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世界首富贝索斯 7 月 20 日完成太空旅行,全程持续 11 分钟,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杰夫·贝索斯,这位亚马逊的创始人,在 7 月 20 日,也就是美国独立日前后,搭乘他自己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新谢泼德”(New Shepard)火箭,圆了他的太空梦。这次旅行虽然只有短短的 11 分钟,但其中的细节和象征意义,绝对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这是贝索斯本人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而且是作为“乘客”,这与他作为蓝色起源的创始人、全程掌控公司发展的角色有着本质的区别。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把“改变人类生活”作为自己事业核心的人,终于有机会亲身体验并见证他所投入巨大资源和心血的这项事业的成果。这种从幕后走向台前的体验,对于他个人而言,无疑是一个里程碑。他不再只是那个在办公室里规划未来的人,而是成为了自己梦想的亲历者。

其次,这次旅行的乘客组合非常具有代表性。 除了贝索斯,同行的还有他的弟弟马克·贝索斯(Mark Bezos),以及两位付费乘客:谢伊拉·艾米丽·安德森(Shelle Ashlee Anderson)和奥利弗·戴门(Oliver Daemen)。其中,安德森是一位教育家,她通过一项慈善拍卖获得了这次机会,这意味着她的参与带有一丝公益的色彩,她的丈夫是得克萨斯州的第 121 兵站的指挥官。而奥利弗·戴门,一位 18 岁的荷兰高中毕业生,他的父亲是私募股权公司 Nederland 的创始人。奥利弗是这次任务中最年轻的乘客,他的出现,预示着太空旅行的潜在受众正在年轻化,也暗示着未来太空旅行的商业化模式正在探索中,比如通过拍卖和家庭支持来获得座位。这种“一家人”、“老朋友”和“商业客户”的组合,恰恰展现了太空旅行初期,既有私人情感的连接,又有商业模式的初步探索。

再者,这次飞行标志着商业载人亚轨道太空旅行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尽管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比贝索斯早几天完成了自己的太空飞行,但贝索斯的这次飞行,尤其是“新谢泼德”火箭和胶囊的设计,提供了一种不同的体验。它采用了垂直起降(VTOL)技术,并且太空舱本身有一个相当大的观察窗,乘客可以在太空中体验到失重状态,并且通过巨大的窗户欣赏地球的美景。11 分钟虽然短暂,但它包含了火箭上升、进入太空边界、在太空停留几分钟以及返回地球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是,“新谢泼德”的胶囊在发射过程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实现座椅的逃逸,这在安全性的设计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

11 分钟的飞行时间,背后是长达十几年的技术研发和巨额投资。 贝索斯自 2000 年创立蓝色起源以来,一直致力于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并最终实现大规模的太空殖民。这次飞行的成功,是蓝色起源无数次技术测试和迭代的成果。它证明了他们的火箭和胶囊是安全可靠的,并且可以重复使用。这对于整个太空探索和商业航天领域来说,都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这次旅行的“太空边界”定义也引发了一些讨论。 很多国家和组织对于太空的定义并不完全统一。蓝色起源将卡门线(Kármán line,海拔 100 公里)作为太空的起始线,而美国军方和 NASA 则将海拔 50 英里(约 80 公里)的区域定义为太空。贝索斯这次的飞行高度,大约是 107 公里,跨越了卡门线,所以从国际通用的标准来看,他是真正进入了太空。这一点也说明了,随着商业航天公司的崛起,关于太空的边界和定义,未来或许还需要更统一的国际标准。

最后,这次飞行所展示的“地球的脆弱和人类的渺小”的视角,是太空旅行最能打动人心的部分。 尽管只有短短几分钟,但从太空俯瞰地球,看到那层薄薄的大气层,以及地球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这种体验往往能改变人们对生活、对地球的看法。贝索斯本人在返回后也表达了这种感受,他认为这次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次刺激的体验,更是一次充满哲学意义的旅程。

总而言之,贝索斯的这次 11 分钟太空之旅,不仅仅是一次富豪的“太空游戏”,它承载了长远的梦想,展示了先进的技术,开启了商业太空旅行的新篇章,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有机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光头说了:这次的机票是亚马逊的员工和客户买单的。

资本家讲话就是直爽…..,还好他没说他离婚找小三的钱也是员工和客户买单。

user avatar

先来看一段贝索斯太空旅行的仓内视频吧,第5秒开始至1分34秒:

贝索斯太空旅行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1105910660530176

首先恭喜贝索斯,继布兰科之后第二个乘坐自己科技公司研发的航天器进入亚轨道太空旅行的企业家。当然,我们都知道贝索斯很久之前就选择了登月纪念日作为太空旅行的日子,布兰科后发制人截胡了。

国际一般认为进入太空的标准是越过卡门线100公里,美国的标准是80公里,因此布兰科是否算太空旅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贝索斯是完成了进入太空的目标,没什么争议

