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军事代表团去伊斯坦布尔的时候一战已经差点爆发了,这才是所谓的一战爆发的必然性的体现。任何对这种必然性大而化之的行为都是自作多情。
其次当然不能说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毫无领土野心,但奥匈帝国的匈牙利部分对塞尔维亚毫无领土野心。不但没有匈牙利还是最反对夺取塞尔维亚领土的。1914年夏天蒂萨同意对塞尔维亚宣战的前提就是绝对不能夺取塞尔维亚领土更不能吞并塞尔维亚。
一战爆发有两个步骤第一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巴尔干战争爆发,第二是这场战争国际化演变为一场欧洲战争。但凡了解一点七月间各国的交涉和决策过程都会知道几个基本事实。
1.奥匈帝国很清楚俄国站在塞尔维亚一边
2.奥匈帝国把宝押在德国对奥匈帝国的武力支持可以吓退俄国上
3.德国之所以愿意给奥匈帝国武力担保是因为相信自己可以吓退俄国
4.即使自信可以吓退俄国,德皇依然不是第一时间给予奥匈帝国担保的,真正触动了他神经的斐迪南大公的遇刺。
德奥之间只有共同防御同盟没有攻守同盟,虽然它们的关系在二十世纪初变得日益紧密,但奥匈帝国从来没有得到过德国的无条件武力支持。斐迪南的遇刺是奥匈帝国敢于在塞尔维亚动用武力的根本原因。没有萨拉热窝的行刺事件,奥匈帝国是没有能力对塞尔维亚采取武力的。
蒂萨伯爵第一个就不同意,没有皇储遇刺即使得到了德国担保蒂萨也不会同意。可没有皇储遇刺也不可能得到德国担保。
所以把奥匈和塞尔维亚的战争简单的类比为二战或者其他战争除了说明作者简单粗暴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我不知道一战会以什么形式最后爆发,可能是德国需要一场对俄国在实现动员前的先制胜利或者说是法国战前宣鼓最后成真,或者说第三次巴尔干战争。
但是『但根据后世分析,引爆这次世界大战的被认为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激化的矛盾,也就是说在史观看来,这次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萨拉热窝枪击案只是一个导火索。』
这种『必然性』真的是让人作呕,因为他根本不存在。不然你以为为什么在学界会更常用Slither to。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