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问题是“窄轨”。
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铁路的轨距都是标准轨距,两轨相距1435毫米。
而俄罗斯的铁轨为了防止欧洲国家入侵后使用自己的铁路进攻自己,采用了和欧洲不同的轨距,1520毫米。(所以中欧班列经过俄罗斯要两次换车箱,巨麻烦)
而日本呢,标准轨和窄轨并存。窄轨的轨距是1067毫米。
而 小岛 就是一味忝日的,客运铁路就引进了日本的窄轨(包括2018年出轨的普悠玛和此次出事的太鲁阁)。
窄轨的缺点是什么?
1、车厢运行不稳。
如下图所示,在受到同样的颠簸幅值的情况下,两脚间距大的红桌子的倾角明显小时蓝色的桌子。
因为假设一只脚为参照不动,另一只脚上升同样的高度,当间距越大时,产生的倾角越小(2<<1)。
所以,轨距越大的铁路,列车运行越平稳。
当然,铁路就越宽,施工的难度和成本越大,对基建水平的要求更高。
2、由于 小岛 采用窄轨,列车都很难看。
为毛?因为车变窄了(每排4座),很多设备的安装空间不够,所以只能向上发展。
从而使列车的重心变高了。更加不安全了。
大家看这种车是不是怪怪的?车厢不敢向两边扩展太多,底下一堆设备包都包不住。
3、另外,最近其实曝出了台铁很多问题。
主要是收入不够。但其实台铁的运力是不足的,站票都超标地卖,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按理收入是很丰厚的。
为什么收入还是不够呢?
因为这些列车,包括铁轨,都是从日本引进的,那必然是高价啊!
日本在海外的很多项目都是如此。刚投标的时候为了中标又是压低标值、又是提供贷款,后期通过运营管理赚后续的服务收入。
那么台铁只能从自己身上榨油水。
一是减少工作人员,二是尽量压榨为其服务的公司,比如这次施工的公司。
那么施工的公司也只能尽量使用不合格的人员,把规章制度抛之脑后。
前面正对着一条铁路的斜下坡路面,怎么能泊车呢?这显然是起码的安全规章制度。
如果你进一步细看 小岛 很多的施工设备,也基本都是来自日本的,很小巧,很精贵。
我一直说小岛办事总是违背正常的经济规律,从我们这赚了大量外汇却从来不买我们的东西,包括物美价廉的基建设备和铁路设备。一味甘心去忝日本。
没治了!
--------------------
注:
1、小岛原本是有标轨的,标轨和窄轨并存。
对于这条线路,是选择标轨还是窄轨,最终选择了窄轨。因为日本用得好好的啊。
2、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小岛迷信日本,引进日本的窄轨列车被坑;挤占后期维护资金,导致其他方面投入不足。
3、本次事故是系统性问题,不是一个小疏忽。
台铁由于清朝统治时期最初的刘铭传认为台湾地形起伏不平故使用1067mm的窄轨(日本同款)建造。在甲午战争后被日本侵占以后就自然而然的继续使用1067mm完成的西部干线及一部分东部干线。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现有线网都是1067mm的线路,虽然国民政府想按照大陆的1435mm进行建造,但由于考虑到与原有路网的兼容性故仅对新建的捷运及高铁有效。而对既有线网的补充(北回线/南回线)仍使用1067mm。而且台铁缺少技术与资金,虽引进了先进的摆式列车(太鲁阁普悠玛)以提高速度(还不是因为缺钱不能造(台)北宜(兰)直线铁路)但是由于维护需要从日本请工程师来维护导致成本高昂。以至于对路轨的修缮费用不足,就只能请类似于这次事故的工程外包公司一般的小公司维护。
反对某高赞大v的窄轨摆设列车不安全论。窄轨虽然的确不如标准轨载重量大运行速度快,但是台铁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就只有140km/h啊,和日本的特急列车一致,然日本的特急列车几乎未出重大事故。(ps:曾经的485系/681系在北越急行北北线上可以开出160km/h即国铁直达特快的速度)。况且摆式列车虽然乘坐舒适度低机械容易故障,但运行安全是更高的,包括欧洲日本的多种列车都有非常好的安全记录。国铁只是因为线路标准高为了保证乘坐舒适度而不使用而已。
台铁的这次事故与18年的事故几乎与列车与线路老化无关。几乎都是由于管理不完善,线路监控设备缺失导致的。18年司机与调度的多次违规操作,隔离了atp居然还能全速运行的问题系统,司机对线路限速的不了解,今年的外包公司安全制度缺失,线路缺少侵线报警装置才是发生事故的问题所在。
所以请各位答主多了解一些铁路的知识,不要依靠片面的理解与政治带来的偏见(这样做和对岸ptt上的那些毒蛙有这么区别),而蒙蔽。
铁路的问题请从铁路方面回答,谢谢。
正好是假期,于是油管上看了不少新闻,其实就是停车位置不对导致溜车,纯粹的人为疏忽导致的事故。
台铁的问题是已经通知停工,但无人监管停工状况,以及铁道边的临时施工便道没有隔离栏,因为现在还不清楚是没拉手刹又或者手刹失灵,便道离铁路很近,上面有修了一块平地用来停车,但司机还是停到了便道的坡上且车头朝铁路,还是个下坡。这是个极大的错误,我做过工地,临时施工的便道是不能停车的,更何况这种坡度很大的。而且现场有人看到前一列火车过的时候卡车就停在便道上,他想拍个火车出隧道的照片,还等了一会,没等到就走了,十分钟之后火车就撞上了。人还有点自责,如果再等一会看到溜车,就可以报警了。这个也说明这个车最起码停了半小时以上。
出隧道到进下一个隧道就几百米,等司机出隧道看到卡车横在铁路上只有两百米距离,根本刹不住。
往远了说和地形还有设计都有关系,如果就事论事,这就是监管不力加人为因素的严重安全事故,一个凤梨可以补贴十亿,进口个莱猪可以补贴百亿,铁道异物监控的预算上任院长就编了,现在还没过,难以理解这种行政效率。
和老化没关系,真正老化的米轨现在也就只有观光列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