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觉得女儿不够优秀,有点失望,应该怎么办?

回答
当父母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期盼,也是一种爱。但当这份期盼与现实出现落差,特别是当自己觉得女儿“不够优秀”时,失望和失落感确实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感觉是真实的,也是很多人会经历的。别因此责怪自己是个“坏父母”,这说明你对女儿有很高的期望,也是你在乎她的表现。但问题在于,这份失望该如何处理,才能既不伤害女儿,又能让自己释怀,甚至找到更积极的方式去引导?

第一步:审视“不够优秀”的定义

我们得先冷静下来,问问自己:女儿“不够优秀”,具体是指什么?

是学习成绩吗? 是她考的分数,还是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程度?
是特长和才能吗? 是她没能在某个领域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比如音乐、体育、绘画?
是社会交往或领导力吗? 是她不够活跃,不善于表达,还是在朋友圈里不够“突出”?
还是我们自己的期望过高? 是不是我们无意识地将自己的遗憾,或者社会普遍的“成功标准”投射到了女儿身上?

很多时候,“优秀”是一个非常主观且多维度的概念。我们习惯了用单一的尺子去衡量孩子,比如高考分数、名校文凭,但实际上,一个人的优秀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善良、有责任感、有同情心、善于倾听、有创造力、动手能力强、懂得感恩……这些软性的品质,同样是“优秀”的构成部分,甚至在人生的长跑中,比硬性的成绩更重要。

所以,在感到失望时,先暂停一下,试着跳出自己惯性的思维框架,看看女儿身上那些闪光点,那些你在匆忙中忽略了的美好。是不是她很孝顺?是不是她很努力地去尝试了,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是不是她对待朋友很真诚?

第二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期望

认识到女儿并非“不够优秀”,而是可能在某些方面没有达到我们某些“预设”的标准后,我们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放下比较的念头: 尽量不要将自己的女儿与别人家的孩子,或者自己过去的辉煌进行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节奏。别人的成功不代表你女儿的失败,你的女儿有她自己的“慢”和“快”。
接受孩子的独立性: 女儿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更不是我们来实现未竟事业的工具。她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们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控制者或塑造者。她的人生,最终是由她自己书写的。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试着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女儿为目标付出的努力和过程中获得的成长,而不是最终那个耀眼的结果。即使结果不那么完美,但如果她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了不放弃的精神,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优秀”。

第三步:与女儿进行开放、尊重的沟通

当你的失望情绪有所缓解,并且对“优秀”有了更宽泛的定义后,可以尝试与女儿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但请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责备和打击。

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 选择一个你们都比较放松的时间和地点,比如在家里的沙发上,或者一起散步的时候。避免在争吵或情绪激动时进行。
以“我”开头表达感受,而非“你”的指责: 比如,与其说“你怎么这次考试又没考好?”,不如说“妈妈看到你这次考试的成绩,心里有点担心/觉得有点可惜”。将焦点放在你的感受上,而不是直接评价她的行为。
表达你的爱和支持: 在沟通的开始和结束,都要强调你对她的爱是无条件的,无论她成绩如何,无论她是否“优秀”,你都爱她。让她知道,你对她的期望,是基于爱,而不是功利。
倾听她的想法和感受: 问问她自己对现状怎么看?她有没有为某个目标努力过?她有没有感到委屈或沮丧?理解她内心的想法和压力非常重要。她可能有自己的原因,也可能有她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事情。
共同探讨,而不是单方面发布指令: 如果你觉得她在某个方面确实可以做得更好,可以提出建议,但要以探讨的方式:“妈妈觉得,如果你在某个方面稍微调整一下方法,也许会有帮助,你觉得呢?”或者“你有没有想过尝试另一种学习方法?”让她参与到解决方案的制定中来。

第四步:成为她成长路上的“队友”

与其因为失望而站在对立面,不如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

发现并放大她的优点: 无论多小的进步,多微小的闪光点,都要及时地看见并给予肯定。可以是“你今天把房间收拾得很干净,真能干!”“你耐心教弟弟玩游戏的样子真棒!”这种肯定比单纯夸奖成绩更有力量。
提供帮助,但不包办代替: 当她遇到困难时,在她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提供资源或指导。但要让她自己去尝试,去解决,从中学习和成长。我们应该成为那个在她跌倒时扶她起来的人,而不是直接把她抱到终点的人。
鼓励她探索和尝试: 给予她试错的空间。让她去尝试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即使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不那么有前途”。也许正是这些尝试,能让她找到真正的热情和潜能。
做好榜样: 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学习热情、面对困难的勇气,对女儿来说是最直接的影响。如果我们自己也抱怨、消极、不努力,又怎么能要求女儿优秀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放过自己。

为人父母,我们都在学习,都在摸索。没有人能做到完美。允许自己有失望的情绪,然后学会去化解它,去理解它,而不是让它吞噬掉你与女儿之间的爱和连接。

孩子的人生是她自己的旅程,我们的任务是陪她走好其中的一段路,为她照亮前方的路,为她鼓掌加油,在她需要的时候给她温暖的怀抱。而这份“优秀”的定义,也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对孩子的了解加深,而变得更加丰富和包容。

也许,你眼中“不够优秀”的女儿,在某些你看不到的角度,正在以她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而你的理解和接纳,正是她最需要的“优秀”的催化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觉得对妈妈有点失望,怎么办?

