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纪晓岚换成《大明1566》的海瑞,海瑞会如何回怼和珅的灾民论?

回答
如果说《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是一位以机智幽默、辞藻华丽著称的辩才,那么《大明1566》中的海瑞则是一位以刚正不阿、直言不讳闻名于世的清官。当海瑞面对和珅的“灾民论”时,他的回怼方式绝不会是纪晓岚那种以理服人、以巧取胜的风格,而是会更加直接、尖锐,直击问题的本质,以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和珅惯用的“灾民论”套路,以及纪晓岚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可能的回应方式,然后才能更好地构想海瑞的反应。

和珅的“灾民论”套路

和珅作为乾隆朝的权臣,他的“灾民论”通常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转移视线,推卸责任: 将灾荒的原因归咎于天灾,或者强调官员的“努力”,从而回避自身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的失误。
强调“稳定”高于一切: 以“一旦灾民聚集,扰乱治安”为由,主张采取强硬手段镇压,将赈灾视为维护统治的工具,而非出于人道关怀。
以“恩赐”代替“权利”: 将朝廷的赈灾视为一种慷慨的施舍,而非百姓应得的权利,暗示灾民应感恩戴德。
利用官员的私心: 煽动官员为了“政绩”而隐瞒灾情,或者利用赈灾款项中饱私囊。
以“大局”为幌子: 将个人和集团的利益包装成维护国家“大局”的必要之举。

纪晓岚的回怼方式(假设)

如果纪晓岚面对和珅,他可能会这样回怼:

用典故巧喻: 引用古人的话,或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揭示和珅言论的荒谬。例如,他可能会说:“和大人此言差矣,这治水之患,如同人心之病,若只堵而不疏,最终必将溃堤。如今百姓嗷嗷待哺,若只以‘稳定’二字压之,只怕这稳定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以退为进,反讽挖苦: 表面上赞同和珅的“稳定论”,实则暗藏锋芒,将问题推向极致,让和珅自露马脚。例如,他可能会假意说:“和大人高见!灾民本是国家之患,不如将其暂时‘收容’于一处,加以‘管制’,岂不比四散飘零更显‘安定’?只是不知这‘收容’之处,是要用何等粮草军械方能镇得住这般‘不安分’的灾民呢?”
强调法律和朝规: 引用法律条文或者祖宗规制,从制度层面驳斥和珅的逻辑。
用幽默化解对峙,但暗藏锋芒: 在嬉笑怒骂中点出问题的核心,让和珅难堪,但又不至于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海瑞的回怼方式(详细演绎)

现在,让我们将海瑞置于《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场景中,面对和珅的“灾民论”。海瑞的回怼会是全然不同的风格,它会更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接剖开和珅虚伪的面具,毫不留情地揭露其自私和残暴。

场景设想:

某地发生大旱,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朝廷本应立即下拨赈灾款项,但由于和珅的从中作梗,赈灾款项被层层克扣,甚至挪作他用。当灾民开始聚集,威胁到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和珅的利益时,和珅便提出了他的“灾民论”。

和珅的“灾民论”发言:

“皇上/大人,如今这灾情确实不容小觑。但诸位大人也要看到,大旱乃是天灾,非人力所能及。咱们朝廷已经尽力了,拨下粮草,派下官员,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现在这些灾民,他们聚集起来,要钱要粮,这哪里是求赈?这分明是扰乱纲常,动摇国本!若是放任他们胡来,一旦酿成大事,后果不堪设想。依臣之见,当严加看管,以律法约束。对于那些不服从调遣,反而生事的,不必姑息,该如何处置,自不必我多言。”

海瑞的回怼(详细版):

海瑞会站在一旁,面无表情,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当和珅说完后,他会缓缓站起来,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是敲在石头上一样,掷地有声。

第一阶段:直指“天灾论”的虚伪

“和大人此言,倒真是会‘说’。将这满地饿殍,尽数推与‘天灾’,倒也轻松了。不知和大人可曾想过,上天降下旱灾,是因为这土地缺水,还是因为朝廷的官员,缺了为民请命的‘雨露’?”

