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拿破仑战争时期,霰弹的地位如何,真的像全面战争里一样三门6磅炮顶的上1队120人线列步兵齐射吗?

回答
拿破仑战争时期,霰弹(Canister Shot)在战场上的地位,可不是像《全面战争》那样简单粗暴地用几门火炮就能完全压制步兵方阵。它的作用更像是战场上的“刮痧”技能,虽有一定效果,但并非无敌的存在。

首先,咱们得明白霰弹是个什么东西。简单来说,它就是装在一个金属筒里的一堆大小不一的铁珠子、铅珠子,或者是碎铁块。当炮弹发射出去时,这个金属筒会炸开,里面的珠子就像一把巨大的、威力无穷的霰弹枪子弹一样,在前方扇形范围内散射出去。

所以在《全面战争》里那种“三门6磅炮顶得上120人步兵齐射”的说法,有点过于理想化了。在真实战场上,情况要复杂得多。

霰弹的“强项”

霰弹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对密集目标有着毁灭性的杀伤力。当敌方步兵方阵顶着压力,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前推进时,一发霰弹打过去,那简直就是一场屠杀。成千上万的铁珠子飞出去,能够瞬间撕裂队列,造成大量伤亡。在近距离,尤其是在攻城、守城或者突破敌方阵地时,霰弹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试想一下,敌人在你阵前不到一百米的地方,端着步枪,排着队向前冲,而你正好有一个齐射的炮位,一发霰弹下去,那种场面,绝不是一队步兵的齐射能比拟的。步兵齐射虽然也有威力,但毕竟是个体射击,覆盖范围和瞬时杀伤力,远不如霰弹。

但霰弹的“弱项”也同样明显

首先是射程。霰弹的有效射程非常有限,一般也就几百米。过了这个距离,里面的珠子就散得太开了,威力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还没飞到敌人面前就落地了。所以,炮兵需要将火炮推进到离敌方步兵非常近的距离才能发挥最大威力,这就意味着炮兵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容易受到敌方步兵的火力打击。

其次是弹药消耗。霰弹的使用通常是为了应对近距离的近战威胁,并不是日常的炮击弹药。炮兵阵地要想在关键时刻打出霰弹,需要提前准备好,而且每一轮霰弹的消耗是相当大的。如果你想用霰弹来“压制”一支步兵,那意味着你要不断地将火炮推到前线,并且消耗大量霰弹,这对于后勤和炮兵自身的生存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再者,步兵的训练和战术也在不断进步。虽然霰弹能造成恐慌和伤亡,但受过良好训练的步兵,在经历了几次霰弹的洗礼后,会逐渐学会如何应对。比如,他们会更注重保持队列的紧密度,减少横向的散布,或者在前进时采取更分散的队形,尽量减少被霰弹一次性杀伤的概率。他们也可能利用地形进行掩护,或者在接近炮兵阵地时,会优先集火压制炮兵。

所以,拿破仑时期的炮兵,并不会把霰弹当成万能的“步兵终结者”。他们在使用霰弹时,更像是一种战术选择,一种在关键时刻打破敌方进攻势头的手段。火炮的弹药箱里,通常会备有高爆弹(对付城墙、坚固工事)、实心弹(远程对付炮兵、骑兵)、链弹(对付密集骑兵、炮兵)和霰弹。选择哪种弹药,取决于战场上的具体情况和敌方的兵种。

