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霰弹枪几乎所有方面都比不上步枪,那么现实中霰弹枪会应用在哪些方面?具体会比步枪有什么优势?

回答
霰弹枪这玩意儿,单拎出来看,跟精密的步枪比,确实很多方面都显得粗糙。射程、精度、弹道稳定性,哪哪儿都比不过人家的膛线和专门设计的弹药。可这不代表霰弹枪就没用了,反倒是在某些特定场合,它那“粗糙”劲儿反而是别人替代不了的优势。

你说现实中的应用?那可太多了。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它的主场——近距离战斗。

执法部门(特别是 SWAT 部门): 想象一下,特警需要破门而入,面对的是房间里几个藏匿的歹徒。这时候,步枪那种需要精确瞄准、担心穿透误伤后方队友的顾虑就很大了。霰弹枪的优势就在于它发射的弹丸会形成一个扇形散布,即便瞄准不是那么完美,也能在目标区域内形成一个“火力网”。对于破门、近距离控制局面来说,这种“广撒网”式的杀伤力简直是神兵利器。特别是使用豆袋弹(Beanbag rounds)或鹿弹(Buckshot),能在保证一定致伤力的同时,降低致命性,更适合控制场面而非一击毙杀。
军用近距离作战(CQB): 同样道理,在建筑物内、城市巷战这种空间狭小、视线受阻的环境下,士兵们需要的是快速反应和强大的瞬间压制能力。霰弹枪发射的霰弹,能在几米到几十米内迅速覆盖一个区域,让敌人在短时间内失去反击能力。它能迅速清除障碍物(比如锁住的门、玻璃窗),也能在敌人暴露的瞬间造成有效杀伤。步枪虽然射程远,但在这种环境下,有时反而显得“大材小用”,甚至因为弹头穿透力太强而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战术射击和个人防御: 对许多拥有合法持枪权的人来说,霰弹枪是家庭防御的首选之一。它易于使用,在紧急情况下,不需要特别精湛的射击技巧也能有效应对。而且,其近距离的强大停止作用,足以震慑或制止潜在的入侵者。相比之下,一把步枪在家里使用,其高精度和穿透力反而会让人更加担忧误伤家人或对财产造成更大的破坏。

其次,霰弹枪在特定狩猎和野外作业中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狩猎: 这是霰弹枪最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
禽类狩猎(飞禽): 像野鸭、野鸡、鸽子这些目标,它们飞行速度快,而且往往成群出现。霰弹枪的散布弹丸能大大增加击中目标的概率,弥补了瞄准的难度。步枪在这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因为你很难用步枪的单发弹头去精准命中快速移动且体型小的飞鸟。
某些小型哺乳动物狩猎: 比如兔子、松鼠等,它们体型小且行动敏捷。霰弹枪同样能提供更高的命中率。
某些大型游戏狩猎的近距离补充: 在某些允许使用霰弹枪的地区,对于一些大型猎物(如野猪)在近距离的狩猎中,高威力的霰弹(如独头弹 slug)也能提供强大的停止作用。
野外工作人员和边境巡逻: 在一些野生动物活动频繁的地区,比如农场主、公园管理员,可能会配备霰弹枪来驱赶或在必要时制止具有攻击性的野生动物,比如郊狼、野猪甚至熊。这时候,它扮演的是一种威慑和应对突发威胁的角色,而不需要像步枪那样精确打击远处的威胁。

那么,霰弹枪具体比步枪有什么优势呢?我们来细数一下:

1. 近距离压制和命中率高: 这是最核心的优势。霰弹枪发射的霰弹(例如鸟弹、鹿弹)会在一定距离内形成一个扩散的弹丸群。这意味着,即使射手没有完全瞄准目标,只要将枪口指向大致区域,弹丸就能覆盖目标,大大提高了在近距离命中移动目标或多个目标的机会。步枪的单发弹头需要精确瞄准,一旦失之毫厘,就可能脱靶。

2. 瞬间停止作用强(特定弹药): 霰弹枪使用鹿弹(buckshot,较大的弹丸)或独头弹(slug,单发弹头)时,其近距离的杀伤力非常惊人。大量的金属弹丸在瞬间冲击目标,造成多处创伤和严重的组织破坏,能够快速地制止对手的行动。步枪弹虽然穿透力强,但其弹道是单一的,不像霰弹那样可以瞬间造成大面积的损伤。