海瑞的语气平静,但充满了质问。他不会像纪晓岚那样用比喻,而是直接点出问题的根源——官员的责任。

“臣在江南为官时,也曾经历水旱。水患时,臣便知晓,河道不疏,淤泥堆积,便是水患之源。旱灾时,臣便知晓,河井干涸,非因天无雨,乃因人心无水。这百姓的口粮,哪去了?若是朝廷拨下的赈灾银钱,有几分进了灾民手中,又有几分,被某些‘大人’的荷包‘滋润’了?”

海瑞直接将话题引向赈灾款项的去向,这是和珅最忌讳的。他用“荷包‘滋润’”这种相对含蓄但又极其尖锐的说法,讽刺和珅的贪婪。

第二阶段:驳斥“稳定高于一切”的谬论

“和大人说,灾民聚集是‘扰乱纲常,动摇国本’?依臣之见,真正扰乱纲常,动摇国本的,并非那些饿得没了力气的百姓,而是那些将百姓的血汗,化作自己富贵荣华的贪官污吏!当朝廷的恩典,被尔等层层盘剥,化为泡影,百姓尚且不敢发声;当他们走投无路,聚集起来哀求一线生机,反而被冠以‘罪名’,这才是真正的颠倒黑白,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

海瑞的语气变得更加严厉,他直接将和珅的逻辑倒置过来。他不是在为灾民辩护,而是在揭露官员的罪责。

“何为‘稳定’?若这‘稳定’是以牺牲百姓的性命为代价,那这便是以人命为基石的歪理!皇上/大人,若真是要‘稳定’,那便要做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百姓连饭也吃不饱,衣也穿不暖,他们还能顾得上什么礼节,什么荣辱?他们唯一能顾上的,便是活下去!而活下去的权利,是天子赋予,是朝廷应尽的职责!”

他强调的是民生与“稳定”的根本联系。海瑞认为真正的稳定来自于民生的富足和公平,而非压制。

第三阶段:挑战和珅的“恩赐论”和“法律论”

“和大人还说要‘严加看管,以律法约束’?依臣所见,这律法,乃是用来约束犯上作乱之人,而非约束被逼无奈,求生不得的百姓!朝廷设有赈灾一说,便是明文规定,乃是朝廷对百姓的责任,是百姓应得的权益,而非什么‘仁至义尽’的施舍!”

“至于那‘不服从调遣,反而生事’者,不知和大人所指何人?若是他们恳求匀出些许粮食,便被视为‘生事’;若是他们跪求朝廷拨下本该拨下的款项,便被视为‘闹事’;若是他们不愿眼睁睁看着家人饿死,反而要拼死一搏,这些便是‘生事’!那么,臣请问和大人,这‘调遣’是何等‘调遣’?这‘律法’是为何人而设?是为护那贪墨之辈,还是为安抚那饥寒交迫的百姓?”

海瑞的质问步步紧逼,直接挑战了和珅的论点。他将和珅的“律法”定义为压迫百姓的工具,将和珅的“调遣”解读为巧取豪夺的手段。

第四阶段:以最尖锐的语言结尾,直指核心

“臣以为,所谓‘灾民论’,便是纵容贪腐的遮羞布,便是残害百姓的毒药!若朝廷不思如何解百姓之苦,只想着如何镇压百姓之怨;不思如何将赈灾款项如数发放到灾民手中,只想着如何将其揣入自己的私囊;那么,这天下,迟早会炸开!到那时,不论是和大人,还是皇上,都将无法‘稳定’!”

