出自两个原因:
1)尽可能追求武器的短小紧凑;
2)过去时代对自动武器近距离概略瞄准的强调。
七八十年前的轻武器与现在相比,在设计理念、材料和工艺水平上有很大差距,体积重量上颇显冗长笨重,而且为了适应重心和提高射击精度,枪托普遍很长。这不单影响了抵肩形成瞄准线的速度,也非常拖累在狭窄空间的敏捷性——理想的紧凑型武器的外形在合理的携行和戒备姿势下,以前后不超出人体轮廓为最佳,超出的长度越多对射手的敏捷性的影响越大。冲压生产的MP40虽然整体比同时期的冲锋枪轻便,但依然接近4kg之重,而且行程长又非包络式的枪机使得其机匣十分不紧凑。折叠后的枪托使得MP40的长度减少了8寸,情况就有了很大不同。
在堑壕、树篱、城巷等地形发生的近距离战斗中,敌方的火力突然且猛烈,而可依托的掩护物往往并不够规则理想,采用常规死板的射击动作往往不能最大化减少身体的暴露,所以经常见到士兵牺牲射击精度,而采用不抵肩等明显变形的射击姿势。这类情况下如果将枪托折叠/收起,不但射击姿势较为灵活,还有利于轻松通过狭窄地形快速转移或发起冲击。损失的射击精度靠抵近和连发射击来弥补。
在通过墙壁或坦克上狭小的射击孔射击时,在大多角度下想以正常的抵肩姿势形成完整的瞄准线也十分困难,相比之下折叠后的枪托在空间紧张的坦克炮塔里明显更实用。与MP40具有相近特征的PPS和M3冲锋枪也继承了这一特点。
除了装甲兵和侦察兵外,MP40主要配发给步兵班长和排长,正常编制上每班一挺。冲锋枪在形式上更多是作为替代机枪在极近距离上的补充火力。步兵班长在指挥控制全班的机动、队形、目标选择和射击速率之余,只是在必要时对近距离目标进行急促和概略性的射击。这种射击教条与今天已经普及到每一名步枪手的自动火力有所不同。
而由于之前提到的武器重量和紧凑性问题,即便是在枪托展开的情况下,过去的轻武器在近距离或行进间多采用腰际射击和戒备。这种概略式的瞄准只能尽量靠连续射击和修正弹着点来提高命中效果。今天随着轻武器人机功效的提高和新瞄准设备的应用,这样不可靠的射击方式已经不再提倡了。
*题主提到的“很少使用枪托的影视作品”中,大概包括了德国电视剧《我们的父辈》中的片段。主人公Wilhelm在担任排长时喜欢把枪托折叠,将调整好长度的枪带向前绷紧的方式射击他的MP40,令人印象深刻。这和七八十年代的SAS反恐连的射击技巧如出一辙:尽管后者手中的MP5要轻巧灵便许多,但是由于佩戴了(为配合催泪弹战术的)防毒面具,影响了枪托展开后的正常贴腮,所以索性收起枪托,以向前绷紧的三点式枪带作为维持射击姿势的依托和参照。又由于早期体积巨大的MAG手电只能装置在MP5的机匣上方(如图上左一),部分队员更是直接放弃了使用机械瞄具的使用,仅以枪口指向作概略瞄准。电视剧的动作导演可能在这一点上参考了SAS。
可见即便不使用枪托抵肩,射手也会尽量依靠环境物体或其他装备身体部位提供依托。MP40本身射击时的后坐其实比想象中的轻柔(得益于极长的枪机后坐行程,枪机实际不撞击机匣尾部,因此后坐力峰值不高)。况且电影拍摄时的武器射击场面多发射的是空包弹,演员承受的后坐力更几乎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