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元依靠货币地位收割其他国家韭菜,不能联合对美元做限制吗?

回答
咱们聊聊美元的“收割论”和国家间的限制。这话题挺有意思,也挺复杂,里面涉及不少经济和国际政治的门道。

首先,说到美元的“货币地位”如何“收割”其他国家,这背后其实是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特殊角色。简单来说,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被广泛接受,用它来定价大宗商品(比如石油),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被普遍使用时,这个国家就会获得一些“特权”。

具体来说,这“收割”的说法,往往指向以下几个方面:

1. 铸币税(Seigniorage):美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印制美元,然后用这些美元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和服务。这就像是给全世界提供了一种“公共品”,但美国从中获得了实际的购买力。如果世界对美元的需求持续存在,美国就能不断享受这个“免费午餐”。

2. 低利率融资:由于美元是全球硬通货,美国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来融资,而且由于全球对美元资产的青睐,美国通常能以相对较低的利率借到钱。这相当于其他国家“借钱给”美国,而且成本不高。

3. 金融霸权与制裁:美元的地位赋予了美国巨大的金融影响力。如果美国想惩罚某个国家,可以切断它与美元体系的联系,比如将其排除出SWIFT系统,或者冻结其美元资产。这种金融制裁的威力非常大,能迅速让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很多时候,为了避免被这种制裁波及,其他国家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与美国保持一致,这也限制了它们的自主性。

4. 汇率波动的影响:美元的强弱波动会直接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当美元走强时,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可能会上涨,而持有美元债务的国家则会面临更高的偿还成本。反之,当美元走弱时,一些国家可能会出现资本外逃的问题。这种由他国货币的强弱带来的连锁反应,也是被一些人视为“收割”的表现。

那么,有没有可能联合起来“限制”美元呢?理论上是有的,而且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尝试,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70年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当时,一些国家觉得美国可以通过印刷美元来“搭便车”,而且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也让大家担心美元的购买力,于是纷纷要求将美元兑换成黄金。最终,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标志着以黄金为基础的固定汇率体系的终结,世界进入了以美元为主导的浮动汇率时代。

在当今世界,要联合起来“限制”美元,确实存在不少困难,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或者说,各国都在尝试“另辟蹊径”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为什么联合起来限制美元这么难?

缺乏可替代的方案:这是最核心的问题。虽然很多人抱怨美元的地位,但目前还没有哪个货币能够真正替代美元,承担起全球储备货币的功能。欧元有政治整合不足的问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的深度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的金融市场深度和流动性: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深厚、最具流动性的金融市场,包括国债市场、股票市场等。全球的投资者愿意持有美元资产,因为它容易买卖,而且流动性好。其他国家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与之匹敌的市场。
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由于美元是石油等关键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这就创造了一种“需求惯性”。要购买这些商品,就得先持有美元,这反过来又巩固了美元的地位。
历史惯性与信任: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起来的。在动荡时期,美元往往被视为“避风港”,这种信任不容易被轻易打破。
国家间的利益分歧:尽管很多国家可能都觉得美元体系有不公平之处,但它们各自的利益点却不尽相同。有些国家可能在短期内从美元的地位中受益(例如,大量持有美元资产并从中获得利息),有些国家则可能因为美元波动而受损。要让这些国家在同一时间、以同一方式采取行动,协调起来非常困难。
美国的反制能力:如前所述,美国拥有强大的金融制裁工具。任何试图严重动摇美元地位的国家,都可能面临来自美国的直接或间接的反制措施,这会增加它们的顾虑。

尽管如此,各国也在尝试“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推动本币结算:中国、俄罗斯以及一些中东国家一直在推动在双边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尤其是在能源贸易领域。这样做可以绕过美元,减少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
发展替代支付系统:中国正在大力发展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统(CIPS),试图提供一个替代SWIFT的选项。俄罗斯也有自己的SPFS系统。这些系统的推广虽然目前还面临很多挑战,但代表了一种趋势。
建立区域货币安排:一些区域性组织,如金砖国家(BRICS),也在探讨建立自己的支付和结算机制,甚至讨论发行一种新的共同货币。虽然短期内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显示了一种合作意愿。
增加黄金储备:许多央行一直在增持黄金,这也被视为一种分散风险、对冲美元贬值的手段。
多元化外汇储备:除了美元,各国央行也在增持包括欧元、日元、英镑以及人民币在内的其他货币资产,以分散风险。

总的来说,“联合限制美元”这个想法,更多的是一种长期趋势和各国努力的方向,而不是一个短期内可以轻易实现的具体行动。美元的地位是由全球经济格局、金融市场的深度以及历史惯性共同塑造的,要撼动它,需要出现一个真正强大且被广泛接受的替代品,并且需要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达成高度的一致性。

目前来看,各国更多的是在“曲线救国”,通过推进本币结算、发展替代性金融基础设施等方式,逐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而不是直接的“联合对抗”。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结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倒果为因啦