海瑞的最后一番话,语气如寒冰,眼神如利刃,直刺和珅的要害。他不是在争论,而是在宣判。他揭露了和珅的本质——以维护统治为名,行贪婪残暴之实。他将问题上升到了维护国家长久稳定的层面,让和珅的言论在道义和现实面前显得更加渺小和卑劣。

总结海瑞回怼的特点:

直白而尖锐: 不回避问题,直击要害,不留情面。
以理服人,以事实为依据: 不依靠华丽辞藻,而是用事实和逻辑来论证。
强调责任和权利: 将焦点放在官员的责任和百姓的权利上。
不惧权威,刚正不阿: 即使面对权势熏天的和珅,也敢于据理力争。
上升到道德和政治高度: 将个人的行为上升到对国家根本利益的影响。
言辞朴实但力量无穷: 没有华丽的比喻,但每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如果海瑞出现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场景中,他不会和纪晓岚一样用调侃或机智的语言来化解,而是会用一种更加决绝、更加具有震撼力的方式,直击和珅的灵魂深处,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一种莫大的压力和肃然起敬。他会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他所说的话——“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畏我严,而畏我爱。”他的“灾民论”回怼,就是他“爱民”的体现,也是他对“严吏”的定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题简单,不用海瑞,换成高瀚文来也能轻松怼回去,就八个字——若是激起了民变呢?


你觉得和珅说的有道理,是因为,纪晓岚是一部喜剧,剧中并没有因为朝廷的腐败,出现大规模的动乱。

这部剧的整体基调就是:太平盛世,才子佳人。机智的纪晓岚与狡猾的和珅斗智斗勇,笑谈间,千帆过尽,尘埃落定。

可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事实上,此时的帝国运转已经如履薄冰,朝廷贪腐自上而下,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土地兼并,百姓流离失所,民生的底线就像一根绷紧的弓弦,随时都会断掉。

更可怕的是,统治者还沉睡在康乾盛世的梦里,完全没有意识到危机即将降临,反而去嘲笑纪晓岚这样的吹哨人。

正是由于乾隆一朝以和珅为首的官僚-地主集团,无底线的搜刮民脂民膏、大肆兼并土地。湖北、四川、陕西一带民生凋敝,百姓不堪重负,统治阶乘与底层人民的矛盾不断激化。乾隆刚一退位,就爆发了清中期最大的农民起义。

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白莲教运动。

其历时九年,席卷四省。清政府为了平定这场起义,耗费了两亿两以上的白银。相当于大清国五年的财政收入。乾隆一朝国库积攒下的七千万盈余消耗殆尽,还为此背上了严重的财政赤字。

尽管清政府依靠强大的军力和物质支撑,艰难的平定了起义,但是长时间的贪腐已经摧毁了社会农业基础——即农民,清王朝已然病入膏肓。白莲教起义结束后不久,又爆发了更大规模的天理教起义。清三代经营下的康乾盛世,狼狈收场,帝国不可逆的滑向衰落的深渊,直至最终灭亡。


白莲运动的九年里,清政府获罪的一二品大元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三位(清朝一届政府中央一二品官员也就三十人左右),相当于整个政府高层直接换了一茬。

战场上,自提督以下,中级武官以上,阵亡近五百人。下级武官、地方官员,罢免、处死不计其数。

双方战士及平民伤亡以百万计。

清朝直接进入了嘉道中衰,间接导致清王朝灭亡。

和珅的话说对了一半:灾民已经不是人了,是畜生,而畜生,是会咬人的。

水能覆舟。


将目光转回并不遥远的将来:我们的和大人呢?

嘉庆元年白莲教爆发,三年之后,起义还没有结束,和珅就被抄家赐死。

天街踏碎公卿古,玉缎烧成锦绣灰。

“呵,好一个贪官之道。可是和大人,你就不怕民变之时,借你人头平民愤,借你家财济三军吗?”

所谓,天道轮回。


和珅的理论,就跟无数诡辩家一样,只在一个小圈子内自洽。放在大环境就行不通了。

放任官吏贪污,可以获得官吏的支持。

看上去很有道理是吧?权利自下而上对吧?

底下人不捧我,我就做不成事啦!

可是你的权利来自于下级官吏的支持,那官吏的权利来自于哪里呢?

对于一个农业国而言,农业是支柱产业。

农民是这个国家一切物质基础的来源。

农业国无节制的压榨农民、摧毁农村,这就跟工业国无节制的压榨工人、摧毁本国的制造业是一样的——都无异于自杀。

当一部分掌权者的欲望无休止的扩大下去,那么,不愿做奴隶的人民站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君不见,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久前,知乎有个类似的问题,当时我太懒没回答:为啥很多人觉得和珅说的有道理?