3. 易于使用和上手: 相比于需要学习不同射击姿势、精确瞄准、控制后坐力、甚至考虑风偏和弹道下坠的步枪,霰弹枪(尤其是泵动式和半自动式)的操作更为直观和简单。上弹、射击、退壳等动作相对容易掌握,即使是没有太多射击经验的人,也能在短时间内学会使用。这在需要快速反应的执法和自卫场景中非常重要。

4. 成本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一把性能不错的霰弹枪(特别是常见的泵动式)在售价上往往比同等质量的步枪要便宜一些。而且,霰弹枪使用的弹药(特别是鸟弹)价格也相对亲民,这使得它在平民市场和一些特定军事/执法应用中更具吸引力。

5. 多功能性(弹药选择): 霰弹枪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弹药即武器”。通过更换不同的弹药类型,一把霰弹枪可以适应截然不同的任务:
鸟弹(Birdshot): 弹丸小,数量多,散布范围广,适合狩猎飞鸟或作为非致命性弹药。
鹿弹(Buckshot): 弹丸较大,数量少,散布范围相对集中,威力更大,适合近距离狩猎和执法。
独头弹(Slug): 就是一枚实心弹头,拥有接近步枪弹的精度和威力,适合狩猎大型动物或在需要更远射程和更高穿透力的场合。
非致命性弹药(Lesslethal ammunition): 如豆袋弹、橡胶弹等,用于控制人群或制服目标而不造成致命伤害。
这种“一种枪,多种用途”的特性,是步枪很难比拟的。

6. 破障能力: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特定弹药(如独头弹)的霰弹枪也能有效地破坏门锁、玻璃等障碍物,为进入或突破提供便利。

当然,说了这么多优势,别忘了霰弹枪的“短板”。它的射程短是硬伤,一旦超过5070米,散布范围会变得过大,弹丸能量也衰减严重,很难实现有效命中和杀伤。而且,后坐力通常比同级别的步枪要大一些,快速连续射击的稳定性需要练习才能掌握。

总的来说,霰弹枪不是要取代步枪,而是在步枪的射程和精度“盲区”里,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它就像一把“近战推土机”,在需要快速、暴力、且覆盖面广的场合,那股“粗犷”劲儿反而是最有效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谁告诉你在什么方面都比不上步枪的,吃鸡玩多了吧。在美国,霰弹枪几乎是最常见的枪械之一。相比于步枪,霰弹枪具有以下的优势

1.价格较低廉

2.操作简便

3.近距离威力大,适合家防,不过会把家具打坏,并且如果装的弹药不对也可能跳弹误伤自己。所以有点家庭会改用手枪或者是步枪。(打坏家具还好说,跳弹就舒爽了)

4.弹丸覆盖面积大,非常适合于狩猎打鸟。当然也可以装配重弹头打大家伙。猎人之友

5.破坏效果好,可以破坏一般的门。或者是直接把门打破。装备破门弹简直是破门利器。并且子弹(破门弹)不会跳蛋误伤自己。也可以破坏其他物品,破坏效果比步枪冲锋枪好的多(重机枪:?)

6.适用于多种弹头,用途广泛,子弹极易获得(因为便宜)还能装一些特种弹药。

7.结构简单,皮实耐用,易于维护,膛压低。由于枪管没有膛线(部分型号会有),枪管寿命较长。无需经常更换枪管@M249@M60

8.上手简单,对精度要求低。一上手就会

9.上膛声音霸气,一定程度上可以震慑对手

10.近距离威力大+1,近距离可以轻松撂倒无防护的敌人(但不可能出现某些电影游戏中把人打飞的情况)

甚至在《流言终结者》中可以发射胡萝卜 。。。愤怒的萝卜

咳咳咳,说完了优点,咱们来谈谈缺点吧

1.穿透力太差,二战后,随着防弹衣和防弹插板的普及,霰弹枪弹丸存速低,不能集中力量穿透物体的缺陷变得明显。即使是近距离,霰弹枪也很难击穿防弹板。你穿着重型防弹衣被喷子喷一下可能还不如被锤子砸的疼。当然如果喷到了没穿防弹衣的地方就…

