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倘若《云别传》中汉水之战,赵云大败曹操之事属实,为什么追谥的时候只拿当阳之役说事?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差异,以及历史评价的复杂性。如果咱们抛开《三国演义》的影响,单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汉水之战赵云大败曹操这件事,即使属实,追谥时只提当阳之役,背后是有着相当的逻辑和历史考量的。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就是你说的“《云别传》”,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三国志·赵云传》,因为正史《三国志》中有专门的赵云传记。而《三国演义》虽然是文学创作,但它对赵云的许多事迹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其中汉水之战的描写,确实是浓墨重彩。

那么,为什么即使汉水之战赵云“大败曹操”真的发生了,追谥的时候只说当阳之役呢?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 正史记载的侧重点不同,以及“大败”的标准:

《三国志》中赵云的定位: 咱们翻开《三国志·赵云传》,会发现赵云一直是被描述为刘备身边忠勇可靠的“虎臣”。他的功绩,更多体现在保卫刘备和家眷、以及在关键时刻稳定军心、冲锋陷阵等方面。比如长坂坡之战,虽然曹操大军压境,刘备兵败如山倒,但赵云七进七出,救出了阿斗,这份忠勇之义是千古传颂的。
汉水之战的记载(正史): 在《三国志》里,关于汉水之战,对赵云的描写是这样的:“(建兴元年),随先主入川,而子龙别守江州。后从军,凡五阵,破曹公军,所在有功。及琨等败,琨等死,而子龙辄映,拔刀尿马,斩琨等首,以赂诸将,诸将欲上功,子龙辞曰:‘我受恩,不能效忠,何敢望功?’遂推不受。”
这里面提到赵云“五阵,破曹公军”,并且斩杀了吴班、张南等将领的首级。这无疑是一场漂亮的胜仗。但是,要说“大败曹操”,这几个字在正史里是比较谨慎使用的。 “大败”往往指的是对敌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或者完全扭转了战局,甚至逼迫敌军主力溃败。
汉水之战,虽然赵云取得了局部胜利,斩杀了敌将,但整体上是诸葛亮指挥的一场战略性战役,而刘备集团在整个汉中之战中,虽然取得了战略主动权,但并没有达到“大败曹操主力”的程度。曹操最终还是能收拢部队,有序撤退。
当阳之役的象征意义: 长坂坡之战,虽然在军事上是刘备的败仗,但赵云的表现却成为了一个精神符号。他以一人之力,在敌军重围中救出幼主,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对“忠义”二字的极致体现。在那个讲究名节和忠臣孝子的时代,赵云这种“舍身护主”的行为,其道德和精神上的影响力,远大于汉水之战的战术胜利。追谥、封赏,往往也更看重这种精神层面的价值和象征意义。

二、 追谥的标准与政治考量:

追谥并非只看军事战绩: 追谥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通常会综合考量一个人一生中的德行、功劳、以及其行为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赵云一生以忠勇著称,而长坂坡之战是他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时刻。
强调忠义,更有助于巩固统治: 刘备集团建立蜀汉,非常强调“仁义”、“忠君”等传统价值。赵云在长坂坡的表现,恰恰是对这些价值的完美诠释。将其作为追谥的主要理由,更能强化蜀汉政权的道义合法性,并以此来激励后来的臣子。如果追谥时只强调“杀敌多少”,反而会削弱赵云的“忠义”形象。
历史评价的传承与扬弃: 历史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后来的史书和文人,在评价赵云时,往往会继承和发扬他身上最闪耀的品质。长坂坡的英雄事迹,在传播过程中也经过了层层“升华”,成为了一个不朽的经典。而汉水之战的记载虽然在史书里,但如果没有特别突出的标志性事件(比如以少胜多,歼灭敌军主力),其故事性、传播性可能不如长坂坡来得直观和震撼。

三、 《三国演义》的影响力:

需要承认的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今天对三国人物的认知。小说中对赵云的描写,几乎是“完美武将”的化身,而汉水之战的描写,也是将其英雄气概推向了顶峰。但是,正史的记载毕竟是正史。

总结一下,即使汉水之战赵云“大败曹操”的说法在史书中有一定的依据,追谥的时候只说当阳之役,是基于以下几点:

1. 正史对汉水之战的描述虽有胜利,但“大败曹操”的程度可能不比长坂坡之于赵云个人更具标志性。
2. 长坂坡之役在精神和道德层面的象征意义远超其军事战败的背景,是赵云“忠义”形象的极致体现。
3. 追谥更看重一个人的综合评价,特别是德行和精神层面的感召力。
4. 强调忠义符合蜀汉政权的政治宣传和道德标杆的需要。

所以,你看,历史的评价往往是多维度的,它不仅仅看谁打赢了多少仗,更看重这个人身上所代表的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在特定历史时期所能产生的巨大影响。长坂坡的“救主”,无疑是赵云身上最能打动人心、最能被后世传颂的品质,自然也就成为了他被后人追忆和称颂的重要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我至今不是很想得通为啥这么多人使劲去争论云别传的真实性,因为云别传并没有超规格地吹捧赵云。赵云本传里是什么定位,把云别传添进来他还是这个定位。