此刻的和珅还能沾沾自喜的阐述自己的贪腐理论。

是因为他还不知道,由于自己的乃至整个清王朝的腐败,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康乾盛世因此狼狈结束,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和珅本人的最终灭亡。

剧中和珅已经年近四旬,而和珅死的时候还不到五十岁。

审判一天,已经离他,和他们不远了。

user avatar

以大明王朝里的海瑞辩论的逻辑来推测

海瑞:本地的官员将赈灾粮换成了麸糠,侵吞大批赈灾款,和大人知道吗?

和珅:知道。

海瑞:下官要上奏参劾,和大人是否联名?

和珅:我不上奏,我劝你也不要上奏。一斤粮食换三斤麸糠,可以救活三倍的人。

海瑞:哦,圣旨倒没说赈灾粮必须用粮食还是用麸糠,这一点下官不与和大人争论。只是请问,这一斤粮食换成的三斤麸糠,可有全部用在赈灾之上?

和珅:自然是没有,官员自然也是拿一点的。

海瑞:圣旨上哪一条说了,官员可以侵拿赈灾款?请和大人为下官指出,如圣旨上确有此条,在下当上疏,进谏圣上。

和珅:....你有没有想过,这千千万万的灾民,谁来赈灾?还不是要依靠大大小小的官员,你坐在户部主事办公室,大笔一挥,弹劾这个弹劾那个,最后官员都不干活了,你来干吗?


海瑞与纪晓岚最大的区别在于,纪晓岚把那些贪官平了以后,他自己是干不了赈灾的活儿的,所以和珅可以抓着这一点,往死里怼纪晓岚:你说官员不能贪,可是那么多事,官员不拿钱就不干活,官员不干活你来干吗?你一个修四库全书的掉书袋你干得了吗?

海瑞:好,我来干。

(PS:海瑞当然不能一个人在好几个县去赈灾,但从他大兴县和淳安县赈灾的情况来看,只要由他来担任最高赈灾指挥,对手底下官员的控制力还是很足的,毕竟钱要从他手里拨下去,拨多少钱,能买多少粮,能救多少人,这些对于海瑞这种常年从基层干出来的官,还是心中有个大概的,买麸糠这种事,只要他跑下面去看几圈,肯定瞒不过他)

user avatar

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谎话,不是编的有多圆,而是真话中夹着假话,然后偷换概念。

这是和珅和纪晓岚的原对话:

