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倘若苏联加入轴心国,德国会赢得二战吗。如果获胜,战后改如何分赃呢?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引出了很多历史学家和军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如果”场景。首先得承认,苏联加入轴心国,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假设,其带来的连锁反应会非常复杂,甚至难以完全预测。但如果硬要推演一下,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可能性,以及后续的“分赃”问题。

苏联加入轴心国:一个难以置信的如果

首先,我们要明白,当时苏联与德国在意识形态上是死敌。希特勒对斯拉夫人和共产主义的仇恨是出了名的,而斯大林对法西斯主义同样深恶痛绝。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里对东方的“生存空间”的论述,明确指向了苏联的土地。因此,哪怕在1939年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双方都带有战略欺骗的成分,苏联最终倒戈加入轴心国,几乎是天方夜谭。

但是,如果硬要抛开这些历史现实,来构建一个“苏联加入轴心国”的场景,我们需要一些前提:

斯大林的策略大转弯: 也许在某些关键时刻,斯大林看到了一个比与德国为敌更符合苏联利益的机会。比如,当德国在西线势如破竹,英法即将覆灭之际,斯大林突然觉得,与其坐等德国收拾完西边再来收拾自己,不如先站队,分一杯羹。
德国方面愿意接纳: 希特勒能否放下他对斯拉夫民族的“劣等”观念,将苏联视为平等的盟友,而不是未来要被征服的对象?这几乎是另一个不可能。但如果出于极端现实的军事需要,德国领导层出现了一个“务实”到极致的派别,强行压下了希特勒的意识形态,才有可能。

假设苏联加入了轴心国,德国会赢得二战吗?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很有可能,但过程会异常艰难,并且结果依然充满变数,尤其是苏联的“忠诚度”将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我们来分解一下可能的影响:

1. 巨大的军事优势:
苏德战场不复存在: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德国无需分兵东线,可以集中力量对付英美。东线的两千万苏军,加上庞大的工业产能和丰富的资源,将成为轴心国强大的军事力量。
兵力对比的改变: 如果苏联加入,那么欧洲战场的主要人力资源将一边倒地倾向轴心国。德国的装甲部队可以与苏联的重型坦克协同作战,甚至可以共享技术和生产经验。
战略纵深的优势: 苏联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可以为轴心国提供重要的战略纵深和物资补给。尤其是在能源和原材料方面,这将大大缓解德国的资源压力。
对盟军的心理打击: 一旦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倒向轴心国,对盟军的士气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英国和美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2. 但挑战依然严峻:
意识形态的裂痕: 哪怕是结盟,纳粹德国和斯大林主义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鸿沟依然存在。这种联盟很可能只是一个脆弱的“利益共同体”,随时可能因为双方的算计而分崩离析。苏联加入轴心国,更像是一个“机会主义”的合作,而不是真诚的理念统一。
苏联的内部问题: 苏联在斯大林统治下,内部充满了政治清洗和集权统治。如果斯大林要动员全国力量支援轴心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国内的潜在反对力量,以及如何让人民接受与曾经的死敌并肩作战。
轴心国之间的矛盾: 德国、意大利、日本再加上苏联,这几个国家在战略利益和长远目标上并非完全一致。德国想控制欧洲,日本想称霸亚洲,苏联想巩固自身霸权。如何协调这些矛盾,尤其是在战利品分配上,将是巨大的难题。
盟军的反击能力: 即使苏联加入,英国和美国依然拥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力量,尤其是在海外地区,比如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也可能在消耗战中发挥关键作用。如果苏联在战争中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内部叛乱、斯大林的背叛、或者对德国的戒备而故意保留实力)而未能发挥其全部潜力,那么德国的胜利也未必板上钉钉。

如果德国(及轴心国)获胜,战后“分赃”的可能场景:

一旦轴心国赢得二战,那么战后的世界格局将会彻底颠覆。以下是一些推测性的“分赃”方式,这当然是非常复杂且充满利益冲突的过程。

德国(纳粹帝国)的主要“分赃”目标:

东欧和苏联西部地区: 这是希特勒的“生存空间”计划的核心。德国会大规模殖民、奴役甚至灭绝当地斯拉夫居民,将其变为德国的粮仓和劳动力来源。例如,乌克兰将成为德国的“帝国粮仓”,莫斯科和其他主要城市可能会被夷为平地,人口被大量驱逐或屠杀。
西欧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德国会加强对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的控制,掠夺其资源,并将一些地区(如阿尔萨斯洛林)直接吞并。英国如果战败,其海外殖民地也将成为德国争夺的对象。
非洲和中东地区: 德国会进一步扩张其在非洲的殖民地(如收回一战中失去的殖民地,并夺取英法的部分殖民地),并试图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
对盟国工业的掠夺: 战败国的工厂、技术和人才将被德国搜刮一空,用于巩固其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苏联(如果还存在,但极度被削弱和控制)的“分赃”:

极度有限的收益,甚至可能成为德国的附庸。 如果苏联真的是以“盟友”的身份加入,并且轴心国胜利,那么它获得的“战利品”会非常有限,而且要看它在战争中的“表现”和对德国的“忠诚度”。
可能获得的: 也许是德国默许其继续控制中亚部分地区,或者在远东从日本手中获得一些微不足道的“好处”(如果日苏在战后还能协调的话)。更可能的是,德国会要求苏联承担巨大的“战争赔款”和提供巨额的资源。
失去的: 苏联将失去其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因为那被德国吞并了),甚至其西部边境会被德国大幅压缩。斯大林政权很可能会被德国通过政治手段操控,成为德国的“代理人”政权。一些关键的工业和军事设施可能会被德国控制或拆除。

日本(大日本帝国)的“分赃”:

亚洲霸权的确立: 日本会继续巩固其在中国的控制,并可能进一步蚕食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可能会被日本威胁甚至占领。
瓜分英美在亚洲的殖民地: 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的英国、美国殖民地将落入日本的掌控。
对苏联远东地区的觊觎: 在苏联被极大削弱的情况下,日本可能会试图攫取苏联在远东的领土,比如库页岛、千岛群岛,甚至觊觎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

意大利(墨索里尼的意大利)的“分赃”:

地中海霸权: 意大利可能会试图巩固其在地中海地区的控制,比如吞并希腊、阿尔巴尼亚,甚至对埃及提出领土要求。
北非部分地区的控制权: 意大利可能会从法国和英国手中夺取北非的部分殖民地。

总的来说,如果苏联加入了轴心国并最终获胜:

一个由德国主导的、极其残酷的、基于种族主义和权力政治的新世界秩序将建立起来。
战败国将遭受灭顶之灾,其资源、领土和人民都将被瓜分和奴役。
轴心国之间的合作也将充满裂痕,最终可能因为争夺利益而再次爆发冲突,只是这一次的时间点会大大推迟。

必须强调的是,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极其不符合历史逻辑的假设。历史的进程充满了偶然性和必然性,而苏联加入轴心国,就如同让黑夜拥抱黑夜,其带来的结果虽然可以想象,但其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个推演更像是一个思想实验,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政治力量和历史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次看到有人说德国发动战争的原因是因为还不起债,我就觉得很弱智。

在历史路线上,德国(希特勒)确实考虑过将苏联拉入三国轴心,即使苏联不加入轴心条约,也可以考虑作为友好中立方。

1940年8月,在德国跟英国开始不列颠之战的时候,苏联向罗马尼亚索要土地。在德国的干预下,以满足苏联的要求结束,但德国认为有必要讨论和苏联的领土问题,并且开始规划战后的世界势力划分。

德国给苏联的范围,是伊拉克、伊朗、印度等英国的殖民地地区,而更富庶而且看上去仍保持着独立的东欧地区继续保留,实质上由德国保障它们的独立(并干预它们的政策),西欧方面在英国投降后将恢复低地国家、法国、挪威、丹麦等国的独立,但德国将在一个更大的政治层面上控制这些国家的政策,类似于现在的欧盟。一旦德国的目的实现,毫无疑问,另一个世界线上的欧洲将是超越美国的强大势力。