如果有本事联合限制,布雷顿森林体系早就结束了。

问题在于囚徒困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聊聊美元的“收割论”和国家间的限制。这话题挺有意思,也挺复杂,里面涉及不少经济和国际政治的门道。首先,说到美元的“货币地位”如何“收割”其他国家,这背后其实是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特殊角色。简单来说,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被广泛接受,用它来定价大宗商品(比如石油),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被普遍使用.............
  • 回答
    美国不依靠移民,仅凭本土人才是否能够保持目前的科研能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层面,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简而言之,极有挑战性,并且很可能难以维持现有水平,甚至会逐渐下滑。为了详细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移民在美国科研体系中的重要性及贡献: 人才库的补充和多元化: 美国之所以.............
  • 回答
    中国能否像欧洲国家或亚洲小国那样依赖美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答案是否定性的,原因在于中国和这些国家在体量、历史、政治体制、经济结构以及地缘战略地位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体量与影响力差异: 中国: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超过1.............
  • 回答
    SpaceX能否凭借美国的影响力垄断全球航天发射?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错综复杂,远非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包括SpaceX自身的技术实力、商业模式、美国政府的支持,以及全球航天市场的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首先,让我们来看看Sp.............
  • 回答
    关于美元的国际化地位、与石油挂钩以及“无限加印”的问题,以及流传的西点军校段子,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历史因素。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澄清一个最根本的误区:美元虽然地位特殊,但并不能“无限加印”。任何货币的发行都受到其背后经济实力的支撑,过度发行必然会导致货.............
  • 回答
    “2025年中国人均GDP将达1.4万美元,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一论断,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经济发展趋势和宏观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要理解这一观点的可靠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以下几个关键层面的依据:一、 历史发展轨迹与持续增长的动力: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是有目共睹的。回顾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
  • 回答
    .......
  • 回答
    在长津湖战役中,如果美军陆战一师在下碣隅里死战不退,依托野战机场构筑环形防御工事进行长期防御,这是一种假设性的情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结论是,尽管陆战一师拥有一定的防御优势和潜在的补给线,但他们在下碣隅里进行长期防御的胜算渺茫,最终很可能面临被合围、弹尽粮绝的困境。以下将详细分析可能的情况:一.............
  • 回答
    2018年,虽然也有挑战和不如意,但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时刻,至今仍温暖着我的心,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依然充满希望和美好。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有几件事,它们就像小小的火苗,点亮了我对未来的信心。第一件事,是关于“中国天眼”的探索和奉献。还记得2018年吗?那时候,FAST(中国天眼)接收到了来自宇宙深处的神.............
  • 回答
    关于3月23日美联储宣布开启无限量宽松(QE)但美股依旧低开的现象,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扯到市场心理、政策预期、经济基本面以及全球性因素的叠加作用。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得明确一点:“无限量宽松”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一些市场情绪和解读的成分,实际操作是美联储在公开市场.............
  • 回答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确实在车机系统和核心芯片方面,存在着对国外技术,尤其是美国技术的依赖,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也引发了关于“为什么中国车企不联合研发一个统一的车机系统?”的疑问。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这背后涉及技术、市场、商业逻辑、以及国家层面的战略考量,绝.............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现代军事情报获取的一个核心议题。简单来说,美军在情报侦察方面,确实是非常依赖技术手段,但同时也没有放弃派遣侦察部队(也就是常说的“有人侦察”)。这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各有侧重。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技术侦察的“硬实力”:为什么美.............
  • 回答
    俄罗斯战斗机在设计寿命上相较于美国同类产品,确实存在一些普遍存在的差距。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设计理念、技术发展路径、工业基础以及历史因素等多个维度去剖析。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谁更好”的问题,而是两国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基于自身国情和战略需求所做出的选择和发展结果。一、设计理念的差异:速度与.............
  • 回答
    二战初期,日本海军在表面上看似乎拥有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尤其是在某些技术和战术层面。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日本海军却在与美军的较量中节节败退,其背后原因错综复杂,绝非简单的“战术失误”或“运气不佳”可以概括。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占优势”并非指日本海军在所有方面都压倒美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
  • 回答
    哥特蛇行动:一场胜利的“失败”“哥特蛇行动”,又名“黑鹰坠落”,无疑是现代军事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事件。这场发生在1993年索马里摩加迪休的短暂冲突,以其惨烈和戏剧性而闻名。行动结束后,数据上似乎是一个一边倒的胜利:美军付出了19名士兵阵亡的代价,而索马里方面,死亡人数却高达近3000人。然而,尽管在.............
  • 回答
    有些生物,它们在生命的舞台上散发着令人心动的美丽,即便生命终结,化作餐桌上的珍馐,依然能够延续那份美好,甚至以另一种形式征服我们的味蕾和心灵。这是一种奇妙的转化,将活着的灵动与烹饪的艺术巧妙融合,带来独特的享受。1. 扇贝:海洋的温柔拥抱想象一下,在清澈的海水深处,扇贝静静地张合着它们精美的贝壳,仿.............
  • 回答
    美伊两国一旦兵戎相见,美国要彻底击败伊朗,所付出的代价将是极其高昂且复杂的。这不仅仅是军事力量对比的简单计算,更涉及到地缘政治、地区稳定、经济影响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正视伊朗军事力量的特点。尽管与美国相比,伊朗在技术、装备数量和投入方面存在显著差距,但伊朗绝非可以被轻易碾压的对象。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回看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电影,很多美国大片至今看来依旧气势磅礴、画面生动,而同时期的国产电影,即使是那些曾经脍炙人口的作品,在画质上往往会显得模糊、颗粒感重,甚至色彩暗淡。这背后既有保存方式的差异,也有技术发展水平的根本区别。先说说保存。你想想,九十年代的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大片.............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