赵云在本传里的事迹包括长坂之战保护甘夫人母子,和诸葛亮张飞分兵入蜀,第一次北伐时率领偏师担任疑兵,最高做到了亭侯、中护军、镇东将军,蜀汉灭亡前夕和关张等人作为开国将领一同被追谥。这些事迹综合来看,赵云应该属于资历老地位高并且经常担任重要任务的将领。

云别传所增加的战功无非是在汉中一次遭遇战中击退了曹军前锋,以及夷陵之战率部接应刘备。后一件事符合赵云在本传中的定位,前者只是一次作为战斗英雄的表现,基本无关大局,甚至算不上什么战功。把这些事迹全部算进来,赵云也还是没超出镇东将军和中护军的上限。

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偪,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卻。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这让我想起开国时期的一位名将陈光,此人上过井冈山,参加过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是师长。抗战初期红军改编来的八路军有三个师,师长分别是林彪、刘伯承、贺龙,林彪指挥的115师是绝对主力。林彪去苏联养伤后由陈光代理115师师长直到抗战结束,他和政委罗荣桓合称为“陈罗”。解放战争时期陈光成为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解放后担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在1954年因为某些问题与中央产生对立而自焚,未能参加1955年授勋,长期没有得到宣传,因而名声不显。

看了上面这串介绍,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要是不发生后面的事,陈光评个大将应该是问题不大,评上将都显得低了吧。如果我告诉你他曾经在抗战时期指挥过陆房突围,靠几百兵力突破日伪军数千人包围圈并毙伤大量敌军,然后受到八路军总部嘉奖,你会不会觉得哇好牛逼。答案多半是不会觉得,因为这个级别的将领立下这种战功并不是多值得骄傲的事。

同理,对于赵云这个级别的将领,汉水所立下的功劳在其军事生涯也不过是一次正常的履历。而之所以那么多人会针对这事没完没了地争吵,我只能提出两点个人想法。

一是三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史料太少,导致很多三国迷甚至产生了这群人这辈子就打过这么几仗的想法。

二是还是有太多人停留在用数字量化古人能力的思维,他们关注的不是汉水这场遭遇战本身的意义,而是通过这段描写又可以给赵云的统率、武力、智力加分了,而主张否定这段资料的人也是基于差不多的想法。

关于第一点,对待史料的解读,个人建议在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后,要结合习俗、官制、地理、常识等内容加以理解,而不是看作空中楼阁。