2.战术的改变 一战后,传统的战壕战变得落后,战斗越来越强调机动性。那种两军窝在战壕里放枪的情景越来越少见。更何况,敌人不可能给你跳到战壕里开一发喷的机会。(法国除外)霰弹枪的战略意义被削弱

霰弹枪只适合于cqb(注:cqb=close quarter battle近战)这样的实战场景,比起突击步枪的高通用性,霰弹枪还是有相当大的使用局限性的。因此在军队中并没有大量装备。但是警察部门倒是很喜欢

当然,没有大规模装备军队不等于没有装备

1990年,海豹部队的一名队员正使用m870训练

以下是一个实战(伪)例子

《终结者2》州长单手打温彻斯特M1887

再就是这个司空见惯的应用场景

破门实操效果

操作演示(这样做需要使用特殊的破门弹)

机场驱鸟神器(残暴一点的直接击落,文明一点的用驱鸟弹)

洛杉矶特警,霰弹枪是标配

这就不知道是拿来干嘛的了 也许是烧火棍?


火力覆盖

下面看看几个真实案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士兵大量使用温彻斯特m1897霰弹枪作为武器,在一战的堑壕战中,这种近距离糊脸的武器给蹲在战壕里的德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得名"战壕扫帚"。其恐怖的威力令德国政府在1918年9月14日提出将温彻斯特M1897在战场上取缔。并且叫嚣将使用此霰弹枪的美军俘虏枪毙。但是德国迫于美国的强大最终没敢执行。

上刺刀的霰弹枪,一战战壕近战利器

什么时候s1897也能上刺刀…期待中…

(汤姆逊系列是第二代“战壕扫帚”)

有趣的是,德国人专门为近战研发的mp18冲锋枪(天朝称手提花机关枪)在实战中被m1897压制,难以反击,不过到了二战,由于自动武器的大规模列装,而霰弹枪射速慢,装弹速度慢,射程短等缺点已经不再适应新战场的需求,因此霉菌也并没有将其大规模列装(霰弹枪:你还我饭碗!冲锋枪:都说了不要在我扫射的时候喊我)

到了太平洋战争也就只有四等人马润(marine corps海军陆战队)会看得上这种一战老爷武器了。(心疼马润一秒)但对付缺乏自动武器的陆军馬鹿发挥的还不错。而西线的土豪霉菌只把它作为警卫枪使用。


在树林这种视野受阻,战斗距离近的环境下,霰弹枪却拥有很好的发挥余地。虽然由于气密程度和膛压低,弹丸的高阻力外形;一般发射的霰弹(比如鹿弹)有效杀伤射程很难超过50米,不能作为主力枪械;但是在一个火力小组里,如果有1-2支霰弹枪的话,在射击距离往往不到2、30米的丛林、城市巷战中,将能提供极大的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战二战中,美国的军用喷子为了保障可靠性,通通采用了黄铜蛋壳的霰弹,而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塑料壳霰弹

第一款商业化的塑料壳霰弹是由雷明顿公司在1960年推出的。在此前的话各厂都是以纸壳霰弹,因此防水性比较差。而雷明顿当时推出这批塑料壳子弹成本既低,又有不错的防水效果,因此在60-70年代,塑料壳霰弹开始取代纸壳弹。直到现在我们见到的样子

或许是一战被霉菌打出了心理阴影,德国自1941-1942年也开始生产霰弹枪。不过与配发给地面作战部队不同的是,严谨的德国人将这款设计装备给了看似“最安全”的兵种——飞行员。

对此,官方给出的解释更为奇葩:之所以设计新式的M30霰弹枪,是为了保证飞行员个人自身的安全。考虑到手枪的威力,很可能在面对野兽时严重不足,因此,德国空军高层开始号召飞行员们“人手上机一把喷”。这样,落地以后遇到狮子什么的大型动物,就不必慌张了。(有传言说是戈胖本人热衷打猎,又受枪厂贿赂才弄了把喷子上飞机)


今晚开荤

奇葩的是,这种霰弹枪采用了绝无仅有的三枪管设计,不仅能发射标准12号霰弹,在紧急情况下还能用第三根枪管发射9.3毫米步枪弹,简直是霰弹狙了

M30:听说有人说我手短?

