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冰与火之歌》里有什么不能自圆其说的bug?

回答
《冰与火之歌》作为一部宏大复杂的史诗奇幻作品,其作者乔治·R·R·马丁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赢得了无数赞誉。然而,即使是如此庞大的作品,也难免存在一些被读者们认为不够自圆其说,或者存在逻辑漏洞的地方。这些“bug”通常围绕着人物的动机、情节的推进、能力的设定以及世界观的细节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被认为可能存在“bug”的地方,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

1. 丹妮莉丝·坦格利安的“防火体质”的合理性与发展:

初期的设定与后期发展的不一致: 在第一本书《权力的游戏》中,丹妮莉丝在赫拉斯·莫尔·杜洛被她的龙“吐火”烧死后,不仅毫发无伤,还从火中走出,带着三只刚孵化的龙。这个场景被描绘得如同神迹,甚至被认为是“龙之血”的强大证明。书中也提到,凡是能与龙共舞的坦格利安血脉都是不凡的。
后期的“防火体质”被淡化或解释不充分: 然而,在后来的书中,这种“防火体质”似乎变得不那么绝对。丹妮莉丝似乎可以被普通火焰灼伤,而且在一些情节中,她的“防火”似乎更多地被归因于她的龙的保护或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而非一种可以随意使用的身体能力。比如,在被女巫米丽·桑多斯(Mirri Maz Duur)施咒后,她似乎会受到伤害。如果她真的是“防火”的,那么这种咒语的有效性就显得有些奇怪。
“龙之血”的定义模糊: “龙之血”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它到底赋予了坦格利安家族哪些特殊的、可遗传的能力?是与龙沟通的能力?是学习语言的天赋?还是这种所谓的“防火”能力?书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和界限,导致后期的发展显得有些随心所欲,不够严谨。
作者的解释与读者的质疑: 马丁本人曾解释过,丹妮莉丝的“防火体质”可能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一次性的神迹,而不是一种持续的、可控的能力。但这种解释并没有完全平息读者的质疑,因为在故事的早期,它确实被描绘得像是一种可以信任的生存技能。

2. 乔佛里·拜拉席恩的残忍与他母亲瑟曦的保护策略:

乔佛里的极端残忍与其在政治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乔佛里是一个极端残忍、冲动且缺乏政治智慧的角色。然而,作为未来的国王,他却在成人礼上处死内德·史塔克,在婚礼上杀害劳勃的私生子,并在各种场合表现出令人发指的暴行。
瑟曦的教育与保护方式的矛盾: 瑟曦深爱着她的孩子们,尤其是乔佛里。但她的教育方式似乎是溺爱加纵容,完全没有纠正乔佛里的恶劣品行,反而鼓励他滥用权力。这与她作为一个精明、善于政治斗争的女性形象显得有些矛盾。一个如此缺乏控制和智慧的继承人,很容易成为敌人攻击的靶子,作为国王的母亲,瑟曦为何不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来引导或控制他?
乔佛里在君临的安保问题: 作为一个备受争议且行为恶劣的国王,乔佛里的安保措施似乎并不足够。他能在许多场合下随意行动,甚至在婚礼上被毒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守卫的失职或国王的自由度过高。

3. 瓦里斯和“小指头”培提尔·贝里席的权力博弈与信息掌握能力:

信息网络与行动的延迟: 瓦里斯以其庞大的“小小鸟”(Little Birds)情报网络著称,他能够掌握几乎所有发生在君临城内的信息。然而,他的行动和对事态的反应似乎有时滞后。例如,他似乎未能提前预测或阻止很多关键事件的发生,直到事态已经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小指头”的精明算计与瓦里斯的迟钝: “小指头”是一个善于制造混乱和利用混乱来牟利的棋手。在很多时候,他似乎总能比瓦里斯抢先一步,或者利用瓦里斯的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不禁让人怀疑瓦里斯的“信息优势”是否真的那么强大,或者他的“忠诚”是否被“小指头”所利用。
两位顶级棋手的“胜负”难以判断: 他们的最终目标和行动的优先级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博弈为何总是看起来“难分高下”,甚至“小指头”在某些方面似乎更占优势?这让读者很难真正理解瓦里斯在其中扮演的究竟是怎样一个角色,以及他长期积累的情报究竟为他带来了多少实质性的优势。

