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心理学家看来,日常生活里哪些事的影响力被低估了? 第1页

  

user avatar   gou-yu-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语言源自思想,却也会反过来束缚住思想,如果你因为找不到破局的办法而焦虑得不能自已,试试修改一些语言习惯,也许会立即平静下来。


习惯用语一:觉得。

“我觉得我的男友不会再爱我了,他那么优秀,一定会找到新欢的!现在我们总是吵架,我该怎么办呀!”有一个面临感情危机的女孩这样问咨询师。

“冷静下来想一想,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就是觉得你是坏人,然后跑过来给你一耳光,你会有什么反应?”咨询师问。

“天哪,那我一定会气得要死!”

“如果这时警察突然出现把对方抓走了,你会觉得高兴吗?”咨询师又问。

“一点也不,我需要知道他为什么要打我!”女孩嘟着嘴,显然已经感觉到很憋屈了。

“当场揍对方一顿呢?会开心吗?”

“不!我需要解释!”

对话进行到这里咨询师就笑了:“那你看,你觉得你的男友不爱你,所以你用分手威胁他,用责骂和冷战去惩罚他,你说他的第一反应会不会和你一样,感到无比的憋屈?就算他真的有错,你还指望他这个情绪下能认真反省?”

“那我该怎么办?我害怕呀!这么优秀的男人,万一跟别的女人跑了我会哭死的!”女孩急的都要哭了。

“但如果和一个人在一起老是这么憋屈,换了你,你想不想跑?不如我们定个约定吧,下次你和男友对话时,将你语言中的觉得改成发现试试?”

过了一段时间咨询师收到了她的微信回复:“哇,我发现我一旦开始要用觉得这两个字时,有些话我怎么说都觉得不对劲了。原来我喜欢说我觉得你对我一点都不好,但当我试图将觉得改成发现再说一次时,我又发现我是错怪他了,其实他对我一直都很好!”

“不吵了?”

“嗯!”女孩发了一个大大的笑脸表情。

真实的咨询过程可能比这要漫长得多,但核心其实只有一个:帮助来访者从自己想象中的世界里脱离出来,认清现实。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技能,我们会相信我们的想象,如果大家都相信同一个想象,那就可以围绕这个共同想象完成行为上的同步,从而产生协作。比如国家、公司、宗教,这些都是基于人们想象而存在的虚幻事物。

然而过分依赖想象就会分不清想象和现实的区别。想象总是虚幻并且超前的,当我们试图依靠想象去解决现实问题时,事实上已经偏离了真正的问题主体。尤其是当一个人开始“觉得”自己即将遭遇失败时,就不会再为现实而努力,而是转而为即将到来的失败做好万全的准备,要么是通过一些办法防止失败的出现,要么是直接放弃让失败提前到来。依靠想象来防止失败的出现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会造成持续的、无法化解的压力。而提前接受失败虽然可以防止被失败突然袭击,让失败变得可控,从而逃过焦虑的折磨,但这也会付出抑郁的代价,因为人必须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行才能坦然接受失败。


习惯用语二:难道

有一个与女儿关系非常紧张的妈妈,总是和女儿发生争吵。

“孩子,你这样盘着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太没有规矩了,今后出去要被人笑话的。”

“知道了,我出去不会这么坐的。”

“那也不行!你给我坐好!”

“哎呀你烦不烦啊,在家里哪来这么多规矩!”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难道我教育你还错了吗?”

争吵就此开始,最后往往是以一方气急败坏地离开而结束。

女儿会对妈妈吼:“好好好,都是我的错,我不看电视了还不行吗?”

妈妈也会觉得很委屈:“我一天到晚为你操了这么多心,(难道)还错了吗?”

这是一段在很多家庭里正在发生的典型对话,争吵的双方都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但在这里面肯定是有强势一方的,判断标志之一就是强势方可能会有很多“难道”作为口头禅(或者在一段话里可以毫无违和感地插入很多“难道”)。

在交流中使用“难道”是一个非常容易激化情绪的习惯,因为这代表着使用者正在毫无顾忌地强化自己的情绪去压制别人。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自己的目的是正义的、善意的,就一定压得住别人,所以一旦遇到反抗,“难道”二字就会脱口而出。遗憾的是一旦说出这两个字,它们就会反过来强化自己的意念,让人更加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没有效果那就继续加强压制。但压制对方会让对方感觉到特别难受,于是就会出现一方拼命压制、一方拼命反抗的情况。至此,争论双方都不会再去在意对方的感受,争论的目的也从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变成了立场之争。遗憾的是否定对方的立场事实上就是在否定对方的存在意义,没有人能够忍受这种否定。