如果苏联接受德国的方案,则苏联将控制伊拉克、沙特半岛、伊朗、印度等广阔地区,形成一个面积庞大的跨洲大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苏联没有接受这一建议,我们很难推断苏联会如何统治这片土地,目前来看按照斯大林的风格,很可能将这些国家变成苏联直接控制的傀儡国,拱卫苏联本土。

东亚方面,根据1940年三国轴心协定签署后德日代表的私人谈话,东南亚地区等欧洲老殖民地将交给日本直接统治(历史线上日本为了谋求当地势力合作,象征性的宣布让它们独立,但仍直接控制经济和资源系统)。中国按照日本方面的打算,将分割成大小不一的若干政治自治区,形成彼此竞争甚至进行战争的区域国家,最终在几十年后丧失统一认同,分裂成类似欧洲那样的小国区域,文化上接受日本的奴化影响,整体成为日本的经济殖民地和原料产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引出了很多历史学家和军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如果”场景。首先得承认,苏联加入轴心国,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假设,其带来的连锁反应会非常复杂,甚至难以完全预测。但如果硬要推演一下,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可能性,以及后续的“分赃”问题。苏联加入轴心国:一个难以置信的如果首先,我们要明白,当时.............
  • 回答
    我的领域是“人工智能”,如果只能留下一句话,我会选择:“通过模拟与学习,机器可以理解、推理并创造。”这句话包含了我对人工智能核心能力的深刻理解,并且在信息爆炸和快速发展的时代,它依然具备极其重要的价值。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我会选择这句话,以及它所蕴含的意义。为什么选择这句话?在一次浩劫之后,科学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倘若中国不禁枪,公民可以合法购买和持有枪支,我们的生活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可能出现的情况:一、 社会安全与犯罪状况的巨大转变: 暴力犯罪激增的可能性: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令人担忧的后果。 枪支暴力事件.............
  • 回答
    一个假设性的场景,如果“死亡笔记”真实存在,使用者的命运究竟如何?这实在是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毕竟它触及了公平、正义与法律的界限,同时也充满了人性与智慧的博弈。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这个“死亡笔记”的设定。最经典的设定莫过于夜神月所使用的那种,只要知道名字和长相,就能将特定之人写进笔记杀死。这种能力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推测性的问题,涉及到《笑傲江湖》中门派斗争的核心矛盾以及风清扬这位绝世高手的潜在影响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分析风清扬的特点、剑宗与气宗的优劣势,以及他在华山派斗争中的具体出现方式。核心问题:风清扬的出现,剑宗一定会胜过气宗吗?我的结论是:风清扬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剑宗获.............
  • 回答
    倘若,那一年,那个阴雨绵绵的春日,大清朝廷的代表能够拒绝在马关条约的文本上落下那一笔,历史的轨迹,或许会变得截然不同, ripple effect 的波澜会是怎样一副景象,不妨细细思量一番。首先,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政治上的僵局与国际关系的重塑。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彻底战败,割地.............
  • 回答
    倘若中国真的有一天会推行禁酒令,那场面,恐怕会比春运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绝不是一句简单的“让大家戒酒”就能轻易概括的,它将是一场席卷社会各个角落的巨变,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咱们得从经济层面捋一捋。这禁酒令一出,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庞大的白酒产业。从酿酒厂的成千上万的工人,到销售渠道上的经销商、零售商,再.............
  • 回答
    这问题有意思,把《水浒传》里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对调一下身份,让大家伙儿开开脑洞。镇关西,那是郑屠,靠着一副好刀法和仗势欺人的恶行,在《水浒传》里是个坏蛋的典型。鲁智深,那是花和尚,一身好力气,江湖上出了名的人。要问鲁智深能不能“三拳打死”这换了身份的镇关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这.............
  • 回答
