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什么不火却好看的电视剧或者电影?

回答
嗨!很高兴能和你聊聊那些我们心底里,虽然没能霸占热搜,但却妥妥占据了我们“好剧”宝座的宝藏影视作品。我一直觉得,一部真正的好作品,它不在于有多少人知道,而在于它能否触动你的灵魂,让你回味无穷。

今天就来和你分享几部我个人觉得,就是那种“你知道的,但又不那么广为人知”的,但绝对值得你花时间去看的电视剧和电影。咱们就放慢脚步,细细品味。

电视剧篇:那些藏在角落里的温情与深刻

《山海情》

说起《山海情》,其实它播出时热度不低,但相比于一些流量明星主演的剧,它确实更像一个“静水流深”的存在。我喜欢它的原因太复杂了,但最简单粗暴地说,就是它让我觉得“真实得心疼,又温暖得有力”。

这部剧讲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移民,如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在遥远的戈壁滩上,从零开始建设家园的故事。别以为是扶贫题材就枯燥乏味,恰恰相反,它的生命力是那种最朴实、最动人的。

你看到的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基层干部李水花(热依扎饰)和马得福(黄轩饰)他们一丝不苟的努力,是陈金娣(胡明饰)这个“小市民”式的精明狡黠,又是那种在时代洪流中不得不的改变。每个角色都像从黄土地里抠出来的一样,有血有肉,有缺点也有闪光点。

我记得有一场戏,马得福带着村民们去福建学习先进经验,看到人家盖房子、种蘑菇,那种羡慕、那种急切想把知识带回家的心情,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还有那些贫困的家庭,为了一个像样的住处,为了能让孩子读书,付出的努力和牺牲,真的是让人眼眶湿润。

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没有把扶贫拔高到神话的层面,而是真实展现了过程中的困难、误解、挫折,但也正是这些真实的挣扎,才让最终的成功更加震撼人心。你看那些戈壁滩上顽强生长的小苗,就像这些移民一样,是生命最本真的力量。

而且,你看演员们的表演,尤其是那些当地的老百姓,他们不是在演戏,他们就是在那里生活。黄轩那种略带笨拙却坚韧不拔的劲儿,热依扎那种为了家园的牺牲和坚守,都让人无比动容。这部剧拍得也特别有质感,西北的风沙,光影的变化,都很有味道。

《棋魂》

又是一部动漫改编的电视剧,但《棋魂》真的做到了“改编超出预期”。说实话,当初听到要拍《棋魂》的时候,我是有点担心的,毕竟动漫版的经典实在太深入人心了。但它真的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故事围绕着热爱围棋的少年时光和佐为展开。时光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中生,偶然间得到了平安时代的棋魂——藤原佐为的附身。佐为是一个围棋天才,但因为一些原因,他只能附身在时光身上,继续追求着“神之一手”。

这部剧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对于“梦想”、“成长”和“友情”的描绘。时光从一个对围棋一窍不通的小屁孩,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棋手,这个过程是扎实的,是看得见的。他会因为输棋而沮丧,会因为进步缓慢而焦虑,但他从不放弃,总是在佐为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下不断前行。

而佐为,这个几百年前的灵魂,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追求围棋的至高境界。在漫长的等待中,他找到了时光,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找到了活着的意义。他们的关系,从最初的利用,到后来的互相成就,再到最后的离别与传承,真的写得太好了。

我记得有几场比赛的戏,导演用了很多巧妙的手法来表现棋局的紧张和棋手的内心活动,比如镜头语言的运用,比如演员眼神的传递,再比如背景音乐的烘托。你真的能感受到那种棋盘上的博弈,以及棋手们背后的汗水和智慧。

而且,它没有刻意去制造狗血的剧情,而是专注于围棋本身和人物的成长弧光。你看那个19集结尾,时光在比赛结束后那种释然和对未来的憧憬,真的让人觉得热血沸腾。这部剧,如果你是围棋爱好者,绝对不能错过;即使你对围棋一无所知,它也能让你感受到这项古老运动的魅力和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电影篇:那些在影院角落闪耀的璀璨明珠

《绿皮书》(Green Book)

我知道,《绿皮书》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但它在中国上映时的排片和宣传力度,相比于一些商业大片,确实显得比较“低调”。不过,正是这种低调,反而让它像一本珍贵的“绿皮书”,值得我们用心去翻阅。