4. 珊莎·史塔克的角色转变与她在政治漩涡中的“幸运”:

珊莎从天真少女到政治棋手的快速转变: 珊莎在第一本书中是一个对骑士和王子充满幻想的天真少女,但经历了多次的绑架、侮辱和欺骗后,她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洞察人心、利用信息、甚至策划复仇的聪明女性。她的转变是令人惊叹的,但有时也显得有些过于快速和戏剧化。
她在关键时刻的“幸运”: 在君临的日子里,珊莎经历了无数危险,但她总能找到生存之道,甚至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帮助,比如珊铎(猎狗)的保护、玛格丽·提利尔(小玫瑰)的善意(虽然有些是利用)。这些“幸运”虽然让她的故事得以延续,但也让一些读者觉得她能够逃脱许多致命的困境有些巧合。
她对关键信息的利用能力: 随着成长,珊莎似乎能轻易地获取并理解复杂的政治信息,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存和复仇计划中。在某些情节中,她似乎比一些老练的政治家更能看透局势。

5. 龙妈丹妮莉丝在解放奴隶运动中的战略与实际操作:

解放奴隶的理想化处理: 丹妮莉丝在奴隶湾(Slaver's Bay)解放奴隶的行动,在概念上是进步和人道的。然而,这种大规模的解放和随之而来的社会结构重塑,在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引发巨大的动荡和抵抗。
奴隶经济与社会秩序的崩溃: 奴隶制是许多奴隶湾城邦的经济基础。突然废除奴隶制,必然导致经济崩溃、社会失序、大量的失业和贫困人口。丹妮莉丝的军队和政府似乎没有为这些后果做好充分的准备。
人民对她的感激程度与实际情况的差距: 丹妮莉丝期望解放的奴隶会感恩戴德,并成为她忠诚的支持者。然而,书中也描绘了一些新解放的奴隶的无助、迷茫,甚至有些人因为失去了过去(即使是压迫性的)生活方式而感到不安。她对人性复杂性的理解似乎存在一定的偏差。
她对权力运作的理解: 作为统治者,她对如何管理一个被战争和政治动荡蹂躏的地区,以及如何平衡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似乎缺乏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有效的策略。她的统治方式更多地是基于理想和决心,而不是务实的政治手腕。

6. 夜王与异鬼的终极威胁与行动的逻辑:

异鬼存在的目的与动机模糊: 异鬼作为长夜的创造物,其存在的目的和动机始终是一个谜。他们似乎只是被一种原始的、毁灭性的力量驱动,但缺乏更深层的叙事。
“长夜”的威胁与“人类”的反应: 异鬼的威胁如此巨大,足以毁灭整个文明,然而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对这种威胁的警惕和准备似乎并不足够。守夜人军团虽然守卫长城,但他们的规模和影响力似乎不足以应对如此庞大的危机。
夜王与异鬼的行动模式: 夜王和他的军队似乎总是在最恰当的时机出现,并且总能有效地利用人类之间的矛盾来壮大自己。但他们的行动逻辑有时也显得有些难以捉摸。例如,他们为何选择在某个特定的时机大规模南下?为何不更早地采取行动?
冰墙的防御能力: 冰墙的防御能力似乎也受到质疑。既然异鬼能够通过冰墙,那么长城的存在是否真的意义重大?它更多的是一种象征,还是真正的防御屏障?

7. 一些角色能力设定上的不一致或作者的“方便之举”:

龙的成长速度与力量: 龙的成长速度和力量在书中前后有所不同。起初它们被描绘成小型生物,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变得越来越强大,几乎可以摧毁一切。这种成长速度的设定有时也服务于剧情的需要。
某些角色的幸运逃生: 例如,琼恩·雪诺被刺杀后复活,以及某些角色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得以幸存,有时会让人觉得是作者为了让故事继续而进行的“巧合安排”。

重要提示: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列出的“bug”并非绝对的错误,很多都可以从更深层次的解读或作者的意图来理解。例如,丹妮莉丝的“防火体质”可能是对龙族血脉的一种象征性描绘;角色的转变和成长也正是《冰与火之歌》吸引人的地方。