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母亲之所以要去否定女儿,是因为她“觉得”女儿出去后也会这么没有规矩,一旦这个认知融合开始影响母亲的情绪,她本能地就会在争论中使用“难道”,她想要压制的已经不是面前的这个女儿了,而是她想象中的那个来自未来的已经变坏了的女儿。事实上如果母亲把“我这么说你难道还错了吗?”替换成意思相同的“我这么教育你是对的!”再复述一次,她有立即就会感到别扭,并且经过简单的引导后就能够觉察到这么做是有问题的。


习惯用语三:如果……那就完蛋了/太糟糕/太可怕了

这是一句很少被说出口的内部对白。

有一个因病在家休息了两个月的少年,在重返校园前出现了严重的焦虑症状。那么他在焦虑什么呢?他感觉自己已经掉队两个月了,如果回到学校学习跟不上那就真是太糟糕了。

但有趣的是当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时,他却需要思考一下才能给出试探性地给出答案,比如:会被老师讨厌,被同学看不起,让家长失望等等。事实上再仔细一点询问,少年对每一条担忧其实都是有比较有效的应对策略的,比如因为成绩差被老师讨厌的话他会说希望上补习班补课;被同学看不起则更是纯粹想多了,因为比他成绩差的大有人在;而至于让家长失望则更是扯淡,自己在家休息了两个月本来家长就是知道的。

少年没有发现,因为他觉得“掉队两个月”真是太糟糕了以后,就不会再去仔细观察这个问题,也不会再去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我们对太过糟糕的问题第一本能反应不是去解决,而是避免。然而毕竟他已经两个月没有上学了,这个问题是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的。他真正焦虑的已经不再是休学两个月会带来的问题了,而是休学两个月这件事本身避免不了。在这种状态下他也思考不出来补课之类的解决方案了,而是会不断地懊悔“要是我没有生病就好了!”、“我怎么这么没用,为什么生病的是我!”

以前听一个在肿瘤医院当医生的朋友也说过类似的内部语言案例。

在癌症患者中有两种特别典型的心理现象,一种是“完了完了,我得癌症了!”,另一种是“我病了,好吧,接下来的时间还有什么是可以做的?”

这个朋友说这两种患者后期的生存质量是完全不同的,前一种会陷入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中,而且一部分人有很大几率会死于过度治疗,家庭关系也很可能会变得非常糟糕;而后一种即使已经严重到没有治疗价值了,这些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家庭关系并不发生特别巨大的改变。

所以每当我们告诉自己一件事情太糟糕、太可怕时,我们的所有精力就会被自动调集去抵御这件事情的发生,这样一来我们就没有精力去解决“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过好自己的生活”这个问题了。并非只有一帆风顺的生活才有好好过的可能,但很多人意识不到,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过不好就是因为生活中糟糕的事情太多了,于是陷入了不断的抵抗、诅咒和焦虑抑郁中无法自拔。


习惯用语四:只要……就一定

“只要我考不上好大学,这辈子就一定完蛋了。”

“只要我有了钱,就一定不会再有女人会随意抛弃我了。”

“只要是日本人,就一定是都该死的。”

人类有一个本能,就是通过提取事物的特定元素来符号化事物,并用这个符号来认知世界。这是一套非常简单并且高效的认知系统,它提升了我们从失败中学习经验的能力。但这毕竟是一个原始本能,如果过分依赖它来解决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遇到的问题,就有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

这种语言习惯折射出的是思维上的幼稚,即非黑即白地看待问题。长期使用这种语境会让人的思维产生惰性,只去关注那些我们熟悉的元素,排斥一切我们不熟悉的元素。就像一个认为只要有了钱就一定会有女人爱的男人,所有的精力都会放到钱上,即使组建家庭后,他也会忽视爱人的其他心理需求,甚至可能有大男子主义。而且这种偏执地看待世界的人越穷反而越会变本加厉地强调自己的男权,对外怯懦无比,以期望通过卑微和讨好来获得更多好处;而对内则会极力否认自己的问题,强调自己对伴侣和子女的控制。他们会对家人的社交非常恐惧,因为有没有钱是个相对的概念,他们会认为只要伴侣不遇到比自己更有钱的人,那就应该理所应当地对自己忠诚下去,而且这些忠诚应该随时地在生活中被自己检验。