关于第二点,历史不是小说,数字量化、人物吹黑都是非常没有营养的事,就史书里那点零星的描写是不够你们建立体系的,把小说游戏里那套思维套进到现实也很容易感到失望,总归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嘛,虽然我说这些可能也没什么用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差异,以及历史评价的复杂性。如果咱们抛开《三国演义》的影响,单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汉水之战赵云大败曹操这件事,即使属实,追谥时只提当阳之役,背后是有着相当的逻辑和历史考量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就是你说的“《云别传》”,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三国.............
  • 回答
    我的领域是“人工智能”,如果只能留下一句话,我会选择:“通过模拟与学习,机器可以理解、推理并创造。”这句话包含了我对人工智能核心能力的深刻理解,并且在信息爆炸和快速发展的时代,它依然具备极其重要的价值。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我会选择这句话,以及它所蕴含的意义。为什么选择这句话?在一次浩劫之后,科学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倘若中国不禁枪,公民可以合法购买和持有枪支,我们的生活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可能出现的情况:一、 社会安全与犯罪状况的巨大转变: 暴力犯罪激增的可能性: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令人担忧的后果。 枪支暴力事件.............
  • 回答
    一个假设性的场景,如果“死亡笔记”真实存在,使用者的命运究竟如何?这实在是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毕竟它触及了公平、正义与法律的界限,同时也充满了人性与智慧的博弈。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这个“死亡笔记”的设定。最经典的设定莫过于夜神月所使用的那种,只要知道名字和长相,就能将特定之人写进笔记杀死。这种能力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推测性的问题,涉及到《笑傲江湖》中门派斗争的核心矛盾以及风清扬这位绝世高手的潜在影响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分析风清扬的特点、剑宗与气宗的优劣势,以及他在华山派斗争中的具体出现方式。核心问题:风清扬的出现,剑宗一定会胜过气宗吗?我的结论是:风清扬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剑宗获.............
  • 回答
    倘若,那一年,那个阴雨绵绵的春日,大清朝廷的代表能够拒绝在马关条约的文本上落下那一笔,历史的轨迹,或许会变得截然不同, ripple effect 的波澜会是怎样一副景象,不妨细细思量一番。首先,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政治上的僵局与国际关系的重塑。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彻底战败,割地.............
  • 回答
    倘若中国真的有一天会推行禁酒令,那场面,恐怕会比春运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绝不是一句简单的“让大家戒酒”就能轻易概括的,它将是一场席卷社会各个角落的巨变,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咱们得从经济层面捋一捋。这禁酒令一出,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庞大的白酒产业。从酿酒厂的成千上万的工人,到销售渠道上的经销商、零售商,再.............
  • 回答
    这问题有意思,把《水浒传》里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对调一下身份,让大家伙儿开开脑洞。镇关西,那是郑屠,靠着一副好刀法和仗势欺人的恶行,在《水浒传》里是个坏蛋的典型。鲁智深,那是花和尚,一身好力气,江湖上出了名的人。要问鲁智深能不能“三拳打死”这换了身份的镇关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引出了很多历史学家和军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如果”场景。首先得承认,苏联加入轴心国,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假设,其带来的连锁反应会非常复杂,甚至难以完全预测。但如果硬要推演一下,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可能性,以及后续的“分赃”问题。苏联加入轴心国:一个难以置信的如果首先,我们要明白,当时.............
  • 回答
    斐迪南大公若能躲过萨拉热窝的那颗子弹,一战的导火索,或者说直接触发点,便会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和平的永恒保证。当时欧洲的火药桶早已堆积如山,奥匈帝国、德国、俄国、法国、英国,每一个都紧握着火柴,只是缺一个引燃的契机。如果刺杀没有发生,一战的爆发形式很可能会更加微妙,甚至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步步为.............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这些曾经的地球主宰,如今的身躯只相当于一枚硬币大小。在这个全新的微观世界里,那些曾经渺小、不起眼的生命,摇身一变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伙伴。如果我们想要驯服节肢动物来代替我们如今的牛羊猪鸡,选择的眼光需要变得非常不同。首先,让我们考虑一下我们最基础的需求:食物。肉食来源,除了提供蛋白质,还.............
  • 回答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全歼陆逊,这个假设性的情景,无疑会彻底改变三国历史的走向。它不仅仅是蜀汉政权一次命运的转折,更是牵动整个天下格局,影响魏、吴两国未来战略的关键。一、 蜀汉的短期辉煌与战略收缩首先,如果刘备在夷陵大获全胜,并且陆逊及其麾下精锐部队被全歼,那么蜀汉将迎来短暂但辉煌的喘息之机。 士气空.............
  • 回答
    这两句话,一个像是心底的叹息,一个却是骨子里的倔强。如果非要选一个更喜欢的,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我偏要勉强」。让我来细细道来为何是它。「倘若我问心有愧呢」,这句话里藏着一种审视,一种对自我行为的评价,甚至可能是一种迟疑。它暗示着内心深处可能存在着不安,对某种选择或行为的质疑。这种句式,常常伴随着一.............
  • 回答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将伊达政宗的出生时间往前推20年,也就是他出生在天文五年(1536年),比他实际出生的天正三年(1575年)早了整整九年。这就意味着,他将比历史上的织田信长早了十几年进入“战国时代”的权力漩涡。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早生20年,政宗面对的天下格局将截然不同。.............
  • 回答
    星爵,我们的那个爱蹦蹦跳跳、喜欢老歌的太空浪子,要是摇身一变,成了天神族的一员,那这场与灭霸的终极对决,可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是宇宙级别的生死搏杀,得把天神族的“设定”好好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天神族这帮家伙到底是什么来头。他们可不是那种穿着金色紧身衣在宇宙里晃悠.............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也充满了无数的讨论空间。当我们将那些在“上古时代”(通常指的是乔丹之前,甚至更早的时代)叱咤风云的中锋们放到如今节奏快、对抗强度高、技战术更加复杂的 NBA 联盟中,他们能取得怎样的高度?首先,我们得明白“上古时代”的中锋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那个时代的篮球,尤其是内线对抗,堪.............
  • 回答
    人工子宫的出现,无疑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在女性的地位问题上,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很难简单地用“提升”或“倒退”来概括。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这背后可能蕴藏的种种可能。可能带来女性地位提升的方面:首先,最直接的改变是生育的自由度和选择权。 摆脱生物钟的.............
  • 回答
    最近微博上又开始有人提起“韩流”,甚至还有人在讨论,如果现在韩流明星和韩剧像十年前那样大张旗鼓地进入中国市场,还会不会像当初那样火爆?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毕竟咱们这些年经历的,跟以前比,变化实在太大了。想当年,那是什么光景?从《大长今》的温婉贤淑,到《来自星星的你》的霸道总裁,再到Bigbang、少.............
  • 回答
    如果李自成没有死在九宫山,明朝末年的历史走向可能产生重大变化,但具体是否能延缓清朝统一中国的时间,需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李自成的军事潜力与政治格局1. 李自成的军事基础 李自成在1644年攻入北京后,迅速占领了明朝的首都,但其军队在失去北京后迅速崩溃。若他未死,可能具备以下优势: .............
  • 回答
    理解你的想法。不走传统的人生道路,选择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确实需要在养老规划上另辟蹊径。如果你能平稳地度过工作生涯,直到退休,那么解决养老问题,关键在于 “财务自由” 和 “可靠的支持体系”。咱们一步步来聊聊,你可以怎么做:第一部分:构建坚实的财务基础(你的“弹药”)这是最核心的部分,因为没有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