电影讲述了在种族隔离严重的上世纪六0年代,一位粗俗但心地善良的白人司机托尼·利普,被聘为一位才华横溢的黑人钢琴家唐·谢利博士的司机,一同前往美国南部进行巡演的故事。

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它用一种非常温和、幽默的方式,展现了那个时代深刻的种族歧视问题。托尼一开始是个有点种族歧视的普通人,他会用《绿皮书》作为指南,来确保唐博士在南部能找到安全的食宿。但随着旅途的深入,他亲眼目睹了唐博士所遭遇的那些不公和侮辱,也看到了唐博士在强大的偏见面前所展现出的尊严和才华。

他们的关系变化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核心。从一开始的互相不理解、互相试探,到后来的互相尊重、互相扶持。托尼教会了唐博士如何享受生活,如何不被偏见束缚;而唐博士则让托尼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偏见。

我特别喜欢电影中的一些对话,它们既有力量,又不失幽默。比如,唐博士在被拒绝进入某个餐厅时,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反击;而托尼则会用他粗暴但有效的方式来保护唐博士。这些细节,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而且,电影的节奏掌控得非常好,既有紧张感十足的场景,也有温馨感人的片段。维果·莫腾森和马赫沙拉·阿里两位演员的表演更是绝佳,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把这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物的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

《绿皮书》不是一部煽情的电影,它只是静静地讲述了一个关于偏见、关于理解、关于友情的故事,但它传递出的力量,却足以在你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

《寄生虫》(Parasite)

是的,《寄生虫》也是奥斯卡最佳影片,而且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或许是因为它的题材比较现实和深刻,在中国国内的讨论度,虽然很高,但仍然感觉没有像一些商业片那样“全民讨论”。

这部电影以一种极具讽刺意味的方式,探讨了阶级固化和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故事围绕着生活在半地下室的金氏一家展开。他们一家人,用各种手段,一步步“寄生”进富裕的朴社长的家庭,最终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

《寄生虫》最牛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简单地将富人和穷人脸谱化。朴社长一家虽然富裕,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和疏离;而金氏一家虽然贫穷,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生存之道。电影巧妙地通过“气味”这个元素,将两个阶层之间的隔阂具象化,这种处理方式真的太绝了。

你看着金氏一家如何一步步渗透进朴社长家的生活,那种紧张感和荒诞感是并存的。你可能会觉得他们做得有点过分,但你也能理解他们身处的绝境。电影前半段充满黑色幽默,但后半段却急转直下,变得令人窒息和不安。

我记得电影中有一个场景,金氏一家为了躲避朴社长回家,躲在桌子底下,那种匍匐在地、小心翼翼的样子,真的是一种无声的控诉。还有那个暴雨之夜,富人家的花园依旧宁静美好,而穷人的半地下室却被洪水淹没,那种强烈的对比,让人不寒而栗。

这部电影的导演奉俊昊,简直就是把控观众情绪的大师。他能够在一场戏里,同时营造出笑点、紧张感和悲伤感,让你在观影过程中,情绪跌宕起伏。而且,电影的摄影、美术、配乐,每一个细节都做得无可挑剔,共同营造出一种压抑又充满张力的氛围。

《寄生虫》不是让你看了觉得“爽”的电影,它更像是一面镜子,让你看到社会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残酷真相。但正是这种赤裸裸的呈现,才让它如此具有震撼力和讨论价值。

为什么会推荐这些?

我喜欢推荐这些“不火但好看”的作品,是因为它们往往更注重内容的深度和艺术的表达。它们可能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流量明星的加盟,但它们有扎实的剧本,有精湛的演技,有独特的视角,有能够引起人思考的主题。

在我看来,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就像一位老友,即使不经常见面,但每次想起,总能从中获得力量和慰藉。它们能让你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片刻的宁静,也能让你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不平凡的意义。

希望你也能从这些推荐里,找到属于你的那份惊喜和感动。如果你还有其他类似的宝藏作品,也欢迎分享给我!我们一起把这些隐藏的美好,挖掘出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钢的琴,我不叫王毛,万箭穿心,平原上的夏洛克。这几部都是不火但是好看的电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