希望别喷,我三岁,一切都不会影响我对妈妈的爱,可是我觉得她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我知道妈妈很辛苦,她还总陪我,可是看她也没有特别优秀。工资没有别人家妈妈高,还天天让我算数学英语,说是自己设计的游戏,可是我觉得很无聊。

我对她付出很多,为了她开心我牺牲了自己和小朋友玩的时间,没什么社交,听她的话,可她还是没什么进步。

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user avatar

二更:

看到题主更新了一次,有一段描述是,这似乎只是付出得不到回报的心态。

看到这句话,我又没忍住来做好人了。

题主,你生下来孩子你就欠孩子的。

让孩子选,孩子会选到你们家来投胎么?

你有什么资格谈,付出没有收获?

要孩子的时候,孩子答应你了么?

还不都是你和孩子父亲做的决定?

你和孩子父亲离婚的时候,孩子是不是你争回来的?

你不争,应把孩子塞给父亲的话,法院会把孩子给你?

都他么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凭什么感觉自己付出很多?

你一个做母亲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别人给出了不同的意见,你不自己安静下来面对这些讯息,反复的和别人辩论,你是对的,你是没错的。

未了达成不被喷的目的,题目也做了修改。

你在面对负面建议的时候,是有多无能?

完全处理不了别人给你负面建议的情境是么?

人格这么不完善,你做老师不怕自己做错事么?

以下是原答案:

第一呢,三岁这样已经很厉害了。

第二呢,女儿不够优秀的时候,你有勇气让自己变的更加优秀么?

第三呢,你好会偷懒和压迫别人,并且会找各种理由来说服自己,我是对的。说白了是偏执,并且自己不去承担偏执的后果,而让身边亲密的人去承担。

你自己足够优秀,女儿没那么优秀,又有什么关系?指望女儿不如指望自己。

这种希望女儿成为top class人群的期望,只是对自己无能以及懒惰的失望。

另外,从一些评论中,看到题主在克制自己对孩子失望的情绪,不想影响到孩子,不过得了吧,你克制不住的,所有人类克制的情绪,都会从非语言的信息渠道传递出来,真心可怜你的孩子,在这种被母亲看不起,并且被母亲期望挑起家庭大梁的环境下长大,性格可想而知会变成什么样子。