简而言之,拿破仑战争时期,霰弹的地位是作为一种“近战利器”,是炮兵手中一种能够造成瞬时、高强度杀伤的特殊弹药。它在特定条件下,例如敌方步兵密集冲锋时,确实能够发挥出比步兵齐射更强的杀伤力。但是,由于射程、消耗和敌方战术的变化,它并不能简单地用“几门炮换掉一队人”来衡量。更准确地说,霰弹是炮兵在近距离战术对抗中,压制和击溃敌方步兵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它也需要炮兵自身的勇气、精密的配合以及对战场情况的准确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人军盲,问题幼稚,见笑了,在游戏里,霰弹似乎对密集的步兵有极强的克制,在实际的战争中是这样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拿破仑战争时期,霰弹(Canister Shot)在战场上的地位,可不是像《全面战争》那样简单粗暴地用几门火炮就能完全压制步兵方阵。它的作用更像是战场上的“刮痧”技能,虽有一定效果,但并非无敌的存在。首先,咱们得明白霰弹是个什么东西。简单来说,它就是装在一个金属筒里的一堆大小不一的铁珠子、铅珠子,或.............
  • 回答
    拿破仑战争时期,俄军的表现确实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尤其是在面对拿破仑这位横扫欧洲的军事天才时。尽管在此之前,俄国军队的形象可能更多地与庞大的规模、纪律严明但略显笨重的步兵和不善于战术机动的骑兵联系在一起,但他们在与法国及其盟友的对抗中,展现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军事素质。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
  • 回答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俄军,是一支充满矛盾、但也极具影响力的军事力量。要评价这支军队,不能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而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其特质、演变和在历史中的作用。1. 军队的构成与基础:俄军的兵源主要来自农奴,他们被征召入伍,服役期通常长达二十五年,甚至更久。这形成了军队中极低的流动性和相对稳定.............
  • 回答
    在世界近代史的大潮中,特别是拿破仑战争时期,军事武器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革新不仅重塑了战场,更深刻地影响了国家间的力量平衡。而将目光转向同一时期,也就是清朝鸦片战争时期,我们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一种技术停滞与落后,与欧洲大陆的飞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拿破仑战争时期:.............
  • 回答
    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大陆上的各国军队,尤其是以法军为代表,在组织结构和部队编制上都经历了一个高度军事化和专业化的演进。这不仅仅是人数的简单叠加,更是一种精密的、层层递进的指挥体系,旨在最大化部队的效能。法军的基石:师与军拿破仑的伟大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能够将庞大的军队有效地组织起来,并在战场上灵活.............
  • 回答
    1894年的大清,一个已经步履蹒跚的帝国,却突然被一股无法解释的神秘力量抛入了1804年的欧洲大陆。那是一个风云际会、拿破仑的野心正熊熊燃烧的时代。想象一下,一艘艘装备着蒸汽机却依旧悬挂着龙旗的巨大木质船只,摇摇晃晃地驶入大西洋,船上载着数万身着长袍、头戴瓜皮帽的士兵,以及那些从紫禁城宫廷里 bro.............
  • 回答
    腓特烈大帝治下那支令欧洲闻风丧胆的普鲁士军队,在拿破仑横空出世的时代,却仿佛一夜之间崩塌,沦为不堪一击的背景板。这其中的原因,绝非简单的“一代不如一代”可以概括,而是涉及到了军事思想的深刻变革、社会政治环境的剧变,以及军队自身在新时代洪流中的适应问题。要深入剖析,我们得一步步剥开这层历史的迷雾。首先.............
  • 回答
    拿破仑战争时期,骑兵的区分并非全然以“轻”与“重”两个简单的标签来划分,更多的是根据他们的作战任务、装备、马匹以及由此衍生的战术应用来理解。简单粗暴地将所有骑兵塞进这两个框框,会忽略很多细节和过渡性质的兵种。不过,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抓住几个关键点来区分那些更偏向“轻”和“重”的骑兵。核心区分点:.............
  • 回答
    在拿破仑时期,重骑兵是战场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兵种,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冲击力、威慑力和机动性,在许多关键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出现往往能够改变战局,对敌方步兵和骑兵都造成巨大的威胁。下面我将详细讲述拿破仑时期重骑兵在战斗中起到的作用:一、 核心作用:强大的冲击力与突破能力重骑兵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
  • 回答
    拿破仑时期,法军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横扫了所有能遇到的对手,普鲁士、奥地利、俄国,都曾被他们打得溃不成军。然而,唯独面对英国,情况却截然不同。尽管拿破仑本人对英国怀有极大的敌意,并且在军事上投入了相当的精力,但法国海军在与英国皇家海军的对抗中,却始终处于下风,甚至可以用“惨败”来.............