    斐迪南大公若能躲过萨拉热窝的那颗子弹,一战的导火索,或者说直接触发点,便会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和平的永恒保证。当时欧洲的火药桶早已堆积如山,奥匈帝国、德国、俄国、法国、英国,每一个都紧握着火柴,只是缺一个引燃的契机。如果刺杀没有发生,一战的爆发形式很可能会更加微妙,甚至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步步为.............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这些曾经的地球主宰,如今的身躯只相当于一枚硬币大小。在这个全新的微观世界里,那些曾经渺小、不起眼的生命,摇身一变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伙伴。如果我们想要驯服节肢动物来代替我们如今的牛羊猪鸡,选择的眼光需要变得非常不同。首先,让我们考虑一下我们最基础的需求:食物。肉食来源,除了提供蛋白质,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差异,以及历史评价的复杂性。如果咱们抛开《三国演义》的影响,单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汉水之战赵云大败曹操这件事,即使属实,追谥时只提当阳之役,背后是有着相当的逻辑和历史考量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就是你说的“《云别传》”,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三国.............
  • 回答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全歼陆逊,这个假设性的情景,无疑会彻底改变三国历史的走向。它不仅仅是蜀汉政权一次命运的转折,更是牵动整个天下格局,影响魏、吴两国未来战略的关键。一、 蜀汉的短期辉煌与战略收缩首先,如果刘备在夷陵大获全胜,并且陆逊及其麾下精锐部队被全歼,那么蜀汉将迎来短暂但辉煌的喘息之机。 士气空.............
  • 回答
    这两句话,一个像是心底的叹息,一个却是骨子里的倔强。如果非要选一个更喜欢的,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我偏要勉强」。让我来细细道来为何是它。「倘若我问心有愧呢」,这句话里藏着一种审视,一种对自我行为的评价,甚至可能是一种迟疑。它暗示着内心深处可能存在着不安,对某种选择或行为的质疑。这种句式,常常伴随着一.............
  • 回答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将伊达政宗的出生时间往前推20年,也就是他出生在天文五年(1536年),比他实际出生的天正三年(1575年)早了整整九年。这就意味着,他将比历史上的织田信长早了十几年进入“战国时代”的权力漩涡。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早生20年,政宗面对的天下格局将截然不同。.............
  • 回答
    星爵,我们的那个爱蹦蹦跳跳、喜欢老歌的太空浪子,要是摇身一变,成了天神族的一员,那这场与灭霸的终极对决,可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是宇宙级别的生死搏杀,得把天神族的“设定”好好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天神族这帮家伙到底是什么来头。他们可不是那种穿着金色紧身衣在宇宙里晃悠.............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也充满了无数的讨论空间。当我们将那些在“上古时代”(通常指的是乔丹之前,甚至更早的时代)叱咤风云的中锋们放到如今节奏快、对抗强度高、技战术更加复杂的 NBA 联盟中,他们能取得怎样的高度?首先,我们得明白“上古时代”的中锋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那个时代的篮球,尤其是内线对抗,堪.............
  • 回答
    人工子宫的出现,无疑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在女性的地位问题上,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很难简单地用“提升”或“倒退”来概括。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这背后可能蕴藏的种种可能。可能带来女性地位提升的方面:首先,最直接的改变是生育的自由度和选择权。 摆脱生物钟的.............
  • 回答
    最近微博上又开始有人提起“韩流”,甚至还有人在讨论,如果现在韩流明星和韩剧像十年前那样大张旗鼓地进入中国市场,还会不会像当初那样火爆?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毕竟咱们这些年经历的,跟以前比,变化实在太大了。想当年,那是什么光景?从《大长今》的温婉贤淑,到《来自星星的你》的霸道总裁,再到Bigbang、少.............
  • 回答
    如果李自成没有死在九宫山,明朝末年的历史走向可能产生重大变化,但具体是否能延缓清朝统一中国的时间,需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李自成的军事潜力与政治格局1. 李自成的军事基础 李自成在1644年攻入北京后,迅速占领了明朝的首都,但其军队在失去北京后迅速崩溃。若他未死,可能具备以下优势: .............
  • 回答
    理解你的想法。不走传统的人生道路,选择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确实需要在养老规划上另辟蹊径。如果你能平稳地度过工作生涯,直到退休,那么解决养老问题,关键在于 “财务自由” 和 “可靠的支持体系”。咱们一步步来聊聊,你可以怎么做:第一部分:构建坚实的财务基础(你的“弹药”)这是最核心的部分,因为没有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