和珅:三国时曹操煮酒论英雄,他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今夜,和某有同感啊!
纪晓岚:(笑),和大人,大奸与大善岂能并列?唉,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和珅:行行行,君忠我奸,君廉我贪,君贤我恶,嗯,行吧,天下清名被你占光,天下恶名被我占光。那你我岂能不饮上一杯啊?
纪晓岚:好,饮上一杯。(饮酒)
纪晓岚:和大人,咱们还是说点正事吧。
和珅:说。
纪晓岚:燕城这帮贪官啊,把人吃的粮食,换成了牲口吃的麸糠和草料。这件事,和大人可知道?和珅:我知道。
纪晓岚:那和大人不觉得惭愧吗?
和珅:我倍觉欣慰。
纪晓岚:为什么?
和珅:纪先生你有所不知啊。这一斤口粮啊可以换三斤麸糠。这就等于,原本能救活一个人的粮食,现在可以救活三个人了!
纪晓岚:可麸糠是给牲口吃的,不是给人吃的!
和珅:哎呀,灾民还算人吗?嗯?
纪晓岚:你说什么?
和珅:你不要把眼睛瞪的那么大。你知道不知道,行将饿死的人已经不是人了,那就是畜生,只要活着,还什么麸糠啊,那是好东西。草根、树皮、泥土都可以吃。
纪晓岚:此话出自堂堂和大人之口,真是令人震惊。
和珅:你当然感到震惊,你是一介书生,你只会在书斋里,手捧圣贤书骂骂当朝者而已。
纪晓岚:当朝者不公,自当抨击!
和珅:嗨呀,你干嘛呀火气这么大。来来啦,喝酒(斟酒、喝酒)。纪先生,你见过这个吃观音土活活涨死的人吗?
纪晓岚:什么事观音土啊?
和珅:你看看,你不知道。(纪晓岚斟酒)我再问你,你见过这千里平原所有树木的树皮都被啃光的情形吗?
纪晓岚:啊(诧异)
和珅:易子而食,你当然听说过,那是史书上的四个字而已。我是亲眼见过的啊。(纪晓岚惊异)。这换孩子吃啊,就是锅里的一推肉啊。
纪晓岚:你——
和珅:你以为我毫无人性,是不是?你以为我只知道贪财敛钱,是不是?我亲自到灾区去过,到那儿一看我心都凉了。我这才知道,不管朝廷发下多少救灾的粮食,永远也不够。如果我不设法变通一下,那你在灾区看到的就不是灾民,而是白骨喽!
纪晓岚:这,赈灾的粮款不够,可以向朝廷再请求拨放吗?
和珅:朝廷?你知道国库还剩多少银子?你不知道,你根本就不知道。征大小金川,平准格尔部,眼下国库就只剩下个空壳子,你知道不知道?
纪晓岚:可朝廷还是发了赈灾粮款了,我看了他们的账本,所以的赈灾粮款,全都进了这个薛大老板的钱庄了。
和珅:(摆手)可不能这么说啊。薛大老板可是个神通广大的人,一文钱进去,两文钱出来,我这才有足够的钱去救济灾民了。
上下两个口,先要喂饱上面(手指上天)一个口,才能再去喂下面一个口。
纪晓岚:宋有包公,明有海瑞,康熙朝有施公,代代清官,愧煞大人(手指和珅)也。
和珅:对对对……清官的确令人敬佩,可清官也令人畏呀。
纪晓岚:和大人,您就是无敬无畏,所以才无法无天了。
和珅:那我问你,古往今来,多少清官,多少贪官?
纪晓岚: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如黄河之砂。
和珅:对啊,那我不依靠他们,我依靠谁啊?啊,我这个军机大臣,要是没有他们撑着,那就是个屁,我容易吗?
纪晓岚:(斟酒),好……和大人
和珅:倒酒,倒酒!
纪晓岚:喝酒,喝酒。

和珅的观点总结起来有三点

第一:粮食换成麸糠,就可以让更多的灾民不饿死;

第二:朝廷没钱了;

第三:贪官们虽然贪财,可是他们也办事。

好,假设鄙人能有幸站在海刚峰的位置,现在想跟和珅讨论一下。

第一,和珅说,一斤口粮可以换三斤麸糠,那么朝廷拨下来了100万石口粮。不知道是否有300万石麸糠对应?

第二,和珅身处军机大臣岗位,所谓在其位,谋其政。现在一场水灾,朝廷既拿不出粮食,又拿不出钱,那就是严重失职,渎职。那要不要问和珅的罪呢?

第三,自古以来,灾难从来伤不着官吏,为什么还要“救民先救官”。而且作为朝廷委任的官吏,保境安民本来就他的责任,如今境内闹了饥荒,不思救民救荒,反而乘机并吞土地,贪污救济粮。在道德上,这是损人利己的无耻混蛋行为。在律法上,这是贪污腐化,尸位素餐的违法行为。无论怎么看,都要把这群狗官给清理了,现在反而说他们是办事的人,真是可笑至极,无耻至极。

第四,和珅作为上司,作为军机大臣,竟然提出没有他们,和珅就是个屁。真是最大的谎言了。如果说是上书房,军机处,内阁的大臣也便算了。至于地方官吏,见了和珅都恨不得抱着和珅的臭脚舔。每年几十两,几百两,几千两,几万两,几十万两,几百万两,几千万两的白花花银子,难不成都喂了狗,还不是都落到你和珅的口袋里。和珅你不是他们的屁吗?哪里有孝敬自己屁的道理。

如此三点,请和珅回答!

user avatar

和珅就是不断转移话题谈虚的忽悠小白纪晓岚,海瑞是基层上来的干吏,他绕不进去,海瑞会抓住事实狠怼:

1.你和大人分了没有,分了多少?