然而在炎热缺水的撒哈拉沙漠,大型野生动物数量极少(狮子大多分布在东非大草原)。况且飞行员也有轻便的手枪作为自卫武器。携带这一把笨重的霰弹枪还不如来一把fg42或者是mp40来的实在。(98k:???)

德三此前为伞兵配备的可折叠98k,不过这玩意儿跟飞行员没什么关系

莫名神似s686(原型为伯莱塔686“银鸽”)

我赌你的s686没有子弹(手动狗头)

另一把著名的枪械则是雷明顿m870,雷明顿M870式霰弹枪是雷明顿兵工厂于5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因其结构紧凑、性能可靠、价格合理,很快成为美国人喜爱的流行武器,被美国军、警大量采用。从50年代初至今,它一直是美国军、警界的专用装备,美国边防警卫队尤其钟爱此枪。

1966年海军陆战队一次性订购了3,231支m870 mk1,随后美国陆军与空军也相继采用M870军用型霰弹枪。M870霰弹枪参加了越战,在越战期间的完美表现让该枪从美国走向了世界,包括英国、加拿大、芬兰、德国、希腊、爱尔兰、以色列、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的军方都采用了M870霰弹枪。

就连香港警察也有装备

霸气的上膛声可以有效的震慑废青

《老虎出更》海报,发哥手里拿的就是m870。

Chow yun eateateat=chow yun fat?

此处是一个真实案例
2016年12月6日,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小张宿舍,因为中国人比较安分守己,华人经常被认为是好欺负的对象。因此他的家里经常遭到偷窃,连汽车都被偷走过。不过小张很喜欢枪械,自己合法拥有多把枪支,其中一把是中国产的雄鹰牌981霰弹枪,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押钞员所用的97式霰弹枪出口版。而这把国产大喷子立了大功。

97式霰弹枪参考自m870霰弹枪,所以也算是m870的儿子了

图为国产雄鹰981霰弹枪,与m870比较相似

国产霰弹枪高性价比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晚他正在二楼熬夜复习,突然听见楼下大门被打开的声音,便迅速拿起那把雄鹰981霰弹枪守在了楼梯口。当听见歹徒上楼的脚步声后,小张迅速将霰弹枪上膛。听到上膛声的歹徒不仅没有逃跑,而是掏出了携带的手枪。见歹徒还在向上走,守在楼梯口的小张大喊一声:“Stand Down!”并向持枪的歹徒射击。发现踢到了铁板的歹徒们撒腿就跑,报警后发现其中一名歹徒死在了路边。根据“城堡法”的规定,小张属于正当防卫。

在美华人的装备,也有霰弹枪的一席之地

此处插入一条小知识,在美国,部分州有一条法律叫做“城堡法”或“城堡原则”(castle doctrine)。意思就是“我的家即我的城堡”,强调了自己的住宅就是自己的庇护所,因此在自己的家中遭到不法侵害时,主人没有退让的义务,可以使用暴力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包括击毙未经允许擅自闯入家中的人员,不管他们是否怀有恶意。

对于警察来说,由于霰弹枪没有膛线的设计,使得霰弹枪可以发射多种弹头,制服暴徒的时候,霰弹枪可以发射橡皮子弹,催泪弹等非致命弹药。可以起到很好的镇暴作用,而当需要转为战斗状态时,只需装填杀伤性弹药即可。

对于猎人,霰弹枪弹药的多样性使得一把霰弹枪(猎枪)可以通过换装不同弹药以达到狩猎不同猎物的目的。

由于不同弹药中装填的铅珠数量不同,可以应对不同种类的猎物。而多种不同的子弹可以为狩猎提供对症下药的选择:如果要狩猎体积小难以打中的猎物时,就要用鸟弹,该子弹可以形成大量弹片,猎鸟猎野鸭和火鸡再适合不过了;相反,如果要保存猎物的毛皮的话,可以用鹿弹,该子弹威力大而弹片少,对猎物皮毛伤害较小;而如果要狩猎更大体积的猎物时,就可以选择独头弹,这种子弹是一块完整的金属,一枪就能时大型野兽失去反抗能力,一发入魂。还能剥下较完整的毛皮。而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步枪的子弹都是针对人为目标设计的,要么杀伤性过小。射入后卡在肌肉里,猎物受惊跑掉。要么连续发射过大的金属弹丸,把猎物的毛皮和肉撕碎。