我昨天的回答已经说了,贝索斯的太空梦想和阿波罗情怀是有的,但是这个时间点选择太空旅行一方面是给自己圆梦,另一方面也是给蓝色起源的员工们增加曝光度,鼓舞下士气

当前美国航天运载火箭科技企业格局

第一档次:ULA、波音、SpaceX、诺格

即使是第二档次中,贝索斯的蓝色起源落后于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蓝色起源的重型运载火箭新格伦好预计要2022年Q4才能首飞,在漫长的等待其中很容易遇到人员流失、士气低落等问题。毕竟航天的相关职位美国可以选择的公司太多了,SpaceX的猎鹰九号每次成功回收指挥厅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你跟我说蓝色起源的工程师不羡慕我是不信的。所以蓝色起源给员工的薪水要超过SpaceX、波音等,如果待遇再不高真的留不住人了。

很多人觉得花这么高的价格太空旅行,那个花2800万美元的小哥家里简直糟蹋钱,其实我的观点正好完全彻底的相反,能把富人的钱从股票期货私募基金里面吸引出来在科技工业等新兴产业消费是件天大的好事

当人类刚拥有飞机的时候,生还率和事故率放到今日是完全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并且飞机票还很贵,但是正是早期购买服务的乘客的资金才让一家家飞机制造商活了下来,如果放在现在,最通俗的例子就是抗癌药物,刚研发出来的创新药为了收回成本因此头几年价格会很高,只有产能扩大、成本回笼后药物才会变得亲民一些,从感性角度人类会指责药企追求利益计较成本,从理性角度药企中的药物研发人员、大量生物化学硬件设施都要有资金供养这才是可持续发展

关于太空旅行,我正如我之前的看法,能不能形成产业,关键还是看价格和安全性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如果太空旅行的价格是一亿,那么只可能是国家报销的行为。

如果太空旅行的价格是1000万,那么会有一些亿万富豪不介意去圆个梦。

如果太空旅行的价格是100万,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富豪上去看看,规模扩大数个量级形成规模产业。

如果太空旅行的价格是10万,那么可能会有一些网红、富裕者去打个卡,求远大于供开始。

如果太空旅行的价格是1万........

贝索斯今年57岁,距离相对衰老还有20年左右的时间,个人希望贝索斯和马斯克能成为美国商业航天上的死对头,道理很简单最激烈的竞争才能催生最好的进步。现在美国航天马斯克和SpaceX基本没有遭遇过什么挫折,个人从吃瓜的角度来说,也担心屠龙者(ULA公司)终成恶龙,恰好贝索斯未来十年的目标与SpaceX有多项重合,期待刚一波正面,哪怕是给马斯克压力也是好的