2.你和大人吃得下糠嘛?

3.贪这么多按大清律怎么判?

4.你说这样能成功救灾,那之前咱们碰上的大队流民是啥?

5.你说官员分了钱能好好救灾,那流民咋没人管?

6.这地方树皮都有人啃,你上哪进的那么多糠(电视剧里糠是千里迢迢运来的)?

7.发糠下面的官员就不贪了?三糠能换一米,就算折一点五糠换一米都是一大笔啊。

8.还换糠能救更多百姓,你一斤米换三斤糠说不定能,你实际上是一斤米换成一斤糠发下去,能救更多个鬼。

除67有推测,1-5和8都是事实,和珅讲再多虚的都赖不掉。

补充一下,有朋友没明白流民是啥,流民是没有得到有效赈济的灾民转化来的,流民出现除了说明本地区赈灾失败外,还意味着灾难的蔓延。

从大老板乾隆的角度,灾民没吃饱的问题远小于流民出现。从同事的角度,你家灾民没吃饱管我什么事,但你丫流民管不住跑我这来几个意思?

更别说,这些流民有组织有攻击性,也就是存在转化为流寇的可能。

不出乱子(流民不出境),可以说是最低的kpi了,但剧里县官在这个kpi都完不成的情况下,居然一点不急,抱着小老婆睡大觉。

相较之下,和珅一边熬夜加班处理因为乾隆出京麻烦了很多的军机处事务,一边想着替他们擦屁股,可以说和珅是做到了自己说的拿钱办事的。

只能说,和珅才是理想主义,监察制度如果烂了,下面人怎么会老老实实拿钱就办事。出了事,你和珅肯定跑不掉,肯定要担着,他们怕什么。

user avatar

海瑞的特点就是每一句话都有律法支持,每一个动作都合法合规。

你和珅知道粮食换的麸糠,这就是纵容,你不上报这就是欺君,就这一条就够和珅喝一壶的,乾隆虽然宠他,但是这个罪不是说着玩的。

你说粮食不够,变通之策,与谁商议过,怎么换的,和谁换的,换了多少,是否是市场价格,即使是麸糠也分好坏,你换的哪一等,灾民又吃下去多少。

你说先要喂饱下面的,才能干活,那么喂了谁,喂了多少,你吃了多少,到底多少银子用于赈灾。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和珅肯定是后悔海瑞来查的。

纪晓岚是大烟袋,海瑞是利剑,根本是两个人物。而且海瑞是什么人,从县令成长起来了,发生灾情,赈灾的套路他难道不知道,和珅怎么想的,全在他脑袋里。

和珅说的对,纪晓岚就是个读死书的,写写诗的文人罢了。

user avatar

你要搞清楚,《铁齿铜牙纪晓岚》是一部爽片,而《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伪纪录片……


也就是说,前者里面的最聪明的人物,要是穿越到了后者的相对真实的官场里面,能不能活过三个时辰都是问题……

这就像小红帽里面的狼外婆去了三国……

分分钟被剥皮吃肉……


如果是海瑞和和珅去赈灾,以和珅的在前者里面的智商,没有一个回合就被海瑞弄死了,还犯得着怼什么?梅长苏什么的估计也撑不过两个回合……

《大明王朝1566》里海瑞的本事是怼人吗?



最后再说一句吧,在一个低龄向的爽片里面找所谓的和珅的漏洞怼啊怼的,也是闲的……

爽片撸完爽了不就完了……

user avatar

哪里有那么多废话?

什么?你说要先救官再救民?记录在案!

你说掺沙子可以多救民?记录在案!

海瑞又不是靠嘴皮子做官,人家知道怎么借力!