12口径鸟蛋,鹿蛋,独头弹的铅(钢)珠对比

关于霰弹的颜色其实没有什么讲究,但是雷明顿出产的霰弹比较喜欢用绿皮,别的厂商比较喜欢用红皮

在各种fps游戏中,霰弹枪总是近处糊脸,远处挠痒的典型。射程极短。但是如果是加装了独头弹的霰弹枪,由于弹头极强的停止性,100米内撂倒一头水牛不成问题。更别说是人了。对于制服发狂的牲畜来说,小口径的步枪冲锋枪很难快速实现击杀。甚至出现79冲打光一个弹夹都没能击杀狂牛的情况。然而对于喷子来说,装上重弹头,一枪撂倒。


吃鸡里的收束器,更专业的名称应该是喉缩(choke)收束器是形象化译名

喉缩:我要扼住弹丸的咽喉

加装了收束器,呸,喉缩的霰弹枪效果图

喉缩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打个比方,你尿尿的时候(这个帖子应该没有女生会看吧),你把你的gui头捏紧一点,水柱的射程就会增加。或者说吹气只有把嘴嘟起来才能把东西吹走。张大嘴哈气不能吹走东西。同理,霰弹在出膛的时候,塑料蛋壳就会像 花瓣一样破开,里面的铅珠就会呈圆锥形散开

此时在枪口加上喉缩,就可以相应地抑制弹丸的分散,相应的可以增加一定的射程

当然,不同喉缩的收束效果是不同的,但可以看到的是,加装了喉缩的弹丸分布显著缩小,威力集中度更高。不过如果是鸟蛋那种小钢珠就当我没说…

参考资料:军武次位面,搜狐军事,hawk26讲武堂,百度百科,还有本人掌握的知识。图片来源于网络

-------------------------吹逼分割线--------------------------

———有耐心看完这篇文章的都是大佬———

没想到我这个知乎小白的回答都能收获1000赞,这都要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若发现文章的不合理之处,欢迎抬杠

user avatar

最大的优点是口径大、膛压低,可以发射用途范围广泛的弹头。其中弹仓泵动枪兼容能力最强,能够可靠发射不同长度和膛压的弹药,满足更多的打击方式和用途。


至于应用方面,对于巡警来说,传统霰弹枪的外形相对“去军事化”,有助于巡警保持亲和、专业的职业形象;但同时粗大的轮廓又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在治安执法行动中,霰弹枪发射催泪弹、豆袋弹等低致命性弹药的能力又丰富了对不同局面和威胁的应对手段。而且由于没有膛线,多数霰弹杀伤弹种在超远距离上的流弹风险也相对较低。

但对于战术突入单位来说,霰弹枪几乎唯一的作用就是射击法破门。专用破门弹发射的金属烧结粉末弹头速度低且易碎,可以在近距离破坏门闩和铰链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跳弹伤害的风险。另外在突入行动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种类复杂,突入的具体方式形式也有不同需求,霰弹枪也不是破门手的唯一选择,需要和其他工具手段配合使用。

相对来说执法部门的突入单位还会保留功能更强、射击表现更好的全尺寸霰弹枪作为破门工具;而执行突入任务的军事单位(特种部队)出于对人力和携行性的更高要求,只选择超短型、下挂式或长度模块化的专用破门霰弹枪,实际放弃了其战斗功能。