马丁本人也承认,《冰与火之歌》是一部“活”的作品,随着写作的进行,他可能会发现并修正一些早期的设定。然而,由于小说尚未完结,这些“bug”可能会在后续的出版物中得到进一步的解释或修补。即使存在这些争议,也不能否认《冰与火之歌》作为一部伟大作品的地位。

读者们对于这些“bug”的讨论,也正是这部作品魅力的一部分,它激发了读者们对故事细节和逻辑的深入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请注意,是《冰与火之歌》,不是《权力的游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冰与火之歌》作为一部宏大复杂的史诗奇幻作品,其作者乔治·R·R·马丁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赢得了无数赞誉。然而,即使是如此庞大的作品,也难免存在一些被读者们认为不够自圆其说,或者存在逻辑漏洞的地方。这些“bug”通常围绕着人物的动机、情节的推进、能力的设定以及世界观的细节等方面。以下是一些.............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庞大的读者群体中,喜欢瑟曦·兰尼斯特的人是否真实存在?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些人往往带着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欣赏。他们并非盲目地崇拜,而是被这个角色所展现出的某种力量、韧性甚至是畸形的母性所吸引。首先,我们得承认,瑟曦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她的自私、残忍、偏执,以及对权力的极度渴望,让.............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隐藏着许多与我们东方,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存在着不小的冲突。这些冲突并非简单的是非对错,而是两种文明在看待人性、权力、家庭、以及个人命运时,所展现出的不同侧重点和理解维度。首先,就拿“权力”这一核心主题来说,《冰与火之歌》中对于权力赤裸裸的争夺.............
  • 回答
    谈到《冰与火之歌》里的军事天才,这个问题着实能引发一番热烈的讨论,因为其中涌现出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指挥官。但如果非要我挑出那个最顶尖的,我心中最倾向于一个人:泰温·兰尼斯特公爵。为什么是他?不是因为他手下的军队数量最庞大,也不是因为他总能赢得决定性的歼灭战,而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是一种近乎艺术的、深思.............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的宏大叙事中,太监瓦里斯无疑是一个极具魅力和争议的角色。要判断他是否是一个“正面人物”,绝非一句话就能定论,因为他的行为和动机都笼罩在层层迷雾之中,而且“正面”这个词本身的定义在权谋斗争的世界里就显得尤为模糊。瓦里斯的表面形象:善于权谋,服务于“大局”从大多数观众和读者的视角来看,瓦.............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个甜蜜的折磨!《冰与火之歌》里的感情线就像维斯特洛大陆的风一样,复杂多变,有时候炙热得能融化冰雪,有时候又冷酷得让人心寒。要在里面挑一对“最喜欢”的 CP,真的很难,因为太多太多故事都刻骨铭心了。不过,如果要硬挤出来一个,那大概得是 琼恩·雪诺和耶哥蕊特。为什么是他们呢?一开始,我对他.............
  • 回答
    说起《冰与火之歌》里的战斗兵种,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精彩。要详细说开,得从几个大的方面来聊。一、 维斯特洛大陆的传统步兵与骑兵这是我们最常见、也最能代表一个封建王国军事力量的兵种。 步兵 (Infantry): 特点: 这是军队的基石,数量庞大,装备相对简单。他们的核心是长矛、.............
  • 回答
    要聊布兰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得从头说起。乔治·R·R·马丁这老先生在写《冰与火之歌》时,对人物的塑造那叫一个讲究,绝不是随便丢个设定上去就完事儿了。布兰的瘫痪,与其说是“设定”,不如说是他整个命运和能力觉醒的起点,是整个故事推进的关键棋子。咱们先回顾一下,布兰是怎么“瘫”的?那是在第一本书,《权力的游.............
  • 回答
    《冰与火之歌》里史塔克家族政治上的“幼稚”并非出于编剧或作者的疏忽,而是角色设定的核心所在,是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也是整个故事之所以精彩的原因之一。说他们“愚蠢的正直”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解读,更准确地说,是他们坚守着一种与维斯特洛大陆残酷政治现实格格不入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特定环境下反而成为了致命的.............
  • 回答