1566里的海瑞,如果你敢说这事是皇帝授意的,你信不信他都敢记录在案。所谓的潜规则,其实是不敢真真说出来的,说出来,遇到较真的人就是自寻死路。

user avatar

海瑞会直接去怼乾隆

然后可能会被乾隆斩了

user avatar

这番话的核心在哪?在于一斤粮食换三斤糠然后能救三个人,但三斤糠能救三个人吗?不能!因为那两斤基本被贪官上下其手给分了,落到老百姓手里还是一斤糠。本来一斤粮食提供的热量能活命一斤糠可活不了命热量太低。

而纪晓岚被说的哑口无言的根本在于和珅的那句不这么换一斤糠也发不下去,纪晓岚默认了和珅的说法。和珅靠贪官能赈灾。纪晓岚连这些贪官都使唤不动!

换了海瑞就一句话,既然和大人得靠贪官吃饱才能赈济灾民。那把粮食给我我去发保证不用下面那些贪官中饱私囊也能发到百姓手里,饿死一个人唯我是问

一句话和珅gg。

然后就是海大人反击,和大人这番话下官已做记录,明日就上奏皇帝,希望和大人再说说都哪些官分了钱,你和大人分了没有,什么?不惊动圣上?那就把这些粮食给下官下官去分发给百姓!

这才是海刚峰,哪里是文弱书生能比的

user avatar

“记录在案”!

“说清楚,谁?怎么拿糠换的米?换了多少?换下来的米去哪了?”