而对于传统军事部队来说,多数国家军队不装备霰弹枪。少数常期装备霰弹枪的单位多为工兵(破障)、宪兵(治安)、哨兵(执勤)、水兵(射锚)和特种部队。


与游戏电影等一般流行文化表现不同的是,霰弹枪在现代战术环境下,并不是极近距离下最理想的战斗武器。至少说,不是越近越好。

首先,霰弹枪的长度和重心不利于在狭窄环境内使用。由于口径和长度大,霰弹枪十分不适合长时间高强度持举戒备,这在需要逐屋清理和对峙的突入行动中保持对扇区的掩护控制带来困难,影响反应射击速度;而传统霰弹枪的长度受弹仓容量制约,对于最适合突入的14寸以下枪管来说,对应弹仓容量只有四发不到,而且短枪管进一步加剧后坐问题。弹匣供弹的霰弹枪虽然不影响枪管长度,但是不利于随时补弹装填,在缺乏弹仓隔断能力时不方便切换弹种,对弹药长度兼容低,抵消了霰弹枪的最主要优势。况且弹匣容量本身也不高,塑料弹壳也不适合被弹簧长时间径向压迫,因此一直不是战术市场的主流;

其次,霰弹枪停止作用确实难以匹敌,但同时带来的也是巨大的后坐力和噪声。12号霰弹枪需要非常良好的身体姿态来吸收后坐,以保证射击精度和射速,以及避免身体伤害,这在狭窄环境和应激反应下不一定能完美保持(还有重量带来的动作疲劳变形);而巨大的射击噪声在狭窄、封闭环境内让射手立即耳鸣、更快地精神疲劳,严重降低感知能力(一些人想象的霰弹枪适用于坑道的优势几乎不切实际);另外在近年来霰弹枪弹药对于防弹护具的侵撤力问题也使其终点效能受到挑战,专门设计的箭型弹和脱穿不但有精度和表现一致性的诸多问题,由于低初速本身穿甲能力也还不如步枪的普通弹药;

至于常见认为霰弹枪像“扫帚炮”横扫一片的效果,对于室内射击距离其实并不存在。霰弹散布具体大小视弹药种类、枪管长度和喉缩类型而不同,但全尺寸无喉缩12号霰弹发射大号鹿弹在7-9米距离的散布不比人头更大。也就是说霰弹枪在极近距离如果不通过合理瞄准,仅靠概略指向撞大运的做法命中率不会比其他武器更好。参考80年代洛杉矶警局的统计,警员在实战中霰弹枪的命中率为58%,这还是在所有距离上的统计,而且首发有可能更低,不能保证头一枪撂倒。

所以与现代紧凑性的战术冲锋枪、卡宾枪相比,如果在极近距离不能先敌开火、先敌命中、连续命中,即便霰弹枪的停止作用明显也并没有决定性的优势。这是战术单位不再使用霰弹枪作为突入武器的主要原因。


而真正有利于战斗霰弹枪发挥其面杀伤效果的距离,实际在15-20米左右,这个距离上霰弹的散布开始展开,可以弥补一定的瞄准误差。因此美军在太平洋和越南战场上为步兵单位下发过一部分霰弹枪,作为编制外的补充武器,多由巡逻队尖兵或阵地外围散兵坑的防卫使用。在密林(尤其是低光环境)之中,往往战斗遭遇刚好在25米以内,目标若隐若现,这个距离上像打飞碟一样用霰弹一炮覆盖,能够取得很好的命中和震慑效果。这也是部分战斗霰弹枪被称为“丛林枪(jungle gun)”的原因。

不过由于单发弹药内的鹿弹数量太少,往往超过25码以后大号鹿弹散布的中心已经出现明显的空档,不能保证覆盖瞄准点周围的位置。所以为避免人体描边,射击更远的目标时应该换为独头弹。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平民自卫情景下,霰弹枪还是有一定的价值。因为大多数国家地区限制民间持有自动武器、紧凑型长度的抵肩武器,甚至限制有大容量弹匣和快速装填能力等的武器,这就使得防卫霰弹枪与合法条件下的步枪、卡宾枪相比抵消了前面提到的大多劣势。在一般入侵居室的犯罪场景中,入侵者也极少超过2-3人,冲突强度较低,仅靠12号口径的巨大声响往往就能直接吓退入侵者。所以霰弹枪作为一种防卫选择还是值得讨论的,尤其是泵动和平双可以快速待发的能力在必要的情况下还更容易保证膛口指向安全。当然前提是防卫者自身应该事先对武器有足够的掌握和训练,尤其对霰弹枪的后坐和噪声有足够的适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