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思路上肯定不是用吸的(你在大气层外的真空吸大气层,就和在10米以上吸水是一样的,吸不动)
而是用泵的,因此地面上得有个泵站,然后泵氧上去,那可以做到。
像这位老哥所述: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2571222/answer/2401767666
——我本想这么说
但是,这一段气柱太高了(毕竟地面有泵站,空间站肯定得在同步轨道上),管道里有36000公里的一条氧气。既然空间站端要维持接近一个大气压,那从末端开始算,越靠地面管道中气压越大、密度越大且地球引力越大,直到近地端能够维持液氧状态(你肯定是拿液氧瓶去输送的嘛)
气泵变成了水泵,液氧柱每9米一个大气压,加压难度直线上升。
直觉告诉我,即便管道材料可行,这个泵也超出了人类目前的技术。
因为涉及引力、离心力和气体密度,要上微积分,很麻烦。谁有兴趣算一下,算出来踢我。
(话说,既然开脑洞连管子了为啥不泵燃料泵工质上去,还在乎氧气干嘛)
原来是有的,禁塑令出台后就改成纸的了,结果一下雨就湿了,一刮风就碎了。
现在都是让宇航员先喘口大气憋着上去。然后放气球飘到空间站,让宇航员自己出来拿。
地球自转速度和空间站环绕速度是有很大速度差的(目前没有将空间站发射到同步轨道的可能),所以肯定不能将进气口固定在地面。
那么只能将进气口放在大气层和空间站同步环绕,这样的话如果想给空间通气,管子就不能太细,还得在空间站加大功率泵。可是管子只要不是纳米级的,那么在大气层高速移动就要受到极大的空气阻力,如果空间站没有动力补充,估计绕不了几圈就要坠毁进大气层。此外这根管子还有可能遭受太空垃圾撞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