纪晓岚拿这当辩题,而海瑞会拿这当案子办。

你们大家都看清楚了哦,这是和珅自己说的,拿糠换米,我可是一个字都没反驳,我只是顺着线索查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说《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是一位以机智幽默、辞藻华丽著称的辩才,那么《大明1566》中的海瑞则是一位以刚正不阿、直言不讳闻名于世的清官。当海瑞面对和珅的“灾民论”时,他的回怼方式绝不会是纪晓岚那种以理服人、以巧取胜的风格,而是会更加直接、尖锐,直击问题的本质,以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我.............
  • 回答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一部穿越时空的国民级喜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电视剧自2000年首播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亿万观众,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不可磨灭的经典之作。这部剧以其轻松幽默的风格、鲜活的人物塑造、巧妙的剧情设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创新演绎,成功地将严肃的历史题材转化为老少皆宜的国民级喜剧.............
  • 回答
    如果铁之后的元素全部消失,人类世界将会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性的剧变,其影响之深远,足以让我们的文明瞬间回到石器时代,甚至更糟。这场消失不仅仅是“少了点东西”,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重构,生命本身的存在基础都将轰然倒塌。首先,最直接也最致命的改变,将发生在构成我们身体和一切生命形式的基石上。生命本身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地球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交叉领域。简单来说,如果地下像铁、镍这样较重的元素被大量地开采并转移到地表,会极其微小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地影响地球的运行轨迹,但不太可能导致显著的变化。为了详细阐述,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地球内部的质量分布与地核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这个问题.............
  • 回答
    吞下一块铁,嘴里会不会飘出氢气?这问题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我们不妨把它拆解开来,看看里面藏着怎样的化学原理。首先,得明确一点:单单吞下一块铁,你的嘴里是不会直接飘出氢气的。 铁本身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金属,它在常温常压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或者我们唾液中的水分,并不会发生剧烈的反应,更不会产生氢气。.............
  • 回答
    想象一下,一颗星球,它的地壳中闪耀着比任何宝石都要璀璨的金色光芒,那不是点缀,而是主旋律。这里的岩石,仿佛天然就融进了大量的黄金,随处可见,易于开采。然而,与这耀眼的富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铁、铝这些我们习以为常、构建起工业文明基石的金属,却如同被大地吝啬地藏匿起来,稀少得令人咋舌。这样的星球,其文明.............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假设,但如果真的在一瞬间,地球上所有的铁都变成了金,那绝对是一场足以颠覆一切的灾难。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这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变化:首先,是地球的内在结构和地质活动会发生剧变。地球的磁场,那个保护我们免受宇宙辐射的关键屏障,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核中流动的液态铁产生的。如果地核中的铁瞬间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涉及到法律责任的认定,不能一概而论。简而言之,如果你没有主动将甩棍借给别人,或者没有明知对方会用它做坏事而放在容易获取的地方,那么你本人承担直接责任的可能性不大。但事情的细节非常关键,下面我来给你掰扯一下:首先,最关键的一点:谁是实际使用者?法律上讲,直接使用凶器造成伤害或死亡的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为了详细地解答,我们需要对《天下第一》这部作品中的蛇灵和铁手团的实力体系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进行合理的推演。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双方的“玩家”:蛇灵六大蛇首 (实际为七人):蛇灵作为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势力,其成员往往身怀绝技,且组织严密。虽然标题是“六大蛇首”,但我.............
  • 回答
    我丹妮莉丝的哥哥,韦赛里斯·坦格利安。我的名字是韦赛里斯,你们可以称我为“龙石岛的韦赛里斯”,坦格利安家族的继承人。我将夺回属于我家族,属于我的铁王座!如果我是韦赛里斯,我不会像历史上的我那样鲁莽、骄傲且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会有更清晰的头脑,更坚定的决心,以及更长远的计划。我的目标始终是夺回铁王座.............
  • 回答
    如果我说了算,《权力的游戏》里谁能坐上铁王座?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了无数遍,看完剧集,也读完小说,我对“权力”和“统治”的理解也一点点在变化。要说最想,这真不是个容易的答案,毕竟我们见证了太多人的野心与陨落,太多次的失策与牺牲。不过,如果真要让我选一个,而且是带着“我说了算”的底气,我心中的天平会.............
  • 回答
    北条氏政这个人,要是当年没跟丰臣秀吉对着干,老老实实地投降,能不能混个“第六大老”的名头,这事儿挺有意思,咱们来掰扯掰扯。首先,咱得明白,“六大老”这事儿,其实不是一个明确的官职,更像是一种大家心照不宣的格局。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上杉景胜、宇喜多秀家这五个人,加上石田三成(虽然他.............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太空运输成本的核心。简单来说,往太空运送1kg的水和1kg的铁,成本上差异并不大,都是“往太空运送1kg物体”的成本。然而,如果深入探讨,我们就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特别是当质量变大时。为什么1kg水和1kg铁的成本差异不大?在太空运输领域,我们最关注的往往是单位质量.............
  • 回答
    2022年,当“号令如铁,三军奋力,全军热血开训”的鼓点激荡回响,我的心中也涌动着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更深切的期待。这不仅仅是对军事力量的期盼,更是对国家安全、民族复兴以及我们每个人安稳生活的一份信心。我期待看到实战化训练的常态化和精细化。去年的开训口号振聋发聩,我希望这种“热血”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更.............
  • 回答
    当然,我来给你好好聊聊氢气和金属的反应,特别是过渡金属和主族金属的情况,保证让你看得明白,而且尽量让这内容听起来更像是咱们自己琢磨出来的。总的来说,氢气和金属的直接反应,那得看是哪种金属,以及反应的条件有多苛刻。 咱们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得一项一项来分析。 氢气与过渡金属的“直接反应”先说说过渡金属.............
  • 回答
    “铁总”获得高铁票价定价权,这事儿啊,说起来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背后到底牵扯着啥,对咱老百姓、对铁路本身又意味着啥。先说说这个“铁总”是啥背景?“铁总”就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现在名字改成了国铁集团。以前呢,铁路系统是政府部门,归交通部管。后来改革,成立了铁路总公司,变成了.............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咱们细细掰扯一下。中国铁路总公司(现在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搞出这么个“内燃动力集中式动车”,听着有点儿绕,但细一琢磨,这背后可大有门道。首先,咱们得搞明白这“内燃动力集中式动车”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它跟咱们现在常见的“高铁”——也就是电力.............
  • 回答
    .......
  • 回答
    《甲铁城的卡巴内瑞》?让我想想,那可是2016年春天最炙手可热的动画了,几乎每天打开社交媒体都能看到关于它的讨论。要评价这部作品,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画面和制作是绝对的亮点。荒木哲郎导演加上WIT STUDIO的班底,这几乎就是品质的保证。你知道,WIT STUDIO之前可是做出了《进击的巨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