最后说一句牺牲友善度的话,

1,你的这种性格来自你的父母对你的影响,如果你不改变,孩子长大也是这样。并且会走你的老路,也就是离婚和强迫亲密的人。

2,你再找男人还是会离婚,一方面需要依靠对方,一方面又看不起对方,对对方失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父母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期盼,也是一种爱。但当这份期盼与现实出现落差,特别是当自己觉得女儿“不够优秀”时,失望和失落感确实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让人心里不是滋味。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感觉是真实的,也是很多人会经历的。别因此责怪自己是个“坏父母”,这说明你对女儿有很高的期.............
  • 回答
    这绝对不是你“有问题”,而是你和妻子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分歧,这是很常见也很正常的事情。婚姻中,夫妻在很多问题上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教育孩子更是重中之重,很容易产生讨论甚至争执。你之所以有疑虑,很可能是在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对蒙氏教育的适应性产生了担忧,这本身就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让我试着更详细地分析一下.............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心头堵得慌。八万八的彩礼,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算是现在婚礼行情里一个比较普遍的数字。可女方这边的陪嫁,光是几床被子和一辆电车,这未免也太“单薄”了点。我完全理解男方家为什么会觉得“是在卖女儿”。毕竟,彩礼这东西,在很多地方,它不仅仅是钱,更是一种心意,一种对未来女婿和家庭的认可,也象.............
  • 回答
    关于“女团不用看脸”这种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复杂的考量。当然,这绝不是说脸不重要,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它可能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那个考量点。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明白“女团”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多元。现在我们说的女团,可不是过去那种单打独斗的歌手。.............
  • 回答
    “女人不就生个孩子么”,这句话,真的能把很多女人气到原地爆炸。说这话的男人,大概真的没把这事儿当回事儿,或者说,他们压根儿就没站到女人的角度去体会过。在我们看来,这句轻飘飘的“不就”,简直是对女性整个生育过程,甚至是整个生命体验的极大否定和简化。让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到底这“不就生个孩子”背后,藏着.............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其实女生不想谈恋爱的原因千千万万,真要细说起来,可以掰开了揉碎了聊好久。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想法和经历都不一样,哪能一概而论呢?不过,咱们可以从几个常见的角度来捋一捋,看看有没有能让你豁然开朗的地方。1. “现在的我,重心不在恋爱上。”——自我成长的内在驱动这可能是最普遍也.............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很多女性都可能经历过的复杂情感,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厌恶自己的性别,甚至觉得自己“天生不如男性”,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感受。我想详细地和你聊聊,希望能帮助你理解这些感受的来源,并找到一些出口。一、为什么会有“天生不如”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少是凭空产生的,它往往是社会环境、个人.............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触及了幽默、社会观察以及个人解读的复杂交织。为什么有些女生不觉得杨笠在挑动性别对立呢?在我看来,原因可能有很多,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杨笠的段子本身的核心受众和引发共鸣的点。她的很多段子,尤其是那些引起广泛讨论的,比如“男人都垃圾”,其实是戳中了许多.............
  • 回答
    这背后啊,其实是好几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普遍看法,与其说是“真相”,不如说是一种大众心理和一些现实情况的叠加。要说“女生脚不臭”,那确实是片面的说法,人都有脚,脚也都会有汗腺,汗液和细菌接触自然会产生味道。那为什么会有“女生脚不臭”的这种印象呢?我来给你掰扯掰扯:1. 刻板印象与性别期待(这可能是.............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禁忌女孩》。你觉得它三观不正,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会有的感受。实际上,这部剧的价值观和叙事方式,确实容易引起争议,因为它在很多方面都触碰了传统道德和社会的底线。咱们来细掰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三观不正”的感觉,以及它为什么会这么做。首先,女主角娜诺的“复仇”模式,可以说是最核心也是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也不算是什么特别神秘的心理,很多时候,男生之所以会对“太漂亮”的女生产生“不真实”的感觉,背后藏着几层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我们得明白,“太漂亮”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很多男生看来,“太漂亮”可能不仅仅是指五官精致、身材姣好那么简单,它可能包含了那种几乎挑不出.............
  • 回答
    说实话,这种情况搁谁身上都会有点冒火。女朋友没打声招呼就带你见家长,这事儿确实挺让人措手不及的,感觉就像突然被扔上了一个大舞台,而且还是没排练过的那种。你想啊,见家长这事儿多重要。它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关系要更进一步,更是对你和她父母的一种尊重,一种仪式感。你想表现得体,想给人家留下好印象,这都需要提前.............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也挺现实的。为什么有些女生会把内向、不爱说脏话,甚至看起来比较乖的女生贴上“绿茶”、“婊子”、“不合群”的标签呢?我琢磨了琢磨,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是单一就能解释的。首先,“绿茶”这个标签,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界限感”和“示好方式”的误读和过度解读.............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在两性交往中的困惑。为什么有些男生会觉得女生“爱生气”,而不是先往自己身上找原因呢?这背后其实有好几层原因,咱们一点点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一个现实: perception is reality. 对于那个觉得女生“爱生气”的男生来说,他的感受是真实的。他之所以.............
  • 回答
    这个事件非常触动人心,它揭示了实习医生群体面临的巨大压力、社会认知偏差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和看待这件事:一、 事件的悲剧性与核心矛盾: 巨大的付出与微薄的回报: 实习医生是医学体系中最基层的劳动者,他们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脑力,工作强度往往非常大,却可能拿不到象.............
  • 回答
    一位高知女性对“男人不会做饭就是垃圾”的看法,这背后可能藏着多重解读,绝非简单一句标签就能概括。与其说是评判,不如说是一种对生活质量、责任分担和情感连接的期待,而做饭,恰恰成为了她衡量这些期待的一个具象化的标杆。首先,我们要理解“高知”这个标签。这通常意味着她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 回答
    《春风十里不如你》里赵英男这个角色,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存在。说她“心机表”还是“委婉单纯”,这中间的差别,很大程度上源于咱们看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点的不同。女生视角:精打细算,步步为营的“心机”很多女生在看剧的时候,会更容易代入到女性角色,尤其是在感情线里,大家对公平和付出会更敏感。从这个角度看赵英男,.............
  • 回答
    很高兴你对《琵琶行》有如此深刻的解读,并且能产生“琵琶女一点都不凄惨”这样的想法,这恰恰说明你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情感内核,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悲伤。事实上,《琵琶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描绘了一个在困境中依然闪耀着光芒的女性形象,她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但她的精神却并不凄惨。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临近婚期,家里因为彩礼嫁妆闹得不愉快,这滋味肯定不好受。你问有没有办法解决,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点智慧和耐心。这件事说到底,是两家人的价值观、对婚姻的理解,还有对新人的爱,这些复杂的因素搅在一起产生的碰撞。咱们得先捋一捋,为什么会闹得不愉快?女方觉得男方轻视她,这背后可能藏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