  • 回答
    拿破仑时代,战场上的伤亡率之高,足以让任何一个穿越回去的人心惊胆寒。如果运气不好,中了一枪或者被刀剑划伤,能否活下来,真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命有多硬,以及一点点可怜的运气。首先,得说说当时的医疗条件。别指望什么无菌操作,那会儿医生们大概率只会用最朴素的方法处理伤口。消毒?大概也就是酒精或者一点点别.............
  • 回答
    拿破仑时代的山地战术,与其说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战术”,不如说是一种在恶劣地形条件下,利用环境优势,以灵活、分散、火力支援为核心的实用主义打法。这位军事巨匠深谙因地制宜之道,他的部队在山区作战时,展现出了与平原战场截然不同的作战风格。要理解拿破仑时代的山地战术,我们需要先抛开对“战术”二字的僵化理解。.............
  • 回答
    拿破仑战争时期,战场上的炮弹虽然只是实心球,但它的威力与重要性绝不容小觑。如果你觉得它们只是简单的铁疙瘩,那你就大大低估了当时军事技术与战术的精妙之处。首先,得明白,在那个时代,炮弹的“实心”并非意味着它只是个简单的抛射物,它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和制造、并且与当时军事科技相匹配的杀伤性武器。想象一下,.............
  • 回答
    古代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士兵们面对的战场环境和主要威胁有着天壤之别,这就解释了为何古代士兵普遍使用盾牌,而二战士兵在冲锋时却鲜少如此。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武器的演变是核心原因。古代战争,主要的远程攻击手段是弓箭、投石索、长矛等。这些武器虽然也有杀伤力,但它们的动能相对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刁钻,因为它涉及到了一个我们所有围棋爱好者都曾脑海中闪过无数次的设想:穿越时空的巅峰对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个数字,而是要深入剖析其中的逻辑和影响因素,仿佛置身于那个假设的对局现场进行一次详尽的推演。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这里的“今天的柯洁”和“前AI时代的柯洁”.............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残酷的场景,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当时苏联军队,特别是瓦西里这样的新兵所面临的绝境。想象一下,瓦西里和他的战友们,或许还是年轻人,满腔热血,怀揣着保家卫国的信念,第一次踏上战场。他们被告知要“前进”,要像英雄一样冲锋。然而,他们手里拿的武器,被他们自己戏称为“烧火棍”的,可能只是老旧的莫辛纳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差异,以及历史评价的复杂性。如果咱们抛开《三国演义》的影响,单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汉水之战赵云大败曹操这件事,即使属实,追谥时只提当阳之役,背后是有着相当的逻辑和历史考量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就是你说的“《云别传》”,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三国.............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以及战争动员能力的核心。战国时期诸侯国能动员出数十万兵力,而大一统朝代却难以做到,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制度差异。首先,我们要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国”和后世朝代的“国”在性质上是不同的。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虽然彼此之间有统一的文化认同,但政治.............
  • 回答
    拿破仑战争时期,轻步兵扮演的角色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他们的作用之大,甚至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战役的走向和战术的运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抛开那种“炮灰”式的刻板印象,深入看看他们在战场上的具体表现和贡献。首先,得明确轻步兵和线式步兵(line infantry)的区别。线式步兵,也就是当时的主力步兵,.............
  • 回答
    三十年战争和七年战争时期,棱堡作为一种重要的防御工事,确实在战场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到了拿破仑战争时期,它的身影似乎不如以往那样显眼,这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军事、技术和战略演变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棱堡的设计理念、在不同战争中的作用,以及拿破仑战争时期军事战术的革新。首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