由于篇幅原因,还有很多语言习惯没有列举,总之一句话自己说太多是真的会信进去的,我们不仅会说我们所想的,也会思考我们所说的。人的行为不仅受意志支配,更多的还受环境影响,一个整天生活在糟糕语境下的人是很难得到快乐的。当然,快乐语境并不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更多的反而是要承认痛苦,直面问题,而不是通过回避痛苦来解决问题。


user avatar   zheng-yi-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习得性抑郁” 以及 国内大多数人对心理治疗的忽视


姥姥和姥爷很恩爱,几十年的老夫妻,

姥姥因为突发的心脏病离世后,姥爷伤痛欲绝,

为了不让姥爷太难受,我妈把姥爷接到了家里

我还记得他刚一到家,看见我,笑的很慈祥

笑着笑着,突然哭了,

他从蓝黑色的中山装口袋里,拿出了那条格子手帕擦眼泪,

那段时间,最常见到的就是姥爷一个人在屋子里

默默哭泣


姥爷身体本来很好的,七十多,有高血压,但身子板很硬朗

但姥姥去世后,没多久就得了癌症,不久就走了。


后来也经常看到一些新闻,

标题大概是,“老伴走后他也随她而去”之类的

文章大都是歌颂爱情的伟大,感慨云云

当时读了就会想起姥姥和姥爷


读大学后,对心理学感兴趣,

偶然读到一篇研究,有关“习得性抑郁”

Seligman ,M.E.P ,&Maier ,S.F. (1967) Failure to escape traumatic shoc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4 ,1-9


论文主要讲的是 【能力与控制力与我们的健康有关,当人们频繁的感到无助时,会引发抑郁】

这种抑郁是在长期无助感或遭遇多次失败后的特定情况中产生的。

论文的研究者塞里格曼把这种情况成为“习得性无助”。

塞里格曼通过研究发现,

爱人的去世、父母去世、失业或严重疾病时所带来的长期压抑的情绪,会不断对人产生挫败感和无助感,使人表现出被动、消极、坐以待毙、社会性退缩等不良行为。

在此基础上的另一个研究表明,这样的情况会增加一个人的癌症患病几率
——(Horn&Picard,1979)


而“习得性抑郁”的另一个高发人群,就是被送进养老院的老年人群,

研究表明,许多老年人,像生活在养老院中的老人,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控制力,他们的健康状况比那些在家庭中养老,对生活有控制力的老人,患病的几率要高很多。


看完这个报告,我突然发现

当时姥爷在家里因为姥姥的去世而伤心时,

家里人虽然都在关心他和宽慰他

但其实把他接来大城市中,

他失去了原有的所有社交圈子,

也完全没有了对已经习惯了几十年生活的控制

每次他说想回老家,家人怕他触景生情其实都打哈哈蒙混过去了

而且在明显已经产生了抑郁情绪的阶段,

没有专业的心理人员提供治疗(丧偶、失去亲人的心理辅导治疗体系在发达国家很健全了)


现在想来,如果及时介入心理治疗,如果能在产生“习得性抑郁”症状的时候就开始有针对的应对

或许,姥爷能更长寿。


当然,这一切也只是如果

深夜看到这个问题,把之前的一些感悟分享给大家

希望趁着还有机会,把握当下


参考:

  1. Abramson, I ,Seligman ,M , & Teasdale, J (1978 .)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 87, 49 -74
  2. Seligman . M . (1975 ) Helplessness: On depression , development, and death.San Francisco ,CA:Freeman

user avatar   wo-de-ji-ba-sui-liao-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天看书,每天锻炼




  

相关话题

  为什么男人都吃绿茶那一套呢?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目前的社会很浮躁,表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现状? 
  为什么许多战后老兵有精神问题? 
  有哪些与人沟通的小技巧? 
  知道了哪些知识,会颠覆你对整个世界的想象? 
  女生真的要30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吗? 
  从心理学角度,「三岁看老」有无科学性? 
  为什么两个人刚开始互相吸引,越了解之后反而产生了陌生感? 
  睡前消息的收入来源是什么? 
  49 岁女子为找工作身份证改小 11 岁称「年龄小好找工作」,人到中年就业形势如何?会遇到哪些问题? 

前一个讨论
唯物论者能进来说说物质是怎么来的,物质的性质又是怎么来的吗?
下一个讨论
怎样看待 10 月 12 日美国、以色列相继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