    关于《冰与火之歌》中布雷肯家与布莱伍德家势均力敌的原因,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家族的历史、地理位置、政治联姻、军事实力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地的影响力和支持度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剖析:一、 历史渊源与对立的根基:首先,要理解他们为何势均力敌,就得回到他们漫长的敌对.............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这部宏大的史诗中,要论及“蠢”这个字眼,用在瑟曦·兰尼斯特和凯特琳·史塔克这两位女性身上,实在有些过于轻描淡写。她们都是身处风暴中心的女性,背负着家族的荣辱与责任,做出过的选择,无论成功与否,都充满了复杂的考量和令人唏嘘的代价。不过,如果非要在这两位杰出的、却也各有致命弱点的女性之间.............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的宏大叙事中,陌客(The Kindly Man)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角色,他更像是一种古老、模糊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存在,是连接着劳勃叛乱前那个失落时代的残余力量,以及维斯特洛大陆底层隐藏的秘密的活化石。要理解他,我们需要剥开那些层层叠叠的阴影,探究他身上所承载的意象。首先,陌客代表着.............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这部史诗般的巨著里,史塔克家族的悲惨命运是贯穿始终的一条暗线,他们的死亡往往伴随着屈辱、背叛和权力的无情碾压,让无数读者扼腕叹息。与其说是一种“设定”,不如说是乔治·R·R·马丁精心编织的命运和人性冲突的必然结果。要细究其根源,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凛冬将至的预言与冰原的坚韧不拔.............
  • 回答
    说到《冰与火之歌》里的“鸦眼”,那可真是个绕不开的存在,一个充满神秘感和争议的人物。瓦里斯(Varys),这个太监总管,用他那滑腻腻的舌头和层出不穷的小报告,在七大王国翻云覆雨,简直就是权力游戏的幕后操盘手。首先,得承认,他的“眼线”遍布整个世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遍布每一个港口,每一个集市,每一个.............
  • 回答
    瓦里斯,那个在君临最阴暗角落里编织着无数阴谋的太监,人称“八爪蜘蛛”。提到他,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不是血腥的战场,也不是壮丽的王宫,而是隐藏在权谋漩涡深处的那个身影。评价瓦里斯,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政治的残酷。“蜘蛛”的由来与“八爪”的象征“八爪蜘蛛”这个外号,本身.............
  • 回答
    在维斯特洛大陆的信仰体系中,七神(The Seven)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不是指某七位具体的、具有清晰形象的神祇,而是一种集体的、象征性的概念,代表着人类生命中不同方面的守护和指引。这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信仰,非常贴近凡人的生活,也因此在七大王国中拥有最为广泛的信徒。七神的构成与象征意义七神被认为.............
  • 回答
    乔治·RR·马丁老爷子在《冰与火之歌》前五卷里布下的那些繁复纠葛的故事线,确实让人既爱又怕。每次翻开书,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宫,里面藏着无数的秘密、宿命的轮回和即将爆发的冲突。他笔下的角色太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动机和令人信服的过去,这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那个波澜壮阔的维斯特洛大陆。说实话,.............
  • 回答
    这场跨越两个宏大奇幻世界的冲突,堪称史诗级的对决。要预测胜负,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双方的优势、劣势、力量构成、战略战术以及关键人物。一、 魔戒里的中土世界 (Middleearth)中土世界的力量构成复杂而多元,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优势: 强大的超自然力量与魔法: 这是中土世界最显著的优势。 .............
  • 回答
    《冰与火之歌》改编剧集《权力的游戏》之所以能够火爆全球,成为现象级的电视剧,其成功并非单一因素的堆砌,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分析其原因:一、 忠实于原著的深度与复杂性: 宏大而精巧的叙事体系: 原著作者乔治·R·R·马丁构建了一个极其宏大且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世界。剧.............
  • 回答
    《冰与火之歌》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隐藏在表面之下的黑暗与残酷,许多情节在初读时可能只觉震撼,但细细品味,却会发现其背后蕴含的惊悚与绝望。以下是一些我认为“细思恐极”的情节,并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临冬城食人族(The Dreadfort Cannibals)与拉姆斯·波顿的“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