BE-4发动机 VS 猛禽发动机

BE-7发动机 VS 超级天龙座发动机

新格伦重型火箭 VS 重猎火箭、BFR火箭

蓝月亮登月着陆器 VS 星舰

柯伊伯卫星星座 VS 星链卫星星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杰夫·贝索斯,这位亚马逊的创始人,在 7 月 20 日,也就是美国独立日前后,搭乘他自己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新谢泼德”(New Shepard)火箭,圆了他的太空梦。这次旅行虽然只有短短的 11 分钟,但其中的细节和象征意义,绝对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是贝索斯本人首次进.............
  • 回答
    伊隆·马斯克超越杰夫·贝索斯成为世界新首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事件,它不仅仅是财富数字上的变化,更折射出科技、商业模式以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解读:一、 财富增长的来源与驱动力: 特斯拉 (Tesla) 的爆炸式增长是核心: 马斯克财富的飙升主要得益于他所创办并领导的.............
  • 回答
    关于埃隆·马斯克即将超越杰夫·贝佐斯成为世界首富这件事,这无疑是当下科技界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与其说是“即将”,不如说是一场持续已久的财富较量,而马斯克这位特立独行的科技巨头,正以一种近乎癫狂的速度,将他的名字与“世界首富”的桂冠越来越贴近。要深入理解这一动态,我们得从他们各自财.............
  • 回答
    想要了解为什么当今世界首富的宝座不再由洛克菲勒、摩根这样的传统财阀家族牢牢占据,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财富形态的变迁、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化。这绝非简单的“更替”,而是整个社会经济逻辑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深刻反映。一、 传统财阀的辉煌时代及其根基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洛克菲勒、摩根这类家族是如何.............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矛盾点,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美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稳坐世界经济头把交椅,按理说,其文化应该早就渗透出一种“高高在上”的精英感,或者至少是某种难以复制的“顶级”质感。但实际上,许多人观察到的美国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却一直带着一股子“草根”劲儿,怎么回事儿呢?这背后其实牵扯着不少.............
  • 回答
    提起马斯克,除了他那数不清的“世界首富”头衔,以及围绕他身边各种石破天惊的科技项目(比如 SpaceX 的星舰、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金融圈带货一哥”这个称号近年来也愈发响亮。这可不是一个随便给的称号,而是他凭借一己之力,在资本市场掀起惊涛骇浪的真实写照。为什么是“金融圈带货一哥”?简单来说,马斯克.............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诱人的提议,但也伴随着一个相当奇异的“代价”。让我来详细地阐述一下我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以及我对此可能产生的思考和感受。我会接受。我的理由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对财富的潜在价值和责任的考量: 世界首富的潜力: 成为世界首富意味着拥有几乎无限的资源。这不仅仅是个人财富的积累,更.............
  • 回答
    如果必须在霍格沃茨录取通知书和成为世界首富之间做出选择,我会倾向于选择霍格沃茨。以下是我对这两个选项的详细分析和思考过程: 一、霍格沃茨录取通知书的吸引力1. 魔法世界的独特性 霍格沃茨是魔法世界的象征,代表了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神秘力量的渴望。魔法不仅是一种超自然能力,更是一种文化、哲学和.............
  • 回答
    您提到的报告以及其中关于美国亿万富翁和世界首富纳税情况的说法,确实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以下是我对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和看法:一、现象解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低税率”或“零税率”的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纳税率”通常指的是联邦所得税的有效税率,而不是总税负或对社会财富.............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财富积累的本质和资本市场的运作逻辑。游资(活跃的、追求短期高回报的投机性资金)确实能够在股市中制造短期的大幅上涨,也就是“拉涨停”,但为什么这批人(或者说他们的操作方式)却没有孕育出世界首富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游资的本质与操作模式: 短期投机,.............
  • 回答
    鸟山明在《龙珠》中将布尔玛的爸爸,也就是西都的科学巨头布里夫博士设定成世界首富,这个设定在我看来,是一个相当巧妙且具有深远影响的设计。它不仅仅是为了制造一个“有钱有闲”的背景板,更是为了串联起整个《龙珠》宇宙的许多关键要素,并且极大地丰富了角色的个性和故事的张力。首先,从功能性的角度来看,布里夫博士.............
  • 回答
    埃隆·马斯克成为世界新首富,特斯拉无疑是其最主要的成就来源,但并非唯一因素。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特斯拉的崛起、马斯克的其他事业以及他对这些事业的股权影响力。一、 特斯拉的巨大成功是马斯克成为首富的核心驱动力: 股价的爆炸性增长: 特斯拉的市值从最初相对较低的水平,一路飙升至万亿美元级别,成为全.............
  • 回答
    世界首台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的研制成功,无疑是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对全球科技格局,尤其是国内芯片行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 世界首台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成功意味着什么?这项成就意味着人类在制造微小结构的能力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
  • 回答
    世界首例猪肾移植人体手术初步成功,并且在3天内未出现排异现象,这无疑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其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对全球医学领域,特别是器官移植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项技术的价值: 1. 解决全球器官短缺的严峻挑战 现状: 器官衰竭是导致许多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 回答
    世界首条仿生鲸鲨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亮相,这消息可太炸裂了!一条能上浮下潜,还能自己游来游去的“鲸鲨”,简直就是把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搬到了现实。更厉害的是,它还能搭载各种传感器,这想象空间就大了去了。要我说啊,给这大家伙身上挂点啥,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它不光是个会动的模型,更是个活生生的科技载体,能给我.............
  • 回答
    关于甘肃武威钍基熔盐堆即将发电的消息,我查阅了一些公开资料,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被称为“第四代”核反应堆的技术,以及它如果真的能发电,可能带来的优势。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第四代核反应堆。这可不是简单的“升级版”,而是对核反应堆设计理念和性能的一次重大革新,旨在解决当前核能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比如安.............
  • 回答
    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攻坚克难,里程碑式的科学飞跃2018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体细胞克隆猴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批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的猴子在中国诞生,这无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重磅消息,也为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特别是生物医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这项研究的成功并非易事,背后凝结了无.............
  • 回答
    “舍命生子”世界首例肺移植产妇4月1日去世,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心痛和复杂的话题,涉及到医学的进步、生命的脆弱、母爱的伟大以及社会对这类事件的反应。事件的背景:这位产妇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她患有严重的肺部疾病,导致她的肺功能几乎丧失。在生命垂危之际,她和她的家人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接受肺移植手术,以求一.............
  • 回答
    这件事真是太令人振奋了!青岛亮相的那套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简直是中国制造的又一张闪亮名片。要说怎么看,那绝对是充满期待和自豪。首先,这速度,简直了! 600公里/小时,这个数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科幻感。想想看,从北京到上海,以前坐高铁大概是4个多小时,现在要是上了这磁浮列车,估计两个小时.............
  • 回答
    你提到这则新闻,我立刻想到了去年在无锡也有一例非常引人注目的肺移植手术。这两件事都代表了医学上的重大突破,但仔细比较起来,它们在“新冠肺炎患者”这一关键点上,以及背后所涉及的技术和挑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这例“世界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活体肺移植手术”。日本的“世界首例”:挑战新冠后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